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最新文章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大使記

(2008-12-06 13:40:01) 下一個

 

剛考上高中那年的暑假和表哥倆人乘火車在蘇南幾個城市到處遊曆。在回程的車上我和表哥討論,這段時間來因為到處玩平均兩三天就坐一次火車,頻率從來沒那麽高過……十多年前聽到這樣的話或許有人會認為有點秀,畢竟若在鄉下,這樣的經曆已是奢侈。我們鄰座的兩個人十有八九當時就是這樣想的。他們操一口京腔,接著就以比較響的聲音聊起來。大致的意思是羅列了一下上周的“大使記”:“我周一和XX國大師一起吃飯,周三和XX國大使打羽毛球,周四……”聽得我和表哥心裏咯噔咯噔的,原來旁邊坐的不是一般人啊!是北京的高管要員來著。好高尚啊,整天和各個國家大使打交道……

 

對大使的最初印象是那時留下的,一個尚品之位。再後來大學畢業了,去上海的法國領事館簽證。之前在網上查了很多參考“文獻”,關於簽證麵試什麽的。也讀到了很多人對大使館領事館的牢騷怪話。總之概括起來講,外國大使館領事館裏的外國人還算有禮,倒是在那兒工作的中國人都拿著雞毛當令箭,連打掃衛生的清潔工也自視高人一等。於是大使館想起來是個“生人勿近”的衙門。

 

和別人描述的情況似乎並不一樣,無論在法國使館還是之後的英國使館,辦理簽證時我都幾乎沒說過話,沒有麵試沒有問答,交材料然後拿簽證走人。順利地讓人對大使館來不及留下什麽印象,似乎就是一個發證窗口。倒是後來回國前去中國使館教育處開證明文件,才有機會和中國使館的官員有所對話。在時不時路燈會自動熄滅的走廊上排隊等了3個多小時,隊伍幾乎感覺不到前進。輪到我時,官員極其不耐煩得在紙上填表格,不斷地催促我趕快,他要去吃飯了。在“尚品官員”的皺眉與不斷喝令下我變得緊張,有點癡呆似的手哆嗦,材料整理似乎也不順了,就想拿到證明趕緊走人,不讓自己成為尚品之礙眼的人……財務科收錢的阿姨倒還算和氣,總共收了幾塊錢還問問你家鄉,祝你旅途愉快啥的。之後,我得出了一個結論,在使館中,中國衙門遠比外國衙門要“高尚”。

 

來到喀國,北京的朋友介紹了喀國駐京大使給我認識,然後該大使又介紹他喀國會講中文的兒子給我認識。初次在教堂看到,大使兒子是個個子矮小,上衣、褲子、鞋子全是LV30多歲的人。後來去過大師家,見過身形是大師兒子幾倍的他的老婆。所以,喀國駐華大使也不過爾爾,挺平易。中國駐喀大使館就不一樣了,明明近在咫尺,且每晚散步幾乎都會經過,但鐵門高強,從未有機會進去過。要進去也是公司高層進去,那是高層與高尚之間的對話,我們這些平民嘍羅隻有在外仰望祖國政府機構的份兒。這更加堅定了之前我得出的,在使館中,中國衙門遠比外國衙門要“高尚”的結論。

 

可能赤道幾內亞的同事與大使館的交道打的比較多,國家也小,所以在那兒時比較融洽,與使館人員時有聯誼。感覺那是個官員外派療養的地方,沒啥事兒,日子清閑。

 

昨日慶國慶,參加中國領事館的活動。領事致辭,從年初大雪講到西藏暴亂,從汶川地震講到北京兩奧……應邀賓朋有其他國家的總領,有當地高官,還有軍方要員。在一個講法語的國家,我們的領事用柔柔的聲音埋頭苦念英文的稿子。台下從一開始的竊竊私語,到後來的談笑風生。當聽到了關於神七的消息後,我開始釋然——終於預示著演講的結束……

 

賓朋走後留下了領事館的人員與我們一起就餐。總領舉杯喜慶招待會的圓滿成功。副領細聲卷舌,慈眉善目,活似清廷大內,席間亦發出了一些“官方話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