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電影“頤和園”感想 (暈字的別進來哦)

(2011-01-04 18:02:44) 下一個

(一)
非常非常喜歡這部電影, 有人說拖遝, 我覺得正相反, 每一分鍾, 每一個鏡頭都有戲. 看完如同經曆了一場視覺, 聽覺的盛宴, 好久沒有這樣的滿足感了.

忍不住的青春悸動, 渾身象要爆炸的能量, 愛到發痛才覺得真實, 稍一舒服便自我懷疑... 這些都能讓我看到當年我們自己的影子。 靠譜嗎?當然不! 可誰說一定要靠譜了?何況這是電影, 靠譜的故事豈不是很boring? 赫赫

餘紅一直是寡言少語的, 除了日記以外她的台詞極少, 哪怕對親人和愛人, 她也極少表達自己的內心. 她向來是一個用身體說話的女人, 這從她為家鄉男友曉軍第一次付出貞操就可以看出來. 那個年代, 上大學如同跳龍門, 對她這樣背景的女孩子來說幾乎是改變命運的唯一方式. 所以, 當她收到清華的錄通知後, 兩人就都意識到那意味著分手. 她除了一句"我考上了"之外, 沒有一句台詞, 然而那種悲哀卻彌漫在空氣裏. 性是她同男人溝通的方式, 通過性, 她可以表達所有複雜的情緒: 感激, 內疚, 不舍, 悲哀...為此她不惜在公路邊野合, 將自己最寶貴的第一次給他, 當時她的動作生硬, 緊張, 同後來的嫻熟判若兩人.

在她和周偉愛情最濃鬱甜蜜的時候, 有著這樣的對話:

“我要和你分手。”
“為什麽?”
“因為我離不開你了。”

男人可能聽了這個要抓狂, 可對我來說,這段非常對話再make sense 不過。。。當她感覺最真實最溫暖的時候, 就是同現實最近, 離理想最遠的時候。 她這種生活在幻想的人就害怕這個.

也不光是男女關係上。 比如當年我糊裏糊塗的出國, 並非在國內沒有好出路, 而是向往未知的生活, 希望成為自己完全的主宰。 我並不知道自己要什麽,而是知道自己不要什麽。 所以, Anywhere but here, anything but this... 為改變而改變, 在一個一切都似乎約定俗成, 可以預知將來的社會, 幾乎成了人的本能。 這種改變的本能, 在感覺舒服的時候來的尤其強烈.

一開始, 餘紅自以為是了解自己的(didn't we all? at that age?), 她知道自己的激情圍繞之下, 周偉幾乎是被動回應的. 她愛周偉, 可仍然有為愛而愛的成分, 他隻是自己情感的宣泄對象, 離理想還差的很遠, 雖然她也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麽。 在這段關係中的主動地位給了她一種false sense of security, 讓她高估了自己的承受能力. 她沒想到, 自己自以為超脫的一切(愛人, 朋友), 其實就是她唯一擁有的一切。 所以在遭到雙重背叛之後, 她徹底被擊倒, 此時正好看到家鄉來的曉軍, 平時那麽拽, 那麽酷, 那麽早熟的她, 突然如同一個被欺負的小孩見到親人一樣毫無顧忌的放聲大哭, 讓我看了都忍不住跟著流淚。

她選擇了退學, 這對一個來自偏遠小城一無所有的女孩子, 放棄全國最高學府的學曆是多麽大的代價! 她的這種自我放逐延續了好幾年, 直到後來經曆了物質上和感情上的絕對貧瘠, 才意識到自己為也激情所付出的代價, 從而也解釋了她後來的妥協和冷漠。

我不知道美國的大學生是不是也有那樣的。。。我覺得不太常見。 那種幾近變態的自我折磨, 似乎隻有中國才有。 因為, 我們當年沒有自由寬鬆的環境, 有的是殘酷的競爭, 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嚴峻現實, 更不提周圍全是馬列主義老太太, 所有人都那麽少年老成, 將那麽多自以為是的單一價值觀和道德觀強加於人, 所有這些都讓人喘不過氣來。 如果你是個追求浪漫和激情, 忠實於內心, 膽子比較大能豁出去的少女, 很有可能就是餘紅或者李緹這樣。 然而少女都是要長大的, 校園也隻有四年, 人人都要回歸社會, 哪怕是叛逆少女。 他們最終如何達到內心與外界的平衡, 每個人的選擇不同, 最終的命運也截然不同。 影片中的幾個年輕人, 餘紅, 李緹, 周偉, 還有他們同寢室的幾個, 按現在的話說都有些六四之後的post traumatic disorder, 每個人表現的方式不一樣, cope的方式不同, 對他們今後的人生影響也不一樣。 縱身一跳固然慘烈, 迷失紅塵何嚐不時另一種犧牲。

這種理想和現實的衝突, 聯係到六四的背景, 讓我想起中國知識分子和獨裁政治的關係: 正如人物的命運所揭示的: 要麽悲壯的自殺了 - 李緹, 要麽沉默的放棄了 - 餘紅, 要麽和諧的回歸主流了 - 周偉。 這就是我感覺到的影片隱隱想表達的愛情和政治的關係。 都是悲劇結束, 然而李緹的自殺, 對我來說, 悲劇性遠不如中年餘紅的漠然來得強烈, 因為那代表著沉默的大多數。

影片中餘紅和李緹的對比處還有很多. 比如, 當李緹第一次介紹自己的男朋友給餘紅的時候, 餘紅開玩笑的問她:"你不怕我搶你的男朋友?" 她說:"才不會呢, 你沒有機會." 不無諷刺的是, 現實中卻上演了相反的一幕, 奪人之愛的居然是李緹. 橄欖說李緹的自殺毫無征兆, 其實在我看電影的時候是有感覺的. 當李緹走上屋頂露台時, 我便有著不祥的預感, 想起當年餘紅同周偉分手時在樓頂徘徊, 被李緹誤以為要自殺的的那一幕. 聯想到"搶男朋友"的對話, 我立刻覺得多餘紅隻是說說, 做做樣子, 而李緹卻是真能豁得出去來真格的那種. 所以, 當看到李緹給了周偉那個意味深長的凝視,然後鏡頭突然從她的臉部上揚, 轉向天空, 緊接著出現一群鴿子驚飛的場麵, 我突然有種一腳踏空, 兩腿發軟的感覺...悲劇就那樣揭示了. 這樣前後呼應的細節處更加巧妙, 讓人有重看一遍的願望, 很見導演和編劇的功力.

影片內容跨度很大, 時間上跨越了中國曆經巨變的近20多年, 故事背景發生在圖門,北京, 武漢, 重慶, 德國, 等地, 每個地方都能抓住當地的精髓, 非常地道。 這體現在人物對話, 鏡頭轉換, 甚至背景音樂的選擇的運用, 都獨具匠心。 正如以紐約為背景的電影很多, 但真正讓人一看就非常有紐約味, 而不需要任何標誌性建築的, 非烏迪艾倫莫屬。 這需要導演和編劇很深的功力,婁燁的片子我這是第一次看, 但我覺得的確可以稱得上大師水準。

至於這片子同歐洲電影風格類似, 我覺得是一種偶然也是必然, 不能因此說他就是沒有水準的模仿和抄襲。 出於文化和曆史背景,能引起中國觀眾共鳴(起碼引起我們這種觀眾的共鳴)的好電影不可能是好萊塢風格的, 比如“花樣年華”。 中國人是深刻的, 悶騷的,複雜的, 不善言語的, 不相信奇跡的。 文以載道嘛, 隻要能恰當的體現這樣類型的題材, 讓觀眾產生共鳴, 與什麽風格類似, 或者用到什麽風格的元素, 倒不重要了, 起碼不應該成為批評這電影的理由.

(二)
關於“出生論”

我依然持保留意見。 餘紅的性格是怎麽形成的?是不是同她小地方出來, 母親早逝, 家道貧寒有關係?  當然是有的。 然而, 我們都同意大多數類似出身的女孩都更懂得保護自己, 而且家境殷實父母雙全的女孩也可能同樣的不管不顧, 這種敏感脆弱,身體走在語言(甚至思想)前麵,容易走極端的女孩, 似乎不屬於某一個階層獨有。 如果說一百個女生裏有一個這樣的,那麽這個1%的比例在各個階層和地域應該是均勻分布的。 因此,這個出身和性格的關係不是必然的, 也沒有普遍性, 更不是推動故事發展的主導因素。 所以在欣賞這部電影, 分析這個人物的時候, 我沒有以這個為視角, 這並不影響我喜歡這片子, 相反更能從精神層麵去了解她。

昨天看了一個評論說的挺好:“無論是文科還是理科,是清華北大還是藝術院校,大學裏總是或多或少地存在著餘紅這類女孩,早熟,離經叛道,特立獨行。她們略有一點理想主義,不關心時事,活在哲學裏,活在詩歌裏,一味風花雪月,幻想愛情,渴望撲火。在大多數循規蹈矩的同學眼裏,她們神經兮兮,經常幹些出格的事。她們會莫名其妙地瘋狂迷戀某個男生。而那個男生,在外人眼裏,或許其貌不揚,或許才華平平,甚至有些窩囊無能,總之,沒人能夠明白其中的緣由。”

嗬嗬, 看著眼熟麽? 拋開性方麵不談, 餘紅的其他這些特性在那個年代的女生中還是很普遍的, 所以很多人有共鳴。

關於“圈子論”

餘紅為什麽愛周偉? 她在日記裏說:“因為我們站在世界的同一邊." It's you & me vs the world. 她的這種叛逆, 這種理想主義, 當然是很幼稚的, 然而, 大學校園, 尤其是那個年代的校園, 是這種幼稚的理想主義唯一的也是最後的遊樂場, 我感覺他們之間是平等的, 在那個理想主義和自我放逐的圈子裏, 不存在誰帶誰玩的問題, 更沒有貧寒女子高攀一個富二代, 官二代的意思, 那不成“山楂”了麽。 

李緹周偉就比餘紅的出身更高麽? 片子裏沒有交代, 我自己也真的沒感覺到。  他們的雙重背叛, 對餘紅來說打擊是致命的, 她的確有失敗感, 然而那來自理想中愛情的破滅, 而不是被某個圈子排除在外, 因為那個圈子不是以那個定義的, 如果是, 那我們說的可能不是同一個圈子。 

真正對餘紅後來命運產生毀滅性打擊的, 是她的退學。 而那個決定是她自己主動做出來的, 同她出身沒關係, 可以說, 不是她玩不起, 而是她不想玩。 而那個決定直接造成了她後來生活的顛沛流離, 那是她個性中魯莽衝動, 不計後果的表現, 也為此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說到這裏我倒是有個疑問, 如果背叛意味著被排除在外, 那麽若古也是被雙重背叛的人, 他倆被學校抓了, 鬧得人盡皆知, 若古肯定也是知情的, 64之後,若古馬上離開了北京,李緹過了幾年才走的。這幾年,顯然李緹和周偉在一起。 為什麽他還幫助李緹周偉出國? 在德國還和李緹一起生活, 而且同周偉繼續是好友? 我實在不得而知。類似的問題還有好幾處, 比如李緹自殺前的心理鋪墊, 比如那個唐老師。 我沒時間看第二遍了, 但這種不明不白的地方, 是這電影最大的敗筆。

關於服裝

整部片子的服裝就是一個“亂”字, 毫無美感可言。 當然這可能是刻意而為, 表達改革開放後, 89動亂前, 中國社會經曆的短暫自由時期。 那時中西思想的交流碰撞空前活躍, 港台的影響也日益濃厚, 在沒來得及沉澱, 取舍, 消化之前,就是那種渾濁的狀態, 這同樣也反映在服裝上。 86-89之間我正上初中,現在看我們那時的照片, 夏天穿水兵衫配鬆糕鞋,冬天穿所謂“太空服”, 都是很怪的打扮。

影片的寫實性

這是我覺得挺可貴的一點, 雖然有時很醜很惡心。 比如大學宿舍的公共水房, 著同學的麵用小盆兒洗下身, 宿舍一進門就看到懸掛的胸罩, 髒兮兮的蚊帳掛在頭上, 等等。 多麽惡劣甚至齷齪的環境, 然而那是真實的, 很久沒回憶起那段日子了,然而沒有那些醜陋的細節就不可能真實再現那段生活...回頭看來, 那種環境甚至更能襯托出青春的嬌豔, 哎呀, 我的青春小鳥一樣不回來...

(三)
關乎WSN和淩亂的美感

張愛玲寫過, 最討厭男人接吻前摘掉眼鏡, 覺得那動作特別給人不潔的感覺, 哈哈, 這個唐老師就是, 是有些WS哈, 而且這人如何出現的好像根本沒有交代清楚, 怎麽就突然想給人看日記了呢, 那可不是一般的信任和了解呀, 是剪輯有問題嗎? 反正我沒看太明白.

但我覺得最惡心的還是在廁所裏同吳剛做愛的一節, OMG, 那實在是超出我承受範圍了,我忍不住想, 拜托,別靠著那牆呀, 那牆該多髒啊, 哈哈。這也是同婁燁的寫實風格是一致的, 這片子選角我覺得挺好, 很象那個時代那個階層的人, 而不是偶像劇那種. 試想, 同她做愛的這些男子如果很幹淨很舒服, 豈不是和電影風格特別不符麽? 這電影整個就是渾濁的, 包括服裝道具化妝台詞, 然而不是無序的, 我覺得自有他的章法, 可以說自成一體, 甚至有種淩亂的美感. 當然這不是每個人都認同的, 更別提欣賞了.

關於性鏡頭

這片子裏的性愛鏡頭我就光注意女的, 男的都當他們是背景, 而我覺得郝蕾的身體很美, 所以還挺喜歡看, 我是不是變態啊。 但我同意這電影的性愛鏡頭可以拍的更好些, 不要那麽重複, 有好幾段一上來就是活塞運動, 太單調了, 顯得餘紅很被動似的, 其實她應該是很享受的.

作為女人, 尤其是電影裏的女主角, 餘紅的衣著打扮談不上時尚更談不上品味, 頭發永遠亂糟糟的遮著眼睛, 衣服永遠邋邋蹋蹋的遮蓋身體曲線, 後來她甚至留著惡俗無比的燙雞頭, 柃著和衣服不配的假名牌包... 然而這樣一個女人卻有著驚人的風情和能量, 尤其在床上. 她的身體很美, 靈動鮮明, 坦然自若. 在一段做愛的鏡頭中, 動作最激烈的時候, 側麵看到她的身體, 乳房如小兔般上下跳躍, 美不勝收啊! 當時我腦子裏隻有四個字: 活色生香. 這樣的女人男人不迷戀才怪.

關於朋友圈子
東東的確和李緹周偉不是一個圈子的朋友, 這也很正常啊, 我們上大學時不也有不同類型的朋友嗎, 有一起去圖書館用功的, 有一起吃飯打牌的, 一起談論文學的, 還有些適合一起逛街跳舞, 等等. 好到無論做什麽都一起的朋友, 反正我是沒有過. 大學不就是認識不同人, 擴大視野, 增長見識的地方麽. 餘紅進入那個所謂的圈子之後, 不還是和東東很要好? 並沒有攀高枝去了。 我想說的是, 那個圈子不是由李緹周偉來定義的, 也不是由他們來把門的. 沒有他們, 餘紅照樣可以去酒吧, 照樣可以認識其他前衛詩人畫家什麽的, 這兩人偷情, 不等於餘紅被整個圈子排斥. 我隻是覺得用這個來解釋她退學的決定有些牽強而已.

真要按出身論分析的話, 這電影就太漏洞百出了, 比如這劇裏這麽多男人, 我看最順眼的就是曉軍了, 尤其是他拿著啤酒帶著耳塞跳舞那段兒,特有範, 聽的還是特別應景的西班牙音樂, 特能襯托出離別前的哀傷和纏綿, 這可不象一個小地方的郵遞員啊! 嗬嗬, 這部電影經不起這麽細細掰開分析的。

餘紅始終是忠於自己的內心的嗎?

I'm not sure. 我記得旁白裏有句話, 原句不記得了, 大意是"珍惜現在沒有錯,但那是在沒有愛情的前提下給自己的借口..." 人都是要成長的, 到了武漢以後, 尤其是認識吳剛以後, 她意識到, 一個人受窮沒有關係, 但兩個人的貧窮生活隻會讓人心生厭憎, 而自己已經為了浪漫付出太多了, 所以她決定向生活低頭. 所以我覺得她後來的選擇還是有妥協的成分的, 隻不過是很清醒的妥協.那算是忠於自己內心麽?我真的不知道...這是個很深刻的命題,也是我最近常常琢磨的.

真正始終不妥協的是李緹, 一死了之, 根本沒有妥協的必要.

從酒店分手的場景來看, 餘紅絕對沒有了當年的瘋狂和衝動, 這說明她比從前要明白多了, 也理性多了.影片比較高明的地方是根本不提及餘紅後來的丈夫, 讓人無法想象他是什麽人, 餘紅到底有沒有妥協, 妥協到什麽程度, 誰也無從知曉, 給觀眾留下想象的空間. 當然, 也可能編劇到後來黔驢技窮了, 隻好草草收場, 哈哈.

我, 當然希望她找到了對的人,得到了自己的幸福. 不論別人怎麽說, 我對這個人物隻有同情和祝福.

望各位手下留情, 輕砸!

說到底, 任何一個作品都不可能讓所有人產生共鳴,這同每個人的性格, 經曆, 審美, 心態有關, 這裏有很多智慧和品位都是我佩服的人, 但你們都不喜歡這電影, 說明眾口難調, 很正常, 能這麽討論討論我就非常滿足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