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來峰

試在網絡虛擬世界裏留下一片真誠.
個人資料
bymyheart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人類比靈長類祖先聰明多少?ZT

(2015-09-18 17:52:34) 下一個

亞特蘭大——上周獲悉在南非一個洞穴的深處發現了早期人類的親屬時,我有很多疑問。顯然,他們又挖出了一種靈長目動物,但屬於哪一類呢?

憑借化石的數量和它們的完整性,被稱作“納勒迪人”(Homo naledi)的這個驚人發現的確應該慶祝。它的髖部像南方古猿,大腦體積和猿類的相當,但腳和牙齒卻表現出了典型的人屬特點。

這些史前骨骸表現出的複雜特征,攪亂了公認的人類起源理論。根據該理論,人類變成兩條腿獨立行走後迎來了技術、飲食變化和高智商。但這個新物種的身體部分停留在這一幕發生之前,另一部分卻已經進化到了這一幕發生之後。叫它組合物種挺恰當的。

但我們往往喜新厭舊,對待每一塊化石都像是它必須要符合人 類進化曆程中的某個節點。未參與該研究的英國著名古人類學家克裏斯·斯特林格(Chris Stringer)對BBC新聞(BBC News)表示:“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動物物種表明,大自然是在嚐試各種人類進化的方式,因而產生了幾種不同類型的像人一樣的動物,它們同時發源於非洲 的不同地區。”

這就有了一種驚人的目的論色彩,仿佛自然選擇是在追求某些結果。但其實不是這樣。它和河流想要注入大海沒什麽不同。

新聞報道談到了“新祖先”,甚至“新人種”,假想出一條向著我們延伸的梯子,但在調查自己的起源時,我們實際麵臨的是一堆雜亂的分支。我們沒有充分的理由去把“納勒迪人”放在那個產生了我們的分支上。這絲毫不會減少這項發現的意義。

人類譜係中的每一個物種,都會讓我們更了解自己,因為人猿 總科動物(人類、猿類和介於這兩之間的一切物種)在基因方麵是極為接近的。我們經曆的分歧過程遠短於很多其他動物科的成員,如馬科動物(馬、斑馬、驢)和 犬科動物(狼、狗、豺)。如果不是人類的自我意識,分類學家很久以前就把所有人猿總科動物歸為一個屬了。

標準的說法是,我們的祖先先是從猿進化成了南方古猿,後來 又變得更加複雜和聰明,最終變成了我們現在的樣子。但如果這些階段在基因上是混在一起的怎麽辦?一些科學家已經聲稱發現了早期的人猿DNA混合。脫離了猿 後,我們的祖先是不斷回到猿那裏去,就像灰熊和北極熊至今還偶爾會雜交繁殖那樣?

我們的譜係沒有憧憬美好未來,反而對祖先那毛茸茸的懷抱戀戀不舍。然而,其他一些科學家將性排除在外,轉而說起了譜係劃分的不完整。不管怎樣,我們遺傳下來的東西都是密切交織在一起的。

問題是,我們一直假定自己是從某一時刻起開始成為人類的。 但要找到這個點,就如同在光譜中找到從桔色變成紅色的那個精確的波長,是不太可能的事。關於這種轉變,有一種典型的理論,即是一種智力上的突破——靈光一 閃的奇跡——使我們驟然改變。但以我們對黑猩猩和其他高智商動物進行的50多年的研究,至少有一個收獲是,人的認知和動物的認知之間那堵牆,就像是一塊瑞 士奶酪。

除了語言能力,沒有哪個聲稱人類獨具某項技能的論斷會在提出十年後依然堅挺。你能想到的所有技能——使用工具、製造工具、形成文化、分享食物、心智理論、計劃、共情、推理——都已經在野生靈長目動物身上觀察到。更進一步,許多還可以在嚴格控製的動物實驗中演示出來。

比如,我們知道猿類可以提前做計劃。它們會攜帶工具長途跋涉到需要使用這些工具的地方,有時它們會用多達五種棍子和枝條來對付一個蜂巢,或翻找地下的螞蟻。在實驗室裏,它們會製造工具以備將來使用。動物會不經由語言思考,就像我們大多數時候那樣。

不過,“納勒迪人”的大腦體積較小並未讓研究團隊退縮,他們轉而通過指出屍體放在洞穴內來突出它們人性的一麵。但如果用這一點來表示隻有人類才會哀悼死者,那我們就把自己和猿類的差別劃分得太清晰了。

猿類表現出會因為同伴死亡而深受影響,以至於完全陷入沉默,從旁觀者那裏尋求安慰,或陷入數天不吃東西的逃避狀態。它們可能不會埋葬死去的同類,但它們似乎的確知道死了就不能再複生。長久地盯著死去的同伴——有時會給它們整理皮毛或試圖讓它們複活——之後,猿類會離開。

因為不會長久待在同一個地方,所以它們沒有理由掩蓋或埋葬 屍體。但如果是生活在一個洞穴裏或在一個定居點,它們可能會注意到,屍體的腐肉會吸引食腐動物,有些還是難以對付的捕食者,比如鬣狗。猿類絕對有足夠的智 能來解決這個問題,要麽把腐臭的屍體掩蓋起來,要麽把它們移到偏僻的地方。

有些學者認為做出這樣的行為需要它們具備來生的觀念,這純粹是猜測。我們根本不知道,“納勒迪人”是以關切的心態埋葬屍體,還是粗暴地將它們拋入偏遠洞穴處理掉。

納勒迪(naledi)和否定(denial)這兩個詞, 字母相同,排序有異,這是一個詭異的巧合。我們花了太大的力氣來否認自己是經過改變的猿類。發現這些化石的確是古生物學上的重大突破。為何不利用這次機會 來超越人類中心說,承認我們所屬的大家庭裏各個成員的界限並沒有那麽分明?我們是一個組成非常豐富的群體,不僅從基因和解剖學上講如此,在心智上也是如 此。

 

作者弗朗斯·德瓦爾(Frans de Waal)是靈長類動物學家、埃默裏大學心理學教授。他的最新著作《我們是否足夠聰明去了解動物有多聰明?》即將出版。

翻譯:陳亦亭、常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南山鬆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心姐分享, 祝心姐闔家中秋快樂如意!
尼斯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心姐的問候,提前祝心姐和家人中秋節闔家幸福萬事圓滿!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