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來峰

試在網絡虛擬世界裏留下一片真誠.
個人資料
bymyheart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重溫古典(1)

(2011-06-20 14:36:21) 下一個

重溫古典

有了網上租電影看的方便後,我就係統化地或是分類地看一些老片子。

前些時候是看了一係列的‘罪與罰’的電影直到看得記混了這部和那部的故事。太貪婪結果是過則不及。解悶的一時愉快,擊掌叫好過不了幾天就忘了,好在也無關緊要。想學點門頭節道就需要速度慢一點了,我認識到自己是個笨人,那種過目不忘的本事這些年來幾乎快退化沒了,常常讓我誠惶誠恐,心有餘悸。

最近換了一個係列:重溫古典。

花了很多時間看那些基於古典文學名著改編的電影,它們把我的審美情趣安靜下來,甚至心跳的頻率也降下來,老舊故事和徐徐道來的畫麵與時下的電閃雷鳴,極度視覺衝擊的聲色犬馬嘩眾取寵光怪陸離完全不同。

很久以前讀那些小說給了我最初的文學,美學和自由人性的啟蒙,我把那些美好的感受和記憶放在一個比較安靜又幹淨的記憶的角落,心下一直存有特別的感激和熟悉。它們在我的精神成長中一直有重要的位置。重溫古典也順理成章,好好看一遍被改編成電影後的這些古典小說,像是聽別人的讀書心得,當然也有溫故知新的作用。

這其實有點迂腐和冒險,像幾十年不見的情人重逢往往會失望,因為你封存的記憶是青春的魅力和熱烈的愛情沒有歲月的滄桑,險情是再見時隻有滄桑魅力不再了。

不過,文學的魅力也遠遠超過人的魅力,而且既然被稱為古典,就是因為經得起時間的滌蕩,它們討論的不是時髦的問題。看同一個問題同一本書,30年後的理解與當年有何不同?為什麽不同?和自己人生的經曆和思想的成熟有多少關係?回頭一看 自己究竟是因為成熟變得深刻,還是因為滄桑沒有了熱情隻有一堆世俗偏見?這讓我有了新的興奮點。

看電影也重溫舊夢,歲月的流沙裏有多少金子沉澱下來成為人生的智慧?

80年代初,我曾如饑似渴囫圇吞棗的閱讀過當時重新出版和翻譯的西方古典文學名著,從俄羅斯 文學到英法文學以及一些半懂不懂的西方哲學。當時的感受如久旱逢甘霖。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讀懂了,但熱烈地學習著。出了校門以後工作繁忙但是有了足夠供自己買書的錢,那一階段裏的單身生活也使我有時間,有機會把北京一些角落裏不為人知的小書店都轉過了。每一本新近出的書都不會放過。在那些狼吞虎咽式的讀書階段不知不覺的對自己後來有很大的影響。

最終隨著年齡和閱曆進入挑選地讀自己喜歡的作家的書的階段,這一回頭已經好幾十年了。現在讀書依然是生活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內容,但進入比較挑剔階段,因為時間也因為眼神,精力有限,而到處都是書籍,不挑一下就會掉進連篇廢話堆裏了。

我一直喜歡好萊塢的電影,當然也有好多垃圾,不過我現在可以自行挑選,免去上當費時間。有時候看電影就是為了消遣娛樂,我連動畫片也是津津樂道的。

值得動腦筋動感情的東西並不多也不能太多。

重溫古典的這幾部電影,每一部電影都與我記憶中原著有很大的差異,我想這是劇作家和導演的讀後感又把文字戲劇化再有演員表演出來,像參加一個讀書會,聽別人的讀書體會。有的不錯,濃縮了精華了龐大的原著在一個主題下發揮,有的改編顯然讓人不滿意,失去了原來的本意和文學性成了連環畫,或者說我與那個讀者意見不一致。這是一個挺有激勵饒有趣味的活動。不過最終看電影與看書是兩回事,看書還有一種對語言文字的欣賞不全是讀故事,而電影有諸多藝術形式的卷入要在短時間裏得到充分的體現不全是文字功夫。

再看《安娜。卡列寧那》:

記得當年對安娜的勇敢追求真愛和最後愛的破滅而震動。現在再來看依然為安娜的出軌的勇氣震驚,但更深刻地印象是卡列寧的冷漠虛偽對安娜的冷暴力的折磨,和安娜被整個上流社會以道德的名義論斷排斥所帶來的巨大心理創傷以及渥倫斯基的無能無助。列文則像一個作者的化身對人類的悲劇和不幸懷著手足無措的憐憫和同情,詩人的洞察力伴著泣血的憂鬱。托爾斯泰在提出女性自由的同時也展示幾種家庭模式,期望發現更加合理和使人們感到更幸福的生活,這是原書的意圖,但是電影則更多地集中在安娜在真愛追求中麵對社會壓力道德壓力時候的最初的勇敢熱情和最後的無奈和失敗。

作為一個鮮活勇敢追求愛情的貴族出身的安娜,她可以對付一個男人,但她無疑沒有勇氣和能力麵對整個世界的鄙視,特別是她和情人都沒有想放棄讓貴族社會圈子再接受的強烈願望。她在產褥熱病威脅時以為死神就要來到,安娜以她的善良希望得到卡列寧的原諒也以貴族式的思維習慣在臨死前要生活裏的兩個男人互相原諒。卡列寧基於宗教接受了安娜的請求,但是渥倫斯基卻被擊垮了自殺未遂。而安娜竟然活過來。死神開了一個玩笑,這三個人又回到該虛偽接著虛偽,該冷漠接著冷漠,該偷情接著偷情的原來。

但她仍然是失敗的,她和她的的愛情終究無法抵抗被社交界的排斥的壓力,安娜變得多疑,渥倫斯基變得煩躁。終於安娜屈服了,她以死抗爭,她是無出路的,這是安娜的真正的悲劇所在。俄國貴族的社交界可以接受虛偽冷漠,但是不能容忍安娜的真情,當她得不到情人的理解時安娜垮掉了。

一百多年來安娜的故事和命運從來沒有消失過,托翁的偉大和洞察一直是劃時代的,他對人性的分析和闡述的透徹正是他的作品的不朽之處。

我想起前些時候看的另一部現代故事《I AM LOVE》裏的女主角艾瑪最後毅然放棄顯赫的丈夫和家族去追求讓人瞠目結舌的愛情的故事,也許現代版裏安娜們已經具備了一種接受社會道德判斷的勇氣保護自己的本性和愛情的能力,雖然這種追求仍然在悲劇的氛圍裏,但很明顯不論代價和壓力多大,女性不光是尋求性的美好更是追求人性和心靈的自由,她們不必尋死而可以出走,在涅磐中再生。盡管艾瑪的富豪丈夫冷酷地對她宣告“你根本沒有存在過”,但是艾瑪仍舊要出走去大山裏找自己年輕的愛人。她脫下華麗的衣裙,穿上布衣,大步流星義無反顧,後麵有她女兒理解而同情的目光。艾瑪去求生。這時我腦子裏疊加著安娜穿著天鵝絨的黑袍子在鐵軌上迎著列車,後麵是一片漆黑,安娜去求死。



時代在前進。人性在一點一點地解開自己的捆綁活出生命的本色來。

人類文明艱難地接受著這些本來要被詛咒打上紅字的女神們。這是進步吧?

看著看著我突然覺得托爾斯泰和曹雪芹好像有溝通,也許因為文學本來就是相同的靈魂的訴求,又加上他們都是對老子的習讀有悟的人。雖然語言不一樣。但在他們創造的人物身上寄托了他們對人性的理解是異曲同工的。托爾斯泰在1870年代曾經研讀過老子,孔子,四書,中庸,大學對中國的聖賢境界讚歎有加。俄國貴族的安娜和大觀園裏的反叛的林妹妹很有精神相通的地方,其實人性可以越過文化的差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bymyheart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林貝卡的評論:
謝謝貝卡。常常到你的博客裏體會經典的音樂。:))問好夏安。
林貝卡 回複 悄悄話 寫的真好,佩服你的文采。
bymyheart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婭米的評論:謝謝,我也喜歡俄國文學,很大氣。
bymyheart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南山鬆的評論:謝謝鬆,我感覺書影響我的心情,而反過來心情又影響讀書。不過我一直喜歡讀小說,看電影。現在都是主要為娛樂。:))
婭米 回複 悄悄話 嗯,經典的魅力就在於百讀不厭。我特別喜歡俄羅斯文學,也許與地域有關,俄羅斯文學有種特殊的氣質。
南山鬆 回複 悄悄話 重溫古典,這個想法真好。

像幾十年不見的情人重逢往往會失望,因為你封存的記憶是青春的魅力和熱烈的愛情沒有歲月的滄桑,險情是再見時隻有滄桑魅力不再了。

寫得真好,雖是舊夢重溫,但感覺也許另樣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