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犇的博客

音樂欣賞, 往事回顧
個人資料
正文

歌劇欣賞散記:格魯克的《奧菲歐與尤麗迪茜》

(2008-12-31 04:50:06) 下一個

格魯克 (Gluck 1714-1787) 是18世紀德國作曲家,一生寫了四十餘部歌劇,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這部《奧菲歐與尤麗迪茜》 (Orfeo ed Euridice)。

劇本是意大利劇作家卡爾紮比吉 (Ranieri de' Calzabigi) 根據希臘神話專為格魯克所寫的,用意大利文。劇情大意是: 歌唱家奧菲歐的妻子尤麗迪茜不幸死去,奧菲歐悲痛欲絕。愛神被打動,允許他去冥界找回愛妻,並警告他在返回人間之前不得看妻子的臉。奧菲歐到冥界找到了妻子,但尤麗迪茜對丈夫不正眼看她很不理解。在她的苦苦哀求下,奧菲歐實在忍不住回頭看了她一眼,尤麗迪茜當即倒地死去。奧菲歐後悔莫及,欲自殺殉情。愛神被再次感動,顯形救活了尤麗迪茜,使他們夫妻得以團聚。

當時歌劇創作和表演中的一些不良傾向,因為有一些大牌閹人歌手 (castrato) 不顧劇情和歌詞,濫用聲樂技巧,隨便即興發揮,影響了戲劇性和詞曲結合。另外管弦樂隊的潛力也沒有得到很好發揮,劇中的宣敘調 (又譯為朗誦調) 大都是由羽管鍵琴(harpsichord) 等一兩件樂器伴奏,比較單調。針對當時這些情況,格魯克從《奧菲歐與尤麗迪茜》開始進行了一些改革,包括加強戲劇性,重視曲調與歌詞的結合,限製與劇情無關的歌唱技巧炫耀;同時加強了管弦樂的運用,用樂隊為宣敘調伴奏,使音樂和音響都更加豐富。《奧菲歐與尤麗迪茜》於 1762年在維也納首演,此後經過格魯克本人和其他作曲家的數次修改,有多種版本,至今久演不衰。

還要說明一點,在格魯克最初的版本中,男主角奧菲歐是由閹人歌手扮演的。隨著這種歌手的衰落,以後的版本改用其他聲部扮演這一角色,包括用假聲男高音 (countertenor),或用女聲 (多用女中音)。我看到的DVD是法國作曲家伯遼茲 (Berlioz ) 於1859年改編的意大利文版,由英國的格林德伯恩歌劇節 ( Glyndebourne Festival Opera) 於1982年演出的,奧菲歐由女中音歌唱家珍尼特 貝克 (Janet Baker) 扮演。

第三幕裏 “沒有尤麗迪茜,我可怎麽辦” ( Che far□senza Euridic ,也常譯為“我失去了尤麗迪茜”) 是一段非常動聽,非常感人的詠歎調。這是奧菲歐在尤麗迪茜再次死去後,表達極度悲傷情感的一段唱。歌詞大意是:
“沒有尤麗狄茜, 我可怎麽辦?沒有我的至愛,我到哪裏去?
尤麗狄茜!噢,天呐, 告訴我!
尤麗狄茜!再沒有希望給我,無論在地上,還是在天堂。”
這本是一個非常悲傷的唱段,但人們從中聽到不僅是悲傷,也感受到了男主人公對女主人公深切真摯的愛。所以客觀上這也是一首純真愛情的頌歌,其感人的力量是由歌詞和音樂結合在一起形成的,也許這就是她深受喜愛的一個原因吧。
(參考音像:Gluck: Orfeo ed Euridice "Che Faro Senza Euridice?" M. Horn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bUAM0ER-Dw)


劇中還有很多精彩唱段,例如第三幕裏尤麗迪茜在跟隨奧菲歐返回人間的路上的詠歎調;還有第一幕裏奧菲歐在尤麗迪茜墳前的詠歎調;第二幕裏尤麗迪茜在初到天國樂園時的詠歎調等,都很動人。

此外,劇中的一些合唱也很動人。例如第一幕開頭的合唱 (“Ah, se intorno”),這是眾人和奧菲歐一起悼念尤麗迪茜的唱段,歌詞大意是:
“假若美麗的尤麗狄茜的亡靈 在這不幸的墳墓周圍徘徊,
請你聆聽這哀歌,這悲歎, 這聲聲啜泣!
這是我們在為你祈禱,為你設祭。 ”
音樂莊嚴肅穆而悲痛,使人聯想到巴赫的一些宗教性合唱作品的風格,那種傷感和震撼是深入到人們心靈深處的,很難用語言表述。

還有第二幕裏的一段合唱 (“Torna, o bella”),那奧菲歐來到天國樂園後,善良的精靈們把尤麗迪茜還給他時唱的,歌詞大意是:
“親愛的,回到你丈夫那裏去吧,上天祝願你們永不分離。
不要擔心你的命運,這樣的丈夫就象另一個天國樂園。”
隨著這動人的歌聲,善良的精靈們把尤麗迪茜領來,將她的手放到奧菲歐的手中。不知緣由的尤麗迪茜隻是驚喜地看著丈夫,而這時的奧菲歐悲喜交集,但他卻不能看愛妻一眼,隻是微微台著頭,表情複雜地漠視著前方,一顆晶瑩的淚珠從他的眼角順著臉頰緩緩流下。不知這是因為歌唱家的演技高超還是她自己也進了戲,但這無疑是那次演出最感人的場景之一。

前麵提到,格魯克的歌劇改革加強了管弦樂的作用,在這部戲中,樂隊確有精彩表現。從一開始,<序曲>就給人一種樂觀和振奮的情緒,節奏明快而富於動力,手法簡潔而有效。感覺這風格與海頓和莫紮特早期的一些交響曲有某些相似之處,是我很喜歡的風格之一。海頓和莫紮特的年代都比格魯克略晚,他們的創作,特別是歌劇,可能多少受到過格魯克的一些影響 。

還有一段非常著名的樂曲,那就是第二幕裏的“善良的精靈之舞” (Dance of the Blessed Spirits ),是在尤麗迪茜初到天國樂園,善良的精靈們歡迎她的舞蹈音樂。這舞蹈節奏緩慢,動作柔美。音樂由長笛主奏旋律,弦樂做淡淡的襯托。曲調徐緩,安詳而又深情,非常美妙動人,以至這段樂曲也被簡單地稱作“旋律” (Melodie),廣為流傳,並有為小提琴,鋼琴等樂器改編的獨奏版本。
(參考音像:小提琴獨奏版本:
Jascha Heifetz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enI_FyFeZ0


Sarah Cha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iGTV84-tY4&ab_channel=CharlesAbramovic-Topic


縱觀全劇,音樂與歌詞,劇情完美地結合,不僅展現了一個離奇的神話故事,也是對人類最美好的感情 - 愛情的熱情讚頌和嘔歌。

全劇音像可見以下鏈接,這就是我看過的DVD,是法國作曲家伯遼茲 (Berlioz) 於1859年改編的意大利文版,由英國的格林德伯恩歌劇節 ( Glyndebourne Festival Opera) 於1982年演出的,奧菲歐由女中音歌唱家珍尼特 貝克 (Janet Baker) 扮演:

0490101 格魯克 奧菲歐與尤麗迪茜[中字全劇]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INxexrPyhLs/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Chang_L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why筆名的評論: 謝謝你的評論和鼓勵!
why筆名 回複 悄悄話 從來沒有聽過這個歌劇。長見識。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