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然的博客

發表一點心得看法,轉貼一些好文章,自利利他。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為什麽要讀誦《無量壽經》!南無阿彌陀佛!

(2012-12-27 05:34:17) 下一個
淨空法師開示:為什麽要讀誦《無量壽經》!南無阿彌陀佛!


節錄自淨空法師講述《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

我常常勉勵同修,用什麽方法達到我們真正修學的目標?讀經。這是古老的方法。你念得愈多愈好。修行決定不能違背三學。「三學」就是戒、定、慧。與三學相違背的,決定不是佛法。你讀誦這部經,不但三學在其中,三慧、三資糧也在其中。不可思議!我們的身心都不清淨,用其他的方法要達到清淨,是非常困難的。用這個方法;一般在讀誦開始,如果一天能念三部,半年之後就見到效果。有許多同修,我教他這個方法。他去做,過了半年來跟我講,很有效果。如果念的部數多,效果就更殊勝。所以現在一天念七部、十部或更多的人很多。在本省、在國外、在大陸都有。如果他得不到好處,他怎麽肯學?

有許多同修告訴我,大概在五百遍到一千遍,是一個轉捩點。過了這一關之後,身心自在、信心清淨!
讀誦要有耐心,耐心就是六度裏的忍辱,可見讀誦正是修忍辱。忍之後才有精進。精進之後心定了,就是禪定。定了之後開慧。我們用這個方法,六度齊修。讀經的時候,放下萬緣,是布施。讀經的時候,不起惡念,是持戒。有耐心,一遍一遍的念下去,是忍辱。六度齊修。三學、六度、三慧、三資糧都在其中。還有什麽方法比這個方法更殊勝?所以,煩惱重、業障深,運用這個方法,三個月到半年,你的那些煩惱、業障、習氣會非常明顯的減少。這就是效果,就是你修學功夫得力,你有收獲了。由此可知,我們心不清淨,有妄想的時候,心煩惱,展開經典讀誦。如果讀得很熟,能背誦了,不必展開經本。妄想一起來,讀經把妄念止住。念幾句,或者念幾章,念一遍,煩惱、妄想就沒有了,就念掉了。這是真修!所以經不是念給佛聽的,也不是念給菩薩聽的。讀經是為自己斷除業障、煩惱、習氣,恢複自己心地的清淨平等覺。目的在此。


我跟同修們在前麵說過,現在第一個步驟是做預備功夫。把經念熟,念到能背誦,一個字不會錯,這是預備功夫。功夫做成了,經能背得很熟了,然後起修依教奉行,才是真正修行。
「修行」就是要對治惡行、煩惱、習氣。怎麽對治?每天念經。若一部經還沒念完,就打妄想,這一遍就不算,要從頭再念起。必須念到從「如是我聞」到「信受奉行」,一部經念圓滿,一個妄念也沒有。這一部經念熟了,隻需要半小時。半個鍾點裏沒有一個妄念,功夫是不是成就?給諸位說,隻剛剛及格,沒什麽了不起。你想想看,人家念佛堂裏念佛,一支香一個半小時,還會起五、六個妄念,三、五個妄念,那是功夫很好的。你半個小時不起妄念,算什麽!所以先求這個,這是功夫得力的現象。然後再增加,念二部,念三部。如果能連續念五部、六部、七部都沒有一個妄念,你的功夫是真正得力。說老實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穩穩當當,沒問題了。要這樣幹才行!心清淨到這樣程度,可以不要再讀經了,一句阿彌陀佛就行了。由此可知,讀經的目標是恢複到心地的清淨。是要把妄想、煩惱、染著給念掉。目的是這個。


清淨心念佛,句句相應,那真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我們今天佛號不相應,是因為心不清淨,所以大家要認真努力去做。煩惱、染汙、垢穢,就是無始劫來的習氣。隻要把這個控製住了,惡行就不會有了,才能真正達到『心淨則佛土淨』。這是往生的保證。《華嚴經》上講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就是清淨心。「一切」,大而言之,十方法界依正莊嚴,就是一心所顯現出來的。就法門來講,「一」就是持名念佛。念佛法門就包括了所有一切法門。我們在前麵也講過,將來講到經文還要討論。你認識了,肯定了。如果自己求生西方,一句佛號,一本《無量壽經》就足夠了。年歲大的人,記憶力衰退了,《無量壽經》太長無法受持,就受持小本《阿彌陀經》也是一樣的。用小本《阿彌陀經》,像我剛才講的讀誦方法,把煩惱、習氣、妄想、執著念掉。這是中年以上記憶衰退,采取小本《彌陀經》。年輕人要用大本。大本效果大,力量大,讀誦的時間長。長時間不打妄想難;短時間容易。《彌陀經》背一遍,幾分鍾不打妄想還容易。《無量壽經》背一遍至少要半個小時,不打妄想很難。調眾生就是幫助眾生斷煩惱。我們淨宗所用的方法是讀經。


讀經的目的在「調伏身心」,不是在求解。讀經就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戒學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念經的時候,心裏一個妄念都不生,諸惡就不作了。不但身不作惡,口不作惡,心裏也沒有壞念頭,心也不作惡。身、
口、意三業都不作惡,「諸惡莫作」就圓修了。經典是佛從「真如本性」中流露出來的,是善中之善,沒有比這更善的
。所以讀經即是「眾善奉行」。戒律具足了。


念經時,一心專注讀經,絕不去想經的意思。一心讀誦就是「定」。念得清清楚楚,沒有念錯,沒有念漏
,沒念顛倒,這就是「慧」。慧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讀經,每天讀一 個小時,就修一個小時的戒、定、慧;讀兩個小時,就修兩個小時的戒、定
、慧。「戒、定、慧」同時圓修。所以,讀經決定不能求解。一麵讀,一麵想經文是什麽意思,那就是世間的讀書,戒、定、慧三學都沒有了。你若一麵念,一麵想,就是打妄想。結果,戒沒有了,定沒有了,慧也沒有了。所以,老實去讀,千萬不要去想意思。當你讀時,忽然有意思現前了,不是想來的,那沒有關係,這是相應,有悟處。雖然有悟處,也不要理它,還是老實念下去。千萬不要以為這個意思很好,趕緊寫下來,那又打妄想,又錯了
。根本不去理會,就是老老實實一直念。  

回複
    妄想雜念少,心就定了。這是用念經的方法修持,一是熟、一是心清淨。心清淨之後就開智慧,然後進入第二步。第二是求解,就是對經典要深入研究
    。開頭不要研究,因為你研究得到的,都是胡思亂想,你把經裏的意義想錯了,不是佛的意思,是你自己的意思,是邪知邪見。所以,先修定,定之後開智慧;智慧現前再求解,解要圓。因為圓解就沒有障礙。
     

    當然經文愈長愈好。好在那裏?修「戒、定、慧」的時間長。但是現代人生活非常忙碌。經典太長了,找不到這麽多時間。經典太短,像《般若心
    經》,二百六十個字,念的時間太短了,不管用,熏修的力量太薄弱。一天隻修幾分鍾的戒、定、慧,很不容易成就。所以,我們選擇《無量壽經》,
    這部經典長短很適中。要是念得很熟,從頭到尾念一遍,隻要半個小時。千 萬不要以為半個小時不長。每天認真修半個小時的戒、定、慧,離念離相不
    打妄想,就很受用。對於工作繁忙的人來說,非常適當。如果你退休了,不需要再去工作,則修行時間愈長愈好。這部經每天可以念十遍,甚至於念十幾遍。念三年五載,人心就定了;定了以後就會開悟。《金剛經》上說得很
    好,「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生實相就是開悟。到開悟的時候,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法不通達,一切都通達,一切都明了。


    這是諸佛菩薩,祖師
    大德教我們一條修行的道路。從讀誦下手,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下手的方法很多,譬如禪宗從「參究」下手,或者參話頭,或者觀心。教下多半用「讀
    誦」。淨宗除「讀誦」之外,也有不讀經的,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也行。密宗用「持咒」。可見得方法雖然很多,目標是相同的。都是把妄想、
    執著舍掉,恢複到心地清淨,這就是「調眾生」。
    從今而後,起心動念決定不造惡。我常常提醒同修們,起心動念就是「念佛」,想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除此之外什麽都不想
    。為什麽勸你把本經念熟?念熟了,可以常常想。念不熟,想不起來,想的都是胡思亂想。自己編一個西方極樂世界,是不行的。所以,經要念得愈熟愈好,幫助你憶念,排除一切妄想、執著,真正使你達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常常勸同修們,我們學佛要依據經典。中、下根性的人離開經論,什麽都談不上,一定要依靠經論。

    得到經論,怎麽入門?第一是熟讀。先念熟 ,念到很熟很熟,念的遍數愈多愈好。這是下手入門之處,先把心定下來,


    我們依這一部經典,跟其他經典還發生障礙,隔隔不入,此是見解不圓,才有這些怪現象。
    真正有堅定清淨的信心,聽了之後確實永遠不退,今生這句佛號一天到晚不間斷。尤其是經念熟了,不必看經本,行住坐臥心裏都在默念,在背誦
    。不是默念經文,就是稱揚名號,這就是憶佛念佛,心開意解,即證不退位
    。有工作的時候就把功夫放下,專心辦事;事情辦完,佛號立刻提起,不礙事,決定沒有妄想雜念。所以,「不退位」是現前可以證得的。一切法門,我執不破,決定不能出三界。法執不斷,決定不能見性。念佛法門方便,不須斷妄想執著,隻要把它控製住就行。用什麽方法控製?整個精神意誌集中在名號上,二六時中,不是誦經就是稱名。口頭上不念沒有關係,心裏憶念決定不能中斷,因為一中斷,妄想、執著就起現行。這話說起來容易,真正做到也很難。難,還是要做;不做就不能出三界。我們要警
    覺,難行還是要行。怎麽行法?隻要努力去行,生煩惱,不要害怕。一麵念佛,一麵有妄想、煩惱,不要緊,隻要努力用功。佛號愈念愈多,經愈念愈多,妄想就能伏住。心裏常常想著經訓,想佛的名號,就不會再想別的。在生活中,要認真鍛煉。練到妄想、雜念不起作用,即是「功夫成片」。有這種能力就決定往生。功夫成片也有三輩九品。大概中、上品的功夫成片,就有能力自在往生
    。想什麽時候走,就什麽時候走;想怎樣走,就可以怎樣走,隨心所欲。想坐著走就坐著走;想站著走就站著走,隨心所欲。中、上等的功夫成片就可以。由此可知,不須到一心不亂,功夫成片就能自在往生。念到一心不亂,功夫成熟,無須再說。


    一個人能自在往生,還會生病嗎?生病就是自己對於生理不能控製,主宰不了,要不然誰願意生病。一個人對於自己身體能主宰
    ,不想生病就不生病;想生個病,可以生幾天病。這很自在,是什麽力量控 製生理?心性的能力。馬鳴菩薩教我們,讀經、聽經要「離言說相」,不要著相;「離名字相
    」,「名」指佛教中的術語,不要執著這些;「離心緣相」,不要看著經文打妄想,不可望文生義。這樣讀經、聽經,才能消歸自性,就有受用了。你在這裏聽經,你不執著音聲,不分別名相,也不打妄想,你在此地一個半小時,即是在修念佛三昧,你真的是「安住神通」,如如不動。聽得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這是修慧。沒有分別、執著、妄想,這是修定。你這一個半鍾點是真正在做功夫。佛菩薩是這樣教我們的,可是我們怎麽做?聽講經是一麵聽,隨著言語打妄想;看經是隨著文字打妄想。總是在那裏打妄想,所以
    經裏的真實義是一句也沒有體會到。「願解如來真實義」,是談何容易!想的時候把佛的意思都想歪曲了,還自以為是。這怎麽得了!   


    這一段經文說明極樂世界菩薩們是怎麽修學的。我們要明了,要盡量去學習。把握住他們修學的原理原則,我們現在就來學,就開始,將來到西方
    極樂世界就非常適應,進步就快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