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小事 (舊作新貼)
(2009-02-04 13:50:55)
下一個
一九九六年深秋, 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著名的老城區. 我經曆了一件小事, 至今記憶猶新.
北美流行一句話:"如果你不能去巴黎旅行, 那麽就去蒙特利爾吧!" 這個方圓不過一公裏的鬧中取靜的老城區, 便是這個城市的精華所在.
沿著彎彎曲曲的行人專用的石板路, 可以看到兩邊古雅華麗的建築, 時髦的過往人群, 各類高檔的餐館酒吧鱗次櫛比. 柔和的燈光下, 每一個招牌都極具匠心, 如水的音樂從門口瀉出, 隱約夾雜著裏麵的杯籌交錯, 歡聲笑語. 在寒冷的夜晚, 這一切對路人有無法抗拒的吸引力.
那時的我卻行色匆匆, 完全無心欣賞這裏的景色. 我的全部心思都集中在找一份在這裏的餐館當女侍應生的工作. 眾所周知, 這裏的餐館是比較高檔的, 客人也大方, 一晚上可以掙到70-100加元的小費, 周末生意好時甚至能高達200, 對那時的我來說是相當可觀的. 天知道, 我已經捉襟見肘了.
願意雇傭沒有工作許可的外國學生的多半是中國人, 可當時老城區沒有一個中餐館, 因為距唐人街僅一站地, 那裏物美價廉的中餐館多的是. 工夫不負有心人, 我終於找到一家上海人開的泰國餐館, 我同老板打包票說自己有經驗, 他將信將疑, 看在我能說法語的份上, 總算答應讓我試試:"這裏的客人都是蠻高檔次的哦, 儂先在廚房幫忙吧, 等我覺得合格了再招呼客人. 當然咯, 合格之後才能分到小費的, 明白勿啦?"
我歡天喜地的答應了. 從此, 每天放學後開工直到半夜. 除了切水果和擺設桌子之類的雜活之外, 我的工作很簡單, 就是將幹淨的刀叉和玻璃杯從洗碗機裏拿出來, 戴上手套, 用餐巾把它們擦的鋥亮, 一點水漬或手印都不能有. 老外吃飯的工具特別多, 光各種規格形狀的杯子每人就有好幾個, 我每天大概要擦100套左右吧. 我一邊擦一邊背菜單, 很快就背得滾瓜爛熟了.
有空閑的時候, 老板就讓我練習端盤子. 空盤子上放塊磚頭托著在廳堂遊走, 資深的侍應生在一旁指點:"這樣不行, 不能用掌心托著, 喏, 要這樣子用五個指頭托著, 手指要靈活的伸縮, 要不怎麽平衡重量?" 可我那手指頭根本不管用, 放半塊磚都直發抖, 臉都青了, 大家看我那架式直發笑, 老板一撇嘴不屑的說:"夠你練的呢!" 我心裏一沉, 咬咬牙不說話繼續練. 就這樣, 從半塊磚頭開始, 慢慢增加到一塊, 兩塊, 到了第五個星期, 當我能輕鬆的托起三塊磚頭時, 老板說:"行了, 今晚開始吧."
記得那天特別的冷, 大家都說會下那年的第一場雪, 客人恐怕不會很多. 到六點時, 聽得門鈴叮咚一響, 夾著寒風進來了兩對看上去四十多歲的中年夫婦, 他們外表和善, 舉止文雅, 衣著出眾的考究, 好象是準備吃完飯後去聽歌劇的.
我立刻有種直覺: 他們會是我的第一批客人. 果然, 領位的大哥好象知道我的心思, 帶著他們往我桌前走來, 還衝我眨眨眼, 好像在說:"看你的了."
先生們體貼的拉開椅子幫女士們坐下, 四人用法語輕聲愉快的說笑. 其中一位太太看上去格外高雅, 一頭金發看似隨意的盤在腦後, 粉紅色珍珠耳釘閃著柔和的光, 身著剪裁合體的黑色凱司米套裙, 脖子上鬆鬆的係著愛馬仕絲巾, 笑起來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 讓我覺得願意做任何事讓她開心. 她的先生特別隨和, 還跟我寒喧:"這裏的冬天太長了, 所以要來你們泰國餐廳感受一下熱帶氣氛." 四人都笑起來, 氣氛愉快.
我遞上菜單, 倒上冰水, 介紹當日特菜, 問好他們要喝什麽, 酒要什麽牌子的, 等等. 一切順利, 他們合上酒單向我和氣的道謝, 我鬆口氣, 好像有信心了.
他們要的是啤酒. 我把四瓶酒和四個玻璃杯放到托盤上, 走到桌子前, 小心的把杯子一個一個放在他們麵前. 就在這時候, 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 因為啤酒在托盤的一邊, 杯子在另一邊, 當隻剩下酒的時候, 重心突然向一邊傾斜, 等我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托盤在我手裏一歪, 四瓶開了蓋的啤酒整個倒在桌子中央! 隻聽得哐啷一聲脆響, 酒水四濺, 玻璃片飛得到處都是, 連桌上的盤子也砸爛了好幾個. 四位客人慌張的跳起來, 離我最近的太太漂亮的裙子上濺濕了一大塊, 還可以看見星星點點的白色啤酒沫. 我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 慌張之餘立刻蹲下來想要打掃, 她一把抓住我的手腕幹脆的說:"當心割到手!" 這時整個餐館的人都轉過頭來看, 老板也衝過來了, 將我一把推開低聲喝道:"一邊去!"
我又回到了自己平常擦餐具的角落, 在廚房入口處, 一個客人看不到的地方. 麵對著一大筐還是熱熱的刀叉和玻璃杯, 我的眼淚不聽話的流下來. 那邊, 隻聽得老板一疊聲的道歉, 其他侍應生在幫著收拾, 一陣杯盤碰撞的混亂過後, 又安靜下來, 餐廳又恢複了原狀, 一切若無其事的照舊.
我仍然在默默的流淚, 侍應生忙碌的身影在身邊穿梭, 沒有一個人停下來看我一眼. 老板沒有說我, 但他經過我身邊時目不斜視, 臉色鐵青, 好像當我不存在一樣. 這讓我更加內疚, 而且感到從未有過的絕望, 我心灰意冷的想:"百無一用是書生啊, 我能做什麽呢? 今後該怎麽辦? 要不要放棄一切回家去呢?" 我動作機械的擦著刀叉, 腦子裏一片空白.
過了好像有一個世紀那麽漫長, 我已經擦完三大筐子的刀叉了, 也不再流淚了, 但心是木然的, 無比沉重. 這時, 一個人在眾目睽睽下向廚房走來, 是那位金發太太的丈夫, 他繞到我工作的角落停下, 原來是找我的.
他溫和的說:"我們看到你在哭..." 然後往我手裏塞了一樣東西, 對我笑笑, 轉身走了.
我打開一看, 是一張10塊錢的紙幣, 外麵包著一張寫了字的紙條:"你知道嗎, 二十多年前, 我太太也曾經是一個餐廳的女招待, 她的第一次比你還要毛手毛腳呢." 旁邊畫了個鬼臉.
我猛一抬頭, 看到他們正在門口穿大衣, 他頑皮的指一指身邊那位美麗的太太, 衝我擠擠眼, 然後他們相視一笑, 同時揮手向我說再見, 打開門消失在無盡的夜色裏.
我的喉頭突然堵得一陣難受, 淚水刹那間模糊了我的雙眼. 那個場景, 好象已經永遠的定格在我的腦海裏, 十年後的今天依然清晰無比.
......
從那天起, 我再沒有當過餐館的女招待 (可想而知我被解雇了), 可是做過很多其他的工作.
後來, 我又經曆了很多次人生的低穀. 每當想起這件小事, 心中總會湧起一陣暖流, 燃起一絲希望的火苗.
後來, 我上過無數次餐館. 每次, 我寧願少點一個菜也要給足小費. 我提醒自己要象那對夫婦一樣和善的待人, 哪怕對方多麽微不足道. 我從未有機會當麵謝謝他們, 好像唯有如此, 才能表達我的感激.
窗外, 院子裏的最後一堆落葉也打掃幹淨了. 抬頭望望, 高大的楓樹一如既往的挺立著, 光禿禿的樹枝淩厲的指向天空. 天是青白的, 沒有一絲雲彩. 風呼呼的刮著, 不太冷, 卻有點蕭索的意味.
又見深秋, 又見深秋了. 離此六百裏地的蒙特利爾, 不知道是否已經下雪了? 十年過去了, 那對不知名的夫婦, 不知是否還在那裏? 他們還好麽?
謹以此文, 紀念這件小事. 感謝他們的善良, 改變了一個年輕人的命運.
=======================================
此文寫於2006年11月22日, 100%真實.
一個客旅他鄉的北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