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班媽媽堅持母乳喂養的體會 - 超囉嗦完整版

(2009-01-03 13:55:02) 下一個
昨天的貼子蒙板主置頂, 引來不少關注. 看到大家的留言才發現, 其實有很多內容俺給漏掉了, 尤其是上班後該注意的事項. 壇子裏有些JM過完這周末就要回去上班的, 俺想不如趕著寫出來分享一下. 個人體會而已, 別嫌俺囉嗦 :-)

泵奶的地點

最重要的是安全私秘性, 保證在使用其間可以不受打擾. 再好的房間, 如果時刻擔心有人敲門甚至不敲門進來, 老實說還不如去衛生間呢. 要有一個舒服的椅子, 起碼要有個地方可坐下來. 有一個平麵可以放泵奶器材和奶瓶, 有電源插座 (沒有也行, 泵奶器一般都提供用電池的電源配件, Madela就有). 除此之外, 其他都屬於可有可無的奢侈設施, 比如帶洗手池可以洗手, 清潔用具, 零散雜誌可供消遣, 等等.

如果公司比較人性化有單獨給女員工的泵奶間 (lactation room), 那是很幸運的; 或者, 如果媽媽有單獨的辦公室可以鎖上門, 窗口從外麵看不見的, 那也很理想 (俺們公司隻有大頭頭的corner office有這條件, 俺的小空間離那Corner office近在咫尺, 遠在N級梯子之外, 不用想了). 再不然, 就要發揮靈活機動, 就地取材的原則. 比如一間空置的小會議室(跟秘書老太太搞好關係至為重要), 健身房的單人換衣間, 衛生間, 附近商店的換衣間 (要去那種環境舒適但人氣差的百貨店, 比如Nordstrom), 甚至我有朋友還有在車裏進行的, 佩服一個.

泵奶的時間

這要看你的奶量有多少. 我剛開始每天泵兩次, 正好在上下午的中間 (11am, 3pm), 非常耽誤工作. 後來我摸出規律了, 每天趕在上班前抓緊喂一次或者泵一次再出門; 晚上回家也立刻進行. 這樣我白天在公司隻需要泵一次就可以, 一般我選擇中午大家都吃飯的時間. 從家帶午飯或者買個簡單的三明治, 把中午那點時間用來泵奶. 為防止某些討厭的家夥提議"工作午餐", 建議大家把日程表12點到1點提前設成沒空.

如何提高泵奶的效率

要買合適的泵奶器, 我昨天推薦了Madela, 別的牌子沒用過不好評價, 但一定要能左右開弓的, 節省時間. 泵奶器一般帶四個瓶子和兩個shields(不知道中文怎麽翻), 我還另外買了一套, 怕有時來不及清洗.
早飯一定不能省, 要吃飽吃好, 如果到了中午感覺餓了就先吃完午飯再泵, 否則空肚子泵奶會把你餓暈. 除了早飯以外, 關鍵的是要保持體內的水分充足, 一定要多喝水, 每小時喝一大杯吧. 咖啡隻要不過量, 對母嬰倒沒啥壞處, 但個人體會喝咖啡後比較口渴, 不如喝溫開水或牛奶適合發奶.
泵奶的時候手頭帶張寶寶的照片我覺得有好處, 尤其是工作比較煩心的時候, 看到寶寶的照片能幫助你定下心來, 奶水自然來得快些. 我老公更絕了, 給我錄了一小段寶寶閉著眼睛吃奶的特寫鏡頭放在我手機裏, 看了很暖心, 很管用. :-)
還有一點, 剛開始我性急, 想要奶出得快些, 把那個shield緊緊的壓在乳房上麵, 覺得那樣可以擠壓出更多的奶. 後來我發現, 其實奶水不應該是擠出來的, 這樣隻能在幾秒鍾之內看似奶水四濺, 其實把奶路給堵住了, 很難受, 反而出量少. 更好的手法是, 將乳頭對準shield的中心, 輕輕按住, 隻要它不掉下來也不漏奶就行了, 想要增加力度就調整泵奶器的按扭, 千萬別象我一樣冒傻氣自己去擠. 汗...

母奶的儲存
如果泵出的奶是寶寶當天或者第二天就吃的, 就用泵奶器配套的小瓶就行. 如果想存更長的時間, 我用的是Lansinoh breastmilk storage bag, 比較便宜, 可以寫日期, 密封性能好, 還可以橫著放, 這樣凍成薄薄的一小片, 省地方也容易解凍. 有一點要注意, 解凍後再加溫的母奶必須在四小時之內吃玩, 否則隻能丟掉, 不可以重新冷凍, 為了避免浪費, 我一般每袋隻裝5OZ, 正好是寶寶吃一頓的分量. 如果你的寶寶吃的分量更少, 有個好辦法就是, 把冰箱裏用來做冰塊的盒子洗幹淨, 把奶灌進小格子裏冷凍. 凍成小冰塊以後取出, 放進ziploc 密封, 繼續凍. 吃的時候可以一次化凍一個小冰塊, 大概2OZ左右, 這樣不至於浪費辛苦泵出來的寶貴的母奶.

上班的穿著

不同公司有不同的著裝文化, 休閑或正式不等. 不過, 相比產假其間的不修邊幅, 回到朝九晚五的世界裏多少要麻煩一些. 咱比不得好萊塢媽媽, 瘦身沒那麽快, 不好意思的說回去上班的頭一個月俺還是穿的懷孕3個月時的衣服, 尤其是褲頭一定得比較鬆才行. 當然, 有些媽媽身材恢複比較快, 如果不秀一秀, 萬一被某些不識相人士誤以為寶寶還沒生, 豈不是鬱悶得要找塊豆腐撞死? 嘿嘿, 俺建議你想法子秀胸部以下的線條吧, 母乳喂養其間最好穿上身寬鬆點的衣服. 波濤洶湧倒不是最大的問題, 關鍵是大部分媽媽兩邊乳房大小不對稱, 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關注, 建議套個cardigan或者小外套. 而且一定要戴乳貼! 切記切記! 我用的是Lasinoh disposable nursing pad, 強烈推薦.

處理工作中的人際關係

剛從產假回來, 大家對你一般都非常客氣, 標準問候語是"你感覺怎麽樣? baby怎麽樣?" 如果你的老板, 客戶, 同事都是有孩子的人, 那麽你很幸運, 他們應該比較理解家有新生兒的種種困難. 如果他們都是沒孩子的, 你要趁此機會掃掃盲, 不然他們還以為你這三個月跟他們去cruise度假那麽舒服呢.

工作勤奮的JM們, 俺勸你別太實心眼了, 頭一個星期千萬別太玩命的幹活, 要不他們習慣了你這樣, 偶爾家裏有事要遲到早退就很不適應. 你要趁大家對你溫情脈脈問寒問暖的時候, set the right expectations. 比如不要覺得不好意思, 人家可以有固定時間去gym鍛煉, 可以take coffee break, smoking break, 隻要不影響工作業績, 為什麽咱不能理直氣壯的take nursing break呢?

這裏順便說一句, 跟同事, 尤其是上級, 如果說到這話題, 最好說nursing, 不要說breastfeeding, 意思一樣, 語氣有微妙的不同, 前者比較不尷尬, 尤其是對沒小孩的男同事來說. 還有, 先把醜話說在前頭, 比如偶爾會遲到, 有時必須提前走, 因此需要比較彈性的工作時間.

我的體會真的就是這些了, 目前還有很多問題俺也頭痛, 比如這個月有個會實在推不掉, 需要坐飛機出差四天, 怎麽辦呢我愁死了. 老公說他可以照顧寶寶, 但我不放心哪! 還有, 那幾天泵的奶是不是得扔掉呢? 頭疼...

以下是我昨天的貼子, 全放一起成完整版吧! :-)

===================================================

前兩天看到Acme無私分享刨腹產後恢複的貼子, 心想咱也要覺悟高一點, 不能光潛水偷學媽媽們的高招, 其實自己也有些小心得可以分享的. 於是寫了這一篇, 希望對打算母乳喂養的上班媽媽們有幫助.

我一早就知道生完孩子要回去上班的, 而我的產假很短, 加上是順產, 比刨腹產還要少兩周時間, 七七八八加在一起總共休了十周的時間就上班了. 白天寶寶在家裏或在daycare是用奶瓶吃母奶. 現在寶寶快五個月了, 一直純喂母奶, 我的奶水還是很充足, 完全能滿足她的需要, 而且家裏還存有不少冰凍的奶作為存貨, 以防萬一. 我覺得實現六個月純母乳喂養, 六個月後逐漸退奶的目標應該沒問題. 我的體會是:

首先, 懷孕其間一定要吃帶乙酸的維他命丸, 我吃的是Vitafol. 甚至在懷孕之前, 準備懷孕的育齡婦女最好也吃. 這是常規的, 所有婦產科醫生都會開的. 生完孩子後也要繼續吃, 保證母乳含有食物裏缺乏而嬰兒發育必須的各種成分.

其次, 開奶要盡早, 越早越好.我家寶寶呱呱落地還不到半小時, 還沒洗幹淨呢, 護士就把她抱起來放在我懷裏, 讓我給她喂奶. 我將信將疑, 覺得自己真的有奶嗎? 寶寶真的會吸嗎? 其實經曆了生產的過程後, 加上胎盤的脫離, 產婦的大腦會產生產奶的信號, 正常情況下, 產奶水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事, 嬰兒生來也有吸吮的本能, 母嬰之間的這種配合雖然要練習一段才能熟練, 但真的不應該太難, 不要等太久再開始嚐試喂奶. 而且, 有沒有奶其實不重要, 寶寶從溫暖的子宮乍一出來, 四周空空如也, 不免慌張害怕, 四肢揮舞得厲害. 這時在媽媽懷裏吸奶的動作有安撫的作用, 越早做越好. 這樣孩子會養成習慣, 反之, 如果嬰兒習慣了橡膠奶頭, 就會從奶瓶那裏得到安撫的作用, 回頭再來吸媽媽的奶, 就覺得很費勁, 也許就不願意吃了, 我有好幾個朋友就是這樣的情況, 最後隻能pump出來再用瓶喂, 費勁不說, 這樣對奶水的產量也有影響.

但也沒必要剛生完孩子就奮不顧身的全靠自己喂奶. 一定要注意自己身體的恢複, 那是最主要的. 如果刨腹產就更是如此. 其實, 如果最開始的那幾口是媽媽喂的奶, 給嬰兒的影響是很大的. 有了這個先入為主的印象, 夜裏護士給她喂幾口配方奶就不至於喧賓奪主, 沒有太大的影響. 在醫院的那兩天, 每晚我都能睡整夜的覺, 就是因為寶寶在nursery休息, 護士在夜裏兩點和五點分別給她喂配方奶, 早晨七點以後才推進我房間, 讓我自己喂奶. 這兩夜的休息至關重要, 不僅有利於身體恢複, 而且讓我白天能夠有精力每2-3小時喂一次, 進一步確立了母乳喂養的壓倒性優勢.

出院回家後, 我就開始了晨昏顛倒的日子, 每3小時起來喂一次, 每次寶寶睡覺時自己也抓緊時間睡覺, 月子裏大家應該都是差不多的, 但我覺得再忙再累, 也要盡早pump, 這非常關鍵, 我是在產後第十天開始pump的. 為什麽呢? 好處有幾個:
第一, 奶水的產生是一個供需逐漸平衡的過程, 喂得越多, 產量越多, 反之也一樣. 我家寶寶因為有新生兒黃疸(jaundice), 一開始吃得很少, 如果不pump, 很可能我的奶水就停留在那個水平, 以後需求量增大就跟不上了, 隻好加配方奶, 那就很難堅持純母乳喂養了.
第二, 把奶pump出來, 可以讓家裏人, 尤其是爸爸幫著喂, 這樣媽媽就可以偷空睡個覺, 爸爸也很享受同寶寶溝通的過程, 幫助進入新爸爸的角色.
第三, 可以讓寶寶早點適應媽媽的奶頭和奶瓶的橡膠奶頭的轉換. 既然打算回去上班的, 就要讓寶寶適應媽媽不在時用奶瓶吃奶. 這個很重要, 我有個同事就是因為一直自己喂, 到上班時突然把寶寶送到daycare, 寶寶不適應奶瓶, 白天一直不肯吃任何東西, 一直哭著等媽媽, daycare都不肯收呢, 餓壞了誰負責呢?
第四, 多餘的奶水可以冷凍存起來, 萬一媽媽有事出門, 或者由於感冒吃藥等緣故不能喂奶, 不至於斷了頓.

在產假期間, 我基本上除了寶寶當天吃的, 還能每天多pump出6-8昂司左右, 漸漸的有了相當可觀的存貨. 上班後, 公司有一間專門的lactation room(比較人性化, 讚一個), 可以不受幹擾的pump. 剛開始我可以pump兩次, 一次是11am, 一次是3pm. 每次6-8昂司. 但後來時間逐漸緊張起來, 隻好逐漸減少, 現在我一般隻在午餐時pump 一次, 產量大約是10 昂司. 我想堅持到寶寶6月後就不用pump了, 那時可以用輔食, 也可以用存的奶, 我隻要早晚喂一兩次就可以了.

飲食方麵, 就我自己的體會而言, 中國傳統的月子餐並不那麽神秘, 也沒那麽重要, 沒有條件的都可以不必特別的專門做什麽月子餐. 我在月子裏吃的東西跟懷孕其間差不多, 我父母當時雖然來美國住了一個月, 但他們不太會做家務, 最多就是煮點雞湯晚上煮點酒釀做夜宵而已. 所謂發奶的豬蹄湯我都不愛吃, 碰都沒碰. 他們走後, 我就按平常那樣吃飯, 也挺好的, 沒見奶水減少. 不過要盡量吃全天然食品, 每頓葷素搭配合理, 多吃穀物, 蛋白質豐富的食品, 注意不要太偏. 關鍵是要多喝東西, 包括喝水喝湯都行. 每次喂奶或著pump之前, 注意放一杯溫開水在手夠得著的地方, 隨時補充.

既然打算母乳喂養, 就有必要早點置備幾樣東西, 我覺得是必不可少的:
1. 要買個好的pump, 最好在生產前就買好. 我買的是Medela Pump in Style Advanced, 很好用, 推薦. 據說現在有了 更好的版本, 可以不用手托著的.
2. 要買幾個好用的 nursing bra. 我買的是Madela的, 很好用.
3. 要有個舒服的椅子, 最好是帶腳踏的glider. 有個安靜的不受打擾的角落對我和寶寶都很重要, 讓每天的喂奶成為母嬰都非常享受的時光.
4. Boppy 枕, 我覺得很有用, 什麽姿勢喂都很舒服.
5. Lansinoh breastmilk storage bag . 這樣pump出的奶可以按日子存放起來.
6. 這個有人可能覺得沒必要, 但我買了一個deep freezer放在地下室, 因為廚房冰箱的冷凍室不夠用(汗一個, 我真奶牛啊. 61514;) 母乳在deep freezer裏麵可以存放六個月之久. 還有啊, 除了凍奶之外, 我還存了很多食物, 尤其是比較花時間的燉雞, 排骨湯, 之類, 一次做多點, 可以分別凍起來, 下班後晚飯很方便解決. 嗬嗬, 懶人辦法啊, 不一定適合各位.

好象就是這些了, 希望對打算母乳喂養的準媽媽們有幫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