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而無修無不修 悟而無悟無不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學為主 博文多數摘自網絡 【明子心路】欄目例外
個人資料
正文

了事與了心

(2009-10-31 16:04:04) 下一個

記得泰國的一位有名的禪師說道:“當念頭來時,不要試圖壓抑念頭。讓念頭自然地現前,念頭越多,覺性愈強,有些人討厭妄念,怕妄念使他們不能得定。那是種錯誤的見解。妄念是好事,因為念頭動得越多,覺知越強。”這位禪師的話正好說明了禪修的精髓,這就是,禪修不是追求某種暫時的寧靜,而是觀察心念,從念頭的生滅動靜當中明白它的性質——無常、苦、無我。


在中國古代,禪師們也有同樣的話,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了知心,而不要隻是待在無事當中。當行者明白了這顆心的性質,就自在了。


我的體會是,了事的前提是了心。若對心不完全透徹地了知,了事隻是一個表麵現象。我們是中國人,對於中國的文化是熟知的。諸子百家的理論,乃至現在的知識,若一個人勤快,心性還算敏銳,數年修習下來,他的心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安寧一些的,表麵看起來,可能會比較寂靜。


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落入那樣的境界中。在沒有完全了知自心性質的時候,追求一種平靜的境界,那就是著境,那不是佛講的寂靜——涅盤。那種看似平靜的心,其實內心深處還是波浪翻滾,隻是修行人自己並不覺知罷了。


觀察念頭是很多人所忽略的事情,念頭一起,便開始批判或評論它。這就是禪師們所講的進入了念頭,而不是“看念頭”。看念頭的功夫首先在於要有定力,在念頭起處清楚明白。一旦卷入了念頭,就會被念頭拉著到處亂跑,這就是隨了業力,受業力的支配而不自知。


我總覺得,佛法的修行,首先是要了心,知道心的本性,然後才有對事的真正放下。了心在先,了事在後。若對心性的空寂性質不了解,隻在事上放下,那不是真正的放下,若修行人還算敏銳,他一定會觀察到,原來那件放下的事情,不久又回到心上來了。


記得我曾經做過這樣的研究,觀察並研究那些修行人,這些人當中有各種各樣的修行人,有修習中國傳統儒家道德規範的,當然更多的是其它方麵的修行人。你可以觀察到,他們其中有一部分人,從表麵上看較為清淨,但是,你再去觀察那些修習佛法的證悟者,你也許會發現,佛法中的這些聖者,單從表麵上看,他們中的一些人,並不是非常地清心而淡漠,也許那些修習世間法的人,從表麵上看也會勝過他們,更為平靜一些。這些佛教的聖者隻是非常直率而坦誠罷了。觀察完了,再思惟,是什麽原因呢?


這樣的觀察研究,我大約做了很多年的時間。我發現,佛法是“了心”的,那些其他的修行人,是“了事”的。了心的聖者,最終會達到“心無一物”的涅盤境,了事的修持者,隻是象拔地上的野草,拔了又會長出來。這正如中國禪師所說的:“智者‘了心’不了事,愚人‘了事’不了心。”


有人會問,為何說其他的那些修行之人不了心呢?他們不少人在觀心,而且功夫很深啊。是的,縱觀全世界的宗教,觀心的法門多不勝數,但沒有一個是真正“了心 ”的法門,可以真正地把心看破。因為,究竟的了心,隻有在勘破了心的無常、苦、無我,才能算是真的了心,除此而外的所謂了心,其實都是在心的現象上做文章,不能真正了知心的究竟本質。
於是,在以後的修行當中,我是一直地避免“了事”——那種看似的表麵文章,看似平靜的放下,不是真正的解脫。隻有觀察心的生滅無常,才可以真正了知心的性質。幾年下來,內心深處的波浪漸漸地寧靜了一些,雖然業力的打擾還不能斷除,但心底深處,能感覺到一些平靜,這是深層的靜,與表麵的“無事”是不一樣的。


我的體會是,了知心的“無常、苦、無我”是修行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佛法修行的重中之重。

 摘自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