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犇的博客

音樂欣賞, 往事回顧
個人資料
正文

插隊生活回憶(7):真正的再教育

(2010-12-07 10:10:23) 下一個

        根據當時的最高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的主要目的,是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然而我們發現,村裏的貧下中農,包括基層幹部,並沒有主動教育我們什麽,相反,他們的言行並不那麽革命,而是很落後,有些甚至很反動。根據當時階級鬥爭的理論,貧下中農和地主富農是敵對的階級,他們之間的階級鬥爭是不可調和的,但我看到的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

        過了陰曆正月十五,按照當地的習慣,人們開始幹活了。我們15名知青也被分到四個生產隊,由各隊隊長派活幹。開始主要是做一些春耕的準備工作,比如把牲口棚裏積攢的肥料刨出來,用小手推車運到地裏等。

         一天,生產隊長派我跟著兩位社員去一個地方“堵水”。因為前一年夏天這裏發了水災,到了冬天,原野上沒有完全退去的水結成了冰,眼下初春冰開始化了,我們要去把冰水堵在一定的地方,免得淹了耕地。

         我認出這兩位社員一名是貧農,另一名卻是地主。他們都是四十來歲,從路上到地裏,不斷地聊天,好像完全沒有意識到他們之間那種“敵對的”階級成分。我卻覺得有點不自然,不太敢和那地主說話,因為自己本來已經是 “家庭出身不好”了,怕再被扣上個“同情地主”之類的帽子。所以我在路上和開始幹活時,一直沒怎麽說話,有什麽問題,就問那位貧農。

         工間休息時,他們兩位開始抽煙。一個帶了旱煙,一個帶了水煙,抽了一會兒,又換著抽起來,真是不分你我。他們邊抽邊聊,還把我也拉進來,問我家裏有什麽人,都是做什麽工作的,掙多少錢等等。那位地主好像根本就沒看出我的顧慮,和那位貧農一樣,東一句西一句地問我話,和我聊,說到高興處還嘿嘿地樂。看他們那樣,我也放鬆了許多,心想就這麽聊天也不會有什麽事吧。

         那次是我最早近距離地接觸地主,同時也清楚地看到那位貧農是怎樣和地主相處的。後來我們在村裏呆的時間長了,才逐漸發現老鄉們自有一套待人處世的準則和方式,不受人們階級成分的左右。村裏人見了長輩,不論對方是貧農還是地主還是什麽其它成分,一概稱 “某某叔” 或 “某某爺”。那些 “五類分子” 和其他老鄉平時並沒有什麽兩樣,通常所說的貧下中農和 “五類分子” 之間的敵我矛盾和階級鬥爭實際是不存在的。所以我們後來再和那些“五類分子”們接觸,也不覺得不自然了。

           當然如果仔細觀察, “五類分子” 和貧下中農還是有點區別,那就是“五類分子”多數比較謹慎,碰到政治性話題,往往就不多作聲了;而貧下中農則敢說真話,實話,口無遮攔。例如我們村的農代主任 (相當於過去的貧協主席),一位雇農,曾多次說過:“過去給地主幹活管夠吃,能吃飽”,“ 六二年可餓痛啦” 等等。貧下中農的這些言行,才是對我們真正的再教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Chang_L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高斯曼' 的評論 : 是,相信老鄉說的都是真實的。這些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確實是很好的教育。
高斯曼 回複 悄悄話 “過去給地主幹活管夠吃,能吃飽”

=== 我們那裏的老鄉還要自豪地加上一句:高粱米水飯,巴掌大的豆腐可夠!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