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同學們早,今天給大家講講進化論與審美

(2009-08-29 07:05:59) 下一個
達爾文的進化論本來很深刻,很精妙,但常常被歪曲,被利用,被誤解。

他的自然選擇理論(natural selection)的核心是survival of the fittest (這個先不要急著翻譯,因為很多誤解就是在翻譯過程中發生的。

但很多人把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當然,fittest 在這兒顯然不是指身材最fit的)當成了survival of the strongest, survival of the most beautiful and simply survival of the best. 這樣的理解其實是大錯特錯了,因為在很多情況下,能夠生存下來的,往往不是最強的,最美的,最好的,甚至也不是最聰明的,最善良的,最可愛的。。。達爾文其實要說的是,自然選擇選下來的隻是最適應的物種,而且是僅此而已。。。

自然進化史早已為我們提供了太多的例子,能夠生存下來的往往是醜的,弱的,惡心的。。比如老鼠,蟑螂,蚊子,蒼蠅。。。他們可比曾經NB不行的恐龍差遠了,但他們確實生存了下來。。。在社會進化史中,古今中外這樣的例子也不勝枚舉,比如那個方孝孺,被滅了十族,還有那個蘇格拉底,號稱全希臘最智慧的人,竟然也被判了死刑毒死。象什麽老虎,熊貓,雪豹這樣magnificent的動物,反而眼睜睜的要滅絕了。。。

所以,當女人在選擇把什麽人的基因傳諸後世的時候,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審美觀是否被對達爾文理論的誤解所左右,把“混的好”(經過了自然和人工選擇)的蟑螂,蚊子,蒼蠅當成了優秀基因的攜帶者,很多替人生孩子的二奶,尤其需要反省。。。

課後思考題:話說回來,如果不是女人的審美觀走向了這樣的歧途,適者生存這樣的自然選擇原則在人類身上又怎麽可能實現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