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延邊公投入韓 《記錄》ZT

(2009-01-25 06:53:12) 下一個
中國延邊公投入韓 《記錄》

延邊原是清朝稱之為“龍興之地”的滿族的發祥地,長時間對外封閉長達近兩百年之久。這是滿人保護自己發源地傳統文化的一項政策,與北美一些地方曾把印第安人的故居劃出來保護有同工異曲的作用。這項政策在當時的時代背景與曆史限製下,有很多的弊病,比如長期的禁閉造成邊疆人煙稀少,在沙俄步步吞並東北的條件下更已成為的國防的隱患,於是晚清把該地對外開放了。

  延邊對外開放後,大量的朝鮮的邊民在政府的聳俑下過界墾荒,引起清廷的反感與擔憂,於是一再敦促朝鮮接回過界邊民,甚至迫使朝鮮簽訂協議接回過界邊民。但由於朝鮮的故意拖延,協議一直沒有執行。

  日本殖民東北的偽滿洲國時期,實行陰險的“以朝治華”政策,更大量的朝鮮人政治移民到東北。二戰結束以後,趁蘇軍全殲日本關東軍占領東北之際,金日成以延邊是朝鮮人聚居地為由,要求蘇聯把延邊劃入朝鮮,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立即派出外交人員到蘇聯,駁斥金日成無理的領土要求,並發表公開聲明不承認中國有朝鮮族,要全部遣返半島,但當時的朝鮮族不願意回到80%是山地的貧瘠的半島,非要留在甘富的東北。

  風水輪流轉,如今南朝鮮的發展勝於中國,南朝鮮對中國朝鮮族開放勞工簽證,大量的朝鮮族到南朝鮮勞務。南朝鮮政府這樣做是一石二鳥,為的是要維護朝鮮族的故國聯係與忠誠,另一方麵又不給朝鮮族韓國國籍,為的是以後可持機鬧事。

  2005年5月,韓國一位重量級的一員在漢城發表公開演講,“在中國的朝鮮族同胞都有一個共同的困擾,自己究竟是中國人還是韓國人。為了尊重我們的海外僑胞的人權與個人意願,應該呼籲在延邊舉行公投,讓海外僑胞可以通過民主的方式決定自己的意願回歸韓民族的懷抱,就像香港回歸中國。”

  大約三個月後,吉林地方政府發表公告,以延邊朝鮮族人口逐年降低已不符合自治州條件為由,決定五年之內撤銷朝鮮族自治州。消息發布後,韓國媒體泛起悍然大波罵聲連連,“延邊屬於高句麗,韓民族要收回滿洲故土”的叫囂在韓國的主流媒體此起彼伏。

  約兩個月後,新華社發表考古新聞,長白山下的白山市發現漢代古城與大量的高句力古墓。這起消息的用意非常明顯:就是提醒韓國人,盡管中國不會承認高句麗屬於韓國曆史,但是這塊土地的主人在高句麗之前是漢朝。

  當時的朝鮮日報睜眼說瞎話,對著新華社發表的考古圖片質問:這不可能是漢朝的古城,而是高句麗的古城,新華社為何不發表照片?東亞日報根離譜,以《高句麗古墓遭殃》為題公開造謠中國準備銷毀這些高句麗古墓。

  這就是韓國人覬覦東北領土,主動發難的所謂“延邊公投入韓”的鬧劇始末。中韓曆史爭議,韓國人到最後理屈詞窮就造謠發難已成了韓國人的慣例,06 年8月中國社會科學院發表了東北工程有理有據的100篇曆史論文, 韓國學界無法反駁於是以公認的神話故事來對應又是黔驢技窮的另一例。

  綜上所述,延邊是滿族“龍興之地”的發祥地,朝鮮族隻是清末或二戰時的移民。如果以今天的朝鮮族聚住地為由鼓吹“從文化區域來看,那片地區(長白山)的確都是朝鮮族的”,這是對長白山地區曆史文化的篡改。今天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從文化區域來看”也得確實是華人的,按南韓人的邏輯,也能公投入華?

  當年的朝鮮族是自願留在東北的,現在如果想回歸半島,中國的態度時,想留下的歡迎,要回半島的歡送,充分尊重他們的個人選擇。隻是當今的韓國社會極端民族主義泛濫充滿了族群歧視,不但歧視外勞,歧視外籍新娘,歧視土生土長的混血兒,歧視逃北者,歧視中國朝鮮族。網上不少朝鮮族感言,到了韓國受盡歧視才體會到中國才是自己的祖國。但是今天的南韓如果想故伎重演以朝鮮族聚居地為理由,向中國體領土要求,晚清民國都頂住朝鮮人的領土蠶食,今天的中國同樣不會讓其陰謀得逞。

  韓國要等待曆史機會分裂中國

  去年韓國出版新書《中國曆史上的黑暗時代》——其論點就是中國隻是貌似強大,因為國家大民族多矛盾激發改朝換代頻繁,而改朝換代的時候正是其國力低弱時期,並舉例韓國曆史上的擴擴張成功及清末民初時的外蒙獨立,說明這是大國不可改變的曆史命運。 。

  該書一再宣稱韓國的策略就是要繼續耐心的等待這些曆史時機的再次到來,而且今天韓國不僅生活比中國富裕政治製度也比中國先進,韓國的一位議員公開叫囂,我們可以先要求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高公投,要讓我們的國外同胞回到韓民族的懷抱,還胡說“就像香港回歸中國“。並警告若把高句麗讓給了中國,成立所謂的韓滿蒙為中心的東亞共同體的理想就不能實現了。

  這本書後來成了去年韓國的最暢銷住之一。可見韓國對中國的領土野心比日本更甚且到目前為止也更有效果。中國人不得不提高警惕以防南北統一後韓國人在我東北搞“民主自由”為借口的顛。

  同理,韓國人今天竟憑渤海國滅亡幾百年後明初朱元璋劃給的大片土地中,其中北韓境內清津一代約1/20的渤海國故土,就說渤海國是韓國的曆史。清末俄國擴張了大片中國領土,其中也有部分是原渤海國的故地,其麵積比今天北韓境內清津一帶要大得多,按照韓國人的邏輯,韓國在明初,俄國在清末都奪得了部分原渤海國的故地,渤海國是否也應該是俄國的曆史去年韓國出版新書《中國曆史上的黑暗時代》——其論點就是中國隻是貌似強大,因為國家大民族多矛盾激發改朝換代頻繁,而改朝換代的時候正是其國力低弱時期,並舉例韓國曆史上的擴張成功及清末民初時的外蒙獨立,說明這是大國不可改變的曆史命運。

  我們今天重提中韓邊界變遷的曆史,為的是要從高句麗波海故地劃入韓國的時間和土地的多少來揭露所謂的“高句麗是韓民族的根”,“渤海國是韓國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毫無道理。並不是不承認這些變遷或企圖借曆爭議來改變現在的邊界。事實上正是韓國人企圖用這些爭議妄想今後中國解體吞並滿洲。

  日本從唐代就對中國領土虎視眈眈,但至今隻拿去了中國屬國琉球;可韓國從唐代到明代從中國本土要去12萬平方公裏土地,占韓國朝鮮今天共同領土的 60%。韓國人的擴張謀略的確比日本人高明和實用有效。而且還得了便宜又賣乖“朝鮮民族最愛和平,也最無辜總是被侵略“。

  明末清初,朝鮮以為機會又來了,馬上宣布不承認清朝並製定了所謂的“反清複明軍事計劃,在鴨綠江畔大舉囤兵20萬企圖故伎重演。但這時的滿洲並不是元末明初是無暇照顧的邊陲,而是攻打北京占領中原的大本營,異常堅固。朝鮮人才無從下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