正文

聚焦引發的問題,聚焦的回歸 ――薛明德

(2014-07-13 09:42:01) 下一個

    聚焦引發的問題,聚焦的回歸

                          ――薛明德

 

一種馬列主義文藝觀:生活是文藝(這裏專指繪畫藝術)的基礎、源泉,來自生活,反映生活,貼近生活,再現生活。

對於這個金科玉律,很少有人反對,恰恰相反,大多數反對的繪畫藝術是觀念、審美觀的產物,不認同我們正在從亊的藝術勞動與生活無關,隻與人們的美感有關,與美的情感起作用,先驗的、形而上。

為什麽?原因很多,我這裏隻提示一個,人們的繪畫勞動有一個聚焦點,它來自觀察與思考,換一種說法叫直覺。

直覺產生印象,印象重合形成觀念,直覺是觀察到的,觀察到的是思考,思考在繪畫勞動裏就叫做審美,觀察在繪畫勞動裏被稱做美感,這裏,審美·美感·直覺才是藝術家的繪畫勞動.

馬列主義文藝觀裏,勞動與工、農大眾聯係在一起,許多年以來,我們把勞動看成了體力勞動、簡單勞動、重複勞動、繁重勞動,等等,加上勞動改造,下放勞動,勞動致富,

當然,我們可以把勞動二字修正為創作,構思,想象,欣賞,品評,等等,因為藝術不能歸為簡單勞動重複勞動,不能看成與工、農大眾一樣的勞動,最顯著的特點在於是精神的產物,為精神需要提供產品,就是繪畫作品,藝術創作聚焦在審美,而不在致富

我在標題使用了一個單詞聚焦,什麽叫聚焦?

繪畫有焦點,那是關於透視,不在我論述的視線內。我要特別把這個聚焦認真地來談一談。長時期我發現與人們交談,總是發生錯位,這裏就涉及到了聚焦,焦,焦點也,聚,分門別類,綜合,概括,規納。這樣才不會發生錯位,人們才會把交談進行、深入下去。

為什麽會變得如此糟糕?根本點就在聚焦這裏。人們交談時,必有一個話題引起,發生雙方爭論、辯解的共同約定,所以聚焦在辯論時是必須的先決條件,離開這個條件,所說出的話就偏離聚焦,離題萬裏。

金匠說“思想的力量大於藝術”,他也是這麽認為的。顯然金匠沒有把藝術認識清楚,“思想的力量大於藝術”,這是甚麽話,首先犯了語病,沒有藝術,特指繪畫作品。力量大的,夠大的,再大的,更大的思想在哪裏?

思想是政治學的問題,藝術是美學的問題,把不相關聯的問題混在一起,就叫冒犯了聚焦。下麵例舉都是在這裏不斷出現、發生的聚焦引發的問題,我一一指出來,是為了聚焦的回歸。

中國自視為站在道德正義製高點,不是畫畫的發表評論,就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也是不道德的,在網絡上公開自己的言論,任何人都可反彈,說岀不同意見,除非關在自己的小天地裏,怎麽砍,砍得天昏地暗,也隻是個別,或小圈子裏的事,別人也不會涉足。網絡上的言論就是要爭論,真理越辯越明。

有個假名叫高梁,要薛明德敢不敢拿一幅速寫來與一個叫魏玉新的PK,我回頭瞄了一眼魏玉新發表的多幅速寫,不過是如同報考美院預修班的課堂作業,我使用專業術語――手法一般般,畫了100幅都是一種手法,用線看似流暢,那是熟練的,慣性的結果,其結果是呆呆的,常用的術語叫刻板、死板。我相信大多數美院預考生都是這樣畫速寫。

回頭來麵對聚焦,在許德民的<<關於批評和批評家>>言欄裏,我讀到了魏玉新對許德民的評語:“條理分明,擲地有聲”!我對魏玉新的選邊不認同,與此展開了討論,同時寫了一篇<<許德民裝神弄鬼>>表明了自己的觀點。

魏玉新在得到賈和震獻塑膠花時感激涕零:“多畫點畫比在那些無聊的爭吵中浪費精力強多了。這裏魏玉新背離了聚焦,不為“條理分明,擲地有聲!”辯解,魏玉新視理論為無聊的爭吵,那麽,魏玉新不是在打自已的嘴巴:“條理分明,擲地有聲!”就是“無聊的爭吵中浪費精力”。

魏玉新再一次逃離聚焦多畫點畫比在那些無聊浪費精力強多了”,可歎的是聚焦真正是真理越辯越明的好光景,卻以借口,托辭,去多畫點畫,魏玉新畫的甚麽,不就是行畫,菜畫,準備投放市場的商品畫,全部都是從生活是文藝(這裏專指繪畫藝術)的基礎、源泉,來自生活,反映生活,貼近生活,再現生活,這種文藝學原理衍生出來的嗎?!

(未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