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狼

宇宙無邊,有生命。人是動物,也是狼。來自遠方的狼,在想啥呢?
個人資料
大江川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123

(2020-05-08 11:02:21) 下一個

理論是這樣重要的。

中國現存的中醫力量有3種。

1)是占據國家高級實驗室及話語權平台的人們。他們是國家院士與研究院的院長,首席研究員與科學家們。

2)是占據國家開辦的中醫大學的人們。

3)是所謂民間力量,有1己之長,熱愛中醫,服務基層民眾,類同於赤腳醫師。沒有受過中西醫完整正規訓練。

我討論1下民間人士。

比如,李可先生,可算是監獄大學出身的中醫師。

李可被挖掘,其經驗是可貴的,由劉力紅們所推出,劉是第2力量。

理論是這樣重要。

比如,傷寒與溫病,是1個爭議的主題,至今,人們未能讀懂傷寒的中醫學學術含義,也未能確認這1中醫學係統的特定的係統語言含意,因此,也就無論溫病2字的含意,治病無法快速地推進自己的臨床學思維,也就難以準確判斷病情,而診斷是極其重要的。

決定死生,內經有決死生的原文。

但是,細讀內難傷,我發現,其實當時的作者們都是國家院士,我稱他們為國士,應當毫無疑義。

春秋戰國時代的中醫大師,中醫國士已經精確地識別了各類病毒,細菌,原蟲感染之不同與發病原因及傳變規律,傳,就是傳染與疾病演變。。。

人類在18N年N才發明電器,在19NN年才發明電子顯微鏡,看到病毒已經半個多世紀。。。但是,至今並未能解剖病毒,並製服病毒。

我相信在內經時代,人類已經認清病毒的走向,因為,現象。

人類科技進步,思想進步,是觀象所得。。。

而實證肯定也起了重要作用。

所以,醫學觀想是中醫進步之原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大江川 回複 悄悄話 ⑦小柴胡湯與小陷胸湯合方
就是小柴胡湯加瓜蔞,黃連就行了,它這半夏有了,方才我們講這合方都知道了。半夏有,半夏就不必擱了,這個瓜蔞這個藥呀,它是寬胸解裏,去痰。也治咳嗽,因為小柴胡湯有這些情景,你可以與小陷胸湯合方。既有小柴胡湯證,又有小陷胸湯證,胸滿悶了,那麽心下這個地方堵的慌,痰也多,就可以加小陷胸湯。這個方劑呀,一般應用的並不太多,但是肺結核應用的可不少,胸,心下悶塞,痰嗽,有用的機會,但是肺結核單用這個合方呢,也有,有的時候他要是骨蒸癆熱呀,你還要配合黃連解毒,這一類的藥。這個黃連解毒丸按理說,我看咱們醫院就有,以前這個藥,是藥鋪就有賣的,要有帶血的,有的時候可以兼用瀉心湯。這個肺結核這個病這是一個虛熱證,那麽用柴胡證那是挺好的,咱們講柴胡證不是有這個嗎,黨參又有補藥嗎,他是健胃的,去熱,所以我們有這個大宗補藥不行的,他是一個虛,熱,虛是應該吃點補藥,但熱呢得用寒性藥,你不能用溫性藥,所以這個肺結核沒有吃黃芪的,那麽有。
那麽用石膏就不行,這個肺結核有用石膏的機會,不是沒有。你看咱們用這個竹葉石膏湯也常用。咱們講著柴胡劑,就不講這些了。那麽這個小柴胡湯呀,這個加減合方今天就講到這兒。
二、大柴胡湯
1、方解
大柴胡湯它沒有人參,可是它加上芍藥枳實,去甘草,人參。那麽大柴胡湯它為什麽這麽組成呢?對於這個藥這麽用的道理,這個大柴胡湯。。。。我們還講小柴胡加石膏了,那麽這個病,柴胡證,它沒有波及到裏,也波及到胃。起碼是到胃。隻熱而不實,那麽就是小柴胡加石膏,他有熱不實,實就是實在的實,那麽如果實就是這個大柴胡湯。實就是病已經侵到裏而實。偏於實。大柴胡湯就是偏於實。我們講小柴胡湯它裏沒有病,所以他擱人參。起碼是不實呀。他這個病呀往裏頭侵。那麽裏既實了,你就不要補了。補就關門抓賊了。所以這個人參甘草補益之品,反道礙事。為驅邪為主了,所經他加上芍藥枳實大黃。枳實消脹
那麽由於這個證候不一樣,這個主治也不一樣。這個大柴胡湯呀,他也是柴胡證,也有胸肋脹滿,也有嘔水欲食,心煩更不用說了。這都有了。多了什麽呢?心下,就是胃這個部位,急。這個急字呀就是咱們平常講的就是這個憋,講這個憋,痞塞,就是這個意思。不痛快,而且覺堵的慌。這個急字呀,就這個意思。他這個心下這部位結得輕,急,結的更厲害,滿脹。
那麽這個柴胡證,有了這個情形,說明裏頭呀,半陷於裏而為實的證候。那麽非驅邪不可了所以他擱芍藥枳實大黃。那麽邪在裏不能補,得攻。所以人參甘草補益之品去掉。那麽其它就大同小異了。就是這個病半陷於裏而成裏實這候者,其表現,他有枳實了。枳實就是治脹滿嗎。心下急,甚至於脹滿者,我們用大柴胡湯。那麽在書的原來,這個。。。。你們可以看一下,我不介意。
2、加減應用
那麽底下呢,就是關於這個大柴胡湯的臨床加味或者合方。同小柴胡湯是一樣的。當然了。要有大柴胡證。恰好用大柴胡湯沒問題的。可是有大柴胡湯證,又牽涉到其它問題,你光用大柴胡湯是不行的。
①大柴胡加石膏湯
這個與小柴胡加石膏湯呀,這是挺銜接的一個。他不但裏頭有實,而且有熱。那麽這個石膏的量呢,和小柴胡加石膏的量是一樣的。這。。。。。小柴胡湯那一套。如果大便幹,舌黃苔,他這個裏一熱,舌苔就發黃。那你就隻用小柴胡加石膏湯。我們方才講發高燒這個病還多呢。也就是表證解除了,發高燒,但是他,。。小柴胡加石膏的量。。。。可是舌苔黃,大便幹,這個小柴胡加石膏湯就不行了,你非用大柴胡加石膏不可。
這個臨床上很多了,這個臨床我治很多很多了。那麽後頭有的這一個,我現在給你們說一個就我治的這麽一個人,發了五十多天的燒。這是一個於外國回來的,那麽這個人呐,他就是當初是個流感,發高燒,老是40度上下,五十多天了,醫院沒辦法了,請各醫院的專家呀來會診。那麽大家一看呢。。。輸液,據西醫的觀點呢,這個都。。。。高燒不退,恐怕是癌變。。。。嚇死。這個人呢就是以前咱們北京站的。後來就找癌吧。怎麽也找不著癌細胞。這兒有個小包也給做切片。後來實在沒辦法了。主治大夫和我熟,後來就找我了。找我這麽一說呀,我就跟他說了,恐怕是流感。這個病有的是呀。他非讓我去,我就去看去了。這個人呀就象我跟大家說的,舌黃苔厚嘔逆,不願吃東西。心下滿,大便幹。這都拒按。這麽一個情景。我說用大柴胡湯加石膏,吃了就好。就吃一付藥,後來大概吃了三付藥,後來我回來了,他不燒了,他也挨著吃了。後來住了一個禮拜就出院了。到現在這個人我常見他,他也沒有癌。
治愈這個多的很呀,我隨便舉一個嚴重的病例。我們在臨床上遇著高燒,是由外感而來的,大便不幹的,我們用小柴胡加石膏百試百驗。如果有裏實之後,也有柴胡證,便用大柴胡加石膏,也是百試百驗的。這個我用多了。這個很多呀,你不給他,他就不下去。
②大柴胡加芒硝湯
那麽這個就是大柴胡湯與這個調胃承氣湯的合方。發潮熱,大便秘結,有其它的柴胡證,你就加芒硝吧。這個潮熱,大但硬,他應該用承氣湯,那麽我說的這個痢疾呀,有毒。這個毒性痢疾我就用這個方子加減。也是大柴胡加芒硝。我用的加石膏。因為他高燒的厲害,口舌幹燥,這個挺好使。那麽發潮熱,再現柴胡證,用這個吧,就對了。這個不過他沒這個大柴胡加石膏應用的機會多。
③大柴胡加桔皮湯
這個當初傷食,吃肉。這個桔皮這個藥奇怪呀。你要一般用這個瀉藥呢。有的時候他要是胃裏有吃的東西存。古人你看金匱要略裏有呀,他說由於吃了這個魚呀肉呀,那個大便秘結呀,他用大黃桔皮湯。所以桔皮這個藥呢,起作用。如果說咱們這個宿食呀有的時候你隻用大柴胡湯。。。。。。那麽大便不通甚至於打嗝。。。。。。
④大柴胡湯與葛根湯合方
這個與小柴胡湯和葛根湯合方一樣。這都是合用的一類的。那麽也是在這個哮喘病的時候多,這裏邊也用到。這很好使。你比方說臨床那個小柴胡湯加葛根湯,如果大便不通,舌黃苔,這個心下這個部位拒按,那你非通大便不可。那就得用大柴胡湯和葛根根湯合方了那麽這個證與小柴胡加葛根湯主證差不多,既有表證,又有半表半裏證,同時又有裏證。這不一種合病嗎?這個病呀一齊來,這個在這個哮喘裏頭,臨床上很多。
⑤大柴胡湯與桃仁承氣湯合方
桃核承氣湯了,桃核承氣湯這個方子用的機會挺多的,挺多的,就是有瘀血證。你象我剛才說的這個熱入血室,熱入血室,他哪果有其人如狂,你隻用小柴胡湯就不行。少腹這塊兒急結,這兒純粹是瘀血證,你就得用這個大柴胡湯配桃仁承氣湯。得有柴胡證,這都是有柴胡證,這個很多很多的這個不是。。。。。。
⑥大柴胡湯桂枝茯苓丸合方
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丸去癥,咱們金匱要略上說這個婦人有癥,常常有這個血瘀,血瘀他用桂枝茯苓丸,不可下。但是他這個桂枝茯苓丸與桃核承氣湯呀有些不同的地方。這個桃核承氣湯有芒硝,那個桂枝茯苓丸裏頭呢既沒大黃也沒芒硝。我們與大柴胡湯配伍隻有大黃。所以他沒有譫語,大便也不是這樣子的幹燥,一般。。這麽這一類,你象桃核承氣湯。。在什麽病多呀?舊社會說腦血管,心血管病以至於腦係上的一係列的瘀血證的反應,都可以用這個,這個很多很多的。那麽如果口舌幹燥,也要加石膏。尤其這個大柴胡桂枝茯苓丸合方,我們治這個心髒的疾患,應用的機會多的很,也是我一個學生,他就拿這個做一個心血管一個常用的一個藥,這個不是我瞎說,這好很的很,這我們臨床上遇著這個冠心病很多了。如果有心絞痛,這個方子更好使。血壓高就可以加石膏。這個石膏對這個血壓挺起作用那麽這個在臨床上遇到的也挺多。腦血管意外呀也都可以使。那麽其它的你象這個,出血,有的時候有瘀血的關係,要現柴胡證也有這種機會。
⑦大柴胡湯與牡丹皮湯合方
這個大黃牡丹皮呀他沒有桂枝。這個桂枝這個藥呀主要是治上逆。在上邊的病呀都是桃核承氣湯,桂枝茯苓丸,都是瘀血證。這個大黃牡丹皮湯就不然了。沒有桂枝同時他有這個消癰腫結。。。消癰腫所以要有癰腫出現。這組瘀血證都要用大黃牡丹皮湯。咱們在這個金匱裏講了可以治腸癰的,這是現在的闌尾炎呀。闌尾炎單獨用大黃牡丹皮湯的機會少。也是用大柴胡湯的機會多,所以通過臨床就可以看出來,嘔呃,胸肋滿,不吃東西。這是最普通的,你要合用這個大黃牡丹皮湯,非常有效這個我治的例子也很多很多,那麽再有這個大黃牡丹皮湯呢合上大柴胡湯呀,不但治這個闌尾炎也治膽囊炎.膽囊炎,胰腺炎我都試驗過。我方才說的那個小孩子他也得這個病了,他那個膽呀,腫的手一摸都能摸到,挺厲害。他這個孩子叫小明呀。就吃這個藥,快的很。急性發作最好使。疼的得怎麽樣的劇烈,尤其胸肋這個部位漲氣他都顯到胸肋滿,胸肋痛,這都是柴胡證。這個方很好使很好使。我一個外甥,他胰腺這兒起一個。。。現在也沒確定他是不是癌變,是不是其它的囊腫。拒他們醫院說是發生癌變,但是他這個病已經小一年子了。我就給他吃這個藥,疼痛早消失了,他這個腫呀也小的很多,從他這個吃藥的結果恐怕不象癌。那麽這個大黃牡丹皮湯他起這個作用。也是祛瘀藥配合大柴胡湯,他以桂枝。。桂枝這個腦係。。。你象我們說這個腦震蕩有瘀血的,或者是腦係上由於有這個瘀血的頭痛也有呀,一會我們後頭有這個例子。那你用大黃牡丹皮湯不行,非用桂枝不可。如果大便秘實的厲害,你就合用桃仁承氣湯。如果裏微實而沒有潮熱譫語等情況,你可以用桂枝茯苓丸。所以這個全。。小柴胡湯有沒這個情景,也有,所以我這個前後的加味呀,合方呀,錯不了那麽多。但是我在臨床上這個體會就這個,他小柴胡湯有瘀血證你也可以,。。這是大柴胡湯。
⑧大柴胡與茵陳蒿湯合方
這個也很多很多。咱們治這個黃疸呀,黃疸用茵陳蒿湯這大家都知道,他有柴胡證呀,你光用茵陳蒿不行,要配合大柴胡湯。這茵陳蒿湯就是梔子茵陳大黃這三個藥。這個也很多。這個我們治這個黃疸型的急性傳染性肝炎呀,這都是我用過的。。這個都相當有效。那麽這個大柴胡湯的加味呀,就這麽舉一下,或者合方。等我們都講完了,講病例的時候,我都舉一些要緊的病例,大家做個參考。
三、柴胡桂枝幹薑湯
這個方劑在這個臨床的應用也挺廣,那麽這個方劑我們看起來呀,他沒有半夏,所以他不治嘔,那麽在這個書上呢,也是不嘔而渴。他這個瓜蔞牡蠣也是個方劑呀,你看那個金匱要略裏有,瓜蔞牡蠣散呀,他治這個治渴。那麽不嘔而渴的柴胡證,那麽現這個方劑的很多。這個方劑同時呢,他有桂枝,甘草,心悸氣上衝,這個氣上衝呀,常常的這個水伴氣伴上,。。。這個瓜蔞配合牡蠣,不但止渴,他也是裏麵有微結,所以這個方劑需要大便秘結,偏幹,不是大便稀,裏頭有微結,他沒顯出大柴胡湯心下急那個樣子。但是大便偏幹,咱們說這個瓜蔞根同這個瓜蔞呀,他有共同之點,但是他是一個滋陰解渴,那瓜蔞也有一點,瓜蔞有點緩下作用,這瓜蔞根也有一點。瓜蔞根是苦寒的,他以解渴表現的特殊,所以這個方子,柴胡證不嘔,他特殊,而渴,那麽如果心下,這病人感覺心下有個結子,但是也不象那個大柴胡湯的厲害。他是微結,我們可以用這個方子。再有氣上衝了,或者心悸呀,都可以用。這個方子我們根據藥物分析,在臨床上應用挺特別,有很多的這個頑固低燒,現這個方子的很多,可以是根據這個情況,有柴胡證,渴,特別無力。這個瓜蔞根這藥呀,他是強壯性的滋陰藥,他起強壯作用。我們小柴胡湯就感覺是疲倦無力。這個柴胡桂薑湯呀,更疲倦無力。我們常遇著肝炎患者就知道了,特別的疲倦無力,甚至於肩背痛,他就是桂枝的關係了,有些這個西醫診斷的無名低燒呀,用柴胡桂薑的機會很多。而這個方劑呢,由於他是多少有點補虛的作用,。。所以對於慢性的疾病最多見,一般慢性的疾病最多見。但是他胃並不壞,所以大便還偏幹嗎,他要偏稀還不行這個方子。所以他。。這個書裏頭呀,就這麽一節我們可以介紹一點。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複下之,胸肋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那麽也是傷寒五六日。這個病呀,已由表傳到半表半裏。那麽在這以前,已經發汗,而且還給吃了瀉藥。那麽五六日的時候就傳到少陽而發生柴胡證了,所以這種發汗還有瀉藥,這都是逆治。錯了,可是這個病人呀,胸肋滿,。。而且微結。他由於吃瀉藥,所以引邪入內了,裏頭稍稍有點微結,由於氣上衝,那麽小便不利於下,也就是兩。。一種這個誤汗,誤下,津液虧,也影響小便不利,那麽再氣上衝呢,更影響小便不利了。由於津液虧,所以他渴,但是胃沒有停水。他不嘔,那麽頭汗出,也是氣上衝的關係了。他這個熱是往上不往下,所以但頭汗出。往來寒熱還是柴胡證。心煩易怒這都是柴胡證。往來寒熱,心煩胸肋滿,柴胡證倶在。但是主要的是不嘔而渴。他不是一般的柴胡證,得用柴胡桂薑湯。就這麽一段,可是臨床上體會呢,這個方子。。主要的是柴胡證,不嘔而渴,病人感覺有點自覺著結子,在心下部。同時,特別感覺身上無力。就用這個方子比較主要的一個證候。那麽這個方子我們最常用的全是慢性病。尤其我們治這個肝炎呀。常用這個方子。慢性肝炎,就是用柴胡桂薑湯合用當歸芍藥散。這個當歸芍藥工散呀,這個當歸配這個芎窮這個藥芎窮就是川芎了。也是祛瘀藥,咱們一般的時候用他補血了。其實他的。。。。。。就不要用桃仁丹皮呀,或者水蛭虻蟲呀這一類藥。他也祛瘀。那麽這個我們在這個臨床上有的是呀,你看經湯,他那裏頭四物一吃,比。。下血還快呢,他也祛瘀呀,不過他這個虛證,你得用強壯性的祛瘀藥。我們這個慢性肝炎也是這樣,他裏頭有瘀血,但是人虛,你就不適於我們方子上邊的那種方劑,桃核承氣湯呀,桂枝茯苓丸呀。大黃牡丹皮湯這一些,你就要用強壯性的祛瘀活血藥。就是一般常用當歸芍藥散。當歸芍藥散就是芍藥當歸,川芎茯苓,澤瀉就這麽幾個藥。這個最常用,不隻是,。。我隨便說一個慢性肝炎的,不隻慢性肝炎,就我剛才說的那個低燒,我用這個方子還治低燒呢。他既有柴胡桂薑湯證,又有咱們說的這個貧血性的瘀血證。他貧血自然有瘀血呀。。。。這麽一種虛型的瘀血證。你就可以用,那麽這個方子用這個,你象慢性腎炎呀,慢性肝炎呀,都有這個方子,還有這個身上疼痛,找不出個所以然來,但是確有瘀血證,你無論看他,也許有這個瘀斑呀,咱們這個瘀血證很多了,喜忘了,當然了。這個虛衰的這種瘀血證呀,沒有發黃呀,你象我們用桃核承氣的證候沒有,他也現一種虛衰的一種反應。精神不正常,他就是不發瘋。那麽也有這個婦女的經血不調,由於這個發生身上血虛的疼痛也有的,也可以用。所以這個應用的方麵也很廣的。那麽一般我們就是用它治這個慢性肝炎呀,或者慢性腎炎腰痛如。。。。。胸肋滿,那麽他不嘔,渴。心下這個地方呀也覺著發悶。按著當然不痛,。。。特殊的表現疲乏無力。那麽大便如果偏幹,就可以吃這個。我們治慢性肝炎這個方劑呢,在臨床上最常見。那麽如果是肝功能不好,可以再加丹參,茵陳。丹參量不過要大一點,他也是個。。。所以丹參能代替四物嗎,它也是祛瘀活血的藥。這個茵陳這個藥呀,有一些人都知道它是治膽的祛濕熱的,肝膽他是為表裏的。有的時候肝炎,肝功能呢破壞的特別厲害了,你一擱這個利膽的藥反倒有效。這個我根據臨床呀,一般的肝炎見這個證候的最多。那麽如果肋痛的厲害呢可以加王不留。就是王不留行呀。這個王不留行這個藥本來外科用。它去瘀定痛,所以肝區痛有時用它很好,但時也是利於虛寒,不利於濕熱這東西。它是個溫性藥。那麽柴胡桂薑湯其它的加味合方,常常以上,也有加石膏呀也可以他口舌幹燥也可以加。有些這個粘膩的情景呢,渴,也可以加桔皮嗎,這個頭前講過的現在就不要管這麽多了。
四、四逆散
那麽這個方劑在傷寒論上,提出了一段與實際臨床應用果不相符。那麽這個就是柴胡,芍藥,枳實,甘草這四味藥。他古人本來是用散呀,麵子藥。我們現在呢拿它做湯劑。湯劑就是把這四味藥,九克以上,九克到十二克,就行,做煎劑,我現在就拿它做煎劑。這個藥應用的機會倒是挺多的。
我們看看那個書上怎麽說的,在傷寒論裏有這麽一斷: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它列到少陰篇裏了。那麽為什麽悸?這個虛寒的證候呀,經常有四肢逆厥。可是這個方子呢你們看一看,柴胡芍藥枳實甘草。哪個也不是治虛寒的。所以這個厥逆也是熱厥,而非寒厥。那麽熱在這個,。。柴胡它治胸肋。所以胸肋這個地方呀,鬱熱太甚。影響到這個血液,血液有點受阻,也影響到這個四肢厥逆。所以這個熱厥。。。/但是熱厥它不是少陰病。仲景這個書呀他常是這樣,他讓你鑒別,形是少陰,實是不是少陰,它在少陽。通過臨床這類四逆我還沒見著過。這個四逆散治四逆的時代的情況不多見,反到以這個其它的這個他這個。。的兼證不少。你象這個治咳嗽呀,治下利呀,這個四逆散治下利。我們頭前講那個大柴胡湯證,這個大柴胡湯證不可下。而不嘔,可以用,它也用枳實,芍藥,心下這個地方發閉塞。那麽這個地方發閉塞,而有柴胡證,主要的呀胸肋滿呀。有這個證候不可下,裏無實這是。大概都用四逆散,所以這個方應用機會並不少。那麽一般單獨用這個方的機會也不太多。也都是合方或者是加味。我們常用的加味還得參考以前的,與這個方子特別常用的加味我就介紹。
四逆散加龍骨牡蠣。這個方子用的挺有意思。就是這一個四逆散呀,龍骨牡蠣各加十二克。這個龍骨牡蠣咱們都知道。在這個傷寒論裏常治的驚狂呀,那麽曆來對這個龍骨牡蠣的認識呢,也不一樣。有說這個收斂固精呀,其實他是一個精神不正常。咱們說這個胸腹這個地方悸動,人的這個發驚,發恐懼,這全是龍骨牡蠣證。所以對易驚什麽的都用龍骨牡蠣。他這個地方都由於神經的關係。那麽我這個方子四逆散加龍骨牡蠣。不治神經病,他能治什麽呢。咱們說這個臨床上也很常見,說個痿證,就是陽痿,這挺好使這我們可以試驗。他這個四逆散呀主要的是舒暢胸肋,那麽與肝就有關係了,拿中醫觀點。所以這個肝主筋,肝氣暢動,如果再加上治神經,那麽這與神經是有關係的,我個人的看法,不一定是對的。加龍骨牡蠣這個我治些病例,挺好使。這個在頭前都沒有的。古人說這個龍骨牡蠣治三驚呀,就是害怕那個驚。那麽四逆散那些需要也可以,桂枝茯苓丸呀都可以用。這個不詳細說了,假使四逆散有瘀血證也可以這麽加。那麽最常用的就是加當歸芍藥散。就方才說的這個。他加桂枝茯苓丸也很多,這個四逆散加桂枝茯苓丸後世有一個方子,就血府逐瘀湯呀,這是王清任的方子,我也用過這個方子治過類似的病。如果四逆散加桂枝茯苓丸再加紅花呀那就和這個方子差不多了。也可加牛膝,但不必那樣的瞎加。就加桂枝茯苓丸就行。咱們說這個血府逐瘀湯的應用呀可以用四逆散加桂枝茯苓丸。我們最常用的合當歸芍藥散。
這個四逆散我們細的說過,它有這麽幾種藥,枳實芍藥散,芍藥甘草湯,這個方子非常小呀,它包涵的東西不少,它裏麵有枳實芍藥就包涵了枳實芍藥散了。這個枳實芍藥散治腹痛。所以產後腹中痛,應該吃枳實芍藥散,它這個行氣,行氣也和血。這芍藥甘草湯更知道了,至於這個痿軟,古人這兩味藥叫做去杖方嗎,腿痛不得拄著拐棍嗎,這個藥可以去拐棍。取它這個對下肢的病常用這個芍藥甘草湯。同時也治肚子痛,這個當歸芍藥散也治腹痛,那麽如果腹痛心下閉塞。有柴胡證,用這個方子呀,一般不用當歸芍藥散,這是有柴胡證的話,。。
那麽什麽病有這種方劑的反應呢?我們說這個頭前講的那個大柴胡湯,與這個大黃牡丹皮湯治闌尾炎的時候,那麽如果慢性,不是在急性,沒有那麽熱象,也有柴胡證,大致都是四逆散與當歸芍藥散合方。不過當歸,川芎溫性藥不要用的太多。都擱六克就行。這個我也在實踐中用過。那麽。。呢要加這個薏仁米,薏仁米這個藥呀,它有排膿的作用,加上這個陳久性的闌尾炎,他有些化膿的。。但是不顯。而腹痛經常的這個..這個四逆散合用當歸芍藥湯.這個我用過。
那麽再一個說就是慢性肝炎,慢性肝炎我們頭前有一個,柴胡桂薑湯當歸芍藥散,那個是偏於治大便幹,這個偏於治大便稀,你看看這個或下利,這個四逆散治下利,假使我們遇到這種肝炎,他心下這個地方閉塞,有柴胡證,大便偏稀,你用柴胡桂薑湯就不行,所以這個用藥這東西差一點也不行,越吃,大便越稀。你就用這個四逆散為主藥,配合當歸芍藥散,那麽其它加減,肝區痛也可以加王不留。肝功能破壞的厲害的那都一樣,所以說我們治肝炎呀就兩套方劑。那麽如果胃的疾患明顯,下利就大便偏溏,如果再有不愛吃東西,打嗝,你這個方子也可以合用茯苓飲。茯苓飲這個方子就是桔皮,人參,生薑,茯苓,蒼術。有人參。現在用這個黨參就行,就這六味藥,桔皮,人參,生薑,苓術。茯苓,擱白術也行,蒼術也行。我經常擱蒼術。那麽就是枳實,枳實咱們這個四逆散有了,就不必擱了。就擱這幾味藥就行。這茯苓飲呀,在金匱上就有。它是外台上的方子。就是消痰氣,另能食。那麽不愛吃東西,打嗝,那麽他這個胃裏頭多少有停水,所以大便也稀。那麽總而言之,這個四逆散配伍這種藥,偏於胃腸疾患的多。這個肝炎的疾患呀,常常有胃腸疾患。所以胃腸疾患多,我們用四逆散的,配合當歸芍藥散的機會多。否則疲倦乏力的方麵明顯,那就是柴胡桂薑湯當歸芍藥散的機會多。這就是治肝炎的體會,這麽兩套方劑。當然其它的還有了,還有了比較少見的。這兩個比較多。今天咱們這個課題就到這裏。就介紹到這裏邊。底下呀有些這個治例,挑要緊的我舉幾個,大家聽一聽做個參考。
小柴胡加石膏湯病例舉要
那麽關於這個感冒發高燒的,就這個病例來談。那麽有一個人呀,感冒發高燒。也經過注射,也經過吃其它的藥。當然了表解了。就是這個燒不退。這個得這個沒有幾天。他的舅舅呀也來這兒看著他,他的舅舅也吃藥。也會治病。但是燒不退。後來他們找我會診,他這個脈呀,就是浮細,數細。脈浮細也快,發熱頭痛,嘔不能食,這就是小柴胡加石膏湯證,所以就吃這個藥,吃了就好,這個方劑用到是一付藥,大概一劑兩劑就會好使,這個比較輕。那麽還有一個,就是我還有個親戚,他是個工程師,平時呀,他不信中醫,他更不喜歡吃中藥,他也是開始是感冒,發燒。他那會兒住協合。吃了些西藥,但是他這燒呀比較是減了。可是頭痛如裂,腦袋疼的叫,那個時候他才三十多歲。那麽一個壯小夥子疼的直哭。後來。。。他就後來沒辦法了找我,當時他這個情形呀脈弦數,胸肋滿,心煩口舌幹,頭痛忍不住,也是個小柴胡加石膏證,我們方才講的這個加石膏的或者頭痛如裂呀,。。。。這個也挺多挺多的,那麽他吃了藥就好了。後來,他現在有病也找我了。他也信中醫了。還有就是這個肺炎。我剛才說的這個小柴胡加石膏治肺炎呀。咱們有幾個同學,大概老的人都知道有個叫吳國頻的,現在是在新疆吧。他在咱們這兒住院的時候得肺炎了。我給他看的時候也就三四天的時候,那個時候呀身熱汗出。他蓋個毛巾被我到裏邊看時,好家夥,那真是蒸蒸發熱,胸肋滿,幹嘔。那時候,對於他的。。。。也是一個老代夫。我就給他開小柴胡加石膏。他說不行,我給他用這個藥了,我說你怎麽用的?他柴胡開了四錢,四錢才十二克,石膏用了一兩半,我說不行,我說這麽樣的熱,你那麽用哪行呀,我說不是你藥錯了,分量不對頭,當時我給他開呀這個石膏不是三兩就是二兩。柴胡開了二十四克,吃了就好了。。。所以這個治病呀,分量不對頭也不行。那麽他就是很快就出院了。還有一個小孩也是得這個肺炎。這個就是空軍醫院的,。。這個孩子的姓我是記不得了。不過那個歲數是七八歲。那個已經都晚了,十點鍾了。他那個中醫大夫是我的學生,他就來到找我來了。找我來了我逆。我都要睡覺了,我說這時候你怎麽找我來會診,唉,你不知道,這個病特別重,他那個時候那就是想推諉。他是西醫把這個病號送出來讓中醫治。中醫吃藥也越吃越燒。他這個院長害怕了,說這要死了沒請人家會診,其碼沒請中醫會診呀,所以說你去,這個人呀非要明天來找我來。他說你別等明天了。這個病人還等明天,今天去吧,我就來了,他跟我說這情景,我也莫不開,我就去了。去了這個孩子在我治的這個肺炎呀這是最重的,他那個得病呀,光暈迷就是四天了。人事不醒。那麽吃的什麽,滴水不入。那就象個死孩子一樣。那麽我看他這個方子他開的什麽呀,。。他那個眼不睜,口不開的,這麽一個情景,就聽這個呼吸呀,嘶拉嘶拉的嘶鳴。痰鳴呀,我說這你還吃發汗藥呀?當時我用的也用的小柴胡加石膏,我石膏用了四兩,這是最多的時候。小柴胡湯。。這麽用。我告訴他,我說別次讓他吃下去。我說一宿把這一付藥吃淨,頻服,他那得灌了,他不會吃藥了,就拿那個調羮呀往裏頭灌。我說你別一會給他灌多了,我說這一宿,兩煎吃淨。我說我看這個病人危險。他就這麽樣子給他用。後來呀,也有一兩個月了,他也沒給我信,我想這孩子已死了。後來他又找我會診,治旁的病。那陣空軍醫院我每個禮拜大概都要去。當那會去我想著那個孩子呢。我說那個孩子你老沒說了,他是不是死了?他說你放心,可好了。他說就吃那個藥。他說逐漸的好,我也沒改方子。我也老是這麽辦。。。出院。好的倒是挺快。這在我治病這個肺炎,是最重不過了。所以今天我舉這個例子都是覺挺重的。重要的,值的參考。還有頭前我們說的那個治下利。也有那麽一個人,他是個商人。現在這個前門外這個觀音寺的那個口有個天得和利布店。他兄弟有病,他我不認識,這人姓周。他得這病用這個方子治的也挺身奇怪,就是為禁口痢。什麽叫禁口痢呀。吃就吐,而下利如注。這一天呀就是老拉。那麽這一類的病。那陣我也是反複的想,不敢吃瀉藥,可又有裏急後重,因為那個嘔太厲害了。所以嘔多者你這個吃瀉藥危險。那麽也有位代夫主張吃承氣湯,我沒給。我就給他開的小柴胡加石膏。
胡希恕講痹症
這個範圍相當的廣啊,現代的風濕性關節痛當然屬於這種,那麽,像這個類風濕啊,骨質增生啊,都概括在內的。以至於這個神經發炎,骨節疼痛,古人啊分不開的,都叫做痹痛,現在呢,我們有幾節書,要溫習溫習。在金匱要略裏頭,在痙濕夜篇裏頭,專門提出了一個濕痹。他說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此名濕痹。濕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這節說是啊,他就指這風濕。所以他也當太陽病了,也有關節疼痛,發熱而煩。那麽這種病,要是太陽病呢,這個關節疼痛而煩,這是一個表實這樣一個證候。太陽傷寒,他是一個身痛,腰痛,骨節疼痛。那麽要是真正的太陽傷寒證呢,他脈他要浮緊的。那麽現在這個脈呢,沉而細,這個沉脈呀,古人認為,這個沉脈也主裏,也主寒,也主水,所以在這個《金匱要略》裏頭,這個水,就是這個水腫這類的病,他說脈得之沉,當責有水。那麽這個,這一段,這個病主要的是這個裏虛,所以脈沉細嘛,而飲不行。水不行,所以這個叫濕痹,這個不是太陽傷寒。太陽傷寒應該脈浮緊呐,這裏脈沉而細,說明是裏虛有停水。那麽古人呢,管這種的身體疼痛叫作濕痹。
濕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從這節上說,這個溫痹的證候也不一樣。那麽要假設這種情況,小便不利,大便反快,那我們遇到關節炎這種情況,身體疼痛而煩,類似表證,他這個主要由於小便不利,咱們這個講傷寒論也有啊,那麽裏頭有停飲,小便不利,你不利小便表不解。所以在這種情形下,利小便,裏氣一通暢,內外也和,也自然汗出而後解。這一段就說明這個問題。那麽這個濕痹啊,所以有這種表熱的證候。就由於水不行於裏,可表氣也閉塞,所以發生這種表證。那麽這個呢,不要誤於表的證候,一味發汗不行的,咱們在傷寒論,有多少節了。
有一節我還記得,說這個太陽病,發汗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惡寒,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他要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主之。那個去桂不對的,應該去芍藥,跟這個是一樣的。那麽要不利水,是不治的,我們治這個一般的關節炎呐,要注意有這麽一種,但當利其小便。濕家煩痛,可與麻黃加術湯,發其汗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這也是痙濕夜的一章裏頭的。我講,我很少幾節把他集中了,然後等會討論這個痹疼怎樣治療,這個地方。這個治療,也不外乎古人這些原則了。這個濕家古人就指的這個風濕,身煩痛,那麽痛而至煩呐,可與麻黃加術湯,他是可與之,不是主之。那麽這個,尤其這個風濕關節炎呐,始終在表,我們這個要注意,那麽這幾節,他都說的是原則的治法。那麽這個在表,可以發汗,得加術,因為這個風濕這類的病啊,頭前說利小便,這個又說可發汗,但是發汗呢,應該用麻黃加術,發汗是解表了,去風了,濕去不了,他得加術,慎不可以火攻,這句話頂要緊,那麽這個病呢,他是來表,應該由裏往外從表解外,所以從外往裏用火攻就錯了。用火攻,火攻的法子多的很了,那麽古人,這個火攻呢,開始大汗,咱們這個傷寒論講得很多了。那麽火邪他往裏頭,不但他不能夠出來,這個,這種熱,那濕更不用說了,反而往裏頭去。
所以從外往裏治,有很多的濕家這麽治啊,治出腎炎來了。那麽這一節,我們可以看一個問題,現在西醫啊,就是就到現在了,有時候愛用火攻,所以電療啊,蠟療啊,都是這一類。我認為這個,這個痹證我在臨床中間見得最多了,大概整理有個五十例,這五十例都是咋得的,是一個西醫,是一個西醫跟我講,他做的五十個卡片,那麽他姓張的,張樹娟,是一個西醫,跟我實習一年了,那個時候痹證多的很,所以就沒見著,我沒見著一個用電療好這種關節炎的,沒有。所以這個就是,古人早就以這個為戒的。還有一節,也是類似的。都是一章裏頭,病人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風濕這類的病啊,他是陰天下雨都厲害,所以他日晡的時候,他就加重。一身盡疼,這個疼的就比上邊這個嚴重一些了,同時發熱,那麽到這個日落的時候啊,這個疼痛加劇,這個叫風濕。此名風濕,那麽這種病呢,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這個說的病因了,那麽濕哪來的呢,這個說著病因啊,他不是從外邊來,是有濕邪了,這就由於汗出當風,這個汗這個東西,他是排這個毒素的,毒物、廢物,應該排出體外,所以現在關節啊,很容易犯這個病啊。熱天呐出汗,弄個電風扇吹一吹,這個最容易壞,這個汗呢,本來他是離開組織,他是要出來的,裏麵全是廢物,遇著風一閉,就把這個東西啊閉到皮膚腠理之間。一開始就在皮膚裏頭啊。那麽一次不要緊,久而久之,他這種毒素啊,他就怎麽到關節,關節的空隙,就是筋骨交界的地方。他就到那個地方了,筋骨交界的地方,他就發炎生病了,這就屬於關節炎了。這個說得很有道理。或者久傷取冷,久傷取冷跟這個是一樣,比如我們出一身大汗,這個冰其淋你拿起來就吃,這個汗馬上就回去了,其實這個汗早就出來了。這跟這個汗出當風是一樣的。那麽這個古人呐提出這個風濕的成因,還有就是我們身上多停濕的人,一得感冒也容易得這個風濕。那麽這類病呢,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這與麻黃湯差不多。由於這個他偏於有熱,所以他不用術。他用薏苡仁,生苡仁啊,生苡仁這個藥他是一個寒性的去濕藥。還有一種這種風濕,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已黃芪湯主之。脈浮為在表啊,身重,這個濕特別多,身子就沉,這個組織裏邊都是水分,感覺就重,身子就沉。汗出,表虛。惡風,這個惡風,黃芪劑啊,這個惡風特別敏感,這個我親身體會過。那麽這個伏天呐,他這個屋子關得都非常嚴,你拿個扇子他都害怕,那真是惡風。
要遇著這種的風濕,要用黃芪劑。黃芪劑他就是皮膚這個方麵特別虛,古人有一句話了,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皮膚這塊虛,你身上無論哪個地方停濕,他也往外來。就在皮膚這裏呆著了。你皮膚這個虛不恢複啊,這個濕不會去的。所以這個時候呀,隻用發汗藥也不行。非大量用黃芪不可。也不要大量用,三四錢就行了。那麽這個藥,他這個惡風特別敏感。這都是我們在這個臨床上啊,你自己遭遇這種證的人自己知道,我就給人治這麽一個病人,我去了就拿著扇子,這也是夏天。我一進屋他就擺手,我一搖啊,熱壞了,他屋子關得嚴啊,他就是怕風,出汗,那麽這類的病,非用黃芪不可。所以這個治病啊,不是說哪個藥就治什麽病,沒有這個事兒!你像這類的這個痹證,你不用黃芪幹脆治不了。所以這個黃芪這個藥,據我體會啊,要把他治這個惡瘡,大風,在這個神農本草,惡敗瘡,全是皮膚虛,這個虛,就咱們說得這個正氣不足於表了,他的壞東西他出不去,非恢複他不可,什麽藥呢,就是黃芪。黃芪治皮膚的,非常有效,有時候濫用黃芪,補氣,哪是那個事兒!他那個就是皮膚虛衰,這個地方啊,拿著現代的話說就是營養不良,皮膚營養不良,所以這個時候,他這個病啊來這個地方他不去,他虛,你真得把他恢複了,他這個病邪呆不住了,他自然就好了。拿得這個去濕去風濕的藥啊,他自然就好了,這個特別惡風,他用防已黃芪湯主之,這個防已黃芪湯,就是防已、黃芪、術,也是根據前邊這個濕痹啊,要利小便的。去濕嘛,他既用防已,又加術,他擱黃芪呢,就恢複這個表虛。
另外就是生薑、甘草、大棗,這個方子,他從這個桂枝去芍藥變化而來的,他把這個桂枝啊代替黃芪了,所以他就是桂枝去芍藥湯,他以黃芪代替桂枝了。另外加去濕的藥,加防已,加術,這個術啊,我們用啊全是蒼術,不要用白術,尤其治這個風濕,這個我們拿以前的這個溫以前的書,我是啊,這個方子有變化,不怎麽,以後咱再講。在這個傷寒論裏頭也有,風濕相搏,身體痛,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術湯主之。這個都講過的了。這傷寒論裏頭說風濕相搏,這個也疼得厲害,風濕俱盛,同時也陷於陰寒,那麽內經上說,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那麽這個既有風,又有濕,又有寒,這個寒呢,不是外邊積累的寒,人的機能沉衰,發生陰寒證,所以他這個疼得特別凶,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自已,是憑自己的力量不能翻身。疼得厲害。不嘔,說明這裏頭沒停水,也就說沒有少陽病了,不渴,裏頭也沒有熱,有熱得裏邊渴,也沒有陽明病,所以還在表嘛。他一個意思就是這個風濕,自表入裏,由陽入陰也在表,這在少陰病,脈仍然浮,但是虛,微而澀,那麽裏頭血液也不流暢,他為濕所主嘛,那麽這個就說明少陰病了。少陰病,脈微細嘛。桂枝附子湯主之。這個桂枝附子湯主之,現在我不常用這個方子,這個就是桂枝去芍藥加附子。
附子這個藥,你們看神農本草就有,他不但能夠驅陰回陽啊,這個附子啊,他還能夠去濕痹,緩拘攣,這個疼的拘急不利,附子都起這個作用所以我們治這個慢性關節炎,這個附子,大概是必用的藥,沒有……陷三陰證的多。三陰病裏多。若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術湯主之,可是在風濕這地方,是不能用發汗藥,這個底下說的小便自利,這個是小便頻數,這個小便利和這個小便不利是一個問題。咱們在臨床上,你看失眠和不眠這是一個問題。他不光表現在一個利字方麵,一個行字方麵,就是一個問題,統統都是膀胱的問題,這個小便。他這個肌肉啊,失去收縮的力量,這就虛嘛,這個小便就數。如果這個肌肉收縮而不開,這就是小便不利。這個收縮呀大概都是屬於陽性證,失去收縮,那就小便利,那麽這種情形,就是用術、苓這種利尿藥啊,也治小便不利,也治小便利,尤其這個術,他起這個相當作用,尤其配合附子,他能夠恢複這個機能,使他不鬆弛,那小便他就恢複了,小便恢複了大便也不硬啊,這個大便硬不是陽明病。使不得大黃,由小便數造成的大便硬。小便不數了,大便自然就好了。那麽由於這個附子這個術,一方麵治小便自利,一方麵去濕解痹。所以這一段書啊,讓學的人啊很不好理解。大便硬,小便利,為什麽還擱術啊,倒去桂枝啊,這個在金匱裏頭啊,水氣篇就有,他說小便數,或者渴,下利,都不可發汗,咱們講的傷寒論不是有些發汗禁忌嘛,那麽這個也應列到禁忌裏頭,小便頻數,不能發汗。亡失津液嘛,你再發汗,還亡失津液。想法子治小便利,你像真武湯啊,都治小便利。也治小便不利,尤其老人啊,那麽他這個精氣虛衰了,常常有尿就得去。
我們開會就看出來了,是一個老頭啊,一會就跑了。他們都是,小便非常頻,但是泡不大。這個也就是他應該盡量排除但他排除不了。他一會想上一會想上,有了他收攝不住。淌到褲子裏頭了,他就得去。所以這個情形用附子配合利尿藥,都好使。那麽這一段呢就講這些問題。這些問題為什麽今天都要講一講呢,這也是和這個痹疼啊很有關係的,原則上啊這些都是一樣的。底下,風濕相搏,骨節疼痛,全身掣疼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這個比上邊這個桂枝附子湯更重了。他這個濕,停水,他小便不利了。所以這個濕越盛,寒越盛,這個痛越厲害。他這個痛的比上邊就厲害。掣痛,他是一種牽掣的痛,而以至於不得屈伸,伸開不能屈回來,屈回來不能伸開,這痛得厲害了,近之則痛劇。不容人摸他碰他,你離他近他都受不了。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這個陰寒得的厲害。這種情況要是特別惡風敏感也有用黃芪的機會,不敏感一般就桂枝湯的情況,桂枝湯也是惡風啊,他汗出惡風,那麽像我說的這麽厲害,得用黃芪劑,他這個用桂枝甘草湯加術、附。頭前那個他有附子,沒有術,這個桂枝甘草湯就是桂枝湯的一個最簡單的方子,這個咱們也講過。這個身有微腫小便不利,他這個濕盛,所以這個附子還要配合術。還有就是足肢節疼痛。身體魍羸,腳腫如脫,頭旋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這個也是曆節,中風曆節當中的,金匱要略,諸肢節疼痛,就是多發性關節痛了,身體魍羸,這個魍羸啊,醫宗金鑒裏頭呢改個快羸,魍羸就是關節變形。羸者,瘦也,魍,塊的意思,那麽可見,就一段說的是類風濕。腳腫如脫,所以這個方子也治腳氣,腳腫如脫,下肢特別疼,這個腳氣病,他這個腳腫如脫,如脫者,就是行路困難,頭眩,短氣,這個水往上衝的腦袋病,這個胃有停水他短氣,這個濕也挺重。溫溫欲吐,所以胃有停水他就想吐,老想吐。吐不出來,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這個方子啊,也常用,他就是桂枝湯去大棗,另外加防風,麻黃,大黃,附子,術,他這個生薑啊,加知母,生薑的量比較重,我們在臨床上對這個方子,不要守著方子用,要類似這個證候他不想吐,這個生薑量就不要這麽大。他這個生薑量很大,大概有四錢。我用這個方子治過風濕熱,很好使加石膏,加石膏就是越婢湯的臨床實際應用。那麽頭前講的呀,就是要利小便,這個方子啊,大概在傷寒論裏,咱們現在講少陰病嘛,有兩個方子相似,我也把他擱到這裏來了,少陰病,身體疼,手足寒,骨節疼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
咱們這個沒講了,下次咱們就講了。這個少陰病,也在表嘛,身體疼,手足疼,骨節疼,就個骨節疼就是指的風濕這一類的。脈沉者,主要的這個脈不浮了,脈沉者,就是有水飲,裏邊有水呀。附子湯主之,這個附子湯與真武湯,裏邊就差一味,這個附子湯他有人參沒有生薑,真武湯有生薑沒有人參。就是苓、術、附在一起,附子、茯苓、術,來一起加人參、芍藥,甘草,這就是附子湯,傷寒論有,這個寫不寫都行,下回咱們要講了。那麽這個就是裏頭有水,表不解。跟我們方才說的那個一樣,你利水就行。這個藥主要的利水,去寒濕,這個方子我用過,就是附子湯,如果下肢疼,腿疼的厲害,而且發拘攣,這與芍藥有關係,而脈沉,這類的痹疼好使。四肢疼痛,重,自下利者,真武湯主之,這個頭前我們講濕痹。小便不利,大便反快,這真武湯就是。四肢沉重疼痛,這個濕重他就沉,那麽這個濕痹呢,他就疼,自下利者,大便反快呀,當然他裏邊沒說小便不利,肯定是小便不利,用這個真武湯治水的嘛。他利小便,就跟我剛才說的那個附子湯啊就差一味藥。他沒有人參有生薑。也是苓術附三個藥都有,有芍藥有生薑有甘草,那麽這段就是我們說的但利小便,就是說的這類方劑,就是附子湯啊真武湯啊這一類的。那麽到這樣我們就介紹了頭前仲景的書裏頭。那麽現在我們可以看出些問題來了。這個痹痛這類的治療啊,利小便發汗,這是原則上的,尤其這個風濕病,始終在表。總是以解表這個方劑兼去濕利水的藥為正治。這根據頭前講的,那麽這個病的得來呢,大概就汗出當風,這個貪涼飲冷,或久傷取冷,大概這樣子得的多,這個的多陰,最忌的不能夠從外治,不可火攻,還有一個臨床上常遇著,小便頻數,而大便反硬,這個發汗藥要注意,不要用。隻是用這個附術為基礎的方子就行,這個就是桂枝附子湯,把桂枝去了,加上術,那裏頭剩什麽了,就是附子、生薑、大棗加上甘草、術,這幾個藥,這就是在這個時候啊,不要用發表藥了,麻黃更不能用了,是不是?這些就是以前講的,這些段文裏就看出這些問題來了。
那麽如果陷於陰證了,不是陰證,你像麻黃加術啊,叫麻杏苡甘湯,麻黃杏仁薏苡仁甘草湯,這個都是在急性發作的時候。這個病我們在臨床上遇到的非常少,因為到我們這裏都是慢性的多,經過西醫治療的不好,找中醫吧,都是這樣,所以我們遇著的都是慢性的。都是慢性的,全變成了這個脈浮虛,或者沉,那麽這類的這個風濕也算,全是屬於少陰病的範疇。都要用這個,發汗藥裏頭都要加附子的。這就根據方才講的,可以得出這些的結論。那麽我在治這個病啊,我把這個方子概括起來有這麽三四個方,我不用這個桂枝附子湯,我用這個整個的桂枝湯。這個桂枝湯咱們都知道了,是太陽病用的,脈浮緩或者浮弱,汗出,但是光用桂枝湯是不行的,就像我剛才說的,全是變成陰虛的證候了。那就用桂枝湯加術附,這個藥,這個方劑的應用的機會最多了,無論是風濕,或者是這個骨刺啊,骨質增生都好使,這個你們敞開用,我用這個方子治好的病人太多了。就是桂枝湯加術加蒼術、附子,這個附子用啊,要注意一點,這個附子用啊,人常腦袋冒眩,他這個附子這個藥啊,他有毒啊,那麽在傷寒論裏頭,風濕相搏那裏他也說了,他說陰雨連綿的時候啊,其人冒,如蟲行皮中狀,勿怪,這是這個藥啊,病已中,水氣沒去,所以腦袋眩冒,這個不要緊的。我臨床上也有過這個,究竟是他附子有毒的關係,所以我們用附子的時候啊,開始不要大量用,但是我們現在啊,要用十克,十幾克,這個沒有問題的。總而言之開始要少量用,逐步的增加,這沒有問題的。附子中毒,大量用可以中毒的,現在用的附子都是製附子啊,沒有生附子啊。治關節疼啊,也不用,用不著生的,我們一般都是用這個炮附子,就是咱們這個川附子就行,有這麽幾個問題。所以一般這種關節疼,汗出啊,脈浮虛啊,甚至於脈沉。我們用桂枝加術附子,都可以治療的。但是有幾樣你要注意,根據方才頭前講的。真正特殊惡風敏感的,特別的惡風,我們在這個方子可以加黃芪,不用那個防已加黃芪湯就行。就在這個桂枝加術附再加黃芪。他汗也多,惡風特別厲害,沒有附子證,脈不虛也不沉,挺浮的,不用擱附子也好使,我就用桂枝加黃芪也治過一個挺重的一個痹證。
這還是在紅樓那邊,也是遇著一個人來看病來了,他也不說他惡風啊,像我們說這麽敏感。開始用附子劑啊,越吃越不好,下次來看呢我就問他了,你是不是怕風啊,他說我是怕的厲害。他就是特別敏感這個惡風,後來我就用這個桂枝加黃芪就好了。十幾副藥就好了。所以這個藥要不對呀,那就對這個病人這樣,他吃得這個藥不好,咱們不要太主觀了,就應該自己找變化,好好問一問。因為這個病人主訴的這個證候啊,常常的搞不清。問他怕冷他說怕。可是這個怕呀就不一樣了,你看這個桂枝湯也治惡風,葛根湯也惡風,他不那麽厲害,這個惡風他特別厲害。我說這人姓劉吧,他是一個,將解放的……但是已經國營了,公私合營了,一九五八年大概是,他得這個病啊得了十來多年,但是很快就好了。這是一。所以那個桂枝加術附,如果特別惡風,可以加黃芪,這是一。二,第二個,如果有小便不利的情形,不是說一點尿沒有啊,尿較為少。
有些心悸,我們用這個方子啊,桂枝加量。可以擱12克,現在咱們一般都擱10克。加茯苓,就是桂枝湯增量桂枝再加苓、術、附。茯苓,茯苓這個藥,他治心悸,當然了,配合這個蒼術,他利尿的作用也有力量,所以要小便有些不利,心悸明顯,或者身上有顫抖的情形,就用桂枝湯加苓、術、附。還有,尤其這個骨質增生啊,大概是還有尤其這個無論是頸椎脊椎的骨質增生,這個都是壓迫神經啊,都是一麵的多,影響一半的身子疼,我們遇到這種情形的病啊,要加大黃。這個要注意啊,尤其這個骨質增生最多,加大黃是根據什麽呢?這也根據仲景這個書來的。凡是偏疼,他說這個肋下偏疼的,那麽這個脈緊弦,寒也。應該以溫藥下之。溫藥下之他是用大黃、附子、細辛。我就根據這段找的這個。這個我有體會。古人說凡是這個沉寒客冷,他是偏重一側,這是辨證的說法了,那時那個西醫,他根據這個,這個骨質增生並不是沉寒客冷,古人他這個想啊,為什麽他是一側,擱這個附子配合大黃這類藥啊。他認為這種啊你非擱這個下藥才能下寒,要不這個寒呀去不了。這是中醫辨證的看法。但是這個一麵疼啊,你要用這個附子細辛必須配合大黃才有效。尤其這個關節疼,這是我自己摸索的,還沒遇著這個,書上還找不著。就是桂枝加術附,他一側疼,加上這個大黃,好使得很。不要太多,六克,就是二錢。這個加二錢,我治好很多很多的,這個方子都這樣。他們農墾部啊這些人們都給治過了,從那個書記以下吧,辦公廳主任我都給看過。他們有得這個病的,就開這個方子,這都是文化大革命過去了,他們來我這串門,來跟我談,說你這個方子可好使了,我開了也治不少呢。我說,他就用這個,骨質增生啊,慢性關節炎啊,他也會這麽用,因為我給他們常看,這個我都看過。這個方子應用的機會最多了。這是一個方子,加減變化就這樣子。
還有一個方子我常用啊,就是葛根湯。葛根湯這個方子啊,你們看這個傷寒論裏講得很好,他說太陽病啊,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者,葛根湯主之。項背強,我們在臨床上也確實是這麽用,你看項背強,肩膀,光肩膀疼,疼,運轉不自由,這麽一種關節病,用葛根湯非常好使,也要加術附。他因為對著這個項背,後頭的這個關係,尤其咱們現在說的這個脊髓癆啊,就是結核性的脊髓炎,這葛根湯應用的機會多極了。也是用葛根加附子。還有一種最常見的病,就是腰肌勞損,我自己也得過,我試驗過,非常好使,這個不要加術附,就是用葛根湯。這個最常用的遭遇這個。他就是項背這個肌肉啊,失和,所以就這個項背強幾幾,他這個程度要是加重,他就疼,他不光這個拘急了,他要疼。他這個腰肌勞損啊,我是自己得過,這是說這話啊,也有十來年了。怎麽也不好……他們後來給我拿點卡的沙啊,那東西也好,火攻一樣熱得很,就是用火攻啊,也不行。後來我說得了,我試試葛根湯吧。就一副藥,吃了就不疼了。這個不要加附子,這個我深有體會,真好使。咱們院的以前的那個叫崔什麽?他的兒子就得這個病了,我也看了,他就問誰了,他說葛根湯能治這個?我說你試試,他吃了就好了。這東西多去了,這個我治好多,多得多。所以凡是腰疼,與脊髓有關係的,一般大概都用葛根湯比較好,葛根湯加術附。另外也有一個方子也很常用,就是越婢湯。這幾個方子都很常用的,這個越婢加術啊,這個也在金匱要略裏頭。他治水腫、風水,越婢湯就治風水。他這個證候上是續自汗出,身腫,古人叫風水。他就用越婢湯,加術呢,他不叫風水,叫裏水。這個書上都給改了。我認為這個不對呀。這個裏水說明他小便不利。就是越婢加術啊。你像我們臨床上也是,他是論起這個原因,不是論起這個水腫之所在。水腫當然都在外頭腫了,所以這個醫宗金鑒裏改一個皮水,這都不對的。他認為這個水在外頭,他說裏水怎麽擱麻黃啊?其實裏水啊他擱麻黃的機會太多了。尤其咱們臨床上常遇見這個腎髒炎呐,尤其並發腹水的時候,你看看腎髒炎這個腹水啊,我們用治肝硬變腹水的那個法子不行。你用這個越婢加術,非常好使,但是麻黃得重用。他這個原量麻黃是六錢的,應該18克的。我一般都用頂少用四錢,用12克。咱們在紅樓那會病房有一個人啊,就是大肚子,腹水,是腎炎並發腹水。那我給會診來,我就給吃的這個越婢加術。很快就消了。這個東西好使的很。這個我自己也……但是治關節疼呢,根據這個方劑的基礎的治療,他這個效用,凡是關節疼的有水腫,關節腫。不但疼,他腫。這個你用桂枝湯葛根湯都不如這個越婢加術附。
也是用的這個越婢加術他去水,加附子呢,加苓術附他統統去濕。去風濕。這個很好使。所以這三個方子啊,桂枝湯加術附,葛根湯加術附,越婢湯加術附,這總在這個治痹疼嘛,最常用不過了。但是這個加減的法子呢,就是頭前說的。發汗,利尿,特別惡風的要加黃芪。但是這個麻黃劑,用麻黃的加黃芪的機會,不是沒有,也有,但是少。真正遇這種情況也可以加黃芪,不是不可以。真正惡風,表虛的厲害,也可以加。那麽這是這個越婢加術附。這三個方子啊,以桂枝湯加術附這個病證啊我們最常遭遇。但是葛根加術附、越婢加術附也常有的,不是沒有。尤其這個腳腫啊,腳氣這類的病,由於腳腫這種關節疼,大概都都是越婢加術湯的機會多。我們方才講的這個,桂枝芍藥知母湯,也兼有。就是關節變形,腳腫,用這個桂枝芍藥知母湯的機會也有。就是我們說的這個類風濕啊,這個越婢加術附的機會多。這個我治過一個姓薛的,他這個一犯起來啊,發燒,疼得不得了,他一犯病就這樣,我就用的越婢加術附,後來他燒也不燒了,他也沒那個腫疼了。
他那個一發作起來,是關節都腫。現在他好了,他上香港了,他是那個原籍?他的父親大概就是僑民。那麽這個桂枝芍藥知母湯,也有,不是沒有。這個他專限於腳腫,你根據這個,我們剛才講的那個也是,如果腳腫的明顯,其他不腫,足關節痛,有些變形的,用這個桂枝芍藥知母湯,可以。尤其像這個剛才講的風濕熱,我用這個方子加石膏,取過捷效。那麽這個方子還有一個應用,大家也可以知道。咱們的這個屬於脈管炎嘛,這個我用這方治過。尤其這個下肢。我一個鄰居啊他姓尹,他得這個病,他愁得,他到這個同仁醫院,說你這個將來得截肢,他愁得。他害怕了,他是工人,我說用不著吧。我用的就是這個方子,這個方子得加驅血淤的藥我們最常用的就是桂枝茯苓丸。他這個有桂枝就不用加桂枝了,就再加桃仁、丹皮、茯苓就行了。這個挺好使這個。他們外科用的這個氧化糖,與這個方子差不多。這個方子挺好使,你想想這個咱們講的節節性的關節炎哪,就是粗指般的,你也這麽用,不但用這個方子這麽加,你像那個越婢湯、葛根湯也可以這麽加。總而言之我們得辨證,那麽以這個為多。身體魍羸嘛。腳腫如脫,關節變形。還有一種,這在臨床上挺奇怪。他也身上疼,但是不關於風濕。或者是他這個疼啊,疼得不劇烈,但是啊沒完沒了的。甚至於麻痹不仁。尤其這個四肢。這個我常用這個柴胡桂薑湯加當歸芍藥散,我常用。治幾個,我給你們說幾個特殊的病。有一個人呐,他是一個腦血栓後遺證。他先得腦血栓的,當時就眩冒而人事不知。後來他住醫院了,完了他不會動彈。他下肢癱瘓。也疼,我就用這個方子,柴胡桂薑湯,常治肝炎用的這個方子。這個方子起什麽作用呢?據我個的理解,他是一個舒肝和血,這個肝主筋呐,我是按著設想,想是這麽想的。可是這個方子我治了很多很多的,他這個算是一個大病了。還有一個,王洋這個,這個人叫李,他影響全身證候,無力,我也是用這個方子,一點沒變,就是用柴胡桂薑加上當歸芍藥散,現在這個人蠻好。所以我們在臨床上這個痹疼啊,有些風濕也好,類風濕也好。他這個疼痛都比較的特別得厲害。唯獨這個,他不厲害他就不好使。你像這還有肌肉萎縮,肌肉萎縮的人我也用這個方子,也是也挺好。你們家鄉?因為那邊有兩個人,跟我實習的兩個大夫,叫什麽市呢,不是平頂山,是焦作市,兩個大夫跟我實習。所以他那兒找看病,就有一個人是肌肉萎縮,肌肉萎縮他也是邁步啊,他這個腳啊,沒準。我也用這個方子,後來這個肌肉的確恢複了。所以這個也可以列到那個痹疼裏頭。麻痹,麻痹不仁,疼痛,這個疼痛都那麽劇烈,但是時間相當的久,或者有低燒。這個方子可,尤其有特殊並病,都挺好使。所以有說這個方子也是治痹疼,不是關節疼,他這個與一般的風濕,類風濕都不同。那麽再有呢,就是咱們所說的,這個東西都可以,你像這個腎著啊,腰冷腹重,隻是腰疼,他特別冷,特別沉。我現在還遇到過這麽一例。這個就吃苓薑術甘湯就行。這個很特殊的病。再有這個脈微細,那麽就是寒腿這一類的,這一類的就用當歸四逆,這個方子,也有時候加減的。他寒的厲害了根據傷寒論說的加吳茱萸生薑啊,他那有肚子疼什麽,要沒有的話,隻是用當歸四逆就行。
當歸四逆他就是細辛代生薑,另外他加的木通,他這個細辛的作用,他與這個附子差不多,他偏於去水,也治這個關節拘攣疼。但是那方子來啊,就是寒腿好使。他這個平時不怎麽的,一受寒腿疼,就用這個當歸四逆啊原方就行。這個方子就在這個傷寒論裏頭。在厥陰篇裏就有。咱們今天就講到這吧。我說這些當歸四逆,這些腎著病啊,都比較少見。最多的還是方才我們講的這些。
胡希恕的六經辨證觀
一、何謂經方
所謂經方,顧名思義,亦即經驗之方。它是前人在醫療過程中久經實踐反複驗證的有效方劑。
經方之含義,在中醫界有兩種看法,一是指宋代以前各個醫家所收集和積累起來之有效方劑;一是指漢代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中之方劑。本書所謂之經方,是指後者。
二、張仲景是經方傑出之傳人
考《漢書·藝文誌》載“經方十一家”,記述了有關按病歸類之專著和有關方劑理論之專著,如《湯液經法》32卷。這些書雖皆亡佚,但從現存最早的《黃帝內經》裏可以窺見有關治療原則、治療方法、遣藥組方和配伍宜忌等方麵大量之理論論述。此說明在春秋戰國時期,方劑已經建立了指導實踐的基本理論。直至東漢張仲景“勤求古訓,博采眾方”,著《傷寒雜病論》,創造性地將理、法、方、藥融為一爐,將亡佚書籍中的經方保留下來。故後世尊該書為“方書之祖”,讚經方為“對病真方”。從而為方劑學之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經方運用的指導理論是辨證施治
要想正確地使用經方,就必須掌握中醫的辨證施治。何謂辨證施治?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淪》(即《傷寒淪》與《金匱要略方論》)就是辨證施治的典範。考《傷寒淪》,不隻是論治傷寒,而是借傷寒之治以示萬病辨證施治的大法。因此,在《傷寒論》中,既有對疾病辨證施治的一般規律,又有對疾病辨證施治具體實施之運用方法。
①辨證施治的一般規律:
《傷寒論》既以六經分篇,如“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辨陽明病脈證並治”,“辨少陽病脈證並治”,“辨太陰病脈證並治”,“辨少陰病脈證並治”,“辨厥陰病脈證並治”等。而條文中又不斷八綱之辯,如論中第7條(條文序號均依宋本《傷寒論》。下同)。“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是陰陽之辨,第70條“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是虛實之辨;第91條“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裏;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是表裏之辨;第l22條“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也。數為客熱,不能消穀,以胃中虛冷,故吐也。”是寒熱之辨。如此等等。由此可見,六經和八綱是辨證的一股規律。
何渭八綱?八綱即指表、裏、陰、陽、寒、熱、虛、實而言。其實,在表裏中間,還有一個半表半裏,按數而論,應該是九綱。由於言表裏,而半表半裏即寓其中,所以習慣上仍簡稱為八綱。
表和裏及半表半裏:表指體表,即由皮膚、肌肉、筋骨所組成的外在軀殼。若病邪集中地反應於此體部時,便稱為表證。裏是指人體的裏麵,即由:食道、胃、小腸、大腸等所組成的消化道。若病邪集中地反應於此體部時,便稱為裏征。半表半裏,是指表之內,裏之外,即胸腹兩大腔間,為諸髒器所在之地。若病邪集中地反應於此體部時,便稱為半表半裏證。以上表、裏、半表半裏三者,是固定病位的反應。也就是說,不論什麽病,而其病位的反應或為表,或為裏,或為半表半裏。雖然,有時二者或三者同時出現,但絕對不會超越此三者的範圍。
陰和陽:陰即陰性,陽即陽性。人體得了病,必定影響人體機能的改變。首先是代謝機能的改變。這種改變不是較正常太過,就是較正常不及。如其太過,則病體也必相應要有亢進的、發揚的、興奮的……太過的病征反映出來,這類太過的病征,即稱為陽證。如其不及,則病體也必相應要有衰退的、消沉的、抑製的……不及的病征反映出來,這類不及的病征,便稱為陰證。所以,疾病雖然複雜多變,但概言其為證,不屬於陰,便屬於陽。
寒和熱:寒即寒性,熱即熱性。如果病體反映為寒象者,即稱為寒證。反之,反映為熱象者,便稱為熱證。寒熱與陰陽的關係是:寒為不及,當係陰之屬,故寒者也必朗;而熱為太過,當係陽之屬,故熱者也必陽。請注意;寒與熱是具有一定特性的陰陽。所以,泛言陰不一定必寒;泛言陽,更不一定必熱。由此可知,病有不寒不熱者,但絕無不陰不陽者。
?虛和實:虛指人虛,實指病實。如病體未愈,而人的精力已有所不支,病體反映出一派虛衰之象者,即稱為虛證。若病勢在發展,而人的精力未衰,病體反映出一派充實的征象者,使稱為實證。如上所述,虛實和寒熱一樣,也是陰陽中的一種特性。不過,寒熱有常,而虛實無常。所謂寒熱有常者,是指寒者必陰,熱者必陽,在任何情況下,永不變異。但虛實則不然,當其與寒熱交錯互見時,而競反其陰陽,故謂為無常。如虛而寒者,當然為陰,但虛而熱者,反而為陽;實而熱者,當然為陽,但實而寒者,反而為陰。如此,所謂陽證,可有或熱、或實、或亦熱亦實、或不熱不實、或熱而虛者。所謂陰證,則可有或寒、或虛、或亦寒亦虛、或不寒不虛、或寒而實者。以上為八綱之梗概,必須辨認清楚。
何謂六經?六經是指太陽、陽明、少陽之三陽,太陰、少陰、厥陰之三陰而言。《傷寒淪》之六經,雖稱“之為病”,其實質是證,而且是來自八綱。這是個不容混淆的關鍵問題。因為表、裏、半表半裏三者,都是病位的反應,而陰、陽、寒、熱、虛、實六者,都是病情的反應。這樣,表陽熱實即是太陽,表陰寒虛則為少陰;裏陽熱實即是陽明,裏陰寒虛則為太陰;半表半裏之陽熱實即是少陽,半表半裏之陰寒虛則為厥陰。此為病情必反映於病位,而病位也必因有病情的反應而反映。所以,無病情則無所謂病位,而無病位則也無所謂病情。如此,所謂表、裏、半表半裏等證,同時必伴有或陰、或陽、或寒、或熱,或虛、或實的為證反映。同理,所謂陰、陽、寒、熱、虛、實等證,同時也都必伴有或表、或裏、或半表半裏的為證反映。應該注意,由於寒、熱、虛、實是從屬於陰陽的。這樣,無論表、裏、半表半裏皆具有陰陽兩類不同為證的反映,三而二之為六,即病之見於證者的六種基本類型。這即《傷寒論》所謂的“六經病”。由此可見,六經出自八綱,是勿庸置疑的。
六經與八綱的關係已如上述。其臨床運用是:病見之證,必有病位,複有病情,故八綱隻有抽象,而六經乃具實型。正因為如此,臨床辨證宜先從六經開始。《傷寒論》以六經分篇,就是這個道理。六經既辨,則表裏別(定位),而陰陽判(定性)。然後,再進行寒熱虛實之分析(進一步定性)。以明確陰陽為證。至此,則六經、八綱已俱無隱情,依此就可以製定治療準則了。如病在表,治之以汗法;病在裏,治之以或清、或下、或消、或溫、或補;病在半表半裏,治之以和法。
②辨證施治的具體措施:
辨證施治的具體措施體現在方證的運用上。什麽是方證呢?方證,即方劑的適應征,某方的適應證,就稱為某方證。論中有桂枝湯證、柴胡湯證,是以方名證的範例。因此,辨方證是在辨六經八綱一般規律指導下的具體運用。例如,太陽病是病邪反映於表位的陽性證,依法當發其汗。但是,發汗的方劑很多,是否任取一種發汗方劑就能獲效呢?當然不行。此時,還應當仔細地辨認方證,給以適宜的方劑才能取得預期的療效。譬如太陽病,若見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是桂枝湯證,則用桂枝湯即可治愈;若見發熱,無汗,身體疼痛,惡風而喘,脈緊者,是麻黃湯證,則用麻黃湯即可治愈;若見項背強急,無汗,惡風者,是葛根湯證,則用葛根湯即可治愈;若見惡寒,發熱,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是大青龍湯證,則用大青龍湯便能治愈……。以上諸方,雖然都是太陽病的發汗方劑,但各有—定的適應證,如果用得其反,不但無益,而且有害,輕者變證蜂起,重者壞證叢生,此即論中所謂的“常須識此,勿令誤也”。由此可見,辨方證是六經、八綱辨證的繼續,它既是辨證的具體實施,也是辨證的基本功。因此,方證是辨證的尖端。因為中醫治病有無療效,當然因素較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在於方證辨得是否正確。方證為數繁多,均見於《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方論》中的有關條文,潛心玩索,自有所得。
四、如何掌握經方
如何掌握經方呢?這個問題涉及到經方如何分類。經方分類形式繁多,約之不越三種。一是原著分類法,均見於《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方論》兩書,這裏勿庸多贅。二是據證分類法。三是按方分類法。以後兩種分類簡便易行,頗為實用,故簡介於下。
(一)據證分類
這裏所謂之證,既不是個別的證,而是固定病位的反應之證。也即表證、裏證和半表半裏證。對此,依次說明如下:
1.表證類
?表證,是指《傷寒論》中的太陽病證和少陰病證。這兩類病證,為何稱為表證呢?分析一下論中有關這方麵的條文,答案自然明確。
如《傷寒論》第1條:“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這是說,太陽病,不是指的一種個別的病,而是指以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為特征的一般的證。即是說無論什麽病,若有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等一係列症狀者,即稱太陽病。
?第2條:“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這是說,上述的太陽病,若同時更見有發熱汗出,惡風而脈按之緩弱者,則名之為中風。
第3條:“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這是說,上述的太陽病,無論是見已經發熱,或還未發熱,但必惡寒,若同時更見有身體疼痛,嘔逆,脈寸關尺各部俱緊者,則名之為傷寒。
由此可見,中風和傷寒為太陽病兩類不同的病證。前者由於汗出而敏於惡風,因名之為中風;後者由於無汗而不惡風,或少惡風,但重於惡寒,因名之為傷寒。不過於風曰中,而於寒曰傷,實亦不無深意。太陽病,原是機體欲借發汗的機轉,自體表以解除其病,但限於自然的良能,或雖得汗出而邪反乘汗出之虛深入於肌腠。中者中於內,名曰中風者,以示在表之邪深也。或不得汗出,病邪鬱集於膚表,隻是不得其汗而出。傷者傷於外,名為傷寒者,以示在表的邪淺也。中風、傷寒均屬證名,不要以為中風,即真的中於風,傷寒即真的傷於寒。至於“風傷衛”、“寒傷營”之說,是值得商討的,不足為憑。
?第4條:“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膿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這是說,初患傷寒病時,大都出現太陽病證,故謂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若脈安靜而不數急,此為較輕的證,則不至於傳裏,或傳半表半裏。少陽病則欲嘔。陽明病則煩躁,故若其頗有欲吐之情,或躁煩不安,病已有傳人少陽和陽明的征兆。而脈數急,更是邪盛,病勢正在發展變化,故肯定為必傳之證。
第7條:“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這是說,在表陽病,有發熱而惡寒者,此為發於太陽病;若在表陰病,也有不發熱而惡寒者,此為發於少陰病。
請注意。這裏的發熱惡寒和無熱惡寒為太陽病、少陰病的主要鑒別點。故首先著重提出,以示區別。
第281條:“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這是說,少明病除無熱惡寒與太陽病發熱惡寒顯然不同外,並由於多虛,脈浮之中而有微細之象,而且精神不振,故其人但欲寐也。由此不難看出少陰病為表證的陰性病。其觀點前人沒有明確的指出,故有加以說明的必要。
依據八綱分析,同一病位均有陰陽兩種不同的病證,表證當然自不例外。驗之實踐,老年或體質素虛之人,若患外感,往往見到少陰病這樣的表證,而且《傷寒論》的少陰病篇,自證治論述開始,即首先提出麻黃附子細辛湯和麻黃附子甘草湯等發汗證。尤其於麻黃附子甘草湯條,更明確指出:“以二三日無裏證,故微發汗也。”可見少陰病,二三日之前,純屬表證甚明。唯以少陰病本虛,維持在表的時間甚暫,二三日之後即常傳裏,而並發嘔吐下利的太陰病。篇中有關四逆輩諸證治,大都屬於並病和合病之類,而非單純的少陰病。凡諸病死,概在胃氣衰敗之後,亦即太陰病的末期階段。少陰死證諸條,亦多係二陰的並病,仲景不於太陰病篇提出,而特出之於少陰病篇者,實亦大有深意。病之初作,即見少陰這種表證,萬不可等閑視之。因其二三日之間即有並發太陰死證的風險,必須抓緊時機及時治療乃可救凶險於未萌。太陽與少陰均屬表證,故均有傳裏或傳半表半裏的變化。但太陽以傳陽明、少陽為常,而間有傳太陰、厥陰者,故少陰病篇亦夾有大承氣湯和四逆散等證治的出現。少陰病篇本就難讀,如用八綱分析之,尚易明了,因此,略加闡述以供參考。
總之,《傷寒論》所謂太陽病和少陰病,實即同在表位的陽與陰二類不同的證。病在表,法當汗解,但少陰病因虛,發汗不得大過,而且必須配以附子、細辛等溫性亢奮藥。太陽病則不然,若陽熱亢盛,當宜配以沉寒性的石膏,此即二者證治的概要區別。不過,無論太陽或少陰均有自汗和無汗顯然不同的二種證型,雖依法均當汗解,但自汗者必須用桂枝湯法,無汗者必須用麻黃湯法。隨證候的出入變化,而行藥物的加減化裁。因而形成了桂枝劑類和麻黃劑類兩大係列的解表方劑。
2.裏證類
裏證亦有陰陽兩類,《傷寒論》所說的陽明病,實即裏陽證,所說的太陰病,實即裏陰證。由於裏證的治療陰陽異法,方藥各殊,故應分別討論。
(1)裏陽證類:《傷寒論》第180條:“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是說病邪充實於胃腸之裏,按之硬滿有抵抗者,即為胃家實。凡病胃家實者,概稱之為陽明病。
?第182條:“問曰:陽明病外證雲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是說,陽明病的外證為何?外證,是針對胃家實的腹證說的,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的證候,即為陽明病的外證。凡病見此外證者,亦可確診為陽明病。
對此,應當注意:熱極於裏者,勢必迫於外,故陽明病則身蒸蒸而熱.此與太陽病熱鬱於體表而翕翕發熱者有別。熱蒸於裏,因使汗自出,汗量多而臭味重,與太陽中風證的自汗出,汗量少而臭味輕者不同。由於裏熱的強烈刺激,則惡寒感受到抑製,故不惡寒而反惡熱,此與太陽病之必惡寒者更有不同。
第185條:“本太陽病,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戢戢然者,是轉屬陽明也。”是說,本是太陽病,於初發時雖已發其汗,但病並未因先汗出而徹除,因又傳裏而轉屬陽明病。又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者,為太陽傷寒已內傳少陽的柴胡證,而反汗出戢戢然者,是又轉屬陽明病了。按:陽明病,有從太陽病直接傳裏而發者,亦有太陽病傳入少陽,再從少陽傳裏而發者。
第204條:“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傷寒嘔多,則柴胡湯證還未罷,雖已傳裏,而有陽明證亦不可以承氣湯以攻裏。
第205條:“陽明病,心下硬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心下硬滿,即指心下痞硬言,為胃氣極虛之候,治宜人參的配劑。故陽明病,若心下硬滿者,則不可攻之,若誤攻之,致利遂不止而死;幸而利止者,還可救治使愈。
第210條:“夫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鄭聲者,重語也。直視,譫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是說,病氣實則譫語,精氣奪則鄭聲。鄭聲即重語不休之謂。精氣竭於上則直視,譫語而又直視,已屆病實正虛之惡候,若再見喘滿或下利者,則已呈虛脫敗象,故主死。
第211條:“發汗多。若重發汗者,亡其陽,譫語脈短者死;脈自和者不死”,是說,發汗已多,若更發汗亡其陽,則胃中燥必譫語。脈短為津液虛竭之候,病實正虛,故主死;脈不短而自和者,則正氣未衰,故不至於死。按:熱實於裏的陽明病,最易耗傷津液,也最怕津液虛竭。以上兩條,皆是說明因此所致的邪實正虛的死證。
第218條:“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滿。沉為在裏,而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裏實,久則譫語。”脈沉主裏,脈沉而喘滿,當為裏熱壅逆所致,醫者競誤為表不解的麻黃湯證,而反發其汗,因使律液大量外越,以至大便為難,表因汗出而虛,裏因燥結間實,久則病毒上犯頭腦,因必致譫語。
基於上述,則所謂陽明病,即熱結於裏的陽性證。若熱結成實,則即有胃家實的腹證反映,若熱而不實則隻可見之於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的外證。此病常由太陽證或少陽證轉屬而來,然亦有自發者。裏熱最耗津液,熱實津竭則死。故陽明病最忌發汗。宜下不下亦可致邪實正虛的險惡證侯。以上隻是有關陽明病的概要說明,具體證治詳見白虎湯證、承氣湯證等方證。
(2)裏陰證類:《傷寒論》第273條:“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是說胃虛飲聚,故腹滿而吐,食不下,胃中不但有寒飲,而且不能收持之,故自利益甚。寒氣下趨少腹則腹自痛,寒氣不下行則痛自止。太陰病宜溫不宜下,若不慎而誤下之,必使胃益虛而飲益聚,甚則惡化出現胸下結硬。這裏提出太陰病的概括特征,凡病見此特征者,即可確斷為太陰病,依治太陰病的方法治之便不會錯。
第277條:“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髒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是說凡病自下利而不渴者,均屬太陰病的下利證。其所以不渴者,即因其胃中有寒飲的關係,治以宜服四逆湯這—類的溫中逐寒劑。
總之,陽明和太陰,病位都是在裏,為在同一病位的陽證和陰證。陽明多熱多實,太陰多寒多虛,是陰陽相對的證。下利為陽明太陰共有證,熱則必渴,寒則不渴,故特提出以示區別。四逆輩溫中逐寒,不隻治少陰病的下利,亦是太陰病的治療準則,合上條即為太陰病的總綱,至於具體細節則詳於以下諸方證條。
3.半表半裏證類?
半表半裏證亦和表、裏證一樣,而有陰陽兩類。《傷寒論》所謂少陽病,即其陽證的一類。而所謂厥陰病,即其陰證的—類,今擇其有關論述,簡介如下:
先說陽性的半表半裏證。如《傷寒論》第263條說:“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幹,目眩也。”是說熱鬱於半表半裏,既不得出表,又不得入裏,勢必上迫頭腦,則口苦,咽幹,目眩,乃是自然的反應,故凡病見有口苦,咽幹,目眩者,即可確斷為少陽病。
第264條:“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少陽中風,即指太陽中風而轉屬少陽病的意思。兩耳無所聞,目赤,亦同口苦,咽幹,目眩,出於熱邪上迫頭腦所致,熱壅於上故胸滿而心煩。少陽病不可吐下,若誤吐下之,則正虛邪陷更必進而悸且驚。
第255條:“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和則煩而悸。”弦細為少陽脈,太陽傷寒脈當浮緊,今脈弦細而頭痛發熱,則已轉屬少陽柴胡證了。少陽病不可發汗,若發汗則胃中燥,必譫語,此宜調胃承氣湯以和其胃即,若不使胃和不但譫語不已,且必更使煩而悸。
再說陰性的半表半裏證。如第326條:“厥明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消渴為熱證,陰不應有熱,可能有錯簡,以下大意是說,厥陰病上虛下寒,寒乘虛以上迫,因感氣上撞心,心中疼熱的自覺證,蛔蟲迫於寒而上於膈,故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寒在半表半裏,本不下利,與寒在裏的太陰病自利益甚者不同,但若下之,則並於太陰而下利不止。
第329條:“厥陰病,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陰證一般多不渴,但虛則引水自救,故厥明病亦有渴者,若渴欲飲水者,可少少與之即愈。
按:這裏少少與水即愈的渴,當然不是消渴。以是可見,上述提綱證必無消渴甚明。曆代各家對厥陰病提綱雖做了多方麵的探討,但至今仍存在不少的疑問。現結合篇中的具體證治,對此加一探討,略述如下。
縱觀《傷寒論》厥陰病篇隻有四條(除上述兩條外還有兩條,因無關重要,故從略),均有“厥陰病”三字提首,但未出證治。以下雖出證治,但無一條題以“厥陰病”的字樣。《金匱玉函經》別為一篇,題曰:“辨厥利嘔噦病”,按其內容,表裏陰陽俱備,亦確是泛論上述四病的證和治,而非專論厥陰甚明。可知叔和當日以六經病後,出此雜病一篇甚屬不類,而厥陰病篇隻了了四條,且無證治,以為即是厥陰續文,乃合為一篇。不過,叔和未嚐無疑,故於《金匱玉函經》仍按原文命題,以供後人參考。惜《金匱玉函經》在元代已少流傳,故後世一些人便認為厥陰篇後都是論述的厥陰病,此又非叔和初意所料及。其實仲景此篇另有深義,約言之可有三點:1.胃為水穀之海,氣血之源,胃氣和則治,胃氣衰則死,凡病之治,必須重視胃氣,因取此與胃氣有關的四種常見病,辨其生死緩急,和寒熱虛實之治,為三陽、三陰諸篇做一總結。2.同時亦正告醫家,表裏陰陽概括萬病,傷寒雜病大法無殊,故稱《傷寒雜病論》。試看白虎湯、承氣湯、瓜蒂散、四逆湯、大小柴胡湯、桂枝湯等傷寒治方,適證用之亦治雜病。3.此外烏梅九、當歸四逆場等條,雖論治厥,但證屬厥陰,又不無暗為厥陰病的證治略示其範也。
大江川 回複 悄悄話 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那麽假若吃了這個藥,就是宜抵當湯了,若脈數不解而下不止,不是接著這一節,接著上邊可下之,假令已下,他可以發生兩種問題,一種啊脈數不解,合熱則消穀善饑,這是我們說的嗜食證啊,嗜食證是多有瘀血了,假若六七日還不大便,那麽這是肯定有瘀血,所以他用抵當湯來主之,那麽假若,下之後,假令已下,脈數不解,而下不止,這個不是合熱消穀善饑,不大便了,這個反而瀉下不止,那麽這個他是協熱痢了,就是他這個熱啊隨著他這個瀉藥駐於大腸而為協熱下利,所以必便膿血也,那麽這個是接著上條,上頭啊我們遇到這麽種病,假設發燒七八天了,那麽這個時候這個脈浮數啊,他不是表證了,不是熱在表了,這個浮也主熱,浮數者就是有熱,這個熱是,一般說應該在裏,所以他說雖脈浮數者,你不要認為他是表熱,而是裏熱,可以下,那麽下之後呢,病就好了就沒問題了,假若下之後,脈數還是存在,數還是有熱了,那麽這個啊有兩種問題了,一個你看他這個下後的情況,他中醫這個是處處講辯證,如果他要消穀善饑,他是瘀血和熱的一種反應,那麽他是,假設是這個樣子,他不會大便的,因為你不去瘀血,隻是用通便的藥,就達不到這個問題了,到七八日還不大便,這肯定是有瘀血,這是又一段,用抵當湯。那麽假令已下,而脈數不解,他這個病啊,還是在裏,可是變了,他必定要發生協熱痢了,因為熱在裏頭久了,你一通大便,這個熱隨著瀉下藥而為下痢,便膿血證,這是又一節,這一節下痢便膿血,頭前都講過了,根據辯證血的方法來治療了,所以他也沒出方證。這個上次,這個應該並到頭前那一節就好了,這個書啊得斷開他,大概在成無己本啊他就是在一節,在那一章裏頭,那一條裏頭。
第259條
傷寒,發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寒濕在裏,不解故也。以為不可下也,於寒濕中求之。
這個傷寒,太陽傷寒,他應該發汗,那麽可是發汗之後身目為黃,這個人啊發生黃疸了,那麽這是什麽道理呢,這是由於寒濕在裏而熱不退者,咱們這個頭前也講很多,所以在太陽病這個階段,心下有水氣,表不解啊,你非先去水氣不可,頭前的例子很多了,像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術都屬於這個,他裏頭有停水,如果小便不利,那你吃解表藥是達不到這個要求的,必須兼利小便,那麽這個病呢也就這麽個看法,完了我再給你們講,看法呢古人有些不對的地方,那麽這個熱不退,跟寒在裏有關係,以為不可下也,這個黃疸這種病啊,一般說是可下的,假若我們診斷這個證侯而不可下,他是純粹寒濕在裏,這說明什麽問題呢,古人這個樣子看的,這個發黃證,他認為是有濕有熱,所以他叫做瘀熱在裏嘛,瘀熱在裏,這個熱與水他叫做瘀熱,瘀血也叫瘀熱呀,這個熱,瘀血叫瘀血的,也叫瘀熱在裏的,這個瘀與水,他這個水和熱啊,相煉,這個病曆上有的就是,熱以水為巢,這個水以熱為巢,熱以水為據,???的醫案上常有這些話,這是個現象的問題,那麽如果有水,你不利水,這個熱去不了,這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那麽古人也解釋這個道理,他說這兩個在一起他就瘀一塊,就像咱們這個土和水淤泥,那麽他要瘀起來,他就不去了,古人是這麽個看法,那麽這個濕熱兩種東西啊,濕勝熱,這個熱隨濕化,咱們就是這一段說的,寒濕在裏為不可下,這個章也叫做陰黃啊,這個陰黃就屬於太陰,他就變成一個大便稀,甚至於溏便,那麽這個時候呢你不能下了,就是用一種以寒濕中求之,他這個指的就是茵陳五苓,就是五苓散加茵陳,這個五苓散是利尿藥啊,加上茵陳呢,就是治這個病,那麽如果這個濕熱這兩個問題,如果熱勝於濕,這個濕隨熱化就發現陽明病咱們這個茵陳蒿湯就是,這叫做陽黃,陽明嘛,陽明,太陰,陰黃,陰黃指的是太陰,這個濕隨熱化,這個大便燥結,這個腹滿啊,發黃,那麽這個要用瀉法,那麽後麵這個茵陳蒿湯就是,那麽這個呢隻是熱隨濕化,濕勝於熱,那麽這個呢不要去吃瀉藥,當以寒濕中來求治療的方法,那麽這段究竟是說明什麽問題呢,拿到現在來看,這個很像說的是黃疸性肝炎,那麽這個病我們在臨床上常有,他在黃未明顯發作以前,那就類似傷寒,所以現在我們在臨床上也常遇到啊,我這個肝炎,大夫給我誤診了,他還盡說西醫啊,他到急診的西醫也是一樣的啊,那個時候看不出肝炎的,治了兩天發黃了,就是這個,所以這個黃疸的發作不是開始一下子就有的,他先是也像咱們一般的感冒,無汗,這個臨床上誤診啊不光是西醫,中醫是一樣的,當時就當是感冒,這個並不是錯的,這個沒有關係,他是患者常這麽說,給我診錯了,那麽古人他說這個濕熱,是古人的一種看法,與我們的治療是一致的,茵陳五苓也好,茵陳蒿湯也好,你看像這些方子,全是去濕去熱的一個辦法,他好病,那麽這個黃疸是不是就是這個濕熱造成的呢,這個不一定,就是這個證侯的反映,他是有濕有熱,他是在這個病理上是有這個情況,但是他不是這兩個是主要因素,這個現在的西醫是很給證明了,他是這個或者是肝膽管,或者是輸膽管,他是有這個阻礙造成的,那麽這是事實,你不可否認的,所以古人這個看法,就其治療,根據我們這個方劑的治療,所以中醫先有實踐,他後有理論。他根據這個,他用這個茵陳蒿湯啊,或者是茵陳五苓,他無一不是去濕解熱,才能治療這個病,那麽肯定他是濕熱造成的,古人是這樣子來看的,他是先有這個治療,那這個治療,那肯定是古人那一點點試驗啊試驗,所以中醫發展在幾千年前了,那個時候限製了科學水平,沒有科學可以說,他不是在一個科學的一個理論基礎上而演繹出來的這麽一種治療的手法,他純粹是通過臨床,所以中醫這個東西就是經驗醫學啊,他經驗出來的一套東西,怎麽經驗呢,還不是拿人試驗的嘛,這肯定的,這一點毫無隱晦,所以中醫最先發達是針石,古時候的,在沒有銅器以前,就用石頭啊,石頭磨個尖,一樣做針使,所以咱們是針石,他這個人就是這樣子,有人他就有疾病,有疾病人就得對付疾病,想各種法子了,那麽這個也是,你看這個,所以現在臨床上也是一樣,古人說的這個治療的方法,他通過實踐,這個是永遠不會錯的,我們也就是遇到這個證就是這個治療,是準能好病,那麽至於什麽道理呢,這個就得參考這個近代的生理,病理更能好一些,所以中醫的理論要提高,我覺得這個地方也是值得研究的。第二條也是,你看他這裏不說是陽明病,都是說的傷寒。
第260條
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
這個七八天,常有表傳裏的時候,這個書呢,你看他這個日子也不是隨便寫的,他都根據一般的這個常規,這個表證,四五天五六天,大概都從表傳到半表半裏,這是常啊,就是一般啊,特殊情形啊又當別論了,那麽到六七日七八天,他都棄表傳裏,傳裏的時候是這樣的,由少陽病傳裏,也是七八天的時候,由表傳裏也在七八天的時候,那麽可見這個疾病的由表往內傳哪,由表先傳半表半裏時間最多,也有由表直接傳裏的,也有,你像我們在臨床上遇到的感冒,沒有幾天他是身上無力啊,他是高燒不退,但是他沒有太陽病的表熱像身上無力,咱們這個傷寒論有脈浮細而嗜臥,懶了,這就是傳到半表半裏,那這個時候的惡心啊,往來寒熱啊,不願意吃東西的一係列的柴胡證都有了,所以咱們用小柴胡湯,這是最恰當不過的。與這個書上說的也是這種,但是又幾天了,他從半表半裏近到裏了,這個時候大便也幹了,舌苔也黃了,那麽現在用小柴胡湯就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了,他這個既有柴胡證,也是半表半裏他並於裏,就是少陽陽明並病了,咱們就要用大柴胡湯,大柴胡湯是兩解,既解少陽,也解陽明之裏實了,他加大黃了芍藥枳實,所以他這個幾天,這個日子啊,也不是隨便這麽寫的啊,這是按照一般常規。
那麽太陽傷寒七八日裏,這個期間,常常是他由表傳裏的時候,那麽這個時候發黃,身黃如橘子色,橘子這個身黃色了,是非常鮮豔,他這個熱啊的表現啊,他就表現鮮豔,這個寒的這個表現就是表現這個黑褐,所以這個身黃如橘子色說明這個濕少熱多,小便不利,腹微滿者,在古人他這麽樣子看法,視這個黃疸的發生啊隻有熱就變成一個純粹陽明病的傳裏的話,再有濕,他才能夠發黃呢,那麽這個是絕對小便不利,小便不利,水不得行於外,他就是留於裏了,留於裏啊這個熱又轉為裏,所以這個熱和水兩個又結合了,為瘀熱在裏,腹也微滿了,腹微滿,一方麵是裏實,他這個二便不利,小便不利他也是滿,但是隻是微滿,不像大承氣湯,大實大滿,不是那樣的,可是這個呢,純粹是濕熱的問題了,熱較於勝,所以他用茵陳蒿湯,茵陳蒿湯是梔子,大黃,茵陳這三味藥組成,頭前有,一方麵去黃,另一利濕,同時呢用大黃來通便去濕,那麽他這個也是傷寒,所以他開始是傷寒,看不出來他發黃,那麽到七八天了,突然間發現了,這個跟上段都是說的我們現在臨床上常遇到的情形,都像一般的這個感冒,以太陽傷寒的這個病證出現,那麽這個開始的時候就當一般的感冒治了,現在也是,那麽到後來他發黃了,那古人對這個發黃,不管是肝炎啊膽囊裏麵的一些問題啊,他這個他查不出來,所以中醫講辯證,現在咱們用這個很多的一種科學的一種這個檢查的辦法,那古時候是沒有的,但是有這種證的一個治療是絕對對的。
第261條
傷寒身黃發熱者,梔子柏皮湯主之。
此身熱與表證的翕翕發熱的熱型是不同的,太陽病翕翕發熱,就象是熱籠罩著人的體表,身發熱。這個熱是從裏來的,陽明病更厲害了,蒸蒸發熱。此外,身發熱則非指一般的太陽表證的翕翕發熱。那麽這類的表證如果發黃,用梔子柏皮湯主之。所以傷寒身黃發熱,身上有黃而發熱,這類的沒有腹微滿,即上麵茵陳蒿湯的內實,也沒有前麵講的寒濕在裏,隻是熱。這段文字是簡文。臨床上用此方,人特別煩燥,如果遇到這種黃疸,病人煩燥不安,但大便不實,即大便通調,裏不實,有熱而無寒,這就用一派苦寒藥就行了,所以用梔子黃柏甘草,梔子黃柏是苦寒解熱的藥……黃疸的發生也很多,主要是煩,煩的厲害,所以用梔子為主的,另外加黃柏。
第262條
傷寒瘀熱在裏,身必發黃,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
這個說是在表,就是說傷寒,沒說日子,沒有五六日、七八日等,就是在表證的期間,假若又有瘀熱在裏的話,雖有表證也必發黃,不是傳裏的問題。根本裏頭就有瘀熱,這個應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這個方子解表除黃,也去濕去熱,瘀熱在裏嘛,赤小豆去濕,生梓白皮、連翹全是解熱之品,麻黃杏仁是解表的藥。這節的意思是,在臨床上遇到發黃的病,有表證,發熱怕冷,頭項強痛等存在,這種發黃,要是無汗用此方。此方是以麻黃湯為基礎,麻黃湯去桂枝,加薑,生薑發汗與桂枝差不多。但此無氣上衝,有惡心。有表證,有些惡心,沒有氣上衝的樣子,可用麻黃湯去桂枝,換上生薑,另外給些去黃的藥,如生梓白皮、連翹、赤小豆,就是去濕熱,以祛黃。即在臨床上黃疸在表,要發汗,在裏,可用茵陳蒿湯,還有梔子大黃湯,這個書沒有,在金匱黃疸篇就有。如果不在表,也不在裏,而在半表半裏,就是小柴胡湯。小柴胡湯配伍茵陳蒿湯或配五苓散,無一不可,不配伍也行。如果用小柴胡的話,柴胡證狀要相當的俱全,這也是金匱要略上說的,發黃而嘔,再有熱,就是小柴胡湯證,即可用小柴胡湯。當然如果兼裏實,即用大柴胡配茵陳蒿湯就行了。如果再遇寒濕,就配茵陳五苓散。這裏的表證是無汗的,要有汗呢?有汗就用桂枝湯加黃芪。黃芪也去黃,也是金匱裏麵的。總而言之,他這個書就是辨證,什麽藥去黃,什麽方子治療,在臨床上也要根據疾病的反應,如果在表,即我們後頭講的,當發汗的,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如果根本就是自汗,也是表證現桂枝湯證的,發熱汗出,惡風這類的情況,就用桂枝湯加黃芪。黃芪也去黃。如果是裏證,就根據這幾個方劑,茵陳蒿湯,梔子大黃湯(即是梔子豉湯加大黃)。煩的更厲害,可合用梔子柏皮湯。要是半表半裏證呢,與柴胡劑裏求之,大小柴胡湯配伍相當的藥物都可以的。這都是臨床上常見的。到此把是陽明篇講完了。
八綱分析呢,就是陽證在裏,就病位上來說是在裏,什麽叫陽明病呢?不是什麽特殊個別的病,象肝炎、腎炎等為個別的病。與太陽病一樣,在此書上,病名都是一般的證,什麽病都可以得陽明病,陽明病不是單獨的一筆路病,有特征,什麽特征呢?此書上分二段說的,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這就是腑病,即是病實於胃腸之裏,拿手按,有抵抗,甚至有壓痛,即按心下的部位。有的陽明病隻熱而不實,這個腑證就沒用了。它光熱,所以在陽明篇裏頭又提出一個陽明病的外證,沒有胃家實怎麽辨陽明病呢?外證是身熱汗出,不惡寒,但惡熱,這是外證。換言之,無論什麽病,有胃家實或者有身熱,汗出不惡寒但惡熱之外證,則都為陽明病。所以這二個,一個是腑證胃家實,一個是外證,這二個是陽明病的特征,可以這樣理解它。凡是陽明病就得具備這個條件。臨床上把此作為判斷陽明病的標準。
這個陽明病怎麽來的,我開始就說了,由太陽病不解而轉屬陽明病者,叫太陽陽明,前麵有,還舉例子,如脾約是也。在太陽病,由於治療不當,本因發汗而吃瀉熱,使熱陷於裏,也能轉為陽明病。即便依法發汗,如果病相當的重,也不一定在太陽病的階段把病治好的,這在臨床上是不可忽視的,尤其是真正的傷寒,傷寒為大病,大病好的時候全在少陽的末期和陽明病初期,就在大柴胡湯、白虎湯的階段,甚至調胃承氣湯的階段可以好的。但在太陽病的階段常常不好,即使治療得當,不過是殺一殺病勢,使病勢減輕,使轉裏或半表半裏,不那麽猛暴。一般輕病表證的時候可以好,如輕微的感冒,喝點薑湯也可好,就說弄點薑水喝一喝,出點汗,吃點茶葉出點汗都可以好的。真正的重病不是隨便吃藥就可以好的,就得按規矩,該用麻黃湯非用不可,用桂枝湯就不行,該用桂枝湯用麻黃湯更不行。所以此書辨證嚴的很,不但要辨六經、八綱,而最後要辨到方證,方證就是咱們講的這套,即一個方劑有一個適應證。不這樣則達不到療效。
所以陽明病,由太陽病傳來的,就有這幾種原因,也有些誤治,有些在太陽病的階段發汗太過,喪失水分太多,裏頭燥結,也有重病,在太陽階段雖然依法治療,但是在此段階好不了,也是要傳裏或半表半裏的。如果傳裏之後,陽明病已發生,太陽病還存在,這叫太陽陽明並病。即太陽陽明是也,少陽陽明也是一樣的,少陽病,也有因誤治的,使邪陷於裏,而發生陽明病,也有的,你看利小便就是的,喪失津液太多,也使大便幹,少陽病不可吐下和發汗,隻能用和解的法子,如果用發汗或吐下,(少陽病吐下則悸而驚),這個虛其裏,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本來胃腸不虛,吃吐藥、瀉藥,虛其胃腸,外邊邪熱,趁胃虛,往裏頭去也發生陽明病。也有象表證而病重的,在少陽病,沒治誤,也有傳為陽明的。如果轉屬陽明了,就是少陽病還沒解,陽明病已發生,這時叫少陽陽明並閏。即少聯聯明者是也。假設說無論太陽轉屬陽明,還是從少陽轉屬陽明,而太陽少聯沒有了,隻是陽明證了,就是胃家實,就是正陽陽明。所以把陽明分成三個,特以設個問答。沒有少陽(19:20)陽明的痕跡了,隻是陽明病了,陽明病最終還是胃家實,即為正陽陽明,這個是就陽明的發生而分,陽明有太陽陽明、少陽陽明、正陽陽明,這麽一種說法而已,這個不是個重要的,方才說的重要,陽明病有他特征。另外陽明病,在原則上怎麽治療呢?如果裏實當攻,當下,如果裏熱而不實,隻有外證,沒有胃家實,這個不能吃瀉藥,隻能清熱用白牙湯。凡是熱結於裏需攻的都是陽明病,咱們講太陽病那裏頭有很多,結胸證是陽明病,所以放在太陽篇是不對的,明明是說熱結於裏嘛,水結胸脅,熱結於裏就是陽明病,所以也得攻,且所用的方劑比大承氣都猛烈,不過是攻水,一方麵攻裏實,一方麵攻水,所以攻下這種方劑,我們可以看出來,配伍什麽就起什麽作用。如幾種承氣湯,要想它去實水積滯,所以配厚樸、枳實,厚樸、枳實這二味藥在健胃中常用的,平胃散不也是半夏厚樸嗎?它裏頭有陳屎,就脹滿,就隻是說行氣消脹,其實由於食積的方麵最多,所以配厚樸枳實就去宿食,燥屎等。配甘遂大戟芫花呢,就下水,所以也用大黃,配合血分藥,如桃仁丹皮就下血,去瘀。所以在太陽篇就講到,很多是陽明病,結胸證屬陽明,桃仁承氣湯證也屬陽明,抵當湯的更不用說,全是。不過是在陽明病裏頭,有些其它的關係,有兼發瘀血證的,有水濕結於胸脅的結胸證。再如瀉心,三黃瀉心湯,大黃黃連瀉心湯,是不是裏證,也是裏證,不過它是下火。剛才說了,陽明病裏熱當清,但是由於火鬱在那個地方不去,本經中說是熱氣,也得往下攻。所以大黃要配合苦寒藥就能下火,現在用的黃連解毒湯都是這種情況。黃芩、黃連、柏子、大黃,那下火相當有力量。火鬱結在心下的部位就成痞,這個痞不是指胃虛衰那個痞。這是由誤治造成的多,在表證的時候,吃瀉藥,雖沒結實,但熱陷於那個地方,心下部,這也是屬於陽明,是下火的一種手段。還有頭前的瓜蒂散,也是裏證。這個裏證我可以這樣體會,為什麽會發生裏證?人的身上是妙不可言的,當人有疾病了,就會對疾病抗議,內經上有,夫邪氣交爭在骨肉,這就是表證的階段,此階段,邪與人的津氣在骨肉皮膚之間打仗,所以中醫老講正邪分爭,這是指這,我們講柴胡證時,說的很好。在這打仗,但人的生理不是萬能的,雖有這種反應,打算從體表解除疾病,事實上他解決不了,打不勝了,就想法往裏鑽,變更禦病的機製,就發生少陽病,前麵柴胡劑講的挺好,“血弱氣盡,腠理開”表證的時候,血氣盡量向體表輸送,以攻邪而從汗解。這時,達不到目的了,人的體力有所不支了,就撤外邊而自衛於內,就在半表半裏的部位,就是胸腹前邊了,此時“血弱氣盡,腠理開”那不是虛,是把外頭的氣血往裏頭撤,而防衛裏頭,所以邪氣因入,與正相搏結於脅下,這段解釋相當好,還是要禦敵。不過是換過方向。利用很多的髒器功能來解除疾病,即由呼吸道、泌尿係各個方麵。半表半裏的部位,就是人身上這些髒腑之聚積之地。利用腑髒來解除,所以就發生少陽病這麽一種病理階段。如果這個階段也不行了,最後就想利用消化道解除疾病,消化道有二個方麵,一個是吐出,一個瀉下,所以把病邪盡量包圍到胃腸裏頭去,此為裏。所以疾病萬變,反應到人體就三個部位,不是表就是裏,再就是半表半裏,所以疾病它有一定的規律,人體解除疾病隻這麽三個方麵。汗腺排出疾病,即是外邊作戰是最良之道,在體表上打,對人的妨礙不大,所以表證死人很少,再打不了往裏退,退到半表半裏,借諸多髒器的協力,而消除疾病,再不行就用消化道,嘔吐學業一下,來驅除疾病,但都陷於人的自然力量,達不到,怎麽辦呢?所以中醫講順勢利導,即順病勢。所以達臨床上要澱粉枚觀察,萬其瓜蒂散寫的最好,說心裏頭慍慍欲吐而不能吐,說明病理機製打算吐出而去病,甚至於氣上衝咽,而不得息,光有這種反應,又吐不出來,故此時一吐準好。所以傷吐多者不可,病勢是向上走,當順勢導之而出才可。陽明病階段,雖把病整個集中到胃腸中,反倒發生不大便,怎麽辦呢?大便不就好了嗎?我認為湧吐的方劑或瀉的方劑都是去裏實的手段,在上麵根據病的趨勢,欲噦者噦之。不往上噦,使上吐是不對的。
這是總結陽明病,所以疾病萬變,由於人身上有這麽一種禦病機製,所以這個病不出於表、裏、半表半裏,人的生理是萬人皆通。所以反應出的病,就有一定的方位。這個六經,所以有用,就得沒,不是說傷寒病有六經,萬病都有六經,六經就是表裏,半表半裏三個病位,它反應出二類病情,一個太過的陽,一個不及的陰,所表有陰陽,裏有陰陽,半表半裏也有陰陽,就這麽六個基本類型,這是不會變的。古人發現這個也是經過千難萬困的。這個在臨床上是不是這個,也的確是有。不過在三陰篇的這個病,發生的比較少,那都是病比較嚴重的,才有這種情況,三陽篇是常見的,所以三陰篇的解釋,大概就隨便說了,因為找不到一個很好的現實的說明嘛。三陽篇在臨床上天天看見的。這說的陽明病的治則方麵,整個的把它擴展看一乍,可能是這樣的。這個治則是個原則的東西,那麽它這個書,怎麽治病呢?還往前頭分析,就是辨到具體的方證上,所以他這個書講辨證辨脈並治,不是隻辨到六經就完了,如瀉的三個承氣湯和麻子仁丸,用錯了就不行,非常的細。白虎湯裏頭有白虛湯與白虎加人參湯……,不來用它那也屬於誤診的,這個都是代夫的責任了,所以這個書哇,把大承氣湯反複來論,既要有潮熱,又要有燥屎,才可用大承氣湯。那麽大承氣湯不要誤會它,隻要是燥屎就可以用它,是不對的,而是以燥屎,即大便硬作為用大承氣湯的火候或標準,不為大便硬而設。所以這個書好,特以大便硬提出很我了,由於汗出多而大便硬,沒有發熱的情形,這個瀉不了,所以有蜜煎導一類的問題了。就是厲害了,人平素津液虧,萬其是老人,老人得習慣性便秘最多了,津液虛,這個便秘也攻不得,陽蠍於裏嘛,頂多用麻會治脾,麻仁丸就是麻仁治脾的方子,這也是大便硬,這不是用大承氣湯的目的。大承氣湯既要大熱大實,實到什麽程度呢,大便硬就行了,不到大便硬的程度,不可用大承氣湯。另外大承氣湯不要老守常規,所以三個急下症,一個是“目中不了了,睛不和”,二個是“發熱汗出多”,這也了不得,馬上津液脫盡,也得急下,此時別管他大便硬不硬。三個是發汗後當時就腹滿痛,又滿又痛,病勢來的凶猛,這得急下。所以為醫之道,既要謹慎,也要當機放膽,才能治病。那得怎麽辦呢?古人的東西,也實實踐,就這些東西得掌握,不是在原則上,立法就可以治病的。
再就是三個承氣湯是有些不同的,調胃承氣湯,擱個“調胃”,就是胃不和有熱,芒硝是寒性瀉下劑,此方以大便幹,以熱為主。小承氣湯,也是大便幹,以滿為主,有厚樸枳實,還有大黃。調胃承氣沒有枳實厚樸,小承氣去熱差的多。大承氣湯既能以芒硝治發潮熱,又有厚樸枳實去滿。能去大熱能去大滿,量也重,同時大瀉下,此藥特別猛峻。
這裏頭茵陳蒿湯不是隻要是發黃,就為陽明病,可攻的。如“寒濕以為不可下也”那不屬陽明病,茵陳蒿湯就屬陽明病。在金匱內梔子大黃湯也屬陽明病,皆為現出陽明證候的發黃,根據陽明病的法則治療就可以了。再者不是在陽明篇的方劑都是治陽明病的,陽明病在治療也有一定的方法,有表證在的話,雖有陽明病不可攻之,必須先解表。所以桂枝湯麻黃湯擱在裏頭,全是表不解,都是屬於並病之類的,先解表。其它的方子也有如獵苓湯是利小便的,這些都是比較,比如陽明病裏熱他喝,獵苓湯也渴,在這裏還作一個比較的。大陽篇也是一卷。尤其是四逆湯。
第五章 辨少陽病脈證並治篇
第263條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幹、目眩也。
少陽病就是半表半裏的一種陽性證。陽熱在半表半裏的部位,半表半裏就是胸腹腔間,不能入裏,也不能出表。熱邪在這個地方,隻能順孔道往上湧,往上來。所以口苦咽幹都是孔竅的地方發生熱象。口苦,少陽病見口苦,最常見不過。臨床上病人口苦肯定是柴胡證。咽幹,內有熱,咽也幹,熱往上亢,目眩就是頭眩暈。
也就是說在半表半裏的部位充斥熱邪,口苦咽幹目眩,這一係列的問題是一個必然的反應。所以拿它作少陽病的一個特征,是比較正確的。但也有不足的地方。這段的意思是這樣的,少陽病不是特殊的病,隻要在臨床上遇到口苦咽幹目眩,這一係列證候,可以肯定是少陽病證。這是辨少陽病的特征。
第264條
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
少陽中風,意思是太陽中風類的病,而傳入半表半裏而發生的少陽病,也叫少陽中風,就是由太陽中風證而轉屬少陽病叫少陽中風。二耳聾,無所聞,目赤,這與上麵講的口苦咽幹是一樣的道理。熱要是甚者,不止於口苦咽幹目眩而已,有的時候身與目也發生熱亢的證候,身熱的甚則聾,目熱的甚則發昏,所以這在少陽病裏是經常遇到的。
一般是口苦咽幹目眩,甚者有時候耳聾目赤,所以柴胡劑五官的證候常有用的機會,尤其耳聾目赤,大概這種應用柴胡加石膏的法子好。
胸中滿而煩,有二個看法,一個為胸脅苦滿互詞,而煩,柴胡證喜煩,也就是說熱往上衝,上麵基於耳目口咽,由於往上衝胸中也滿,由於熱往上衝關係也煩,這麽講也可以。說他是柴胡證的一個征候,即是胸脅苦滿而煩。前麵柴胡講了,在這隻簡單的說一下。柴胡四證:胸脅苦滿,心煩喜嘔等。在這把胸滿而煩放在一起,言外的意思是這是柴胡證。這個初傳少陽而發生的小柴胡湯證。小柴胡湯前麵講多了,不可吐下,半表半裏,病不在裏,在裏而實於上而可吐,實於心下可以瀉。
不在裏當然不可吐下。病邪沒在胃湯裏,吃瀉藥隻能虛其胃腸而已。胃虛,如有寒飲的話則乘這,而心下悸而驚,驚則是燥的意思,驚燥,比一般的煩厲害了,這部是病陷於裏的一種證候,甚而驚燥。也可以這麽講,古人說氣虛也悸,這是指心髒說的,那麽瀉下傷氣,氣虛則悸,吐下也亡津液,喪失血液,血液不足,則不足以養心,也驚,這是根據咱們的看法,古人說是心主神明,這個驚是指腦係的問題,這也講的通。
總而言之,太陽中風而有耳聾、目赤,再有胸脅滿而煩,也是柴胡湯證,當然是不可吐下,吐下虛其裏,邪趁裏虛而趁裏虛而內動,則進而為悸而驚。
第265條
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和,則煩而悸。
頭痛發熱,是太陽病的征候,但太陽傷寒,脈不應弦細,應浮緊,再加上頭痛發熱,肯 定是太陽傷寒。病在外脈浮,病在裏則脈沉,此脈弦細,不浮不沉。
每部有三候,浮以候表,沉以候裏,弦則中以取之,不浮不沉,指力一般,不輕不重時感覺脈比較直,浮取則感覺不出來。這個弦就是少陽脈。
但是脈弦有多種多樣的,不是脈弦就是少陽脈,浮弦與浮緊差不多,為表實的一種證候,沉弦,為裏,肚子痛也沉弦,弦也應拘急的現象,如少陰急痛,脈沉弦。中間的,不浮不沉的弦,中取的半表半裏的,此處比較實為少陽脈。而細,前麵講過,“太陽病十日已去,脈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細就是氣虛血少的脈,就是津液虛。少陽病,前麵講的,柴胡證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即表證的時候,脈浮緊為傷寒脈,血液充斥,津液充斥,所以脈非常緊。在少陽病,血氣都往裏麵退,退到裏麵去,所以在表的脈就細了,不充血了,體液不在外邊了,所以脈又弦又細肯定是少陽脈,頭一段沒提出少陽脈,在這裏提出少陽脈,本來是頭痛發熱,太陽傷寒有此證,但脈浮緊,現頭痛發熱,脈不浮緊,而弦細,所以說屬少陽,這一段很有用意,一個是要辨別少陽病與太陽病就相似點進行鑒別。所以頭痛有熱,一看就是感冒,這個感冒是在表還是在半表半裏,在表可發汗,在半表半裏不可,所以辨證也是這樣,如果病疑似之間證是可疑的,但是要取之於脈,看一看。這段就是這個樣的。
所以這段不是太陽傷寒,而屬於少陽。它擱個“傷寒”,當然開始可以是太陽傷寒轉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既轉屬少陽,不可發汗,所以一樣的症狀頭痛發熱,有可發汗,有不可發汗。這個就是中醫辨證的精神,這裏你發汗就壞了。少陽病不在表,攻表不行,白讓它喪失津液,這樣就傳裏了,胃中幹,就說糊話了。此屬胃,就是屬於陽明胃了。那麽此時得治胃,胃和則愈,我們用藥使胃和,如調胃承氣湯,小承氣湯,看證候,這個地方不是治療的問題,使之胃氣和,這個譫語可以好的,前麵已講了。如果不這樣,胃不和,就不隻是譫語,更要悸而微煩,煩而悸,煩就是煩燥,不但譫語而且煩燥不寧,而且心有悸動,裏熱盛也可讓心髒悸。那麽前後二段是衝原則上來說的,既是少陽病,不可吐下,也不可發汗。另外在此條又提出少陽脈,脈是弦細,有時候病已傳少陽了,可是與太陽證候相似的,前麵講過,柴胡證但見一證必是,不必悉俱。雖然提出頭痛發熱,可是臨床上總有惡心,胸脅滿這些問題,它隻是就痛發熱,這一項問題,而區別太陽傷寒與少陽病的不同,這很重要,從這裏看,柴胡劑治頭痛,是非常重要的。
這個我在臨床上不斷用這個方子治這個病,如一般的病毒性感冒就有這個情形,就象乙腦那樣的痛,如果這種情況現柴胡證,用小柴胡加石膏是極有驗的,我治很多很多的。如果現大柴胡湯證,舌苔也黃了,就大柴胡加石膏。所以柴胡證的頭痛挺常見的。通過這一節告訴我們,柴胡劑治頭痛,這我用得很多很多的,有一個腦腫瘤病人,開刀後發現是骨質的,不能動手術,腫瘤如棋子大,用針頭都刺不進去,後來封上,後來找我看,也是用此方,用的大柴胡、桂枝茯苓丸加石膏,上次講柴胡劑的時候講了,現在還很好的。所以頭痛,柴胡證很多,各種各樣,但是必發熱,還是有熱。
第266條
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幹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
這是總結上二節說的,不管是中風,還是傷寒,本來就是太陽病,而在太陽病的階段不解,轉入少陽之後,首先要發作小柴胡湯證,脅下硬滿,幹嘔不能食往來寒熱,這都是小柴胡湯證,脅下硬滿,就是胸脅苦滿,用各種說法來說明脅下的狀態,苦滿,以滿為苦。滿是什麽形狀呢?這裏說了,硬滿,脅下有抵抗。幹嘔不能食,心煩喜嘔嘛,同時往來寒熱,很明顯的柴胡證俱。這時也沒經過吐下等誤治而脈沉緊者,沉緊是裏實的證候,雖然有裏實的脈也不能吐下,這裏尚未吐下,也不是隨便說的話,是根據脈沉緊,因為脈沉緊是很容易誤治的,對柴胡的證候搞不清情況仍然可以用小柴胡湯。
上麵四段對少陽病的治法,隻提到小柴胡湯,可是前麵講的很多了,如小柴胡湯,大柴胡湯,柴胡桂枝湯,柴胡桂薑湯,都是的,如果在半表半裏的地方,靠近外則偏於有證,如柴胡桂枝湯,既有小柴胡湯證又有桂枝湯證,就是太陽與少陽並病,近於表,即表證未罷,也即太陽少陽並病。如果已經傳裏,但柴胡證還存在,即少陽陽明並病。所以全要掌握少陽證,少陽證不可吐不可下,但是要在一個方劑裏麵同時二解表裏或者二解少陽陽明。如果不用柴胡劑,而單獨用解表劑或祛下劑是不行的。所以講柴胡桂枝湯,治太陽病沒解而少陽病發生了,這是表裏雙解的法子了,但是可不可以用其它的麻黃劑呢?當然可以,尤其葛根湯。與小柴胡湯是常並發的。尤其是小孩子的感冒,一來了,表證很輕,同時有半表半裏證,胸脅滿,嘔吐,有時甚至有下利,如果有這種情況,就把表,半表半裏的方了一起用,是不會錯的,這個我常用,不但我常用,我有一個屯常,就用小柴胡與葛根湯合方。所以研究這個東西既有這個意思,也可以引伸。既有柴胡桂枝的合方,也可以用柴胡、麻杏石甘湯合,或小柴胡與葛根湯合方,都可以。根據證候,這個在臨床上常用。
這幾段,它擱個小柴胡湯,旁的為什麽說呢?這病由太陽病初傳少陽的時候,小柴胡湯證,這臨床上的,旁的不說了,都在前麵講了。少陽篇,段落比較少,前麵都說了,在這 裏提一提就夠了。把小柴胡擱在這裏,就可以聯想到小柴胡加芒硝、大柴胡湯、柴胡桂薑湯、 柴胡桂枝湯。
第267條
若已吐、下、發汗、溫針,譫語,柴胡湯證罷,此為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這以前對柴胡證,論的很多了,如果發汗和吐下,柴胡證不罷呢,雖然下之,不為逆,還可以用柴胡湯,前麵都講了。在這裏,說是變成壞病。這裏說前麵沒說的,又變個方法說,若已經誤吐,誤下,誤發汗,誤用溫針,熱不能用溫針治療,病人已經譫語了,柴胡證罷了,再用柴胡湯不行。此為壞病,這是通過誤治而造成的壞病。
所以中醫的辨證就是現實,昨天的病情與今天沒關係的,但是可作為病證的參考,但不足以為憑,今天有什麽證就用什麽法子治療。這是治壞的病,要看現實,知犯何逆,這個”知犯何逆”,各注家解釋不很多,一個是說這個逆是汗所致的,吐所致的,還是什麽所致,就是弄清楚什麽原因造成的這仆逆。這種說法失妥當。辨證要根據現況,是說的這個,是什麽證就用什麽方法治療,這是對的。是調胃承氣湯證,譫語嘛,已經入裏了,還是白虎湯證,還是小承氣湯證等。
第268條
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
三陽合病就是既有太陽病,又有陽明病,再有少陽病,同時發作,不是有前有後,這就為合病,有太陽病則發熱怕冷,陽明病大便幹等,再有少陽病口苦咽幹等情況合在一起,叫三陽合病,同時發作,這是就證候上說的。就脈上來說,是三陽合病,脈浮是太陽脈,脈大為陽明脈,上關上,靠關上一點,叫上關上。上關上以候心下之疾,《金匱》裏有,積聚一篇,說 “上關上以候心下之積” 我們講少陽病在胸脅,主要在脅下,脅下與心下,在上下的部位上說是相當的,因此上關上以候少陽之邪。三部九候,三部:是上以候上,下以候下,中以候中,這時粗糙的說,細說就是 “夫診脈大法,當須太過不及” 就是癥瘕積聚講的,非常的好,浮大之脈,顯現於上關上,衝脈上說的,上關上候少陽之邪,這個地方脈浮大是少陽有熱,所以就脈上說是三陽合病。這個三陽,我們一會討論討論。
陽性症是亢奮的熱性的,這裏三陽都是一個熱,就是表裏內外全熱了,在《內經》上有一句話,壯火食氣。火一點沒有,不行的,少火則人的氣能升,但火大了,傷人的氣,故壯火食氣。三陽同時有熱,內外表裏,就是壯火了,傷人氣者,所以但欲眠睡,目合則汗,這個氣。再說就是熱蒸的一個現象,內外具熱,這個人昏昏欲睡,而盜汗出,目合則汗為盜汗。
第269條
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
六七日是由表傳裏的時候,前麵有傷寒五六日,無論是中風或傷寒都要傳半表半裏,六 七天是傳陰明病的時間。無大熱,熱結於裏,外無大熱,前麵講的陷胸湯證,也有這種情況,外無大熱,熱結於裏頭了,其人煩燥者,這個表熱表不解,人就煩,這個熱在裏,也煩,更煩,所以燥煩,燥是驚燥,即燥擾不寧,不寧靜,煩者熱者,再有熱,這個熱不在外,外無大熱,而且六七天的時候有這利情形,肯定熱傳裏了,此為陽去入陰故也,古人說陽主外,外沒有了,入裏了,這個應當指表裏說的。這段按理說不應當放在這裏。他認為這裏講的是病傳了,說太陽病,由傳入半表半裏,再傳入裏,有這麽一種情況,另一種情況呢,太陽病有直接傳裏的,這段說的是這種。頭前已提出來,又中風又傷寒的傳變,可是一樣加小心,在六七天傳的時候,傷寒直接傳裏,這與少陽病無關了。
第270條
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
這段肯定是王叔和搞的,這裏是說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四日應該傳太陰,這裏說傷寒已經三日了,這裏三陽為盡了,三陽已傳遍了,四天應傳太陰,太陰是什麽情形呢?下邊有了,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其人反能食而不嘔,說明沒傳太陰,這是根據《內經》的話,此為三陰不受邪與,既沒傳太陰,也沒傳少陰、厥陰。遞傳嘛,根據這個說法。這個三陰不受邪也。這個病可見在陽證這個階段會好的。
這個與張促景不相符,此本書裏,太陽有傳陽明的,所以在陽明篇裏寫的比較清楚,陽明病有太陽陽明,少陽陽明,何謂也?太陽陽明由太陽直接轉屬陽明的,也有從少陽轉屬陽明的,沒有再從裏往外傳到少陽的,全是從外向裏傳,前後是一致的,這一段裏不是的。所以這書壞呀,王叔和這個人是好人,對中醫有功,如不收集張仲景的遺論,恐怕現在沒有傷寒論,但他不好名,自學態度好,但他把主見加在裏麵了,就在傷寒例他提了,說自己做的,象平脈,辨證都是他的,與脈經都差不多,他不說他做。這裏也是。現在注家注解傷寒論都根據《內經》,王叔和是頭一個。
成無已本前麵有傷寒例,趙開美本沒有,知道是王叔和的,給刪了。成本內的傷寒例的幾章,與後麵也不一樣,那是王叔和的,他是自己說的,頭一句話就是陰陽大論曰,所以傷寒論,大家都認為是在內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王叔和首先是這麽看的,從傷寒例就看出來了,由於有傷寒例,所以後來出傷寒論序,這個序方言說 “撰用素問、九卷,陰陽大論”,全是說王叔和的傷寒例,可見這個序方言在王叔和那時還沒有,那的書也不是分為二本,如金匱前麵的序方言就看出來了,發作的時候,他這個書哇,前是傷寒,後是雜病,第三部分就是方,把傷寒雜病的方都放在後頭,這個恐怕是原來的本。到後晉末的時候,到南北朝時,亂的很。此書大概在宋時就分開了,林憶等發現,那時先發現這本,金匱是後發現的,從林憶的記載就看出來了。所以那時此二書就分開了,在王叔和時並沒分開,可王叔和也沒那個序,怎見得呢?你看皇甫謐就看出來了,此二人所生的時代前後差距非常小,皇甫謐很讚美王叔和,說王叔和造仲景遺論甚精,用字多也,而且說仲景是從論廣湯液而來的,論廣湯液為數十卷,說晉太醫王選論甚精,用字多也。可見皇甫謐也沒見到此序言。你們想想咱們看書有序方言說是撰用素問九卷,就不會說是從論廣湯液。所以皇甫謐那時沒那序。這個序言恐怕是在南北朝五代時,看王叔和的傷寒例,那時是一本內經,所以才出個假序,此序言是假的,文字與這裏頭一樣。所以研究傷寒附和內經,越附和越吃力,一會兒後再談此。王叔和在這裏加以補充。這段與下段全是的。
第271條
傷寒三日,少陽脈小者,欲已也。
傷寒三日,理應轉屬少陽,脈不但小而且不弦,隻小而不弦是邪已微,那此病是要好的。 這也根據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說的。當參37條:“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
第272條
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
這個每篇後頭都有這麽一句話,這個也是屬於王叔和的,是照例的文字,這個是不是準確的沒考驗。但沒有什麽大意義。到這裏少陽病講完了。
這個書隻是在原則上講的少陽病的特征,由中風傷寒傳來的,這種情況由中風來的,中風多熱,不止於口苦咽幹目眩,甚至於耳聾目赤,但傳入少陽,都胸脅苦滿,而煩。要有這種情況,柴胡證不可吐下。傷寒也是一樣的,意思更較含蓄的多,一方麵給太陽傷寒與少陽病的一個,就頭痛發熱,鑒別的一個法子,證候是一個,但要辨脈,脈弦細,把少陽脈也說出來了。那這一係列都是原則上的,治法提出小柴胡湯,言外其它的柴胡劑,也是都在前麵講了。至於後頭合病也是略略一提。前麵合病也,無論是合病並病,依法應主治少陽,偏於表的,可以柴胡劑與解表劑合方,但是隻是發汗不行。偏於裏的用柴胡劑兼攻裏可以,隻攻裏不行。所以要前後看,就明白了。
再把三陽篇總結溫習一下,在中醫辨證上主要是陰陽,由於病的發生,脈法也是這樣的,不太過便不及,全是的,證候也是。矛盾是普遍存在的。陰陽就是矛盾的二個方麵,上、下就是一對矛盾,上是積極的方麵,前後也是一樣的等,把積極的一方麵叫陽,把消極方麵叫陰,這是古人講的陰陽,給矛盾的二方麵起的,在證候上什麽叫積極呢?就是興奮的發陽的熱的等。抑製的陳衰的消極等為陰證,在臨床上確實能體會,所以病的發作隻是二個方麵,如測血壓,不是高就是低了,不高不低,血壓就一定,所以一有病生理機能要改變,首先改變就是代謝機能,亢進的方麵發生陽性症,如痛呼叫等,脈也是大、浮、實等為太過的情形,這叫陽。有的病發作消沉的樣子,如昏睡不醒,身涼,脈沉微細澀為不及,為陰。這些陰陽哪來的?還是生理機能的關係,主要是代謝機能,有病就使機能改變,就這二個方麵,一個是太過,一個是不及。
首先病的萬變,就這麽二類,不是陽就是陰,不陰不陽就沒病。這種病的反應,古人看證候反應,反應在表,表即體表,即軀殼,身痛、頭痛、關節痛,都在體表,就是反應在表上的陽證,就叫表陽證,即太陽病。這種陽性證反應到裏,裏很好體會,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從這就知道裏就是指消化道裏麵,就叫裏證,也不在體表,也不在消化裏麵,叫半表半裏證,就在胸腹前邊,一切髒器都屬於半表半裏的方麵。這就是頭前說的三陽證,什麽叫陽證,可證的反應,著落有個處所,就是表裏半表半裏。古人通過臨床是經過很長時間看出來的。疾病就這二個方麵。
三陽證呢?我們講三陰呢,就是三陽三陰證。古人限於科水平。這個就是六經的問題,所以搞出個六經來。本來太陽就是表陽證,陽明就是裏陽證,少陽就是半表半裏的陽證,古人給它起個名,叫太陽,陽明病,少陽病。為什麽病隻反應這麽三個方麵?還有別的嗎?這個值得研究。古人也看出來了,人體遭受外邊的侵蝕,就要抵抗,就是正邪交爭,我認為這個是中醫的大發現,也就是說人有病了,不是疾病完全進的反應,是人機能與之鬥爭而造成的證候反應。古人這麽看的,這個很有道理。對治療也有指導必要。《內經》上曰:人之所以汗出者,皆生於穀,穀生於精。出汗是穀氣,穀氣能化成精氣,精氣是養人的珍貴的東西,即是營養成分,飲食入胃吸收後的東西就是營養成分。汗就是這麽生的,然後說正邪的分爭,說的非常好,今邪氣交爭於骨肉,在表的時候,即外邪與人的精氣在體表打仗,交爭於骨肉,即軀殼。而後汗出者,出了汗,就是精勝也。機體勝,所以出汗了。真打勝了,不能再發熱,汗來之於穀氣,打勝了,胃當然很亢奮,能吃而不複發熱。現在呢人不能吃,熱來了,就說明打敗了,就是津卻邪勝了。出汗是津氣泄於外,再不能吃,津氣不能補益,隻是邪留在裏頭了。
這一段說明什麽?《內經》這段很精,就說人在表的時候,人們用水穀之氣與外來的邪氣在體表抗拒。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太陽病特征,為什麽脈浮頭項強痛?脈浮即裏頭充血了,不是血多了,是體液盡量向體表輸,打算出汗,生理學上有,要出汗前,毛細血管都擴張,則內部水分盡量往這裏來,所以血管達到極充血的情況,尤其上半身最厲害,腦袋脖子等充斥更凶。筋者崩起來,越往上邊越痛,所以頭也特別疼,他那就是個壓迫性的疼痛,上邊最厲害。這就是要出汗,不得汗出的一種情況。脈浮,頭項強痛,為什麽怕冷,他不是寒來的,他是由於液體的往外來,充斥於體表,這個熱也在液本裏頭呀,他這個體表體溫呀特別加高。我們平時與外邊空氣的接觸啊他是一定差距,這陣加大差距了,本來外邊也沒風沒寒的他就感覺寒的刺激。他是這麽一個,所以咱們古人呢常常拿現象當本質,惡寒呢就是受了寒了,惡風就是受了風了,這是不對地。他應該是這麽解釋。這個就說明,人體打算出汗,他出不來。咱們講麻黃湯不有個陽氣重(zhong) 故也。盡量的把這個體液向外輸送,都在體表上呢,人發燒受不了,腦袋疼的亂蹦,他就出不來汗,那麽桂枝湯他講出汗,雖然出汗,他這個精氣呀,不足以祛邪,出了汗了,這邪氣反倒深入了。桂枝本為解肌呀,他還是想讓他再出汗,但是他不是像麻黃那個辦法,他要加強精氣的。所以這個地方啊,那麽咱們講的是太陽病,那麽少陽病也是一樣的,陽明病也是一樣的,全是正邪紛爭,咱們講那個柴胡劑也講了,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這個打仗地,他如果在體表支持不了了,這個正啊沒有勝邪的機會了,他也沒那個能力了,人的這個身體的這個這個良能啊他始終都不退卻,奮戰到底,他是這樣的,他不過是轉移戰線,在表不行了,他退到胸腹前間,他幹什麽,他借用這些髒器一切的阻止的功能,共同的來把這個病邪驅逐出去,由呼吸道呀,由泌尿係呀,等等各方麵,他利用這些器官,利用肺利用腎等等的,所以把這個病邪呀,正氣也往裏邊來,他這樣奮鬥的。那麽裏也是,他把這個病邪正個包裹在胃腸裏麵,想用吐下,這些自然的官能把它解除,他這個我們好好想一想,在這個集體驅逐疾病,隻有那麽三個,隻有這麽三個方麵,再沒有了,這就把這個,把這個疾病的反應啊,固定到一定的病位上,他不是在表就是在裏再不半表半裏,他沒有了,這個人的體質呀是萬人皆同的,這個構造,自然的構造都是這樣的,所以這自然的就這麽三個方麵的病情反應,這個病情反應都全就是在人的這個機 能和這個病邪交互作用之下而搞出來的,所以中醫挺笨這個事兒,可是他搞這個東西是挺妙,古人得來也是不簡單。所以這個表裏半表半裏是這麽樣的,沒有再有其它的方麵了,那麽古人看到臨床上那也是通過很長時間的,哦,總結出來了,有這麽一種三陽病,各有一定的證候,可是限於當時的水平,沒有其它可借助以理解的,他就是主觀想的,這時還有一種經絡的關係,經絡受邪,所以這個東西很耽誤事呀。
那麽現在呢咱們不應該這樣了,不足以證明,這個經絡是什麽,就是血管,你看內經上說不就是血管子嗎,血管受邪旁處都不得病,單這個血管還單通膀胱的這個血管,哪有個事呀,這東西講不通的東西,古人沒辦法,這限於當時的科學水平嘛,哎他就這麽想。中醫的發展是先針灸呀!這也可能呀,他利用自然的東西,所以砭石嘛,拿石頭磨個尖子他也砸吧腦袋。他這個疾病危脅人,人老想要對付它,他逐漸的,針灸先發展,由於這個針灸穴道的關係,他搞出他這麽一套規律,這種規律他也客觀存在,可是一旦發病是不是它發的病,就成了問題了,尤其咱們這個,所以我們研究這個傷寒論我開始就說了,你像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這種三個征候確實存在,它是客觀存在,古人通過實踐發展的,它永遠也不會變的。現在咱們臨床上不常遇到這事嘛,你看頭兩天是太陽病,過兩天他身上也疲倦了,發燒不退,口苦,胸脅滿,惡心,這就是少陽病了嘛,這咱們常見著啊,古時候是這樣,現在是這樣,未來還是這樣,不會變的。
所以這個他是一個自然科學的,他是一個自然存在的自然規律,這個不會變的,所以咱們講中醫有些先生們,中醫不講陰陽五行,不講髒腑辨證還有東西了,這是瞎說的,有東西,那麽這個規律這不就是嘛,再這個規律上來治病來,現在西醫還不會呢你可知道,這東西挺妙的,咱們好好研究辨證施治這精神,很了不起。你看看吧,太陽病想以汗解不能汗解,咱們就發汗,那麽正與這規律相適應。所以這個實踐裏出真知呀,他這個沒人提還是散風啊,祛寒哪,等等地還搞這個呢。但是真正地通過古人這種客觀事實,我們應該怎麽認識它怎麽把這個理論更提到現實上來。現在大家都不想這個,非講那套不可,講那套把那個中醫講完拉倒,他那套東西不行啊,尤其咱們現在,決不能悖科學而言,這個是很重要的事,科學經過百般試驗的,你還想啥,你也瞅見那個病菌了嘛,你還直搖腦袋說沒有?
人家傷寒論,什麽傷寒杆菌,人家給你看,你看看對不對,你說那不是,那是風那是寒,這是受了寒了,積久化熱,你這東西不行啊,所以中醫這個問題啊不是太簡單,他是這個自然規律是對的!所以咱們講這個三陽,回頭咱們好好大家討論,研究這個事。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他的治法,發病的機製,都可以研究的,這個東西。所以傷寒論這本書啊,證應該好好研究。那麽他這個書好在哪呢?好就好在不是張仲景自己做的,所以這個閉門造車的書是不對的,皇甫謐說這個書是論廣湯液的,我認為這是對的,那個湯液經啊,在漢書上有這個,那麽這個湯液經是不是伊尹做的,也不是。就我們這個內經也不盡是黃帝歧伯呀,他這個中醫發展是很久很久的呀,那對我們來是無量數的醫學貢獻,那積很長的時間,通過實踐搞出來的。那麽那個時候呢書寫困難,他那時候拿竹板子刻,這還是有字呢那以前更不用說了,所以中醫發展相當久了,也沒人知道由誰發展起來的,他本來就不是一個人嘛,內經也是,總結前人的,擱到黃帝歧伯,其實是不是這麽個事啊,叫我看這都是歪曲曆史,這全是前人的長時間的反複的總結出來的那個東西,本草也是,那也不是神農啊,可是後來做書的人啊,我那時候做書也是,你說誰發明的,他也不知道誰,就得找聖人。所以那時候也可以說是給這封建勢力服務吧。有的聖人生而知之嘛,如果是聖人的生而知之,那當然是了,這像咱們不是生而知之,他不是。
這個湯液經這個書啊,他就是記載咱們說的六經這個辨證這種東西,哪個方劑,他是以方劑為主了。張仲景根據那個時候,可能張仲景這個人啊是這個湯液經的傑出的傳人,他是有所整理,有所發揮,所以皇甫謐也說,論廣《湯液》為十數卷,也沒說他是照抄的,但是古人這種結論是從那書上來的,那麽張仲景呢,你看他這個方劑,你就看出來了,你看桂枝加芍藥湯,他說本雲桂枝湯今加芍藥,可是這個加桂可能是他的,那個本來的方劑呀還是擱本地擱著呢,他給你注明,全是,非常準。我認為他這個書啊,決不是他自己,個人沒這麽大的精力,中醫這個東西他是通過實踐搞出來的,通過實踐,一個人他的壽命多短哪,那你把那個還能把這個病的一般規律都把它搞清楚,還能試驗出來某種方劑對某種具體的證治,百試百效的,或者是都試驗出來,哪能啊!一個人他不可能啊,你就拿這個脈吧那也不是一個短暫的時間就把他發明出來呀。所以那也經過極長的時間,不過到這時候之前,就是湯液經,那個問世,中醫這套辨證施治呀那就是長成了,那當然也不是一個人的,那就是積以前的結論,所以中醫他是這麽樣一個發展的。那麽現在最可靠的呢就是這個方法方式,所以咱們講這書啊也把它擺清楚,今天咱們就這樣子,把這個三陽病擺清楚。那麽古人的一個看法,我們知道他跟內經不一樣,你們回頭看看內經,內經是這麽說的,他說這個六經呀,遞傳,由太陽傳陽明,由陽明傳少陽,咱們在臨床就沒看到過陽明傳少陽的病,沒有;更沒有六經治完了回頭再傳太陽,更沒有,所以他不是從內經上來的。內經還有一點也不是。內經說太陽陽明少陽三陽皆主表,可汗而已,他這個說陽明不可發汗少陽不可發汗那他怎麽能是,所以我們我們這都是可以討論的,那麽他什麽方法呢?
第一個它是由表及裏,由表及半表半裏,可能這樣,也有從半表半裏再及裏,這是他的規律,所以我又把他擺出來了,太陽病這麽治,可發汗,那麽禁吐禁下禁溫針是吧,就根據這個書啊,那麽陽明病呢?陽明病,實,不隻熱而且實,那要用承氣湯,隻是熱,尤其外熱,我們那天解釋,注解也說了怎麽樣用,白虎湯。這都是他的規律方法呀。那麽少陽病呢?隻能用和解,既不能吐也不能下又不能發汗,這就是我們這種規律呀!始終是這樣,那麽怎麽來認識這套規律就是我們方才討論的那套東西,什麽叫作陽什麽叫作陰,為什麽太陽是表陽明病是裏,少陽病半表半裏,那麽是不是在表就是太陽經絡呢,經絡受邪呢,這都值得討論的,古人一個看法,我們現在離開這個看法行不行?所以這個東西挺重要。研究嘛,我們就得從這個書,把這個規律,擺出來,我們再通過這個各人都有思想吧,咱們怎麽來認識它,更較比合適,我是這麽一個看法,今天咱們就講到這吧。
第六章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那麽太陰病就是裏陰證了,那麽就是在裏位,同是在裏位有兩種不同的證候反應,那麽如果為熱為實,熱實於裏的那個我們叫作陽明病,那麽這個呢就是虛寒在裏,這個太陰病,那麽所以開始講太陰病啊,就是講太陰病的提綱了。那們咱們講的太陰病,這個提綱都概括了。
第273條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
那麽太陰病,古人辨證啊,他有一定的病理病型啊。那麽他是裏虛,咱們所說是胃虛停 飲啊,所以他腹滿,那麽胃有水呢他就要吐,這個腹滿他是一個虛滿,咱們頭前也講不少了,所以胃虛呀,客熱邪氣他都往胃裏頭來,所以肚子他就發滿;那麽裏頭有停飲呢,他要吐,吃不下,那麽現在辨證也常這麽說呀,脾虛有濕不愛吃東西就是這種情況。那麽他這個不是隻是有飲而已,由於這個虛呀有飲,他還不能夠收澀,自己不能收澀,所以這個自利益甚,這個自利呀,就由本身虛,自下利,不是吃藥的關係而且越來越厲害,他是由於胃虛,裏頭 有停水而且胃虛這個機能陳衰到這個地步,而不能收澀他,而且這個水在裏頭還不能保持住,失去這個收澀作用,所以他自利而益甚。人們這個寒水刺激這個胃腸他是要疼地,那麽如果要是刺激不那麽厲害呢,也有時候不疼,所以時腹自痛,也是自痛。那麽這類的病,就是虛寒在裏,這是以下為禁哪,應該用溫補,溫藥來補,如果要以為這個腹滿,誤為裏實,咱們頭前講那個胃家實呀而下之就壞了,必胸下結硬,這個結字呀在《玉函經》他是個痞,痞硬與結硬差不多,這倒沒什麽關係。一下呀,更使得上邊虛了,這個寒飲更往上衝逆,所以他胸下部啊更硬滿,而為結硬之變。那麽這一段他主要是說明太陰病的特征。也就是說我們在臨床上遇到的這個虛寒在裏,那麽反應這個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腹痛越來越厲害,這個病就是屬於太陰病。
這跟陽明病正是一個對立,正是一個相反的,那個是熱結於裏,一派是這個實熱證;那麽這個呢是虛寒在裏,一派地是這個虛寒證。
第274條
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
太陰中風啊這就是暗示由太陽轉屬為太陰病,所以說他太陰中風。就是太陽病中風證傳裏而為太陰,這個,這個太陽病,本來是個有餘,他是一個陽性這麽一個,太陽病傳裏,以傳陽明為常,但是也兼有傳為太陰的,也有少陰。那麽這個少陰病傳裏呀大概都傳太陰,但是也有少的時候而傳陽明的,這個,所以這一段呢,他指著太陽中風證傳裏而為太陰病。四肢煩疼,這是太陽病的證候啊,是不,這說明這個太陽中風證,在表為裏的一個證候啊。陽微陰澀而長者,這個脈呀,陽微者浮見微,這個太陽病,浮而見微者外邪已衰之象,一個脈雖然還浮但微的很,這說明在表之邪也衰了,陰澀這是裏虛呀,澀者為血少嘛,他由於轉屬太陰下利,那麽喪失津液啊,所以這個陰澀。雖然這個陰澀是由於轉屬太陰而有虛之象,但是脈不短而長,說明這個胃有一個恢複的一個傾向。這個水穀呀是來自於胃,那麽如果這個脈短呢這個津液是虛竭之甚了。所以頭前咱們講陽明病裏有脈短則死呀,這講地津液虛時,但是這個脈長,說明這個胃氣恢複,雖然脈澀他是有虛了但是看這脈長呢他是有餘於裏的一個征兆。表邪既微,而裏氣欲複,所以為欲愈。這一節說的太陰病。 …… 這一節在這麽擱著呀不怎麽好,這一篇說的意思很多了,咱們講完再說啊。
第275條
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醜上。
這都是信不得的,像頭前太陽病從巳至未上,陽明病從申至酉上,這個東西都要不得地,這是古人根據這個五行地推算的法子,不一定準確地,這個不可隨便信,沒什麽大意思。他是一種照例的文字。因為太陰是至寒至陰了所以他這個旺時呀在亥至醜。所以他這個書都是在旺時他這個病好,這是根據五行的看法,這個不可靠。
第276條
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這段啊其實不是太陰病,他衝著下利說的,這個下利這類的,雖型似太陰病,但他不是的,就是一般的下利,這跟我們頭前講的那個,太陽陽明合病必下利,用葛根湯主之是一個問題,那麽為什麽這裏擱個太陰病呢。他這兩條你要是對照看就好了,有虛實之分,虛實在表證不在裏證,那麽真正太陰病啊雖有表證也不能夠發汗。咱們頭前講很多了。下利清穀,那麽這種虛寒,像上麵咱們提綱的這個樣子,他隻能救裏不能解表,那麽這個都是衝著下利說的,這個下利病要是脈浮有太陽病的征候,如果實,你可以用葛根湯,那就是麻黃劑了,發汗。那麽如果是虛是桂枝湯的顯現,顯現的是桂枝湯證,這個當然是脈浮弱,那個當然是脈浮緊了,從脈上來說,那麽就從症狀上來說呢那麽那個一定是無汗,這個可能是有汗,他用的是桂枝湯嘛。所以我們在臨床上啊這很有用。但是這一段他擱到這是另有旁的意思,以後我們再解釋。那麽主要在臨床上他是很有用,這個無論是腹瀉無論是痢疾這個講的都是痢 疾呀大概都是痢疾呀,這個痢疾呀這個病如果顯現表證,就說明這個病啊還是有表解之跡呀,那麽這時候抓緊時機而用發汗藥,十有八九要好的,這咱們要注意呀。這點這個痢疾快有了,那麽這個呀,他這西醫呀不可理解,說是用發汗藥還能治痢疾。不是發汗藥治痢疾,因為痢疾呀他這個證候以太陽病反應出來,那我們就要用發汗類藥,沒有表證那你千萬不要發汗,是不行的,那麽這一段呢他是衝葛根湯證那一條說的,那個說是太陽陽明合病,那麽這個偏虛,他說一個太陰太陽合病的意思,所以擱個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那麽這個治療的手段呢,同這個葛根湯是一致的,後來少陰病上有,那麽少陰病下利,他用的是白通湯,那麽這個白通湯啊也是一個發汗藥,他是以大蔥為君呀這個方劑呀,蔥白他用十四莖,那麽裏頭擱幹薑與附子,這個陰證,你得用溫性藥呀亢奮溫性藥不可的,他現於脈微細這類的下利證,他要有表證,那你用葛根湯也不行桂枝湯也不行,那非用白通湯不可,所以這在後頭有,那麽這幾條啊意思都是一樣的!雖然下利這是病屬裏呀,但是他反映以表證反映出來的,我們還要跟適應這個表證應用發汗劑就可以好病的,要沒有表證是不行的啊,所以他這個書啊,他古人的詞句,所以咱們對這個書的認識應該掌握他的這個規律。不要認為他的這個詞句之間,那什麽,就壞了,這個是太陰病,那個是陽明,什麽太陽陽明合病,其實是一個,其實一樣,就是所現的證不同,所用的方劑也就是不一樣。
第277條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髒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
這個是最重要的,這一段他呼應到頭一節了,太陰病所說的這個下利呀不是咱們所說的一般的那個樣子的,不渴,所以自下利而不渴,這個渴與不渴是我們辨寒熱的主要的一個證候,這個在臨床上咱們也是常遭遇的,這個人說口幹口渴,那麽他一定裏有熱呀,那不是太陰。
所以自下利,口中和,這個三陰病都口中和,那我們看也是沒舌苔,這口中啊挺滋潤,而不渴,這種自下利,這屬於太陰。那麽為什麽要不渴呢,以其髒有寒故也,這裏都是有裏虛有寒,所以他不渴,他沒有熱,那麽這個隻能用溫補,當溫之,用什麽藥呢宜服四逆輩,這個四逆輩呀概括很多了,像咱們說的理中湯,四逆湯,通脈四逆,等等地吧,附子湯啊,同是,你像真武湯啊,我們用什麽呢?因證而施呀。
所以仲景這本書啊,注重最後是在方證,他通過六經,六個類型,然後他要分析寒熱虛實,又分析八綱,那麽最後這個具體證治,通過這個六經八綱還得落到這個方劑上,所以他擱個四逆輩,這就是讓你臨床上啊具體要分析,該用理中用理中,該用附子湯用附子湯,該用四逆湯用四逆湯,所以我們對這個方劑的適應證必須要搞清楚。那麽這一段看出來那麽太陰病他這個自下利,純粹是裏虛有寒哪,否則那不是屬於太陰病,那麽裏有寒,隻有溫之一法。
第278條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係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這一段很重要,他這陽明病啊就提過,那麽這個裏證之所以發生,他這個前後都是一貫的,咱們這個證候的反應啊在古人看,他不是疾病自己在那起作用,他是疾病和我們人體的這個抗禦疾病的這個機製啊的交互作用下的一種反應。
咱們頭前也講了,在太陽病就是正邪交爭於骨肉在體表,這意思呢要達到發汗的目的,這《內經》說的很詳細了。你們回頭可以自己找一找,在這個《素問·熱病論》就有這一段,陰陽交那一節,我上次也說一回了,人之所以汗出者皆生於穀,穀生於津,夫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出者,精盛也。精盛當能食而不複熱。他那段說的很好,那就說正邪,咱們說太陽病的階段啊,他就是相生在體表,那麽達到發汗呢,他就好了,達不到呢,他就顯出太陽病征候了,所以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咱們講這個半表半裏,講這個少陽病的時候,也講過,他這個少陽病啊,也是咱們這個機體他要主動的改換策略,他要在體表,他不足以驅邪了。所以這個人身上咱們說的這個正氣呀,咱們這個醫書呀都說正氣呀,老與邪他是鬥爭的,一惜不存,他要不鬥爭,人就完了。所以這半表半裏證也是,表不足以驅邪了他退到裏頭,退到哪去呢,所以結於脅下的,外表是血弱氣盡了,他打算由半表半裏,半表半裏什麽地方啊,就是我們一切髒腑所在之地,就是胸腹腔間,他利用呼吸係統,泌尿係統,排泄係統,這些髒器的官能,協同把病的這部分排出,要排出去也就沒問題了。沒排除,就形成少陽病那種口苦咽幹目眩的那種症狀了。那麽這個裏證呢也是一樣,那麽無論是在表或者半表半裏,不足以驅邪,他就把這個病啊盡量的包圍 在胃腸裏麵,也想由胃腸裏麵或者湧吐,或者瀉下,把病驅出。那麽這一段呢,你看看這個,所以在陽明病他就提出來了,這個傷寒脈呀,他本來浮緊,太陽傷寒嘛,這頭前都講過的東西了,那麽這個他浮而緩,浮而緩說明什麽呢,津液不充於外了,這個傷寒是沒有汗的,沒有汗這個脈應該緊,這個外表啊充斥津液,他退到裏頭去了,他同那個血弱氣盡是一樣的,他往裏頭來了,他這個脈就緩了,他再往裏頭之後呢,他不但緩,他還要沉了,沉實嘛他整個進裏頭去了。那麽這一段他這個脈已經浮而緩,這個氣不充於外了,有內傳之勢了,內傳要傳陽明呢,他不光手足溫哪,他是一身手足俱熱呀,那是真正陽明病。所以品咱們頭前有嘛,生於熱汗自出,真正算陽明了,他隻是手足溫,那麽說明這裏麵呀,不夠陽明病那個證候,他所以說,說係在太陰,還有虛寒的這一方麵,與太陰有聯係。這個說明什麽,我們講陽明病講過了,這陽明他是裏熱呀,那對人身上的水份蒸發的非常地快,小便數,汗自出,那麽他這時候呢係在太陰哪,就是那個將脈浮緩,而沒到那個程度呢還,裏頭恐怕還是有濕 呢,沒到大便結硬那個程度,那麽這個時候常常發生,發黃,如果裏麵濕這個熱在裏頭有了,要是熱鬱於濕,那就要發黃了,他說太陰者當發身黃,這是古人的一種看法,其實我們遇到這個太陽傷寒要是脈浮緩手足溫哪,也有的時候這種征候,就是發黃一個先驅者,拿咱們現在話說,就是急性黃疸性肝炎,他有這個先驅證。那麽也有不是的,這個病將傳裏他是裏頭 蘊熱的這個階段,也有這種情況,所以古人把這個拿出來,一並說,說這時候啊有幾種情況,一種情況可以發黃,另一種情況呢,小便自利,說明這熱還是盛的,這個濕往外跑啊,濕越於外,光熱他不會發黃的,咱們在陽明篇說一個大便硬者,七八日,大便硬者是陽明也,就是變成陽明病了,這個他沒說那種,這個他說什麽,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他在這他就是變化了,因為這個病啊有三種情況的結果,一種他如果真正這個邪都進於裏,而為熱結於裏的時候,汗出小便數大便一定硬,那就變成陽明病。第二個,那麽在這種情況下也常應使這個熱鬱於濕而為發黃。第三個就是,像我方才講的這個,他也沒大便硬,這個時候他暴煩下利,他這個病也就好了,這就是我們說的那個,這個病之所以,為裏證,這個身體呀就要達到這個目的,如果這個胃不是虛,這胃氣相當強,而且還達到驅邪的目的,下利,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這個病是一定要好的,什麽道理,就是脾氣不虛,脾不虛,究其實還是胃了,這個他講的太陰病呀。那麽這個陽明病,他是這個人身上一種抗病機製啊,這是一種良能啊,這個良能不是一個萬能。常常的把這個病啊包圍到胃腸裏麵了,達不到這個治愈的目的,反而大便不通,這是一種,那就變成陽明病。可是雖然大便通了,這個髒器虛衰,他達不到驅除疾病的目的,而本身又病了,那就是所謂的太陰病了。那麽如果髒器不衰,也達到下利了,這個病一定好,這就是這裏一個問題,所以這一段相當重要,他這是談病理的問題。為什麽他老擱這呢,在陽明篇,那也講,他講的是陽明病,他沒講到自愈的這 方麵,他說如果不發黃,小便自利,這個內在的水份都沒有了,他光有熱了就變成陽明病了,大便硬者屬陽明病。那麽這一段呢他講的太陰病,太陰病啊如果像頭前講的這提綱,那就是髒器虛衰了,雖然下利不足以驅邪,那麽假若髒器不衰而下利了,那正是這個機體達到目的了,就是正勝邪去了,他這一段段主要是這個。所以他前後的這個他稍稍變化變化,他這個意思呀,充分到這上發揮了,這陽明病到這個地方,整個就把這一段的意義發揮到了完備。那麽再一個就是說,你不能看到他腹痛下利全是太陰病了,那麽這一段正是大相反。這是病愈的一種反應了。
第279條
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這段是有語病的。但是他那意思不是這個,他說本太陽病,太陽病依法當發汗哪,不可以吃瀉藥,遇到這麽一個糊塗大夫,而反下之,一下虛其胃腸,引邪入內了,所以因而腹滿實痛者,這個腹滿實痛者,怎麽叫屬太陰也,他不是太陰病,要是太陰病還能用大黃嗎,是不是呀?
太陰病不可下,你看那頭前,若下之必胸下結硬,那麽他這個就證候讓你鑒別呀,由於太陰病啊有自利益甚時腹自痛,又有腹滿,那麽就證候上說屬太陰,他是就這個辨的這個證候上來說。這正是叫人鑒別真正的太陰這種腹滿時痛啊與這個本方證,就是桂枝加芍藥,桂枝加芍藥大黃,這種鑒別法。所以我們在臨床上啊,不要以片麵證候就下結論地,非得全麵看問題不可,他這個本來是太陽病,誤下引邪入裏,這個腹滿是實滿,不是虛滿,這個痛也是實痛,也不是虛痛,不像太陰病那個,但是證候呢,屬太陰,他的意思是主要在這一點。
所以這個方子呀不是治太陰的喲,他由於表沒解呀,他下之後他沒發汗,他表未解,所以仍然以桂枝湯為主的,用桂枝湯原方,由於腹滿實痛,這個芍藥治腹滿,同時治攣痛,這個芍藥是個苦而微寒的藥啊,它治熱不治寒,治實不治虛,所以這個腹滿時痛,不是我們太陰病講的那個腹滿實痛,那麽如果大實痛者,拒按而且滿的也厲害,大實痛,可見這個大實痛,與上麵那個什麽呢那個也是實痛,不過,不大而矣呀,真正大實痛,大便也不見,不但加芍藥還得加大黃,所以這個怎麽是太陰病呢。
這個著書的呀,他就是誤於他這個一看他有個太陰病這也有個太陰病,他不是太陰病,可張仲景作這個書啊他是有語病的,他這個也不應該列到太陰篇裏頭,不是,你往這列幹什麽,所以這個,所以我們讀他的這個書啊,不能因詞害意呀,一個屬太陰就認為這是個太陰病。真遇到太陰病,一擱芍藥大黃一治一個死,他不是。他是屬於實滿實痛,如果實滿實痛輕微者,用芍藥就行,他表不解你得配合桂枝湯啊,所以桂枝湯加重芍藥就可以了。要是大實大滿,那你非通大便不可,還得加大黃啊,那麽太陰病不渴,不可下,這怎麽下呢?那不矛盾嗎,與這個提綱就矛盾呀,你怎麽統一起來的?就這個不是太陰病。要真是太陰病那仲景就太糊塗了,那個說不可下,這又說可下,哪有這回事呀!這不對,是吧,但是擱到這一塊呢給這個注家容易迷惑讀者,所以讀他這個書呀,非要根據他這個全麵這個規律啊好好掌握,才能用這個書,要不然的話不能用啊,這也挺要緊啊。
所以桂枝加芍藥湯啊不應該列到太陰篇裏頭,桂枝加大黃湯更不能列到太陰篇裏頭,那麽他這個方劑呢,是個表寒未解,擱一個桂枝湯。芍藥這個藥啊,咱們頭前講過芍藥甘草湯,是拘攣哪,四肢急,拘急,腳攣急嘛,他也能夠治拘攣,這都同時也能夠緩急痛,所以咱們這個是腹急痛大概都加芍藥,那麽加大黃湯呢就是上麵加芍藥再加大黃一味,不但緩其痛而且攻其實。你看看後頭就有了,當時就怕你誤會。
第280條
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
他就怕你拿這個,見到腹滿時痛你就用這個,是不行地。他要是真正的太陰病啊,這脈一定是弱的,這個弱也挺概括,他就是虛弱之脈了,脈沉微呀,沉弱呀,都屬於脈弱之類的。其人續自便利,頭前說這個自利益甚類的太陰病,繼續他自下利,你也看到這個腹滿時痛了,假設這個腹滿時痛像著頭前那個樣子,而可以用這個芍藥大黃,你可不要用,宜減之,不是減量,不要用。什麽道理呢,真正要裏頭有寒到那個分上,這也一定虛,胃氣弱,這種苦寒藥呀,擱上就是下利不止,易動故也。
所以這一段正是給上一段,讓你對去,對照著看,所以上邊那一段哪能並不是屬於太陰,那麽這個太陰病到這就完了,是嗎?其實他不是,頭前講了那麽很多,你像這個下利清穀啊,咱們用頭前講的那個四逆湯啊,那個全屬於太陰,這個太陰人的死亡啊就在這個階段,這個太陰病要是不治,這個胃氣衰敗到極,是不可恢複的,是非死不可。那麽這些病他都沒擱到太陰裏頭,為什麽呢,他有他用意思的。這個太陰病啊同陽明病一樣,都是從表,或半表半裏轉屬而來的。他把太陰病的死證啊都擱到下一篇,都擱到少陰篇裏頭了。他這個也有大道理的,他這個少陰病共太陽病全在表啊,他這個是人素虛,或者是老年人,氣血虛衰的人,得了外感,一發作就是少陰病,脈微細。……這個表證 就是邪氣交爭在骨肉啊,在體表,體力虛衰現這個少陰病,支持在表時間最短,他支持不了,所以我們講了少陰病就好了。少陰病,二三日無裏證可發汗,可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二三日他就是兩三天,無裏證,就是在表了,無裏證就是在表嘛,現在一般人都不認為少陰病在表,不在表這一段怎麽講啊,他就在表,他在表的時間最短,你看我們講的太陽病七八天,才傳裏,六七天,甚至於十餘天還有時候在表呢,這個少陰病不行,他幾天就是並發裏證,一並發裏證就是太陰病,嘔吐下利,四肢厥冷都來了,這個馬上就死亡,所以他把太陰病的死亡證啊全擺到少陰篇裏頭了,幹什麽?那就是警告醫家呀,說我們在臨床上遇到這個表證,真正是脈微細人但欲欲寐的這種情況,不可輕視呀,轉瞬就可死亡,他一病裏就危險,所以得抓緊時間,就是兩三天的時間,他是這個表證,那你用這個麻黃附子細辛,那或者麻黃甘草附子呀,這就是還可以望其生,能夠有救,你們看這個報上啊有的是,這個老人得感冒死亡最多,他為什麽他就是這個關係,就是幾天他就轉變到太陰病,轉到太陰病這個死亡的機會是最多的,他本來就虛,又轉為太陰病,那個衛氣敗那是最快的,所是他這個書是得好好讀是吧!他太陰病呢他不講這個,這東西都在後頭呢,頭前他也講一講,講裏虛的重要性,所以在太陽篇也講了,他說下利清穀,雖然有表證,當救其裏,不要管表,因為胃氣一敗就有死亡的可能,雖然講了但不詳細,那麽在太陰病呢,他把太陰病正麵的證候指出來了,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那麽這個病是不能下的,若下必胸腹結硬,這是正麵上的證侯,那麽也有些是是而非的,如方才講的桂枝加芍藥,桂枝加芍藥大黃,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太陰病,但臨床上要辨,必須要鑒別,那麽如果真是太陰病的那個腹滿時痛,則不能用芍藥大黃,這是很清楚,那麽太陰病的一切危險證侯和治法,一句話就說明白了,什麽宜服四逆輩,所以這一章別看它短,都全了。
少陰病下利,隻是用四逆輩,它這個是不對的,它這個隻是略略的說,如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是順差下利一證而說的,這就是照應頭前的葛根湯,而且少陰病還有一個白通湯,那麽主要的證侯在這裏,所以在下麵凡四逆輩就是太陰病,那還有說的嗎?不能說是在這是太陰病的治法,後頭越要用它就不是太陰病,哪有那個事呀,那就沒法可尋了,尋還怎麽辨證呀,所以它這個書是一貫的,既提出四逆輩,你們後頭看吧,凡是用四逆輩者,都是太陰病裏虛寒,它精神在這。所以這幾節看者,但無一不備。
所以會讀這個書的,你就能夠讀出這些問題來,不然的話不行。所以尤其是這本書,古人是通過實踐發現疾病的規律和治療的一種方法,這些都是通過實踐來的,這個東西永遠存在的,客觀存在的,可是古人對它是認識呀,有些是不足的,你看象六經,這個六經是自然而然的六個疾病的類型,怎麽來認識它,相信我們再講一講,講一講六經和八綱等等情況,那麽現在我們可以知道,它就這麽幾個類型,就這麽來認識就對了,古人也是這麽認識的,他就要發揮這個裏頭的理了,為什麽就這麽六個類型了,所以就想到針灸經絡之說了,就起了六經來名之,這個就害人不淺了,所以立來這個注家呀,就是在六經上啃,這個六經的名字又來之於內經,就拿內經來附和,來解釋傷寒,這是壞透了,王叔和是首先,咱們這本傷寒論沒有,你看成無已本傷寒論就有,頭前有個傷寒例,這是王叔和作的,王叔和采集仲景遺論,這是功垂千古呀,要沒王叔和恐怕這本書傳不下來,但是他沒認識這本書,他也沒法認識這本書,他是古人嘛,他就認為這本傷寒,就說的內經上的傷寒,所以就在頭前寫一個傷寒例,傷寒例頭一句話就是陰陽大論曰,整個用內經上論傷寒的這些都抄來了,那後世的注家受王叔和的影響很大,也認為這本書來自於內經,咱們現在還說,這個傷寒論從內經發展起來的,你們想象可能不可能,內經不是個方書,它也沒多少方子,一個人就通過內經,就能作出這麽旨意,這麽樣肯定,我們通過臨床實踐證明它正確,不會有的,誰有那麽大的聰明,那除非聖人,現在咱們就不信有聖人,沒有嘛,那怎麽可能,那內經還有呢,你根據內經搞一搞,不可能的事,可是大家現在都這麽說,所以一提起這個經,就是經病,又是腑病,又是腑病都出來了。所以這本書真正辨證的體係、經義,反而灰而不彰,那麽現在你問一個人這個傷寒論這個辨證呀,怎麽一個方法體係呀,說不上來,注家都沒在這個上下手,所以這個古人的認識有時候是錯的,就是對經絡的認識,張仲景也不例外,它也沒改嘛,仍然擱太陽病太陰病,所以這個給後世影響比較大。咱們今天就講到這兒,我講的這些大家可以琢磨琢磨,我講的不一定都是正確的。
第七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這個少陰病,根據八綱看,就是表陰證,也不是什麽特別的病,古人起的個經絡名稱,所把大家把少陰病給弄糊塗了,古人對這個規律的認識,是通過實踐,肯定是沒問題的,客觀存在的,但對這個認識是有問題,古人那時候是限於科學呀,所以這個說是經絡受邪發病,這個與後世的辨證很有影響,我們先根據這本書講一講,再來討論,這個值得討論的,開首說了一個少陰病的題綱,這個題綱的意思是後世注家的說法。所謂題綱者,就是概括一個病的概括說法,題綱者提其綱領嘛,以下也都包括這個綱領,我向來都認為這是一個特征,那麽少陽病的一個特征,太陽的特征,見到這種證侯就是什麽病,所以叫特征也可以,那麽他這頭一節是這麽說的。
第281條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少陰病也是表證(表陰病),他這沒詳細談了,這就衝太陽病來說的,一般的表證也類似太陽病,但是脈雖然浮,但比較微細,這個微細呀,借助於浮,同時由於這個少陰病呀,虛,所以這個人呀,但欲寐,喜歡躺著,喜臥,困倦,就是我們平時遇到感冒這種病,不過少,還是這個太陽病多,那麽身體特別虛的人,或者老年人,氣血俱衰,得外感,常常發生少陰病這種征象,就是脈不浮,而偏於微細,那麽其人呢雖然也有身疼體痛,頭痛項強等都有,但是,但欲寐,應該這樣理解這一段。
第282條
少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製水,故令色白也。
這一段關照很多方麵,少陰病裏頭要停水的話,太陽病也有這種情形,那麽他就要吐,而又不得吐出,所以心煩,這個心煩呀,應該有個逗點,它這個欲吐不吐心煩,欲吐而不得吐,它心煩,但欲寐是少陰病的本證,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是它的一個特征,就是說在少陰病存在的時候,已經得少陰病了,有這個但欲寐的證侯的反應,同時欲吐而不吐,而心煩,那麽就是外邊表現為少陰病,同時裏內頭有停飲,所以要吐不吐而心煩,應該作這樣一種體會,那麽這個少陰病本虛,它要傳裏呀,不等到八九日,咱們講太陽病,五六天是傳少陽病的時候,那麽六七日,七八日,一般五六、六七日常傳少陽,七八、八九日常傳陽明,我用少陽病它是虛,尤其裏頭再有停飲,有寒飲,那傳裏非常快,一傳裏頭,這個少陰病傳裏呀,不象太陽,多傳太陰而發生嘔吐下利的這些病。
太陽病傳裏呢常傳陽明,發為胃家實這類的病,可是太陽病也有時候傳太陰,那麽少陰病呢,也有時候傳裏傳陽明,後頭也有,但是這個都是比較特殊的,比較少,一般少陰病的這種表證,傳裏,常傳太陰,尤其胃有停水,開始得病就是欲吐不吐而心煩,這個最終是傳裏發生太陰病了,非到五六天的時候,這個少陰病支持在表的時間最短,二三日以後,四五日就常傳裏了,到五六天自利而渴者,自下利而渴者,屬少陰也,這個渴呀,這句話是這個意思,上次講這個太陰病的時候也講過,所以下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髒有寒故也,是不是有這麽一節呀,這個虛寒在裏,它不象熱,它不渴,那麽渴呢,都是有熱,那麽這一段,所以說這時它用的這個字呀,讓你作個參考呀,那麽也有渴屬於太陰的,這就是自利,一般病於太陰發生虛寒在裏的這種下利,它不應該渴,那麽現在這個渴呢,與少陰有關係,因為少陰呀,就是津液虛,就是津虛血少呀,本來就虛,它一下利呀更喪失體液,所以說是渴,這個渴它底下有個注解,虛故引水自救,它說這個渴不是裏熱這個渴,它就由於寧丁易傳裏,一下利更使這個津液虛,本來就虛,那麽這個虛,它缺水呀,所以它引水自救,這麽一種反應的渴,不是象裏頭有熱的渴那麽厲害,所以它擱個屬少陰也,所以它這個書不好講就在這個地方,假設你不前後這麽看呀,沒門,就給弄糊塗了,所以這個陰寒下利應該不渴呀,為什麽渴,它還主少陰呢,你要從字麵上不能講,它是要讓你對照前麵,它說這個渴呀是虛所造成的,所以我們辨證呀,也不能說這個人下利一渴,它就是熱呀,你要好好看,那麽這個怎麽才能證明它呢?它底下就說了,若小便鈀白者,這肯定不是熱,而是寒,虛寒,這是下焦虛有寒的問題,所以說它是少陰病的渴,它是虛的渴,這個頭前也有,看頭前,在太陽篇有這麽一段大家不知道還記得不記得,傷寒六七日不大便,頭痛有熱者,那麽可以用承氣湯,但小便清者,知不在裏,而在表也,宜發汗宜桂枝湯,這個跟那個是一樣的。真正熱,小便必紅赤不可,假設小便清多,這個病呀不是裏熱的問題,所以辨證呀不要片麵看問題,就在這。那麽這個渴是裏熱,還是因其虛而渴,因其虛而渴的下利,肯定是陰寒下利,如果因熱而渴呢,那另當別論,那麽這個拿什麽方法來證明它呢?所以這個疑似之間呀,你得取其它的問題了,或者以脈,或者以尿,尿也是驗寒熱的一個標準呀,因為頭有講過的,所以它在這提一提,那麽這時候你看這個尿,如果它紅赤,肯定它這個渴與陰證沒關係,如果白是下焦虛寒,也就是裏,裏虛寒,下焦是在下麵嘛,屬於下焦的問題呀,所以這個下利屬於這個虛寒,那是沒問題的,正因為小便色白,正因為下焦虛有寒,不能製水,就說這個水呀,比正常的這個包含的內容不一致,水的成分呀多少些膽汗呀,國為水代謝呀有些尿素等,所以色它不會白的,如果色白說明這個水的消化沒有,這個機能的虛衰沒有得到正常的消化,它是這麽一個說法,它是古人的一看法,那麽總而言之,這一段很重要。
第一個,一般說是陰寒下利不不渴,那麽它渴呢,也有陰寒下利,真正虛它也渴,這種渴不甚,那麽你要看看它小便是黃赤,還是清白,黃赤肯定是裏有熱,那個既不是少陰,也不是太陰,不是少陰病轉屬太陰了,肯定它是,就是以前發生少陰病,也要轉屬陽明了,那麽它要是小便色白呢,肯定上麵那個斷法是對的,所以這是關於辨的問題,所以這個書必須得整個看,你隔著看呀就什麽也不是了,那麽由於太陰病他說了,下利要是不渴的話,這都是屬於陰寒下利,宜服四逆輩也,那麽這裏它又提一個不渴,也是病於太陰它怎麽就不渴了呢?也有這個情形,那麽這個津液特別虛,缺少水分,它是這麽一種想水喝,那麽這個可能驗以小便,這在太陽篇裏也講了,傷寒六七日不大便,這時候頭痛有熱,那肯定是陽明,它不大便了,但這個了不一定呀,你看看這個小便如何,如果小便赤,肯定用承氣湯,那麽小便清,就是這裏說色白了,那肯定裏頭沒熱,那麽這腦袋痛呀,還是表證,發熱頭痛,那還是要解表,所以這個書要整個看,不然的話,你看看這個注家的解釋都錯了,它這道理在哪呢,他就光守這一段,他就鬧不清楚了,這是第二段,這段挺重要,第一段說明這個少陰病,要是內有停飲,是絕對要傳裏,太陰,發生自利的不可,也往往呢這種下利由於少陰病本虛呀,容易引水自救的這個渴不要錯看了,要好好辨證,驗小便看怎麽樣,所以這段呀,很不好講,看這個本文常常鬧錯誤。
第283條
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法當咽痛,而複吐利。
病人脈陰陽俱緊,這是傷寒的脈,太陽傷寒呢它是無汗,現在呢有汗,所以擱個反汗出者,那麽這樣一出汗就不是太陽傷寒了,此亡陽也,這是表虛不固,而津液外亡,這個亡陽是指津液說的,那麽亡失津液,表虛它屬於少陰,所以它說屬少陰,這個少陰病呀,一般說脈是比較微細的,脈浮而微細,也有浮緊的,也有,這個是說明這個,這個陰陽俱緊的這個陽是指的寸,陰指的尺,仲景這個脈法呀,陽有的指脈浮,陰有指的沉取的,如頭前講的太陽病陽浮而陰弱,這個陽浮於外,而陰弱於內,這是內外為叫陰陽,那麽這個呢不是,這個就指的寸尺之分,那麽這個候表裏呀,仲景這個脈法有二種,有以浮沉來候的,浮為表,沉為裏,也有以寸尺來候的,寸以候表,尺以候裏,這個在金匱要略裏頭,脈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在前,就是指的關脈,那浮在後呢,病為在裏,它以這個尺寸來候表裏,所以研究仲景的書,他這個脈法就是這樣,它這個就是這樣的,寸也緊尺也緊,他說這個緊不是實的問題,因為什麽,它汗出,不是太陽傷寒陽氣重於表,不是這個樣子,這個是亡陽,亡陽者是表虛不固而汗自出,那麽由於這個寸脈緊,這個緊就是邪勝,就是外邪……那麽這個津液又虛,所以這個法當咽痛,這個組織枯燥再一有熱,嗓子要痛的,陰脈緊,他陰脈也緊,這個緊脈也主寒也主水飲,這個陰脈是指裏的水飲,有寒飲,那麽少陰病這個尺脈緊裏有寒飲,法當吐利,所以他這個法當咽痛,而複吐利,衝這個脈陰陽俱緊說的,那麽這段也不好講,這段得分析清楚,所以少陰病呀一個特殊的問題,這是說的特殊的問題,少陰病一般脈偏微細呀,也有緊的,可是緊它與太陰傷寒是二樣呀,太陽傷寒脈浮緊它是表實,咱們說麻黃證陽氣重故也,他這個陰陽俱緊反汗出,他這是亡陽,那麽它這個表氣不固,而亡陽汗出,是這麽一促情況,所以他說屬少陰,那麽為什麽法當咽痛而複吐利呢?由於這個寸以候表,表的邪熱甚,又亡失津液,所以法當咽痛,尺脈也緊,所以裏有寒飲,法當吐利,所以既咽痛而複吐利,它是這麽一個。它這個文章呀都是非常簡練,這是少陰病有一種特殊的脈證。他這個常常有這種情況,那麽這個不是說它馬上就要,這是說它這個往後呀,開始的這個少陰病要有這個汗出脈緊,它這個雖是緊,還是有餘的脈,它邪熱甚呀,這個傳的以傳少陽的時候多,那麽這個吐利和咽痛,這個後頭有治療,這個豬膚湯就是,這個不是的,這是不過是虛熱這種證候,不是太陰這種證侯,這種下利也不是真正的太陰下利,這個咽痛呢,就是近於這個少陽病呀,這種孔竅的這種發炎,大概都屬於少陽病,這裏它說明呀,少陰病要有這個脈,要是傳裏的話,能發生這個情況。
第284條
少陰病,咳而下利譫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汗也。
以火劫發汗,這是迫使發汗,少陰病,本虛,津液虛,這個發汗最傷人的津液,那麽病表的這個階段呀,是要發汗,但是要微發汗,不象太陽病,更不能用火攻,以火迫使大汗,這更錯了,如果裏頭要是有停飲的話,這個火邪激動停飲,逆於上者,所以於肺則必咳,迫於下則必下利,它這個受火氣的激動裏飲的話,火氣入胃呢,那一定要譫語,少陰病津液本來虛,再迫使大汗出,小便必難,它沒有水往下行了,那麽這就什麽道理呢?就是強責少陰,發汗,不應該用火劫發汗,這是強責少陰害的,大出汗是不對的,太陽病也不能用火攻,咱們頭前講了很多了,那麽少陰病尤其不能用火攻,要火攻就有這個變化發生,少陰病在表了,也是要用發汗但是發汗更得節製,第一個是火攻不可。
第285條
少陰病,脈細沉數,病為在裏,不可發汗。
這個細數之脈呀,是虛而有熱呀,就是津虛熱甚,脈細數,見之於沉,這是裏,津虛熱甚的這麽一種情況,病為在裏,少陰病要是細數見於浮的那麽一個問題呀,要就根據少陽病
的那一種發汗法則,它脈沉,沉為在裏呀,這是虛熱在裏,這它不可發汗,所以它少陰病,那麽它是個表陰證,我們說他是表證,曆來注家都不承認,這是我這麽講,可它不是表證,為什麽這也不可發汗,那也不可發汗,這不是費話嗎,這很清楚它是個表證,這個表證它不能拿太陽病的發汗法子來發汗,要是微發汗就不對,它後頭有呀,用火攻不可,尤其到已經脈沉,它這個病已經入裏了,太陽病不能發汗,少陰病也不能發汗。
第286條
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陽已虛,尺脈弱澀者,複不可下之。
這一句也很好,後頭也有矛盾的事。這個少陰病,脈微是指脈微欲絕那個微,不是開始說的“少陰病,脈微細”那個微,那個是浮之中偏於微細,這個是但微,脈微欲絕的微,真正微到那個份上,那不可發汗,什麽道理呢,沒有津液,亡陽故也,這個外麵津液沒有,不是陽氣重而是亡陽,那麽外的陽已虛,這是不可發汗,尺脈同時要弱澀者,弱,尺脈遲以候裏,前麵已講了,這個尺以候裏,可見上麵這個脈微是指的陽脈微了,寸脈微,寸以候表嘛,那麽尺脈弱,裏虛,澀者血不足,裏也虛而血不足,更不可下,所以少陰病要是脈微,不是微細那個微,這個微是脈微欲絕那個微,脈時有時無的,這是沒有陽,這樣的不能發汗的,這與上麵的全是少陰病發汗的禁忌證,與太陽篇有發汗禁忌證一樣。
第287條:
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頭前不是講了。
少陰病不是也有脈緊的情況嗎?這是接著那段說的,那麽這個到七八天的時候傳裏了,而自下利,就是傳裏為太陰病了,原來脈緊,這個驟然間脈微了,脈暴微,可是這個時候有好有壞,如果手足逆冷,那胃氣已衰了,是壞象了,這個病了不得了,手足不逆冷,不厥,而反溫,這是裏氣,胃氣相當好呀,胃氣還強,那麽原來脈緊,它沒有了,這是欲解之候,雖然煩而下利,這個下利煩燥是一個不好的樣子,咱們治下利快了,熱天是下利多,要是煩燥這個病都是一個變化莫測的時候,這個病在進展,那麽這個煩呢,不是,這個正與邪爭者煩哪,雖然它煩燥而下利,不要害怕的,一定好。這段在太陰篇裏也有呀,就是“腐穢當去”那條互參就明白了,這個不一定得少陰病,太陽病也是一樣的,這個病的邪氣非常實,脈緊嘛,那麽傳裏,傳裏之後了,如果胃氣亢盛,這個病邪反而由傳裏而去,所太陰篇不是有“腐穢當去故也”,這是生機能把這個病自然抗拒了,就是解除了,這很好,所以說這個中醫呀,古人這句話是一個自愈名言,所以正邪交爭,這個很合乎科學,古人看這個疾病呀,不是疾病自己在那進展的,它人的機能交互起作用,怎麽個機能呀,這個生理呀,就是人體的這個,老跟疾病,要想解除它,就是咱們現在話就是鬥爭呀,它與疾病老鬥爭,一時也不息,這個很有道理,咱們這個內經之所以形成,與這個都有關係的,這個要跟你們解釋一下,這個人要是有了病,這人體這個東西,受了外界勢力它就要抵抗,沒有這個本能呀,你象咱們在宇宙不能的,這個病菌有的是呀,就象這個急性傳染病也是一樣的,他不得病,他就得病了,這個不得病的,是他的身體機能非常的亢奮,一遇到病菌就能馬上抵禦它,那麽這個病呢,也是這樣的,有了病了,這個生理機能也會想法子抗拒它,要解除它,可是靠這個自然量力,有時候解除不了,解除不了呀,他就反應為病狀了,就形成了這個病狀,這是咱們中醫正邪交爭,咱們再想一想,這個人體呀,萬人構造都一樣的,不是你這樣體質,他那樣體質,都是一樣的,五髒六腑大致都一樣,抗禦疾病呀限於自然的生理結構,他有一定的方麵,你看咱們隨便拿腦子想一想,人體想要排除疾病,就這麽幾個方麵,一個從廣大體表麵,出汗,用發汗的辦法來解除疾病,咱們太陽病就是這樣,前麵已講過來,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它就想要從廣大的體表麵以發汗的機理把病邪解除,它解除不了,所以陽氣在表嘛,血管又多,達到一個飽滿充血狀態,脈緊,脈浮而緊,頭項血液凝滯樣疼痛,感冒都有這樣的感覺,體溫高了,與外界的差距加大了,覺著有寒,咱們細想想,這些症狀是什麽呢?你要看看解剖生理學就好了,這個人要發汗以前呀,第一個血管擴張,就是毛細血管,所以內部體液大量輸送到體表,幹什麽?它想出汗,毛孔一開,它汗就出來了,從汗腺就出來了,那熱就解除了,可是在另一般的個感冒呀,形成這種太陽病的階段呀,
達不到汗出,這種準條件都具備了,所以得這個表證,那麽再有一個方麵呢,你想一想,人體的構造呀,表不行,他就還想個辦法,它就是裏,裏就是消化道之裏呀,上麵吐出,下麵排泄,他利用這個道理,這也是萬人具備的,咱們講的陽明病、太陰病都是這個東西。它把這個病邪整個驅逐在胃腸之裏,就達到這個目的就行,也是限於自然量力達不到,就即便下利了,這個胃腸的功能呀,它反而自己出了毛病了,病邪還沒排出去,自己就出了毛病了,就是所謂太陰病的這種情況,那麽反到達不到這個泄下的作用,就是陽明病的那種情況,這就是裏,去離表,裏而外,就是利用半表半裏這個方麵,這一方麵利用一切髒腑的機能,呼吸道呀,泌尿係呀,等等的方麵把它排除,這就是咱們說的口苦咽幹少陽病那種情況,這個排除疾病在人體上隻有這麽三個方麵,你想一想,可是這個……就規定疾病反應的表、裏、半表半裏這麽三個部位,是不是的,所以咱們這個辨證,它不是表就是裏,再不然就是半表半裏,這個不是疾病在那搞的,這就是人體共疾病,它老想解除它,這個人體起個主導作用,所以這個病不離開表、裏、半表半裏,那麽這個機製的反應,要是亢奮,就是人體的機能呀,就是陽性征,要是這個機製的反應弱衰,這就是陰性證,那麽這個病位就有表、裏、半表半裏,這個證的性質的反應不外乎兩大類,一個陰一個陽,所以有陰陽,裏有陰陽,半表半裏也有陰陽,就六個型,六個基本類型,我們現在臨床上還是這六個類型,它不是這個類型就是那個類型,也有這個類型與那個類型交錯互見,這都有的,這就是六經呀,它古人通過臨床呀他看到這六個基本類型,這個不容易,他經千難萬苦總結出來的,所以咱們六經就是這個,可是古人對它呢沒法認識,限於當時的科學嘛,我們現在比古人強的多,是條件強的多,不是腦袋比他們強的多,所以他們就是用上經絡了,那麽這經絡受邪發的病,這就壞了,所以就弄一個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等都拿經絡名給起上了,這個他害人不淺,但是古人也是的,原起他未必是這個意思,可是後世注家在這裏就作文章羅,這就把辨證的規律給弄不明白了,到現在也沒弄清楚,所以現在研究傷寒論,傷寒論怎麽個辨證體係呀,說不出來,那麽中醫辨證施治究竟失治,是疾病自己什麽呢,也不知道,我認為這些地方要努力,這個東西就在這個,它是規律性反應,就是我們剛才說的,這外規律性的反應是怎麽來的呢,主要來於人體與疾病的鬥爭,古人這個體會是很好的,不是疾病孤獨在那進展的,它是機體與疾病兩個方麵的作用,所以古人說正邪交爭,這是很科學的一名話,可是大家都是做口頭痰羅,沒有好好分析這個東西,咱們這是講一個是扯遠了,可是我說的這個很重要,這個對理解六經還是很重要的,那古人不對就是不對,現在有一幫人哪,對古人……,我認為是錯的,他古人那時沒法認識呀,好幾千年前,就張仲景也是一千幾百年哪,他怎麽能認識呢,它限於當時科學水平,那麽他不認識不等於中醫這個科學東西,他這個自然規律還是好的嘛,那麽他錯了,我們還是跟著錯?我認為不對,應該結束它,我就認為這個六經不是這個,與內經中的六經沒有一點相同之處,它這個都講表裏相傳,那個講的六經遞傳,那它對的,而且那裏頭說是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那麽這三天,可以發汗,陽明也可以發汗,少陽也可以發汗,它這書不是的,少陽、陽明絕對不能發汗,這怎麽能共同呢,它不是共同的,所以這個注家呀,咬定這個經絡不放,它這是個大問題,那麽這一段不可是少陰病,而是我們講的這個287,凡是表證的時候,如果邪勝,那麽它傳裏,傳裏這是一個生理機能,把它由裏解除呀,那麽如果暴煩下利,由脈緊反細,而手足反溫,手足反溫,這個古人的看法也不對,這個穀氣不達四末,就手腳冰涼,……說明胃氣比較強,那麽這個不是虛脫的那種情況,這是好現象,邪去正虛之象,所以它要自愈,這個跟那個“腐穢當去”太陰病是一致的東西,可以互看,研究這個東西呀,就得想法,怎麽想法提高,對中醫理論的提高,這個是要緊的。
第288條
少陰病,下利,若利自止,惡寒而蜷臥,手足溫者,可治。
什麽叫惡寒而蜷臥,惡寒就是怕冷,蜷臥是蜷著腿,弓著腰,叫蜷臥,這是惡寒之甚,咱們就這個證侯,古人的看法呀,這是陰寒至極了,就是陰虛而寒,陰寒證,那麽這個少陰病,病於裏而利,就是病於太陰了,那麽這個下利有的時候好,有時候它是壞,後頭有,下利止還有死證,它無可下,它那個津液脫盡了,沒有可下的,那就是死證,那麽這個下利止,雖然惡寒而蜷臥,就象是個虛寒到家了,但是手足不厥而溫,跟上麵一樣的,所以這個衛氣呀,人這個衛是生之本呀,衛氣存則生,衛氣亡則死,有一分衛氣,就有一分生命,沒有就完了,它這裏就是,手足溫說明衛氣還存在,還可以治,要如果四肢厥冷,衛氣已敗,必死無疑。
第289條
少陰病,惡寒而蜷,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
這是接著那一節來的,當然也有下利的這種情況,這蜷是說明少陰病轉入太陰,少陰病沒去,可是太陰病發生了。都在這個階段了。這個陰病見陽則生,這個時自煩欲去衣被,外邊這個情況是虛寒到家了,也是惡寒而蜷,這個煩是個熱象,也就是正邪相持而煩,這個燥不是,燥是亂也,正不勝邪,咱們不是說正邪交爭,在相持的時候煩,不能相持,邪勝正不能自持了,那就燥,燥者亂也,所以這裏隻是煩,還能相持,而且欲去衣被,這是熱在裏邊相當盛,……這是個好現象,這是也可治的,這都全從自上頭少陰病下利說起的,這個少陰病下利可連貫著看,一方麵合病,就是少陰與太陰同時發病,也叫少陰病下利,第二個就是少陰病傳裏而發生下利,就是少陰太陰的並病,也可以叫少陰病下利,這個書沒明指出來呀,再者是二者俱有,我們研究這個書呀,無論它是合病,或者是並病,隻要是這種情況,這種情不要緊的,看著挺危篤,但是還能治,主要的是衛氣沒敗。
第290條
少陰中風,脈陽微陰浮者,為欲愈。
它這個少陰中風它就是跟太陽中風是一樣的,它這個沒提傷寒,隨便說一個,中風如此,傷寒也如此了,就是古人認為是受風邪了,在太陽病裏頭特別提出二種治法……(32集完)
第291條
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

第292條
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
【釋】:少陰病轉屬太陰,嘔吐、下利、手足不逆冷而反發熱者,為胃氣不衰,故不死。假設脈不至者,可灸少陰太溪穴七至。
【注】:①吐利,是少陰病並於太陰的重要標誌(見太陰病提綱)。病人太陰可關係生死,但不是說必死,其預後還得看邪正交爭的結果。太陰在裏,是人體禦病的最後一道防線,在治療中不可不預先考慮,給予足夠重視,爭取防患於未然也。
②手足不厥冷,即無四肢厥逆。反發熱者(參見294條)胃氣不衰,當有治愈之機。
③脈不至者,即脈不出。在太溪穴用灸法可亢奮陽氣,促其脈至。
【按】在漢代時,針灸比湯液運用普遍而興盛,一提灸少陰,一般都能知道,故不注明穴位。本注選太溪穴係後人經驗,故從之,其後世湯液盛行,針灸反衰也。
第293條
少陰病,八九日,一身手足盡熱者,以熱在膀胱,必便血也。
【釋】少陰病八九日傳裏而發陽明病,故一身手足熱。由於其人便血,知為熱入血室,故謂熱在膀胱也。
【注】①少陰病,八九日常為表證傳裏之期,表示病已傳裏。少陰病,其人必虛,虛寒較重之人病在表的時間甚短,一般用不了這麽多天才傳裏。
?②一身手足盡熱,知此傳陽明也,為熱盛於裏。少陰病本虛,虛熱相搏,擾動下焦的血脈,因而便血。熱在膀胱,指在膀胱的部位,不是膀胱之內。
【按】熱入血室,有少陽證,有陽明證。109條《金貴婦人產後》的第7條屬陽明證,150、151條屬少陽證,熱入血室還有自愈證,讀者可前後互參。

第294條
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目出,是名下厥上竭,為難治。
【釋】血不充於四末則厥,故少陰病厥者必無汗,謂但厥。若強發其汗,必動其血,致口鼻出血,目出血等,其道不一。肢厥者,血本需,上出血更使之竭,因名之為下厥上竭,為難治。
【注】①厥者,四肢逆冷,是津虛血少,血液陽熱不達於四末的緣故。少陰病多虛,若虛的厲害則可致厥,真寒而厥者定無汗。
②因厥而無汗,若強發其汗,或發汗不當而使大汗出,必動血而發血證,奪汗者亡血也。
③血出於口鼻或目,即血竭於上。本厥於下,今又血厥於上,故名曰下厥上竭。此證溫之礙於血,涼之礙於厥,故為難治,但不等於不治,當知。
【按】少陰病表證亦可發汗,但四肢厥冷屬真寒證者絕不可發汗,切記。本條述少陰病而肢厥者,是少陰不可發汗證之一。
自本條以下論轉屬太陰的死症。
第295條
少陰病,惡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釋】少陰病,惡寒身蜷,虛寒已甚。若複轉屬太陰而下利,是為重虛。手足逆冷者,胃氣已敗,故不治。
【注】①開始為虛寒在表的少陰病,後轉屬為太陰病。身蜷,即蜷著手足,團身而臥。願屈不願伸,是惡寒相當嚴重的表現。
②下利,又手足逆冷,此少陰轉屬太陰,一派陰寒之象。胃氣已敗,故曰不治。
【按】少陰病維持在表的時間甚短,常二三日並於裏而發太陰證,若治不及時,就有死亡的可能,這也是在太陰篇不論死證而放在少陰來講的原因。
第296條
少陰病,吐利,躁煩,四逆者死。
【釋】少陰病不解,並於太陰則上吐下利。若其人煩躁不寧,四肢逆冷者,為胃氣已敗,生機欲息之象,故死。
【注】吐利,少陰轉屬太陰的特征。曰躁煩而不曰煩躁,因躁而煩,躁多煩少,主精氣欲盡。四肢厥逆,為中氣沉衰,陰寒極盛,殘陽欲息之象,故死。
【按】手足逆冷是看胃氣有無的關鍵,若於其他陰寒證病並見,則危矣。另外,手足逆冷還應辨寒熱的真假。
第297條
少陰病,下利止而頭眩,時時自冒者死。
【釋】少陰病,並於太陰而下利,胃氣不複,精氣泄盡而利止,頭眩時時昏冒者,為血虛上竭之證,必死。
【按】頭眩,時時昏冒者,有似於今所謂腦貧血證。本條所述為精氣虛竭所致也。
【注】此少陰病並於太陰。下利止,要辨佳惡。胃氣複,利止為佳;裏虛已極,無利可下而利止為惡。本條屬後者。眩為頭暈、頭眩者,由於吐利而津液喪失太過所致。冒為頭發沉,其重者為昏冒,血虛不足以奉上也。以上都是虛脫衰竭的現象,故曰死。
【按】陽氣盡者死,陰血竭者亦死,此陰陽互根之理,茲不贅述。少陰病並於太陰當慮此變也。
第298條
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身蜷,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
【釋】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身蜷者,虛寒至甚也。脈不至者,血不足而氣衰也。因無熱,故不煩。神欲離,故但躁。病屬不治,必死。
【注】①四逆,惡寒而身蜷,陰寒甚,虛已極也。
②脈不至,血不足,且心髒已衰竭。
③煩者,正邪爭,熱也。因無熱,故不煩。躁者,亂也,躁動無暫安時,隻躁不煩,有陰無陽,邪盛正衰,神欲離散也。
④死,孤陰無陽也。
【按】無下利,未傳太陰。波及心髒,為少陰並於厥陰。四逆,脈細欲絕者,與當歸四逆湯尚可治。但若脈不至,不但血不足,心力亦大衰,尤其不煩但躁,死在頃刻也。
第299條
少陰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釋】少陰病六七日,已傳入厥陰,若氣促而息高者,為氣脫於上。此大凶侯,主死。
【注】①少陰病六七日,傳半表半裏厥陰之期。
②息高者,呼吸短促而聲音很高。氣息出入全在胸上位,吸淺呼急,形容呼吸困難,竭盡全力的狀態,為氣脫於上的凶候,故主死。
【按】此亦為少陰並於厥陰之死狀。上條為心衰,本條為氣脫。兩條均無太陰病特征,故知係少陰厥陰並病也。
第300條
少陰病,脈微細沉,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複煩躁,不得臥寐者,死。
【釋】脈微細,但欲寐,為少陰病本有的脈和證。始得之病在表,宜服麻黃附子細辛湯。微細之脈見於沉,可知為寒飲在裏。汗出不煩者,暗示原來還有發熱心煩,因過服麻黃附子細辛湯,汗後表解而煩亦去也。寒飲未除,故自欲吐。太陰病的為證漸顯,急與附子湯溫中逐飲或可得治。待至五六日,終因胃虛無力收攝而自下利。複煩躁,以至不得寐者,是生機欲息,難得暫安之象,故終不免於死。
【按】少陰病本虛,若裏有水飲,勢必轉屬太陰。其過程由漸至著,先有自欲吐,而後自利、煩躁不得臥。通過這條正告醫者,要知防微杜漸也。學者宜與後之麻黃附子細辛湯、附子湯、四逆湯條互參而細研之。
【注】①微細,少陰脈。但欲臥,少陰證。脈不浮而見沉者,裏有寒飲。此少陰病裏有水飲者也。
②此亡陽激動裏飲的反映。少陰病始得之,有發熱而煩者(參見306、309)。服藥後,得微汗而熱除煩去,以有裏飲,雖熱除煩去而病未已,反自欲吐。脈沉為寒飲在裏的確證,此少陰並於太陰之始也。從另一個角度看,不煩為無熱擾,反映氣已不足。汗出促使陽熱欲息,不是好現象。
③至五六日,或因誤治,或因未治,或因人甚虛,終於並發太陰下利,乃至煩躁,既不得臥又不得寐,此正不勝邪,生機欲息之象,故死。
【按】少陰病傳裏為裏陰證(太陰病)或半表半裏的陰證(厥陰病),有可治者,有不可治者。以上六條均為少陰轉屬太陰或厥陰的死證,確屬危險凶殆,學者宜細觀熟記。吐利為表證傳裏的見證,宜把握陰陽屬性。又陰性病入裏時傳變迅速,不可等閑觀之。
小結
自開始至此,可作為少陰病篇的總論。少陰病與太陽病同在表位而陰陽兩種不同的證,曆來注家誤於經絡名稱,不承認少陰病亦屬表,但以上有三條論述少陰病不可發汗,如不是病在表,列這些禁汗條豈不是廢話。少陰病本虛,維持在表的時間甚短,二三日即常傳裏或半表半裏,傳裏多屬太陰,傳半表半裏多屬厥陰。此與太陽病傳裏多屬陽明,傳半表半裏多屬少陽者正好相反。少陰病在表本無死證,其死證均於太陰或厥陰時見之,最後諸條乃其例也。具體證治論述於後。
第301條
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釋】少陰病以不發熱為常,始得之病在表,脈亦不當沉。今反發熱而脈沉,發熱為邪在表,沉為寒飲在裏,故以解表而兼溫中逐飲的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按】太陽篇謂“發熱而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故少陰病以不發熱為常。脈沉主裏有寒飲,本不宜發汗,今以始得之反發熱,則表邪明顯,故以兩解表裏的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金貴》曰:脈得諸沉,當責有水。水在裏者,熱反外鬱,此少陰病始得之所以反發熱脈沉也。麻黃附子細辛湯,解表兼逐飲也。
【注】①反發熱脈沉中間不當斷句。反字貫徹發熱脈沉兩者。少陰病本虛,以不發熱為常。病在表,脈當見浮,發熱、脈沉均不尋常,故曰反。脈沉,當責裏有水飲。反發熱的原因有二:一是邪在表,其人抗病能力較強;二是裏有水飲。此亦同表陽證邪在表、裏有水飲者,單純發汗不但表邪不去,且激動裏飲而生變證,小青龍湯證即其例也。不管是表陽證,還是表陰證裏有水飲者,必須解表逐飲同時實施。若是表陽證,先解表後逐飲,即有變證,尚容時調整方證。若表陰證,解表逐飲分步治之則不可輕視也,
必須同治。蓋虛寒之人裏有水飲,並於裏則轉太陰病之下利也。
②得少陰病的人本來就虛(津虛血少),即使用發汗藥解表,也得減輕麻黃的用量以小發其汗,且必加亢奮藥。若裏有水飲,必加逐飲藥以兩解表裏。本方附子細辛正為此而設,故曰“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按】本條為少陰病兼裏有水飲者,乃變治方劑,下條才是少陰病的正治方劑。
第302條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發微汗。以二三日無證,故微發汗也。
【釋】少陰病得之兩三日,以不傳裏而無裏證為常,宜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解表。
【按】二三日無裏證,說明少陰證本是表證。以其本虛,維持在表的時間甚短,四五日即常傳裏,並發嘔吐下利的太陰病。若胃氣衰敗,則死也。外感而現少陰病,宜抓緊時間治療,稍有疏忽,極易轉屬太陰或厥陰而致死。
由上條脈沉而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可知,本條脈不沉。本方為少陰病發汗主方,亦即傷寒無汗者的發汗劑。若中風汗自出的少陰病,當於桂枝加附子湯類求之,已詳於太陽病篇,故不重出。本條告人少陰病本是表證,以其多虛,傳變較速,很快傳裏或半表半裏,因此把少陰病看成裏證是不對的。
【注】①少陰病津虛血少,即使發汗亦不可大汗,同時應加亢奮藥。麻黃附子甘草湯乃治少陰病的基礎方(主方),與太陽病發汗有麻黃甘草湯、桂枝甘草湯一樣。太陽篇21條“其人惡風,汗漏不止”,以桂枝加附子湯治之,其實也是少陰病,前後互參自明。
②病仍在表,故可微發汗解之。若病以傳裏,並發太陰病,則不可再用汗法,急當救裏矣。此為定法,需切記。(可與93條注互參)
【按】由此可知,少陰病脈微細當為浮而微細,因浮以應表也。
第303條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啊膠湯主之。
【釋】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安臥入睡者,病已傳半表半裏而為少陰少陽並病,故作虛煩,宜黃連阿膠湯主之。
【按】少陰病傳半表半裏,以厥陰為常,然亦間有傳少陽者,今於二三日以上轉屬少陽。以其本虛,上焦複有熱故使心中煩,不得眠也,黃連阿膠湯主之。
【注】①二三日以上,指四五日或五六日言,為內傳之期。
②心中煩,乃上焦胸中有熱擾。不得臥,乃血虛煩甚,不得安臥入睡也。梔子豉湯證是下後裏已不實,但有熱擾心胸,為虛煩不得眠,不是真正的虛煩,而是偏於熱也。本方證則是真正的虛證,又有熱擾心胸,可見是真虛煩不得眠也。
③病由少陰表證傳半表半裏,因虛而有熱,即使傳少陽也不顯柴胡證。這與由太陽傳少陽常顯柴胡證者顯然有別,故以黃連阿膠湯主之。
【胡老按】久利或下利腹痛、便膿血、血便、咯血以及吐血等諸失血證,凡心中煩不得眠者,用本方均有驗。本方治心中煩不得臥,頗似梔子豉湯證,但本方偏於治虛煩不眠兼有以上諸血證者,梔子豉湯則無此功效。
【按】本方證為少陽方證,而非少陰方證。冠以少陰病,乃始得之的為證。
第304條
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
【釋】裏有寒則口中和,胃中有飲,則背惡寒。少陰病一二日即見此候,急當溫中逐飲,緩則必並於太陰而吐利也,故當灸之,並以附子湯主之。
【按】《金貴》“夫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冷如掌大。”少陰病本虛,得之一二日尚未傳裏,但口中和,背惡寒,裏寒有飲,法當溫中以救裏,止吐利於未萌,此良工治未病手段至於灸何穴,書中沒有明文,諸家有謂膈關(第七椎下兩旁三寸陷中)及關元穴(腹中線任脈臍下三寸),存以待證。
【注】①得之一二日,且不見吐利之證,此尚未傳裏也。
②口中和,指口不幹,不苦無黃苔等,是虛寒的標誌。背惡寒,是胃有停飲,比一般惡寒重。少陰病見此證,若不早治,必傳太陰為防傳變,溫中去飲正當其時,防患於未然也。
③本證不用麻黃附子細辛湯者,以表證不明顯,亦不發熱之故。白虎湯證亦可有背惡寒,但其證口舌幹燥,本證則口中和,這是兩者的主要區別點。
【按】本方較真武湯增加了附子的用量,以無吐,去生薑,加人參健胃補虛,防病傳裏。主證和組方均有別也。
本方術附合用,共走皮中以逐水氣,為治濕痹的要藥,根據需要可以加茯苓。若去人參,留芍藥以緩攣急,可治關節痹痛。
第305條
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
【釋】中氣內虛則手足寒,有水氣則脈沉。身體疼,關節痛,知為濕痹而無關外邪,當屬太陰虛寒證,故以附子湯主之。
【注】①身體痛、骨節疼屬表證,形似外邪,雖冠以少陰病,但有無少陰病的其他脈證,故實非少陰病也。以身體骨節疼痛為主要表現者屬痹症。
②手足寒,是因中氣內虛、胃氣不振。脈沉,為寒飲在裏之應。體痛、骨節痛,為寒濕之痹。
③寒濕在裏而有身痛、骨節疼痛,雖無下利、嘔吐,亦當屬太陰虛寒證。治之之法,不應解外而應溫中逐飲,故以附子湯主之。
【按】麻黃附子細辛湯證亦有脈沉,也是內有水飲,因而(反)發熱,說明表邪重,故用小汗法以解表。本方證手足寒,裏虛已反映出來,故屬太陰,即不得小發其汗,亦不亦四逆輩,用附子湯溫中健胃去飲,以除寒濕痹痛也。
另外,風寒濕邪和而為痹,尤以關節痛為常見,並且常以表證的形式表現出來,或太陽或少陰,臨證需分陰陽以治之。寒濕痹痛而脈沉者多屬本方證,尤以下肢拘急、屈伸不利者更驗。
第306條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釋】少陰病轉屬太陰,下利便膿血久不止者,宜溫中止利,桃花湯主之。
【按】下利便膿血,即今之痢疾的黏液膿血便。若脈微乳沉細而無裏急後重,滑泄不止者,可與本方止之。若脈滑數而裏急後重,多屬實熱,非溫澀所宜,不可輕試本方。
【注】①此當有少陰病的脈微細、但欲寐,而又下利、便膿血,是少陰病傳裏而轉屬太陰的虛寒下利。便膿血是下利日久,寒濕浸淫大腸,以至滑脫經久不愈,故下利不止。無熱象,應不渴而口中和。
②這種下利宜溫中固脫,故以本方主之。陽性病之下利,因正氣不衰或裏實,故一般有裏急後重,萬不可上來即用止瀉藥,使毒素潛伏於體內留下後患。
【按】臨床用本方的機會很少。本條為證不全,應與下條互參。
第307條
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釋】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常傳裏轉屬太陰,其腹痛、下利不止、小便不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按】此承上條而詳申其證也。以上兩條均指脈微細、但欲寐的少陰病並於太陰,便膿血下利不止,即所謂陰證下利,故以溫中固脫的桃花湯治之。
【注】①少陰轉屬太陰,裏有寒則腹痛。裏虛寒,水穀不別,水不走前陰而入腸道,故小便不利而下利不止。若下利不止,津水傷,亦可使小便不利。二者互為因果,均可造成虛脫。
②虛寒陰證的下利急需固脫止利,故仍以桃花湯主之。
第308條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釋】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除以溫中固脫的桃花湯主之外,亦可用針刺輔助治療。刺何穴,如何刺,書中無明文。
【按】可刺,乃可用針灸之法作輔助治療。愚以為用灸法輔助之更妥。不管針灸還是湯藥治療,此等下利萬不可用苦寒之法。
第309條
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燥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
這個吳茱萸湯以吐為主呀,吐的厲害,這個吳茱萸湯證候我遇到多了,真是這個樣子,以前我有個鄰居呀,一看這個病,一點也起不來,就是吐,同時頭暈厲害,就是先前講的那個水飲上衝的那個暈,頭眩暈的厲害,他說不時時自冒,與那個病是一樣的,手足逆冷,他一吃藥就好了,我就給他吃這個吳茱萸湯,他這一次給記住了,一看病呀就找我說“我還吃那個辣藥”,這個方子又苦又辣,辣的很,所以這個雖然說是吐利,利並不厲害,以吐為主的,當然他裏頭的水多,它既吐,下邊也利,不是一點也不利,同時手足厥冷,這個氣衝的厲害,手足厥冷不一定是胃氣全敗了,你得看情形,那麽假設胃氣敗,他手足厥冷,那麽頭前的就是的,肢燥,燥煩,不得安寧,那個始終是那樣的。那麽這個手足厥冷,他這個氣往上,這個水氣衝逆的太厲害了,這個胸中的大氣受阻礙,他手足也逆冷,這個用吳茱萸湯,我常用,不但治這種病,而且在臨床上西醫說的美尼氏綜合病的頭暈,這個方劑很多呀,他隻是暈得厲害又吐,那準是吳茱萸湯證,這個方子非常好使,這個方子他是個溫中健胃祛水,這個吳茱萸湯專治水氣上衝,可這些藥是大溫大熱,真正有熱可不行,你像咱們柴胡劑那個,那個嘔,那不行,那吃了就壞了,陽明篇裏有嘛,食穀欲嘔者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那就是屬上焦也,那就是柴胡證,所以說真正有熱的嘔,越吃嘔越厲害,在這個太陽篇裏有,那麽這一段呢,它在少陰裏也擱了,因為少陰篇經常的有嘔吐下利,這是一個危險的證候,這一個並發太陰病,但是也有似是而非的,那麽這個就是,這個當然也是中虛有飲,這肯定的,那麽這個不是說的這個,是煩燥欲死,象,要死之證,這是衝那節說的,這種病很多,這個病不要緊的,今天就講到這了。……少陰病,少陰篇你好好看看,這一篇最不好懂,他這個文字也有關係,你看這二段,他一個煩燥與這個燥煩,它都擱在這個地方了,它容易誤解的,那麽吐逆,手足逆冷,燥煩則死,為什麽還要治呢?一般說這個病與那個是絕然不同,這個不是個重病,這個不是說那個煩燥欲死的,……
第310條
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豬膚湯主之。
雖然也冒一個“少陰病”呀,這裏它是少陰病傳入半表半裏而發為少陽病,心煩、胸滿、咽痛這都是熱上炎的一個證侯呀,可見下利也是熱利,而不是寒利,不是虛寒的下利,它用豬膚湯主之,豬膚這個藥就是用豬皮一味,這個藥潤燥解熱,它是去熱不是去寒的,它又加白蜜,凡是甜藥都能夠緩痛,加白密就治嗓子痛,這裏加白粉,白粉就是米粉,這是以治胃,養胃的法子,這個病很輕,這個主要的是往下講咽痛,那麽這個病就是這個少陽病呀以傳厥陰太陰為常,但是也有兼傳陽明,陽明少陽也,這一段呢,它是傳少陽,他也是表證,所以表證傳裏,可以為陽明證,也可以為裏陰證,太陽以傳陽明、少陽為常,也兼有傳太陰和厥陰的,一樣,這個陰陽兩種病呀,陰病以傳陰為常,因為它虛,根本就虛,所以傳裏以傳太陰和厥陰為常,也有傳少陽、陽明的。這個書上也是這樣的,這就是其間的一個例子了。
第311條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差,與桔梗湯。
這裏也是,少陰病這咽痛呀,大概古人把它擱在少陰篇裏他有用意的,臨床上扁桃體發炎我們常遇到的,這種病來呀都帶著感冒,也是開始發熱怕冷,那麽咽痛呢,輕的沒關係,重的不能發汗,忌發汗,發汗封喉嘛,總之要用清涼解熱的法子,所以擱在少陰篇裏頭有用意的,擱在太陽篇裏頭,容易當太陽病發汗,少陰病發汗的機會不太多,按理說應擱在少陽篇裏頭,這個口苦咽幹目眩呀,眼暈耳聾,都屬於少陽,是孔竅的病都應該屬於少陽,那麽這個書呢它擱在少陰篇裏頭,是不是原書就這樣子,還是王叔和弄到這裏,我們都不知道,但是我們要知道,就是有少陰病的外觀,也是少陰病裏傳少陽而發生咽痛,可以這樣理解,那麽一般的咽痛呀,都是指的一側局部痛,後麵的“咽中痛”,整個嗓子都痛,那是重的,這個局部咽痛就是咱們平時說的這個一側紅腫呀,就是扁桃體發炎這類的疾病,輕的話,就是甘草湯就行,就是甘草一味,甘草,要是生甘草,它也解熱解毒止痛,要是重一點的,要是紅腫輕,吃甘草湯是可以好的,那麽腫的厲害一點,吃甘草湯不行再加桔梗,桔梗這個藥呀,它有利於咽痛,後世說它開脾,就是脾氣,不對的,它這個藥就是一個排痰排膿,嗓子要是痛又覺得這個地方不利落,可以加桔梗,這是輕症,要是重症呀,隻是用桔梗湯也是不行的,桔梗就是甘草加桔梗。
咱們一般在臨床臨床上治這個扁桃體發炎呀,常用這個,常用小柴胡湯加石膏,加桔梗,小柴胡湯裏麵就是甘草嘛,很好使,但是特別重的,如果是扁桃體化膿的,那就不行了,就是小柴胡加石膏合用桔梗湯,是不行的,那就得想法子用增液湯這類的,就是白虎增液,或者用玉女煎這類的方子,加上馬勃呀,或者其它的祛痰治嗓子痛的藥都可以的,這是我們經常見的病,這是都說治這個。
它凡是咽痛呀都是說局部,很輕,所以用甘草湯類的,甘草湯不好用甘草桔梗湯,甘草湯就一味二兩,用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溫服七合,就是分二次服,二兩就是六錢,分二次,就是一次三錢,平時用量就是三四錢,現在用克計算就是10克12克的樣子就行了,桔梗湯呢就是甘草加桔梗,這個量更較輕,甘草還是那麽重,桔梗輕,桔梗為甘草的一半,也就是甘草各三錢,桔梗就是一錢半。
第312條
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
這個就重了,這個咽中,就是整個嗓子,而且生瘡,就是有潰破的地方,那麽這個就是進一步的化膿之後了,不能語言,這個重的很,他這個不能語言有幾種,一種是疼的厲害,一種是粘痰呀膠著嗓子這個地方,吞吐不出,這個嗓子疼得的厲害,所以聲不出,苦酒湯主之,這個法子挺妙呀,這個半夏這個藥,在古人說是下氣治咽痛,它這個以半夏為主的,它擱十四枚,就是重用這個半夏,雞子,就用雞子清,把黃去了,它這個煎法也挺別致,黃去了,蛋清仍擱在雞蛋殼裏頭,然後它底下有說法,右二味以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環中,它是什麽意思呢?它就是在雞蛋殼裏頭擱上苦酒,即是醋,那裏頭還有蛋清,連雞蛋清帶苦酒,然後半夏也擱在裏頭,它那個古人利用這個當時的情景,它也是個秘方,大概古人也有個說法,那個刀後頭都有一個環,那時候古人有腰刀,後頭有一個把,把上有一個圓的,為綁一個綢子或者布什麽的,它那雞蛋正好擱那裏頭,掉不下去,它那環也不大,然後再擱在火上,它就是利用這個雞蛋殼,令三沸,要時間長了,雞蛋殼就糊了,所以一看開三開就行了,把這個滓子不要了,少少含咽之,它少少含咽也有用意的,讓這個藥久久的在嗓子處存在,咱們吃六神丸也是一樣的,六神丸也不能一下子咽下去,要含著,那麽它要你少少含著,在嗓子地方一點一點潤,不差,更作三劑,假設吃一次,都是這個做法,不好,可以連續這麽作,吃它三劑,大概可以好的,這個雞子清這個藥呀,它是……的,咱們以前唱戲的人都知道,嗓子不好,他在後台喝雞蛋清,馬上嗓子就痛快,所以這個方子很妙,它這個醋是收斂,斂瘡瘍,這個較比以前的嗓子是重。
第313條
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
它都大量用半夏,那麽這個呢,它是外有風邪,所以它用桂枝甘草湯的基礎呀,加半夏,那麽這類的嗓子疼呀,這都是特別凶,它也寫個咽中痛,它不是用咽痛呀,全嗓子都疼,這個古人把這類的嗓子疼呀叫纏喉風,這在現在不常見,這個說死人就死人的,這個喉腫的厲害,這個相當的凶,所以這個它也有外證,不是沒有的,所以它用桂枝甘草湯它也是解外,同時用大量的半夏,來治這個嗓子疼痛,這個半夏治咽痛,是古人說的,這個桂枝也治咽痛呀,桂枝這個藥呀,你們看一看神農本草經裏有,治喉痹,所以桂枝這個藥也止痛,所以身疼痛沒有不用桂枝的嗎?它也治喉痹這種痛,那麽這個藥現在很少有人用了,遇到嗓子疼呀,大概都是在解熱這方麵,滋陰解熱這方麵下手,但是有這種病我認為還是要用這個方子還是能好的,它說這三味呀,等分,各別搗篩已,就是要搗碎篩細的意思,合治之,然後擱在一起,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服散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內散兩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也是少少咽服,半夏有毒,不當散服,是指生半夏了,生半夏是有毒的,現在咱們的半夏都是製的,也有拿薑製的,也有礬製的,用薑製是最好了,與生半夏差不多,但是毒性沒有了,那麽以前呀,咽痛都出這些方子,我們要是治咽痛呢,頭前那二個小方子常用的,這個咽痛生瘡用這個苦酒湯,這個我試驗過,就是這個人嗓子痛,聲不出,的確的效,後麵這個我沒用過,但是嗓子痛以後邊二個為最重。
第314條
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
這個少陰病下利,這就要跟頭前講的太陽陽明合病必下利,葛根湯主之是一個道理,那個必下利不是說太陽陽明合病必定下利,不是這麽個解釋,這個書內麵有很多內容,這種話,例如桂枝湯證,頭痛者必衄與這個太陽陽明合病必下利是一樣的,它是衝著方劑上說的,說太陽陽明合病,怎麽個合病呢,必須有太陰病,同時有下利,必須得這樣,沒有下利,那太陽、陽明證候多呀,不一定下利,必須有下利才能用葛根湯主之,象我們說頭痛,不是說凡頭痛就要鼻衄的,如果頭痛而鼻衄者仍用桂枝湯,因為桂枝的應用呀,全是在津液喪失之後,如自汗呀,時汗出呀,鼻衄也喪失津液,桂枝湯是甘溫養胃益氣的作用。那麽這裏說的,與那個葛根湯是一致的,少陰病同時有下利,少陰病也是表證,這個下利以表證出現,這個病還是要欲表解的一種反應呀,所以用白通湯主之。
那麽白通湯是什麽藥呢,你看這個方劑就知道了,蔥白四莖,四根蔥白是很大的分量呀,幹薑一兩,附子一枚,蔥白是個發汗藥,辛溫發汗,那麽擱上這個溫中,亢奮機能的藥呀,幹薑附子是大熱的藥,它是有陰證的,跟我們頭前講的麻黃附子甘草湯、麻黃附子細辛湯,這個一樣,這也是少陰病的發汗的一個方劑,由於幹薑附子溫中都有治下利的作用,所以它用這個發汗,發少陰的表證之汗,這個利當自止,這跟葛根湯治太陽陽明合病是一個手段,那麽我們遇到下利呀,又有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與太陽陽明合病,必下利而用葛根湯,都是一樣的。我們在臨床上遇到下利,如果有表證,要是現無汗脈浮緊的這種情況,用葛根湯,如果汗出脈弱,那就要用桂枝湯,如果現像陰證的這種情況,脈反而微細,當然也有表證存在呀,就用白通湯,但是下利沒有表證,那千萬不可用白通湯,所以中醫就是講辨證,不是說發汗能治下利,下利而以表證出現者,那你就要發汗,所以這個方劑呀是個發汗的方子,因為這個豆豉加上蔥則發汗,如蔥豉湯,一般的解表,這是千金裏的方子,我們家鄉常這樣,就用點蔥,用點薑,擱點紅糖等,感冒就拿這煎一煎,喝了就好了。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我們為什麽講這麽詳細呢,就是為了下麵這一段,你們好好看看下麵這一段。
第315條
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幹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汗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
那麽這段是有問題的,曆來注家都這麽說的,少陰病下利,脈微者,應該用白通湯,同上麵一樣呀,那麽吃完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幹嘔煩者,這不是藥有所誤,就因為這個病呀,太寒了,突然一下吃熱藥,反而拒而不受,所以發生這類的情形,那麽怎麽辦呢,古人就有一個說法,就是熱以寒用,說這個藥太熱了,加點寒藥,加點豬膽汁,這樣一吃就可以好了,這種說法我以前也不信,我學傷寒的,我也這樣,其實這是大錯。
怎麽錯呢,你看看本文,頭前說少陰病下利,沒說脈微呀,那麽這段他說少陰病,下利,脈微者,這個不能與白通湯,與白通湯,不但利不止,還出現底下這個逆治的,壞病的樣子,厥逆無脈,幹嘔而煩,而且這個病,有生死的關係,你看後來,吃了這個藥,脈暴微者死,微續者生,多麽嚴重呀,外邊沒有津液,不能發汗,一發汗,再次亡陽,虛極,一定轉入陰寒重證,那就是底下的這種情況。這個曆來注家做方才那個解釋,他們認為白通湯不是發汗藥,他們認為蔥白呀,也是辛溫嘛,可是他真發汗。如果脈微,如果不發汗,那麽即便他有下利,那也隻能治裏,不能夠再攻表,所以與白通湯他是誤治呀,不但利不止,而且厥逆無脈,幹嘔而煩,厥逆無脈是虛脫的樣子,以前他並沒厥逆無脈,這是吃這個藥加重了,哪是個割據不受呀。以後的白通加豬膽汁也有問題呀,那麽既然是這樣了,還可用白通加豬膽汁湯嗎?我認為這也錯了,這個應該是通脈四逆加豬膽汁,這後頭有,這個厥逆無脈,哪有還用白通湯呀,白通湯還發汗呀,再發汗他非死不可,那麽加豬膽汗,也應加在通脈四逆湯裏頭,不能加在白通湯裏頭,你們好好研究研究這段,這是我這麽講的,應該是通脈四逆湯,這個白通加豬膽汁湯呀,這是個錯誤,傳抄錯誤,因為他這個書呀,現在差不多一千七八百年了,開始沒有印好的書,都是傳抄,把白通湯加豬膽汁與通脈四逆加豬膽汁給搞錯了,那你看看後麵就知道了,為什麽通脈四逆湯可以複脈。可是服完通脈四逆湯而脈暴出,脈暴出者死,這就像這個油燈,油沒有了,這個燈就那一亮就滅了,所燈欲滅而焰反彰呀,這是常識,拿到這來做比喻,暴出者就是虛極暴脫的樣子,所以脈一出馬上就沒有了,這非死不可,微續者生,一點一點脈在往回恢複,這是生氣欲複之象,這個必活。
所以這個白通加豬膽汁,應該是通脈四逆加豬膽汁,為什麽這樣講呢,你看看方劑後麵的作用就看出來了,那麽如果虛寒到了極點,想要去這種沉寒,扶陽,非用附子幹薑,他這個書前後可以看出來,那麽這個白通湯你看看這個幹薑附子,用量比較輕,比四逆湯還輕,與通脈四逆更比不了,那麽已經厥逆無脈而用這個分量就是不行,你再加上發汗那更不行了,所以這個我認為是一個很爭論的一段,所以我注解這本書,把有的地方給改了,裏麵擱了個豬膽汁這個藥是什麽藥呢,這個藥是個苦味亢奮藥,有亢奮作用,但是不能加到白通湯裏頭,這個人尿,在通脈四逆湯裏頭沒有人尿呀,這個人尿大概也起亢奮作用吧,即使現在也這麽說,是尿中含有“荷爾蒙”,就是“激素”。所以這個還難說,這個科學還沒考驗,可是人尿的確可治人一時的虛脫。
有時婦人產後昏迷,常用童子尿給她灌,就是解決問題,我也親眼看到過,那麽這個需要研究的,是不是這個藥有這個作用,象我說的是不是裏頭有少量的激素,這也不一定。即使加這些藥,加膽汁和人尿,也要加到通脈四逆,也不能加到白通湯裏頭,這個要確定。因為他不對頭,他這裏的脈微不是隨便擱的,頭一個,少陰病,下利,當然脈不是微,這一段特提出個脈微,這不是隨便說的,這個注家也把這個脈微給抹了,就認為前後是一個病,不是一個病,所以這一段呀很成問題,你們好好看看各注家,自己再好好考慮,這個值得研究。
第316條
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
這個或下利不對,因為前麵有個“自下利”,還“或下利”,這語意重複,不對頭,應該“或不下利”,這樣語意者相符,這段就是說內有停水,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在太陽也好,少陰也好,表不解,二三日不已者,那麽二三天以前是要麻黃附子甘草湯發汗的,以二三日無裏證嘛,故微發汗也,他擱個不已,就是雖然服了麻黃附子甘草湯,而病不已,為什麽不已呢,根本是由於小便不利,裏有停水,你不先去水呀,則表不解,所以他這個書前後有些病理的關係先後是一致的,沒有說這會兒這麽講,那會兒那樣講,咱們講太陽病裏頭,與“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頭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是一樣(41:15),那個就因為小便不利,表不解,就象無汗的表證似的,而心下滿微痛呢,是水不往下行,往上撞,就象裏有所實似的,所以你發汗、下之,都不能解,你非利小便不可,他用桂枝湯去芍藥加茯苓白術就好了,這段也是這樣,二三日所以不已,就由於小便不利,裏頭有水氣,這個少陰病要是小便不利,裏頭有水氣呀,一到四五天傳裏,非下利不可,所以到四五天,傳裏了,腹痛,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那麽由於小便不利,到四五日,你看看,四肢沉重疼痛,他這個表還不解,不過他這個不解,裏頭有濕呀,四肢沉重,他不光痛,他這個鬱於表的這個水分都存在,裏頭也有水呀,而且不能收攝,他自下利呀,轉到太陰病,這就變成少陰太陰的並病,可是主要由於裏頭停水,那麽這就說明了二三日所以不已,四五天所以四肢疼痛、自下利,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小便不利,裏頭有停水,所以肯定下一個結論,“此為有水氣”,都是這一個主要原因,其人或咳,這種水氣呀,表也沒解,濕邪鬱肺,他
也“或咳”,或者也許有小便利,頭前不是有小便不利嗎?或者也小便利,或者不下利,他小便利就不下利,小便不利則水走腸間呀,這個應該是不下利,不是要或下利,那麽或者至裏水上犯而嘔,無論或然以下的證侯有無,隻要有以上“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腹痛自下利,”隻要有這個,就可以用真武湯,這個書呀,你們從頭前看,凡是有或然的都給弄一個加味的方子,這個方子絕不是張仲景的,因為有些很不合理,這是後人所補,他這個說是什麽方主之呀,他是衝這個主證說的,這個客證有無,你把水氣去了,都能好的,去水氣以解表嘛,表也解了,水氣也去了,這個真武湯也是個附子劑,用於陷於陰證,這是少陰病呀,太陽病隻是用一般的利尿就行了,這個利尿之中加附子的,所以他也用茯苓術,加生薑他是止嘔了,加芍藥治腹痛,那麽這個水氣隻是在胃,衝逆於上,或者嘔,或者下利,腹痛,他都治,但是陷於陰證,不加附子是不行的,這個方子非常有用,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底下這個“若咳者,加五味半升,細辛、幹薑各一兩。”這些都要不得呀,他是根據小青龍湯那套,加五味、細辛、幹薑,其實這不對,“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藥”也不對,芍藥這個藥呀,雖然它不是個酸收斂藥,但是……,你們看大瀉下藥,都不用芍藥,如承氣湯裏頭沒芍藥,他起收斂作用,可是下利藥裏頭,他用芍藥,他治腹痛,如建中湯裏麵用芍藥。這個陰證哪有去附子的,這都亂說,所以這個去加方法要不得。
第317條
少陰病,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麵赤色,或腹痛,或幹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少陰病下利清穀,這就是說這個少陰病傳裏轉屬太陰了,裏虛寒之極了,食穀不化,下利清穀,他這個裏寒外熱是指的下麵的證侯說的,下利清穀,手足厥逆,這是裏寒,身反不惡寒,其人麵赤色,這是外熱。那麽這個少陰病,裏頭虛寒之極,所以下利清穀,而手足厥逆,這個病常常有這個情形,真正到這個危重的時候,一點一點的浮陽都現於外了,裏麵是一片沉寒,這個病最重,那麽這個人應該惡寒呀,而反不惡寒,麵色也不就赤,而反赤,這個麵色赤不是前麵的表不解、不得小汗出的那個浮陽在麵,這是真正的虛候,裏頭極寒,把人身上的一點熱量都弄到外麵去了,有虛脫之象,那麽也有些特征出現,下利嘛,或者是寒刺激腸子,肚子也痛,或者裏頭的水,上逆故幹嘔,他有時下利傷陰太重,咽幹,也可以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這個利止脈不出,就是無可再下了,沒有脈,脈不出,這就是一個虛脫之象,隻能用通脈四逆湯,所以叫通脈四逆,脈沒有了,能使它複通,所以頭前那個應該用通脈四逆。我們看看通脈四逆,就是四逆湯,也是甘草附子幹薑,但是附子幹薑都加大用量了,附子也是用一個“大”,附子有大小之分,那可相差很多很多,我問了他們藥房,附子大的有一兩的,甚至一兩多的,一般的小附子輕得多,幹薑擱三兩,你們看白通湯,幹薑才一兩多,差太多了,而且是分溫再服,分二劑,那麽幹薑這個藥三兩就是9錢,一劑是4.5錢,這很重了,要是強人還要加幹薑(底下注了),用四兩,一劑藥裏頭就是6錢了,現在就是18克了,所以通脈四逆湯就是在四逆湯的基礎上而增量附子幹薑,溫中祛寒,而且附子這個藥呀,附子、幹薑都有這個作用,都起這個亢奮作用,這個機能沉衰,就象現在的虛脫,以致於心力衰竭,都能振起這個機能的,你看他這個書它這裏麵沒擱人參,人參這個藥也是個亢奮藥,也是個補藥,可是它不宜寒,真正到這個沉寒痼冷,到了陰虛之候,人參用不得,咱們現在還有個最迷信的獨參湯,遇到這個時候這個獨參湯就來了,用一個死一個,這我見得多了,隻能用通脈四逆這個法子,輕一點的,也得用四逆湯,這個講義上講到火論病的時候呀,這個例子多的很。這裏也有些或然的證侯,也用一些加減方,這個加減方呀,一點也沒道理,這個時候你還加蔥9莖,要是脈微欲絕,或者脈不出,你再發汗那還不是速其死嗎,所以他這個加減一點也沒道理,這個好好看一看就知道了。
第318條
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這個不是少陰病,這個根本就是少陽病,由於氣的閉塞,而發生四逆,就是心下的部位,這柴胡是祛胸脅苦滿的,胸脅苦滿再加上心下閉塞,阻礙人的氣血,也現四逆,但是很少,那麽這個方劑,它祛熱,因為它以柴胡為的,治少陽,它不治寒,不應該擱在三陰篇裏頭,擱在少陰篇裏頭還是不行,那麽這個古人總是就這個外觀呀,看到四肢厥逆的這種情形,也有時腹中痛,也有治下利的作用,認為這種腹痛下利的少陰病轉屬太陰,這種看法,其實不是的,他這個下利是個熱利,不是寒利。
這個四逆散我常用,這個方子最常用了,凡是大柴胡湯證,大柴胡湯心下急嘛,鬱鬱微煩嘛,這個方子也有心下悸、鬱鬱微煩,但是不嘔,故沒有半夏、生薑,沒有大黃,不可下,你就用它沒錯的,其它都象大柴胡湯證,而且這個方劑呀很少有四逆,因為有枳實呀,這個氣閉寒的厲害,或者有,但是不一定有,所以四逆在臨床上很少見,雖然名為四逆散,但四逆很少見,那麽由於氣不得下行,這個枳實是疏氣的藥,上逆於肺,也有時候咳,凡是柴胡劑大概都治咳,柴胡劑這個藥呀,是疏理胸膈這一帶,或者悸,悸是指心下悸,或小便不利,因為枳實這個藥,枳實、厚樸,這類藥消脹,也有祛水、祛濕,那麽小便不利呢,行氣也利水,或者腹中痛,這個方中有芍藥甘草湯,枳實芍藥湯二個合起來,枳實芍藥湯是行氣緩腹痛的,這個金匱要略裏有,腹滿腹痛,芍藥甘草湯、枳實芍藥散全治的,再就是婦女產後腹中痛,一般要是沒有瘀血,大概都是用枳實芍藥散就好的,行氣它也有止痛,所以它這個藥也治腹中痛,根本就是治,不用加味,或泄利下重者,有這個芍藥甘草湯,芍藥甘草湯就治下利呀,芍藥甘草湯這二味藥,那麽如果再有熱,柴胡清熱,所以這也是治熱利嘛,熱利心下閉塞而有下利的,這個方子也治,所以這個方子有治下利的機會。
雖然它是一個或者見證,但是這個我們都把它當成主證看是可以的,用這個方子,假設說有柴胡證,那麽有這些問題,尤其這個腹中痛,或者有下利的這種情況,這個跟我在一起看病的人都知道,我們治肝病有大便不好的,我常用四逆散,四逆散合用當歸四逆散,肝區痛的厲害的,加鬱金、香附,我在臨床上常這麽用,從哪來的呢,就根據這條,就是下利腹痛,所以我們在慢性病裏頭,就是治肝炎呀,我們不能不用柴胡,因為它疏理肝嘛,但是它要是下利,你用柴胡桂薑湯就不行,柴胡桂薑湯它是治大便幹,你用這個倒是很好的,就是這個方子合用當歸芍藥散加減,肝功能不好的,你可以加丹參、人參,總而言之,你用這個方子,你得熟,你到時候合用或是化裁,心裏就明白一些,它不嘔嘛,你就不要擱半夏,要嘔,就是大柴胡湯把大黃去了就行了,那我也常用過,它底下這些,這些加減更要不得,
第319條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這個更不是少陰病,這個根本是沒道理,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這個純粹是水穀不別,水穀不別的有自下利,起碼得有小便不利,……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用豬苓湯是不行的,也不知道怎麽搞到少陰病來了,我想這個也許這裏頭有錯誤。豬苓湯是最常用的方子,豬苓湯這個藥和五苓散是不一樣的,五苓散有氣上衝,五苓散常是表不解,是在桂枝湯的基礎上,這個豬苓湯還有表不解的情況,這個放到少陰篇一點意思都沒有。這個豬苓湯它是個利尿消炎,就是利尿去熱,所以我們是由於利尿有問題而有炎性症的急轉,大家用這個方子都好。你像咱們用這個泌尿係感染這類的病,這方子是常用的,就用這個豬苓湯加生薏仁就行,那麽熱的的比較厲害,小便特不利,也可以稍加大黃,大黃這味藥呀,雖然我們從大小便往下行,他能誘導旁壁的炎症,你像咱們在臨床中常見的,像肝炎吧,真正實證也有用大黃的時候,他雖然往下泄,但是誘導其他的炎症,消失,因為大黃這味藥是個好藥,但我們對泌尿係這方麵不要重用,要少用,不能過一錢,那麽最常用的呀就是這個豬苓散加生薏仁,這個你在臨床上可以試驗,對這種泌尿係感染的,我認為比咱們西醫要快的很,可以說百發百中。加上大黃呢,對尿結石有很好下的作用,這個生薏仁不要忘了。
第320條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幹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這個少陰病傳裏的時候一般傳裏傳太陰,但是也有特殊情況,也有傳陽明的,少陰病根
本就是津液虛,那麽它要傳陽明呢他一化熱就了不得了,所以津液枯竭和大便燥結特別迅速,所以要有少陰的外觀,而發生陽明病,大概都要急下。它這段就是,少陰病隻是二三日的時間,開始的時候在表,二三日之後要傳裏,那麽就突然間口燥咽幹,咱們講太陽病是口燥咽幹不可發汗,說是熱盛津液虛衰的一種反應,所以急下之。那麽這個要稍一延誤,津液有枯竭的危險。咱們講陽明病也講了,陽明病本來沒有死證,假設津液虛竭之後,那你就攻補兩難了,正虛而邪實。你攻邪吧病人受不了,你扶正吧邪還在裏擱著呢,越補越實,所以陽明病這個實呀,全是熱實津液虛竭,這個少陰病一來就有這種情況,所以沒有其他情況開始就是口燥咽幹,這不可輕視,若不急下,轉過來就是一個內裏頭實得厲害,津液再虛竭就不可措手了,所以需要急下,宜大承氣湯。這是二個方麵看問題,仲景把他擱少陰病,一方麵就是我剛才講的這個,原來是少陰病,那麽到二三日了,急劇傳裏發生陽明病,有這種情況。另一方麵,我們在臨床上,假設遇上一般的感冒,咱們說是外邪了,在初作很短暫的時間內馬上發生一個,他口燥咽幹呢,外表上就是脈微細,但欲寐,就是有少陰病的征候出現,與這個是一樣的。那麽他一出現就發生裏熱太厲害了,所以他是口燥咽幹,津液馬上就要虛竭而且人馬上就表現出虛衰的外象,以少陰病的形式就發現出來了,所以這條從不同角度說,根據具體事實來研究,那麽他並沒有開始發生少陰病這種情況,那麽突然發生這種情況,也屬於少陰病傳裏為陽明病的,一樣治療,也得用大承氣湯,用在這裏就是要說明這個,病來的非常猛,津液有立刻枯竭之勢,這類的陽明病伴有虛衰征候可了不得,所以要治病當急嘛,這個時候你要迎頭急下以存津液,否則轉瞬惡證逢起,那就不可救藥了,所以有這些問題呀,就得急下,沒有其它的什麽辦法,你象咱們講陽明病那個三急下,與少陰的三急下都是這個情形。
第321條
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幹燥者,急下之(不是“可下”,在玉函經裏就是“急下”),宜大承氣湯。
那麽這個論述根本不是少陰病,這個就是所謂瘟疫了,瘟疫論,就是所說熱結旁流,自利清水,自下利而清水,這個清字當個動詞用,就是大便的意思,就是排便,排出便全是水,這個清古人是當如廁講,跟下利清穀是一樣的。下利同時清穀,便出來的是完穀不是糞,當然也沒有味兒了,穀物都沒消化,這都是胃虛的一種說法,這個清水不是色純清,這個色純清,就是青褐色,我得過這種病,這個清水是色十分渾濁,發清黑色,那麽就是汙濁之水了,味氣難聞的很,心下必痛,所以他這個書呀必字它的用法前頭講了很多了,太陰陽明合並必下利,就是說這一段必須有這個征候,才是這個情形,如果心下不是疼痛,這個不能說他內有結實了,他心下疼痛,他這個病一來呀,開始從胃上解,所以他就熱結旁流,一方麵結者自結,流者自流,一方麵它結,熱的很呐,一方麵排出水,往下流,結在中,從旁流出,就起個名字熱結旁流,挺有意思。就是一方麵結一方麵流,咱們一般的陽明病不是這樣,一般陽明病熱都醞釀到一定程度,它是使得水分消失,水火不同爐,火盛了水自然就要消逝,所以陽明病法多汗,小便數,大便硬。它小便數多汗都是消除水分,裏頭熱可以蒸蒸汗出,所以熱結旁流來的猛,一方麵結,一方麵被水毒的排斥不能出汗,不能小便數就統統往下排泄,所以這個傷津液、結都是相當迅速。那麽心下結他就疼了,心下就是胃這個地方,口幹燥,同時虛燥的津液也反映到了口腔,急下之,這不急下是不行的,急下也的用大承氣湯了。我得過這個病,說話就四十年前了,這個病我最有體會了,睡覺中我就感覺整個身體就暈眩起來了,想做夢一樣,我尋思做夢呢,可是呢難受的很,醒了肚子疼呀,我就往廁所跑,那廁所都在外頭,我跑出去就回不來了,孩子把我弄回來了,所排泄的就是那個自利清水,色純清,那個氣味難聞的很,回來我就人事不知了,這東西凶的很呢。這一宿差點沒死了,後來他們找了一個西醫,給我急救,打了一針。第二天我輕鬆了一點,並沒感覺多大發燒,就是這個肚子疼,後來我就想就是這個,不是吃大承氣湯,吃的調胃承氣湯,吃了病就好了。那嗓子幹的厲害,所以這種病古人叫瘟疫,他不是從少陰來的,可是情形的反映像少陰病,它也是脈不是那麽急噪,而且人呐困倦,按現在說我當時就是休克了。當時什麽也不知道,給
我打針我一點都不知道,所以這個與少陰病無關,屬於瘟疫,你們看看吳又可的《瘟疫論》,它這個病來了就是從裏邊發現的。所以這個實證如果現出虛衰的征候是不好的。
第322條
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這個是少陰病轉屬陽明。腹脹,六七日不大便,肯定它是裏實了,由於它是少陰病轉屬也要用大承氣湯急下,這個要擱陽明病那不能用大承氣湯,隻是腹脹、不大便,那麽它以少陰病的征候反應,根本上是從少陰病來的,少陰病一般不轉屬陽明,如果轉屬陽明了,你就不要輕視了,所以這個應該趕快急下,去裏頭結熱,渴望其速治。所以這幾段在少陰病裏頭也是特殊的情形。
第323條
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這個脈沉為在裏,我們頭前講了一個,“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所以每一段都要看整個的問題,那麽這個脈沉既不是始得之,這是第一,第二也沒有表證發熱的情形,這個隻是脈沉,沉為在裏呀,沉也主有水,你們看《金匱要略》水氣篇就有了,脈沉者當責有水呀,我們頭前那個麻黃附子細辛湯他怎麽不用麻黃附子甘草湯呢?他就是用細辛來逐水,來逐飲,裏頭有水飲,一方麵逐水飲,一方麵解表,那個方子是那樣的,那麽這個時候不行,這個時候它沒有表證,所以他沒說始得之,那麽這個脈沉呀裏頭有寒水,所以少陰病裏頭有寒水非要轉成太陰病不可,那麽轉成太陰病就相當危險了,有嘔吐,下利,xx,脈微欲決,再有這個情形就有死的可能了,所以稍見其端,脈沉他不浮,我們講的脈微細,是浮之中的脈微細呀,他是在表啊,這個脈沉不可輕視,這個裏頭是有寒飲,轉過來他就要腹痛下利,陰寒在裏太陰病要發生,發生就危險嘛,所以趕緊急溫之,宜四逆湯。隻是能用四逆湯,溫其裏呀。三個急下證是特殊情形,所以他這個書呀都是應急治變,不要認為少陰病盡出這個事,不是的,如果有陰寒在裏的情形發現,那就根據治太陰的方子,用四逆輩。為什麽他不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呢?他沒有反發熱,始得之這種情況。
第324條
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複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幹嘔者,不可吐也,急溫之,宜四逆湯。
它這個頭一段不是少陰病,有少陰病的外觀,飲食入口則吐,它由於胃裏有停水,水往上逆他要吐了,所以飲食不納,飲食不受,一吃他就要吐,就由於這個問題心中溫溫欲吐,這個“溫溫”是“慍慍”的意思,他們講《論語》的,“人不知而不慍”,慍就是煩呢,心中溫溫欲吐就是說不出來的煩惱,老想要吐,但是複不能吐,而不能吐出來,所以在這個情形之下,飲食入口則吐,那沒問題的,它不受。始得之,手足寒,這個病一開始手腳就發涼,為什麽呢?他有解釋:脈弦遲者,弦也主有水飲,遲有寒,就是裏頭有寒飲,這個寒飲往上衝逆呀所以胸中實。從病機上來看他就要吐,可自己的本能吐不出來,他老想要吐,老想要吐,就想用吐來解除疾病,就是這麽一種機製呀。這很清楚。你們看吐逆都是這樣的,不是隨便拿出一個病就要吐的,我們應該順其勢而導之,應該吐不應該下。那麽這一段不是少陰病,可是由於胸中實,阻礙氣機,所以脈是弦遲,那麽人也是精神不振,他老要吐老要吐,溫溫欲吐,而且阻礙邪氣旁流,所以他手足也厥冷,外觀像是少陰病,其實不是少陰病。我們頭前講那個熱結旁流也一樣,這個實質不是(少陰病)。為什麽不是呢?這個瓜蒂散,虛寒用不得的,它是攻實的,咱們汗吐下三種治病方法呀全是攻實,病實需吐之,需汗之,需下之。虛寒沒有用吐法的,若膈上有寒飲,就是胃有寒飲,幹嘔,他不是真要吐,裏頭沒有什麽水,隻是不象上邊那個,水往上逆。隻是幹嘔,並沒有心中溫溫欲吐,複不能吐,也沒有飲食入口則吐,沒有這個情形,隻是膈上有寒飲,老想衝逆幹嘔而已,這就和我們頭前講那個“脈沉者,急溫之”是一個問題。那麽假若胃有停飲而發生幹嘔,沒有心中溫溫欲吐,複不能吐這種病情,你不要認為胸中實給它吐藥了,這是真正的裏有寒而有水氣,既和在少陰病外觀,也趕緊急溫之。不可吐也,這個你別拿它當胸中實吃吐藥那就壞了,他特意出這麽一段大有用意的,就讓你辨別二種證,有的時候胸中實瓜蒂散證,象陰證差不多,也有四肢厥冷,脈弦遲,那麽這個你當虛寒治就壞了,你吃四逆湯都不行了。那麽這個四逆湯有類似的,他是幹嘔,沒有心中溫溫欲吐,複不能吐,沒有這些情況,這是裏頭真正的在胃裏有寒飲,這與那種要吐而不能吐的病是兩種,這在臨床上很要緊的,這二個你要用錯了,生死的關係,宜四逆湯。他這個主要給四逆湯立論,少陰病不少陰病不是重要的,少陰病與瓜蒂散主要的鑒別點在哪呢?真正的病有欲吐之勢,你看看頭前講的瓜蒂散,氣上衝胸咽而不得吸者,他這個病整個要往上來,是與呼吸有病變,那你趕緊吐,那麽這個呢就是要吐吐不上來,一吐的得了,所以治病有一個順勢利導,這個順勢利導就是順病機之勢,咱們頭前講的六經開始也說過,咱們說那個太陽病,病呀他自己要從表解,而不得解,咱們分析那個征候不也分析了,確實是那個樣子。
有一個要出汗出不來汗,所以古人通過臨床,這個一發汗就好了。古人他掌握了一種規律,方法,那麽咱們現在呢根據這個規律方法在往下透視看整個情形,這個裏證也如此,人身體呀他有一個愈病的方式,他就把這個病呀,打算從消化道的方麵,或者把他吐下去,或者把他瀉下去,就這麽個情況。人體有一種防禦機製,西醫書上有這樣說。但是這裏有一個似是而非的,應該溫的不要吐之,這個才叫發生太陰病了,雖然隻是幹嘔,但裏頭確實有寒飲,這個如果不用四逆湯急溫之,馬上就發生嘔吐、下利這種病。所以治病是個難事呀,……,你看我們講這幾段全是這樣,它要一發作起來了,這個病就很費勁救治了,那麽還有一個看出他要發作,就抓緊治,所以上工治未病,這就是未病,你看前麵講的急溫之,就一個脈沉,這個隻是有幹嘔,但是也有四肢厥逆,是結合上麵一段說的。這個也應該用四逆湯來溫之了。
第325條
少陰病,下利,脈微澀,嘔而汗出,必數更衣,反少者,當溫其上,灸之
這一段相當的好。這個你們看前頭那個“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這一段叫我看就從那兒來的,脈微在仲景的書裏提了多少回了,脈微者為亡陽啊,亡陽就是亡津液,沒有津液,這一段你不把xx,微者津液虛,血液虛則澀,澀說明津液血液俱不足,那麽少陰病下利有這種脈你不能發汗,白通湯你們還記得吧?“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馬上就是一個巨變,書上解釋的我很不同意,說不是要有所xx,大寒致病,咱們用熱藥,病反發生格拒了,怎麽辦呢?得加點涼藥,熱藥涼用他就好了。所以白通湯加豬膽汁,說的是很在行,很像。我開始研究傷寒論我也信,可後來我越看越不對,明明是錯的。因為頭前“少陰病,脈微者,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頭一段:“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那是非常肯定的,吃白通湯就好了,白通湯是個發汗藥,以大蔥為君,白通啊,通什麽,就是通津液以自汗嘛。第二段他提出來: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幹嘔,煩躁,等等,脈也沒有了,那還是藥無所誤?那純粹是誤了,脈微者,不可發汗。這一段就是從這上來的。怎麽知道呢?他怕你不明白,不但微還擱個澀,說明就是津液血液不足,為什麽不足?你看前麵就知道了,一方麵下利,一方麵嘔而汗出,津液喪失於上,於下,於外邊汗,有虛脫之象,你可知道?所以脈應指既微而又澀,所以這樣的情形你放心,他不會泄下無度的。必數更衣,反少者,一會跑廁所,一會跑,xx虛的不得了,可是呢沒有多少東西,津液有枯竭之象,脈微澀,津液不足,血液也不足,沒有什麽可泄的,所以必數更衣,反少者,所下的東西是有限的。當溫其上,灸之。當溫其上注家鬧的可熱鬧了,他沒準確,當溫其上注家們說了,最上是哪個穴啊?百會,腦袋頂,應該灸這個地方,瞎說八道,它這個下利呀,我們回頭想想頭前講的,有兩種,一種應該在中焦,頭前不有個利不止,用理中,理中者,理中焦,不行,吃了更劇,所以此利在下焦,那麽與禹餘糧湯,x可以利小便,所以一利小便或者用收澀固腸的藥都是治下焦,他這個告訴你了,應該治上,當溫其上,治什麽?治胃,它胃虛,這個津液虛衰值得咱們討論呢,這個津液虛衰也有兩個不同的情況,像我們頭前講那個急下之,口燥咽幹,那是津液虛,是由於熱,那你非得想法子,要如果實就得攻,攻下以存津,如果不實隻有熱我們用白通湯加人參那個方法,清熱,也救津液嘛。那麽這個是由於胃太虛衰了,他不能生津化液而且還是一切征候都是虛的象征,上吐下利而汗出,這是虛脫的象征,所以你非治胃不可,胃氣存在津液自恢複。所以我們後頭講霍亂的時候你就知道了,有很多它津液虛竭了,他由於胃的衰敗,你非的亢進胃氣不可,這個時候一點滋陰藥也用不得,一用滋陰藥壞其胃非糟糕不可,這個咱們容易犯這個病呀,有此髒腑辨證,這個虛,那個虛,說陰虛生內熱,那地黃麥冬上來就要命,這個是不行的。這是是當溫其上,溫胃,應該用四逆湯,後世就認為津液虛呀,這個幹薑附子不能用,這是錯誤的。《醫宗金監》那些太醫院的老爺們都這麽說,這個東西誤人不輕呀,這個津液衰就是因為胃,不能消穀,哪來的津液呢?你恢複了一層胃氣,就恢複了一層津液,這個地方書裏頭多的很,就是讓你溫胃,四逆湯。灸,叫我看也不是灸百會,準是灸三裏,溫胃嘛,所以仲景的書,我上次提到過一回,凡是穴位都不提,為什麽?咱們想張仲景這個當時啊針灸器普遍,一說大家都明白,那是不成問題的事,所以到後世都成問題了。所以中醫在晉南北朝時候亂,是有些退步啊。所以大家對這個穴胡揣,這一段很好,同時也說明頭前的白通湯,少陰病,下利,如果脈微啊隻能溫上,你不能在發汗了,所以白通湯是錯的。那麽後來加豬膽汁一定加通脈四逆湯,也絕不會加到白通湯,所以這個書錯誤是有的,小二千來年呢,大家傳抄,加上後人往裏頭亂填,所以咱們上次講的白通湯講這個問題了,所以這個問題值得討論。所以咱們讀這個書呀不要死看它這一句話就是這個,那麽注家還有這個毛病,他就要圓原文之說。
那麽今天把少陰病講完了,那麽少陰病這個病曆來的說法啊都說少陰病,不敢說它是表證,其實它明明白白是表證,頭前講的很清楚了,“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裏證故也,沒有裏證,就是衝表證說的,為什麽以至於那些注家他不怎麽說呢?有一個問題,就是咱們把這個六經啊按成經絡之經了,少陰病嘛,少陰腎經,怎麽跑出表來了呢?就犯這個病了,所以六經這個病存在,我們現在臨床上還是有,咱們遇到的感冒不都是太陽病嗎?太陰病幾天,雖然脈浮,它細了無力了,那不就是少陽病嗎?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那麽如果在惡心,現柴胡證,你用柴胡湯準好嗎?這我們不也在臨床上常見嗎?這個東西是客觀存在的,太陽病是不是太陽經,這成問題的。所以咱研究古人東西啊尤其我們研究傷寒論,必須掌握他辨證的方法和規律,這六個類型這是事實,古人也是經過千難萬困才發現的,昨天和一個同誌談中風啊,傷寒啊,都是這個。太陽病有二個類型,一個呢有自汗的,有自汗自然脈就浮緩,那麽就叫太陽中風,因為出汗自然就惡風嘛;沒汗的脈就要浮緊,這裏頭血液充實,沒有一點汗,那麽他必惡寒,或者不惡風,或者少惡風,他不出汗,咱們來這天頭,你出一身汗,他就怕冷。尤其在澡堂子裏洗完澡,那身上老感覺雞雞冷冷的,你非披上點不可,三伏天也那樣,可是古人他說什麽了,他看到你惡風,這就有風邪,他就起名叫中風,所以這個名字不好起的,與太陽病是一樣的,少陰病一樣,惡寒,那就叫傷寒,這個錯誤不是隻是這麽一點錯誤,影響整個中醫。由於中風,咱們用桂枝湯治中風證,這種事實在臨床中治療汗出這種感冒他好嗎?那準好,可是桂枝湯是散風呢,就由於他治中風,桂枝湯也治中風,這就把藥物和這個統統就下來了,這都是錯的。傷寒就是傷寒邪,那都來了,辨證,以致和他們說病理,就是傷寒呢就是傷寒論的傷寒了,不外乎受風邪受寒邪,於是乎溫病了。他溫病從裏頭來的,從裏頭熱,他就是陽明病嘛,沒有什麽。他不敢說是外受風寒了,這個是由口鼻入的,又跑到裏頭去了。這都是讀傷寒論讀錯來的,這把中醫越弄越支離,於是乎又出來溫病這套營衛氣血呀,上焦,中焦,下焦的說這個。
他就是太陽病,他就說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溫病怎麽辦?你去陽明病篇去看吧都是,陽明病裏頭,隻是不是胃家實,白虎湯,溫病一卷書主要還的是清熱,不能夠發汗,不能夠吐,不能下,更不能用溫針,那說的很明白了,誰讓你溫病當傷寒治了?當傷寒表證治了,沒有那麽說的。所以這個地方很重要,所以中醫根本古人怎麽辦呢?他沒法子,為什麽這個病有一個出汗的,有一個不出汗的?有一個惡風的,有一個不很惡風的?他要說明那個道理,但限於科學水平,他沒說,他就拿現象當本質,就這麽個事。在不然就是拿腦袋臆測,主觀,你要說太陽病,他就說太陽經,這個原始是這樣的,用那時的經絡之說就有了,所以在《湯液》上也是搞這個的,太陽病就是太陽經受邪發病,就有這個意味嘛!
這其實是錯了。所以我們研究古人的東西呀規律一個,怎麽樣的認識規律又一個,我想提高中醫,認識方麵就得提高,不提高不行啊,中醫治病據我的體會很有療效,有些西醫不能治的病中醫就能治嘛,可是世界對中醫的看法與我們的實際可差的太遠了,世界看咱們是不科學的,不科學是咱們沒把整個方法給人家看,給人家看的都是不科學的,你可知道?所以人家瞧不起中醫,就在這一點上。你就拿傷寒病說吧,名字傷寒杆菌,人家給你弄的清清楚楚,你還說受了寒邪入裏化熱了,人家科學證明的東西你就別再與人家瞎辨了,所以中醫犯這個病,我是中醫,我敢這麽說,我是西醫,我不敢這麽說,這裏是成大問題的,真是個問題呀!咱們都是大夫,天天那一個,不是都搞病曆嗎?你辨完他辨,為什麽不一樣,真理能不一樣嗎?不一樣能是真理嗎?能是個正確的東西嗎?一個病你馬上四個人分十個步驟,你辨完了讓他辨,他總辨不出一個樣來,一個人開一種方子,學這個東西就不一樣,你不信你就試試,他這非常肯定的。發熱,汗出,惡風,脈緩,就是用桂枝湯主之,沒有第二個說法,他這個就是個太陽表虛,你隻能這麽來說,還能說什麽呢?所以咱們這個辨證是成問題的,怎麽不成問題你說?你們在臨床上考慮是不是有這個情況。我們這個少陰病就是這樣,本來它是個表證,這個表證為什麽這麽複雜呀?咱們講完了,這裏頭有嗓子疼,又是驚嚇,這是表證嗎?不是呀,太陽篇也這麽講的,太陽篇調味承氣湯,四逆湯啊,講的很多啊,它這個表證不能老在表,他要傳裏的,少陰病傳裏,傳半表半裏和太陽病傳裏傳半表半裏一樣,張仲景這個書是表裏相傳的,表證就要傳裏傳半表半裏,不過是少陰病傳裏,傳半表半裏和太陽病傳裏、傳半表半裏的基礎是不一樣的,少陰病虛,什麽虛呀?就是津液虛,血液虛,它傳裏已傳太陰為常,而且在表的時間最短,隻是二三天,所以他說了二三日無裏證啊,那麽要過二三天呢它就要傳裏,太陽病不是的,太陽病五六日傳少陽,七八天才傳陽明,特殊的有時侯不傳裏,是不是?他在表的時間長,為什麽?實,他這個人不虛呀,虛對病的抵抗在表的時間就短,而且傳裏以傳太陰為常,太陽病傳裏已傳陽明病為常,這都是一般的事。而人的生死,胃是根本的。全在與胃,人死多在太陰病這個階段多,如果胃氣敗,必死。所以少陰病本來就虛,傳到裏發生太陰病危險的很,非的把太陰病的死症都擱到少陰病來,這很好。這個書的精神好的很,所以少陰病這幾個死症大家好好看一看,全是少陰病傳裏而並發太陰病,這都有死亡的可能。所以開始有這麽幾句話:二三日無裏證,這是你把握機會,趕緊發汗,可挽救他傳裏發生太陰病危險征候的出現,所以後頭急溫之都是從這頭來的。要當機自辨,這是它這一章書的主要(內容)。傳半表半裏也是一樣的,傳少陽很少,傳厥陰的多。厥陰,咱們說氣血這套東西都屬於厥陰了,傳厥陰就虛衰也可以致死,他這裏頭也有這麽二段,所以少陰病它有這些情況。但是有的特殊情形,也可以傳裏,隨著人的身體,一看這個人的津血虛,它胃腸素熱,他要傳裏就發生陽明病,那更了不得了。發生陽明病,津液虛竭,躁結迅速,這都是不能當一般的看。如果少陰病傳陽明,見到津液虛衰之端就要急下,見到口幹咽燥就要急下,那麽傳到少陽呢,也有啊。他也舉例子了,你向這個咽痛等等的都是。這口苦咽幹應該歸少陽的,孔竅一類的病。少陰病主要注意的就是這些東西。不過這個名字值得考慮,xx 厥陰病講完了,再把六經好好給大家說一說,我們六經該怎麽樣來認識他。不是不好認識,能夠認識。那麽古人呢,沒法子,限於科學水平,我們現在條件比他好的多了,咱不光看傷寒論,還看旁的東西了,我們還有一般的科學賞識了,專門不夠了,科學常識都有,所以這些年了,提高中醫就是指的這些。是的提高,不然中醫呀早晚都不行,他必須科學,非與科學見麵不可,那麽中醫治病的精神究竟在哪呢?我們講完了好好談一談。
是這個陰病還是少見的,你就是太陰病也少見,平時臨床,全是這個三陽病多,這個三陰病的確少見。少見確實是有,你要臨床多你就遇到了。有這麽幾種關係,所以談到三陰病啊,……。因為他也沒見著過,他就看看注家這麽說的就沒法不這麽說,這是有這些問題的。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第326條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陰病也像少陰病似的,津液不足,血液也虛,津液虛他就是渴,引水以自救嘛,甚至消渴,消渴咱們都講過了,他由於上邊虛,下邊寒乘這上邊這個虛呀氣往上撞,自己一個感覺證了,氣上撞心。人陽氣布於胸中,下邊這個寒氣往上,上邊的熱不得下布,所以心中既一方麵感覺氣上衝撞心之疼,也感覺熱,這個熱不是發熱的熱,饑而不欲食,厥陰病屬於半表半裏,不屬於胃了,胃沒有毛病,但是寒從下往上衝,雖急而不能x,(34集完)……上麵有虛熱的情況,認為有實熱,而誤下,使之陷入裏,而下利不止,陰虛證不能下。
仲景在每一篇都有提綱,即是概括地說,半表半裏證的提綱都不好作,少陽證的提綱隻是說口苦,咽幹,目眩,那還能夠說出來半表半裏的局部,熱盛在局部,順著腔間往上攻,所以孔竅之間感覺有熱候,還說得過去,但太概括了,有些內熱的病,如白虎湯證,也有口苦咽幹,此為熱結於裏,為陽明病的外證,故少陽證的提綱也不夠好,所以要研究柴胡證,僅憑這還不行。為什麽呢?就因為半表半裏的部位,即胸腔腹腔,這個空間相當大,為一切髒腑所在之地,心肺肝脾胃腸腎等,如果病邪在此部位充斥,易引很多髒器出現問題,故此部位的病複雜多變,如小柴胡湯主證,雖有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另外底下有這些的或然見證,或者波及到這個髒腑,或者那個,所以沒有固定證候,很難概括,如表證、裏證單純。唯獨半表半裏,無論在陽或在陰,都不好說。這個提綱,厥陰病可能發生這些情況。不是說凡是厥陰病都有這個情形。故六經辨證有六個類型,我們隻能掌握四個基本類型,另外少陽與厥陰,不能具體,這個怎麽辦呢?下麵再解釋。這個辨證,表裏易知,如表證,邪氣交爭在表,隻有陰陽之分(太陽與少陰,前者是發熱畏寒,後者是無熱畏寒,其它的與太陽病是一樣的,脈微細但欲寐,這是虛呀),裏證也容易,也分陰陽兩類。這個表裏知道了,除去表裏,全是半表半裏,這個人身上的病位的反應,不是反映在表,就是反映在裏,或者反映在半表半裏,在半表半裏屬陽性的,或者熱,或者實性的,為少陽病,反麵,陰性的,虛的,寒的,為厥陰病,這本書呀,六經的順序,雖然與內經上的順序是一樣的,但這裏有辨證的一種意味,先講太陽,後講陽明,事實上四五日,五六日,傳少陽,六七日,七八日,傳陽明,為什麽太陽講完了,不接著講少陽,再講陽明呀?這裏就是這種表裏陰陽辨證的意味,且表裏易知,除去表裏,皆為少陽。講陰證,表為陽,裏為陰,它先講裏,這是陰證的講法,先講太陰,再講表少陰,除去裏和表證的陰證,就是厥陰。所以在辨證上沒有多少妨礙。可是研究這個書呢,對少陽病的提綱,厥陰病的提綱要活看,這個不是一定,你看少陽病也是的,凡是有內熱,無論在腸道之裏,或者在胃腸之外,大概有口苦咽幹,那不定是少陽病,但是少陽病可能有口苦咽幹,這個比較泛。而此厥陰病的提綱比較窄,這個就是厥陰病有這種情況的,上邊虛的厲害,下邊寒的厲害,寒乘虛往上來呀,感覺氣上衝心,心中疼熱,這是自覺證,這個蛔,現在也研究了,大概古人沒有蛔蟲的很少,過去衛生差。如果寒從下往上衝,蛔要受波及,要吐蛔,如果沒有蛔,再怎麽衝也不會吐蛔,故有些注家牽強附會。
第327條
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這個陰性病一轉陽,病就會好,脈微,為亡津液,雖微但浮,就是由陰出陽,這病要好的,反之由陽陷入陰為凶,如陰盛而胃氣衰敗,人則死。厥陰中風是概言之,傷寒也是如此。
第328條
厥陰病,欲解時,從醜至卯上。
第329條
厥陰病,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15:41)
厥陰病虛,則渴,渴了就稍稍給點水,欲飲水自救,從這一段看,提綱所講的消渴就成問題了,因為稍稍與飲就能好,可見不是消渴,即便是有消渴,也不是厥陰病普遍都存在的。這個厥陰病非常簡略,就這四條,以厥陰病起頭的,就這四條,從這以下就沒有厥陰病了,從題首就看出來了,前後不是論述一個主題,前麵都是論厥陰病,以下呢,在這個玉函,以及成本等宋以後,分為金匱與傷寒,這個玉函的編製與以前差不多,一卷論傷寒,中卷論雜病,最後出的方論。玉函內關於論傷寒這一章,也是有這個,可是到第四條之後,它又立一個題目,這個不是辨厥陰病脈證並治嘛,這四條,在這四條之後又一個名字,它是辨厥利嘔噦病形脈證並治第十,怎麽出了個第十呢?它這個書呀,六經,太陽篇就給了三篇,從太陽到厥陰是八篇,但舊編製把痙濕竭三個病變成一篇,放在六經之前了,共計九篇,那麽在九篇之後,又立一篇,叫第十篇,即是辨厥利嘔噦四病,如果我們好好研究下邊呢,的確一點不錯,開始論治厥,再論治利,再是嘔、噦。可是這四種是雜病,放在後頭,為什麽放在厥陰病一起呢?這是王叔和搞的,王叔和不是一個平平常常的人,對醫學很有修養的人,他收集仲景遺論,它編書的時候一看呀,厥陰病,六經病後頭都有證治,但厥陰病沒有,他一看後頭象似論厥陰的,尤其根據前麵的題綱及後頭的烏梅丸,很象說的是厥陰病,有的就把它放在厥陰病後頭了,因為三陽三陰後頭擱個雜病,他又想這又是一個不能不累的,本來三陰三陽篇論的是治療傷寒嘛,擱個雜病,他認為也不對,所以附在厥陰篇之後,皇甫謐看了,知道是有問題的,你看後頭的方劑就知道了,發汗吐下,能有皆有,他看也不對頭。所以一種本子就放在裏頭,另一種就是玉函,仍就隔開,讓後人研究。這是王叔和的意思,一方麵他以為第十篇是雜病,不應該在六經之後有這個,而且這裏頭有些似是論厥陰病的,但有些絕不是厥陰病,故同是他編的二本書,卻又所不同。玉函此成本及宋本後發現的,故成無已到這個地方就胡說八道了。故隻要是把後麵的當成厥陰篇就沒法講了。其實根據書的這個提法看,厥陰病隻是這四段,底下這個還是玉函那個。為什麽要這樣寫呢?
張仲景為什麽在此書之末附帶一個雜病呢?我們看看雜病說的什麽,這個厥利嘔噦,全是與胃有關的一種證侯,胃是生之本,頭前講了胃氣存而生,胃氣絕必死,所以治病必固衛胃氣,陳修園認為仲景用藥喜用甘藥,甘以調之,就重視胃氣,六經講完了,特拿出這一章給六經做總結,不能把胃治壞了,胃是一個主要的關鍵,那麽與胃有關係的厥利嘔噦,這些常見病的緩急生死,擱在這個地方讓大家看看:另外還有一個用意,這六經不是專給傷寒預備的,這個表裏陰陽,概括萬病,是病就不會超過這個,病位就是表、裏、半表半裏,病理反應不是陽就是陰,所以六經就是表裏陰陽,概括萬病,就用治傷寒的法子,在這裏治雜病,你看後麵的方子無一不是傷寒論裏的方子,……可是張仲景看厥陰病的提綱,他也認為不適合,沒法子在這裏頭述一種方證的治療,這裏頭雖是雜病,但有些是論厥陰,也視其方而已,如烏梅丸,當歸四厥,這都是厥陰病的治療,就是補提綱之不足,所他有三種用意,故在主經之後,有這麽一個雜病篇,這是我的看法,其它注家都沒這麽說,……。
第330條
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
諸四逆者,四肢厥冷呀,凡四肢厥冷,虛多而實少,不可下,就象虛家一樣不可下。
第331條
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複利。
先厥,胃虛則津少,津液不達四末則厥,故厥就有胃虛呀,就要下利,先厥後來胃恢複發熱,則利必自止,再見厥,還要利,這裏說的是厥利與熱往複,前幾天厥與下利,後幾天又熱,而利止,並又往複,頗似半表半裏證,頗似厥陰,少陽篇有往來寒熱。這裏也是邪與正爭,胃氣一時恢複,胃氣強,發生發熱,利就好了,邪勝了則胃氣衰,又厥而下利。
第332條
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食以索餅,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恐暴熱來出而複去也。後三日脈之,其熱續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複發熱三日,並前六日,亦為九日,與厥相應,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後三日脈之而脈數,其熱不罷者,此為熱氣有餘,必發癰膿也。
傷寒發熱六日,厥反而九日,一到厥就下利,是承上條說的,厥時下利,熱時下利止,可是厥與熱不相應,發熱六天而厥反而九天(厥之九天是從發熱的第一算起,即開始六天,即有厥又有熱,第七八九天隻有厥),這個現象不怎麽好,就是說陽退而陰進,正不勝邪,“凡厥利者”厥利是一個陰寒虛衰的一種證候,此時胃虛的很,故“當不能食”,厥逆的進退正說明陰陽的勝複之機,最終歸終到胃氣,故在這裏點出了,虛而有寒,當不能吃,如果病人反能吃,很有可能是除中,除中就是沒有胃氣了,“恐為除中”,中就是指中氣的中,就是指胃,胃氣沒有這個人非死不可,那麽他這個要試驗一下,“食以索餅”,索餅,有人認為是素餅,即是平常吃的餅,有人認為是沒有肉的餅,都行,就是平時吃的餅,如果吃這個餅不發熱,就沒大問題,胃氣還存在,沒有除中,胃是好的,胃氣恢複了,必愈。這是一個倒插語,他說厥逆與熱往複的這種病,在厥逆的期間,不應該吃東西,不想吃東西,如果此人嗜食,這個與病情相反,醫生就要注意,這不是好現象,恐怕有除中,故作此試驗,食以索餅,如果一下子發高熱,那就壞了,暴熱去必死,此為除中。“後三日脈之”,它接著厥反九日而利來說的,原起發熱六天,以前經過就是,然後厥,厥不是六天而是九天,第十天發熱了,發熱到第三天的時候,合前麵發熱六天,一共也有九天的時候,此時切其脈,其熱續在者,還發熱,就不緊了,這不是陰進陽退的樣子,正相當了,雖厥利九天,但厥利九天後,又發三天熱,共九天。所以“故期之旦日夜半愈”,旦日就是今日晚上說“明天早晨”,一過半夜就是明天早晨,有這麽一種希望,為什麽呢?下麵解釋,“所以然者,本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複發熱三日,並前六,亦為九日,與厥相應,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如果後三日,診察時,也沒厥逆,人也沒好,怎麽回事?太過了,“而脈數,其熱不罷者”,這也為要好的樣子,此為熱氣有餘,即過於亢奮,“必發癰膿也。”這個熱久不愈了,已經滿九天,後頭老熱起來了,熱久不愈,必發惡瘡,老在體表發熱,在肌肉筋骨之間,營血受傷一定發癰膿的。
這段是這個意思,這個厥與熱,是一種正邪交爭的一種情況,如果厥幾天,熱幾天,過後了,再不厥不熱了,這個病就期望在厥熱相應的時間好,如果不好熱有餘,就會變為其它的病了,但不關乎虛寒之陰證了。在這個厥逆的階段,人要是能吃也不是個好現象,有除中的可能。除中也不全是病理進展造成的,也有人為的,從下麵可以看出來。
第333條
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與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複除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47:59)
六七日,是傳裏的時間,但脈遲,這個傳裏,裏頭必寒,遲者為寒,這與前麵,沒有汗的太陽傷寒,脈浮而遲,表熱裏寒,四逆湯主之,此句是從前麵這條來的。雖然太陽傷寒是表證,但脈浮而遲,裏有寒,六七日以要傳裏的時候,別等他腹痛下利,變成太陰病了,雖有表,但不要管表,要舍表救裏,應用四逆湯,而反與黃芩湯。黃芩湯是去熱的藥,黃芩湯徹其熱,則胃中更冷了,應不能吃東西,而反能吃,這為除中,必死。這裏說明治病不能把胃氣治沒有。當救裏,即是救其胃。如果胃不好,非得想法調胃氣不可。這條是誤治而造成的除中。
第334條
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痹。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痹。
這條是從厥熱往複那條說的,傷寒,先四肢厥冷,後來發熱,就是陰退陽進了,下利必自止,與前麵一樣,先厥時下利,後發熱了下利必止,如果沒有其它情況病就好了,可是陽進的太多了,陽有餘表現在兩個方麵,一個是亢於上,而反汗出,嗓子疼,熱往上亢,其喉
為痹,第二種,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也是接著前麵,傷寒先厥後發熱,不是反汗出,而發熱無汗,但以前的下利也一定止,假設不止,就熱有餘了,必便膿血,這個是往下排的,便膿血,是熱往下,熱下排而不上騰,所以咽不痛,這是就病的現狀而預後。
第335條
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
這裏的厥不是指厥陰的厥,有沒有一種厥是屬於熱的?傷寒一二日,是指太陽傷寒的這種情況,到四五天的時候,而四肢厥冷,必發熱,就是指一二日時就發熱,而且因為前麵的發熱後麵才有厥逆,這都說明這種厥是熱厥。這種厥前麵必定有發熱。如果現在厥逆很厲害,那麽以前發熱也必定很厲害,否則厥微者,以前的熱亦微。如白虎證有四肢厥冷。熱重一方麵傷津不能達四肢而厥,另外當熱壅滿在裏,也能阻礙氣血的通暢。在這裏講的是實熱證,故用下法。如前麵的瓜蒂散,邪實於胸中,則四肢厥冷,應該吐之。此條,如果發汗則口傷爛赤,發汗進一步喪失津液,傷寒是病在表,開始是熱的凶,後來隻是四肢冷,這個純粹是實熱的關係,這個發汗不行。故此條是講熱厥。此種解當用辛涼解表,不可用辛溫。(35集完)
第336條
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複厥,不厥者,自愈。厥終不過五日,以熱五日,故知自愈。
……厥終不過五日,六日他不厥了,所以知道他必愈。若熱有餘,當另當別論。但是這個寒厥,虛寒之厥肯定都是要好的了。
第337條
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這條是專解釋“厥”,就是陰陽氣不相順接,這個陰陽氣指的什麽?據我們現在的觀察是指的靜脈、動脈的血,古人也是這個看法。古人說這個,這個血管啊,這個六經啊,古人不叫血管了,叫經絡,他都記錄手足,所以手六經、足六經啊有陰有陽,咱們說的那個陽啊經脈啊大概就是指的動脈,陰(經)就指的靜脈,這個陰陽氣不相順接就是指的這兩個東西。這個動脈的末梢,哎,他就要,這個靜脈的末梢他就要吸收,他這個尖端上啊都在四肢,這是合乎現在的解剖生理的一個東西。如果他們出(現)的血液供足不到了,他這兩個銜接也就斷了,所以他叫厥,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那麽厥是什麽樣呢?就是手足逆冷。逆冷得由外往裏,先由手指頭往這裏,可以到過腕到肘嘛。逆冷從外麵往裏頭冷,越缺厲害越往上。這個到這個地方啊,他的這個厥,他全是反複的說有一種,厥、利和熱往複;有一種,也有有熱厥;有一種是隻是厥熱往複沒有下利,他也講了。然後這個厥利往複,要如果陽進陰退,那麽就是厥越來越甚,熱越來越少,這是不怎麽好,否則,這是好現象。這是關於人的生死的。
那麽也有些時候熱太過,也不行,那就變到其他的病了。不是虛寒了。所以我們認為這個厥利往複啊是屬於厥陰病。
再講一段吧,把底下這一大段講完了咱們休息。
第一他講證治。他說厥,對厥這一大段論得比較細膩,最多可見他也注重這個厥,在這個雖然是種病,因為這個厥呢與厥陰病是有關係的。我看也是這個樣子。
第338條
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此為髒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令病者靜,而複時煩,此為藏寒。蛔上入膈,故煩,須臾複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蛔。蛔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方。
那麽頭一句話,脈微而厥,脈微就是虛啊,再一厥那就虛到家了。他說的這個髒就是指
胃,那就,古人就是指的脾胃。至七八日膚冷,不但四肢厥,而營衛也不行了,所以這個全身的皮膚都冷了。其人躁無暫安時,這個躁最壞!咱的頭前也講了,這個凡是熱,這個躁是亂啊,這個人這個屬於邪盛正已經虛,不能勝邪了,這個人的這個隻躁而不煩了,這最壞。而且無暫安時,此為髒厥,這髒氣虛敗的這麽一種厥了。他言外這是死症。就是咱們先前講的那個胃氣已敗,這個不能是說是是蛔厥了。可見這個蛔厥是厥陰病,真正那個胃氣腐敗的,不行了。
我們現在講的是蛔厥,這個蛔厥者,其人當(自)吐蛔。那麽這個蛔厥不但他吐蛔,這個其人呢,令病者靜,這個病他這個髒氣也沒有虛衰那麽樣(嚴重),這個病人那非常安靜,沒有躁無暫安時那種情況,那麽為什麽他有時也煩呢?而複時煩者,此為髒寒那,這就是胃有寒而已,這個寒往上攻麽,就頭前講那個,那個厥陰病的提綱啊與這個有些相似。此為髒寒,這下麵寒往上攻呢,蛔上入其膈,迫這個蛔啊在胃裏呆不了了,它往上跑到膈這塊兒了,所以他這麽一鬧騰,人就煩,是這麽個煩,故煩。雖然是煩,但是很短時間,須臾複止。哎,他到上麵不那麽涼了也不鬧騰了,不鬧騰了這個也就不煩了。不象講的那個髒厥,真正胃氣已敗了,那就是老那麽鬧騰,那也不是煩而是躁的。為什麽要吐呢?得食而嘔,那麽這時候他又煩了一陣,這證明這個蛔厥的這個情況啊,他就認為蛔它跑到膈上來了,(蛔)聞食臭出,你一吃東西,它先得到這個滋味了,它就往上跑,一上跑,你還不惡心嘔吐嗎?其人常自吐蛔,這時候你翻譯就翻譯吐出來也就拉倒了,所以蛔厥啊的確與著髒厥差之千裏呢,那確不一樣啊。蛔厥者,那是能治的,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那這個烏梅丸啊不止治蛔厥,久利,有虛寒的情況也可以用。
這段講的很好,我們看看這個,我是講的厥陰病,可是呢這個厥陰病這個消渴什麽都沒有了,他與那個提綱合不上,所以張仲景在這個地方啊,哎,他在厥這一個階段,與這個厥陰病很有必要把它提出來的,而且他還列這麽個具體證治,專治蛔厥的這個方子,這個你要擱在頭前呢,我們看看擱在厥陰病這個四個頭前,他與這個提綱搞不到一起,所以他沒辦法,可見這個提綱與這一段它不是屬於,它不是一個人搞的。那麽這個方子啊很好,這個方子的確是真正的虛寒久利不已可以治,而且驅蛔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他是既要用這個附子、蜀椒、幹薑、細辛這個諸大溫大熱之藥,以溫中祛寒呢,胃陽它不是說了嗎;另外他說了呢黃連、黃柏解煩治逆。這個黃連黃柏的苦寒藥啊,雖然苦寒,它燥,他能治啊這個下利,下利這個不用芩連的很少,同時煩,這個,這個蛔厥他也有煩呢,雖然是燥,它也解煩,那麽最,他說這個主要的它是胃不好啊,胃虛啊,血也虛,我們講的厥陰病津液虛、血虛,這個津液虛、血虛不健胃不行的,它借用這些組溫性藥,他又加人參,那麽,對於血液呢,他也用當歸,這就是補益其氣血的嘛,這不是還是圍繞著健胃嗎?最妙的——烏梅,以它為主,這個烏梅這個藥啊,是酸藥都收斂,他這個酸藥是大量地用啊,酸能解渴,而且烏梅這個它是一個酸斂止渴的這個藥,所以這個厥陰病啊,虛他要渴,所以他這個有止渴的作用,但是不是治消渴。同時他這個酸斂既能夠製這個諸溫,你像這個細辛、幹薑、附子、蜀椒,這個大的溫性啊,不讓它太散了。這個治陰虛證啊,太散了不行,出大汗哪(行),這個烏梅呢收斂,它也能夠斂著它辛散太過,同時呢它與這個芩連擱在一起更能治下利。這個烏梅啊,治下利很好的一個東西。所以他用它為君,有幾方麵的作用,另外它又以蜜而為丸,這也是安中補虛嘛。所以這個方子雖然寒熱並用,但是是互不相幹的,所以是古人的方子,有的是的,不像現在,一遇到熱病啊,馬上都是寒藥,有一點的熱藥,一這麽擱這個熱藥,那不是每個方子必有的這個方子一配伍它有,古人他是根據多實踐的。這個方子要是這個久下利,你們可以試驗,用它是挺好的,但是呢,不要用湯藥,還是要用丸藥,這個還是挺好使的。當然這個四肢厥冷吐蛔也用這個方也可以用。
今天講到這,這個很有意思,這個後頭越講越清楚了,準知道它這個與厥陰病無關。但是頭前這個呢還是和它有關係的。有關係的我們講這個厥,也不淨是厥陰病,你像這個熱厥,陰證無熱證,是陰病沒有熱證。熱證不會有陰的,這個是他的書講了。那這個熱厥它決不是
講的厥陰那。那麽這個圍著這個證治,這個大概他是,雖然他是說得是治厥,有這麽種厥,需要用這個他是,但是這個證治啊是合乎厥陰的。所以他這個用意啊很深遠。這個大家看一看。下課。
關於這個厥證的這個說法這個段落很多,528?頁,今天得把厥講完它。六月份呢整個講完。(在七月份就熱了,你就沒法講了,你的身體受不了了。對)
第339條
傷寒熱少微厥,指頭寒,默默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其後必便血。
這一條他就說的這個熱厥,所以這個熱甚者厥亦甚,熱微呢厥也微,所以這個厥呀,不是咱們遇到的手足厥冷就是屬熱,也有屬寒的,也有屬熱的。那麽這一段呢他就說熱少微厥,熱甚者厥亦甚,熱少者厥亦微呀,它是對於那個而說的。他這個厥微啊,所以啊他僅僅是指頭寒。咱們頭前講那個陽微結,那段不也講了嗎,手足冷,那也就是微厥,那個那是柴胡證,裏頭有熱,熱往上亢,常常有厥逆發生。嘿嘿不欲食,這證明,正說明這個少陽病柴胡證,嘿嘿不欲食嘛,煩躁,心煩喜嘔,這不正是柴胡證嘛,那麽這個微厥隻是手指頭寒,那麽發現呢他是少陽柴胡證,那麽經過數日,如果小便自利,而色白,那麽這說明這個熱沒有了。熱沒有了,厥也就要沒有了。那麽這個時候如果欲得食,其病為愈,那就沒問題了。原起它熱,咱麽講過柴胡證,講過了,講過邪高痛下,故使嘔也,也就是熱鬱於半表半裏的時候啊他不能吃東西,如果熱除,而能吃東西了,那麽這個微厥是一定能好的。這都是論厥啊,他就這個厥的寒熱虛實啊,他反複的深論,假設要是厥而嘔,開始是指頭寒那,這又進展了,真正變四肢厥冷了,而且以前隻是嘿嘿不欲飲食而已,現在反倒嘔了,胸脅也煩滿,這就說明病進了,這就使變成整個小柴胡湯證,開始的柴胡湯證並不明顯,到這就極明顯了。如果要是不治,使這個熱往前加深,這個厥加重,那麽久後,一定要陷入胃腸而便膿血的,而便血,這個熱傷陰的時候他就要,他說未來的時候可以有這些症狀發生,這也是熱有餘嘛,那麽我們在臨床上也常見到,這個柴胡證常常手足冷呀,不要認為那是寒,那正是一個熱微厥微之象。這個常在臨床就能看見這麽個情況。
第340條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
所以這個厥證,是各式各樣的。他上邊說的是這個熱厥,不過熱輕而厥亦微,那麽這一段呢說的是沉寒客冷積於下焦,那麽也可以致厥的。他開始就說了手足厥冷,這個是寒厥了,虛寒之厥了,言我不結胸者,上麵沒有結,沒有病,沒有結胸,或者是胸滿胸悶啊這種情況。那麽小腹呢,滿,上麵沒有病,病全在下焦,那麽小腹滿,可見在臍以上,上腹也不滿,不光不結胸了。那麽這個小腹滿,按就痛,肯定裏頭有結,有所結,那麽這是冷結在膀胱關元,積冷結在膀胱關元這個部位,不是結於膀胱裏頭,這個寒呢它就下,這個熱它就要上炎,這是個物理屬性啊,在人身上也如此。你看這個熱,你看咱們說的那個結胸證,它是結於心下,熱結於心下啊,那麽由熱和這個水呢結於胸脅,他有一個主要是熱的關係,那麽這個寒呢它都是在下焦,沉寒積冷結於膀胱關元這個部位,所以小腹,小腹滿,按著它也就疼,那麽這個他就沒說治法,那麽治法也在其中了,這就所謂“寒疝”之類的,你將來研究這個《金匱要略》就有咯,所以這個大烏頭煎都是治這個病的,咱們後頭這個大建中了,或者是這個附子粳米湯,都是治下麵這個沉寒客冷,這個治法是在旁的節裏有說的,在這裏是概言之,說是這個厥呀有熱,有熱甚厥甚的,有熱微厥微的,厥也有下焦有寒的、積冷的。(23:31)341:傷寒發熱四日,厥反三日,複熱四日,厥少熱多者,其病當愈。四日至七日,熱不除者,其後必便膿血。
這個頭前咱們有一個厥利和熱交替往複,那麽這個呢隻是厥熱有往複,意思差不多。那麽可見厥也有這種的。這個由這個厥熱往複可以能夠看出這個病的進退之機。這倆節都是這個。他說那種,傷寒得有這類的病,開始發熱四日,厥反三日,他又不厥了,到第四日複又
熱了,他熱呢連續有四天,那麽發熱的日子多,而見厥的日子少,厥少熱多者,其病當愈。這就是陽進陰退,這個他說的是真正的虛寒之厥。那麽他要是熱太過呢,也不咋好,所以由這個四日到七日,他這個熱始終不斷下去了,而熱不除,那這個熱就是傷陰的,就是傷營血的,那你後來是要便血的,便膿血的。
底下那條呢也這個是相反的。
第342條
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複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
這與上麵正相反,這個就是陽退陰進,這個要是在虛寒裏頭就是個壞現象。這由於寒逐漸其多,熱逐漸其少,這是陽氣在退,那麽病在進了,所以在病上說是往前、深入。這個不是我們方才講的那個熱厥與這個不一樣了,熱厥熱退病好了,這回說的這個寒厥,虛寒之類的。在臨床上就得細心觀察了,發現了一個厥,你隨便就處理就,那都是不行的。
第343條
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
這是說的厥有生死之機。這一段你們回頭看一下,頭前這個338條: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髒厥。他為什麽論蛔厥髒厥,他沒說治療,也沒說呢這個病怎麽地,我們當時講,說這個病是個死症。那麽所謂髒厥者,就是髒氣衰敗而發生的厥冷,那麽這一段呢就是說的髒厥。可是這個髒厥啊,它隻是,你看他的日子啊,所以這個數你要注意看,他六七日的時候,那個是七八日膚冷。他這個六七天的時候隻是脈微,手足厥冷,他沒再進了;到那個七八日的時候,他開始膚冷了,這營衛已經厥於外了,沒到那個時候,這就說那個髒厥意義啊,一發作的時候有可治的機會,那麽如果在六七天以前,隻是脈微,手足厥冷,也沒到那個,雖然煩躁,沒到躁無暫安時,躁無暫安時就正不勝邪了,那正氣衰敗到,已經衰敗了那非死不可了。這個還煩,所以說煩躁,在這個階段呢,他趕緊抓緊治,可以灸厥陰。可見這一段那,髒厥說明的是厥陰病,對厥陰病這個髒厥是不是指肝髒呢,這不一定。咱們講這個半表半裏呀,這個部位它是諸髒腑所在之地,你象半表半裏是胸腹前間這一大塊兒地方,所以上邊有心肺,在這個脅下兩側有肝脾,心口以下有胃腸,再往下,膀胱、腎,在婦人子宮。就是人這個髒器大概都在這個胸腹前間。凡是這個胸腹前間這個地方要是髒器有病了,大概都反映出來,不是少陽病就是厥陰病。他這個本髒有病,我們說的這個裏啊,是胃腸的裏麵有一種這個病邪的反映,是一種裏證。那麽假如說這個胃有病呢,胃裏邊本身有病所反映出來的這個,未必是裏麵的病,它本身要是機能方麵有問題,也有時候為少陽病的,也有時候為厥陰病的。所以這個大家要注意啊。那麽這個他說這個髒厥不一定指的是肝髒,但是這個他說是半表半裏的證候,而陷入於陰證這種厥冷,那肯定就是厥陰病,所以他灸厥陰。這個厥陰那麽他沒說那個穴,那麽各家的注這一段呢全是說的這個太衝穴。這個太衝這兩個穴啊在足大趾下邊後二寸(空白!)
隻躁而不煩是這個,在相當的這個虛寒的證候和對列的。
第344條
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
傷寒發熱說明這個,邪盛,外邪盛;下利厥逆呢,這是正虛。下利就是胃虛了,這個胃虛,這個咱們說的這個,穀氣不達於四肢末,這個厥,而且這個胃虛,它就失去收攝他下利,致下利。那如果躁不得臥胃氣已敗了,那非死。那麽這個證候我們要是看一看在我們頭前講過的,外有熱,就是傷寒惡寒發熱,同時又下利厥逆,在這個期間急當救裏嘛,那就用四逆湯,如果要等到躁不得臥,他非死不可。不到這個時候呢,還可以救治呀,這我們已經講很多了,在太陽病時就講了。那麽要到躁不得臥,他非死不可。
下邊這段也是。
第345條
傷寒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下利至甚,也當急當救裏了,不管它熱不熱,,那麽厥不止,而且又是四肢厥冷不止,這個下利至甚,這個下脫之象,那非死不可。那麽在那個,也就是開端,所以當大夫,必須知道這個病,不但知道這現實,而且要知其預後。那麽這個上邊這兩段全是這樣,全是有表又有裏。但是我們在臨床上有個定法,裏邊真虛寒,非舍表救裏不可!那麽在下利的時候就得救裏,不(能)等到這個厥逆無脈,那非死不可了,都和上文一樣的,都是一個邪盛正虛。主要都是應該在這個胃,都是關於胃的問題。胃氣是人身之本,胃氣敗了人必死!這個地方都很好,別看段落小
第346條
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無陽故也。
換這個太陽,傷寒,六七日以前本應該不利,那麽到六七天的時候呢,便發熱而利,這很不是好現象,這說明這個六七天不利的時候,這正是正邪交爭的時候。那麽到六七天的時候,正敗了,邪勝了,所以發熱它是邪,而利呢是這個正不守了。這也說明是胃了,所以這個中醫最好的,最精彩的一句話就是正邪交爭!所以我們在這個臨床上也要注意這個。以前他本來不發熱,現在發熱,他邪勝了,那麽而利呢是正敗了。如果其人再汗出不止,這個下利傷人津液,這個汗出更傷人津了。既下利又汗出這是一個虛脫的現象,什麽虛脫,津氣!就是津液!那非死不可。這個《內經》上講的很好了,這個我給說過多少回了,在《內經》啊,《素問·u35780X熱病論》說的:今邪氣交爭於骨肉。這個傷寒是太陽之傷寒,這個頭前都是啊,這個傷寒這個階段,就是太陽傷寒這個階段,這是邪在表,這個時候啊就是人的這個精氣和這個邪氣拚鬥,那個《內經》這段說的很好啊,叫做陰陽交那段你們好好看一看,這與我們研究的這個書啊,很起作用的。所以六七日不利者,正是這個正邪交爭這個階段,就是人那打算由表,機體打算由表啊,以發汗的作用把邪給解除。這個《內經》裏這麽講的,如果汗出呢,邪退了,他不發熱,那就是正勝而邪退了,他那個書上所說的這是精氣勝的。那麽反之,自汗出而反發熱,這就是邪勝了,這個出這個汗精氣往外流了,所以叫陰陽交嘛,開始這個陽,這個正在裏頭,這個邪氣在外頭,他陰陽交,他這陰呢就指著這邪氣說的,這一段也是,雖然汗出,這個汗出不止啊,是精氣、津液往外泄了,這個邪留到裏頭了,發揮作用了,發熱。怎麽叫有陰無陽呢?是光有邪氣了,這個正氣他指著陽,就是津液,你看看這個書啊,所以這個注家都搞錯了,都搞錯了這一點,這個曆來的注家認為這個陽都是熱。它這個《內經》上啊,這個陽指的是津液、指的是精氣,他這個張仲景的書也是,他說此無陽也,你看這麻黃湯證,陽氣重也,陽氣重不是熱重於表,他由於老不發汗,這個津液衝斥於外,所以津液少呢,此無陽也,可發汗,都不是指的熱。這一段更明白,他由於大汗出不止,人發的這麽高燒的,哪來的沒有熱呀?此無陽也,所以這個注家啊,他就是不是全麵看問題,他也不看旁的書,所以有陰無陽啊,是隻有邪而無有正啊,這正都跑哪去了,汗出不止與這個下利。喪失津液,津液亡失殆盡了,人就完了。津液怎麽亡失?胃敗了!所以這個地方都挺好,不但我們要懂得這個書,同時我們看旁的書也容易理解,你們再好好看看各家著的這個書,有些地方啊簡直說的是瞎胡扯。醫書啊這個東西不要隨便說,誤人。這個《傷寒論》呢,我怕寫這個,不論多少次,我教這個差不多有三四十年了,我就沒敢寫,沒往外拿東西出來,始終是怕這東西誤人。
第347條
傷寒五六日,不結胸,腹濡,脈虛,複厥者,不可下,此為亡血,下之死。
這個“亡血”當“無”字講,這也是太陽傷寒。那麽到五六天呢,就是病要是去表傳半表半裏,和裏的時間啊,尤其是五六日,大概都傳半表半裏。不結胸,肚子也軟,脈也虛,一點實象沒有,而複厥者,那麽這個厥肯定是虛來的了,什麽虛呢?津液虛、血液虛。所以他擱個此亡血,沒有血。那麽這個沒有血怎麽厥呢?這個我們常說的,就是胃虛穀氣不布,所以這個血液不達於四末,他厥。那麽這種厥是虛寒之厥了,這萬不可下啊,下就那就利不止,非死不可了。這就是我們遇到四肢厥冷的病,要摸摸人麽,不管是摸脈也好,摸摸他胸滿不滿啊,心下部分疼不疼啊,摁摁肚子,然後再好好切脈。獨虛無實,那麽這個厥肯定是
血少,血達不了四末,他厥。所以他說此無血啊,這個不能攻,不但不能瀉下也不能發汗呢。尤其下,他非死不可。他胃虛嘛,他胃不好。所以他厥利嘔噦這四種病是處處著眼在胃,所以他我們開始講的時候,它是為總結這三陽三陰,他拿出與胃有關係的這麽四種病來反複討論,這地方都特別精彩。
第348條
發熱而厥,七日,下利者,為難治。
七日下利者,說明五六天以前他不下利,這個病呀都是由輕往重上走,這病都不好治。他本來隻是發熱而厥而已,那麽到七日呢,反倒下利了,這說明有這個正氣虛脫之象,但是這個病,他不說就死,但是就這個病的進展上來看,這是一個要注意,這是一個凶險的情形,為難治。這個發熱而厥當然也應該有傷寒兩個字,這個玉函有傷寒,這個書上給傷寒給落下了,應該添上,傷寒發熱而厥,所以他這底下有括弧17頁,你們看看後麵的注文上就有,應該有傷寒,那麽發熱而厥,厥的就是,這也說明這個胃虛嘛。胃虛,津液不達於四末,他厥。那麽這個時候不要緊,那麽到七日他下利了,七日這個天啊,這與上麵的六七日、五六日你們好好看一看,到七天,這又要傳入陽明的時候,那麽這個裏太虛了所以到這一天他要下利,裏虛是哪虛啊,胃虛,所以這個胃啊越來越不行,這個傷寒發熱始終不去,這也說是正敗而邪獨留。所以這個病啊是不好治,看看這人還能吃不,能吃還能治,要如果再不能吃了,那就是胃氣已絕了。這個地方隻是他說這個難治,讓你考慮。
第349條
傷寒脈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這個促脈這個地方啊,我們更清楚一些,這個就是寸脈浮,關位下沉的脈謂之促,這個仲景這個脈法啊,有以浮沉候表裏的,也有以這個寸尺候表裏的。這個脈浮見於寸,這說明表未解,這個促者是裏虛,浮為什麽底下沒有,裏虛,所以這個結胸症,寸脈浮,關裏下沉,他這個熱在上頭,那關裏下沉,他這個因為中間有所隔嘛,所以促脈也是一種這個結胸證的一種情況。在這裏頭他說在表,在表他裏虛,所以關裏下沉,那麽這種手足要是厥逆,可見這個裏,胃虛相當重了,這要舍表救裏,所以他要灸之,專就這個胃說的,那麽這個呢我們叫他吃藥呢,吃藥呢當然也是用四逆湯的。這個四逆湯啊,就是手足厥冷這個這個主要症狀。這個不象後世這個說法,王叔和說這個促脈啊,數中一止這是錯,數中一止那是熱極之象啊,那他這個手足厥是熱厥了,那你怎麽還用灸法呢?所以這個促脈,各家的解釋也錯的。不是數中一止。促者短也,促者迫也,急迫謂之促,這個脈呀迫於上,就是迫於寸,迫於外就是浮,又浮又是促的寸口,所以它叫個促,這個王叔和怎麽搞一個快中一止,一止就叫做結,不論你快不論你慢,這個脈跳跳止,這就是結,那不能叫做促。所以後世注家就根據王叔和他作的《脈經》嘛,就是一係列錯下來的。其實這個促不是,在這個書頭前有了,那個葛根黃芩黃連湯,脈促者,表未解也,(第34條)他說的很好。這個也是,雖然脈促而表未解,但是手足厥逆,是裏有虛寒應該舍表救裏,這個灸不是來治表的,咱們講的頭前那些火攻的那些段看一下就知道了,凡是表熱裏證候,沒有用灸的。這個灸什麽穴位呢,那麽根據頭前說,也可以灸厥陰的。
第350條
傷寒脈滑而厥者,裏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這個和我們講的那個厥微可由於熱微,這白虎湯是熱厲害了,所以脈滑而厥,脈滑為裏熱,裏熱盛則脈滑又大,那麽如果太陽傷寒脈滑而厥,他肯定是裏有熱,這個是厥深熱深啊,這個熱厲害,厥也厲害,這幹脆用白虎湯。白虎湯誰都知道這是一個比較寒的藥,而治陽明熱結於裏嘛,但是沒到??的這個時候可以用白虎湯,熱去了厥也就沒有了。
第351條
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
這一段肯定說的是厥陰病,脈細欲絕呀,這是血少啊。血少而手足厥寒,所以它用當歸四逆(湯),他說這一段啊,也有讓人考慮的地方,全書都是厥冷,非得治利厥,他這個厥
寒,那麽這個方劑裏頭呢,他有個桂枝湯為基礎的,你看這個桂枝、芍藥、甘草、大棗,他以細辛換了生薑,另外加個當歸、通草。那麽這個桂枝湯是治外寒的,那麽也有說這一段呢,是由於這個血虛血少,而寒客於內,這個寒呢,寒邪啊,由外往裏來,有這麽解釋的,雖然這個解釋,很象離奇的,但是這個方劑啊確實是這個凍瘡應用非常好使的。這個地方可以試驗,要有凍瘡不愈啊,這個方子挺好使的,它治寒。可是血虛,脈細欲絕了,就是脈細的似有似無的那個樣子,脈細不是血少嗎?他擱個厥寒,在這有意思的,那麽這個四肢厥呀,他由於這個血少的關係,所以這個藥,主要的還是補血液、調營衛的法子。當歸補血這都知道,這個通草啊你們現在用的藥量很少啊,古時候的通草就是現在的木通,這個通草啊一點用的都沒有啊,這個木通這個藥啊它是通血脈的。它是有當歸滋補,又有通草通利血脈,所以對這個,脈細欲絕的這個厥寒起作用。那這個細辛這個藥啊,這是個用處一樣大的,通利關節的,同時也祛寒的。這個血虛到脈細欲絕,所以它生薑沒有它(細辛)好。那麽這個方子主要的是,內補血氣,外和營衛。這麽一個方子。那麽後世用這個方子套出了很多的治療寒疝的方子。根據下邊,不是這一段。這一段肯定指的是厥陰病。因為是這個陰病的沒有不虛的,虛主要在哪,主要是血虛,少陰病就是一個,由血虛而致厥寒,那麽我們用補血調營衛,這是個證治,這肯定就是個厥陰病。可這個厥陰病也隻能擱到那個治厥裏頭。你要擱在頭前裏,擱頭前那個是提綱。所以在論厥這章裏有很多與厥陰,有厥陰病,但是呢根據提綱上說呢都不對頭,所以它就沒法呢把這幾個擱到這個厥陰病頭前。可見這個提綱是有問題的。上次咱們也講了。
第352條
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主之。
這個是接著上邊這段說的了。那麽如果有上邊這個情形,由於血液虛而手足厥寒,用當歸四逆湯;如果當歸四逆湯證,那裏頭更有久寒,這個久寒是指的什麽說的,那麽從所加的這個藥啊,他加的吳茱萸生薑,這個吳萸生薑都是利於胃的,當然這個,裏頭的寒它還是在胃,而胃寒有嘔吐,或者有腹痛的情形,可以加吳萸生薑。這個久寒不是當時有病,一時的寒,他平時就有這個證侯,有久寒,那麽同時呢有當歸四逆證,可以,所以他給加了吳萸生薑。那麽這個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他也治寒疝呢,有可用的機會,後世就是用這個加點兒旁的這個祛寒的藥,加點茴香啊,這個小茴香啊,加點這個溫性藥。但是要不是血虛為前提呀,這是不能亂用這個寒疝,寒疝它主要是肚子疼,那個離不開附子和烏頭的,當然細辛也有可用的機會嘛。
第353條
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
這個大汗出,主要是由於發汗大汗出,不是汗出不止,要是汗出不止這個,這一段啊就是個死症。你們看看頭前就知道了,傷寒六七日不利,再發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還沒有底下這些證侯,那麽這個就是說是這個發汗,大汗出,雖然大汗出而熱不去,這就是精怯邪勝了,這個,這個熱指的邪說的,由於這個大汗出,傷津液了,所以內拘急,這個四肢疼啊就是陰寒的四肢疼,不是個表邪了,又下利厥逆而惡寒,同時又有下利,厥逆而惡寒,既汗出又下利,津液亡失更厲害,所以津液亡失啊,他這個內拘急,那得趕緊,這個內指的腹內,腹內啊組織枯燥,有這個抽的現象,拘急,這個四肢疼呀就是血瘀滯,所不通則痛嘛,他由於這個虛寒太厲害了,血氣瘀滯,那就疼痛,不是表證。又下利厥逆,而一味惡寒,這個純粹是陰虛證候,所以隻是用四逆湯救治。那麽也,你看看這個地方啊,這個你們看看各家注解都錯了,這個津液這麽樣子虛竭,而用大溫大熱的藥,那麽這個它就是救胃,恢複一分胃氣,就能夠維持一分生機啊,這個津液哪來的?由胃來的,胃氣不複,這個津液不會恢複的,所以這個時候啊,稍用這種……。(36 集完)……急以求胃,用一點寒藥都不行,腹內拘急而四肢厥,那麽這個津液是虛竭到家了,就是因為發汗,又是下利,不能因為津液虛竭而來滋陰補液,如果人的機能衰竭的陰津虛,那你滋陰就死。人到最後虛竭到家了,用獨參湯不行,非得用附子幹薑,如通脈四逆湯,把附子幹薑增量了,不給人參,人參微寒嘛。
如果津液虛而有熱,陰虛有熱,用六味地黃湯就對了,沒有熱一片虛寒,這種津液虛絕不能滋陰。
第354條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大汗,大下利,就是津液虛脫,則一定要厥冷,此時隻有四逆湯這一法,隻有津液虛而有熱時才可用生地、麥冬等滋陰,
第355條
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饑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瓜蒂散。
手足厥冷,有實有虛,有寒有熱,這裏指胸中實也能使手足厥冷,脈乍緊者,緊脈是實脈,如太陽傷寒脈緊,有宿食脈沉緊。手足厥冷而脈緊,說明裏頭有實,實中哪呢,邪結在胸,所以心下部位滿而煩,往上衝,如瓜蒂散證,頭前也講過了,說氣上衝胸陽,心中慍慍欲吐,這裏的心下滿而煩,就說明這些問題,煩是煩逆,饑不能食者,這個不是虛寒,想吃,但吃不了,一吃就要吐,往上來,所以中醫治病是順應機體的機製了,這個裏證,就是通過消化道或者吐出,或者瀉下,這個就是欲吐不能吐,邪氣滿胸脈緊,順其勢吐之就好了,所以當須吐之,用瓜蒂散。如果病欲嘔者,不可下,下者死,這與大柴胡湯之嘔不止相區別,此嘔是病的反應。而瓜蒂散是慍慍欲吐,這個病是往上逆的很,而複不能吐,吐不出來,故辨證非細不可,不然的話就弄錯了。這段沒前麵說的詳細,就說心下滿而煩,心下滿指氣上衝,腹是不滿的,氣往上來,邪氣貫於胸中,病在胸中,胸裏頭煩滿,不是煩熱的煩,是煩逆之煩,要吐而能吐。所以瓜蒂散證也可以治四肢厥冷,所以四肢厥冷各種各樣。可見此章是泛論厥,不隻是論厥陰病之厥。把瓜蒂散放在厥陰病是錯的。還有一種厥就是下一條。
第356條
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
傷寒也指太陽傷寒,厥是四肢厥冷,心下悸是有水的證候,金匱上有,人飲水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微者短氣,胃要停飲呀,水在這個地方多,水在這個心下跳,水少呢,則短氣,所以遇上短氣,不一定就得補。這裏厥而心下悸,肯定裏有水,即胃裏有水,所先先治水,用什麽藥呢?用治心下悸的藥,用茯苓甘草湯,以桂枝甘草為基礎,桂枝甘草湯,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桂枝治氣上衝,又有水,所以加茯苓,這個水在胃,它擱生薑,生薑是健胃的藥,這裏當然也有嘔逆的現象,他沒說,隻說主要症狀心下悸。
故遇到傷寒四肢厥,要有心下悸的話,這不是熱厥,也不是寒厥,就是有水,當先治水,用此方。去治其厥,然後再治厥,也就是治水,就所以治厥,不是然後再治厥。否則,水漬入胃,水老在胃裏頭,則必作利也,即是不但厥,而且既厥又利。故治水即是治厥。如果胃有停水,停水就得去水,當然就得用祛水利尿的藥,這個配伍呀,這個胃有水,配伍什麽呢?如果衝逆的厲害,心下悸,配桂枝甘草湯。
還有一段,這段成問題的。
第357條
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
六七日,是傳裏的時間,大下後,後麵是大瀉下之後發生的問題,寸脈沉而遲,沉為在裏,遲為有寒,六足厥逆,即是虛其胃,大下嘛,津液也虛,所以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就是尺沒有脈了,即下虛的更厲害了,咽喉不利是呃逆上氣的情形,唾膿血,在金匱要略,說無論發汗或者利小便,或者以快藥下之,亡津液,如果熱光在裏頭而不亡津液也不至於吐膿血,如果喪失津液,熱再陷於肺,那非傷津液而吐膿血不可。這裏說大下之後,就脈象上看,他是津液虛的不得了,甚至於下部脈不至,下又虛,可是熱陷於肺了,而為吐膿血之肺
癰之病,同時又治瀉利不止,下部脈不至就是應瀉利不止,腸胃也虛的不得了,又大下之,為難治。
這個寒熱虛實錯雜,又有熱,又有虛,這個病很不好治,但底下說用麻黃升麻湯主之,這不象仲景的話,既是難治,可以“予”還說得過去,要是“主之”是很成問題的,要是主之,就不能說是難治,另外以藥來觀察,此方以麻黃為主,發汗,我們看看這個病可不可以發汗,絕不可發汗,無論是就肺癰,肺中有熱,或者就這個下利不止,這個在這個書上,尤其在金匱上有明文,渴而下利都不可發汗,下利要有表證可以發汗,用葛根湯,此段沒有表證,脈沉而遲以至寸口,同時手足又厥冷,虛的夠可以了,尤其瀉利不止怎麽吃麻黃,麻黃重而石膏輕,配伍也成問題,這麽一種厥陰病,即便有陰陽錯雜,寒熱並見,也沒有再發汗之理,我認為這個是錯誤的,各家都這麽隨便的說。我認為到為難治就完,不應該有麻黃升麻湯主之。(24:41)
第358條
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趨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裏有寒則腹中痛,尤其有寒,再有水,刺激腸粘膜則痛,若轉氣下趨少腹,不但痛,感覺轉氣向下,是下利的征兆,所以說,此欲自利,為什麽擱個傷寒四五日,這是少陰傷寒,二三日無裏證,得發汗,到四五天傳裏並發太陰。這裏說的是虛寒下利,所以腹中痛是有寒,少陰病與太陽病是一樣的,有時候先傳半表半裏,再傳裏,也有的越過半表半裏,直接傳裏,太陽病傳裏,傳陽明的多,或傳半表半裏的少陽,這裏的日子不是隨便擱的,傷寒中風四五日的時候,五六日的時候,傳少陽,過了這個期間就傳裏,即陽明。這是太陽病。少陰病就不一樣了,二三的時候純粹在表,所以少陰病二三日可發汗,用麻黃附子甘草湯,什麽道理呢?二三日無裏證,故可發汗也,到四五日就要傳裏了,所以這本書整個看就明白了,少陰不是象我們說的在裏,根本在表,傳裏嘛,就有裏證,不傳裏就沒有裏證。隻是維持在表的時間比較短暫,二三天,一到四五天就傳裏了。這段是根據這個來的。
第359條
傷寒本自寒下,醫複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幹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主之。
這一段注家都說是有錯的,的確頭一句話不好解釋,傷寒本自寒下,由這句話就可以解釋,醫複吐下之,以後他有個寒格,更逆吐下,可見他以前就有寒格、嘔吐,什麽叫寒格呢?就是寒格於心下,就是胃,胃虛有寒,上邊是熱,看後邊的方劑就知道了,就是胸中煩熱,吐,為什麽吐呢?是因胃虛有水、寒,就是這麽一個病。如果就隻有傷寒本自寒下,不好講,你要看到後邊這個寒格,這個寒下就是指寒格說的,寒格,就是寒格於中,熱在上,所以他要吐,這時候你再吐,一吐這個內煩就要發生,內煩就是胃不和,本來就要吐,有寒格,你吃吐藥,更要吐,所以吃了吐藥之後老是要慍慍欲吐,要是下就更不行了,下使胃虛,寒更往上,邪之所奏,其氣必虛嘛,故二個方麵造成食入口即吐,比開始的寒格還凶用幹薑黃芩黃連人參湯主之。
這節他都論下利呀,但他這條未必下利,但從方劑上看呢肯定有下利,方中幹薑人參是補益中氣的,(31:18)(37集完)……。
第360條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今自愈。
第361條
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今自愈。設複緊,為未解。
第362條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
第363條
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清膿血。
第364條
下清穀,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
第365條
下利,脈沉弦者,下重也;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第366條
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麵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麵戴陽,下虛故也。
第367條
下脈數而渴者,今自愈;設不差,必清膿血,以有熱故也。
……由於亂吃亂喝,腸胃中有熱,到時候就瀉利,所以瀉利有時是好的一麵,腐穢不去嘛,在陽明篇及少陰篇裏都講了,由於熱太厲害了,拉了幾天沒好,就變成痢疾了,今天象這樣的病很多。象這段沒通過臨床不好講,隻有通過臨床認識,這句話很奧妙。所以有些注家瞎想,所以陳永蘭說過,說仲景這本書呀,越讀越有味,方劑越用越有驗,真是這樣,我的確有體會,此書細膩的很,但有也錯,象傷寒本自寒下,恐怕有錯。
第368條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卒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這個也是虛寒下利的死證,下利後,指下利已止之後,此時胃陳衰而津液枯竭了,不但手中厥冷,說明胃氣已衰,而且脈絕,表明心髒也衰了,卒時就是12個時辰即24小時,要如果在周時,脈逐漸緩,手足溫,就是胃氣恢複,津液自生,血液也自生,心也不衰竭了,這是準好的,所以下利止,有二種問題,一種是好現象,當時的止是下亡失津液太甚了,胃也太虛了,所以他有脈絕,手足厥冷,這種情況發生,如果胃氣逐漸恢複,血液也逐漸恢複,心髒衰竭也逐漸恢複,這是好現象,這個病就要自愈,也有下利止了,無可下之下,是精氣怠盡,所以下利止有二種情形。
第369條
傷寒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
這個是熱利,傷寒發熱,下利發熱,而下利次數頻繁,一天十幾次,脈應該虛,脈不虛反實,這個實是指病實,邪氣實,這個非死不可,這個指痢疾的利,不是指水泄,這個不要輕視。
第370條
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這個汗出而厥,用四逆湯就可以了,這裏用通脈四逆湯恐怕有脈微欲絕四個字,下利清穀,裏寒外熱,裏麵是真寒,外麵是無名之火,與366比較,那是下利脈沉而遲,它不是厥,四肢厥冷說明胃氣虛,穀氣不達於四末,這個是下利清穀,那個也是下利清穀呀,那個身有微熱,不也是有外熱嗎,但是裏寒沒有這個凶,這個有胃的虛竭的這種反應,所以這個外熱不是好現象,是要出汗的,這個汗是脫汗,這裏沒說脈微欲絕,肯定是有的,要不然不會用通脈四逆湯,
這裏呢,寒是真寒,熱是寒之極,剩下的殘陽跑到外麵去了,這是最壞的現象,脈微欲絕,趕緊用通脈四逆湯通脈,此時人參也用不得,人參有微寒。
第371條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通脈四逆是陰寒下利最重的,熱利下重,下重是指裏急後重了,這幾個藥相當的好,這個白頭翁這個藥呀,這幾個藥都是苦寒,都起都起收斂作用,所以用白頭翁,本草上就有,既治痛又治血,所以膿血便用白頭翁是相當好的,這個收斂作用,有苦寒消炎,止利止血的作用。我遇到過熱利下重,隻是用這四個藥,白頭翁湯可用,要加大黃,這個你們在臨床上加沒有錯的,不用加太多,就擱6克(二兩)就行,這裏白頭翁應該三兩,這幾個藥是等分,全是三兩,熱利,有脈數下利,有熱,或者渴而下利,脈數,都是熱利,熱重而且下重,這正說的是痢疾,如果有血便呢,下血,這個赤痢呀,這我遇到過,解的就是血湯子,沒有糞便,這病厲害,說死就死,這個你要用白頭翁加啊膠,婦人在妊娠的時候,下利凶急,白頭翁加甘草啊膠湯主之。這個啊膠對這個赤痢非常好,同時加甘草,隻要有裏急後重加大黃沒問題的,沒有裏急後得就加甘草啊膠,這個方子最常用了,一般的痢疾也有裏急後重,我們用白頭翁湯就行,有裏急後重可以加大黃,如果現柴胡證,就用大柴胡加石膏。
所張仲景的這部書呀,最後是方證,就是方劑的適應症,你非到這個地方不可,所以一般研究仲景的書的人,認為經方不好使,不知道哪個方子治什麽病,仲景是讓你辨證,他這個方子都有一定的適應證候,如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桂枝湯主之,你用別的方子不行,他非常嚴謹,他辨到最後,最尖端。咱們現在辨證,這個虛的,那個實的,到這個頂點,他不辨,他不會辨,頂點就是方證,太陽病發汗的方子有二十多個,你隨便拿個方子發汗行嗎?絕對不行。太陽法當發汗,怎麽發,具體的問題具體分析。
第372條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裏,乃攻其表。溫裏四逆湯,攻表桂枝湯。
下利腹脹滿,是虛脹虛滿,這是陰寒下利,身體疼痛,它是表證,這個痢疾,常常外邊在表證,一般表證不明顯,如太陽陽明合病必下利,葛根湯主之,所限的是葛根湯證,那惡寒的很呀,脈緊無汗,頭痛。這個它沒有,隻是身上疼的厲害,這個是陰寒下利,這個雖沒說下利清穀,準是下利清穀,這時要舍表救裏,先溫其裏,乃攻其表。
第373條
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
飲水呀,就是指下利而渴,這個飲水不象白虎湯那個渴,那個飲水數升,白虎加人參湯主之,這裏沒那麽渴,是口幹口渴,裏有熱,熱上炎,口幹,陰病都口不渴,如果下利渴欲飲,這是熱的關係,用白頭翁沒錯的,白頭翁的痢疾呀,不光口渴,還有下利燒灼感,都是他的證候,用苦寒藥,四味全是。如果熱到裏實的證候,白頭湯就不行了,底下說了
第374條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
是譫語,胃不但有熱,而且實了,大便硬了,裏頭有宿屎,這個用小承氣湯,如果熱的明顯用調胃承氣湯,如身上有潮熱,身上蒸蒸發熱,也譫語,可用調胃承氣湯,大承氣湯用的機會很少,小承氣湯呢,雖然下利,但裏仍然有燥屎,你按他肚子,他拒按。有個老太太,拉痢疾,舌苔黃而幹,我準備按按她肚子,從心口往下按,將按下去,老太太拿手直推,我說沒關係,直接開了一付承氣湯,一付就好了,雖然痢疾,但裏頭有燥屎下不來。所以說古人說有燥屎,一點不錯的。痢疾哪來燥屎呀,它裏麵就是有,它上麵結實,你要拿手按,拒按。所以虛實,你非要診察清楚。這個譫語是燥屎的一很要腎的征候。譫語就是說胡話。
第375條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
這個下利後與上麵那個下利後是一樣的,下利止後,不應該煩,如果還煩,這個煩不是熱,看看它虛實吧,按這個心下當胃的部位,濡軟無力,那裏頭是無實,裏頭沒有燥屎呀,沒到胃家實的程度,所以他說是虛寒也,就可以吃梔子豉湯就行了。
到這裏下利講完了,下一次把厥陰篇講完,再給六經作個總結。
第376條
嘔家有癰膿者,不可治,嘔膿盡自愈。
第377條
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其實這是古人的一個看法,它是個規律,胃虛,小便……,所以胃虛的厲害時,一定要用甘草幹薑湯,治遺尿,是從這裏來的,苓桂術甘湯也是的,從幹薑甘草變化來的,即是幹薑甘草加茯苓白術,甘草幹薑是理中湯的底子嘛,理中利尿,治小便不利,這裏說嘔而脈弱,小便不利,這節是說,嘔而脈弱,都是胃虛,胃虛到了極點,不能自下,也使小便頻數,先有微熱見厥者難治,由於裏虛寒,開始就是說太陰病的表現了,那麽陰寒之極,這個
虛熱反倒現於外,是最壞的現象,這個後麵講到火論的時候,就是所謂無根之火。而見厥,厥就是胃氣沉衰,穀氣不能到四末,這個嘔而脈弱,小便自利,身有微熱見厥,就象不怎麽的,其實這個病主要的是身上微熱,這是陰寒之極的表現,餘陽盡現於外,因為這個而見厥,所以這個病不好治,隻有四逆湯這個法子。
第378條
幹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這個病很多了,幹嘔就是不吐食,但是隻吐涎沫,涎沫就是胃有停水,頭痛,這個水氣往上來,衝逆,口吐涎沫,是水的上衝都影響大腦,頭痛頭暈,這裏沒有頭暈,我就根據這條,我常用吳茱萸湯,不一定吐涎沫,我們問病人,口水多,這也是寒飲往上的表現,或者是胃痛,胃虛停飲,這個水究竟是在胃呀,用吳茱萸湯好使,如臨床上美尼爾氏綜合征,隻要是暈的動也不敢動,一動就要吐,那肯定是吳茱萸湯,這個方子是最常用的方子,這個吳茱萸這個藥呀,它去這個水往上衝逆,是最有效不過的,這個藥不管它熱了些,由於祛水的藥都是熱藥,如幹薑生薑,這裏有水逆,都因為胃虛,另外擱人參、大棗、生薑,吳茱萸配合生薑,生薑的量挺大,用於製嘔去水,人參、大棗呢,是健胃補虛,胃要是不虛,不停水,前麵甘草瀉心也講過了,心下痞硬,那個這個方子也有心下痞硬,因為他有人參嘛,人參三兩,這裏沒寫出來,因為它不是一個主要證侯,甘草瀉心湯有,是因為汗下太厲害了,客氣動膈,胃虛了,客氣所指的多了,一方邪熱的客氣,一方麵水往上來,這時胃的部位按著心下痞硬,痞硬不是真正胃裏頭有實,是指水氣、熱邪的心下痞硬,正是用人參的主要證候,胃虛才有的形景,陽明篇不是有這麽一段,心下痞硬者不可下之,下之利不止者死,其實就是指的人參證,也是理中湯證,理中湯證就有心下痞硬,需要健胃補虛,要下,下利遂不止,人就不可救了,如果利止還可以救。所以在臨床上遇到心下痞硬,心下痞硬也有實有虛,真正的用大承氣湯證,他這個硬呀,拒按,注家都沒這麽講,陽明篇裏也是的,說承氣湯證瀉腑,不瀉心下,是錯的。
這段呢因為胃虛,他停水,去水用吳茱萸、生薑,止嘔,一方麵也固其根本,胃要不恢複,去水也沒用。由於胃虛,水還來,必須標本兼治,一方麵下去痰水,同時用人參大棗補益胃氣,這個方子的意思是這個,這個病很常見。
第379條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這在太陽篇已講過了,所以發熱呀,小柴胡湯解熱相當的好,咱們講柴胡劑時說過,說柴胡證,但見一證必是,不必悉具,心煩喜嘔,這個嘔是柴胡劑的一個主要證侯,這四個證侯裏頭,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四個主要證侯,要是發熱又是嘔,肯定是少陽病,少陽病,是三陽病都有發熱了,所以用小柴胡湯。也就是嘔是一個證侯,根據各種不同的其它的脈證,治療是不要樣的,所以辨證也是這樣的,它這裏就是是,通六經辨八綱,就是分虛實寒熱,最後呢還得到方症上。這四段都是論嘔,前麵八節論厥,以下論下利,在這是論嘔,很清楚,絕不是厥陰病。
第380條
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複極汗出者,以其人外氣怫鬱,複與之水,以發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太陽傷寒應該發汗,大吐大下是誤治,裏麵又沒病,故極虛,是指胃說的,複極汗出者,這個虛人,尤其三陰病,這個是指的太陰了,它不會出汗,所以複極汗出者,它都往下去了,這是因為其人外氣怫鬱,外氣怫鬱就是身有微熱、顏麵潮紅等,這個外氣怫鬱不可發汗,卻複與之水,以發其汗,因為這個,其人複極汗出,汗出是因以水發汗,以水怎麽發汗?如茶葉水就可以發汗,可能是喝熱水溫覆取汗。極虛不能發汗,可是這個是一個虛脫現象,大吐大瀉之後,大吐使內煩,那麽外氣怫鬱,即使有表證,真正到裏極虛的時候,也要舍表救裏。前麵麻黃桂枝各半湯等表鬱輕症也有怫鬱情況,但那不是極虛,並且隻能解之,絕不可發汗。這個複極汗出是個脫汗,而且水停於胃,從下麵的寒冷就知道,極虛就是指太陰的極虛,胃
極虛,水又在裏,水性寒,胃中虛冷一定要嘔噦不止的,這在陽明病也講了。
第381條
傷寒,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則愈。
噦就是我們說的呃逆,也就是說幹嘔這類的,不吐東西,光出聲,這都是胃虛寒的時候多,但也有實證,最後一節就說明這個,氣不得下行,往上來,所以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所以我們遇到噦逆之病呀,虛的占多,也有實證,如果大便不通而噦逆,通大便噦逆就好了,這是氣不得下行,小便不利也可以致噦逆,利小便就可以好,所以任何一個證侯片麵看問題是不行的。比如前麵外氣怫鬱在表,是在表,沒有極虛的證候,用小發汗法,是行的,或渴水發汗也行的,但是極虛之候,非舍表救裏不可。所以在臨床上片麵定治療方法,那十九是錯的。得全麵看,它這個書呀,無論是太陽病陽明病,都是辨太陽病脈證並治,處處得看脈證。到這裏我們把三陽三陰篇講完了。
六經解—中醫奧妙
1、傷寒論的成書背景
這本書前後都是講表裏陰陽,寒熱虛實,既有六經又有八綱,中醫為什麽要辨證,而不象西病辨病呢?是因為那時時代太古了,當時沒有科學,更沒有更好的器械,沒法認識病,隻能從疾病的反應看問題,即是從症狀著問題,是經過長久的觀察,而發現一種規律,這是很了不起的,不是哪一個人,哪一個時代的事,是點點積累的,辨證非常細,這種規律是客觀存在的,包括治療的方法用藥。這種規律是永遠的客觀存在的,是經過長期的觀察實踐證明了的,是絕對正確的。
但對此種規律是怎樣認識呢?古人無法認識,故用諸多設想,或者把現象當本質,如中風,傷寒,中風證,汗出,惡風,就認為是中風邪,把現象當本質,這是錯的。但是規律是客觀存在的,所以我們現在還研究的中醫,其現實意義就在這,這種規律永遠都不會變。故我們一定要把這個規律,與古人對規律的認識區別開來。這一套的結論就在《神農本草經》和《伊尹湯液經》上,當然不是伊尹發明的,無數人在長期的試驗中得出來的。從《針灸甲乙經》的序言中可以看出,《傷寒論》的序言是假的。王叔和是末晉的人,皇普謐是晉初的人,他們二個人極相近,仲景這個書,皇普謐是看到了,如果有這個序的話,序言上有撰用素問九卷,那麽皇普謐不會說仲景論廣湯液,可見,在皇普謐的時代還沒有這個序言。據我推測估計在南北朝或五代的時候,後人加的。
到後代為傷寒論注解,從成無已開始,根據《內經》給《傷寒論》作注,就因為這個序言,害人不淺。這本書決不是張仲景獨出心裁的著作。特別是厥陰病四條,為什麽不出治法呢?可見這四條正出自於《湯液經》,仲景對厥陰病的提綱也不滿意,要滿意的話,後麵方劑裏頭烏梅丸、當歸四逆,都應該是厥陰病,雖治療的是厥,但這條是厥陰,仲景為什麽不擱在頭前呢,就是因為與提綱不一致,所以單獨寫後麵的一章,就是辨厥利嘔噦病脈證並治,王叔和卻搞到一塊了。
2、六經的本質
六經是這個規律的六個病型,就是表,裏,半表半裏,是疾病反應的病位,這六個病型是客觀存在的,是不是與經絡有關係,這是古人的看法。如果搞到經絡上,那麽就自然而然的對疾病的認識就出了問題了,《內經》上的六經與這書上不一致了,這個書上表裏相傳,由表傳半表半裏,再傳裏,也有由表直接傳裏,所以有太陽陽明病並,有太陽少陽並病,有少陽陽明並病,沒有陽明太陽並病的,都是表裏相傳,內經不是呀,內經是外經絡,內髒腑,都有經絡,經絡就是表,你看看這就沒法說了。所以這個注家也是的,陽明也有表證,太陰也有表證,沒有無表證的,這個錯誤從哪來的呢?就從古人的認識,六個病型,與六個經絡,傷寒的惡風,一般的中醫的認識,有風邪,有寒邪,在表。這對中醫的發展有問題,所以有風邪在這,是治中風的藥,都是驅風的藥,是有寒邪在這裏,是治太陽傷寒的藥都是散寒的藥,不但把病的認識搞錯了,而且把藥也搞錯了。所以現在人認為,桂枝是驅風邪的,咱們心髒病也用它嘛,它不是驅風邪呀。可是這個風邪寒邪之說,說邪是從表來的,就是風到這來了,寒跑這來了,……怎麽能主觀的設想呀。至於這個溫病呀,也是吳鞠通搞的,又有暑溫,又有秋溫、春溫,這東西中醫這麽搞下來了,整個理論都歪曲了,越搞越離開事實了。這溫病張仲景講,發熱而渴,不惡寒為溫病,與太陽病比較。這個渴在這個書上全是裏熱,又如太陰病,下利不渴者屬太陰,渴而下利,熱利,用白頭翁湯。發熱而渴,不惡寒,說明是裏熱嘛,是什麽呢?陽明篇就提了,陽明外證雲何,身熱汗自出,不惡寒,但惡熱。溫病就是陽明病的外證。不就是白虎湯證嘛,太陽說了,發汗不行,否則轉成風溫,下之不行,隻有清熱一個辦法,雖沒明說,但書裏頭全包含了,又如梔子豉湯,三黃瀉心湯,大黃瀉心湯,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都是去熱的,真要是掌握好了,一樣治溫病。這個看法是錯誤的,所以我說傷寒中風是要不得,但作為太陽病的二種證型是可以的,沒有風濕寒邪之說。此書有些是很對的,在規律方麵必須要掌握。
3、八綱解
我們認識一下八綱,首先要認識這個位,這個病位,表,就是體表的表,就是人的軀殼,就是人的皮膚,再裏頭是肌肉,再裏頭是筋骨,皮與肌肉筋組成的就是體表,在人的最外頭,如果疾病反應在這個病位上叫表證,裏就指人的肌裏頭,肌裏頭就是消化管道,由大小腸胃所組成的消化管道,疾病集中反應在這裏頭就是裏證,那麽半表半裏,裏之外,表之內,就是胸腹腔間,就是一切髒腑,除了腦髓外,都在這裏頭,這就是半表半裏。我們說的八綱,其實是九綱,它有半表半裏呀,古人把它包含在表裏裏頭了。
另外呢就是陰陽,咱們說陰證陽證,不是現在辨證說的陰虛陽虛,注家都搞到那裏去了,它這個陰陽是指的性,陰性,陽性,就是一個太過,與不及二個方麵。人有了病了,生理機能要改變,尤其代謝機能首先改變,一方比健康人太過,另一方麵是比健康人不及,現在連證候和脈全是這樣,就是太過與不及,太過是發了的興奮的,亢奮等證狀,此為陽性證,反之沉衰的,抑製的,這類的證候叫陰性證,故有了疾病,就會發生這樣兩類的變化,所以病千變萬化不外乎陰陽二大類,但陰陽中還要辨寒熱虛實,寒和虛都是不及,都屬於陰證之類,熱與實都為太過,也都屬於陽證之類,陽證中有些特殊的陽性,在辨證上與治療是有關係的,也要辨。一種是熱性的,一種是實性的,虛寒與熱實是相對的,這四種都是統屬陰陽。所以陽證裏頭有陽熱,陽實,陽實又熱叫陽實熱,也有陽虛熱,陽證中的虛證,但他有熱,即虛熱證,陰證也是一樣的。在病情上說隻有陰陽二大類,我們的六經呀,就是反應到表裏、半表半裏,或陰或陽的六類,在此基礎上還要分析虛實。此書裏麵仲景即辨六經,又辨八綱,表裏陰陽有了,再辨寒熱虛實,八綱不就都具備了?
這個表裏陰陽寒熱虛實,這就構成了治療的法則了,如太陽病,當發汗,是太陽病治療的法則了,也可叫治則,熱就得用寒藥,都是治則,它這個六經以至於寒熱虛實,這個治則就出來了,但隻有治則不能治病,如太陽病,治則是發汗,用什麽發汗呢,還得到方證。所這個書是這樣的,先辨六經,六經是六個固定的類型了,然後再分寒熱虛實,到這個時候,心裏就有數了,知道用哪一類的法則來治療這一類的病,至於用什麽方藥還要進一步追,就得辨方證,這個書就是這一套東西。
4、中醫辨證及治病的本質
那麽我們現在要問這麽一名話了,究竟是中醫這套辨證的方法,是一個什麽樣的方法呢?治的什麽病?這個值得研究,這個中醫搞了這些年,還沒有人在這裏作解釋清楚,這是很重要,第一個就根據八綱,比如拿六經說,這六個類型,就是說凡有其病,病位不出表裏、半表半裏,這是古人的結論,病情不出於陰陽二大類,病形不出於三陰三陽。
這個八綱六經就是萬有疾病一般的規律,一般的,不是什麽特殊的,如太陽病,太陽病究竟是什麽病呀,什麽病也不是,但是什麽病都可以用它,就是一般的證,凡是一個病要有這個證,中醫就用這個方法來治療,沒有錯的,這是很說明問題了,所以中醫的治療方法呀,就是咱們說的辨證論治了,就根據張仲景這個書,就是在疾病的一般規律的基礎上,中醫是這麽個精神,這個疾病呀,他有一般的規律,在這個基礎上而找出疾病的一個通治的方法,這個方法挺妙的,什麽叫通治呀,你看咱們拿一個方子,治很多的病,一個病不能固定一個方子,你就拿太陽病說,無論溫病也好,傷寒也好,以及其它的各種疾病,隻要發生太陽病,如果是桂枝證用桂枝方,什麽病都治,不但症狀消失,這個基本疾病也好了,所以中醫治病的精神就是在疾病一般的規律的基礎上而治一般的疾病,通治的方法,就是這個治病的方法最好,西醫現在是非常進步了,但是在疾病一般的規律他知道了,病理生理就是疾病的一般的規律,他解釋一般的規律解釋得挺好,這是西醫對它的認識,可是在這個上麵治療一般的病呀,他還沒有。
所以中醫古人通過這個臨床,通過實踐搞出這套東西,非常成功,所以,中醫,這個很重要。所以中醫要是搞科研,拿一個病固定用一個方子,根本就不成立。中醫是在一般的規律上治一般的病,比如用柴胡湯,你隻是現柴胡湯證,我就用小柴胡湯,沒問題的。可是話又說回來了,在這個一般的規律上怎能能治一般的疾病呢?中醫有一句話比較好,就是“正邪交爭”,這個書上是的,《內經》上也是的,中醫認為人體對這個疾病呀,老是與之抗爭,事實上也是這樣,如果你要是沒有這樣一套良能呀,那非死不可,人體對外界的刺激有一種非常的抗病的方法,比如說傳染病,不是從傳染的,沒感染的人不是沒接觸過,就是因為有抗抵力,就是正邪交爭。即使有了病了,它還要與它交爭,比如表證,就是正與邪交爭在體表,怎麽個交爭法呢,就打算出汗,就想在體表以發汗的方法,把疾病從體表排除,那麽這個裏證,就打算從裏把它排除,或者吐或者下,那麽半表半裏呢,就想借半表半裏各種髒器的功能,而把它排出,如呼吸係、泌尿係等。限於人的自然結構,就與疾病鬥爭的方式呀,隻有這麽幾種,限於自然力,人體萬人相通,所以正與邪鬥爭離不開這幾個方位,所以就固定在一定的病位,病位哪來的呢,還是咱們這個正邪交爭,機體的本身還是主導地位,打算這個方麵,或者從那個方麵解除疾病,除此之外沒有了,限於生理自然的結構,這就把這個病位固定了,病位固定了,如果機能亢奮,就是陽性證,機能沉衰就出現陰性證,這六經,六個類型,隻要是疾病存在,機體就要鬥爭,要鬥爭就不出這個範圍。所以我們在疾病的全過程內頭,這個六經八綱的反應,始終不會變,而且始終也不會超出這個範圍。
我們再拿這個治則,根據這個六經八綱生成的來曆,還可以理解一個問題,就是中醫這套辨證施治呀,正是適應人體的機製,抗病的機製,而使得達到目的。如表證,要發汗而發不出汗,所以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表麵充斥,一發汗就好了,發汗正達到機體的機理要求。如果出汗了,病還不好怎治呢?中風證就是這樣,本來自汗出,達到汗出病還不好,《內經》上也有呀,說這是汗出而邪留,這就是我們這個機能呀,力量達不到,不是他不得汗出,象太陽傷寒,雖機能達到了,可就是出不了汗,你一開其腠理認它出點汗,邪出去就好了,這個中風證雖然出汗,但是它是津氣虛嘛,拿《內經》的話是津氣虛,什麽叫津氣呀?人體要想出汗就是穀氣,穀氣就是津氣,就是精微養人之氣,雖然出汗,但是津氣的質和量,不足以驅邪,反倒出毛病了,汗雖然跑了,邪還乘虛往裏頭來了,我們在後世方裏,就形成二大係別的不同方子,一種是桂枝湯為主的加減,一種是以麻黃湯為主的加減,其它的方子不是治太陽病的,而放在太陽篇裏作什麽呢?是為了應急之別,所以太陽篇說的最多,病不是固定的,不是太陽病,老是太陽病,隨時由於治療的關係,或者誤治,或者傳變,研究太陽變病。而且為了發汗,有些可發汗,有些不可發汗,陽明病篇也是,每篇都是這樣,反複的說。
再有是辨六經,這個半表半裏病,不象表裏單純,表證,無論是太陽病少陰病,都好辨,裏證也是一樣的,最主要的就是半表半裏,如口苦咽幹目眩,白虎湯也口苦咽幹,也有目眩,他裏頭有熱,順著孔竅往上來,就會出現這種情況,所以這個提綱不夠,厥陰篇更成問題了,是不是古人對此一點也不認識,沒法認識,半表半裏的部位呀,牽連到一切髒腑,你看小柴胡湯就看出來了,或這或那,不好簡單的概括,所以少陽篇與厥陰病的提綱都不夠全麵,隻能作個參考,怎麽辨呢?這成問題了,有辦法,它這個書上呀,除去表裏就是半表半裏,所以在臨床上就采取這個法子,就是說不是用發汗的方法治療的病,也不是用吐下這類的病,剩下的都是半表半裏,反應為陽性的為少陽病,陰性為厥陰病,所以這裏頭有病最容易涉及到其它髒腑,所以不好作提綱。所半表半裏的方劑特別的多。
第九章 辨霍亂病脈證並治
這個霍亂病,這所以叫霍亂,就是病是暴來,揮霍燎亂嘛,上吐下瀉這類的病,是個急性傳染病,現在這個病少了。
第382條
問曰:病有霍亂者何?答曰:嘔吐而利,名曰霍亂。
主要時上吐下瀉,這個病死快的很,脫水人就死了,這裏隻提出上吐下瀉,並沒說病的詳細情況,第二節說的清楚了。
第383條
問曰:病發熱,頭痛,身疼,吐利者,此屬何病?答曰:此名霍亂。自吐下,又利止,複,更發熱也。
這是承上節詳述其證,初作象一般的外感傷寒一樣,也發熱頭痛身痛惡寒,同時又有吐利,表裏一起來。霍亂是自吐下,不是其它的原因,病一來就自吐下,到了無可吐下,吐利也止,如果病不好,就更發熱,起始霍亂先治傷寒,霍亂過去後來就類似傷寒的病,不是好,要是真的好,就不是這樣,所以這個病與頭前的傷寒也關係了,此為暴吐暴下,就胃腸整個的就吐瀉的樣子,雖然有表證,要舍表救裏,不能管這個表證,不要拿這個當太陽陽明合病,吃葛根湯就壞了。你要是用發汗藥,古人有這麽一名話,渴而下利,小便不利,渴而下利說明喪失水分了,或者是小便頻利數,這都不能發汗,我們太陽陽明合病,它隻是有表證,並下利而已,沒喪失津液,不是這麽渴。所以治療要救裏了,下利太厲害了。
第384條
傷寒,其脈微澀者,本是霍亂,今是傷寒,卻四五日,至陰經上轉入陰,必利。(此為第一節)本嘔,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矢氣,仍不利者,屬陽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所以然者,屬陽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經盡故也。下利後,當便硬,硬則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後經中,頗能食,複過一經能食,過之一日,當愈。不愈者,不屬陽明也。
第一節說,傷寒其脈微澀,微澀是津液虛,血液不足的樣子,這是什麽道理呢?傷寒怎麽能這樣子呢,這是因為他本是霍亂,嘔吐下利止,所以現在隻剩下傷寒的症狀了,這個不是好現象,要是大便幹了就好了,卻四五日,至陰經上轉入陰,這是指傷寒說了,不是無可下利了,所以吐利止了,再到四五天,到了陰經上,即是到了傳裏的時候,他要下利了,而且必利,後麵有治法。
還有一條就是始終不利了,好了。本嘔吐下利也,不可治也。就是說以前是霍亂嘔吐下利,而現在是脈微澀而不下利了,脈微澀是下後更虛了,這樣子你要好好觀察,霍亂後而出現這樣脈是正常的,不要瞎治。欲似大便而反矢氣,是接著的話,要大便,但是反放矢氣,大便還是不利,此屬陽明也,這是屬於胃氣恢複的樣子,屬於胃,這個陽明是指的胃說,不是指陽明病說的,便必硬,這是胃氣恢複,津液還是不很充足,所以脈微澀,但是以後大便慢慢的要硬了。這一條有二個意思,頭一個不是個好的樣子,雖然暫時了,以後又變成虛寒下利,那還是很嚴重,第二個是真正的好了,但脈還是微澀,大便硬是因為津液喪失太多了,這是霍亂病的一個特殊情況。
下利後,當便硬,硬則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後經中,頗能食,複過一經能食,過之一日,當愈。不愈者,不屬陽明也。
這上根據上麵一條的第二個部分,就是霍亂病已經不吐不下了,脈微澀,逐漸大便要硬
了,下利後,當便硬,這是指霍亂病,要是硬是胃氣恢複了,硬者能食者愈,這是胃氣慢慢恢複。今反不能食,我認為大吐大下之後,胃氣必虛,大便硬,可是不能吃東西,到後經中,頗能食,你還要觀察觀察,就是頭六天不能吃東西,轉到後經了,慢慢地可以吃東西了,就是胃氣在這時候恢複了,這也沒問題了。在後經中,這個一經是指六天,如果過了一日應當愈,否則,雖能食,但病是不好的,還是拉不出屎來,這是不屬陽明也。此時要隨證治之。但用承氣湯的機會很少,可以用蜜煎導的法子,或者麻仁丸這類的。
第385條
惡寒脈微,而複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
這是承上邊第三節,即上轉入陰必利那節,說是先是嘔吐下利,後來嘔吐下利止了,可是脈又微又澀,轉入陰經又下利了,所以這節又接著說,惡寒脈微而複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利止是指霍亂病嘔吐下利之利止,這是不病好了,是亡血,後來又惡寒脈微而複利,就是轉入陰證,不發熱,就是太陰病的下利,用四逆加人參湯,這是陰寒下利,本來應用人參湯,由於亡血,津液喪失太多了,加人參健胃益氣,以滋津液。此條為倒裝句。
此條加人參,與白虎湯加人參是要樣的。
第386條
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霍亂初來,頭痛發熱,身疼痛,如果欲飲水,渴的厲害,是渴都是胃有熱,這是他說熱多,可以用五苓散,一方麵解表,分解水,水一分解開,吐利也就好了,寒多,不用水者,病一來,他就虛,虛就生寒,一點水也不想喝,雖然也頭痛發熱身疼痛,應該舍表救裏,用理中湯,理中丸不如理中湯,
我就用這個治過,這個白礬這個藥非常好。真正的霍亂拉得什麽樣呢?不是一般的屎,是看不到的。就是紅水湯啊!那是沒完沒了,要不這人怎麽渴呢?就這個白礬挺好。白礬這個東西它起一個,它這個東西是挺苦挺酸,可是有這個病的人喝下去呀。我那是沒辦法了,來我家裏頭,因為那時我病了,打算在家開一個小藥鋪算了,養老,打算那麽樣的。好,到那找不到房子。那時候我在北京認識一個姓馬的大夫,他以前在這個華北醫學院。他直接跟我說,您老把我帶去吧,我在這也搞不出飯吃來。那時來北京考取的大夫,那時在家搞這個自己開業是不很好的,沒人找。他直跟我說,那我說好吧。我就帶回去了,帶回去沒等幫他往外介紹事呢,他在我家住這,恩,他就得了。他找我,我在樓道上住,他在樓底下。他就招呼我,他說不好,我說怎麽呢?我霍亂了!那陣沈陽鬧得最厲害。這就是一個一兩點鍾的時候,從外麵買藥也來不及了,那時候市麵上還不很太平,我說怎麽辦呢?還不敢聲張,一聲張這一家人就壞了,就被隔離開了。我說得了,我就去廚房,我說有沒有白礬,我家說有,我就弄了一大塊呀,濃濃的我給他弄了一大碗,我說你喝吧。他就喝了,喝完了他就好了。你看這個東西,這個我親身有體會,白礬這個藥最好。
也有的時候真正的虛寒,那是得用理中湯,不到那個地步,他還是有熱多的多,那麽這個時候我有用白虎人參的機會,也有白虎加人參合用五苓散的機會,五苓散用麵粉,另外給他用使白虎加人參,這我都用過。單獨的像這個樣子,五苓散證、理中湯證呀,比較少見,但是這個方法是對的。他如果要是渴得厲害,這可以表裏雙解。用這個一方麵利水祛熱,一方麵解表。你像是不渴,不渴這個就是陰證,咱們同學就是說:“下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髒有寒故也。”所以這個時候是一種解熱的藥不能用,就用這個理中湯。這個理中湯,咱們頭前也講過,就是:人參、甘草、幹薑、白術。他是用人參、甘草,這都是健胃安中的藥,幹薑、白術這是溫中祛濕的藥,祛水的,所以這個嘔吐下利,由於胃中有寒,這個藥,它叫理中嗎,很好。因為霍亂還是由於胃而來的。
第387條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
霍亂這一章挺重要。“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也。”那麽這個就是指的是,服用理中湯,吐利是好了,身疼而不休,表證還是不了了。
那麽這個呢“當消息和解其外。”消息之,和解之,不要大發汗,隻能夠用桂枝湯小和者。這個小和者,這個語氣也很含蓄呀,就是用桂枝湯也要用小量呢?不要用大量,因為他這個體液喪失太多了,發汗也是微微樣的,微似有汗就完了。這跟我們講的傷寒論是一樣的,先救其裏,再救其表,裏好了,表呢還多少還有一點表證不了了,那麽隻能用桂枝湯,這沒有再大發汗的必要了。
第388條
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這條的這個病是相當嚴重了,這都不是初期了。“吐利汗出,發汗惡寒,四肢拘急,手足逆冷者,四逆湯主之。”既吐又利而又汗出,這個厲害,這個津液那是絕滅了,還有表證“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拘急者就是抽了,這就是津液、體液喪失太厲害了。這個組織失和就要抽了。手足厥冷,這個胃也是虛得厲害,這個體液達不到遠處了,血液,所以才厥冷,達不到四末了。你看這個他不用理中湯了,用理中湯,還有人參這都不行,人參這個藥苦味微寒,所以我們對這個危急的、真正虛寒的人參不能用了。所以人參湯、人參都是瞎扯。真正四肢厥冷,脈微欲絕那個大夫用一個獨參湯就治,那治不好,這個得改用四逆湯。津液是虛到家,胃也虛得厲害,那麽這個吐利汗出是脫汗,是虛脫的樣子。這不趕緊用四逆湯這個大力的藥,馬上這個人就脫了。
第389條
既吐且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
“既吐且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這個更凶,“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四逆湯主之。”這個好在他沒有手足厥逆,這個脈微欲絕本來用通脈四逆湯,那麽他沒有手足厥逆,這個胃氣還沒有沉衰到家。用四逆湯還行,光脈微欲絕,脈微欲絕就是因為津液喪失太厲害了。他既吐又利,小便還複利,這個喪失人身上體液是多方麵的,它有虛脫之象,完了還大汗出。那麽裏麵的是頑固不化的,不但有寒,而且虛。內寒外熱,內是真寒,外就是有浮火了。人們就是說無根之火,但是也有一些像上邊一樣的也許有發熱,沒有發熱大汗出,也是有熱之像的。其實呢就他的征候說,他是有熱之像,實質呢是虛脫。也隻能用四逆湯。也隻有那麽一個辦法,在其他沒有。這個比上麵的理中湯重得不得了。這要是遇上遊醫用一些平穩治吐治利的藥,是絕對要送命的。決好不了!這地方都非常的好。
第390條
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通脈四逆加豬膽汗湯主之。
“吐已下斷”,這是指著這個第九條說的,我看看那,不是不是,指的第八條,指的第八條說的。這是吃了四逆湯也不吐了也不下了,但是旁的病不好,“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這個還是不好的。脈呢?反微而欲絕,這個就得用通脈四逆湯了。這個是心髒衰竭的現象。吃了四逆湯不是不好一點,好一些,吐利都好了,但還是大汗出,四肢厥冷,還是抽,這個沒解決。這純粹是亡津液、亡血液的一種現象了,要是不敢用大熱藥這回也不行了。隻能用通脈四逆湯、四逆湯,這種方法了。他加豬膽汁更起亢奮作用,所以那時咱們說白通湯加豬膽汁,應該是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我也就從這個地方看出來了。他這個書全是這樣,要不然吐已下斷你都看不清楚。他就是前邊有講的,底下就有這些話。你像我們頭前講的有許多陽明篇提太陽病,他這個也是。比如上麵那個四逆湯證“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他這個“不解”兩字,他這個“不解”兩字很有分量。這個不解者,說明吃藥而病不解。吃什麽藥?提出來了“吐已下斷”以前有“上吐下瀉,汗出而厥,四肢拘急”很定這是第八條的情形,所以他這個書不好讀就在這裏,順口讀過的是讀不出來的。
第391條
吐利發汗,脈平,小煩者,以新虛不勝穀氣故也。
“吐利發汗”者,又有點吐利,而微微汗出,發汗不是咱們拿藥發汗,不是,但是雖然他有點吐利而汗出,但是脈平,脈平者屬表裏,表裏沒什麽了不起,沒什麽病。而且呢不大煩躁,而小煩。小煩,這個煩大概都指的胃說的,胃不和者,煩嗎。小煩,裏頭不舒服,所以他那個吐利而微微汗出。陽明病法多汗嘛。這個主要指的這個陳食,才有這個情況,所以這個脈平,沒有什麽大礙。其他的問題,表裏上沒有什麽特殊的,邪氣沒有,主要由於什麽呢?新虛不勝穀氣故也,它得了霍亂這個病,那上肢人家這個,所以胃氣所以虛。那麽這胃氣,新虛沒複,這就是瞎吃,那就是不能消化,不能消化,實在胃,小煩,那麽嘔吐,利,這都是這麽來的。那麽這個減食就好了,我們不必進行治療。所以新虛不勝穀氣,他沒有化穀氣的能耐。
這個霍亂就完了,這個霍亂講得挺好,又緊湊,要點的東西都講了。
辨陰陽易差後勞複病證並治第十四
底下勞複易很少了。這個勞複易也不錯,不過頭一條這個藥呀,這個問題我問多少人呀,我學醫的時候就問,沒人知道這種病。這個恐怕不合理。他說的是啊,就是得了這個傷寒,古人說得傷寒就是熱病嘍,古人認為這個得大病。如果這個女的得病,男女同床,這個女病就能夠易到男人身上,它叫陰陽易嗎,這叫陰易。由陰易到男人身上,假如這個病在男人呢,也能易到女人身上,這是個神話,在我看。那麽這個傷寒病最愈,人身上帶菌,可能傳染這個可能,但是不一定由於這個男女同床。所以他這個說法啊,靠不住的。我因為這個我問很多人,講起這個都很津津有味,但是誰也沒說個緣由。古人呢?古人也都是瞎說。我看千金上也是的,那個孫思邈也說得仙天仙地的。但是這事實我看呢,不像有。他這個病是怎麽個病呢?
第392條
傷寒,陰陽易之為病,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裏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者,燒褌散主之。
“其人身體重,少腹裏急。”身上體重我們知道,就是身上停濕了,傷了腎氣了。“少腹裏急”這個少腹裏急有兩種問題:一種停水,小腹滿;一種有淤血,小腹也滿。他也沒提什麽,當然他這個是蓄水了。或者陰中拘攣,那麽小腹拘攣以致於引到前陰,他是下陰,看來是虛傷了腎氣,停水,停濕。那麽又有虛熱衝於上,氣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者。膝脛拘急,這就說明他這個有點抽的樣子。這古人說的這是毒鬧的。用燒褌散,這更近乎怪誕,這個褌呢,就是所謂中褌就是靠著這個內裏頭內衣褲的。所以這個現在,我認為這個是怪誕不清。你們看看這個燒褌散,是這麽個情形,取婦人中褌,近隱處,剪燒灰。這不這個地方褲子剪下來,把它燒灰存性,煎。這一味,剪下來燒灰,然後呀一方寸匕,就是,現在說是很小分量,因為灰它也輕呀,多少都沒有關係。日三服,用水把它合服。小便即利,這東西看來是利小便的。他頭前這個證候像是小便不利,停濕停水嗎。“其人身體重,少腹裏急”看這樣是停水。吃這個能利小便,同時陰頭微腫,此為欲愈。婦人病取男子褌燒灰一樣。這個做個參考吧,後來咱們經過實踐,我看這個不合理。我以前給大家講的時候我也這樣說過,可是各醫書上都提。所以張仲景這個書有些地方,這個教書的人那,照本往下傳,沒有的這個東西,就應該應該揚去。
你像這個消渴證呀,由於這個厥陰病他頭一節的提綱:“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有些注家撒謊,我就遇著過幹消渴的,還有幹消渴,就這個地方也有,也有說他遇著過這個的,但這都是醫書上,活人中沒有遇上這個的。這個咱們留在後頭研究,我是不敢說它是真的。這個傷寒病好了,身上帶菌還傳染,這個傷寒病傳染挺厲害。
第393條
大病差後,勞複者,枳實梔子湯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黃如博棋子大五六枚。
這個古人有病之複,複就是重發。這個大病差後就指的傷寒。由於不慎這個勞易,過勞這也犯。也有這個吃勞,所也古人對這個傷寒病後要隔床的。他這個說得勞複者,換言之,不是食勞了。而發煩熱可以用枳實梔子豉湯主之。那麽有些脹滿呢,加枳實。若有宿食者,那就是食勞了,那就是因為食物了。這個準時大便幹了。可以加大黃,就是枳實梔子豉再加大黃。就是枳實梔子豉大黃湯。
他這個傷寒病所謂勞複呀,不是又得傷寒病了,不是那樣的,它就是又發燒了。又發煩熱了,就指的這個。另外呢,從用這個梔子豉湯還是發煩熱。發煩熱而大便不幹,有些這個心中懊惱,肚子有點疼啊,那可以吃梔子豉加枳實。如果大便再幹呢,就可以加大黃。他說博棋子五六枚,就那圍棋子那麽大擱五六個,這是個略略之詞,我們一般的藥量用不了這麽重。就擱六克就行,六克就是切得薄也得五六枚,這個病是常有的,心煩那,摸著腦袋有點燙呀,吃點梔子豉湯,要有脹感呢加枳實,要大便幹加大黃。枳實梔子豉湯,就咱們講的梔子豉湯又加上枳實,“上三味,以清漿水七升,空煮取四升,納枳實、梔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渣,溫分再服,覆令微似汗”你看這書矛盾吧,咱們以前講那個梔子豉湯,都是吐,得吐者,止後服。這個不是了,來讓你吃,多帶點出點微汗就好了,所以這個藥根本不吐。
咱們以前在太陽篇講那個吐全是錯的,你看這個很明顯,該吐的還是吐,不吐的他不說了。其實他就是不吐,那在頭前在太陽篇講的就是錯的。咱們講時,我倒提了,我常用這個方子,不吐。也就是梔子豉湯心中懊惱,有些煩,腹脹滿,加枳實。那麽脹滿再加大便不通呢,再加大黃。再者勞複以食物為最多。
第394條
傷寒差已後,更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沉實者,以下解之。
得了傷寒病,這個不是太陽傷寒,這個指的傷寒病說的。好了以後,由於不善攝生,或者過勞呀,這個吃最厲害,傷寒病我得過,我也更發個熱,也是吃的,餓也得戒著點,他要吃過了也發作。那麽這個用小柴胡湯最好。這個病沒有表裏的明顯的證候,就是這個人手腳,臉覺得發熱。如果脈浮呢,就是有了外感了。那根據這個外感的情況該用什麽藥用什麽藥發汗。脈沉的,這是在裏,這是食勞,可以也要適應用方劑來瀉下。一般瀉下也有用大柴胡湯的機會多,用承氣湯的機會很少。可見這個柴胡湯的應用是非常的廣。既不關係表和裏而有發熱,大概都屬柴胡證,半表半裏嗎。發熱是陽性證,這都屬於少陽病。
第395條
大病差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主之。
這個也是常見的。這個《金匱要略》裏,他這個水氣病就是浮腫的。而在腰以下腫利小便,腰以上腫可大汗。我們在門診中一個小姑娘,他就是眼睛腫,我是給他吃得越婢湯,現在還挺好。所以要是誰腰以下腫的,就是利小便。隨著這個部位,也有關係。腰以下腫與這個下焦小便不利有關係,所以利小便就好了。這個大病差後,這個事情很多。他又由於這個代謝沒有恢複正常,他有的時候吸收上不好,小便有的排泄不夠,有時候有停飲,有時候有浮腫。腰以下的用利尿藥,這個方子就是普通的利尿藥。他這與瓜蔞和牡蠣,瓜蔞牡蠣散,也是《金匱要略》的方子。這個它是一個滋陰解熱的,那麽這個大病差後,他由於有水腫他也有煩熱,肯定看這個方子是這樣,他用的瓜蔞牡蠣嗎。其他四味藥都是祛水利尿的,澤瀉我們知道了,蜀漆也一樣,這個蜀漆大量用時要吐的。所以要洗去腥,那麽葶藶子,商陸根都是祛水的,海藻。但是他這個藥用得挺厲害的,你看商陸根,蜀漆都多少有毒,所以我們要用呢,要我可用五苓散。他如果有煩渴的情形,瓜蔞牡蠣可以用,其他的根據情況,用五苓散,或者用防已茯苓的法子都行。他也隻是舉了個例子,這個隻說利小便,他舉了個例子。什麽利小便呢?根據情形看吧。他由於小便不利下身腫,你根據情形用利小便的藥物,就可以了。不一定限製與這個方子。這個方子很厲害,尤其蜀漆那個要用不好呢,他吐。葶藶子沒問題,葶藶子它祛上邊水的,如果有浮腫,有些咳嗽,痰多,這葶藶子可以用。往旁的利尿藥加也行呀。這商陸根治水腫是挺有力量的藥。但是我們用商陸根也可以用木防已,藥也挺好,它沒有毛病,這個方子也是舉個例子,不一定非用它不可,所以這個方子去水腫是相當有力量。同時他有些煩渴的樣子,所以用瓜蔞、牡蠣配合這四個祛水利尿的藥。
第396條
大病差後,喜睡,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
這個就沒問題了。這個大病差後,胃氣不和,就是胃虛有寒,尤其有寒飲,這個胃虛才停飲呢,胃要不虛這飲在那呆不住。他由於有飲,所以他喜唾,這個飲往上走。這是根據辨證這都挺好,口幹口渴,裏頭都有熱。喜唾,這口當然不幹了。口水多,都是裏頭有寒。那麽有寒怎麽樣呢?就用溫藥吧。一般最常用的就是理中丸。
理中就是理中焦,就是治胃。古人說是治脾,脾胃。古人說的脾的功能大多是胃的功能。也有的時候是吳茱萸證,吳茱萸湯也喜唾,但他那個喜唾,胃的毛病較重,總是要有惡心,起碼是惡心。甚至於他頭有暈,那個胃飲水多,那就是吳茱萸湯證。也有吐粘沫,頭痛,或者頭暈,或者胃疼。那個也是溫中去飲。影響到頭部,這理中湯不影響頭部,但是心下痞硬胃特別虛。
第397條
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者,竹葉石膏湯主之。
這個傷寒大病是解了,但人還未恢複,人要恢複主要是在胃。人也虛,也瘦,感覺氣不足,氣短。而且老要欲吐,氣逆欲吐。古人說這個壯火食氣,這個氣短主要有熱的關係。這個熱能夠傷人氣,這是內經上的話,壯夥食氣,氣食少火。這個胃呀,喜溫不喜寒,所以胃平時得溫才能夠少火食氣,不要用大勁兒,你要是熱大發了反倒食氣,就短氣。從這個少氣上說,他這個有熱象。
那麽氣逆欲吐呢,他是胃不好。當然胃虛按我們現在的話就是胃陰虛了。它就是胃虛有熱,那麽竹葉石膏湯這是個好藥。這個方子由麥門冬湯來的,又另外加石膏。這個竹葉、半夏都是下氣的藥,下氣止逆,所以這個竹葉也是咳逆,半夏治嘔逆,是下氣止逆的。那麽另外呢,人參、甘草、粳米、麥門冬都是建胃的。不過麥門冬這個健胃呀,是健胃生津,它是甘寒。我們胃要是虛有熱可用,胃虛而有寒是不可用的。人參這個藥它是平穩藥,它微寒呀,寒熱都可以用,唯獨麥門冬不是這樣。尤其石膏更不行了,那是專祛熱的。這個主要是胃氣虛而又熱,才有這個虛瀛少氣,氣逆。這個氣逆我理解,一方麵咳嗽也有了,一方麵嘔逆也有了,欲吐。竹葉石膏湯這個藥呀,一般對於肺結核挺好,在末期時挺有效,但是在初期時用石膏的機會還是少的。這個藥很好,我們一般治這個人胃虛有熱呀,咳逆嘔逆呀,這個方子都挺好使。這個大病差後,虛熱老是不斷,老有。那麽發生虛瀛少氣,氣逆欲吐時可用這個方子。這個人方子你們看看,半夏、人參、甘草、麥門冬,就這個麥門冬,麥門冬它是治火逆上氣,咽喉不利的,就是治咳嗽,咱們說清陰養肺就是這辦法。另外它加上竹葉石膏,祛熱下氣的力量更大了。這個方子最常用了。
第398條
病人脈已解,而日暮微煩,以病新差,人強與穀,脾胃氣尚弱,不能消穀,故令微煩,損穀則愈。
這是最後到了護理這個階段。尤其是這個大病將好,脈是平的,不是什麽大問題了,可是日暮微煩,就是日晡所了,日晡所發煩熱,這是屬胃,屬陽明。這個日降落的時候微微有點煩,不是大煩。雖然胃有些問題,不是個大病。這是什麽道理呢?就是病新好,人強與穀。這是舊日的惡習,人有了病了,尤其爹媽,很怕餓著,又給做這個吃那個吃,多吃點,好強壯。這才坑人呢!就生出病來了。它由於大病差後,脾胃氣暫時沒恢複,還在弱的時候呢,不能食穀。所以他平時有微煩。損穀者愈,少吃就好了。他沒什麽病了,隻是微煩,而脈平,就是不要那麽吃就行了。這個很有教育意義。所以有時老人疼人愛犯這個毛病,見著病不能吃了,老勸他吃,這個不是好事。
方證辨證論
這就是我研究這個傷寒論呀,傷寒論它是,張仲景他這個辨證的體係呀就我寫那引言,他是講六經八綱,最後辨方證。這個方證在張仲景這個辨證呀就是一個最重要,最具體,最末的這麽一個階段。那麽解釋這個方證,方證是這簡單的話了。方證就是方劑的適應證。那麽方劑的適應證就叫什麽方證。在張仲景這個書裏頭他也曾經提過。他不強調這個,這意思是這麽個意思。但是看這個書的人都把他忽略了。你象他常提的是桂枝湯證呀,柴胡湯證呀,白虎湯證,承氣湯證。這都在傷寒論裏頭提過,金匱要略裏也提過。可是讀這個書呀,大家在這上頭不注意,注意的人呀,首先是陳修園。陳修園的書我們可以看一看。陳修園說是呀,他就這麽提的,他說桂枝湯證,柴胡湯證,白虎湯證這是仲景書裏最大眼目。最大著眼處了。也就象我說的這個,他是最重要最具體,辨證到最具體了,最末的一個階段。也就是我以前用那個簡單的話,咱們那引言裏頭也有嗎,我說他是辨證的尖端。他這個尖端就是邏輯上講的內包外延的關係。這個內包,越具體了,這個外延越小了。你比方說動物。脊椎動物。又**在一種人類。所以你光說個動物那多了去了。你要說到脊椎動物呢,又是縮小他這個內包,外延也就小了。你要說到人,那隻是兩條腿的人了,能說話。那麽他這個辨證也是,開始是大麵積的,你象咱們說的六經吧,就是表裏陰陽,就是每一個病位都要反應這麽兩類證候的,這是肯定的,這我說這個是千真萬確的,但是從有他這個書到現在沒有這麽講的。這就是六個類型。
這現在臨床上還這六個類型。你象太陽病吧,咱們常見著。太陽病也就這麽兩個,一個中風一個傷寒。這麽兩個類型。那麽他就是。所以他這個六經辨證,在分析八綱。張仲景辨證的這麽一個程序,體係。最後了,光辨證還不行,得辨方證。那麽那個方證,這是很重要一個事情。那麽一個大夫,盡管他對於這個辨證念經治的這種體係,理論他什麽也不知道。但是就對方劑心裏有個數。這是什麽呢,就是方證。就是這個方劑適應證心裏有個數。他就會運用這個方劑治病。這很多了。這個鄉間的秘方就是如此了。他對這個方子呀,那王老太也是呀,那個中醫醫院的王老太太,他專用那種座藥治這個婦科,那治得很好。可是他一看這個病呢,她說這藥行,你準行。說是這個藥不能治,你這個病我不能治,就是對她那個方證不適應。這是很重要很重要的,所以他這是一個辨證的尖端。要讀張仲景這個書呀,要是不知道方證那根本是不行的,所以他這個方證也並不多,連傷寒帶金匱就二百多。常用的東西。可是這裏頭挺複雜,我這一回就把做一個經方方證類結。我寫的這個東西呀,頭前你看看這就有了。開頭就是桂枝湯類。
那麽在表證他有兩個係列的方證,他為什麽就從中風傷寒上起的,一個他是要用桂枝湯法,就是自汗出這類的,一個他要用麻黃湯法。那麽隨著這個證候的出入,那方劑就得改。所以這個方證最具體了。他要將桂枝湯形成一大係列的方劑,麻黃湯類也形成一大係列的方劑。所以對於太陽病。少陰病的研究也就隻是這個,就是發汗劑,發汗劑有這麽兩個。你象這桂枝湯我寫完了。這回呀不象以前,這回我把方證特別強調一下子。這就是桂枝湯方證探討最後是這樣子。基於以上論述可見桂枝湯為一太陽病的發汗解熱劑,從這個方劑的性質他是這樣子。發汗解熱。但於藥味偏於甘溫,這是拿抽象的來說這個方劑了,他淨用甜藥,溫性藥,而有益胃滋液的作用,他能夠對胃有好處。就是咱們說這個能夠,培補中氣了。那麽它有滋液的作用,就是滋津液,所以他的應用益於津液不足的表虛證,津液不足。所以這個桂的認識大家有些問題了,我這個是根據實際的情況,要體液充盈的表實證,或者有裏熱,裏不但不需要補益。且還有熱。你象酒客不可與桂枝湯就是這個東西。不可與之。有關具體的適應證可歸納為以下幾點。這根據仲景說的。桂枝湯的適應證究竟是什麽呢,就在這些情景之下,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而脈動浮弱者。,病常自汗出,或時發熱汗出者。他都得損失津液,頭一個也是,發熱他都發熱,桂枝湯解熱,都汗出,所以脈也弱,脈雖浮而弱,所以脈遲呀,脈弱呀,脈浮而虛呀。
這都是說明身上這個體液虧損了。病常自汗出或時發熱汗出者,發汗或下者都是傷人津液呀,那麽表未解你肯定還得用桂枝湯,麻黃湯不能用了。陽明病脈遲,陽明病脈遲他是不及的脈呀,脈遲呀在張仲景的書遲中遲者就是津虛血少,那麽雖汗出多,汗出多就象陽明病發多汗那個情景似的,但是而微惡寒者,而表未解者,他表未解,這個解這個表除那個脈遲,汗多,他那個津液傷的更厲害了,也得用桂枝湯.病下利而脈動浮弱者這個他本來是一太陰病脈浮者,你看這個太陰病我都講過了,可發汗易桂枝湯,這個都是王叔和給搞的,這都不對了,他那個本文呀,根本是對的。他那個太陰病脈浮呀,這個太陰病是指下利說的,就是利證,利證脈浮,有用葛根湯的機會,也有用桂枝湯的機會,共旁的發汗法一樣,他得脈浮,脈浮就說明是表證,就是表裏並病。表裏並病是一個陽性證,他當然得先解表。所以在葛根湯呢他這個書上寫的,太陽陽明和病,那麽在這裏邊桂枝湯呢他又寫一個太陰病脈浮者,所以大家注意呀,太陰病也有表證,不是,他指的下利說的,為什麽這個他寫個太陰病,那個寫個陽明病,也太陽陽明合病呢,他就是病有虛實的關係,他這個脈準是浮弱,他如果這個脈緊,他也用葛根湯。合著有汗出等等。讀古人書死於句下不行,他這個書年久了,經過王叔和的編次呀。我認為有很多的問題。再就是霍亂吐利。上吐下瀉損人的津液更凶了。那麽這個他表還沒解,而身痛不休者也可以用,稍與桂枝湯。這都不能用其它的發汗方。那麽這幾項都在特殊情形之下,就他具體的適應證。
研究中醫呀,有些問題,你象拿這個桂枝加桂湯,這我也寫了,這個仲景呢,他就這麽一節,這也值的討論的,燒針另其汗,針出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衝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這奔豚是一個,你看看,我這回注解用點心,金匱要略裏,師曰。奔豚病,從少腹起,上衝咽喉,發做欲死,要是不發作,複還止,那就是好人一樣,那麽根據這個情景呢,奔豚病用這個來介紹一下,可見奔豚病是一種發作性的神經證,他是發作性的,不發作沒有,這麽一種病。這麽一種病很多呀,所以這個注傷寒論呀,又說桂枝瀉奔豚氣,他也沒明白這個奔豚,這個原因很多,在傷寒論就有兩個,他這一節說的什麽呢,說病在表,應該發汗,但以燒針確使大汗出呀,乃非法的治療,這我注的傷寒論也這麽注的,這是一種非法的治療,他由於大汗出病必不除,大汗表不解,本易導致氣上衝,就是容易使氣上衝,這個咱們講桂枝甘草湯都講了。如果針處補寒,這個被寒,古人的看法了,拿到現在說就是感染。紅腫如核者,這更促進氣上衝的加劇。他又加上感染了。這更促進氣上衝的加劇了。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衝心者,即其後也。
這個奔豚病呀就是氣從少腹上衝心胸,咽喉呀,這就是他這個證候。一灸其核上各一壯,以至針出被寒.與桂枝加桂湯以解外,並治奔豚也。這個奔豚呀,需要桂枝加桂治。他媽那趙小欽混蛋。他遇到一人病呀,是這個,我說用桂枝加桂,他治好了。下回他又遇到一個,又用桂枝加桂,他又問我,怎麽不好使了呢。我說你大爺真是的,我說那個呀,他是在表證的基礎上,他氣上衝,由於氣上衝而引的這種神經證候。要不是氣上衝,要用氣上衝下水上衝,那就是苓桂棗甘呀。他臍下悸,你象那什麽那個,那個《金匱要略》明明就是三段,還有一個就是這個奔豚湯,奔豚湯在這裏李根白皮,葛根黃芩這一類的藥。他是一種,以在少陽這種證候下熱,這種的奔豚,所奔豚的造成是多種多樣的,就是辨證,總而方這辨方證呀,這也是很清楚呀,他不能拿,見到奔豚就他嗎吃桂枝加桂,那哪對呀,他不對,所以這個就是關於桂枝加桂湯證的探討。書中論治雖僅上述一條,但也很清楚說明了桂枝加桂湯證或者桂枝湯證而氣上衝劇甚者,劇甚者達到高度了,他就發展到這個情景,那麽你要說是奔豚,奔豚它也治吧。可是它得在桂枝湯證基礎上,他有表證.他表證沒好,要是沒有表證他這種奔豚湯證用桂枝湯哪行,那不行。所以我這回呀,把這個東西,費點心思把它。
我以前這個都有,就是這個末了,這個方證呀,沒解釋,沒討論。尤其這個**節的需要討論。你象那個桂枝加芍藥,桂枝加芍藥,他明明底下說,他這個太陰病,那一段呀,那也很精彩。張仲景的意思呀,你象太陽病也是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所以包括這一些的證候說明這個太陽病。你光一個頭痛能說太陽病吧嗎?陽明病也頭痛,你要說光一個惡寒也不行,那三陰病也都惡寒呀,他準得頭項強痛而惡寒,這才是太陽病。這個太陰病也是,太陰病的提綱明明寫的,太陰之為病,他有腹滿,他要是吐,他裏頭停水。他那麽個腹滿。而且這種水呀,他那個腸胃太虛了,也失去收澀,還下利,自下利。所以他自利益甚。自利益甚實屬少陰。你看張仲景特別把這一段,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他不是說屬在陰病呀,他說這個太陰病也有腹滿時痛,這個腹滿時痛就證候來說,個別的這個證,證候屬太陰。但是對於太陰不一樣呀,他這個腹滿既不是虛滿,他這個疼痛,也不是他那個寒痛。他這個純粹寒刺激腸粘膜,你看他大便。。。,那個腹皮起伏,那就刺激到那個分子上。他能不疼呀,他疼的厲害的呢,這個不是呀,這個純粹是由於他那個吃瀉藥,他是誤治了。因而使這個腹肌發痙攣。怎痙攣?肌肉不和了,這個他沒整個陷到裏頭去。就是肌肉不和了。他肌肉發痙攣就是咱們說急,小腹急那個急,急就是滿。他這個拘攣的厲害,肌肉拘攣都用芍藥呀,芍藥好使的很呀,他達到一個相當程度,他病人自然感覺有滿,憋的慌。而且呢,有時候他也痛,這都是這個痙攣造成的。他就是。。腹肌不和了,他吃瀉藥了,整這麽一個,當年特別提這個幹什麽呢?他讓你辨證不要片麵看問題,片麵看問題弄錯了,那就當太陰病治就行了。所以呢怕你不明白。大實痛者,這個沒陷裏呢,要是陷到裏了,他變成陽明病了。大實痛,那還得加大黃了,你光這個還不夠了。當然也有這些病存在,但是同時裏頭也實了。所以他叫做桂枝加大黃湯主之。加芍藥還要加大黃。這治什麽呢,治太陰病,這統統是王叔和幹的,他這個張仲景這一段不知在哪兒呢?王叔和他編次的時候呀看到太陰病,他都往裏頭歸,你再看看這個傷寒論那就笑話了。
你看看太陰病,太陰病變成現在這麽三個方子,一個桂枝湯方,一個就是桂枝加芍藥,一個就是桂枝加大黃。旁的沒了。這他媽太陰病叫什麽太陰病呀,那個提綱怎麽來解釋呀?所以他們這些呀,從古到今呀,研究這個書呀,他在這上麵就沒看出問題來,我敢說,我沒有那個,我不是抄人的東西。我看這東西有問題,他媽太陰病,桂枝湯,桂枝加芍藥,這都是一種解表解熱的基礎上呀,那麽太陰病他不能發汗呀。反發其汗那不行的,那麽虛寒的東西。所以他主要的張仲景這個東西隻不定在太陽篇哪塊。見到有屬太陰,給弄這兒來了,他就把太陰病弄的他媽不是玩藝了。所以我寫那三陰篇,我費了挺大力氣,這個方證就是這樣,這個主要的精髓。你要是片麵來用藥那是十有八九要錯呀,就是一個方劑有他一個一定的適應證。得研究。根據仲景的這個議論。咱們通過他的議論,咱們要做一個小結。我現在要做這步工作。以前我那東西都有,但是我這個,是他媽王八吃秤砣,心裏有數。沒寫出來。我這回都把他提出來。
你要有時間我還希望你好好搞。這個東西呀,這個人呀,這個柴胡劑呀,在仲景書裏頭呀,共計有八首。這大家都知道這個,那麽這個其中呀,柴胡去半夏加瓜蔞根,柴胡加龍骨牡蠣,柴胡桂枝湯,還有一個是柴胡加芒硝湯,那麽這幾個方劑呀都是小柴胡的一個加減方,或者合方。所以我們今天不講了,我們講這個加減方呀合方呀。
一、小柴胡湯證解
那麽今天要討論的呢就是小柴胡湯,大柴胡湯,柴胡桂薑湯,四逆散。這四個,那麽這四個之中呀,小柴胡是個基礎。那麽我們必需把小柴胡湯搞明白。那麽對其它的柴胡劑呀才能夠更容易理解。那麽現在我們就先談一談這個小柴胡湯。
1、小柴胡湯方解
那麽小柴胡湯這個藥物組成呀,這個大概諸位清楚就不必寫了。我隻是說一說就得了。那麽小柴胡湯呢是以柴胡為主藥,這個柴胡的主治呀我們首先要把它明確。那麽這個柴胡在《本經》上講呀是苦平,那麽這個主治呢是心腹腸胃中結氣。心腹就是心腹間,就是心下的心呀,這個中間那就是這個半表半裏,部位就是胸腹兩個腔間,腹腔,胸腔。腸胃中,他不但能治這個胸腹腔間在腸胃中裏頭有結氣,積聚。這個積聚是。。。。。。那麽這個氣呀是個無形的,聚是個有形的,無論是胸腹腔間之結氣,或腸胃中的積聚,他都能治。寒熱邪氣,這個指的外邪了,外邪入內,發寒熱,他也能去這個。那麽這個主要是去熱的,古人雖然說了寒熱邪氣,他是發燒怕冷了,在這個柴胡劑裏往來寒熱呀,他主要還是熱,那麽根據這個說柴胡主什麽呢?它既主無形的結氣,與這個有形的積聚,所以他治胸肋苦滿,這個地方,他結氣也好,有東西也好,在這個胸腹間呀,尤其他這個柴胡劑偏於治兩肋。在這個地方的滿。苦滿,苦滿就是滿之甚也,以滿為苦。他治這個,同時他還能夠去熱,他是一種解熱藥,他是有一個舒氣,行滯,舒氣行滯的這麽一種解熱藥。那麽他表現就是胸肋苦滿了,在仲景這個書裏並沒有胸肋苦滿.我們根據這個也知道他有胸肋苦滿,那麽他這個作用起什麽做用呢?推陳致新,他能去這個陳舊的腐穢東西,而能生新,所以這個是柴胡這個藥從本經上來看他起的作用。這個我們得知道。
有些對於柴胡又是升提了,又是發散了,這是錯誤的。所以我人必需首先研究柴胡劑,柴胡這個主治必需搞清楚。那麽這個方子經它為主。那麽同時呢,它佐以黃芩,這個黃芩是苦寒藥了,是除熱解煩的,那麽佐以黃芩就是為除熱解煩的,同時這個藥呢還有半夏生薑,就是小半夏湯了,這個咱們知道治嘔,這個半夏下清治嘔,它也去水氣。生薑治嘔這個都知道了。他擱半夏生薑就是治嘔,停飲停水而發生嘔逆。所以他這時裏頭擱個半夏生薑。那麽另外他有些健胃的藥,人參,甘草,大棗,這個是很重要的。
2、正邪紛爭論
那麽這個柴胡劑呀,這個為什麽他擱補藥呢?那麽就是這個邪,由表進入半表半裏,他都由於這個胃氣虛,這個一會兒我們詳細講呀,那麽健胃呢,就能生津液,這個胃就是水穀之海,營衛之源嗎。那麽他健胃就要生氣血,生津液,徐靈胎講過,他說小柴胡湯之妙,在於人參。就是這個道理。底下我們講兩段呀。。。。頭一段我不講了。這個傷寒五六日呀,胸肋苦滿這段我不講了。這個大概同誌們從傷寒論上得到,有那麽一節,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肋下。這個我們必須要知道,那麽這個知道人參的重要,這個病從表進到半表半裏,為什麽?所以這個在中醫裏頭呀,常講這個正邪分爭,這在中醫臨床上是個重要問題,這個人的機體呀,他是老對付病邪的,一時也不停。所以在表證的時候,這個邪氣交爭於骨肉,這是表證,前麵我們都講過了,你看桂枝湯證就是這樣的。你們看一看這個內經呀,刺熱病論,其間有這麽一段,“夫邪氣交爭於骨肉”,這個病在表的時候,邪,氣,氣是什麽呀?講的陰氣,也就是正氣,他在表的時候呀,這個人身往體表輸送大量的津液,就是氣血。血管裏頭液體也多,血管外頭液體也多,就是津液,精氣者就是養人之精人之氣呀。那麽拿現在的話說呢,就是飲食入胃吸收這個營養成份。就是水穀化做物了。拿我們的西醫觀點看。那麽這個古人叫做精氣。這個精氣和邪在體表打仗,體表就是這個軀竅就是骨肉筋皮膚所組成的軀竅了,在這個地方交爭於骨肉,為什麽想發汗,他那段說的很好了,汗出者精勝,那個精氣就勝了。那就是身上一出汗就好了。也有精不勝的,就是精不勝。不講這些閑話,那麽這少陽病他是發汗,他這個精氣不足於表了,在表上他打不勝仗了。這個人體呀還想對付邪氣,他要轉移防線了,他把體表這個精氣呀往裏邊撤。就是匯於內。那麽這時候血弱氣盡,血弱氣盡這麽來的,它這個邪氣呀由表往裏頭來,人的精氣想從表往外去,想要發汗,那麽在這段的這個交爭呀,這個正不足以勝邪了,怎麽辦呢?他也不坐以待斃。他要轉移防線,所以在體表這兒呀這個正氣不足了,就是精氣不足了,所以這個時候血弱氣盡,不是身上虛,血也沒有了,氣也沒有了,那人要死了,腠理開。
在體表血弱氣盡,所以呀這個腠理疏鬆,那麽邪氣因入。那麽這個本書就是我說的這個,與正氣相搏,結於肋下,就是結氣了,結於肋下,這一段很重要,要不你不知道柴胡湯怎麽回事,那麽這個邪氣往裏頭入呀,這個正氣可是他不退確呀,他就在這個胸腹腔間肋下這個部位,與邪氣在這塊開始鬥爭,那麽這個時候呀邪往裏頭,正把他往外推,方才講的那個太陽病有惡寒,我們講陽明病有惡熱,這個時候,這個正呀,有的時候往外推得相當有力量,接近於表,他就惡寒,有的是候邪分爭的力量,這個正氣有些不足,近於裏,就有惡熱,所以往來寒熱,那麽這個正邪的分爭,往來寒熱就作,也有時候他停止,就休息,所以休作有時。這個往來寒熱這麽來的。
根據咱們的論述,完了他又說邪高痛下,故使嘔也。邪高指這肋這個地方說的。肋下這個部位,邪在這個地方。比哪兒高呢,比這個胃腸高。胃腸在肋以下了,這個半表半裏呀,他提出了髒腑相連嗎,邪高痛下,這個地方上邊心肺,它就是胸腹腔間了,總之半表半裏這個部位,上邊有心,左邊心,右邊肺。那麽旁邊呢,右邊肝,左邊脾。下邊緊接胃腸。所以髒腑相連呀,那麽半表半裏這個部位呀,髒腑所在之地呀,他是髒腑相連的,那麽邪在肋下,而胃腸就在肋下呀,這個在上,這個在下。邪在上,那麽胃腸與它相連。這塊有邪,影響胃腸。所以小柴胡湯也治肚子疼,邪高痛下,指的這個胃腸疼呀,故使嘔也。上下夾攻,他哪有不嘔的,這個用小柴胡湯。這一段很得要,這段說明什麽呀,我們就說明加人參的問題,血弱氣盡,這就是胃氣呀他不振作,那麽這個時候你要,我們來健胃,益氣。這是治療的主要的一個妙舉吧,他一則防止這個疾病繼續往裏侵,第二個助正去邪呀。助下,血弱氣盡了,那麽這個時候必須要健胃。胃氣一振,血氣充。血氣衝,這個邪氣在加上藥物的治療,所以小柴胡湯妙,妙在人參。那麽這個方劑的解釋就到這兒了。
3、靈活應用析
那麽對於這個傷寒論和金匱要略裏頭呀,多少節,我今天沒法分開細講了。這個同誌們回去自己看一看就行了。那麽我們現在呢,根據仲景書中我們可以做個總結,底下有,大概是這麽幾條,咱們這個柴胡劑有四個主證呀,就是否胸肋苦滿,往來寒熱,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這是用小柴胡湯的四個主證。那麽他有些或然證狀。這個就我們方才講的。半表半裏這個部伴呀,髒腑相連。這個邪充實在這個部位。能夠波及到許多髒腑發病。那都是發一個器質的病變了,影響到這個功能。所以我們這個或很多,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咳,或渴,肋下痞硬,他影響到肝脾,肋下痞硬,影響到胃,胃不和就要渴,影響到肺他就要咳,可是這些或然的客證,不是個主要的,隻要有四證存在都可以治療,所以這個書呀,你們看這個傷寒論上有些加減方不對,那個要不得。他為什麽有這些或然的證狀,無論**都用小柴胡湯呢,小柴胡湯呀它是驅這個半表半裏部位之邪,邪去了,自然就沒問題了,都可以好了,所以這也是中醫的妙處。不要加味,你們看後頭這個,有些事實可以告訴我們,那麽總結仲景這個書呀,第一條就是四個主要證狀,那麽他還說,這個病呀見柴胡證,見一即是,不必悉俱,也就指這四個主證說的,但是也不是隨便有一個證狀你就要用小柴胡湯。也得詳細觀察。他這裏頭有例子。那麽根據書的這個總結,有這麽九項,一個就是四個主證,要是具備的話,那是沒問題的。
第二個就是太陽病,脈浮細,嗜臥而胸滿肋痛者。這個我略略說一說了,這都是書上有的。這段不過也挺重要,在我們臨床上你們自管看,這很多了,有的這個感冒呀,或者流感,他沒過幾天,這個人呀身上沒力氣,這時你摸他脈,雖然浮,但是細,為什麽細呀?就是血弱氣盡,在表的津液虛了,氣血不足,不足於表,所以雖浮而細。這人怎麽樣,而嗜臥。困倦的很。這在臨床太多了,有的是感冒經過發汗,吃點去寒的表藥。也是經過西醫的注射,表是沒有了,可是病人呀就是燒不退。這個臨床多的很呀,這個都是小柴胡湯證,那麽再有熱的加上石膏了,在我年輕的時候,用柴胡的人很少,不敢用,尤其吳鞠通說的,這個熱病呀,吃點柴有就受不了,簡直不能治了,更嚇人,就沒人敢用,實質不是這樣,那麽這一章就說明這一點。太陽病,脈浮細,而嗜臥,胸滿肋痛,就可以用。身熱惡風,頸項強,肋下痛,手足溫而渴。這個頸項,咱們這個脖子呀,兩側為頸,後頭為項。這個兩側呀屬少陽,後頭屬太陽,也是太陽病沒辦法。他不光項強,頸也強,頸是兩側。肋下滿,肋下滿這是個柴胡證的一個主要證候,手足溫而渴,那麽這個手足溫而渴呀,這個病就熱在太陰,看這個病又有表,又有裏,為什麽用小柴胡湯呢?這個要注意,凡是有柴胡證,既不汗,又不能下。這個少陽病也如此,少陽病禁汗,禁下。因為他在半表半裏嗎,所以有表證,有裏證,隻是見柴胡證,用柴胡劑沒錯了。這段也挺重要。再有一段。。。往來寒熱呀,。。。胸肋滿也可以用小柴胡湯,那麽他推陳致新的作用嗎。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肋滿不去者,也可以用小柴胡湯。這個發潮熱他是陽明裏實的一個問題了,也就是因為胸肋滿不去。柴胡證存在,你用柴胡湯就行。這個大便溏他是瀉肚,他由於熱,咱們在這個熱利這類的病呀,說他痢疾,有熱,有用柴胡湯的機會,嘔,再有胸肋滿,那就用小柴胡湯,沒錯。肋下硬滿,不大便,而嘔。不大便這也是陽明裏實的一個反應呀,但是而嘔,肋下又硬滿,這柴胡證,所以這個小柴胡湯既能夠治大但泄溏,也能治大便不通。所以他這個方子應用起來很多。這個治大便不通書上有,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你們回去看看傷寒論就好了,這個我就不細講了,沒法細講,太多。嘔而發熱者,也可以用,所以見一即是呀,嘔這是柴胡證的一個證,他要是沒有發熱的這個嘔不行,那是小半夏湯證。要發熱呢,那就是小柴胡湯證。所以傷寒論說的,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俱,也不是隨便說的。嘔爾發熱肯定是小柴胡湯,諸黃腹痛而嘔者,黃疸病呀,現在咱們這個急性黃疸性肝炎也在。要是有嘔,再有腹痛,所以小柴胡治腹痛,咱們在頭一節那邪高痛下,我們也可以用它。心一怵然都是金匱上的。昏迷而悸。昏迷就是。金匱要略裏他說的是欲冒,婦人欲冒,這個欲冒就是昏迷。同時抽,大便幹,那麽這個呢,小柴胡湯可以治療。這個我們看出來這個柴胡呀,與腦係起做用,他默默不欲飲食,就是昏昏然呀。那麽這個呀,在金匱要略裏呀,嘔不能食,這是柴胡證,那麽這個婦人的三種病同時發作:昏迷,抽,大便幹。那麽要是嘔而不能食,用小柴胡湯。所以中醫講辨證呀,他沒有柴胡證,你用柴胡湯那是有害無益。有了柴胡證,無論什麽病,用了都有效。所以呀,我的主張這個方藥的知識非有不可,不然的話,你不會有效。到這裏呀,我們這個小柴胡湯根據仲景書中的歸納,做個結論,這個同誌們回去呀,你們看看傷寒。
這個就是西醫為什麽要把。。。。這不是中醫的辨證論治,腦袋痛擱點什麽藥,擱點白芷吧,治腦袋痛,發燒吧,擱點什麽藥,去熱,肚子疼擱點什麽藥,這叫做記藥以病,這個不行,這個在徐靈胎講的好,這個叫做有藥無方,一大堆藥組到一起,什麽也不是,看著這個藥是治頭痛,其實他是壞了,不治頭痛的,藥與藥之間有作用,那麽守方以治病行不行?也不行,你看我們講的柴胡證,在仲景說的夠詳細了,就根據他這個守住它治病,行不行,也不行,那個叫做有方無藥,人類上呀,這個疾病萬變呀,他沒有恰好的小柴胡湯證,很少,稍有出入,這個方子你就得想法變化,這是咱們說加減呀。再不就是合方。合方加減,就加減,你需要合方你這個方子合用就行了。否則不易言醫也,這是我的看法。你也不能見柴胡湯就用,但凡是你要是遇到我們上麵所說的這個用小柴胡湯是可以的,可惜,這個病恰好的來的少,那你怎麽辦呢,就不能見柴胡湯就用,所以徐靈胎他講的,在這個徐氏。。就有,他說既要忌。。治病有藥無方,或者是持方以治病守株待兔。你也不會治病,這個叫做有方無藥,所以一個當代夫的,既要知方,又要知藥。方劑心裏邊有數。。。小柴胡湯做個了解。同時你得知道藥,..那個藥起什麽作用。哪個藥與哪個藥配伍發揮什麽作用,你心裏邊得有數,沒有不行。這樣子你才能應變無窮。你象這個小柴胡湯證吧,他既是個柴胡證,我們心裏邊說他得用柴胡,可是它變化不恰好小柴胡湯,你得想著該加減,你加減,該合方你合方。這才能夠應變無窮。而廣才能致用。對於小柴胡湯應用呀,你才能夠有所發揮。才能。。不然的話不行。那麽現在這個加減合方這東西太多了,太廣泛了。
4、加減應用
今天我講的,就是我經常用的,沒用的,我一個也不講,而且絕對靈驗的,我們略微講這麽一些。
①小柴胡湯加石膏方
這個最常用了。那麽這個石膏加多少呢,這石膏一般呀也就是40克到100克,其碼要用五六十克,四五十克。四十克以上。石膏這個藥要知道。有些人怕。他是個石頭,質重,而溶解相當的困難。溶解的成分相當的少呀,假若你加的分量不夠,旁的藥起作用了,石膏沒起作用。這個我見到很多了,就是麻杏石甘湯這個藥,也配上石膏了,可石膏用的非常的少,麻黃作用發作了,出大汗,本來麻黃配伍石膏是止汗的,你們看那個麻杏石甘湯,汗出而喘,他用麻杏石甘,汗出呀,他治汗出,你石膏用少了,他非大出汗不可,那倒糟糕了,所以這個石膏你必須分量用對頭,它質重,非常沉,所以用小柴胡加石膏這個石膏量呀,我一般起碼用45克,也可以少用,小孩子,也可以少用,尤其這個小柴胡湯,方才我們講了,有健胃藥,這個石膏害胃呀,可在它有些健胃藥在裏頭呢,它沒有什麽大問題,那麽這個方子治什麽呢?這個臨床的這個範圍呀,我們先從感冒講起,感冒呀流感呀,以至於一般的急性傳染病,在開始都得的是表證,就是太陽病呀,可是這個階段,經過治療,或者他沒治,很快,兩三天,不必到四五天,他這表證就沒了,沒了這個人所現的就我們方才講的這個,脈浮細而嗜臥,或者是惡心嘔吐呀,胸肋滿呀,這就是小柴胡湯證,那麽小柴胡湯再進一步,他內熱就要有了,就是裏熱了,口幹舌燥,甚至於渴,那麽這個時候用小柴胡湯就不行了,得加石膏,這個病人反應的呀,很多呀,頭痛如裂,這在臨床上很多了,高燒不退,經過打過針,輸過液,也許吃過發汗藥,沒有表證,但是高燒不退,那麽這個時候我們看到柴胡證,確然,另外有石膏證,石膏證他得有,就是口幹,舌燥,薄白苔,白苔發燥,不水滑,這時候你加上石膏沒錯,他有些特殊的反應,腦袋特別疼,或者是暈,這個熱也能使頭痛,也能使的頭暈,也有不頭痛,不頭暈的,他感覺什麽呢?口鼻如冒火呀,他自己就說,唉呀,我這出氣呀,熱的很。
好你小柴胡湯,也得加石膏。小柴胡湯的解熱呀,沒有這麽大的力量,總而言之,他口舌幹燥,起碼口舌幹燥,他得有柴胡證呀,你光聽我講石膏這不行,他得有柴胡證,柴胡證什麽呢?就我們上邊所講那個,胸肋滿呀,嘔而發熱呀,等等的吧,這個你用小柴胡加石膏,百試百驗,這是我在臨床上老用。可是有些同誌們不這麽用,不這麽用你們再試試就不行。這個多的很。那麽這是說由表證,傳到半表半裏首先要發生柴胡證,進一步,他病還往裏了,裏邊有熱了,就伴有石膏證,那麽什麽病有的呢?這個小柴胡加石膏有一些特殊的作用呀,你象我們遇到的腮腺炎。。。耳上下腫,淋巴腺腫,婦人的這個乳腺炎。就是這個奶腫,它都治,隻要沒到化膿的這個程度,用它呢,馬上就靈驗。那麽再有呢,小兒肺炎最多,這種個我用它治很多很多了,這個小兒肺炎呀現小柴胡湯證,所以小柴胡湯加石膏最合適不過。非常好使。那麽就是用麻杏石甘湯之後呀,我方才說麻杏石甘湯呀,這個是發汗的藥物,這個麻黃這個藥物用過之後不能再用,發生小柴胡加石膏證,這個我治多了,那麽這個小兒呀,甚至沒滿月的小孩子,我都治過。用奶瓶呀,給小孩子頻服,你別一下就給他吃多了,也非常的快,這很多很多呀,後頭也有例子,有例子不象我說的這麽清楚,這個也多的很。我記的咱們有個同學呢,叫劉玉竹,現在這個人在中醫院。他的小孩子得肺炎。因為他是咱們這兒畢業的學生,所以找我給看的,我就給他吃的這藥,很快就好,他以前吃麻杏石甘湯,越吃越不行。這是我們根據常見疾病而見小柴胡加石膏。略略舉幾個例子。
②小柴胡加芍藥
這個芍藥咱們都知道。它治腹急痛,這個小建中湯不是有個加芍藥嗎,芍藥加量,也就是小柴胡湯這個芍藥加12克到18克,這個芍藥不止治肚了疼,所以在這個瀉肚的時候有時候也用它,那麽小柴胡加芍藥呢,當然是小柴胡湯證,同是他肚子疼的特別厲害,急痛,有點拘急痛,那更好了,我們可以加芍藥,那麽他這個痢疾呀,擰腸刮肚的這麽疼,用小柴胡加芍藥就可以治。
頭前我們講小柴胡湯。不也治大便稀嗎,胸肋滿不去,大但稀,大便溏,小便自可,不小柴胡湯主之嗎?這也是傷寒論裏頭有的,那麽我們遇到這種下利,就是痢疾,有柴胡證,沒柴胡證你可不能用,有柴胡證,而腹痛厲害的話,可以用小柴胡加芍藥。這個小孩子痢疾比較多,這也很奇怪。這個小孩子病呀,現小柴胡湯證多的很,這個讓我說這個道理我也沒法說。根據這個客觀事實了。小孩子現這個病最多,大人也有。尤其這個嘔吐,有嘔,我們治痢疾,開始多攻少補呀,可是嘔。所以傷寒嘔多,不可下,這時候大概柴胡證是沒問題的,你用大柴胡湯也沒問題,他不象那個承氣湯。但是這個痢疾,我們加芍藥,他口舌幹呢,又有石膏證,你再加石膏也沒問題。如果裏急後重,蹲肚,蹲的厲害,你還得加大黃,所以這個加減的,我們用其它的治利也是一樣。要是裏急後重,你非用黃不可。
③小柴胡加桔梗湯
這個方子也常用,這個桔梗呀,就是加9克。這個不要加多,這個桔梗加多了,他出再嘔吐。這個方子,我們一般,這個桔梗湯呀,桔梗,甘草叫桔梗湯呀,常用於治療這就是我一般所見的那個扁桃體發炎。這個病很多很多的。可是也得現柴胡證,我們不要認為。扁桃體一發炎有用小柴胡加桔梗的機會,可不能遇到嗓子疼,沒有柴胡證,你也用小柴胡加桔梗阻,那就壞了。都是這樣的,話不用說了。有柴胡證,嗓子痛,那麽就是一般常見的扁桃體發炎最多,可以加桔梗,如果口舌幹燥,還加桔梗也不行,還得加石膏。
④小柴胡加吳茱萸湯
這個小柴胡湯呀,可以加吳茱萸。吳茱萸就是9克,到12克,這個吳茱萸大家都知道,它治嘔呀,食入即嘔者,吳茱萸湯主之。這個頭痛,頭暈,嘔呃甚者,就是嘔吐厲害的,這是吳茱萸湯證。我們平時見到這個說美尼爾氏證呀,就是頭暈,要是嘔吐厲害的,就是用吳茱萸湯就行,吳茱湯就是吳茱萸,人參,生薑,大棗,那麽但是有柴胡證,你光用吳茱湯不行,你非配合柴胡湯不可,那麽就是小柴胡湯證,你加上吳茱萸,就等於小柴胡湯與吳茱萸湯的合方。這個病也挺多呀,不管他美尼爾證不美尼爾證,在臨床上遇到人呀,嘔吐的厲害,比這小柴胡湯的厲害,甚至於不敢起來,頭暈的厲害,頭疼的厲害,你可以用小柴胡加吳茱萸。,同時他口舌幹燥呢,你加石膏也沒問題的,不是說吳茱萸是溫藥,石膏是個寒性藥,那沒關係。這個方子也常用,也常見的。
⑤小柴胡加桔皮湯
這個在小柴胡湯方裏頭,加桔皮,這個桔皮呀,20克到30克,這個桔皮這個藥,說法不一了,這個最常用的藥,沒什麽大了去了的,你多用沒關係,不是破氣,古人用它治噦逆呀,那個桔皮湯,它有生薑嗎,這有下氣,鎮咳,進食的一些作用,能夠治咳嗽,能夠進食,強進食欲,所以治胃病的時候也常用,大量用沒關係的。那麽這個方了子,就是小柴胡湯證,有這些情形,噦逆,或者是咳,或者不愛吃東西。都可以加桔皮。
那麽最常用的就是小孩子幹嗽,沒有痰,幹咳嗽,所以這個百日咳,有用它的機會,這個我也試驗過。把這個大棗呀,增量。我們小柴胡湯大棗是四個,你可以增量,七八個,治這個幹嗽,就是百日嗽這類的小孩子,。。他也咳嗽吐呀,噦逆嗎,所以桔皮大量加,挺好使。
上麵這幾個呀,都是常用的加味。其它還多了,沒法普遍說。底下大概介紹幾個合方。
⑥小柴胡湯與葛根湯合方
這個合方呀,我把這個合方辦法說一說,那麽葛根湯這個方子呢,怎麽個合方的法了呀,這麽合方。這兩個方子,相同的藥,取大量,不相同藥,你把它列出來就行了。你看看這個,這兩個方子,小柴胡湯與葛根湯,相同的藥,有這個藥,生薑,這個相同,有大棗,有炙草,其它沒有了,所以在葛根湯裏頭呀,這幾個。。都一樣,就不要往裏頭加這個了,你就葛根,桂枝,麻黃,白芍就行了,他哪果這個生薑6克,那麽你就用這個9克就行了,不能擱6克。相同的,取其量大,不相同的,加進去,這就是合方的一個辦法。那麽這個葛根湯,與小柴胡湯的合方就根據上述這個辦法,把藥物呀,並成一個方子,那麽當然第一個方子對這個病上來說呀,既有柴胡湯證,又有葛根湯證,那麽呢你這個證相合方也相合用就行,這個很多很多了。那麽他就是表證輕,而又有柴胡證,你比方喘吧,小柴胡湯怎麽樣的加味它也不治喘。他有麻黃證也沒關係,其它的惡寒也挺厲害,你就把葛根湯,合用小柴胡湯就行,其它的柴胡證,我們方才講了,說這個少陽病呀,不能發汗,但是一起用行,就象我們講那個太陽病,太陽病不可下,但是你有表證,有裏證,先解表固然是沒問題的,表裏合用行不行,行呀,你桂枝湯加大黃就是了,他有表證,你不能不用解表藥,而就下,那不行,這個少陽病也這樣,有柴胡證,你不能發汗,可是用柴胡湯,配伍發汗藥行不行呢,行。。。那麽這個就不是了,這個方應用的方麵也挺多,就我們初得病的時候,他就是我們所謂合病,又有表,又有半表半裏,就一同來的,這個重感冒,或者說流感什麽的,常有這個現象,你就把兩個方子合起來用吧,比單獨發汗還**尤其是我們平時臨床上這個哮喘呀,他如果是經過感冒誘發起來,他以前固然是有這個喘根了,他尋常很好,可是得了感冒了,這個喘起來了,同是地現柴胡證,你就用葛根合用
大江川 回複 悄悄話 結胸為咽痛,為兩脅拘急,就是少陽病了,也可是表不解,頭還痛,也可以激動裏水而嘔吐也可為協熱利,必下血是傷陰了,如邪熱內陷,人以前就有瘀血的情形,是可以下血的,這個都可能,但不一定限於此脈浮必結胸等等,這靠不住的,中醫的脈不是哪個脈就是哪個證,一個脈主多方麵的證。所以在臨床上,脈證必互參,才能明。例如:女人有孕,2~3月脈要滑,陰搏陽別,滑脈主有孕,男人脈滑難道有孕?要結合實際,女人斷經二三個月脈浮必有孕,不然的話也不一定有孕,故脈不能為哪一證,如脈浮就主表,但也主熱,有表證脈浮就是有熱,所以此書有病發熱十餘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此脈浮數不是表證了,是裏熱。
第141條
病在陽,就以汗解之,反以冷水噀之,若灌之,其熱被卻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
病在陽,也是病在表,依法當以汗解,反以冷水噀之,拿水噴臉為噀,或灌之,或者用水澆身,以涼水澆身,這是古人用冷水急之,讓其出汗的法子,以水澆身為灌,無論用冷水噀其麵或以冷水澆身,全能使表熱被冷水所卻而不得出,不能因汗而解除,“彌更益煩,肉上粟起”前麵大青龍湯證講了不汗出而煩燥者,此汗不得出故更煩了。由於熱與水相激,起雞皮疙瘩,就是小疹子,這也是不得汗出的表現,表證身上滿是水份要排出,借汗排除,而外麵一激,故而發生此種疙瘩,熱不得向外,意欲飲水,熱不在胃腸內麵,裏麵無熱,所以反不渴,不象白虎湯證,後者熱結於裏了,故渴,此仍為表熱不除,不汗出而煩燥,並不渴,所以應用文蛤湯,文蛤散是錯的,以後介紹全匱要略就知道了。此方與大青龍湯就差桂枝與文蛤,把大青龍湯的桂枝去掉加文蛤、麻黃減量,大青龍的麻黃六兩,而此方是三兩,因為在表其熱被卻,不得去彌更益煩,與大青龍湯證差不多,就是不得汗出排熱,而人更煩,還是無汗,那麽就用麻黃加石膏這法子就對了,所以不用大青龍湯,表證沒有大青龍湯證厲害,若不差者,如果服文蛤湯後表解了,但渴不差,還意欲飲水,恐怕這裏頭有停飲,要詳細觀察證候,如有小便不利可用五苓散,故用“與”不用“主”,就是讓你參考的意思,“主”是肯定的,“與”是讓你斟酌當時的證情,有用五苓散的機會可以用,如果病總是叫渴,又小便不利,肯定裏邊有停水。文蛤散這個藥就是解渴,這在金匱要略消渴篇這麽說:“渴欲飲水不止”文蛤鹹寒止渴。此段“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怎麽用文蛤散呢?當然不是的。再看文蛤湯,也在金匱要略裏頭,在嘔吐噦下利篇說“吐後,渴欲得水而貪飲者,文蛤湯主之”,得水而貪飲者,得到水沒完沒了的喝,怎麽用文蛤湯呢?所以金匱這一段也錯了,而有沒有吐後而用文蛤湯發汗的,“得水而貪飲”這是文蛤散證,在金匱要略裏頭文蛤湯應該是文蛤散。而本段是文蛤湯,這是穿插錯誤。因為文蛤湯是發汗藥,是解熱發汗,這裏用文蛤不是解渴,就是意欲飲水而反不渴,不是渴飲無度,所以應為文蛤湯,總而言之,還是表未解,所以此段錯的多,那醫宗金鑒改的亂七八糟。底下這個不應該與此擱一段,擱一段就更壞了。
寒濕結胸,寒痰凝結,沒有熱,沒有熱證,純粹寒濕,與三物白散,小陷胸湯錯了,小陷胸湯治熱不治寒,黃連、瓜蔞都為苦寒藥,半夏去水而已。不治寒。這個白散正治寒濕,不治熱。這裏“小陷胸湯”幾個字應去掉。文蛤這個藥,醫宗鑒說是五倍子,五倍子古人叫文哈,說的也有理,醫宗金鑒裏說試驗過用。文蛤治不了消渴,用五倍子反有作用。有些人認為文蛤,牡蠣這個藥可治渴,文蛤這個藥呢可能治渴,是海物的東西都治渴,尤其蛤露之類的,不過醫宗金鑒說試驗過,這個作個參考,我試驗過五倍子,治消渴沒多大作用,還不如牡蠣、花粉,花粉牡蠣散都治渴的,在金匱要略百合病裏有。叫瓜蔞牡蠣散,專用文蛤並不理想,五倍子我試過效果不好,作個參考。真正的貝殼類的文蛤沒用過,五倍子用過,不象醫宗金鑒那麽說的好用。我想牡蠣可以治渴,文蛤也可以治渴。
五苓散頭前講了,不細說。看看白散,以桔梗、貝母二藥排痰,寒痰凝聚,故用此二味排痰藥,巴豆是熱性的,又湧吐,又催下,這個藥非常的猛峻,但是溫熱,寒濕古人都用巴豆,不用大黃,方後此三味藥做成粉劑,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匕,古人一錢是現在三分很輕,虛弱的人還要減,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如不利,喝熱粥馬上就瀉,利過不止,則服冷粥。巴豆我早些時候常用,巴豆用都要做成巴豆霜,先炒壓成麵子,用吸水紙把炒出的巴豆油吸盡,油非常厲害,故巴豆霜不那麽猛暴。現在一般都沒用,以前小孩子病,叫藥鋪做不放心,自己做幹淨,反複用吸水紙吸油,直到沒油了,利過不止,喝涼粥一杯,就行,馬上就止。上麵“身熱,皮粟不解,欲引衣自服者,若水噀之,洗之,益令熱卻不得出”,這是胡說八道了,這節更糟,還身熱,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複,引衣自複是惡寒了,還用水灌,水洗的,沒這個事,可見這一段非常亂,益令熱都不得出,這解釋熱卻不得出,其熱被卻不得去,解釋這句話,但是與上邊都連上了。當汗而不汗則煩,這名解釋得好,當然要解表,要不怎麽用文蛤散呢?“假令汗出已,腹中痛,與芍藥三兩,如上法”這又亂說,這與方劑一點不合,這個白散並不能出汗,可見這節錯了,白散是一溫下寒飲的方劑。在肺癰、肺痿那一章就有的,假設寒痰凝聚而結胸的,即寒濕結胸,有用二物白散的機會,小陷胸湯不行。但是也有這種病,所以在這他還特別提一句,它是另一節,與上麵那節是不一致的,不是由於冷水噀之,若灌之,而使人能寒濕結胸,這是錯的,一般書在此解釋的都不夠好。
第142條
太陽與少陽並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當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脈弦,五六日,譫語不止,當刺期門。
太少並病,古人解釋是太陽病傳入少陽而發生少陽病,太陽病還沒解,叫並病,頭項強痛是太陽證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這是少陽證,可是少陽證不明顯,擱個“或”,有的時候眩冒,“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幹目眩”,有時眩冒,有時結胸,心下滿,如結胸,心下痞硬,小柴胡湯也心下痞硬,有人參,太陽少陽並病,太陽證還存在,少陽證不太明顯,時有時無,這個也正說明柴胡證若有若無的時候,可以用針棗,這段的意思在此。當刺大椎第一間,這個大椎就是第一胸脊那個線中就是大椎第一間(在第七頸椎與第一胸椎刺突之間)。那麽這個穴的是瀉胸中熱氣,這個表證也屬於上焦的,少陽病也是。肺俞在第三胸椎下麵兩旁各取一寸五,肺俞是兩個穴,肝俞在第九胸椎下麵也是兩旁各取一寸五,這兩個穴…………(30:56—31:13 沒錄上)。慎不可發汗,少陽病是不可發汗的,發汗則譫語,脈真正弦了,真正變成少陽病了。不但少陽病,而且他有胃不和,有譫語。那麽譫語,五日的時候譫語還不止,那麽這個時候他就變成少陽陽明並病了,那麽也可以是實證。這個期門,就是乳頭直下六、七肋骨之間。期門穴它祛胸中的邪熱,常常少陽病柴胡證不明顯也有刺期門的,那麽這個雖然這麽說,用柴胡證行不行呢?我認為行的,這個可以吃小柴胡湯。太陽和少陽並病,如果少陽證不明顯,但時有時無的時候也可以用針刺的法治療。這一段的主要意思是說明這些問題。
第143條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
“婦人中風”就是女同誌中風,多的是太陽中風證,那麽開始發熱惡寒,那麽在八九天的時候,經水適來,就是來月經了。那麽來之後,熱除而脈遲身涼,這個熱入血室常有這種情況,它正在感冒這個階段,來月經了,乘這個心血子宮虛,那麽外表的邪熱,乘子宮之虛而入血室,婦人血室就是指這個子宮了,所以這個表證沒有了,熱除而脈遲身涼,可是都陷入血室了。所有人身上是這樣的,那個地方虛,這個客邪之氣就往那裏去。所以《內經》裏有句話:“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那麽我們瀉泄藥,胃他不虛,你吃泄藥他就虛,這個病他就是往裏邊去。所以邪熱陷於裏,女人來月經了,在排血的時候,子宮虛了,邪熱就乘虛而入血室了。胸脅下滿,如結胸狀,這個熱入血室常常現柴胡證,胸脅下滿,如結胸狀,也就是柴胡證候,譫語呢?陽明證也有,這個熱入血室與前麵的桃核承氣湯的證是一個樣,這個譫語就是說胡話,沒到如狂這個程度上,但是也影響腦係,這也不絕對是陽明,那麽這是熱入血室造成的。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雖然這個熱淤於下,熱入血室,但是這個證侯的反應啊,在上麵,胸脅下滿,如結胸狀。實反映在上頭,所以隨其實而瀉之者,實在這個胸脅下滿,如結胸狀。這個期門就是結這個地方,指實熱,所以這個期門在針灸上他是祛胸中邪熱。隨其實而取之,是隨證之實而取穴而治療。
第144條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如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37:42)
這裏提出柴胡來了,婦人中風在七八天的時候,發熱惡寒沒有了,但續得寒熱,發作有時,變成寒熱往來了,就象瘧疾似的。以前來的月經在這時沒有了,即七八天前已來了,月經到此時停了,經水適斷,發生上麵那種情況,這也是熱入血室。其血必結,就是月經中斷,血與熱必結了,故發作上麵的往來寒熱,發作有時,這可以用小柴胡湯。書上是這麽說的,空間是不是,還得看情形。頭前這一段也可,用小柴胡湯膁脅滿痛如結胸狀都可以用。
在臨床上我個人認為隻是用小柴胡湯的機會不多,一般配桃承氣湯或桂枝茯苓丸,主要看可下不可下,可下,要是譫語,大便幾天不通,你可用大柴胡湯,桂枝茯苓丸或桃仁承氣湯,不可下,大便不幹,而且反溏,用小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相當好,看些證侯,單用小柴胡湯不多。
第145條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
在外感初作,此時趕上月經來,這也是好事,頭一條,熱入血室,如果經脈不結,邪也隨血去,也象衄血一樣,但是如果不去,發生證侯了,胸脅下滿如結膁狀,越結越實,這個有證侯可治,第二段更不用說了,血與熱結了,經水適斷了,是治了,那麽這節說不用治,沒有別的毛病,繼續行經,隻是夜晚說點胡話,這不要緊,暮則譫語如見鬼狀,但白天清楚,這個不要亂治。沒有胸脅滿等其他證侯,經水正常,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即是不要吃瀉藥及發汗等治療。必自愈。如果不自愈,經血突然中斷,或發生其他證候,還是要治。
一般說在感冒或流感時趕上月經來,不一定發毛病,如熱入血室,沒其它毛病,熱可隨經行而解的,也有。這段說明這個問題。
熱入血室,有的很厲害,如桃仁承氣湯,其入如狂,發熱挺高挺高,這個很多的。
第146條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加桂枝湯主之。
剛才說了,少陽病不能發汗或瀉下,但並病的時候,可同時用,這也是定法。大柴胡湯就是少陽陽明合病,是柴胡證,裏也實了,所以給大黃,那麽此段是少陽與太陽並病,有太陽病,少陽病也發生了,把二方放在一起就行了,用柴胡桂枝湯。此段說明,傷寒六七天的時候,全是由表傳入半表半裏或裏,發熱微惡寒,表不解,支節煩痛也是太陽病,微嘔,心下支結,支是樹枝,是旁邊,不隻是心下的部位,二側謂之“支”,心下二側,心下支結就是心下苦滿的另一種說法。微嘔,柴胡證喜嘔,微嘔,心下支結皆為柴胡證,上麵是表未解,太陽病,故用二方合方。
一般在臨床上,少陽病不能發汗,不能瀉下,但有表證,太陽少陽同時用藥是可以的。如用小柴胡湯配發汗藥可,加薄荷、桑葉、菊花都行的。表證需要發汗,用柴胡桂枝湯非常好用。小兒感冒常有此種情況,既有無汗之表證也有柴胡證,這裏用柴胡桂枝湯就得了,隻是用發汗藥而不用柴胡是不行的。這是定法,此書上有例子,把比二方合在一起是治柴胡桂枝隻有的證候,就是合並證,支節煩痛,身體疼痛皆為桂枝湯證。
桂枝、黃芩、人參、甘草、半夏、芍藥、大棗、生薑、柴胡、是各半湯,桂枝湯減半,黃芩、甘草原二兩,現為一兩,半夏原為半升,現在二合半,桂枝沒有分量,也應是一兩半,柴胡給四兩為原來的一半,人參一兩半、生薑一兩半,都是給一半,就是各半湯,柴胡桂枝湯就是柴胡一半桂枝一半,既有柴胡證,又有桂枝湯證,可以把二方合起來。
第147條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複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
此方常用,傷寒五六日的時候,已發汗而複下之,此五六日的時候正是傳半表半裏的時候。表不解,沒有少陽病的證侯,發汗可以。但發汗表不解後要好好看一看,如果表不解用桂枝湯,不可吃一藥,得辨證,如果表不解,瀉下,總要使邪熱內陷,胸脅滿微結,胸脅滿為柴胡證,微結,裏麵微有所結,結得不厲害。但是有所結,我們用柴胡桂枝幹薑湯,就是個體會,各注家都沒這麽注,這個柴胡桂枝幹薑利於大便幹,這也奇怪,有人一看又有幹薑,又有桂枝,就認為偏溫,其實這個藥,大便稍溏,用它是要瀉的,所以微結,就是裏頭微有所結,不是結得不象陽明病及結胸病那樣結的凶。小便不利,渴而不嘔,因反複下之,喪失津液了,所以尿不利,同時也有誤下致氣上衝的關係,導致小便不下行,故有二種原因致尿不利,故桂枝用量多,三兩。氣往上衝,誘使水上而不下,可致尿不利,渴而不嘔,微結,胃裏頭有熱,渴,胃裏頭沒有停水,故不嘔,胃裏頭沒水有熱,但頭汗出,氣衝於上,氣往上行而不下,所以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就是有熱,往來寒熱就是柴胡證,是為未解也,未解也,有二個問題,一個多少有表證,一個少陽病裏頭微有所結,仍以柴胡為主治療,此方合用桂枝甘草多少有解表哇。在臨床上有無名的低熱,用此方很好,沒有其他的表證,但現些柴胡證,我用此方治低熱,治的很多,找不出來什麽原因,如肝炎低熱的用此方可解除。此主與小柴胡湯不同,裏頭不虛,不用人參,不嘔,也不用半夏,但是渴,所以用花粉、牡蠣,剛才講了,此二花解渴的力量很強,同時微結,這個花粉、牡蠣,花粉本身有潤下的作用,再加上鹹寒的牡蠣一起,有通大便的作用,用桂枝甘草湯治氣上衝,也就是小柴胡湯證,裏不虛,而不嘔,渴,有時氣上衝,有微發熱,即有表證,此方可以用的,其它的與柴胡證大致相同的,柴胡用的也相當重,半斤,即24克,花粉也量大,此藥苦寒治消渴,解熱有緩下的作用,對寬作用不如瓜蔞實,去痰寬胸就用瓜蔞,去熱解渴,用花粉。這個方子,在柴胡劑裏頭,慢性病用都好,為什麽?花粉這個藥是個補藥,有點強壯作用,常用滋陰,久病虛衰無力,心下多少有點滿,滿有二個問題,一個為有所結,一個為氣上衝,用桂枝甘草,有人看桂枝幹薑熱得不得了,其實桂枝我常用並不那麽熱,不象現在教材說的桂枝是大熱藥,其實這個藥最平穩不過,不是那麽熱,
第148條
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複有裏也。脈沉,亦在裏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複有外證,悉入在裏,此為半在裏半在外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不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傷寒五六日的時候,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這麽一種證侯,頭汗出,微惡寒,即表不解,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是柴胡證,是半表半裏的一種情況,大便硬是裏頭有所結,脈細者此病既有表不解,但表很輕,半表半裏也有,這個證侯也不很明了,沒有胸脅滿隻是心下滿,偏於裏,口不欲食,象柴胡證,大便硬是不裏實了,但脈不大,脈細,故叫陽微結,即陽明的微結證,這與上麵那條有關係,即與“胸脅滿微結”有關係。解釋陽證的微結與寒濕結胸。根據此證侯手足冷,又微惡,這種大便硬有寒濕結的情況,故要分析,陰證的那種寒濕結,整個邪鬱於裏它沒有表證。那麽微結,太陽證還沒罷,它一定有表而又有裏,那麽就分析上邊了,這個微惡寒就是表不解,那麽底下這個呢大多都屬於裏邊的病,尤其由於汗出,這是陽微證的一種明確的反映,這個汗出,尤其是頭出汗,都是熱往上衝的表現,假令是純陰結,那種陰寒的證侯它不得負有汗出的這種外證,悉入在裏,外邊不會先有熱象的,此為半在裏半在外也。那麽就上邊的證侯說,儼然半有表證,半有裏證的這麽一種情況,隨脈沉細,這個微緊不對嗎,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那麽這個是微結於裏,脈沉,雖脈沉細,這也不是少陰病傳裏而為太陰病的那種情況。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陰證沒有外邊有汗這種情況。陽明病發汗出,雖然是頭汗出它也是熱象。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少陰沒有頭汗出這種情況。那麽上邊的這些就是既有表又有裏,就是我剛才說的*口不欲食,有些是柴胡證,所以可與小柴胡湯,它也說的是“可與”,還要你斟酌,這個小柴胡湯這個藥啊,大概後麵也有,它也可以通大便。柴胡這位藥它對於疏泄胸脅這個部位很有用,它不是升提,後世醫家都說它是升提,它不是升提,它就起疏泄作用,尤其是瘀血證我們常常用小柴胡湯,尤其是大便幹,後邊不是有這麽一句:上焦得通津液得下。結於胸脅也就是熱與津液結於上,它不往下行,吃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和也能對微結證起作用。那麽如果使用小柴胡湯而不了了者還有大便硬,上邊這個證侯雖然減輕而不了了,不是整個去了,那麽這個時候得屎而解,可以在小柴胡湯裏有加大黃也可以,稍稍與調胃承氣湯也可以,這個他也沒指出來。總而言之,這個活動口氣在仲景這個書都是讓你在臨證中加析的,讓你辯證。這一段呢也都給搞錯了,主要的上邊提出的胸脅滿微結兩個字,它的口氣有這麽一段,那麽這個微結的時候用小柴胡湯是可以解決的,但結的甚那就柴胡解決不行了,起碼來個大柴胡。如果沒有柴胡證,柴胡也不能用了,這個柴胡也不是萬靈的藥,沒有柴胡證用的是有害無益,所以還是要辯證的。那麽大便硬,心下滿,又有裏,這個病要在我們臨床上很難辯,又有微惡寒手足冷,脈微細,假設在臨床上遇到這個病,你想不到用柴胡湯,是不是?那麽為什麽可以用柴胡湯呢?我們看一看,它這個主要是口不欲食,它前麵不是說了嗎,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這個病主要是這麽幾個方麵你得辯證,這個辯證不象咱們現在的辯證,這兒虛,那兒虛,瞎扯一大堆,主要是你得看應該看從哪一個,仲景最終極的辯證是方證,那麽哪一個方子適應,就是這個意思。這個不欲飲食,就是默默不欲飲食,就是小柴胡湯證。那麽當然這個是又有表又有裏,少陽病又忌汗又忌泄,所以見要是有柴胡證它既有表又有裏,所以他用小柴胡湯是最合適,但是他用一個“可”,可與小柴胡湯,沒說小柴胡湯主之,那麽道理在那呢?這個證不是那麽全備,不是柴胡湯證具,不是那麽全備。這一段在臨床上也常遇到這種病,病人呢是表裏錯雜不愛吃東西,這個一般的嚴重的感冒也常有這種情況,但是這個脈細,脈弦脈細,這都是近乎柴胡證,它不是太明確,它隻是口不欲食,那麽這一段呢,這個口不欲食上次我講了,這個柴胡證可以是口不欲食,摸摸不欲飲食,就是昏昏然的不願意吃東西,精神不好。那麽,在陽明病裏,咱們還沒研究,陽明病裏有熱,熱結於裏,裏頭有熱,它*食,陽明病,能食者為中風嘛。但是它要是內裏有結得相當厲害了,它就不能食。那麽這個呢,它要是真的結得厲害了,不光是頭汗出,陽明病是法當多汗,那身上是不斷汗出,蒸蒸汗出。那麽結得厲害它小便也數,手也汗出,甚至是譫語,這個它都沒有,陽微結,結得非常輕可見這口不欲食它不是陽明病,它是少陽病,所以他用可與小柴胡湯。這個小柴胡湯呢,我對於它的認識,它有一個疏泄的作用,咱們現在說的疏肝那,它不光是疏,它也有緩下的作用,後麵陽明篇有,所以胸脅滿,大便要是不通,與小柴胡湯,這個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合,這個胃氣不合,小柴胡湯咱們開始就講了,小柴胡湯它既是解熱劑,它又可以健胃安中,所以它裏麵有人參嘛。但是柴胡大量用,柴胡這個藥有些疏泄,也能通大便,所以《本經》上說是推陳致新啊,那麽如果是上有些熱結,它隻是心下滿,這都是上邊,對於胸膈這個地方有所揭製,柴胡就都疏泄了。所以小柴胡湯對於胸脅苦滿,它是通上焦,這塊兒有所結製,津液它不下,所以柴胡湯使津液可以下的去,大便也通。由這一段咱們也可以看出小柴胡湯它也有通大便的作用。所以我們在臨床上治感冒日久不了了,這種情形咱們是能遇到的,就是不愛吃東西,自己量的體溫還挺高,這個時候啊,表和裏,既有半表半裏證,又有柴胡證,不能用發法啊,泄下啊,不能用,所以這一段在臨床上很重要。那遇到這種病,腦袋出汗,惡寒很輕了,微惡寒,手足冷,容易看成是陽虛啊,容易看成是這個,但是呢底下又有大便硬,大便燥結,所以你的全麵看問題,這個病很不好措手的,那麽它說可與小柴胡湯,實在不好了,得屎而解,這個得屎而解也是比較含蓄的話,就讓你臨證適應用藥,也可以小柴胡湯加點兒大黃啊,或者用小柴胡湯加芒硝啊,或者用調胃承氣湯啊,稍稍的用啊,得屎而解。所以這一段是很重要的,上次我講時沒有這麽詳細解釋。我們這麽看張仲景的辯證啊,他不但辯六經,六經是六個類型同時它無一不在八綱中下手,你看看這就是表、裏、陰、陽、寒、熱、虛、實,就是這個東西,它不象咱們現在的這個辨證。所以讀他的這個書搞出很多門派不同,這東西就是各有所見。你看他這個書,它一樣樣排除。它肯定就是陽微結,從大便硬,心下滿來看問題的。也就是說這個微惡寒不是陰證,就是表不解。手足冷呢,它是由於衛虛,津液虛,不達於四末,手腳就涼,也不是什麽特殊的身寒。頭汗出呢就是陽亢於上,它就是辯的寒、熱、虛、實、表、裏,就是這個東西。然後在六經上看就是既有表,又有裏,又有柴胡證,就是少陽證半表半裏都有。那麽要是都有的話,表裏半表半裏,它從中治這是對的,由於少陽正是忌汗忌下,用小柴胡湯是非常好的。所以他用一個“可”,由於這個證它不太具備。所以他的論治是非常有分寸的,那麽這個呢,要求你在臨床上還要細辯。
第149條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複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那麽這一段呢,傷寒五六日,這都是去表而內傳的時候,起碼傳少陽的時候多了。嘔而發熱者,所以柴胡的這個使用啊,各方麵都得多看。前邊講的這個,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這是柴胡四證,四個主要的證侯。他後來又說了,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我們上麵看的口不欲食也是一證,這個嘔也是一怔,發熱不是柴胡湯的,柴胡湯是往來寒熱,可是嘔而發熱,柴胡湯是個解熱劑,那時柴胡湯證毫無問題,所以一證便是也得看全麵的問題。那麽我們對於柴胡湯的應用,在這些段落非得熟不可。假如我們在臨床上隻嘔,它不是柴胡證,隻是嘔,小半夏湯證,內裏有停飲,可以用小半夏,就是半夏生薑。那麽嘔而頭痛,這類是吳茱萸證。嘔而發熱,是少陽病,少陽病是少陽熱病,那是小柴胡湯證,這個地方非搞清楚不可。
那麽這個與小柴胡湯就對了,但是與他藥下之是誤治,那麽下之後病有的時候它變,那另當別論了。如果柴胡證仍在者,未因誤下,辨證,而且還是有柴胡證,那還可與柴胡湯,那麽雖然誤下之後,這個治法也不為逆,也是對的。那麽服之後呢,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這句話也不是說小柴胡湯是發汗劑。這個咱們講了,蒸蒸而振,這個人啊先感覺蒸蒸發熱,然後打顫振,就跟戰汗的前驅症狀差不多,先蒸蒸然發熱後來顫栗惡寒叫蒸蒸而振,那麽隨後呢就出現大汗,這個病就解了。這說明什麽呢?這是冥眩狀態,那麽他要是不吃瀉藥,開始嘔而發熱與小柴胡湯不會有這個情形的。那麽由於瀉後虛,人是正傷了,這個前麵也說過,凡是久病或者是正虛較弱,那麽這個藥再中病要發冥眩狀態的。這個冥眩啊,當大夫的也得知道,要不然啊你就跑急診室去了,那個非壞不可。我們遇到的病人啊已經吃了其他的瀉藥了,但是還是柴胡證,你就告訴他啊,你吃這個藥啊是這個情形,要遇到這個你不要害怕,這就好了,那要是找救急去就壞了。隻要是虛人,這個藥要中病常常發生這種情況,古人還有這樣一句話:“若藥不冥眩,絕既不療”這是《尚書》上的話。那麽這個地方非好不可,徹底好,這是好事不是壞事。但是病家和醫家都得知道,這要是不知道,這還了得,冷成這個樣子,還出一身大汗,這個壞了,這是頭一段。
第二段呢也相當重要。第二段他說的大陷胸湯證,半夏瀉心湯證和柴胡湯證的一個鑒別法。若心下滿而硬痛者,心下就是指的胃,硬痛就是我們前麵講的那個熱結於裏,不但硬,而且疼,這個就是大陷胸湯證。但滿而不痛者,心下這個部位,隻是滿,硬滿,但是不疼,這是半夏瀉心湯證,這是痞。這個為什麽也叫痞?這個半夏瀉心湯證本來是人參湯證,心下痞硬。可是裏麵也有黃芩、黃連,就這個方藥咱們來分析,也有邪熱內陷的這麽一點,也有黃芩、黃連嘛,所以也管它叫做痞,也叫瀉心湯,其實它的這個心下痞硬瀉心湯證,是胃虛邪湊的這麽一種病,後麵有解釋啊,現在我先這麽說。
那麽這個柴胡劑啊,它是脅滿,兩側,不是心下。這個心下滿也有脅,牽引到心下,它必脅滿,所以它才說柴胡不中與之,這一句話就說三個方劑的鑒別點嘛。一個心下滿硬痛,這是大陷胸湯證。隻是心下滿而不痛,這是半夏瀉心湯證。若是胸脅滿,是小柴胡湯證。它主要是三個,看起來是兩個,其實含義是三個,柴胡不中與,這一句話就包括了。我們看看這個半夏瀉心湯,半夏、黃芩、人參、幹薑、甘草、黃連、大棗。它這個人參,這個藥啊,我們現在有些人老想吃參,它不是個萬靈的藥,人虛,它是補虛。這個藥也有它的證侯,這個人參補虛啊,它在於胃虛,而且陷心下痞硬的這種情況才能用,這是根據張仲景的這個書,我們平時用它呢,也是健胃,如果胃實,那沒有用人參的,那不是一個好藥,那是有害無益。咱們說它補氣,也有道理,這個氣就是津液啊,它是來自於水穀,化生於胃,你胃要不好,這個就是津液不行而氣虛啊,那個氣就是指的津液說的,咱們上邊說的手足冷就是的,手足冷,胃不行津液,津液不達於四末就冷,那麽這個方劑它用人參健胃而去心下硬,它主要是硬,心下痞硬,那麽它也有邪啊,不是沒有邪啊,胃虛客邪之氣都往胃上去,所以它用黃芩、黃連以去熱邪,這個也叫心下痞硬。那麽半夏、幹薑,我們看金匱要略有半夏幹薑散啦,它止嘔。那麽人參與甘草大棗合著都是健胃安中的藥,都是甜藥。所以這個方子又能治嘔,有半夏、幹薑,有人參、黃芩、黃連也能治心下痞硬,它非心下痞硬不可,隻是心下痞不可。那麽半夏和幹薑都是辛味,幹薑更溫,都是去水的,不光有熱,同時有胃虛,同時這個水也往上湊,胃中有停飲,所以這個方劑啊,裏頭有滲水聲,肚子裏麵瓜拉瓜拉叫喚,另外它還有腹中雷鳴,大便塘泄,這個方子全治的。那麽在這兒呢它隻是提一個心下滿,這不是全證。全證:嘔而心下痞硬,腹鳴,它必有這些證侯,或者下利,它下利也治,那麽這個方劑也是常用的方劑。我們現在對於胃腸功能紊亂,用現在的話說,這個方劑都常用的,又有嘔,大便又塘泄,肚子瓜拉瓜拉叫喚,心口這個地方覺堵塞,不願意吃東西,這個方劑都常用。
第150條
太陽少陽並病,而反下之,成結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漿不下,其人心煩。
太陽病不可下,少陽病也不可下,我們講到少陽篇就更清楚了,這個大夫啊,而反下之,大夫無知啊,而吃下藥。那麽這個太陽少陽,這都是個熱病,都是熱啊,陽性病啊。它一下虛其裏,這個表邪外邪,外邪指的是少陽的邪,在衛外。表邪也就是太陽之邪,在體表。趁衛氣之虛都陷於裏,那非成結胸不可,所以成結胸而心下硬。這個結胸心下硬,不光硬它必疼啊,因為前麵有解釋,……不但邪熱結於上而為結胸,同時邪熱也陷於下而下痢不止。那麽上文所解,所以水漿不下啊。其人心煩,煩躁不安,那麽這個病呢是個厲害的病,看它樣子。所以仲景也沒出方,那麽也就是說,太陽少陽並病更不能吃瀉藥,瀉藥能夠造成危篤重症,這病不好治。這個結胸證非攻不可,下痢不止你什麽攻,所以這個治病怕這樣的,攻補都是兩難措手,一治下痢吧,上邊堵著呢,結著呢,也沒好法,所以他也沒出方,而且人又心煩不已,這都是一個不好的現象,所以這是一個危篤重證,難治!所以他也沒出方。這就警戒人了,那麽這個病不要隨便吃瀉藥啊。
第151條
脈浮而緊,而複下之,緊反入裏,則作痞,按之自濡,但氣痞耳。
脈浮而緊,這是邪在表了,這是太陽傷寒脈,那麽這依法當發汗,而反下之,這也是大夫誤治,緊反入裏這個緊啊當邪字看,緊反入裏沒法講啊,就這個邪反乘下後之虛而陷於裏,那麽所以它變成痞,痞又是指心下痞呀,這個結胸,甚者是結胸,那麽輕者為痞,這個病不在陰在陽,那麽開始的時候病發於陽,下之則成結胸,病發於陰,下之則成痞,那個痞是痞塊的痞,與這個不一樣,這個慢慢地弄明白,後頭還有。那麽這個心下痞滿,這個否它是卦名,天地否嘛,這個卦謠啊,所謂地氣為上升,天氣為下降,所以地天泰,這個地在上,就是這個坤和乾,這是一個地天泰。地氣在上頭,天氣在底下,那麽也就是說天氣得下交,地
氣得上升,地氣上升為雲,天氣下交為雨,這個萬物才能繁榮,所以這叫天地泰。那麽如果天不下降,地也不上升,這叫天地否,乾坤,上頭是乾卦底是坤,那就壞了,那就是否塞不通了。那麽這個書上啊,古人是借用了,這個痞是怎麽回事呢?就是上下不通,它有這個,痞滿,但是這個痞不是痞塊,按之自濡,拿手按它呀,不抵抗,沒有抵抗力,所以但氣痞耳,隻是。這個氣呀,也要活看,不是那裏頭有氣,古人凡是無形體的東西都叫氣,明白了吧,咱們說這個天氣熱,這也是氣,比如說人有勇氣,這勇氣是什麽?就是無形體的東西,它可以有一定的作用,這古人都叫做氣。那電氣也是,電氣這都是氣。所以這個氣痞呀,不是這裏麵存住氣了,那麽講也錯了,就是沒有實質的東西。那麽現在指什麽呢?還是有炎症總而言之還是有炎症,他就用瀉心湯嘛。
第152條
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蟄蟄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幹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裏未和也,十棗湯主之。
這段可不好講了,一般注家都搞錯了,他這個病呀,開始太陽中風,下利嘔逆,這說的什麽呢?這說的葛根湯,葛根加半夏湯。翻到32條葛根湯都知道了。太陽陽明合病,必下利,若嘔者,加半夏湯主之。他怎麽擱個太陽中風呢?這就是古人以方藥立證,就給證歸一個立字而已,你看葛根湯這個藥,他是桂枝湯為基礎,桂枝湯加麻黃、葛根,這麽一個藥,桂枝湯治中風啊,所以古人也叫中風,他和大青龍湯一樣,大青龍湯也有桂枝的關係,那個都包括桂枝去芍藥湯,他也叫太陽中風,可是他沒有中風證候,脈緊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葛根湯也是,你看葛根湯惡風兩個字,古人的意思中風就怕風啦?其實這是存在問題的,但我們這一點要知道,在臨床上,葛根湯這個藥啊,他惡寒甚都惡風,大青龍湯也是,所以我們在臨床上遇到表證啊,惡寒特別厲害,同時發燒,這個不是葛根湯證就是大青龍湯證,這兩個方劑也好辨別了,葛根湯證是項背強幾幾厲害,大青龍湯證是煩躁的厲害,他得有熱,熱較裏突出,這得思考,大量的思考,那麽古人說中風也有道理,他是有這個桂枝證氣上衝的厲害,葛根湯就是由於氣上衝啊,體液不向下走,處於上邊所以項背特別強,這個項背強達到高度就要抽了,就因為氣上衝的關係,所以就用桂枝,由於這個征候裏包含著桂枝證,所以古人管葛根湯叫太陽中風,那麽這個病應該是這樣的,你們看下葛根湯,應該是太陽中風,頭痛發熱惡寒這個病,同時呢有下利或嘔逆,這是說表證這一方麵,同時還有下邊這些東西,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啊,在《金匱要略》裏頭是指懸飲了,這個飲積與脅謂之懸,脅的一側,我們現在嚴重的心膜炎哪等等,類似這類的病,他還兩種病,這個懸飲須攻,但是他有葛根加半夏湯證,這個頭痛發熱惡寒,脈浮又嘔吐又下利,同時有這個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這個懸飲內痛的征候,這個應該先解表,所以他說表解者乃可攻之,乃可攻之指的下邊說的,並不是指下利嘔逆呦,下利嘔逆用十棗湯那可不行你看這文章,錯語的厲害,很不好懂,他本來是十棗湯證,同時又有葛根加半夏湯證。所以太陽中風下利嘔逆,這是葛根加半夏湯證。那麽必須表解乃可攻之,表解用什麽,舊用葛根,葛根加半夏。所以底下這一套,都是吃完這個藥之後啦,其人蟄蟄汗出,發作有時,頭痛,這十棗湯也有頭痛啊,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那這個時候他不是下利嘔逆啦,是幹嘔短氣,沒有下利嘔逆了,是吃過葛根加半夏(湯),下利嘔逆隨著表證全解了,隻是幹嘔短氣,他為什麽感到短氣?有水飲在裏頭啊,要短氣沒有水飲他也幹嘔但是他不象下利嘔逆那個樣子,所以底下說汗出不惡寒,可見以前是惡寒,由於蟄蟄汗出他就不惡寒了那麽這個時候,他底下說表解裏未和,這是表沒有了,隻是裏未和呀,十棗湯主之。有很多注家都這麽給講的,說有發燒怕冷,要吃解表的藥,表解了,又有下利嘔逆,這都擱裏頭了,就用十棗湯。這個用十棗湯的藥相當厲害呀,瀉下相當凶,下利嘔逆能吃這個藥嗎?沒有這個事.這一段你們看看注家那本可以參考一下。這個勻兩頭看,一個是發汗以前,吃葛根加半夏以前,他有下利嘔逆頭痛,發熱惡寒,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那麽經過服葛根加半夏之後,沒有下利嘔逆,發熱惡寒,這都沒有了,隻是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幹嘔短氣,這是吃完葛根加半夏的證候了,根據這個來說,這是表解裏未和也,應該用十棗湯。那麽這三個藥啊,芫花、甘遂、大戟,這都是下水的毒藥,這都有毒,所以用量都特別的輕,瀉下相當的重,我們看看方後注的說法。上三味等分,各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內藥末,強人服一錢匕,就是壯實的人可以給到一錢匕,這個匕是古人盛藥的器皿,就像現在小勺似的,古人的一錢就是現在的三分了,強人吃這些,羸人服半錢,瘦弱的人吃半錢,半錢那很少了,一分半,溫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瀉的少而病還不去,明日更服,一天不要連續吃這個藥,這個毒藥,但他也毒不死人哪,加半錢。明天吃的藥量稍稍加一點,吃一錢的吃一錢半,吃半錢的增加到一錢,得快下利後,糜粥自養。快下利,這個藥我用過,下利非常的凶,這時候停藥,糜粥自養,這麽凶的藥能治嘔吐下利嗎?不能。這三個藥啊,芫花、甘遂、大戟這三個藥差不多,都是下水的藥,那麽擱上大棗,這個妙不可言,大棗這個藥,古人方子中用猛峻的藥都用甘藥調和,都用甜藥,甜能補脾呀,就是安胃,你不顧正不行啊,胃不都給治壞了嗎,所以胃不能給治壞,他為什麽不要甘草而用大棗啊,大棗這個藥,甜藥之中能利小便,能去水,既能顧正而製這個毒藥,同時也能去水,可是這個棗得多用,藥隻是用幾分(按現在說),就擱上十個肥大棗,藥如果多用大棗也得多用,所以這個方子我常用,他不但治懸飲這類病,凡是胸水都能治,甚至有時也用來治腹水,真正的實證的腹水也可以用,但不要這麽用,.我用這個大棗最少用半斤,有時我用一斤,這大棗先煮他,煮得沒魂似的,把披和核挑出來不要,隻是湯和棗肉都在裏頭,我用湯劑不用這個粉劑,這幾個藥芫花、甘遂、大戟,我都用二錢到三錢,用的好象挺重的,其實沒多大關係,你要這麽大量的棗,把這麽幾味藥擱到棗湯裏煮,要大沙鍋,要一斤得用大沙鍋,擱裏頭煮,煮一個差不多,把藥撈出來,就喝這個棗湯,吃棗肉,讓他少吃,一下子吃多少?那得瀉的不得了,一會吃一點,稍稍的下了,那就暫停,我這麽治好很多人,尤其胸水,相當保險,你們可以這麽用,心裏沒底擱二錢也行啊,不過這棗必須得擱,沒棗可不行,我就根據這個來用這個湯劑的,在胸水、腹水我都用.必須得加小心,所以古人在這上頭是特殊注意的。
第153條
太陽病,醫發汗,遂發熱惡寒,因複下之,心下痞,表裏懼虛,陰陽氣並竭,無陽則陰獨,複加燒針,因胸煩,麵色青黃,膚閏者,難治;今色微黃,手足溫者,易愈。
太陽病遂發熱惡寒,這是一個褒貶之詞,遂用的非常好,太陽病不是可以發汗嘛,發汗了,遂而到發熱惡寒了,他說的是太陽中風證誤用麻黃湯了,重劑發汗了,錯了!隨便吃發汗藥可不行,咱們在臨床上也不斷看到這些問題,太陽病本來發熱惡寒,遂發熱惡寒,更加重其發熱惡寒了,這個頭前也有,所以這個發汗啊,不合法,但傷其津液而表不解,大汗淋漓病必不除嘛。大夫一看發汗不行,又給吃瀉藥,這就瞎胡來了,這古人也是有一個中醫的陋習,大汗過去不好了,吃瀉藥,這都不對,你得看他症狀,(開始)發熱惡寒,還發熱惡寒,表還沒解嘛,表還沒解還當解表,但是必須用桂枝湯,如果正虛可以用新加湯啊,加芍藥、生薑、人參,這都可以的,可是這個大夫又給吃瀉藥了。那麽表邪內陷,心下痞。發汗虛其表,下之虛其裏,所以他說表裏俱虛呀,脈內營虛,脈外衛虛,就是衛氣,所以陰陽氣並竭,就是脈內、脈外的液體由於汗下失法多喪失了,都虛竭了,無陽則陰獨,古人以這個正氣叫做陽,陰陽氣並竭,古人總而言之叫做陽氣。陽就指的精氣,陰就指的邪氣,這個也是,無陽則陰獨,正氣沒了,而邪氣獨存叫陰。陰陽氣並竭,下麵又無陽則陰獨,這話不成話呀?他這兩個所指!頭一個指的脈內、脈外其氣俱竭,第二個(指)正虛竭而邪獨在,是這麽一個問題,這個地方要搞清楚。大夫一看不行了,人也虛下來了,他又加燒針,這燒針更不對頭了,燒針也是發汗,他本來就津液亡失,這個邪獨留,這個燒針熱反不行,而再一次大汗,反傷其正,正益虛邪益盛,所以他才胸煩。這個胸煩談的是心髒嘍,陰陽氣並竭,不足以養心,心煩而不安了。麵色青黃,青黃,咱們說黃中攙雜鐵青色了,那古人說是木來克土了,其實他就是光色無澤呀,黃而不潤,暗中有青,這叫青黃。膚閏就是肉跳,組織失去營養了,也是裏頭沒有滋養的東西了,所以他跳,虛的相當厲害,難治,這也是個難治的病了。上麵那個太陽少陽並病下之後,一方麵心下硬,微結胸,一方麵下利不止,也是個難治的病。難治就是不治!今色微黃,要是微微有點黃,尤其手心溫者,衛氣還在呀,手足溫,也就是衛氣還能達到四末,那竭也沒有竭到那個份兒上,所以還可望之生,還能治好還能治。有很多疾病啊,古人有句話,“不藥,德中醫”呀,有病了別吃藥是從這來的,一吃藥就容易藥死,上麵就是嘛。底下呢,就要講心下痞了。
第154條
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至於這個地方呀,有熱,浮也主熱,那麽熱結的淺,脈也浮,不沉,隻是關脈稍稍浮有熱,而結的不重,所以脾是常這個樣子的,這裏結在上麵,心下痞按之濡,裏麵沒有東西,所以胃也不虛,胃虛非痞硬不可,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大黃配苦寒藥可下熱,所以叫瀉心,心就是火,就是去火,下火的意思,大黃黃連二味藥,但是量不重,大黃二兩即六克,黃連一兩即3克,以麻沸湯一升漬之,泡一下,須臾去滓,分二次溫服,也有人說生大黃瀉下不厲害,就看怎麽用大黃,有時瀉心湯比承氣湯還凶,這都是不看藥量及用法,少放大黃,則瀉不會重,相等分量生大黃當然比熟大黃厲害。且煎生大黃比漬生大黃更有力,有效成分提出多故有力。漬是泡一下即可,我常用,我們用它不用絞去滓,就拿此方用開水泡一下就可以,少用點時間,把大黃取出,下次再用,這個不大瀉,非要這樣用,否則瀉下重。如柯韻伯等認為此藥下的了不得,心下痞按之濡,怎麽能吃生大黃?其實不大瀉。這個藥非常的好,但是大黃黃連瀉心湯用的機會不多,我都是用大黃黃連黃芩三黃劑,不隻治心下痞,還治衄血,吐血都有效,尤其衄血,百發百中,小兒衄血,都用此種法子。
林憶等認為大黃黃連瀉心湯就是三黃瀉心湯,是從附子瀉心湯推測的,我認為有道理,但是隻給大黃黃連行不行,我認為也行。當然不如三黃瀉心湯好,這個方子常用。所以大黃、芒硝等藥,你配伍什麽,就是什麽作用,如前麵的大陷胸湯,配甘遂下水的藥,就下水,配苦寒的藥就下火,配消食的藥就消食,所以大黃橘皮湯,橘皮是一個消食的藥,就是調胃承氣湯給點陳皮也就該很好,配厚樸、枳實就消脹滿,所以大黃、芒硝我們認為是一個驅毒藥。
第155條
心下痞而複(不是“後”)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
心下痞指上麵的心下痞、按之濡,而複惡寒汗出者,這個惡寒,不是表證,是一個陽虛的樣子,汗出是虛,與前頭有“汗漏不止”的情形一樣的。這裏沒有衰證,既心下痞,隻惡寒而不是發熱,而再汗出,這是虛衰的樣子,所以用原來瀉心湯解痞,加附子扶正,有人說附子是回陽,治陽虛,這也不免片麵,附子既能亢進機能的藥,哪個機能陳衰都好用,所以小便失禁可用,心衰等可用,後麵通脈四逆湯就看出來了,那是心衰厲害重用附子,故此藥能振奮機能,單獨說能回陽(機能陳衰都見於陰證)是不全麵的。這裏雖有心下痞,但機能陳衰,故外麵一味惡寒,同時汗出不已,汗出用附子是因皮膚失其收攝,即脫汗,虛的特別厲害,故在瀉心湯加附子,惡寒是正虛,正虛皮膚失去收攝而汗出,附子可振奮這些機能。
所以附子瀉心湯證是瀉心湯,而陷於陰虛的證候,這個陰虛是陰證的虛證,即是虛,且又為陰寒證的合稱。
第156條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心下痞,也有水飲造成的,本以下之,心下痞,本來由於瀉下之後而心下痞,用瀉心湯是對的。便服後痞不解。那麽此不是三黃瀉心湯證,用此方就不行了。其渴而燥煩,同時小便不利,用五苓散才對的,就是水代謝機能差,主要是小便不利,飲多少水都不吸收,但組織缺乏營養,還是渴的厲害,所以渴而燥煩,所以我給人治病,我讓人不禁口,病人缺什麽,生理上就會想什麽,想吃什麽就吃什麽。不想吃不要強求,否則非壞不可。肝病要營養,本來不能吃湯,非要吃湯,非壞不可,這裏因小便不利,水不能被吸收,把廢水一去,新水就吸收了,就好了。這裏心下痞就是水在那裏堵住了,要注意辨證。這一段可見,心下痞,瀉心湯不是萬能的藥,得辨證,要是渴口燥煩,小便不利之心下痞,得用五苓散。
第157條
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幹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
傷寒依法當發汗,發汗汗出,傷寒在表之證已解了,可是裏麵出問題了,但這並非發汗造成的。此人可能胃根本就不好,平坦就有,但不明顯,大病之後就表現出來了,胃不和,心下痞硬,幹噫(即是噯氣),食臭(傷食的味),食物不消化的味道,脅下有水氣,脅下就是心下,腸子裏麵有水也為脅,腹中雷鳴,水走腸間有怕,且聲音大如雷,下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這個方與半夏瀉心湯是一樣的,隻不過是在半夏瀉心湯中加生薑,幹薑減量。此方噯逆較明顯,生薑配人參、甘草、大棗更能健胃,所以生薑特別加量,看起來上方沒什麽區別,但臨床上體會,凡是腹中雷鳴,心下痞硬,嘔逆下利或不下利,開噯食臭最重要,如果有幹噯食臭用半夏瀉心湯不行,這是二方主要不同點,其他的都差不多,此方子偏於一般的胃腸炎的機會多。
用此方要注意一點,用此方容易發生暈眩,本來治嘔吐下利的,吃此藥後反倒吐的厲害,瀉利無度,這不要怕,必好不可,此方去水氣的,力量相當大,薑加重了,半夏、幹薑皆溫中去水,半夏下氣去飲。有緩利的,大便老溏,同時有傷食的,吞酸,用此方有良效。但有時有此種冥眩的情況,是發揮作用,而一時出現一種特殊的狀態。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生薑瀉心湯都是常用的。
第158條
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幹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複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主之。
這一段不僅說甘草瀉心湯,同時給上麵二個方劑,心下痞硬作解說。傷寒中風,無論傷寒或中風,依法全應汗而解之,而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因瀉藥,熱邪內陷,而為協熱痢,下利日幾十次穀不化,是因瀉下憶,不是胃不消化。腹中雷鳴,與半夏瀉心湯一樣,心下痞硬而滿,也是半夏瀉心湯的痞硬而滿,因瀉下的作用傷了胃氣。幹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硬,見病未盡,複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不是陽明病,熱結於裏。但以胃中虛,本不虛因瀉藥而致胃虛,所以客氣上逆,不但外邪因胃虛而入內,而裏麵的水,也為客氣,也往胃上湧,逆於上,故使硬滿。甘草瀉心湯主之。此方變化更小,隻是反甘草增量,由三兩變為四兩,甘草主要緩急迫,這裏心煩不得安,用甘草緩急迫,但此方也不隻限於這個,金匱要略有,口腔潰瘍類的病,挺奇怪的,非肯效,也要加減。凡是胃腸炎類的病,久而不愈,用此三方得當都有效。臨床上經上大便溏,不愛吃東西,惡心肚子叫,心下痞硬,很多的,用此三方,偏於下利,幹噯食臭,用生薑瀉心湯,沒下利隻嘔,心下痞硬腹中雷鳴用半夏瀉心湯。
第159條
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複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複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
本來是太陽傷寒,治錯了,當汗,反服下藥,所以下利不止,心下痞,這也是心下痞硬,一方麵協熱利,虛其胃。服瀉心湯已,指甘草瀉心湯,病已,就是病好了,不利了,但是醫生還以他藥下之,利不止,再吃瀉心湯也止不隹了,就用理中湯,利益甚,這是由於一再用巴豆劑下之,使腸道滑脫不收,理中者理中焦,治胃虛寒,此利在下焦,反複大下,使大腸失去收澀,在下焦,應用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此為收斂固腸的辦法。吃此藥還不止,是水穀不別了,當利小便,故此時必有小便不利,一利小便就好了。
這說明由於誤下,而造成利不止的病,在下焦有二種不同的問題,一個是大腸滑而不收,用赤石脂禹餘糧,另一個是水穀不別小便不利造成的,就利尿。赤石脂禹餘糧,此二藥固澀力量相當強,但真下有熱不是虛脫時此藥不可用,如痢疾等,久利滑脫不止可用。便血的可用桃花湯,後麵有的。
第160條
傷寒吐下後發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脅下痛,氣上衝咽喉,眩冒。經脈動惕者,久而成痿。
這段是承上麵67節,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主之。前麵是脈沉緊,此為脈甚微,此說明太陽傷寒應發汗,無論吐或下為誤治,如表不解則氣上衝,氣上衝則裏飲伴氣上衝往上來,故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都是水挾氣往上衝表不解的關係,此時更不能發汗,前麵講了,如果裏麵飲氣發作,萬其飲上於心下,心下有水氣表不解,非利水不可,再發汗動其經脈身為振振搖。此段傷寒吐下之後,表不解,下麵的症狀發現了,起碼是氣上衝(表不解嘛),沒有水還好,但此人素有飲,飲必伴氣上衝而逆於上,就是心下逆滿氣上衝胸,水往上,則頭暈,所以起則頭眩,可是脈沉緊,吃苓桂術甘湯就好了,桂枝甘草解表治氣上衝,再加利尿藥就是苓桂術甘湯,表裏都好了,可又發汗,“傷寒吐下後發汗”,是接 67條說明,吐下虛其裏,汗又虛其外,所以這個人虛熱不退還煩,表不解嘛,不去水則表不解,可是脈甚微。吐下發汗皆傷人體液,所以脈微是亡陽,亡陽是亡津液,“八九日”,由吐下,又發汗,八九天後,心下痞硬,不是心下逆滿,是虛的厲害了,發汗也虛胃,胃虛客氣往上來,所以他痞硬。客氣就是水,脅下痛是衝氣和水往上攻的厲害,氣上衝咽喉,不僅氣上衝胸,還衝咽喉,比64條更重了。眩冒為水上衝所致,冒為頭重,眩為暈眩,經脈動惕者,經脈跳動,久而成痿。可見水飲危害相當重,如治療不當,就可能久而成痿。這個病怎麽治療呢?如果沒陷入純陰證,還可用苓桂術甘湯,如果陷入陰證,用真武湯類,看具體情況。
第161條
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複代赭石湯主之。
太陽傷寒,經過發汗吐下,病好了,可是出現裏虛的情況,心下痞硬胃虛了,這也由於吐下之後,大病之後胃氣虛,氣逆而為噯氣不除,旋覆代赭湯主之,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此人素日胃就不好,可沒明顯發作,由於外感,經服藥,吐下等傷胃氣,新得的病好,但素日胃的疾患明顯發作,心下痞硬,就是人參證了,為胃虛,邪飲趁胃虛而往胃上來,故心下痞硬,邪氣上逆,故噯氣不除,應用旋覆代赭石湯主之。此方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生薑瀉心湯大有相似之處,也有人參、生薑、甘草、半夏、大棗,為健胃治逆的,治嘔逆,另外加旋覆花代赭石,旋覆花是下氣去結氣的。代赭石是收斂性健胃藥,此藥在治本病不要重用,多用反傷胃,後世說是鎮重使逆氣不往上來,其實是收斂性的健胃藥,有點補益的性質,此藥重用,對胃不好,所以用人參、生薑、甘草、大棗、半夏,就是健胃降逆,用旋覆下氣去結氣,代赭有點健胃鎮逆作用。此方與前三瀉心比,沒有芩連去熱,也不解煩,也不治下利,此藥在臨床上對胃的疾患,經常有噯氣不除,與生薑瀉心湯噯氣食臭,不同的是,有下利,而這裏沒有,反倒治大便幹,對便秘,此方有效。旋覆代赭往下性的力量相當大,此方治胃疾之噯氣與陳皮之噯氣不同(橘子薑湯,也治噯氣),後者之噯氣是,覺得悶打膈後舒服,希望打膈才好,為橘皮證,茯苓飲也有此證侯,一般胃不好,食欲不振,有逆氣,但打膈較舒服,主要以痞悶為主,用茯苓飲就好,健胃行氣利水,而旋覆代赭石不是的,它是苦於打膈,噯氣不除嘛,難受,故此方有治噎膈的機會,就是胃食道發炎,癌證等打噎相當凶,用此方好。另胃泛酸,胃痛、打膈、大便幹,此方好使,如果酸太多,可加烏賊骨,注意大便稀不行,用茯苓飲比較好,這些都是常用的方(56:00)苦於噯氣所以說“噯氣不除”
第162條
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
下之後表不解,一般說應該用桂枝湯,但有些例外,尤其在此與桂枝湯有些相反,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也治汗出而喘,喘也是氣上衝的反應,但這裏不是的,這裏是裏有熱而汗出,表不解,故還喘,有麻黃證之喘,但麻黃湯是不汗出,裏有熱陽明汗多汗,熱壅於裏,蒸汗於外。所以不能用桂枝湯,因裏熱不能用桂枝,所以麻黃湯把桂枝去了,加去熱之石膏,前麵講了麻黃配三膏反能汗出,麻黃配桂枝必能出汗,而且桂枝不利於裏熱,所以不能桂枝加厚樸杏子湯,故說“不可更行桂枝湯”,“無大熱”,陽明病裏頭大熱,蒸蒸發熱,如果是此種發熱麻杏石甘湯就不行了。雖然有裏熱,但不到陽明病的程度。這與桂枝湯的汗出不一樣,這裏汗較多,且味重,桂枝湯證的汗少,稀薄無氣味。故治喘,如果有熱,給石膏比較好。在肺炎初期可用,但不能頻繁用,隻要符合這種情況,汗出而喘才可用,仍要辨證,小兒多。沒有汗也可用。我給我兒子開此湯,那時他隻有4歲,出疹子,我不在家,他奶奶給吃牛黃丸,那花太涼了,當我回來的時候疹子回了,喘而無汗,臉紅昏迷不醒,很危險,他舅舅正學醫……嘿,來了開了方子我不同意,全是一種還是解表、祛熱、解毒,這種套方,我說不行吧,等客人走了,我跟他舅舅商量,我說就吃麻杏石甘湯,……就開這個,開這個哪,石膏用得少,麻黃用得多一點,他吃了,慢慢的腦袋見汗了,就吃這個,後來沒再吃藥就好了,他那也是……並發肺炎,你看這個好了之後,他舅舅說的,哎呀,咱倆這……,他沒有汗用這個行嗎?我說沒關係,石膏清熱不一定有汗,這是我頭一開始給人家開方子,還是給我兒子,那時我才二十六七歲,我的孩子四歲。
第163條
太陽病,外證未除而始數下之,所以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裏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
太陽病外證未除,當然這也是指發汗藥了,但是脈還浮,應該繼續用桂枝呀,外證使用桂枝是這麽說的,外證還沒拉倒而數下之,連續給吃瀉藥,所以協熱而利,使這個邪熱陷於裏,協同瀉藥而為熱利以下,而為協熱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這個數下……所以心下痞硬,心下痞硬就是胃虛了,表裏不解者,太陽病外證本來未解,三翻二次給吃瀉藥,一方麵得協熱利,一方麵表也沒解,桂枝人參湯主之,就是現在所說了人參理中了,以人參湯理其中,也是胃虛衰了,那麽以桂枝甘草湯而解其外,他這個桂枝人參湯就是桂枝甘草湯與理中湯的合方,你們看看對這個人參治心下痞這個就看出來了,那麽這個方子心下痞硬就是人參湯,所以他是治胃,我們用人參啦,總得在這裏頭看這個藥物的應用你才明白,所以人參不是萬能,它是治虛,但是在胃有胃氣虛而又有心下痞硬的這麽種情況用它是最好的,所以古人就在這時用,你看看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生薑瀉心湯,旋覆代赭石湯,你這個你都看出來了,那麽這個理中湯呀,主要的是胃虛心下痞硬,人或者有嘔呀,大便稀呀,它由於胃衰造成的,那麽這個協熱利,這個利下不止應用這個理中湯是健胃治下利,用桂枝甘草湯呢解外。
第164條
傷寒大下後,複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這個太陽傷寒,大下是非法的治療了,應該先發汗,大下當然不好,他一看不好,他又複發汗更錯,既大下表不解,依法應用桂枝湯,不能用麻黃湯,他這個複發汗就是指麻黃湯,那大汗出,病並不解呀,他的表還不能解呢,所以他一方麵由於他這個大瀉下使致表邪內陷而為心下痞,一方麵由於發汗又錯,所以仍然惡寒而表不解,要吃桂枝湯他就對了,那這個表不解而有這個心下痞,那麽應該先解外而後攻裏,所以他說不可攻痞,當先解表,這是根據這個規律了,所以在臨床上,如果要是用這種裏實需要用攻下的藥,那你看外,要有表證,你先解表,這是定法,如果裏麵要溫,你先救裏而後攻其表,所以這個他那個太陽篇他這個都講了,他應是這個表證與半表半裏與裏證的相互關係治療定法,他在這裏都講了,太陽篇的特別多,我們到陽明病到少陽病,他講的都少了,他原來在這裏都講了,那麽這裏你要注意了,如果用攻下的藥,有表證在,應先解表,我們頭前講的十棗湯都是的,十棗湯你也不能先用十棗湯,要攻呀,所以得先解表,表解之後,那你再攻裏,所以是裏未和,表解裏未和呀,所以用十棗湯,這也是一樣的,一個痞,他用大黃黃連瀉心湯,他這是一個攻的一種,這都講的頭前了,這個大黃黃連瀉心湯,也講在頭前了,這個解表呢,所以這個津液已經喪失了,這個解表不能用麻黃湯,必須用桂枝湯,頭前大下之後表不解,也應該用桂枝湯,所以他這個複發汗就是用的麻黃。
第165條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心中”不對的,是“心下”,把它改過來,這個心中呀常指心髒說的,這個心下指的胃說的,就是在心口這位置,心下痞硬,嘔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這形似太陽傷寒,汗多發熱,但是他沒有畏寒啦,所以汗出不解,心下痞硬,這個心痞硬是個實證,不是我們說的人參那個心下痞硬,這個就是心堅滿,嘔吐而下利者,同時嘔吐與下利,這個大柴胡湯主之,那麽個病指的是什麽呢,就急性利疾,這個很多呀,這個急性痢疾呀,他來他也發熱,但是有惡寒呢,我們用葛根湯就對了,這個要注意,這一段啦,應該與葛根湯有個鑒別,咱們頭前講了,太陽陽明合病,必下利葛根湯主之,那個絕對的純粹是太陽病,還有惡寒脈浮,他這個有下利,解表下利就好,那麽如果也是發熱汗出,也惡風或惡寒,但是脈緩弱,那是桂枝湯證,所以我們在後頭有,到太陽病篇有,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那個跟用葛根湯是一個道理,所以我們在臨床上,遇到這種痢疾呀,如果有表,實痢可用葛根湯發汗,虛痢可用桂枝湯解肌,這個表解,他這個痢疾呀,大致就可以好,就是不好,也減去凶勢,你再……治療,他也比較容易,那麽這個呢他不是傷寒發熱,他沒有惡寒,那麽這也就是給誤治了,所以發發汗不解,同時馬上這個病就來了,心下痞硬按之也拒按,也疼,也準疼,嘔吐而下利,上頭嘔吐,下邊利下,這個病很多,我曾經,這個急性痢疾如果有熱的話,或者惡心、嘔吐,這個柴胡湯,這個心下急呀,咱們頭前已經講了很多了,心急,他這個痞硬與那個是互詞,急就是這個位置覺得弊得痛,這個急,不寬楚嘛,這個李東垣,他注的就是不寬快,不寬快就是緊,同時他這個痞硬,……裏頭有東西了,痞硬,嘔吐而下利了,這個很多,開始就用大柴胡湯,那麽如果要有口臭感,也可以用大柴胡加石膏,急性痢,也很好使,我還記得,那回我來北就,就在大街上,我沒到這裏來,我私人開業,有一次我出診了,後來店裏來了一個人,大概就是這種痢疾,有一個學生跟著,我回來問他,有病人沒有,他說有呀,我問是什麽,他就說是這種病,他說一個鬧痢疾的,我說鬧痢疾的,你開了方子嗎?他說我開了,我說開什麽,他說大柴胡加石膏,哎呀,我不放心,他這個病離我家不遠,我說得了,我看看去吧,完了他帶著我看去了,這個病人正來茅房裏,完了他出來了,我說怎麽樣,他說挺好,現在我肚子也不疼了,也不發燒了,大便也漸……。所以這個方子很好,我怕他全弄壞了,特意去看,這個有很多的,那麽假如說,他這個心下不痞,不是這樣子而拒按,原來這種痢疾也發熱,嘔吐下利,這個嘔吐不好哇,這個痢是噤口痢呀,就是嘔吐,什麽也不能吃,這個痢疾死亡比例很大呀,一般用小柴胡加石膏也可以。我用小柴胡加石膏湯,這個人現在還活著了,他的弟弟前天上我家串門來了。所以他這個痢疾用柴胡證的機會很多,尤其大柴胡湯,痢疾開始呀,沒有古法,那麽這個大柴胡湯的瀉下作用不大的,隻是,現在我們用大黃10g或三錢,我自己鬧痢疾也吃個藥,他一瀉就好,這個病來的挺厲害,那個發熱呀,……也吃了,來得挺凶。
第166條
證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衝咽,不得息者,此為胸有寒也,當吐之,宜瓜蒂散。
所以桂枝湯主要治氣上衝,那麽寸脈也浮,他這個病在上,那麽這個也是,這個寸脈講那個脈促者表未解也。結胸寸脈也浮,他這個病在上,那麽他這個也是,這個寸脈微浮哇,對照這個桂枝湯講,他形似桂枝湯,桂枝湯證寸脈必浮,那麽同時氣上衝,但與桂枝湯,似似而非,桂枝湯證,頭部,他為太陽病嘛,他一定有頭項強痛,這個頭不痛項不強,那麽這個病是什麽病呢,他底下就解釋了,胸中痞硬,病在胸中,胸中痞可以理解,他這個硬,不好理解,……胸弊得厲害,那個胸有肋骨,怎麽能摸著他硬啦,當然在心下摸,心下這兒可能也硬,他是往上,這個往上攻得厲害,換言之,感覺得這個胸弊得厲害,按之心下這地方也可以硬,氣上衝咽喉,感覺著這個氣上衝的厲害,所以說證如桂枝湯證,不得息者,以至於呼吸都困難,這個呼吸困難有二個方麵的問題,一個是胸中痞硬,一個是氣上衝咽喉,二方麵造成的,它堵得咽喉,也影響不得息,這說明什麽問題呀,就是這個病呀,由下往上,它又要想吐,又不得吐,所以這個人啦,這個時候必然有慍慍欲吐,要吐而不得吐。所以他下一個斷語是胸有寒也。這個寒是指水飲說的,水飲也要從上麵出,當吐之,宜瓜蒂散,所以中醫治病它這個辨證啊很有道理,他是要用吐劑,全是大溫吐,這個病往上來,這是個病機嘛,咱們講病機,這正是個病機,就是在生理機製上它有這個機製,想要把它從口腔把它吐出來,但這樣它達不到,要吐而不得吐,所以胸中也痞硬,氣感覺往上衝而致不得息,他用這個吐法,最適應病機了,所以用瓜蒂散,瓜蒂這個藥,它是苦寒祛水的藥,所以它也治浮腫,那麽它是苦寒的,它有湧吐的作用,它祛水,有吐下,上麵吐,這個藥也能隨水飲而下,但它主要是湧吐,赤小豆也祛濕,在這裏頭它一方麵,赤小豆也有點祛濕之功,與苦寒藥擱在一起它也有養正的作用,那麽這兩味藥,各別搗篩,為散……,合治之,把它調勻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把這個豆豉啊用咱們這個碗,七分碗、八分碗這個樣子,把它煮成稀粥的樣子,……然後把這個滓子不要,取之和散,用豆豉的汁合這個……藥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要是不吐把這個……的藥再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瓜蒂散,所以這個吐也最傷人不可,我們看看這一節,它這個用豆豉,豆豉它是解寒,它……欲吐,也寒,它並不是個吐劑,不吐者少少加,叫加……藥,我們講的這個梔子豉湯,所以這個注家看有這個香豉,也說它吐,梔子豉湯它不是吐的,就從這他是弄錯了,他看這個裏頭有香豉,在梔子豉湯裏也有豉,他一看這也是吐藥,所以咱們這個頭前講的梔子豉湯,在臨床上我一直常常用,沒吐過一回,它不吐,它就治虛寒,心中奧悶,就是這個藥他看中香豉了,所以他說助吐,不是的。
第167條
病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此名髒結,死。
咱們開始這個太陽下篇,就講的結胸和髒結,結胸講的很多了,從結胸講到心下痞,那對於髒結它沒有交待,這裏他又特別提出來,痞脅下素有痞,這個痞就是痞塊,這個不是心下痞那個痞,所以在頭前,你們看一看哪,開始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也,那個時候講的痞,就是指的這個痞塊,就指的髒結,它這一開始的4條啊,全……這個結胸和髒結立論的,它這個痞不是指的心下痞這個痞,我們講到太陰病,它有,太陰病,這個藥不可下,下之脅下結硬,脅下結硬是什麽東西呢,就是痞塊,所以注家把這個痞,也就是弄成後頭我們講的大黃黃連瀉心湯這個痞了,不對的,你看那個都是太陽篇、太陽病,下之為心下痞,不是陰證,病發於陰下之,不是那個痞,那麽這一段呢,就是照顧頭前,所以脅下素有痞,脅下它在兩側,兩側現在咱們很明白,兩側它是肝脾的部位,那麽胰腺也在左邊,也是脅下,可見這個病它是不能治的,這個我們看得象它指的肝癌,或者是胰腺癌這類東西,你們看一看,那麽它不是馬上得的,不是由於吃瀉藥馬上就得的,素有痞,痞塊連在臍旁,往下與臍旁這個部位相連,痛得厲害,痛引少腹,甚至於下入陰筋,筋經就是指的前陰了,此名髒結,死。所以髒結是……治,在古人呢,也看出這麽個問題,你們看看這個……,它是連在臍旁,那麽可見古人是對這個痞也是沒辦法的,所以這個結胸就講治療,這個髒結一回也沒說,它就說髒結無陽證,舌苔黃不好治,在這呢,它又說髒結死,有這種情形準死,也有不死的,那麽那就不一定就是癌了,那是古人對這個證的一種看法,所以你們看這個注家說的這個痞啊,全指的心下痞就不對了,這個你怎麽交待呀,這個就是與前邊那個痞,就是那個髒結相呼應的有這麽一段。
第168條
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裏,表裏俱熱,時時惡風,大溫飽,舌上幹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虛加人參湯主之,
太陽傷寒若吐,若下,是皆屬誤治啊,尋其理,邪熱內入而結於裏,病七八天不解,熱結在裏嘛,熱實於裏它必定要反應到外頭來,所以方才我們講的身無大熱,那麽如果這個熱裏實的厲害,它一定蒸於外,所以說表裏俱熱,身大熱,這個白虎湯就是治身大熱的,但是它沒有到蒸蒸汗出這個地步,時時惡風,就是人體熱感覺外邊的風寒來襲,也是時時怕風,(音頻消失),那麽熱傷了津液,熱就想喝水,再傷了津液他就更想喝水,所以欲飲水數升,就是現在喝幾碗才痛快,這個要用白虎加人參湯主之。那麽後人也認為時時惡風,它是有表證,石膏解表是錯的,後頭它要解釋,這個就是白虛湯加人參,他這個人參這個藥我們頭前講過,心下痞硬,它是胃虛,胃虛它就不能行津液,我們人身上的津液啊化生於胃,胃虛它的津液就不能行了,它不能納食了,吃了他也不消化,這個津液當然就不能補溢上來,那麽熱傷了津液,胃再虛,所以白虎湯加人參,非……胃氣,才能恢複津液,古人方子就這樣,後人方子就加麥冬、生地了,滋陰,光滋陰胃要是不好是白搭,所以在白虛湯的基礎上,有石膏、知母,這個藥很寒啦,足以去熱。那麽這個津液不生不行啊,所以它加人參,我們看看《傷寒》《金匱》這兩個合起來看白虎湯,白虎湯都不渴,可是全是舌幹,口舌咽幹,那麽大渴的時候它都加人參,以致於在用藥上它有一個很好的詮釋,不是說遇到渴就得滋陰,不是那個情況,那麽這個它是有熱了,咱們說熱盛傷津,達到了相當程度它就大渴,大渴的你在寒藥裏麵加人參鼓舞胃氣就行了,這個方子也是這樣的,知母、石膏,這個知母啊,也是寒性的藥物,它解寒,那麽這個白虎湯這個煩的相當厲害了,它祛熱的作用也挺強,與石膏並用更能祛寒,可是你用寒藥,也顧全胃呀,所以它用甘草、粳米,這個地方都相當好,咱們治病就當大醫,用苦寒就是苦寒,用辛溫就是辛溫,這個石膏這個藥最傷胃了,要是大量吃石膏,不想養胃的法了,那食欲很快就減下來了,但它又用甘草、粳米,粳米,熟了就成米湯,它起粘化作用,它使胃不受傷,……,所以古人它這個方劑啊妙不可言,它不傷胃,那麽要是這個大渴飲飲呢,它就要加人參了,它底下解釋,所以這個它不是表證。
第169條
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外傷沒有汗,同時外邊也無大熱,但裏頭有熱,口燥渴,口舌幹燥而且渴,一渴它就加人參,心煩得厲害,背微惡寒,它胃要有熱啊,當胃的這個部位,它也微惡寒,所以後背當胃的部位它惡寒,這是一個辨證常有的情況,如果胃有停水,背惡寒,背寒冷如掌大,如果有熱呢,外邊特別熱,它也感覺外邊風來襲,它外邊也惡寒,一有熱它口要燥渴,有寒口中和,所以我們後頭要講的,這個有寒,所以這個也好辨,但這個地方就要注意,這個當然也用白虎湯加人參主之,它渴嘛。
第170條
傷寒,脈緩,發熱,無汗,其表不解,當發汗,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它怕你裏頭加這個,背微惡寒,時時惡風,怕你認為是表證,表證吃白虎湯那是不行的,所以在這裏特別提出這一條,傷寒,脈浮,脈浮它表未解嘛,發熱又無汗,其表不解者,就是這個情況,它是表不解嘛,不可與白虎湯,總得渴飲水,它內熱有了,而且沒有表證,這才可用白虎加人參湯,不然的話不要妄用,它不是解表,所以後世把石膏打入解表藥,說它是辛寒,給它加個辣,誰說石膏辣,它是甘寒,它不辣,你要達到解表了,就得辣,不辣不出汗啊,所以它又解表,哪有那個事啊,所以特意出這條,就是讓你注意,它外邊惡寒就是由於有熱,惡風以致於背微惡寒,也不是惡的厲害,沒有表證。有表證不能用它,還得先解表,以後你加石膏可以,有石膏證也可以加入,比方用葛根湯加石膏,或者是我們剛才講的麻杏石甘湯,越婢湯,有的是,大青龍,它是無汗出而煩燥者,那個裏頭有解表藥加石膏,你不用解表藥隻是用白虎湯,那不行,所以這個方證啊,……一個方劑有它一定的適應範圍,就是說它的證候,換句話,你到治病的時候,往往弄錯了,這個治病啊,治對了,要是這個病嚴重,好的麵啊不明顯,但是見好,弄錯了,立竿見影,馬上就好,所以這個治病啊,興對不興錯,錯了就出大問題,你看頭前講的那個……,內有停飲,暈眩,那麽這個病吃利尿
藥就好,你一誤再誤,弄的人痿廢不能行動,那都是當大夫的責任了,咱們再講三節……四、五節就好辦了,我們好做總結,氫這個太陽篇都講完,做個總結,那麽究竟這一篇它說些什麽?
第171條
太陽少陽並病,心下硬,頸項強而眩者,當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太陽少陽並病就是先得的太陽病,這個病傳入半表半裏,又發生少陽病,而太陽病還不罷,這叫做並病,心下硬,這是我們前麵講的人參證,這是小柴胡湯證,心下痞硬,不可吃瀉藥,吃瀉藥下利不止者死,後頭陽明施展就有了,它是胃虛嘛,頸,我們這個脖子兩側是頸,後麵是項,頸強是少陽證,眩是指目眩,指少陽證,所以這個太少證候俱備,它叫太陽少陽並病,那麽這個柴胡證不太完善,還不太完備,那麽可以用針刺之法,當刺大椎、肺俞、肝俞諸穴,那麽這個就去胸腹的邪熱之氣,我們吃小柴胡湯也是為這個,它就是祛這個胸腹邪熱,慎勿下之,這個病啊,萬萬不要吃瀉藥,因為太陽也忌下,少陽更忌下,尤其是這個心下硬,你不要看它是個實證,這個心下硬,純粹是胃虛,要當實證下之非壞不可,所以擱個慎勿下之,當然這個病我們要使小柴胡湯是可以的,這也就說明,少陽病而現柴胡湯證,柴胡證不太明顯,那麽有用針刺之法,大椎、肺俞、肝俞都可以刺,這個就祛胸腹間的邪熱之氣。
第172條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太陽與少陽合病者,那麽就指有太陽病的證候,這個太陽病的證候也不過是脈浮,發熱而已。它並不惡寒,要真正有惡寒啊,那還是要用葛根湯,它說有,那麽所謂少陽病呢,當然有口苦咽幹這類情況,那麽這兩種病同時發作者,謂之合病,合病與並病的差異啊就在這麽一點,先有太陽病而後有少陽病,就是由太陽轉屬為少陽了,這個叫做並病,前一個病並到後麵這個病而發病,這個合病呢既有太陽病的證候,又有少陽病的證候,叫同時發作,這個不是相傳,叫合病,那麽這種合病,自下利者,可與黃芩湯,那麽這個證候呢,總而言之有熱,太陽少陽都是一個陽熱的證候,就是既有表熱,又有半表半裏之熱,它是這種情況,但是太陽病決不明顯,要是明顯的,雖然有自下利,它也要用葛根湯,要麽用葛根湯來加,所以這個我們必須分清了,剛才在那個協熱利裏講了,它那個也是表裏不解,這個也是表裏不解,可是這個是太陽從少陽說的,有些口苦,有熱象,半表半裏也有熱象,也有表熱的情況,但它不是純粹表證,要是純粹表證,得先解表,那麽要用葛根湯,那麽這個黃芩湯,這個下利,也治熱利,這種熱利就是痢疾了,沒有明顯的表證,但是有發熱,口苦,這一類的啊也給起名叫太陽與少陽合病,一發作就這樣,那麽這個情況有用黃芩湯的機會,這個黃芩湯啊,它下利,腹痛,它有芍藥啊,那麽這個它以黃芩為主藥,它也是祛熱的,煩燥腹痛而下利者,可以這種方劑,我們現在用的白頭翁湯,它那個比這個更凶,它這個排泄物感覺燙呀,那你吃黃芩湯就不如吃白頭翁湯了,那個後頭要講到,到厥陰篇就講到,這個以腹痛為主,腹痛有些煩,這種痢疾,可以用黃芩湯,有熱,如果要是有嘔,還要加半夏、生薑,就是小半夏湯,加小半夏湯,就是止嘔,那麽黃芩湯就是黃芩、芍藥、甘草和大棗,那麽芍藥甘草湯就治肚子痛,黃芩就是去熱,解煩,大棗是安中的藥,也治肚子疼,所以這個藥治肚子疼,熱利腹痛,但是要是下重,裏急後重的樣子,這個不行,起碼要加大黃,那就……白頭翁加大黃,黃芩加半夏生薑呢,就是上邊黃芩湯加上治嘔吐的半夏再加生薑。再講一節。
第173條
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胸中有熱,那麽就有熱邪了,而胃中有邪氣,這個邪氣指的水飲,熱邪與水氣相互激動,所以它腹中痛,就是裏頭這個水飲為熱所激動,它腹中痛,而且欲嘔吐,胃要不停水它不吐的,一般吐呀都是胃中停水的時候多,但是沒有熱的刺激還好些,要有熱非吐不可,咱們講小柴胡湯,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它有熱邪,他激動水,它更容易嘔吐,黃連湯主之,這個黃連與黃芩,黃連有治肚子痛的作用,黃芩沒有,上麵黃芩湯所以治腹痛,他有芍藥大棗的關係,那麽這個治腹痛與黃連有關係,同時治胸中煩熱呀,也比黃芩好,這個凡是在臨床上用三個瀉心湯,人顏麵潮紅呀,大致黃連用的多,黃芩也有這種情況,但不如黃連更明顯,所以這個方以黃連為主,特別提出心中有熱。咱們那麽黃連上清丸呀,清上邊的熱,這個熱往上邊湧,所以顏麵潮紅呀,胸中也特別叫煩熱,那麽另外要還沒水,它不會嘔吐的,它如果激動水,下麵腹痛,這個藥也治痢疾,也治下利,同時熱來上頭,寒飲也往上走,那麽也容易嘔吐的,這個方子與頭前講的瀉心湯差不多。也有幹薑、甘草、人參、半夏、大棗,與頭前講的甘草瀉心湯差不多的,不過沒有黃,又加了個桂枝,這個桂枝治往上衝,他覺得胸中有熱,也有往上衝,往上衝就得用桂枝鎮衝氣而降逆,所以給桂。這裏沒說到下利,他說嘔吐,衝逆的太凶,就是上而不下,沒有到下利,但是這個方子也治下利,如果要下利,同時有嘔吐,上邊煩熱得厲害,這個方子就可用。頭前那個瀉心湯黃連量非常輕,一兩,另有黃芩三兩。這個裏頭是黃連加重了,他把黃芩去了。那麽也就是上邊煩熱的厲害,同時有氣上衝的這種甘草瀉心湯證,可以用這個方子,它所不同的,那個沒有桂枝,沒有氣上衝得那麽凶,這個氣上衝的厲害,同時那個黃連少,它煩的比較輕,在甘草瀉湯、生薑瀉心湯、半夏瀉心湯都沒有提到胸中有熱,有熱就煩,那個煩較輕,那麽這個也有心下痞硬,有人參啊,你看看,它也有這個,不過在這沒提,因為頭前這個方劑很多了,你自己可以參考了,所以這個方子的應用與甘草瀉心湯,心下痞硬,腹中雷鳴,這個也可以有腹中雷鳴,也有幹薑半夏,也去水,所不同的,它是治革草瀉心湯證氣上衝而煩熱甚者就行了,所以這個方劑連我們的那個甘草瀉心湯、生薑瀉心湯,半夏瀉心湯是大同小異,也是嘔吐,也是下痢,那麽這個它是以寒為甚,它後麵這個方後語有些錯了,右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溫服,這個錯了,它這個小柴胡湯與這個幾個瀉心全是煮取六升的,它去滓還要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它應該這樣,所以它這個去滓溫服,晝三夜二,這是錯了,這個應該改為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這就對了,但是這個說法決不是他的說法,它與前後不一致,大概玉函經就是這樣的,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這個可以把它改了,咱們今天就講到這,回去你們也看一看,把這個太陽病啊三章合到一起,下一次呀,咱們做個總結,做總結第一個主要的,我們要把他的書排開,看看他的方法方式是什麽。對於太陽病在他這個書上怎麽講的,我們應該怎樣認識,那麽它哪一些是治太陽病的,哪一些不是治太陽病的,它這全書的精神,太陽病講的特別的多,比如方才我說的,它講的是表證,這個病是轉瞬萬變,它不老在表,它也要傳半表半裏,也要傳裏,它本來是講的陽證,它也可以轉化為陰證,尤其經過治療,所以仲景這一篇,這些關係,他都講到這一篇了,不是說這裏所講的全是太陽病,它講太陽病近東西也有。你象太陽病依法當發汗,是發汗解表的方劑,者屬於太陽病的範疇的,其它不是的,所以有些注家見這一篇都是太陽病,他一撲救是的,他就拿出去了,有的書都是這樣的,把這個書改得亂七八糟的,那麽講到這裏頭也可以吧,所以表證與裏證,表證與半表半裏,無論是證和治,這個規律法則,它都講到太陽篇了,在旁一篇就不再這麽詳細了,在這篇裏頭講的很多了,你象頭前的合方啊,在這裏都講了,後頭就不講了,你看方才講的桂枝人參湯,他也是合方,他就不提了,它因為頭前有,麻黃桂枝二越婢一湯,麻黃桂枝各半湯呀,他那個合方的方法,合方的形式都講了,後頭不講了,不是以不講就沒有了,還有的是,你看書應該看懂了,所以他這個書呀。
第174條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之。若其人在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術湯主之。
風濕也為在表之證,此病開始也類似傷寒無汗,到八九日的時候,風濕相搏的證侯才明顯發作,所謂風濕,是病人平時多濕,感冒風濕,兩者相合就得風濕證,即風濕關節炎,此不象太陽傷寒那樣疼,此疼的相當的重,故說身體疼煩,疼且煩,以至於不能自轉側,一動就疼。一般急性風濕關節炎是這樣的。不嘔,說明裏麵無停飲,不渴,說明裏無熱即是無少陽及陽明證,這裏說明傷寒八九日沒有傳入少陽病,也沒傳裏。脈浮虛而澀,雖浮,但按之無力,謂之虛,應手有力謂之實,澀,是與滑相對的,脈內血行不流利為澀,如果上下流動滑利為滑,澀主血少,又虛,血又少,故雖是有證,但陷於陰虛證(此陰虛證是為虛證與陰證),所以不隻用桂枝湯,而用桂枝附子湯,就是前麵講的桂枝芍藥湯加附子。附子這個藥已講過,起亢奮作用,凡機能陳衰即可用此藥恢複機能,其次附子是溫熱藥,去寒濕,《本經》說:治結痹,治風濕拘攣,不得曲伸。所以治風濕痛,不用附子的機會少,當然陽性證不用它,陰性證必用。此方桂枝附子都加重。桂枝可通利關節,表證身疼痛都有桂枝的作用。關節疼呢,當然以桂枝湯為主,由於陰虛去寒性的芍藥,加附子治關節疼。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如果此人因小便不利喪失津液,脈浮虛,血虛津液也虛,大便應硬,這個為實證。此書小便自利,就小便頻數,由於小便頻數而造成大便硬,這不能發汗,不能用桂枝湯,所以用上方去桂加白術湯主之。津液虛為什麽加白術利尿呢?白術現在用蒼術,古人不分,術與茯苓這類藥,既可治小便不利,也可治小便利,頻數,小便自利也治,尤其老年人,如果膀胱失收,小便頻數,可用附子配苓術這類藥,如真武湯等有效,金匱腎氣丸等,由於機能陳衰,膀胱括約肌鬆弛,致尿頻。因小便多而致大便,這時不能發汗。在金匱有唯小便數,大便瀉皆不可發汗。以發汗最喪失人的津液。小便數津液亡失致大便硬,非治小便不可,用附子術使小便恢複正常,使小便不自利,大便也不硬了。同時附子術二味配合可治濕解痹的,桂枝附子是桂枝、附子、生薑、大棗、甘草五味藥。本來有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枸,現又另立方名,是分量不一樣,桂枝四兩,附子三枚,由於治痹痛,桂枝附子需重用。附子在此就除濕解痹解疼,桂枝去桂加白術湯,即上方把桂枝去了,其它都一樣,另加白術四兩。看看方後,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許複服之,三服都盡,一日把三付藥都吃了,古人一回煮三付藥,其人如冒狀,即感覺頭沉,勿怪,即不要怕,是以附子術並走皮內助水氣未得出,故使然。這由於附子術二藥並走皮內,助水氣,而水氣沒出,攻衝頭腦,感覺頭冒。水氣一除就沒有此情形了,法當加桂四兩,依法應加桂,因風濕在表,此本一方二法,此去桂是根據病情不同了,這是一個方子,二個方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桂枝不但發汗也治小便不利,治氣上衝。利小便的藥都有桂枝,沒桂以的很少,如五苓散、苓桂術甘湯、苓桂薑甘湯很多,桂枝治氣上衝,凡氣上衝,都誘導小便向上,不下行。所以用桂枝使小便往下走。所以桂枝必去,又因桂枝解表發汗,所以必去。此時主要的一方麵去濕解痹,一方麵治小便自利而恢複大便硬。白術不但利小便,還能治小便不利,如用酸棗仁也治失,也治多眠。有人說生棗仁治多眠,熟棗仁治失眠,其實不是那事,我用生棗仁也治失眠,也治多眠,隻是病人因為虛而造成的用之皆可。術與苓也是一樣的,看你如何配伍,如配桂枝則利尿,配附子也利尿,但機能的陳衰,也影響到小便自利,故亦治小便利,如腎氣丸在金匱裏麵就有,所以女人有腎下垂使輸尿管扭轉或拆疊,尿入膀胱受障礙,可致小便不利,用八味腎氣丸可以治就是附子的作用,能恢複肌張力,使下垂的髒器恢複正常的位置上來,所以輸尿管正常,小便必利。所以中醫辨證必須辨寒熱虛實,真正虛證的小便不利,用它行,否則有害無益。所以不能說拿哪個方治小便不利,哪個治自利等,要辨虛實,與脈與證皆有關。在此脈浮虛而數,他是一個陰證的虛證。我在用此方的時候有變化,桂枝湯治這種病是非常好的,我就把這二個方混合用,就是用整個桂枝湯就是。不是這樣的虛衰,桂枝湯整個用是可以的,然後加附術。這個治一般的關節炎相當好使,我經常這樣用,就是桂枝湯原方加附子蒼術,這裏說其人如冒狀,這這個附子這個藥有個反應,要大量用就有眩冒的,不斷冒而且暈,甚至象喝醉酒樣,還想吐,這都是過量了,我們用此藥開始不要大量用,逐漸加量沒事的,開始用三四錢、四五錢都沒問題的。附子中毒得用到幾兩,大概七兩,可藥死人。少用沒關係的。桂枝也可以加量,疼的厲害,也可給四兩。這個在風濕、類風濕都有用的機會,以至於骨刺類的病,即骨質增生,脊椎,頸椎等,但如果是偏側痛,尤其骨質增生的有壓迫神經,不是整個疼,哪一方著重,哪一方就疼的厲害,這時要加大黃,後來要學的大黃附子瀉心湯治療一側痛。古人通過臨床所下的結論,每每都有效。大概骨質增生這類病,都是一側痛的多,加大黃不要太多,一般六克即可,最多加十克。這個很好使。骨刺我也治多了。就用桂枝湯加術附加大黃。當然痹也不隻是這個方子,但以這為多。有一次開會用桂枝湯加術附做一個定方治關節痛,很有效。
第175條
風濕相搏,骨節煩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這個比上麵那個痛還厲害,骨節疼煩,掣痛,是一種牽引痛,疼的厲害,且不能曲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自汗出,短氣裏邊有停飲,裏有停飲壓迫胃就短氣,這是金匱說的,心下有停水,厲害了心悸,微者短氣,短氣都是胃有水,小便不利,胃?就有小便不利,水不下行。此不但外麵有濕,裏麵也有停飲,所以非用桂枝不可,氣衝的厲害,往上,故水也不往下走。惡風,不欲去衣,前者講了雖外有熱,不欲去衣,此寒在骨也。此正是陰虛證,陰證則惡寒的厲害,這些都是屬少陰病類的。有表證,也有桂枝甘草,由於如此惡寒惡風,故加附子。甘草附子湯主之,就是桂枝甘草加附術,桂枝湯加附術,桂枝甘草加附術,桂枝去芍芍加附術,這些都在治關節痛進常用的疼的厲害,氣衝的明顯,用這個方子,桂枝甘草湯前麵講過了,也解表,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則解,因有桂枝是要發汗的,能食,汗止,複煩者,將服五合,能食,也不出汗了,還煩,再吃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為始,開始的時候用一升太重,可服六七合,逐漸增加。這個方子也比較常用。如果臨床風濕,且氣衝的厲害,小便不利,用此方比較好。以上三段都是講的風濕類的病,古人叫風濕相搏,又有外感,同時又有濕痹,古人叫它風濕相搏證。
第176條
傷寒脈浮滑,此表有熱、裏有寒,白虎湯主之。
這段很存問題,傷寒脈浮滑,浮主表熱,滑主裏熱,如果太陽傷寒的症狀,而脈浮滑,此表裏俱熱,可用白虎湯。但此證侯決不是表有熱,裏有寒。裏有寒怎麽用白虎湯呢?注家說法不一,有說是表有寒,裏有熱,也不對,表寒也不能用石膏,且與脈也不對。寒多指邪說的,表有邪裏有邪,表有邪,裏有熱,總而言之,這段成問題的。從方後的說明就知道了,陳憶等謹按前篇去熱結在裏,表裏俱熱者,白牙湯主之,前幾段我們講了,白虎加人參湯證,有這些話,說白虎湯證,熱結在裏,表裏俱熱,用白虎湯。為解釋這一段,沒說白虎加人參,其實那是白虎加人參。又雲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此因脈浮滑,表有熱,裏有寒者,必表裏自差矣,這是林憶他們的按語。他說這一定是表寒裏熱,是表裏二字弄反了。應該表有寒,裏有熱。又陽明一證雲,在陽明篇有這麽一條:傷寒脈浮遲,表熱裏寒,四逆湯主之。如果是表有熱裏有寒,決不能用石膏,用白虎,應用四逆湯。由此證明,這絕不是表有熱裏有寒。……他說的這個千金翼說,白通湯主之,認為林憶說的不對,此條與陽明病那節,交互有錯誤,說白通湯那個脈應該浮遲,浮為在裏,遲為裏寒,說是表熱裏寒是對的。那個用四逆湯不如用白通湯。可能是白通湯,白通那個藥,是幹薑、附子、蔥門,蔥門配合幹薑附子,前者解表後二者溫裏,既治表邪又治裏寒,四逆湯隻溫裏不解表。此段脈浮滑,滑定是白虎湯脈,但證沒明白。後麵有“千金無是語,以為玉函經之誤”,林憶舉這個說是千金翼,是這樣說的,不對,在玉函經是這樣的,玉函經是這樣說的,他說這段應是白通湯,看看64 條的注解,玉函經此條雲:傷寒脈浮滑,而表熱裏寒者,白通湯主這,舊雲白通湯,翼雲白虎者恐非。翼去是王叔和的注。玉函經這條說脈浮滑,表熱裏寒者應該用白通湯主之,但是這也是錯的,白通湯脈不應該浮滑,應該是遲了,白通湯脈浮滑呢,又不應有表熱裏寒,證不對,所以這個是前後串,四逆湯那條就是後麵講陽明篇,應該是白通湯,那人是脈浮遲,表熱裏寒者的白通湯主之,這條條脈浮滑,應為表裏具熱,把這一段互相穿插錯誤了,把這二段弄串了,弄得白虎湯與白通湯,二個都不對。白虎湯那個表熱裏寒是不對的,白通湯是四逆湯那個不對的,甚至在白通湯,我們在少陰病將講,少陰病下利與白通湯那節也錯了。
這一段要這樣體會,表裏俱熱,所以脈浮而滑,浮為表熱,滑是裏熱,白虎湯不渴,這段也沒說渴,渴就加人參。
第177條
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
這個脈結代脈不一定要用炙甘草湯,但是心動悸,血不足以養心,則心動悸真正的由於
虛,現在由於陰虛了,可以用炙甘草湯。有些結代脈,如前麵的抵當湯,脈沉結,沉脈中見結,沉脈有時停下下。所以實證裏頭有很多是瘀血證,反倒用下劑,可是實證沒有心動悸,如果心動悸相當厲害,動悸是驚恐的意思,玉函經是“驚悸”,這時炙甘草湯是有作用的。
此方是桂枝湯去芍藥,裏麵有桂枝生薑大棗甘草,另加些滋陰藥啊膠、麥冬、麻仁、地黃。同時加人參健胃。所以生血生津液,胃要是壞了是不行的。而且方名也給我們個啟示,生地用1斤,麥冬半升都是大量,不說生地麥冬湯而說炙甘草湯,炙草不過四兩,為什麽?甘能養脾,古人認為是甘藥都是健胃的,這裏滋陰藥皆為甘藥,尤其麥冬,麥冬湯解釋有健胃作用,這方主藥是健其胃氣為本的,尤其陰分太虛了,當然也給滋陰藥,桂枝外調營衛,此方主要內滋陰津液,然後健其胃氣,這是一種治血虛,脈結代的正法,不健胃是不行的。所以遇到血虛津液虛,大滋陰把胃弄壞了,是恢複不了的。後又稱複脈湯是錯的。真正脈要是絕,那隻能用通脈四逆湯,此方複不了脈。這都是千金搞的。此方是治結代,出現間歇,複間歇可以,不是沒有了。真正到了心髒衰了,此方寒性藥用不得。後麵講的通脈四逆湯就是,那隻能救胃,所謂救胃扶陽,胃氣保住一分,人生命可挽回一分,如果胃氣全完了,人就好不了,故那必配四肢厥冷,血液達不到四末,基礎在胃,胃為水穀之海。胃一點消化作用也沒有,到那時吃這藥不行,一點寒性藥也不能用。
第178條
脈按之來緩,而時一止複來者,名曰結。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複動,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
脈按之來緩而時一止複來者,名曰結,這裏解釋結脈,結陰,代陰,這幾種脈。結是脈來之緩,緩不是慢,不是遲。遲而一止謂之結,故而一止謂之促,是錯了。脈按之沒力量為緩,即是太陽中風之脈,弱,脈繃的不那麽緊,脈道弛張,為緩脈,時一止複來,有時一止,馬上又來,為結。結脈,結者,繩子有結,雖有疙瘩,但前後有聯係,疙瘩過去還是繩子,結脈問題的,正常人也可以有的,不管快慢,數中一止也叫結。又脈來動而中止,脈來不是緩而是搖動,即動脈,跳動而搖擺,為動脈,脈來不平靜,而中止,不是時一止而複來,而是終止了,中間沒有了,然後更來,但小數,脈細小而快,這個脈是最壞的,是極不整的脈,一摸脈有跳動的懷表,然後沒了,再來非常小,且疾數無度,中有還者反動,也不是整個是終止也有時停一下也來,但來了,還是動,還是搖搖擺擺的,一陣快一陣慢,或一時搖擺,一時不搖擺,這個壞的很,所以說名曰結陰,這個在一般的脈書裏麵不提的。是最虛了。脈來動而中止,同前麵一樣沒了,不能自還,因而複動,比較長的時間,脈又動,名曰代陰,就這個脈沒了,而另外一種脈代替它來了,叫代陰。也是極不好的脈。現在臨床上,時一止而來為結,中止良久再來叫代,如果脈來的快慢不均,脈身跳動不已,這是怪脈,此為結陰或代陰之類的脈。結脈比較輕,代脈比較重。(47:48)……''那麽到這呀,我們把太陽篇就講完了。講完了,我們回頭看一看,咱們作個總結。仲景這個書啊,他在頭一章,太陽病篇筆墨費得相當地多,全書共計112方,咱們講過的方大概是74個,我數一數,可見在全書一半還多了呢!112方嗎,這就占了74方。那麽這個書,他對太陽病怎麽說的,我們根據這個書來略略地談一談。
我們看這個題目,“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從這個題目我們就看出來了,古人啊對這個病,或者是辨,或者是治,都根據脈和證。這個證是症狀的“症”,不是辨證的“證”。根據脈的形象,和全身的症狀,而來辨證施治。題目的含義,我們看出這些來。
那麽太陽病是怎麽一個證侯,怎麽一個脈象呢?他開始就說了,太陽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太陽病啊脈是浮的,同時呢有頭項強痛而怕冷這一係列的證侯,就叫做太陽病,所以有給注解說是太陽病的提綱。提綱這個意思就是,凡是太陽病啊,它提綱挈領嗎,提綱挈領上來說它是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的,根據這提綱的意義,那麽也就是我們辨證的一個症
候,可以說太陽病的特征。那麽就是說我們在臨床上怎麽認識太陽病呢?這個病要有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者,我們就可以確斷它是太陽病。開始這一段說的是太陽病的形象,中醫隻是這麽來看病啊,什麽道理,我們講完了再解釋啊,根據這個書上,咱們現在這麽說。
那麽這個太陽病還有兩個類型,就是說大概研究有兩個大的類型,一個是太陽病(這個太陽病就概括了上麵說的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了),說這類的太陽病,另外要有脈緩,這個脈緩呐,它就有那個脈浮了,脈浮緩了,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這是中風的一種證侯。他說太陽病有兩大類型,一個就是中風。中風我們認識,也離不開脈和證侯。他說發熱、汗出、惡風、脈緩,那麽太陽病那個證侯具備,再有這個情形,這就叫做太陽中風。那麽另一個呢?就是太陽傷寒。太陽傷寒與中風不一樣,中風一開始就發熱,這個傷寒啊它也必發熱,但是不是開始就一定發熱,所以他說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他說這個類型啊叫做太陽傷寒。兩個大類型,他說太陽病有這麽兩個類型,這我們在臨床上都是經常遇到的。
他說還有一種病,你不要拿它當作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所以太陽病啊必須要惡寒。這一種溫病,溫病就是表裏俱熱了,這個你千萬不要當太陽病來治療,所以底下接著說溫病發汗後就變成風溫了。裏雖熱,它不實啊,下之也不行,用火攻更不行,把人治死拉倒。他這個主要不是講治溫病,那個他將其擱到陽明病裏頭了。那麽在這他講的是太陽病,所以他是特別提出來兩個類型,所以溫病現在叫做“病”,同太陽病是同等對待的。它不像中風、傷寒,中風、傷寒不叫做“病”,叫太陽中風、太陽傷寒。這個溫病呢,形似太陽病,而不是太陽病,所以叫溫病,與太陽病是不同對待的。這個很重要啊,所以這個溫病看著象表證,其實不是純表證。
那麽另外,這個太陽病什麽時候發生呢?就是病之初作,一般熱性病的初作大概都是發生太陽病,所以開始有“傷寒一日,太陽受之”。那麽病之初作,它是這個表證,就是表證。但表證不光是太陽病啊,還有一種少陰病。所以他有那麽一節,“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太陽病就是發熱惡寒啊;“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那麽咱們在臨床上也是,遇到這麽一個無熱而惡寒,這種表證,它是少陰證。這是講的太陽病和少陰病,解釋一下,就撂在這了。那個少陰病,我們之後講少陰病時再說了。可在這我們可以看出來,表證裏頭有陰、陽兩種啊,陽病者就是太陽病,陰性病者就是少陰病。那麽他是明明白白在這就說明一個問題啊,就是太陽病就是表陽證,又是表證,又是陽證,是不是,這不是很清楚了嗎。
然後我們再來往下看,這個太陽病的發作呀,是病的起始,這個病呀它要轉變的。所以他也說,這個太陽病,尤其我們前後看,在四五天、五六天的時候,常常由表傳半表半裏而發生少陽病,咱們講的柴胡劑全是。你看看這個書都是四五日、五六日(傳少陽),這是一般。也有特殊的,十多天它才傳少陽也有,兩三天就傳少陽也有。但是以最常見在四五天、五六天.
它不但傳半表半裏,也直接傳裏,那都在六七天、七八天的時候。這也是一般,它由表直接傳裏而發生陽明病。這他說明什麽問題呢?說這個太陽病啊,由表往裏傳,表裏相傳了,它或者傳半表半裏,或者傳裏。這與《內經》的六經就不一樣了。他的書也引用那些話,(但)很少。但是我們這個太陽病講完了,總結看到意思還是這樣的。我們看到有少陽病傳陽明,沒有看到陽明病傳少陽。他用那小柴胡湯不行,服柴胡湯渴者,是屬陽明也,它轉屬陽明了,它由少陽病可以轉屬陽明。在陽明,它沒有轉屬少陽,在這個太陽篇裏也沒有。那麽它是表裏相傳,太陽病由表可以傳裏,也可以傳半表半裏。這是咱們講這個太陽病,這都是根據這個書啊。
那麽他還說什麽呢?說這個病啊有並病。什麽叫做並病呢?就是太陽病傳裏,或者傳半表半裏,太陽病沒完,那個裏或半表半裏病發生了。這兩個病,先得的病並於後麵這個病同
時發病了,這叫做並病。太陽病未罷,這個書(上)有的是,那麽它發病,這叫做並病。這也是太陽病裏提出來的。太陽少陽並病,太陽陽明並病。其他也有並病啊,少陽陽明也並病,它由少陽傳陽明。那麽三陰病有沒有呢?也有啊,咱們沒講三陰,先不談三陰。
在這裏頭還有一種合病,也在太陽篇裏講了。說的太陽陽明合病,太陽少陽合病,太陽少陽陽明合病,三陽合病就是。這個合病什麽意思呢?就是這個病的發作又有太陽病症,又有陽明病症,就叫做太陽陽明合病,這個同時發作的,一開始得病就這樣的。這個不像病傳那個並病,那個是先發生這個,後發生那個,但是這個也沒完,那個還發作呢,叫做並病。合病呢,同時,一開始來病就這樣的,這在臨床上也很多,這叫做合病,咱們這個書上說的。我們講這個都照形象講的,形象變化,太陽病的形象和太陽病的變化,就是上邊說這些。另外呢,他講治療。治療也是一個咱們講辨證施治了,當然得先辨太陽病。我們在臨床上遇到外國朋友前一段(時間)惡寒,根據這種的脈和證,我們就辨他是太陽病,他的初的意思就這個。太陽病了,你還得辨什麽?還得辨它是中風型啊,或者是傷寒型,也根據脈證。那麽這裏麵啊他常提到寒熱虛實,那麽可見在這個太陽病的基礎上,他還要(完)(23 集)咱們太陽中風,開始就用桂枝湯嗎。用桂枝湯這類的發汗法。要是無汗這類的傷寒型,他就要用麻黃湯的發汗法。但是桂枝湯所說的中風型啊,無論是中風型,或者是傷寒型,這個證侯還是千差萬變的,那不是老那樣子,怎麽辦呢?還得因證而施,他這個就是具體的事實具體分析,所以桂枝湯裏頭有很多加減方,麻黃湯裏頭也有很多的加減方子。還是根據這個寒熱虛實往下辨。辨到什麽(情況)為止呢?就是這個方藥恰好相適應了為止。比方說吧,太陽中風這類的病,是用桂枝湯。那麽桂枝湯證,項背特別地強,項背強幾幾地,要加葛根。那麽如果這太陽病脈沉遲,裏邊虛,而且有寒的樣子,要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這是很多了。可見仲景這個辨證啊,是由大的範圍逐漸縮小,最後是方的適應證,簡單言之就是方證。這個很重要,所以方證是辨證的最後一個尖端。那麽中風型,或者傷寒型,它恰好是中風那麽一個形象,就像書上說這個,發熱、汗出、惡風、脈緩,那你用桂枝湯是對的。但是它要再有出入,那桂枝湯就應付不了了,你還得往下辨,到什麽(情況)呢?就是這個方藥恰好適應為止。所以我們根據他這個辨證施治,這套東西,我們知道了,他先辨六經,這個先辨太陽病了。然後再縮小,就是同中找異了,辨一個中風型或者傷寒型,因為太陽病啊就這麽兩個類型,大概言之。然後再根據其他的一切情況再細辨,到方證為止的。所以辨證啊,這個方證,在他這個書上來看,是一個最後的尖端啊。
我們講這個太陽篇,講很多東西啊,講些定法。什麽叫做定法呢?我們方才不是說了並病、合病,大概是並病最常見了,最多了。這個表裏都有病啊,並病嗎,外麵也沒好,裏麵發生了。那麽這種表裏同時有病,如果裏實,應該攻;要麽得心下痞,應該用大黃黃連瀉心湯。但是他還惡寒,表證未已,得先解表而後攻裏啊。就是表裏並病,而裏實者需攻,你得先解外,而後攻裏。如果裏虛寒,需用溫補,你要先救裏而後救表。這是定法,這個在臨床上很重要啊。所以我們在臨床上遇到一個人下利清穀,他也有發燒、頭痛等等的,你得先治下利清穀,他那個脈當然也是,也是大概都是一個沉微、沉細這一類的脈。這個你不能先解表,雖然身疼痛,不能先解表。這是定法。那麽再有,雖然有表證,但是他有柴胡證,有少陽病,少陽病不可發汗。甚至於他也有裏證,也有少陽病,那麽少陽病也不可下。這個汗下俱當(力戒),就隻能用柴胡,要不柴胡這味藥,比較應用範圍多啊。這也是定法。這個太陽篇裏也有。那麽還有一種在臨床上常見的,這個人內有停水,小便不利,內有停水,這類的病啊你非利小便不可,你要不利小便,就來解表不行,那個危害相當大,變證相當多。不利小便,表決不解。有的時候(解)表與利小便同時用,你看這個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術,就是這個方子,你象小青龍湯也是的,心下有水氣,表不解。這個在臨床上也很重要,這也算一種定法。
另外呢他又提出來了,有些太陽病以法當發汗,但是發汗有些禁忌也要知道的,他提出來七種。這個大家就得記,那沒有旁的辦法。我們在臨床上遇到這個可發汗,據病可發汗,
但是有些特殊情況不可發汗,主要的是喪生血液,喪生津液,那麽這個津液、血液特別虛,所以亡陽者不可發汗,亡陽就是亡津液了。表現出這麽樣的,你象咽幹口燥啊,無論是瘡家啊汗家啊亡血家啊,都不可發汗。對於這個,我們的腦子裏得有,要不然就出大毛病了。這個都是他這個書怎麽講的,咱們怎麽回頭來談的。
那麽我們還要研究一些,研究什麽呢?他說的六經究竟是個什麽東西。仲景這個書啊(講的)就是辨證施治了,他是拿一個傷寒作個例子,而來寫辨證施治的方法方式的。那麽我們研究古人書啊,我認為(得)注重這麽兩個問題,一個就是這個方法方式,中醫通過實踐來的,大家沒有誰反對,因為咱們這個中醫發展太早啊,那個時候沒有一種基礎理論給我們,象西醫有那些基礎科學的(支持),在這個基礎上演繹出來的一種醫療製度。中醫不是的,那陣兒沒有(這些),科學還沒發展到這個地步。隻是從經驗,要不咱們怎麽辨脈辨證呢,怎麽不辨病啊?沒法辨病啊。限於那個時候(的科學水平)啊,沒有顯微鏡,也沒有x光,什麽也看不著,肉眼看不著的東西太多了,沒法辨病,而且這個局部病變更看不著,那除非拉(la2聲)開看,所以就是勢必促使(中醫)辨脈辨證。那麽他通過實踐呢,得出一些結論,你象我們講這些都是得出的結論啊,太陽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就是太陽病,你遇到這個,當太陽病看沒有錯的,這是通過結論,通過臨床作的一個總結,這是客觀存在的,什麽時候也是這樣,古時候太陽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現在太陽病也不例外,也是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在以後也不會變,它是客觀存在的,這是自然科學,自然科學裏的自然規律。古人通過實踐,(把)這種規律掌握了。可是他對這個規律怎麽樣來認識是存在問題的,那時候限於科學水平嗎,他沒法說肝有病,這是真正是肝炎呐,什麽病菌造成的,什麽病毒造成的,他不會的,他說不出來這東西。那麽他也要說,你可知道,咱們說這個六經啊,他擱上這個經絡的名稱就是這個道理。你象咱們說這個中風傷寒,在古人隻要認為這個,人傷於寒則為熱病啊,那個傷寒,古人也是這麽看的,錯誤,這是個錯誤啊,所以現在咱們不能這樣說了。那麽西醫說是這個傷寒杆菌啊,人家能給你找出實際的東西看,你不信還行嗎。所以咱們說那個冬傷於寒,這個就成問題的。那麽我們這個六經也是的。所以認識這個問題啊,古人的認識有些是我們應該廢棄的,應該揚棄的。現在咱們還都是古人怎麽說,怎麽來的。這個是有問題的,這個也不是一時能改變的,不過我們根據他這個書,你看太陽病明明是表陽證,那麽表陽證,表證,陽證,同時他也分析寒熱虛實,這裏頭八綱具備啊。表、裏,他也常提啊,表裏陰陽寒熱虛實都有了嗎。
可見仲景的書就是八綱辨證,那麽怎麽搞出個六經來呢?所以今天在這,我們略略把這個問題談談。不過這個東西太多,我今天簡單地說一說。那麽開始得對八綱有一個認識,大家都說八綱,可是這個八綱並不那麽簡單,怎麽一方麵結合臨床,一方麵結合這個書,我們略略談一談。所說這個八綱啊,本來它是九個,你看他這個書也是,表、裏、半表半裏,所以他擱個三陰三陽篇嗎,三陽三陰篇。他這個陽性病啊,表、裏、半表半裏都有,陰性病呢也都有。就我們方才講的太陽病,它在表,表證有兩種,一個陰一個陽。發熱惡寒者,它是陽,無熱惡寒者就是陰,這個書說得也很清楚。那麽可見它就是一個八綱,所以我們現在先要把這個八綱說清楚,那麽它實質呢,表、裏,應該有個半表半裏,這個古人說表裏啊,就把這個半表半裏概括進去了,就是指其兩端,那個當間啊自然就在內了。
那麽什麽叫做表呢?這個表它是人體一個部位,就是體表這個表,就是人這個軀殼,就是由皮膚、肌肉、筋骨組成的軀殼,這是在人體上是最在外了,體表的表。那麽病邪反映到這個部位,就叫做表證,所以身體疼痛這是表證。你象我們方才說的這個風濕病,都是這個身體疼啊,所以它也屬表,它脈也浮。
那麽這個裏呢?它就指的胃腸這個消化道,它是在人身上極裏之裏了,你看上至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出去,這個就叫做裏。這個裏,我們把它縱剖開,那是最裏頭了。所以古人說這個裏啊,全是,書上也是陽明篇,太陽篇也提過,“胃不和”,胃就是胃裏麵不和,
胃中不和啊。就這個就是裏。如果這個病邪反映到胃腸裏麵的這種證侯,那就叫做裏證。
這個半表半裏呢?它就是表之內,裏之外,那麽現在就是說胸腹腔間了,這麽一大塊地方。那麽這個空間呢,裏頭可是有很多髒腑啊。你象咱們一切的髒器吧,除了腦子,都在這個胸腹腔間。所以病邪反映到這個部位就叫半表半裏。比方說,胸脅苦滿啊,尤其咱們講這個柴胡證,那胸脅苦滿就是在腹腔間他覺得,胸脅這個地方發滿,發脹滿。所以它叫做半表半裏。
那麽這個表、裏、半表半裏說明什麽問題呢?就是疾病反映的病位,病的位置。這個位置,不像西醫說的那個病的位置,那個說你病變在哪個位置,中醫他講證,咱們講的這個證侯,這個證侯反映的病位,這個不是疾病所在的病位。中醫也叫表證也叫病在表,這是一種術語吧。但是他說這個邪在表,並不是那個病在表得的,所以這個外科,咱們研究外科就知道了,這個瘡生在外邊,它也發生裏證,它大便幹燥啊,也要用瀉藥,裏證,其實病是在外邊。那麽我們說這個病位就是,病在裏,它也有表證。所以從這個疾病的反映上來看的。那麽這個病位啊,它是固定的,也就是說疾病萬變,它反映到人體上,不出這三個病位,不在表,就在裏,或者半表半裏。有的時候表裏並病,既有表又有裏,合病也是的,同時發作兩個、三個,但是不出這個範圍,不出這個表、裏、半表半裏這三個範圍,要出範圍中醫沒門了,它不出這個範圍。這也是古人經久地臨床作的結論,這也很不容易。
另外呢,咱們說他這個三陽篇、三陰篇,把這個陰陽也得把它搞清楚。這個陰陽啊,是就病的病情上說的,也就是病之性,陰就是陰性,陽就是陽性。什麽叫陰性?病發作起來,這在人的機能上的一種反應。這個人體機能啊,它是要起改變的,代謝機能首先要改變的,這是西醫也這麽看的。這個改變呢,它隻有兩個途徑,不是太過了,就是不及了,就這麽兩種。在臨床上也是的,咱們脈也是的,它不是快了,就是慢了,不是大了,就是小了。你象前麵我們說那個滑、澀呀,其實它就這樣。你象我們量血壓表也這樣,有病人咱們給量血壓,他的血壓高了,你的血壓低啊,血壓不高不低,你血壓這方麵管保沒病。那麽快慢也是啊,現在這西醫也瞧脈呀,瞧脈他看鍾點,也就看快慢。所以這疾病一發生,影響機能改變,這種改變啊,不是太過就是不及,如果太過,你身上證侯反映都太過,不及呢?你身上的證侯反映也多不及。這太過是哪一方麵呢?比如說亢奮,發燒,興奮,這個病呢發揚,這一類的情形,古人叫陽性病。反過來呢,它現抑製的現象,冷啊,衰沉啊,脈也微呀也細呀,這一係列的都發現,這叫做陰性病。這陰陽就是這麽兩個,一個是發揚的,一個是抑製的,一個是亢奮的,一個是消沉的。所以少陰病一講,脈微細,但欲寐,人就消沉,就困頓,而且脈也比較微細。那麽太陽病就不是了。它就這麽兩種。所以這個疾病萬變啊,不外乎這麽兩大類,它不是陰,就是陽,不是亢進,就是不及,反正就這麽兩種。也不亢進也不不及,這就是常人,沒病。這就病情上說就這麽兩大類。
那麽另外它有寒熱虛實,這個寒和熱本來就屬於陰陽啊,那麽寒就寒性,熱就熱性。讓中醫說說這個熱,不一定得是溫度高啊,紅頭漲臉,你象這個口苦口幹,這都是一種熱象,脈數也是表示有熱。這個熱也是太過,也屬於陽性。這個寒與它相反,寒就是寒性,這個人顏麵蒼白也是寒性。總而言之現這種寒性的就為寒,現熱性的就為熱。在陰陽裏頭提出這麽兩個(概念),因為這個在治療上是很有關係的。這兩個寒熱雖然屬於陰陽,但是它是具一個特性。咱們這個陰陽是極概括的,凡是太過的都屬陽,凡是不及的都屬陰。這個寒熱呢?它是特性,局限於或寒或熱這麽兩種。所以我們說,陰陽包括了寒熱了,它是概括它,那個寒熱概括不了陰陽,所以疾病啊,沒有不陰不陽的,可有不寒不熱的,我們在臨床上也是,這個人沒有寒熱嗎,你還說他有什麽寒熱,但是陰陽能分。
這個虛實也是的,這個虛,古人說的是人的精氣虛,就是人虛。實呢就是,古人說病氣實,就是邪實。你象我們講的太陽病,無汗、脈浮緊、身疼痛,它這個在表證上說是實證,一點汗也不出。你看這個中風證呢,它就是虛證,它是自汗出,脈也弱了。它這個實證,咱
們講有那麽一段啊,說太陽病,十餘日,表證還不解,吃了麻黃湯之後發煩目瞑,繼之鼻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他說陽氣重,重就是老不出汗,他外邊這個體液充實太甚了,就是實,就是表實,什麽實呢?病實,指著病說的。人虛,虛勞那個虛,那是人的體力支持不了,也就是這個病還沒去呢,人就支持不了的那個樣子,就叫做虛。人體力能支持,但這個病氣相當實。你象這個陽明病,胃家實,大便不通,人說胡話,譫語,這是裏實證。這個虛實也屬於陰陽啊,總而言之虛還是不及,實還是太過,也屬於陰陽,它也是個特性,專就虛實這麽一種陰陽來說,分的虛實。這個虛實共寒熱都附屬在陰陽裏頭,可是寒熱虛實這兩類東西要是錯綜互見呐,那麽這個虛實常常的,我寫那麽一篇東西呀,我說寒熱有常,虛實無常,那什麽意思呢?寒熱有常啊,(無論)在什麽情況下,是寒就屬陰,是熱就屬陽,它永遠不變。這個虛實無常什麽意思?唉,它與寒熱交叉互見的時候,它就是隨著寒熱為陰為陽,它自己呀就反其陰陽了。這個呢我們說幾個例子就有了,比如說吧,從這個陽性病,熱,實,又熱又實,這是陽性證。可是熱與虛在一起,虛本來是屬陰呐,與熱在一起,咱們說虛熱證是陽證了。這個虛隨著這個熱走了,所以虛實它無常,這個虛與熱同時並見了,這個虛就變成,本來它是屬陰呐,它就為陽了,虛熱證是陽性證。因為這個寒當然是陰證,寒證,再虛,虛寒,這當然是陰證。這個實,與熱,我們方才說了,當然是個陽證。這個實與寒呢,這個實就變成陰證了,寒實證,咱們頭前講的寒實結胸啊,那個用不得一點涼藥,那個也得用差不多的溫下法,咱們這個太陽篇也有寒實結胸。所以這個,虛實這兩個東西,咱們說虛證屬陰,實證應該屬陽,但是實證與寒結合到一起,它反為一種陰證,這個虛與熱結合到一起而反為陽證,所以它是不常的。那麽這樣子在陰陽裏頭啊,有這麽兩個大類型,陰陽兩類,所以六經啊,它隻是有陽實證,有陽實熱證,也有一個陽虛熱證,也有光陽證,也不寒不熱不虛不實的陽證,它五種。所以這個陰證裏頭呢,有陰寒證,有陰虛證,有陰虛寒證,有陰寒實證,也有不寒不虛,就是一般的陰證。所以都有五個。所以我們辨了陰陽了,還要細辨底下這套東西,辨這個寒熱虛實。那麽這六個呀,陰陽寒熱虛實,我們統言之就是有陰陽,寒熱虛實就統為陰陽。那麽這六個都是病情,可是這個疾病的反映,它這個病情必須反映到病位上啊,它得有著落呀,你看這個人是寒是熱,哪一塊寒哪一塊熱呀?它必須反映到病位上,反映到表,說表熱,反映到裏,說裏熱,反映到半表半裏,半表半裏熱了,所以這病情啊必須反映到病位上。那麽這個病位,你象我們人,每個人都有表,都有裏,都有半表半裏。你說這是表證嗎,它沒有病情反映,沒有證的反映,哪有啊,所以這個病位也必然得有病情反應,它才有反映,那麽這就出來這個六經了,沒有病位也(就)沒有病情,沒有病情也(就)沒有病位,所以我們見到一個證,它同時就有兩種,既有病位,也有病情。咱們講這個八綱是抽象地講的,那個病沒有單獨那麽有的,你象咱們講這個六經就是,它都得有個病位,同時有陰陽兩類的病情,因為這個寒熱虛實統說在這個陰陽裏頭了,所以表有陰陽,裏有陰陽,半表半裏也有陰陽。那麽表、裏、半表半裏,就這麽三個病位嗎,這個病就有陰陽兩大類嗎,那麽3×2不等於6嗎,就是6個類型。這6個類型啊,就是天然它就存在的,它是最基本的類型了,所以咱們這個六經啊,我們根據這麽個分析啊,就是表、裏、半表半裏各有陰陽兩種病型,這個它是始終存在的,那麽我們說的六經啊就是這個東西。可是古人呢,或者那個時候這麽說覺得淺,必須找出個理由來,所以他說一個經絡受邪,咱們這個書啊有這個口氣呀,太陽病就是太陽經發病。這個是大有問題的,這個咱們也不必駁斥他,和大家好好研究研究啊,這個一研究就知道,這個經,這個經絡,古人說它,大血管就是經,小血管就是絡。那麽這個經絡發病,是不是這個?有可能,這個值得研究。所以中醫這個辨證啊,至於六經這個證侯的發現,不外乎八綱這麽個問題,就是病位上反映病情,就是病、症之形成,它必須有病位,同時有病情。這個病情概括言之陰陽兩類,這個病位呢固定在表、裏、半表半裏,這個與人身體有關係。我們人身呢,認為這個疾病萬變,在中醫上這個八綱概括一切,這個六經也是的,一切疾病不出這個範圍,所以咱們辨證啊,才能什麽病都能辨的,要假設出這個範圍啊,那麽這個書咱們學它也是沒用了,它不出這個範圍。它為什麽不出這個範圍?它與人的結構是相通的,疾病盡管發病的原因不一樣,病的種類不一
樣,發病的形式也不一樣,但是它有一個共同的反應,一般的反應。這一般的反應怎麽來的?就是咱們講的所病邪說了,這個柴胡劑說的,正邪紛爭啊,這是中醫學一個很好的認識啊,在內經上這個也常提。這個人體啊不甘於疾病來向自己發展,它要對付疾病的。它要對付疾病,這種鬥爭的形式它就反映出來了,我們講的太陽病我給分析了,這個太陽病你根據證侯一分析就知道了,脈浮、頭項強痛而怕冷。這個脈為什麽浮啊?這是一個常識了,現在說,就是血管充血,這個感冒大家都得過,一得這血管就崩起來了,是不是就充血了。怎麽叫充血啊?就是血管也擴張了,那裏頭充分液體太多,所以頭項強痛。為什麽單頭項強痛啊?他腳丫子怎麽不強痛啊?它就是上半身特別充血,這個你看看生理學就知道了,所以要出汗以前啊,它先血管擴張,然後那裏頭的體液啊大量地輸送到外頭來,然後就出汗,它把這熱也放出去了,那麽我們這個太陽病啊,就是這個充血達到一個相當程度,不但充血,同時裏頭也攜帶有熱,那麽這個熱呀,比平時特別高了,在體表(溫度)驟然間提高,與外邊這個溫度差距加大,那麽感覺外邊就冷,刺激身上這個惡風惡寒呐由之而起。那麽頭項這個地方不但充血得厲害,而且有壓迫性的疼痛,所以強痛啊。那麽這個情形正是要出汗而不得出汗這麽一種反應,為什麽要出汗啊?就是要體表排出汗,解除疾病。所以中醫這個認識很好,全是正邪紛爭。那麽在人體有了疾病呢,要是最好的法子從汗腺排除。這個從作戰上講是外圍作戰啊,影響不到裏頭。但是病沉重了,由體表解不了了,咱們講這個少陽病就是,它要退卻了,就是另找防線了,所以這個血弱氣盡腠理開啊,咱們講這個柴胡劑很好,邪氣因入,這個邪氣呀不在體表鬥爭了,它往裏頭來了。可是呢,二道防線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成立了,結於脅下,正邪紛爭,結於脅下,在半表半裏這個部位,這個脅下這個部位在胸腹腔間最重要了,在這塊鬥,所以往來寒熱,咱們那段講的很好,在內經上也是的。表證就是邪正交爭於體表,內經說的很好,邪正交爭於骨肉,那麽得到汗出,那就是正勝邪卻了。我們這個太陽病呢,就在這麽一個階段上,想要汗出,達不到汗出,表解不了。所以古人通過實踐,在這個太陽病啊以發汗為原則,正是恰好適應這個病理機製,所以它叫做原因療法嗎。那麽這個是我個人的看法啊,這是根據這個八綱的分析的六經,這是自然而然地形成這麽六個基本類型。我們要這麽去看呢,那麽張仲景這個書啊就是八綱辨證,這個太陽病,這是古人的看法,古人說太陽經受病。所以張仲景這個書啊,據這個皇甫謐,晉人,作這個《甲乙經》說的,他說論廣湯液為數十卷,他這個書是有藍本了,不是他自己創作的,創作不了這麽……。在他以前呐有本《湯液經》,在《漢書》上也的確有,他們有說伊尹作的了,當然那是無稽之談了,中醫這個不是一個人作成的,它是一個從臨床實踐中逐漸搞出來的,當然有個很長的時間了,不過在《湯液經》那個時候,它這個概要都具備了,你象這個六經名病啊,具我的想法在這個《湯液經》上,那麽張仲景呢在作這個書的時候,他是根據《湯液經》。皇甫謐這個人啊,他不隻是對醫學有修養,他是個曆史學家,所以張仲景跟同郡的張伯祖學醫,那都是皇甫謐說的。皇甫謐這個人可有考據,所以咱們這個書上這個序言啊要不得的,他那個新本就沒有了,這個序言是假的,你們很容易就看到了,皇甫謐是晉人,跟那個王叔和差不多,這個書是王叔和撰述的,假設有這個序言,這個序言明說是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這套東西,皇甫謐不會不尊重本人的序,說他是從這個《湯液經》上來的,他說他這個論廣湯液為數十卷,可見這個皇甫謐那個時候沒有這個序,這個序可能是南北朝那個時候搞的。現在的這個書就沒本序了,我的舊本都有,所以這個序言啊對我們影響最大,曆代注家呀都根據這個《素問》,就把這個書整個的,說張仲景這個書啊在內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我認為這個是毫無關係。他這個六經與這個,你們回頭看看內經這個六經,它就不一樣,它說是太陽、陽明、少陽都在表,可發汗,它在三四天入了髒腑,它說那是陰病,那可以下。那與這個書哪對呀,尤其這個,它也不是先太陽,後陽明,再少陽,然後那個說得很妙了,四日太陰,五日少陰,六日厥陰,厥陰之後又返回來太陽,誰見到這個病了?這不成了一個怪病嗎,沒有。所以那個六經它講遞傳,仲景的這個一開始講表裏相傳,這是決不一樣的。
今天咱們這個就略略談到這啊,就我方才說這個八綱、六經關係呀,我這麽今天講,你
們聽得亂七八糟的,我寫那麽個東西,(你們)參考著看一看。這也通過這個書,那麽我怎麽導得那個呢,就是根據這個書,這個書我認為就是八綱辨證,三陽三陰篇就是陰陽兩大類,同時在太陽病裏頭他盡講表,外不解了,表不解了,這都是他說的,根據這個書。那麽少陽病,陽明病都講的裏,那麽後來三陰病也是的,陰陽兩類他同時講表、裏、半表半裏。那麽他這個六經不就是陰陽之中有表、裏,有半表半裏,就這麽個東西。就根據他這個書,同時也講寒熱虛實,八綱具備。那麽這六個類型呢,他古人辨證為什麽不先辨表、半裏,那個沒法辨,它必須得成型,有表有裏才能夠有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呢。假設說沒有這個病位,你隻是講陽,哪有那麽個病啊。所以它必須有病型,有病位。既有病型病位就這六個,最基本了。那麽從這,他是再細辨。所以他這個書啊據我的觀察,他是先有的這六個基本類型,這個類型也來自於八綱,就是八綱,在這個類型上是表裏陰陽都具備了,他再辨寒熱虛實,這個書也確實是這樣的,你們好好看看就知道了,再辨寒熱虛實,最後辨到方證。所以我說仲景這個辨證的方法呀,就是辨六個類型,就是六經,再分析八綱,八綱呢就分析寒熱虛實就夠了,它這個表裏陰陽都有了,然後再進一步辨方證,以至於治療。他這個書,這個就是他這個書的一個體係,你這個掌握了,所以我們以後講也好講,它就是這個東西。所以我那天寫那個東西,就根據這個書,並沒有什麽。他這個書這麽樣子來說明啊,在我以前還沒有人這麽說過,都是求深呐,這個求深我認為是返淺,你象這個經絡也是的,這個東西找不出一個相當的證明,這個經絡發病啊,反對這個事不是從我開始,這個徐靈胎就說過,所以仲景決不是,他這個書啊,不是循經發病,說太陽經發病了,陽明經發病了,決不是,可是他沒說出個所以然來,咱們今天就講到這啊。(50‘24)……和少陰病的不同,在裏位上,也有二種病,一種陽明病,一種太陰病,陽明病是裏陽證,太陰病是裏陰證,就是病邪在裏而反應陽性症狀者,古人認為是由經絡受病,實質不是那麽回事。



第四章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第179條
問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謂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也。
頭一節講太陽病轉屬陽明病,就是由表證傳裏而發生陽明病,可是太陽病還存在,也是太陽陽明並病,少陽陽明也就是說的是少陽陽明並病,病由少陽傳入裏而並發陽明病。此書在此特設問答解釋這個問題。
陽明病有所謂太陽陽明者,有所謂少陽陽明者,還有正陽陽明。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什麽為脾約呢?這是個病名,後麵有。古人這樣看他,胃消化之後,脾為胃行津液,對氣的形成,認為氣出上焦,飲食入胃,營養成分,是胃與腸子的作用,古人隻看胃,消化成熟的東西,經血管吸收了,古人叫血液,其精者,色赤者為血,這是內經的話。那麽氣的形成,必須到肺,受之於天,天是指天氣說的。水穀化合物再吸收天的氣,在肺處吸收,古人不明白胃消化完了,怎麽到肺上了,現在我們知道。古人認為是脾的作用,能吸收,送到肺上去,所以說脾為胃行津液,營養成分加空氣的氧氣,脾為胃輸送津液到肺,這時才能與天氣接觸。怎麽叫脾約呢?是胃中燥,沒有津液可以運輸,脾受了製約了,就是指胃中幹,大便結。這就是脾約了,脾沒有津液可行了,受製約了,這種症狀,古人叫脾約證,也是大便不通,但不是熱造成的。
為什麽太陽陽明叫脾約呢?太陽病是以發汗為原則,由於發汗而亡失津液,大便硬叫脾約,也是裏實,屬陽明病。這種陽明病由太陽轉屬陽明,但太陽病沒罷,大便不通,這就叫太陽陽明,所以說脾約是也。
正陽陽明者,專就陽明病來看,沒有太陽與少陽證候存在,隻是陽明病了,就是胃家實是也。所謂胃家實就是病邪充斥於胃,叫胃家實,這是根據義上來理解,胃家實也是有證候的,就胃的部位按之滿,拒按,按之痛,都為胃家實的一種證候,也是胃家實的主證了,專就胃家實來講,就是正陽陽明,即沒有表證及半表半裏證。
少陽陽明者,由少陽轉屬陽明的,少陽病不能發汗,由於少陽病誤發其汗,或者利小便等誤治後,胃中燥煩實,胃中燥,人就煩,所以煩也是陽明病的證候,同時裏頭也硬,也實,大便也不通,此為少陽陽明。
第180條
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
研究陽明病就是裏陽證了,就是病邪充斥於胃的這麽一種病,實與熱都為陽,所以叫陽明病。陽明病就是胃家實,太陽陽明也好,少陽陽明也好,都得有胃家實。要是胃家不實呢?實要活看,剛才按之滿拒按,按之痛,那是就證候上談的,就是邪實於胃腸,而發生陽明證候者,就叫胃家實,可以這樣理解。總而言之,所謂陽明病就是邪充斥於胃腸的一種病。
第181條
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幹燥,因轉屬陽明,不更衣,內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也。
為什麽發生陽病呢?底下也作一個問答解釋,答曰:太陽病那個階段,病之初作發作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即太陽病階段,經過發汗,下及利小便等法治療,都是以亡失津液,水分大量亡失胃裏頭幹,故胃中幹燥,因而轉屬陽明,不更衣,解不出大便,內實大便難。
第182條
問曰:陽明者,外證雲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陽明病但熱不實也有,如白虎湯,也是熱結於裏,但不實,剛才說的心下滿硬,按之痛,這都是胃家實的主證,要是隻熱不實就沒有這種主證,故又提出一個外證,即裏有熱也現於外,身熱汗自出,陽明病的熱,是身熱,從裏往外熱,不象太陽病,太陽病是翕翕發熱,熱在身上合而不開,就是熱在身上籠罩似的,翕翕就是合而不開的意思,合羽之為翕嘛。陽明病外麵用手摸滾燙,汗自出,熱由裏頭出來,蒸騰人的組織的水分而出汗,所以蒸蒸發作,形容陽明病發熱,就象拿鍋蒸東西。外也燙,同時也有蒸熱汗出。
“不惡寒,反惡熱也”太陽病為發熱惡寒,陽明病,不惡寒,反惡熱,這與前麵講的溫病是一樣的,雖沒說渴,當然也就渴,熱在裏,刺激特別凶,比太陽病熱的多,這種熱的勢力比較強烈,惡寒反受到抑製了,可以參考巴浦洛夫學說就知道了,這種人對刺激的反應,對受到過於興奮的刺激後,就對其他的刺激就受到抑製,巴浦洛夫有很多的試驗,陽明病身熱也必然會帶到外頭冷,但由於強烈的熱刺激,這個冷感覺受到抑製。這說明,在臨床上,遇到胃家實是陽明病,如沒有胃家實證的明顯證候,而有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為陽明病。這個陽明病共用二個特點。前麵太陽病脈浮頭項強痛而畏寒,一個特點。它在表,沒有其它的東西。陽明病有二種,隻熱不實,隻能就外證看。所以在臨床上胃家實當然是陽明病,如果沒有胃家實的證候,有外證,也可確認為陽明病。
第183條
問曰:病得之一日,不發熱(應為“不惡熱”)而惡寒者,何也?答曰:病有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也。
病也有這樣的,開始第一知得的時候,不惡熱而惡寒,這與陽明病之外證不相符。這是怎麽回事?答曰:雖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也。他說是的,病傳變時常有這種情況,在太陽篇也講過,上歸惡寒者外未解也,太陽病基礎是發熱惡寒,開始傳沒全陷於裏,還有表證,還是惡寒,就是溫病也是這樣,溫病開始得,熱熱刺激沒達到那個程度,還覺得外邊惡寒,但是很快,溫病裏熱甚,馬上就要熱,熱達到一定程度惡寒就沒了,這段就說的這個,說雖然得之一日,有這種情形,是不感覺惡熱,而還惡寒者,但很快惡寒就沒了,是一味惡熱。溫病一開始,也有惡寒,吳菊通溫病條辨不是說了。同溫病要渴,有點惡寒馬上就沒了。
第184條
惡寒何故自罷?答曰:陽明居中,土也,萬物所歸,無所複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此為陽明病也。
太陽病惡寒為什麽不自罷?而陽明病開始惡寒,又馬上不惡寒了呢?古人說是,陽明居中,主土,土為萬物所歸,寒一進到陽明,就進到陽明經了,就化熱而惡熱不惡寒。太陽病發熱惡寒,古人認為熱病全是傷於寒,寒是邪,太陽病寒可傳半表半裏,往來寒熱,也有寒。唯獨到了明病寒就沒有了。為什麽?歸土了。古人是這樣看的,至於對不對,是成問題的,這與前一樣的,開始惡寒是熱沒達到一定程度。
第185條
本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戢戢然然者,是轉屬陽明也。頭一個是太陽病依法當發汗,發汗而病不徹,徹是指病不除,不是不徹底,真正的重病,不隻傷寒如此,流感也這樣,開始表證非要發汗,真正重的流感不一汗能愈的,汗後也可傳變少陽與陽明的,這裏就說的這個意思,大病的時候就治療正確,也隻能在表證的時候,使它好轉減輕,去其凶勢,但病還是要傳變的,不能馬上好,傷寒一般好,全在少陽病的末期,陽明病的初期的時候好的多,就是白上湯呀,柴胡承氣湯等。這裏講的就是這種,即太陽病依法當發汗,發汗後病不徹,因而轉屬陽明,有這個事情。第二個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由太陽傳到少陽,由少陽而反汗戢戢然者,戢戢然是連綿不斷的意思,那麽又轉屬陽明。這是解釋太陽陽明,少陽陽明的來曆。由太陽病雖然依法發汗,也有不好,少陽病也如此,本來是太陽傷寒,沒有汗,轉屬少陽故嘔逆,所以少陽病發熱而嘔,是柴胡證,嘔而不能食,但少陽病不出汗,而反汗出戢戢然者,是轉屬陽明病,陽明病法多汗,了明外證不是有身熱汗出嗎?這裏是二段,一是有太陽病轉屬陽明的,有少陽病轉屬陽明的。
第186條
傷寒三日,陽明脈大。
這是太陽傷寒轉屬陽明,到三天的時候,如果轉屬陽明了,其脈必大,因其內熱甚,如前麵白虎湯證脈洪大。前麵講了:太陽病二三日,少陽陽明證不見者,為不傳。但如果脈大是傳陽明。也在此借機把陽明熱甚脈大的特點提出來了,前麵說是證。
第187條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係在太陰。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硬者,為陽明病也。
傷寒脈應浮緊,是表實,是津液充斥於體表所以脈浮緊,脈裏麵充血,一摸脈緊,現在脈浮緩,弱,這個是津氣不獨於外,這說明裏麵有留濕留飲的情況,方才不講了脾為胃行濕,濕輸送到表,脈絡就緊,如果由於胃虛不汗出的脈……
第188條
傷寒轉係陽明者,其人戢然微汗出也。
第189條
陽明中風,口苦咽幹,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也。……
那麽在這個時候發熱惡寒脈浮而緊,是太陽的脈呀,即傷寒脈,這裏雖然病發於裏,他裏不會實的,而且應該先解表,就並發證頭前講過。這個就是大青龍湯證,大青龍湯證隻是不汗出而煩燥,這個也不汗出,也得有煩燥,但是又加口苦咽幹,腹滿微喘,熱比那甚,證型偏於陽明,腹滿其實這個腹滿哪,還是不是實,微喘,陽明病由腹,病實於裏向上壓迫,也能發生喘,這種喘必須用瀉藥,這裏喘還是麻黃證,這個腹滿,還是氣不暢,而自覺滿,其實不是有實物的東西那種滿。
“若下之”,這是應該用大青龍湯,如誤認為裏實而下之,就腹滿小便難,原來就腹滿,這時候真腹滿了,這是虛滿了,因胃虛水穀不別,所以小便難都從大便走了,後頭有的。所以說要“下不厭遲”,本大青龍湯證,即前麵說了太陽中風,脈厚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燥,這裏有口苦咽幹,熱更甚,但是還是腠理,發熱惡寒脈浮而緊之表實證,還得先解表。雖並發陽明,裏還有熱而不實,不實,如果瀉非虛其裏,虛其胃,反而要脹滿,由於胃虛水穀不別,小便難。
第190條
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不能食,名中寒。
能食是有熱,熱化食嘛,陽明病,能吃是裏頭多熱,古人以風為陽邪,所以說中風,不能食,胃虛停水,故不能食,水性寒,所以名中寒,這是以能食與否而分辨陽明病為中寒、中風區分,這個沒什麽意義。不能食也不能看成有停飲,陽明病有二階段,一是開始能吃,說明裏有熱,可是大便不通,裏麵實的甚也不能吃,這說明有燥屎。當病在開始的時候以能食與否,而區別陽明病的這二種證是可以的。
第191條
陽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戢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後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穀不別故也。
陽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水就停在上麵,所以不能食,手足戢然汗出,陽明病法多汗,如果手腳也不斷出汗,那大便就硬,後果?有講的大承氣湯有這個。大便硬,又因尿不利,水穀不別,此欲作痼瘕,痼是堅固,瘕是時聚時散,謂之瘕,也就指大便有硬塊,但前頭硬後麵還是稀的,也是初硬後溏,以胃中冷,胃中冷不是畏寒,胃中有冷飲,小便不利,本來應大便幹,有水在裏頭,所以先硬後溏,水穀不別,水要走大便,大便雖幹,加上水呢,成痼瘕之便了。可見頭前的名中寒,是停水,不愛吃東西。
第192條
陽明病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調,其人骨節疼,翕翕如有熱狀,奄然發狂,戢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勝穀氣,與汗共並,脈緊則愈。
初欲食者,就是開始由太陽轉屬陽明,能吃,能吃說明裏頭有熱,有熱者小便應該自利,而反不利,小便反倒不利,大便自調,但是大便並不稀,裏頭有熱的關係,可也不硬,這也是水穀不別,造成的,其人骨節疼,翕翕如有熱狀,這說太陽傷寒表證未去,這是由太陽傷寒,初傳入裏而並發陽明病的時候,人參吃,但小便不利……但他不是整個轉成陽明病,不昌那樣子,所以擱個陽明病,這個帽語,就是說明這個胃氣強的表現,就是能吃,還在太陽階段,這個機體對這個疾病還是要從表解,要加強津氣,故胃功能亢奮,這麽一種情況之下,達到相當程度,就發生冥眩狀態,就發狂,出一身汗,病也就都好了。這個道理也解釋了,此水不勝穀氣,與汗共並,脈緊則愈。脈緊則愈,不是奄然發狂,汗出而解之後脈緊。而是其骨節疼,翕翕如有熱狀,那時候脈就是緊,根本就是脈緊,太陽傷寒,就象傳裏似的,能吃,這隻能說明胃在裏起亢進作用,他是一胃氣強,雖然小便不利,不會變成腹瀉,水穀不別。這正是人的生理機能,總是要從表解除疾病。所以裏證好了,小便不利來了,就是水不勝穀氣,胃氣強,不但表解,而且小便不利致的停水,水穀不別也者一起好了。所以說邪氣不勝穀氣。這說明不是真正的陽明病。太陽傷寒,也沒真正發生太陽陽明並病。這是自愈之狀。如果病日久,也有發生冥眩的,這個奄然發狂不是個壞現象,完了出一身汗,這都是冥眩狀態,病要好的時候,常要發生特殊的反應,叫冥眩。所以表證時就要從表解除疾病,表證始終不燒脈緊,骨節疼痛,翕翕如有發熱,但外熱不那麽甚,故說翕翕如有熱狀,不象太陽中風那種熱,這段說明治病不能傷正,自愈是胃氣特別亢奮起來,才能好,那麽這個陽明病要用瀉法,或清法。故這種情況要慎用,不要當成陽明病,否則不能去水氣。
第193條
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戊上。
這個要不得,它是根據天幹地支運氣學說,前麵太陽病說過了。這是照例,事實上不是這樣的。也沒人考據此事,已至未是太陽最旺之時,火生土,火之後再申酉戊是陽明旺時,故好時在旺時好,這靠不住的。
第194條
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以其人本虛,故攻其熱必噦。
陽明病,如果不能吃,是胃虛停飲,不能再撤熱,故攻其熱必噦,即噦逆,這是因為有胃中虛有冷飲的關係,胃中虛不能攻伐,有冷飲用溫中去飲的法子可以,吃下藥不行。苦寒藥也不行,這是由於人本虛,攻其熱必噦。這個就是告訴陽明病不能吃要注意,不要看作實證,即攻之,攻都指大承氣湯。不能吃大概都是胃虛多飲的病。
第195條
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則微煩,頭眩,必小便難,此欲作穀疸,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脈遲為有寒,胃虛有飲,也有寒,脈也遲,食難用飽,胃虛有飲不能吃,勉強吃,要是飽的話,就微煩頭眩,裏頭停飲,頭暈,裏頭熱,人就煩,必小便難,頭眩什麽道理呢?是停飲,飲是因水不下行,小便難,此種情形欲作穀疸,古人把黃疸分穀疸、酒疸、女勞疸三種,穀疸是消化不良類,有熱有濕,在金匱是這樣說的,穀疸之為病,寒熱不食,發熱惡寒而不能食,食者頭則眩,心胸不滿,不滿就是煩,這就叫穀疸,用茵陳蒿湯。與這裏一樣,胃虛停飲不能食,食難用飽,要飽了,則心胸不滿,就是煩,同時頭日軍,胃虛不認濕,受不了穀物,消化不了穀物,消化不了,有鬱熱就煩,有熱又有濕,濕熱相因就發黃。這就發生了胃虛不能化穀的這種情況,所以古人叫穀疸,也應有小便難,雖下之,腹滿如故。實者可攻,虛者不可攻,否則更滿。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脈遲。故陽明病出現脈遲,既可有實證,應該利其虛,頭頭講了,後頭都有。
第196條
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以久虛故也。
陽明病裏熱蒸汗外出,依法當多汗,如果反無汗,其原因有很多的,這條說的是虛,津氣虛,也要出汗,但沒有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熱也往來?但沒有津液。津液虛,胃也應當不強,這是肯定的,津液來自於胃,胃為水穀之海。不能消化水穀,津液就虛,長期如此,現在又出現陽明病,當有汗而反無汗,這樣是不能吃承氣湯,後頭也有。如果也有大便硬,隻能按脾約治,吃麻仁丸。
第197條
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咳,手足厥者,必苦頭痛;若不咳不嘔,手足不厥者,頭不痛。
陽明病無汗,應該有汗而反無汗,原因多,此段說,陽明病初病於陽明,指少陽病,嘔而咳即少陽病,還沒到陽明病大熱汗出的時候,所以無汗,而小便利說明裏頭有熱,二三日嘔而咳者,二三日指全段說的,並非指反無汗小便利以後二三日,就是這個病有二三日,就是由表傳半表半裏的時候,這時裏頭有熱,但沒到汗出的時候,怎麽知道有熱?因小便利,嘔而咳是少陽病。手足厥不是寒厥,是熱厥,這個熱,尤其少陽病,四逆散就是柴胡、芍藥、甘草、枳實四藥,也治手足厥,但是熱厥。後者有,熱深者厥亦深,熱微者,厥亦微,他隻是說厥而已,這個厥不會大厥的,因少陽病,津液喪竭,吃柴胡劑,津液得充,胃氣因和,後頭有的。津液竭,不是不旁達,手足厥,即是熱的關係,由於有熱,而且熱往上攻,所以必苦頭痛,所以嘔而發熱,頭痛是柴胡證,假設,不咳不嘔,手足不厥,既無少陽病而熱又不甚,那頭就不痛。這就是就證來辨證的意思。後頭有嘔而頭痛者,小柴胡湯主之。這說明,熱在裏頭有上行有下陷,上行則頭痛,但沒到裏熱實的這種情況,不汗出,這種不是津虛。
第198條
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不痛。頭眩是停飲的關係,胃中停飲則頭眩……有停飲,用苓桂術甘湯,起則頭眩,吳茱萸湯也治頭眩,那個是水氣往上衝胸,則嘔吐。這裏但頭眩不惡寒,這純粹是熱,陽明病惡熱而不惡寒,這個人的頭眩與不惡寒在一起,就是熱象,熱攻衝上頭,也頭眩。所以頭眩有時是熱亢於上頭,有時是胃有停飲而衝逆的,也有貧血,一般停水或熱壅逆的頭眩最多見,但真正熱不惡寒,故能食而咳。這與中風、中寒辨證一樣的。為中風裏頭有熱。由於熱上亢的厲害,一旦波及肺則咳,又熱又咳,嗓子因咳而傷,故痛。
第199條
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惱者,身必發黃。
這幾段全講發黃,陽明病無汗,熱不得外越,故無汗,小便再不利,濕也不得下瀉,心中懊惱,裏頭也有熱。身必發黃,就是鬱熱在裏,有濕有熱,二個結合必發黃。
第200條
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小便不利者,必發黃。
這個人隻是額上微汗出,旁處無汗,所以熱也不得外越,而小便再不利,所以也必發黃。
第201條
陽明病,脈浮而緊者,必潮熱,發作有時,但浮者,必盜汗出。
陽明病脈浮而緊是太陽傷寒轉屬陽明,脈還浮而緊,說傷寒外證很明顯,即便轉屬陽明,也隻能潮熱發作有時而已,發潮熱也是陽明病的一個證侯,由於太陽病剛開始傳陽明,所以脈還浮而緊,雖發潮熱,但不是老那樣,也是一陣一陣的,發作有時。不會始終發潮熱,否則是裏實了,脈絕不會脈浮而緊。這裏的太陽病,隻是表不解,微畏寒而已,不是還脈浮而緊。脈緊再發熱惡寒是表證,完完全全存在了,即便裏頭有熱,也不到胃家實那個程度,即便發潮熱,也是發作有時,但浮者,即脈不緊了,即津液有喪失了,如果太陽病還存在……(25集)我們對自盜汗,常常用黃芪,盜汗多源於裏熱,用小柴胡加石膏也治盜汗,但是,如果不是因裏熱,此方是不行的。有裏熱的很多,它怎麽治盜汗呢?多汗,太陽病不再明顯。雖然脈浮,它要是真正到陽明,脈沉實、沉大等不會浮的。脈浮,病大部還在表,要是緊,隻能是時發潮熱而已,要是脈浮緩,那是太陽中風那種脈。不應脈浮緊。但浮者津液有所喪失,必是盜汗所致。
第202條
陽明病,脈浮而緊者,必潮熱,發作有時,但浮者,必盜汗出。
裏有熱,渴,胃有熱,必渴,口幹,隻是燥而不欲飲,不渴。可口燥的難受,願漱水,這是熱不在衛分,在血分,血分有熱,迫血妄行,常常鼻衄,故此必衄。
第203條
陽明病,本自汗出,醫更重發汗,病已差,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大便必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幹燥,故令大便硬。當問其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為小便數少,以津液當還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這幾個陽明病不是真正的陽明病,這節更是的,本自汗出,還是表證。要是陽明病重發汗,不會病已差,陽明病越發汗越壞,忌發汗。太陽中風應用桂枝湯發汗,雖然病差了,尚微煩不了了。表不解,他要煩,表解了不應該再煩,還微煩不了了,這是由於汗多亡陽,胃中幹的關係,大便必硬,還是發汗造成的,所以底下有解釋,這個不要當陽明病來治,這是因亡津液,發汗不合法,重發其汗,胃中幹燥,所以大便硬,此時當問其小便,日幾行?若平時每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這沒關係的,逐漸津液恢複,大便還是會有的,什麽道理呢?現在小便次數少,津液當反於胃中,故知不久將大便。此大便硬不是因熱結的,陽明病便結必須治療。但是帽以陽明病,是衝這個汗出多,這個在自汗出,這個後頭也有。本自汗多,是太陽中風,但汗出過多也為太過,太過則結於裏,而成脾約的。這一點是似而非。所以帽以陽明病,是讓你區別,由於病在表,所以也用發汗劑,但發汗不得法,是重發其汗。本來有汗而重發汗,此書說發汗都是麻黃劑,幸運的是,發汗病已解,但隻是微煩而不了了。要是陽明病發汗,絕不會這樣,越發越務津助熱。根據全文,這不是真正的陽明病,這個書有的是,比如傷寒吧,有的不是太陽傷寒,又說無汗等。
第204條
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
嘔多是少陽證,少陽病不可汗,亦不可下,少陽陽明還是常常帶嘔的。微嘔也有攻的時候,如嘔多,說明少陽病還存在,雖有陽明證,也不過是少陽陽明並病而已,應從少陽治,可攻下。
第205條
陽明病,心下硬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這更重要了,所以心下硬滿,胃虛,人參證,胃虛邪氣水氣都往胃裏去,故致胃處又硬又滿,胃家實方才不也說硬滿嗎?隻是硬滿而無其他的熱,象實象,則為人參證,應用補中健胃的人參類的藥,萬不能攻。虛以實治,利不止者必死,利止者可以好。
第206條
陽明病,麵合赤色,不可攻之,必發熱色黃,小便不利也。
顏麵紅,麵頜赤色,即緣緣麵赤,為陽氣怫鬱在表,還是要出汗,而汗不出,故而發紅。此表證有不可吃瀉藥,假攻之,必發熱色黃,小便不利。攻後,邪熱內陷,虛其內,水穀不別,小便不利,熱與水相鬱要發黃。
這都說陽明禁下的幾條。心下硬滿,嘔多,臨床看問題要全麵,不能片麵。陽明病雖是以攻為主的治療方法,但有些不可妄攻的,必須知道。有些條文是因證辨證的,嘔而渴,手足厥者,必頭痛等,頭眩不惡寒,這都是因證辨證。頭眩常常胃有停水,但不惡寒的頭眩是熱,熱往上攻,也頭暈。就是頭前講頭眩了,由於不能食。有些欲作穀疸的食難用飽的頭眩,不讓你認為頭眩全是胃虛有停飲的情況,也有其他的情況。
第207條
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
這是針對梔子豉湯說的,發汗吐下後心煩不得眠,那是虛煩,經過吐下之後,裏頭沒東西了。如果有陽明病的外觀,如外證發熱汗出,不惡寒隻惡熱,主證是胃家實,這類的陽明病,沒經吐下,這種煩燥為實煩,是胃家實之煩,可與調胃承氣湯。調謂承氣湯在承氣湯中最輕的瀉下劑,調胃,指胃不和,而加以調,主要是甘草的作用,大黃加芒硝瀉下相當的重。芒硝軟堅去熱,大黃刺激湯道蠕動。配以甘草可緩其猛下,甘草在急迫的情況,如痛的急撻等,能緩解症情的急迫,如煩得睡不著,或痛的厲害等。在藥力方麵也起緩的作用。調胃承氣湯用甘草使其瀉下作用緩緩發作,調和胃氣。臨床上大瀉下,大利尿劑,甘草不能用,如五苓散利尿最厲害,豬苓湯、大承氣、小承氣也沒有甘草。這個調胃承氣湯是不是大瀉下?是的,大黃四兩,頓服,應是錯,前麵太陽篇調胃承氣湯是分溫再服。即便二次也是夠重的。芒硝應為半升,不是半斤,即半茶杯,量也重,我們不要死拘泥於此分量。這幾個承氣湯都是的。“少少與之”,雖然量大,一回隻吃那些也行。臨床用此方大黃頂多用四錢,即九克十克即可,芒硝12克分衝,一次6克,甘草6克。輕症可少少與之,重症可加重。此書上分二次吃,就是二劑,二劑大黃四兩(12錢)。
第208條
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裏也。手足戢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在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
脈遲是與數相對,數為有餘之脈,遲為不及之脈,有及的脈多主寒,主虛等不足之病,陽明病而遇此脈當心其虛,此段主要講的是攻。陽明病,脈遲,雖然汗出,不惡寒,即外證俱備,但脈遲,裏頭不會邪熱太甚,其身必重,即外有濕,濕在組織裏麵則沉,短氣是裏有飲,金匱裏有,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即心跳,水氣淩心,微者則短氣。腹滿而喘,既是停飲,裏麵的就不會那實。如實的厲害也喘,而此實的不厲害而喘,是熱往上壅。既有停飲,同時熱往上壅,二者相結也能使腹滿而喘。此種情況不可下。這裏所舉的證狀全是下的證候,但是脈心,恐怕有虛,恐怕沒實到下的程度。前麵講了“係在太陰”,病傳入胃腸之裏,假設此人數日裏頭多食多飲的人,就是裏頭有水,如果濕勝於熱,如邪熱傳入裏,則發生太陰病,就腹痛下利等。如熱勝濕,所以陽明病法多汗,水火二者不能同時存在的,如果熱盛則傷人津液,一方麵出汗,一方麵小便數。在體外沒有什麽津液,甚至不能沉,沉說明有很多的濕,所以身沉裏頭不會熱得了不得,熱結的不會那麽深,這種情景不可下也。有潮熱者,這潮熱並不是日晡所發熱,隻是一種來勢凶猛的這種熱,即熱之甚也,如潮水一般,言其勢重而多,蒸蒸發熱。出現這種熱,表明外欲解,可攻裏。如果手足戢戢然汗出,當然身上早就出汗了,現在手足也不斷發汗,綿綿不汗,這說明大便,已硬之候。大承氣湯主之,大承氣湯瀉猛峻,要慎用,必須有潮熱,而大便也硬,大便硬有多種證候,手足戢然汗出也是大便硬的一種證候。陽明病是熱甚使津液盡量往外蒸,那麽裏麵不斷沒有水,而且全身幹,這時的陽明脈遲,如何解釋呢?所以不及的脈也常主有餘,有餘到相當的程度,人的津液大傷,脈也遲。此書中遲脈多營氣不足,血少故也,脈遲。這時的脈遲是真正的可下之脈。
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假若汗出不少,陽明病法多汗,發熱不是潮熱而是微發熱。還有惡寒,外未解也。也不能攻,當先解外,宜法與桂枝湯是對的。前麵講了如果有表證又有裏證,即是太陽陽明並病,表未解必先解表而後攻裏,此為定法。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隻是微熱,不可攻。熱不潮,指沒到潮水一般的熱,不可攻。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如果沒有潮熱真正大滿,腹脹滿而大便不通,也隻能用小承氣湯和其胃而已,也不能大承氣湯。小承氣湯也能通便,消脹力量相當強,有厚樸、枳實。微和胃氣,勿令大瀉下。微和就是不能盡劑,原方不要全部喝完。此條分析大承氣湯、小承氣湯。此書辨證主要在方證上。所以既辨病形,即六經,然後更分析八綱(即寒熱虛實),六經即是表裏陰陽。在六經的基礎上再分寒熱虛實,比方說潮熱可攻,可用大承氣,小承氣調胃承氣等,大承氣湯、大黃、枳實、厚樸、芒硝。大量厚樸、枳實,此二藥行氣消脹,加上大黃芒硝,攻下的力量相當猛峻,所以大承氣湯治大實大滿大痛,脹的厲害,熱的厲害也疼,所以藥量相當的大,藥劑相當猛,故要慎用。芒硝去熱軟堅通便,治熱,潮熱都用芒硝,配大黃瀉下夠重,再用行氣消脹的這種藥則更猛,厚樸半升相當重,枳這五枚,也有五六錢,現在用大黃、芒硝給三四錢,最多五六錢,厚樸、枳實四五錢即可。小承氣湯差不多,把芒硝去了,瀉下作用就不重,有厚樸、枳實也消脹,後麵還有三物厚樸湯,單獨通便消脹,把厚樸枳實加重,治上滿為主的,與調胃承氣湯比較,調胃承氣湯比小承氣湯通便作用強,但消脹不及小承氣。
第209條
陽明病,潮熱,大便微硬者,可與大承氣湯,不硬者,不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矢氣者,此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轉矢氣者,此但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攻這,必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其後發熱者,必大便複硬而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不轉矢氣者,慎不可攻也。
這段相當好,陽明病要是發潮熱,根據前麵發潮熱,可攻。但必須大便微硬,這才能用大承氣湯,這裏容易誤會,不是大承氣湯專攻硬便,大便硬是用大承氣湯的火候,全是熱實於裏的一種病叫陽明病,大承氣湯的應用必須大便硬才能用。要是不硬不能用大承氣湯。要是把大承氣湯看成是專攻大便就錯了,他是治病的,大便硬是用的火候。不大便已經六七天了,究竟是大便硬與不硬呢?要有硬的證候,可用,如手足戢戢然汗出等。如果沒有證侯,已六七天不大便,恐怕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敢湯,在此過程中可以看出,如果是大承氣湯證,屎已硬了,與小承氣湯大便下不來的,但與之也無害,湯入腹隻轉矢氣而已,即放屁,下麵通氣,那是裏頭有燥屎,小承氣湯力量不及,乃可用大承氣湯,如果不轉矢氣,大便就下來了,此但初頭硬後必溏,這用小承氣就對了。如果吃大承氣湯,必然滿不能食也,攻伐太過,虛其胃氣,就發虛脹虛滿,而不能食。欲飲水者,因大下後僵津厲害,想喝水,但與水則噦,胃太虛了,所以既是試之,也是治之。其後發熱者,吃過小承氣湯,已下初硬後溏的大便,潮熱也好了,也可是不多久又發燒了,又發潮熱,必大便變硬而少也,一定是大便又硬了,也應是初硬後溏,而且也少,因瀉過了。以小承氣湯和這。如吃小承氣湯轉矢氣,且病進展了,大便變硬了,用大承氣湯。如不轉矢氣者,慎不可攻也。
這段說大小承氣湯,要慎重,臨床上,疑似這間從輕治不要從重治,無論汗吐下皆如此。
第210條
夫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鄭聲,重語也。直視譫語,喘滿者死。不利者亦死。
譫語是裏實證經常遭遇的,在陽明病裏麵也是一個主要的證侯。裏實要譫語,所以說實則譫語,譫語就是狂言亂語,說胡話,虛則鄭聲,鄭聲者,重也,一句話沒完沒了的重疊說。狂言亂道不要緊,是實,攻就能好。一句話,小聲小氣,默默沒完沒了,叫鄭聲,為正虛,成問題。我們陽明的實都是由於津虛到了一定的程度,直視者,精氣不能榮於目,直視譫語,陽明病裏實,即譫語而眼球不能動了,直視說明津液不榮於目,喘滿者死,喘滿者氣脫於上,下利者也死,虛極而脫,是津液脫於下也,必死,虛極由陽入陰,所以陽明病本來如實法,實證好治,這就是方才說該謹慎,該放膽要放膽,該用大承氣必得用,要到譫語直視發生喘滿下利,則是延誤了。遇到熱病,亂用滋陰清熱,不行,該攻得攻,要等到邪實正衰,則無所措手,補虛,越補越實,去病,則人不勝藥,非死不可。到虛脫的時候更完了。
第211條
發汗多,若重發汗者,亡其陽,譫語脈短者死;脈自和者不死。
這個是治死的,發汗多就是反複發汗,若重發汗,二者都是亡其陽,陽就是津液,在此更明確了。故此書上的陽都指津液。發汗最人津液,由於大量津液亡失,胃中幹就要譫語,這個純粹是被治的,脈短則死,看津液虛到哪個份上,脈一般上到寸口,下到尺中,現在脈短就剩下關上一點叫短,上不及寸,下不及尺,脈短者是血液津液虛竭之象,非死不可。
脈自和者不死,脈上下勻調,是脈沒虛到家,雖譫語,不要緊,這個我遇到過,有一個山東人,姓馬,糖尿病,主要用白虎增液加人參之類,很快就控製了,自家窮,住在我學生家,後來感冒了,流感,住院,打針,發熱不退,又吃啊斯匹林等發汗,一吃熱退,今天退明天就又燒起來,又發汗反複治療一個多月,後來我那個學生,去醫院看她,不行了,給我說,這姓馬的,女的,壞了,得感冒了,住醫院了,我去一看,不行了,也請了別的大夫。後來叫我去看,我是私人開業的,在大醫院受歧視,我說不去。後來去了,此人骨瘦如柴,穿襪子,就象個棍子似的,瘦的沒了。就是因反複發汗,我一看在我之前也請了一個中醫,方子是四逆湯、附子、幹薑、甘草,也是好大夫開的,我也沒支聲,後來我學生出來我說,沒有治療的,脈浮而無力,虛數無度,快的很,還是發熱,我說現在就一個法子,也不能救其命,但可能好一點,用大量白虎加人參,人參起碼用西洋參一兩。大量人參,大理石膏,後來學生說她太窮了,要是好不了就不治了。後來很快就死了,就是給治死的。現在這種流感,打吊針不會好的,所以開始的熱,就用小柴胡加石膏非常好,不會有這種情形,一發汗,體溫當時散一散就好了。古人發汗不會反複發汗的,所以麻黃湯之後表不解,隻能用桂枝湯,桂枝湯解肌呀,不是大發汗藥。
第212條
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若一利,止後服。
太陽傷寒依法當發汗,若吐若下,全為誤治,一方麵喪失津液,再者虛其裏,外邪陷於裏,就發生陽明病,不大便已五六天了,隻至十餘日,一直到十餘日也不大便,日晡所發潮熱……。這一般的老太太都知道。惕而不安,無故驚恐而不安寧。微喘直視,我們頭前說了,直視瞻語,喘滿者死呀!他沒到喘滿的時候,微喘,這病也就相當可以了。直視而微喘,氣欲上脫而未脫,所以說沒到死的時候。那麽這個時候就看脈吧,脈弦者生,弦是有餘的脈,弦與弱是相對的,脈弦說明這個身體還有抵抗力,還不是一個虛到家,還可以用大承氣湯背城一戰。脈澀者死,澀者,指虛到極了,血液虛極之下,那不能任藥了,大承氣湯下去就死。不吃大承氣湯非死不可,就是治也死不治也死,他不勝藥了,大承氣湯下去,人虛到這個分氣上,他對這個藥不任,就是不勝這個藥。你要不是吃大承氣湯呢,他這個病去不了,所以這個裏邊非死不可。但發熱譫語者,這回頭說獨語如見鬼狀以前這一節。隻是發熱譫語呀,微者,輕的話,隻是像上邊說的這個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如見鬼狀,這種譫語,這不要緊,那就用大承氣湯下了就可以好了。
那麽這一段的意思,就是我方才所說的這個,因為這個該攻你得攻,所以當大夫啊,又要細心,慎重,又要放膽子,你該攻你得攻,到這個時候了,這個病人到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到這麽一個分上就純給耽誤了。這個耽誤也未必是一個大夫耽誤的。你像有很多呀:現在我講這個?遇到這種熱病啊,咱們十有八九認為,一見到熱就是陰虛。六味地黃丸再有這個……就上來了。這東西坑人。頂大了一看譫語了,這是擾亂神明了,這又是局方至寶了、安宮牛黃又來了,這是看家本領,過去就沒招兒了。其實,這個他是內實,這個東西都不行啊,都屬於害人。這我說這話也許過激一點,但是我是的確看到這麽誤人的。他這段書啊,就是這個不要延誤到這個程度上,但是這個也是有誤詒的,這個誤治是最厲害的,本來這個陽明病就傷人津液,這個由於誤吐誤下,根本在治療上就傷津液,而又把外邪引到於裏,而發生陽明病,他來了勢頭就是重的。所以這個地方呀,我認為他這幾大段都是給大夫看的。這麽樣地治壞人是很不少。這個大承氣湯每副都這樣的,如果一服利,止後服。這個峻攻的藥沒有連續攻的。古人也講這個:服微而愈嘛!隻是你這個藥用的恰當,那也不會不好地。而且這個藥也沒有連續用的。
第213條
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譫語止者,更莫複服。
你看這個辨證多細呀!這個不是由先有熱來的,這個人素日就多汗,他得了陽明病,他這個汗還是多。你看這個他也沒說發潮熱,他就由於多汗而津液外出,這個身體的津液往外,那麽胃中他自然就燥了,大便也硬,硬了就譫語。所以說隻是一個譫語就給吃大承氣湯這是不對的。你得改,所以這個辨證你準得細呀。他這個由於多汗,大便硬而譫語,那麽這個就說陽絕液竭,就是津液根本就是虛呀。這個沒有用大承氣湯的必要。小承氣湯主之。這個地方都細膩極了。所以我們說這個方證,方劑的適應證,既要掌握他的這個證也要掌握這個情。
這個怎麽來的?他這就由於多汗,他沒有那極大的熱,當然我們在這個地方要有臨床地話呢,我們手也得勤勤。你要按按他這個肚子。真正的大承氣湯證啊,那上不得手啊,一按他就……他怕按這個。咱學院一個老朋友陳慎吾,他死了,他的母親得痢疾,得痢疾呀,她有這麽一個兩個月,這個痢疾不好。陳慎吾沒辦法他找我給看去。我一看那老太太呀,說胡話,那舌苔那個黃呀、幹!我一看就是大承氣湯證,我可不敢用啊,這老太太七十多歲了。我讓陳慎吾,我說你按按肚子,我說老太太也是女的,我也不好給她按肚子去,我讓他兒子按。陳慎吾一上手,這嗷嗷叫喚。我說沒問題,吃大承氣湯。她吃這個藥啊,她一宿竟拉下這個幹粑粑來了,拉到這麽一個盆裏當當三響,完了就好了。她是痢疾,她一天下重的很。所以治病就是……不能夠,當然是由於先頭出汗多,裏頭絕不那麽實地厲害,雖然譫語,這個大便也不過是初硬後溏的。這個時候可以按按腹,尤其心下這個部位。如果實的厲害,人吃的東西也停宿,胃他也不消化,他津液虧嘛。下麵這個胃中有燥屎,其實胃中不能有燥屎,他那個食物在裏頭燥結了。那你要按這心下,他非常疼。那麽這個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這個大便硬而譫語就是由於汗出多了。那麽這個當然就不能夠大攻破。他沒有潮熱的那種情況。實質裏頭也不是那麽結實的厲害。這個辨證都夠細的。所以這地方要留心。
你像頭前說的這個:發汗多,若重發汗,如果沒有其它情形隻是大便硬而譫語,也遵這個例子,也不能使大承氣湯,那麽如果他到後頭,脈已經短了,那非死不可了,那你吃這個藥也不行。所以由於汗多,亡失津液而造成的大便硬,大承氣湯要慎用、慎重。
第214條
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一升,腹中轉矢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矢氣,勿更與之。明日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裏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
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這個是錯的。陽明病譫語發潮熱,這是大承氣湯證。脈滑而疾,這個疾就是數之甚也。脈數有時候主虛,虛熱證最多,但是脈滑而數,脈滑主實,這是實熱之象。數者為熱,數者為虛。你像肺結核那個脈數,是虛數無力呀,到了末期了,那個脈一按沒了。可是稍一按,那個脈噔噔噔噔快的很,那是虛。脈滑而數,這是實,這是大承氣湯證。所以這個小承氣湯主之,我認為是錯的。尤其後頭因與承氣湯一升,腹中轉矢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矢氣者,勿更與之。明日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裏虛也,不可更與之。
這個不是這段上的,不知哪段的,擱這來了,所以以下這個更沒道理,這麽樣的實證吃小承氣湯,還會有這個情形嗎?不會有的。這個就是陽明病,譫語潮熱,脈滑而實的大承氣湯主之。下邊這個都是閑文,不要信這個了,這個總是有錯的。各家也有怫然證的瞎說。沒有這個事,這麽實的證,證實、脈實,哪有用小承氣湯的。
第215條
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氣湯下之。
你們一看這就明白了,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氣下之。譫語有潮熱則裏結實呀!裏有熱,熱能化食嘛,應當能吃才對呀,而反不能吃,這怎麽個事情呢?這就是不但腸子裏頭有燥屎,這個胃裏頭也有燥屎了,古人是這麽看的。其實胃呀,我們方才說了胃裏頭不會有屎的,就是食物燥結了,那麽食物燥結有宿食呀,那個胃裏頭有東西,就不能吃了。所以那個實到家了,反不能吃,所以就這麽一個裏實。若能食者,有熱他應該能食嘛,他也能吃,但硬耳,那胃裏頭沒燥屎,大便可是硬啊,大承氣湯主之。(此處,當理解為兜轉筆頭之寫法,宜大承氣湯下之,應該在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之後。)即是陽明病潮熱,譫語有潮熱,或無論能食或不能食,全用大承氣湯主之。你看看這段與上麵那段再對照,上麵,陽明病潮熱,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反宜小承氣湯主之。這哪對呀。那麽這一段很明白是吧!陽明病譫語有潮熱,無論反不能食或者說能食,全是大便硬啊。不能食呢,跑到胃裏頭他也有燥屎了,大承氣湯主之。看這一段可知上一段明明白是錯誤的,後麵又說了,脈滑當有所去,大承氣湯主之,這個脈滑也是承氣湯證。所以,這個上邊這一段是有問題的,一對照就可以看得出來。
第216條
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濈然汗出則愈。
由這一段,咱們在太陽篇講那個。所以現在把這個熱入血室,這就是瘀血證的。凡是出血,十有八九瘀血,這個要注意。那麽下血呀,衄血等等,都是一個瘀血證候多啊。常常用祛瘀法就可以好的。咱們在太陽篇是這個血證。咱們現在這個教材改的,弄個什麽,太陽腑證。因為有瘀,太陽非經鬱熱在裏故也,有這麽一句話。那麽陽明病怎麽說呢?也能說是太陽腑證嗎?所以是亂扯。他這就是人呢,素日有瘀血,哪個地方有病,哪個地方虛,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素日有瘀血,這個瘀血大概都是在少腹部為多。因為人他是一個站立的動物嘛,液體他就下,所以要有瘀血呀常常地在少腹這個部位就是盆腔這個地方,那麽這個地方素日潛伏有瘀血,你得了陽明病這個熱進裏,這就是內經:哪塊虛,邪就往哪塊去。這個地方下血就是瘀血!那麽這時候你看他身上不出汗,那這熱都往這塊來,但胃裏頭還是熱的,他屬於陽明病嘛。那麽對這個病啊,我們可以用這種祛瘀藥,這我治過,那麽但頭汗出,這個熱不得旁出下入血室了嘛。刺期門,這用這個,咱們講的那個頭前太陽篇是一樣,這個期門穴瀉心下,這個熱邪嘛,瀉其熱,隨其實而瀉。雖然熱入血室,但這個熱從哪入血室呀!還是陽明病。胃家實,還是在上邊,所以說隨其實而瀉之。那麽在太陽篇叫隨其實而取之。那熱去了,裏和表他就頭汗了,出汗了,濈然汗出而解。那麽這個他不隻譫語,這個熱入血室呀,甚至於如狂。我遇過這種重證,上麵我證的柴胡劑的時候,提到這個事了。我的一個朋友,他的愛人,那個時候感冒來例假。她那個厲害,當時我給她看時十來天了,那就是如見鬼狀,她管他丈夫都叫小鬼。不認識人了,我給她看,看脈都不要,起不來了,你跟她切脈,她叫鬼,後來拿人按著胳膊,我才能摸摸脈那就是快的很,脈呀,還有多少浮。這個人我記得還挺清楚。姓徐,叫徐秀珍。那麽那個事也挺巧,當時我鬧眼睛,我借一副鏡子,是茶鏡,我看完她脈了,我就給她開個方子,我就回來了。回來我眼鏡落那了,我吃完午飯了,我說哎呀我鏡子哪去了,我一想想落他那了。我就趕緊上他家取眼鏡去了。我一進屋子,他那煎藥呢。我聞那藥味呀,是一股當歸味,不是我開的那方子。我就心裏明白了。我就問他,我說,你煎藥呢?他說,是,煎藥呢。我說不是我那藥了吧?他就告訴我,他說她的姨娘來了,這個人就要死了,她北京,她姨娘就一個親人,你不告訴她姨娘,這多不好哇。她姨娘來了,一說請大夫沒,我說請了朋友,她不願意了,朋友不花錢那,是不!她姨娘就給找個大夫,大概他那藥裏就有當歸。我聞那當歸味挺衝嘛。完了,我就笑了。你不信就算了,我說她這個病啊,我聞這個味是個補藥,管補的,我也好說話我說隻能一個法子,沒有旁的法子,你信不信由你,我這麽說呢,他父親在裏屋,他父親老頭挺明白,就過來了。他說這胡大夫給我們不是一次看病了,每次都什麽,而且我聽他這話也是絕對有理的。得了,他這個藥倒了。把我那副藥也煎了,我就用的大柴胡桂枝茯苓丸加石膏。所以這種病很多,但是那個是比這個病重。那麽這個病呢也是得用祛瘀藥,較比好。刺期門也行,陽明也有熱入血室,這是男人,女人就影響月經了,月經一定終止了,她吃幾天也得了。所以這陽明病也有熱入血室,這是男人。女人呢,就是影響她的月經了。月經一定要是終止了,血與熱而結嘛,血因熱而結嘛。所以這個東西它不是膀胱裏頭的病了。膀胱裏頭病是太陽腑病,在太陽經。在陽明經不說了。這是陽明生的病。所以這個書啊,尤其讀他這個書總要前後把它普遍看了,不是這個病在這這麽說,到那個就得那麽說了,那不對,那哪對呀,這可以咱們現在有教材,還那麽搞呢,的確是有問題。這個東西啊……
第217條
汗出譫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為風也,須下者,過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以表虛裏實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氣湯。
這個他說太陽中風,自汗出呀,他後頭有此為風也,所以他這個書文字呀是不好懂。他本來是太陽中風自汗出,在這個太陽病的中間而譫語,這個病就是來的猛、爆、快,那麽這個在太陽中風地期間呢就並發陽明病而譫語,這病不可輕視,你看這個他就不像頭前那個辨法了,那麽太陽中風這個病,沒有不熱的,發熱汗出,惡風,脈緩嘛。那麽他這個傳裏,馬上他又譫語,大便就硬,所以這個病不可輕視地。須下之。須下之指的用大承氣湯。可是有一樣,過經乃可下之。他在太陽病這個中間發生的,得太陽病解之後你才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哪,他本來就譫語,下之若早,此外邪整個內陷,更譫語煩亂了。那麽因為表虛裏實故也。這個病盡入於裏,表沒病是為虛,病俱在裏,裏才實,他是這麽一個情況那麽言外,表不解呢,先解表,還是先吃桂枝湯。那麽表解之後,你再用大承氣湯。如果在臨床上也是,病有這樣的,後頭他有急下證。傷寒也好,中風也好,那麽這個病啊非常地迅急猛,那麽這個也不要守常規,趕緊急救。這個也是,這個他就不像上邊了,光譫語,咱們就吃大承所湯呢,他這意思是此為風也。他這一句話即是說明這在太陽中風這個階段上,太陽中風還沒好呢,馬上病入裏而就譫語。這個二陽並病,太陽病傳裏,並發陽明病,一下子就譫語,這個夠迅速地,一般這都不這樣,都是先經過白虎湯證。口幹燥,想喝水呀,汗出地厲害呀。這就是太陽陽明並病了,要經過白虎當兵證這個階段。這個不是直接就得,由太陽病直接並發為陽明病,他是一個承氣湯證候了。這個病不可輕視地,所以用大承氣湯。再講一段就算了。
第218條
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滿,沉為在裏,而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裏實,久則譫語。
上邊說的是太陽中風,這個說的太陽傷寒。太陽傷寒,太陽傷寒也有在中間,傳變為裏證地,四五日的時候,肪沉而喘滿。沉主裏呀,這個喘滿不是表證了,純粹是裏實,他壓迫這個橫膈膜呀,那麽呼吸困難而喘滿。反發其汗,這陣兒再發汗是不行了。他脈不浮了,這個表證已經沒有了,那麽再奪其津液,大便為難,那就是絕對大便就困難了,因汗而表虛,病再奪汗,裏更實了。所以表虛裏實久則沒有不發生譫語的。那麽這段他沒出治法了,後頭可是要有的了。咱們今天就講到這裏。
第219條
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麵垢,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
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麵垢,應該有個而字。……譫語甚,因為頭前有一個譫語遺尿嘛,那麽後來經過發展汗,胃中更燥了,他這個譫語更厲害了,應該有甚字,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這個合病啊與這個並病不一樣地,頭前咱們也講過了,同時發病者謂之合病。一個病先發,而後轉屬到旁的病,那麽前一個病還有,二一個病又見了叫並病。太陽陽明並病吧,由太陽病轉屬陽明,陽明病見了,但太陽病不罷,這叫並病。合病就不是了,一發作就是同時來,三陽合病者,就三陽同時有病,同時發病。
雖然這麽說,但這一段,指著下麵證候說的,腹滿,譫語,遺尿,這是屬於陽明了,脹滿,譫語,遺尿,說胡話,小便失禁,這個小便失禁因熱,這個很多呀。身重難以轉側,這個身重地厲害呀,以至於難以轉側,這是體有濕,這個應該列於太陽篇,就是濕熱這麽一種情況這是在表嘛,應該是太陽病,這是太陽證。口不仁,就口舌幹燥,不知五味,吃什麽東西啊不知其味,麵垢,不是不洗臉,他這個臉看著汙垢,這個屬於少陽,少陽證。那麽這個表裏,半表半裏這種證候,交錯互見,所以叫三陽合病。這一來就是這個病。那麽這個病啊,這是今後咱們所說的溫濕病。我們頭前講了,這個水火這兩個東西不同時存在地,這個咱們講的陽明病,主要還是以陽明為主地。他這陽明呢,他是熱盛,消耗人的體液,所以陽明病發多汗。一方麵多汗,一方麵小便利,那麽那個時候呢,身上液體就相當少了,所以大便幹燥,這是我們講的,頭前那個是為悉在太陰,那個已經講了,那麽這個他是有熱,內裏有熱,內裏有熱呀,他把這個濕呀,盡量向外排斥,可能排斥到體表沒等他那個大汗出呀,這個陽明病他是蒸蒸汗出啊。那麽他還沒到那個地步,那麽,所以身上沉,這裏頭有停濕。那麽這個時候呢,一般這應該用白虎湯。所以,底下,若自汗出者,已經有汗了,這個若自汗出跟上邊是一起的,就是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麵垢,譫語遺尿自汗出者,白虎湯。這是用白虎湯來主之者。那麽這個病呢,雖然裏頭熱。這個譫語這是一個胃不和,一個熱象了,那麽,但是他裏頭沒結實,這個身重就是裏頭不結實一個征候。說明,身重濕還存在呢嘛。他裏頭不會結實的,所以這個時候他不能吃瀉藥,尤其這個濕,你們看這個金匱要略上就有。所以濕家下之,濕家沒有下法,濕家隻是利小便或者發汗,沒有下法。要濕家下之額上出汗,如果小便利,微喘小便利則死,你們看金匱要略上就有,痙濕謁,傷寒論上也有個痙濕謁,若下利不止者也死。所以這個他也下,這個下他怎麽沒死呀?他這個陽明病有裏熱的關係。但是也不得了,也是額上生汗,他不是額上汗出,這是生汗,一個虛陽上肖的樣了,那麽究竟是胃受不了了。他裏頭不實,,那麽胃虛,水穀不布了,所以,四肢逆冷,他沒到死候,所以在這個有表的濕,又有少陽病,少陽病是不可通下,也不可發汗,所以這個,隻能用白虎湯清肅內外之熱。所以說他如果是自汗出而並不是經過發汗來的,就是根據頭前那個一係列的證候,應該用白虎湯。這種病也挺多呀,那麽後世所說的溫病裏頭,有濕溫之類的就屬於這個,那麽這個濕溫呢,他不是外頭受濕了,存在有裏熱排斥往外來。那麽如果外邊出汗出的多,小便也利,逐漸地他身上就不重了,那麽就結實於裏了,那麽這個時候可以宜下。那麽在這個熱一去了,也不往外排水份了,這個身上也不沉了,也沒濕了,所以他這個主要是由於內熱造成的,還是白虎湯證,所以他這個以白虎湯為主治的這種三陽合病。這個白虎湯咱們頭前講了,知母,石膏,甘草,粳米。那麽也有對有濕的,白虎湯加蒼術的,用不著的,他這個知母,這個藥,就下水你們看神農本草經就有,它就下水,治水腫,咱們有一個桂枝芍藥知母湯,那裏頭就用這個來消腳腫的。腳腫如拓嘛。這個不要擱蒼術,他熱,蒼術是溫性藥,不利於因熱逼濕在體外。在金匱要略裏頭,濕和水氣他分兩章。這個濕呀,他不成腫,不過在裏頭含濕而已。所以他這個風濕相搏,他不骨節疼了,那個濕也看不著,他要有外形了,腫了就叫水氣。那叫水氣,所以金匱要略他分兩個,那麽這個濕呢也有。古人又分裏濕外濕,究竟這個外濕呀是不是從外邊受濕,是值得考慮地。這個我們先不講那個,有機會咱們再講。那麽這一段呢,他是由於內熱。陽明病還是主要還是陽明,陽明病啊在這個熱已經熾盛了,這個裏邊還不燥,外邊還挺濕。所以挺濕就因為熱,他排斥人身上的體液,那在有濕的這個階段,那胃絕不實,不到那個實的證候是不可下的。下了,虛其胃,病變百出啊,那麽這個說是額上汗,四肢逆冷,那麽這個就是濕,從這個濕上說的。
第220條
二陽並病,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縶縶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愈,宜大承氣。
二陽並病就是太陽與陽明並病,那麽有太陽病不罷,我們還要先解表。這個頭前也都有他就不講了。他這簡言之,準得太陽證罷,沒有表證,但發潮熱。咱們頭前不講那個,陽明病脈遲嗎?那麽準得發潮熱。這才說,表解了,才可宜下,可攻裏。那麽這可攻裏,大承氣湯還不行地,手足之汗出,身上當然出汗了,手足也是不斷汗出。這是大便成硬的一個征候,尤其譫語,潮熱而譫語也是大便硬,頭前都有了。那麽這個大便成硬的這個證候就十分充足了,所以盡管與大承氣湯下之。
第221條
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語。若加溫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濃,舌上胎者,梔子豉湯主之。
這陣兒你們看看跟頭前陽明脈遲是一樣開始。脈浮而緊,這是太陽傷寒脈。咽燥口苦這少陽,少陽證。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這一係列這都是陽明病。那麽身重呢,說明身上還有濕,那麽這個也是三陽合病了。不過他著重在陽明病。所以,這個不說是三陽合病了,他說個陽明病。因為其陽明病的這個證候特別明顯。尤其外證,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那麽這也是三陽合病。你看看這個階段上不能吃瀉藥,不能夠用承氣湯。頭前那節,208你們看看更好:陽明病,脈遲,中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那麽這一段是不可吃大承氣湯地,不但大承氣湯,承氣湯也不可以用。所以他擱個雖字呀,雖然汗出不惡寒,這是陽明病的征候已顯了,但是這個時候: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這言外就是不能吃瀉藥,不能夠下,你看這一段前後對照就看出來了,這一段也有腹滿而喘,汗出不惡寒身重,這也有腹滿而喘差個短氣,腹滿而喘就包含著短氣了,喘了就是短氣嘛。所以在這個,純粹是,內熱是有了,但是身還有濕,這個濕不過輕了,不像上邊這個三陽合病那個濕,三陽合病那個濕呀身重難以轉側,那個沉地厲害,這個就是身重而已,而擱到最後了,這個濕比較少,所以陽明病偏多,所以他叫陽明病,他不叫三陽合病了,但是既要身重,就不能不吃瀉藥,他說明裏頭還沒成實,那麽這時候發汗行不行呢?更不行了,他內熱。裏熱不能夠發汗,若發汗則燥。那麽一發汗啊,奪其當液,熱更盛。心憒憒,這個憒憒呀!就是悶、亂。咱們說的那個昏憒就是這個憒呀,昏亂、糊塗。那麽這個熱攻衝頭腦了。反譫語,這就是胃不和的一個傾向了,這個時候你們看看用什麽藥。這個一譫語心憒憒這個情形有用承氣湯的機會,但是他沒說。那麽開始呢,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若,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這一個呢,那麽正可以用白虎湯,那是沒問題的,因為頭前這個三陽合病是一樣,雖然偏於陽明,但是並沒達到胃家實的證候。所以這個時候隻能夠清肅內外之熱了,而且脈還浮,那麽經過發汗藥,所以陽明病就怕津液,他本來津液就要……就有一些不守的樣子,蒸蒸汗出啊,那麽最怕發汗,一發汗再奪其津液,馬上裏頭就幹,所以一發汗則躁。這個躁和煩還是不一樣地,這個寒呢是熱,躁是亂,所以這個我們在三陰篇上,這個躁是不好的現象,躁則牢啊,亂。那麽就言其胃中幹,胃氣不和的這個情形較比這個不是光煩熱而已了。心憒憒,人有悶亂、糊塗,說胡話,那麽這個時候有用承氣湯的機會,但是不一定給用大承氣湯,所以他沒說,調胃承氣湯啊,小承氣湯啊,或者小量用都可以的,那麽這個他這一篇的著重在下,這個發汗,任何人到這時候也不會用發汗藥,所以他這個沒明點出來。如果加燒針,這也是不可能的事,那麽燒針逼取大汗,比這個發汗還厲害了,必怵惕,煩躁不得眠,怵惕就是驚恐,這個頭前也有,咱們說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呀,或者桂枝甘草湯加龍骨牡蠣呀,用這類方劑治這個驚狂了,所以這個熱,以火激熱更熱了,那這個他沒提,因為在這個情形之下,頭前既有,他在這注重下,因為陽明病注重下,那麽這個時候不能用瀉藥的。所以若下之,胃不實呀。所以胃中空虛。空:什麽都沒有呀。由於瀉藥而使之虛。那麽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胃虛了這個客邪之氣都入這塊來。所以客氣動膈,客氣動膈就指著客熱邪氣啊動這個胸膈,所以心中懊惱。舌上胎者,舌上也有,大概這類都是白苔了,梔子豉湯主之,梔子豉湯治其虛煩。他這個胃裏頭沒有實。胃中不實,這就說發汗吐下後虛煩的證候,所以下不得的。一下他變成遺熱不去,但是胃還虛了,所以發生虛煩的這種心中懊惱的證候。那麽這個病變呢,連續舉這個,底下這兩段啊,全是這一段,《醫宗金鑒》呢,把它擱到一起了,還是對的,這個書呢他都分開了,分開了也行。
第222條
“若渴欲飲水,口幹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都是指下之後,這個陽明病是需要下的。但是呢,這就從反麵教了,但是下的誤下了,危害挺多,這個變證也挺複雜。若渴欲飲水,口幹舌燥者,本為是白虎湯證。白虎湯證啊,他不那麽渴,隻是口舌幹燥而已,由於下傷津液,那麽他才渴欲飲水,當然也有口幹舌燥了,所以這時候說用白虎湯不行了,加人參,健胃滋液。這個咱們也講過這個方劑,就是用白虎湯加人參,這是第二段。這都是在下後造成的這種變證。
第223條
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他這個頭前不也有那麽一段嘛,小便不利內有停水,那麽忽然間呢,這個陽明病,初遇實,有這一段,他冷丁的,他本不定期太陽病,裏有停水,表不解的這麽一種病。可是胃氣強,穀氣盛也能蓄水的。他後世說這個胃屬土啊,他能治水啊,可是不應該下,你下,他胃虛了就不能治水了,是不是?那麽這一段就是這樣地,吃瀉藥,變證他給你舉了三個,頭一個是虛煩,第二個傷了津液了,那麽口中幹欲飲,這涉及到白虎加人參,本來是白虎湯證,第三個由於虛其胃而使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內裏頭停水影響表熱、外熱,外有鬱熱,所以脈浮發熱,那麽有了停水了,小便不利,咱們說這個水不化氣了,人煩渴,跟五苓散那個渴一樣。小便不利這個廢水排不出去呀,這個新水他就不吸收,不吸收這個組織上缺少水,他反映到人體呢,他就覺渴。所以這種渴他就是小便不利,造成的。那麽這樣地呢必須用豬苓湯,以利小便。可是這個豬苓湯與五苓散來說呀,藥物不同啊可以分析些。這個五苓散詒氣上衝。這個因為用桂枝了,所以他有頭暈、心悸,這個五苓散證,頭暈,他是什麽,他這個胃有停水,胃停水多,而且他又有蒼術,他是這個偏於有表證,那麽這豬苓湯就不是了。說豬苓湯這幾味藥啊都是寒性利尿藥一方麵利小便,一方麵解熱,他不是氣上衝,他是水不在上頭,沒有上頭,所以我們用豬苓湯啊,全是在於由於小便不利而有這種,腫腫而發炎症時用這個是最好的,尤其咱們這個沁尿係感染,就用這個豬苓湯加生薏仁,如果這個人呀,大便也稍幹一點,就少加大黃,這個大黃啊,不要擱一錢,現在說就3克了,因為大黃這個藥啊,重用他通大便,少用他就走前陰,他不瀉。一般就是用豬苓湯擱生薏仁就行。這個生薏仁呀要擱就得重用,所以這個豬苓湯治這個淋病啊,泌尿係感染啊這個急性的腎盂腎炎什麽的都好使,可得加味,加薏苡呀,赤小豆都行薏苡仁好,他小便一利,渴也不渴了,熱也解了,但是這個治渴的利尿藥,他一定有豬苓,豬苓這味藥他止渴,他利尿之中起解渴的作用。五苓散裏頭也有豬苓,那麽其它這個呢,他把桂枝換成這個滑石了。那麽這個滑石也是寒性利尿藥。那麽他把這個,不用蒼術,不用桂枝,另加啊膠,啊膠這個藥啊,他是個養血的,他止血嘛。那麽由於熱所傷,對於陰分他也好,所以有小便走血的時候,這個藥也有可用的。這個方子也常用的。
第224條
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複利其小便故也。
真正到這個陽明病,陽明病發多汗,汗出的相當多,內裏頭馬上就燥結的時候,這個渴他由熱來的,津液傷而渴。他由於裏熱,我們方才不講了是熱,他對人身上的體液耗傷的……
所以說它這個書陽明病篇裏的東西不竟屬於陽明病,你看這一段與陽明病什麽關係啊?它比較不讓你這麽用。
第225條
脈浮而遲,表熱裏寒,下利清穀,四逆湯主之。
那麽這一段,我們在太陽篇裏頭,講那個白虎湯,那個白虎湯,脈浮滑就是表熱裏寒,那個時候它後邊也注了說了恐怕是白通湯,所以那個和這一段都竄了。那個脈浮滑絕不是表熱裏寒,這個是表熱裏寒,那個脈浮滑就是表裏俱熱,就是內外俱熱啊。那麽這個呢,假設是表熱裏寒,它是衝著少陰病說的,少陰病也在表,表熱裏寒,同時下利清穀,用四逆湯……,用於表裏同時有病,那麽下利清穀的裏虛得厲害,舍表救裏這也是並法了,但是不如用白通湯。所以那個我們講那些的時候,我讓你們都翻翻後頭,那王叔和他們都注了,說那個白虎湯表熱裏寒,一說呢就是白通湯,恐怕是這一節,那一節不會是白通湯,脈浮滑不會是白通湯。那脈浮還是表遲是裏寒,這個脈與這個表熱裏寒的斷語都對了,那麽如果要是兩解其表裏就應用白通湯,白通湯它都有哪些藥物,它是附子、幹薑,擱大蔥蔥白。這個蔥白是個發汗藥,溫性發汗藥,那邊那個少陰病下利,咱們後頭有的,用白通湯。那麽這個就讓我們用葛根湯治陽性那個太陽陽明合病的那個下利是一樣的。下利現表證,有用解表治下利這麽個手段。他的這個病下利它是一個病,就是痢疾了。它現表證就要由表解,疾病的反應就是這樣的,所以你吃葛根湯一發汗,熱一出裏就好了。那麽如果現於陰證,你用葛根湯是不行的,需要用白通湯,這個白通湯,它既溫裏也解表,也是個兩解的法則。那麽這個地方它說是表熱裏寒,表熱有表證的熱象,裏寒就是指下利清穀了,那麽這個我認為用白通湯還是恰好的。這個做過研究,這個在這一段上沒批,可是在白虎湯上他批了,什麽亦雲白通湯,白虎湯恐怕不對,他衝著表熱裏寒這四個字說的。那麽這一段呢,如果就用四逆湯也不算錯。所以咱沒法說,也不用給改了,用這個表證裏證同時存在,這個裏證要是虛寒可以先救裏而後解表,有這麽一個治法。就是我們上次討論的白虎湯,我們提到這個了,我說講期間有這麽一節。他這個書是有錯誤的地方,這個錯王叔和也是搜集的也不是現成的東西,他也找多少本竟抄寫的,那麽這裏的錯誤地方是不少,陳修園說此書不應有錯,他說王叔和去後漢為時不遠,這也是個看法了,那麽實質呢這是有錯,那麽這個表熱裏寒呢,我認為向同學們講少陰病的時候在重新討論這個。但是這個可不能擱到陽明病裏,他為什麽擱到陽明病裏,就像我們在太陽病裏頭他說些這個半表半裏,它是不可發汗,你看像柴胡湯證,這個少陽病他擱到了太陽病裏頭,那麽這以下這幾節全不是陽明病,全是不可下的。不但不可下,連白虎湯都不能用,他都是反麵的東西,他都要給來個,我們研究是要除熱,要攻要使下藥,但是有些證侯啊,不可攻也不可去熱啊,那麽這一段就是這樣的。其實這個不應擱在陽明病篇中。
第226條
若胃中虛冷,不能食者,飲水則噦。
胃中虛冷,當然就不能吃東西了,這不頭前也有嗎。陽明病不能食者名中寒。那麽胃虛它就要停水,停水他就不能吃東西。咱們現在治關於胃病不願意吃東西大家都是脾虛,有停食停水了,他這個時候胃中虛冷了,虛指的是胃氣虛,同時呢有寒他擱個冷字,而不能吃。那麽飲水呢,由於胃氣虛,水也不納,他要噦逆的。當然這更不能吃瀉藥了是不是。這都應該是虛寒在裏的病,不應該擱這地方。
第227條
脈浮發熱口幹鼻燥,能食者衄。
脈浮發熱時外有熱,屬於表熱,口幹鼻燥也可以說是津液枯燥,熱傷了津液口幹鼻燥,也可以說是少陽病,少陽病都是一種官竅發熱,口苦咽幹,耳聾目赤都屬於少陽病。也可說是半表半裏的也有熱,能食是裏有熱。那麽這個是表裏內外俱熱啊,沒有不傷人的津液、血液,所以他容易衄血。
第228條
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惱,饑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
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那麽下之後外還有熱手足還有溫,手足溫說明有內熱,手足厥冷,咱們說胃虛多寒嗎。那手足要是熱呢,那就是裏有熱,不結胸他主要說的什麽呢?這個也是下的太早了,這個就是陽明病,這個由頭那幾節來的,他本來是白虎湯證,內裏並不實,你下後了,不但熱不退,外還有熱手足還溫,那麽總而言之,閉把熱留下,咱們說的梔子豉湯就是餘熱不出,藥不對頭,隻是導致傷其裏,這是熱不能退,所以不是說藥用過了還能治病,它不能治病,所以這個外還有熱,手足有熱這說明這個瀉藥用之不當,這是白虎湯證應該是。不結胸那句話擱著幹什麽呢?他是對於那個梔子豉湯說的。他不說是反不結胸,應該結胸但不是那麽說法。這個梔子豉湯,頭前你可以翻過來看一下,他說胸中窒,心中懊惱,這都是梔子豉湯證。胸中窒它不是結胸,他先覺得這地方發窒窒塞,心中也懊惱,這個結胸證也心中懊惱,這頭前也有。他那隻是胸中窒而已並不是結胸,他這裏的用意就是讓你可以將梔子豉湯證和大陷胸湯證對照、鑒別,讓你在臨床上注意這幾點。那麽這個胸中窒,心中懊惱,你給用大陷胸湯給治療那可就壞了。他這個不結胸三個字,意思含蓄很多。就是我們在問病的時候主要注意那個胸中窒,你問問他心下的地方,要實者他拒按,他不光懊惱胸中窒而已。這個大陷胸證可不然,你不按他的心下也疼,你要按它更疼而且按之實硬,那麽這個地方他就讓你鑒別。饑不能食,它有熱饑,但這種饑是客邪之熱,方才說那麽胃中空虛,客氣動膈,這種熱不是胃氣強,不是胃本身挺亢奮的不是的,所以有熱它也能饑,但他是不能食。但頭汗出,這種熱往上攻頭也出汗,這是指梔子豉湯證。這就是那個,它這一段也有三陽合病和嘔那兩大節,所以這個下不應該下而下,這熱不能除的。那麽最容易辨證的就是梔子豉湯證,而遺留虛熱不去,這個虛熱是中醫的看法,那麽就是胃中不實,那麽要按照現在來看,總是在食道、胸膈這塊發炎,這拿西醫說的。食道炎或者什麽東西啊,心中懊惱等,它總是有熱象,那麽古人說的反而胃裏沒東西了,所以這個虛煩、虛熱,但這個方子不治虛的,這個梔子這個藥是苦寒藥,那麽真正象咱們說的虛勞那個虛,用這個藥機會很少。不治那個虛,他就是衝著陽明病的胃家實說的。
第229條
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與小柴胡湯。
這一段很好,與我們治痢疾上,對應用柴胡有些啟示。它這個陽明病發潮熱,這個潮熱是熱得相當凶了,同時這個大便溏指的就是稀,那麽痢疾的,他古人的都是下利他也說大便溏,其實這裏頭衝著潮熱下利它總是屬於痢疾的這一類,小便自可,他不是,小便自可,當然也有的病人他小便是正常的,小便正常的這個大便溏,它不是水穀不別,不是說水瀉水穀不別那樣。它是由於熱造成的,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不是水穀不別啊,所以這個辨證啊,我們在臨床上問病要注意這幾點,這痢疾有可以利小便的,他這小便不利,這是水穀不別造成的,利小便的下利就可以好,這個小便自可你不要利小便,這麽樣的熱你越利小便那裏頭的熱越大,所以這個痢疾,腹瀉也是一樣,有的利小便病給弄壞了,這樣就不能好。
胸脅滿不去者,他這個胸脅滿不去不是說由於少陽病轉屬陽明病,那麽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而有胸脅滿不去就是有這個證侯存在的,這是一起發作的。這種病很多啊,尤其是痢疾,天快熱了快有了,那麽如果現柴胡證它必須有胸脅滿,沒有胸脅滿你不能用柴胡劑,可見柴胡湯的去熱力量是相當強,所以這個潮熱這是個陽明病的熱,潮熱其熱如潮,但是這個柴胡大量用能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必須現柴胡證。所以這個就得辨證,你不辨證隨便用藥那也是個主觀思想那可不行。他這個柴胡證就拿小柴胡湯來說,一定要嘔,發熱而頭痛,胸脅苦滿證,胸脅苦滿的最主,咱們開始講的那個柴胡湯,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結於脅下就是胸脅苦滿的意思。而且看神農本草裏也說得很清楚,它是主心腹間邪氣積聚,這個柴胡的證侯它是現於心腹間的胸脅部位。那麽這個病就是一發作又有潮熱,同時下利,那麽現柴胡證,這種痢疾無論是腸炎大有用小柴胡湯的機會,我用這個方子治過噤口利,因為這個柴胡證它是嘔而不欲食,心煩喜嘔,默默不欲飲食,我就根據這個。這是這年頭多了,那麽他這個人一痢疾就發高燒,就屬於潮熱這一類的,一點東西不能吃,一天這痢疾是無度啊,他就能吃西瓜,他家人也老給他買西瓜,他吃點西瓜覺的好,他就是內裏太熱了,我到那一看,我一按他肚子稀軟,沒有裏頭沒有屬於胃家實的現象,我沒敢用大黃。我想了半天,他惡心的厲害,這個痢疾叫禁口痢,這種痢疾死亡率最大了,尤其他所下的那些都象紅血湯子,屬於赤痢那一類。這個人今年正好還來我們家串門,他就這麽個病,我就給他用小柴胡湯加石膏,他連續吃了七副藥,一個藥味沒有增減,一吃他就好了。我當初給他用這藥時有一個大夫他也跟他認識,他看我這方子言應該用大黃啊,這個痢疾不能是禁用大黃,他當然也有裏急後重,但是他裏頭沒有實象,留有熱,就是所說的發潮熱,小便挺好小便自可,不少也不多但是黃是特別黃的,嘔而不能食,那麽這個方子不光我用,也有好多人用尤其是這個小兒痢疾最多了,就是小孩子,那麽就是這個小柴胡啊肚子疼的在加點芍藥,這個加這個芍藥也不光治肚子疼,芍藥對這個下利也是有好處的,挺好使,那麽這一段他就是說明這個,他這個陽明病是熱,那麽這個痢是熱痢發潮熱這個痢,小便自可,它不是水穀不別那種痢,胸脅滿不去則是柴胡證,那麽這個意思就是熱痢有用小柴胡的機會,但是必須得柴胡證,所以我們對方劑的認識得非徹底不可,不是說遇到痢疾就得用小柴胡湯的,那時錯誤的,沒有柴胡證是不行的。
這個小柴胡湯加上白芍這不就有黃芩湯了,黃芩加半夏生薑也治嘔,黃芩也治下利,所以這個方子,小柴胡湯這個藥既是解熱劑又是健胃劑,人參、半夏、甘草、生薑、大棗,都是健胃的。這一段注意,這個病很多,尤其是下利。
第230條
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也。
陽明病,脅下硬滿就是胸脅苦滿,胸脅滿不去就是那個,不大便而嘔那麽雖說是陽明病其實是少陽病,少陽與陽明它是有裏熱,要不他不大便哪來的呀,裏頭有所解,但這個胸脅滿和嘔全都是柴胡湯證,舌上白苔者這個也很重要,我們現在這個舌頭也是在臨床上辯證的一個方麵,可不能夠是病看舌頭就行了,那可不行。這個白苔,是有熱而不實的一種表現,你象這個咱們說的白虎湯證,一見黃了就是裏頭有實了,實在的實啊就是實證,舌上白苔還是雖然熱但不實。
那麽那個不大便,它先是一個少陽病,柴胡湯證你就與小柴胡湯就行了。那麽為什麽不大便呢,它底下有解釋。我們說這個柴胡證它結於脅下,正邪交爭結於脅下,它那個時候有所結,影響了上焦,津液它不往下來,上焦不通了,那麽這個柴胡呢它就解這個地方的結,胸脅這個地方。所以上焦得通,津液得下。
第231條
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都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幹不得汗,嗜臥,一身及麵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差。
陽明中風,即太陽中風轉屬陽明。弦為少陽脈,浮為太陽脈,大為陽明脈。腹都滿即上下腹俱滿,為裏有水氣。脅下及心痛,指脅下及心下俱痛,屬少陽證。久按之氣不通,指按其脅下和心下稍久則覺氣息窒塞,呼吸困難。鼻幹屬陽明證。不得汗即不得汗出,屬太陽證。嗜臥屬少陽證。一身及麵目悉黃,小便難,為黃疸病。有潮熱,時時噦,屬陽明證。耳前後腫屬少陽證。
由以上的脈和證可知,此為三陽並病而又並發黃疸者。刺之小瘥,謂用針刺治療,耳前後腫已稍微減輕之意,但仍不得汗出而外不解。病過十日而脈續浮者,可與小柴胡湯治之。若脈但浮而無餘證者,則可與麻黃湯。至於黃疸病,雖以利小便的方法治之,而仍不尿,腹內水氣不消,故腹滿有增無減,並加噦甚者,則胃氣大衰,故不治。
【按】本條是黃疸而現三陽並病的重症,治從少陽而用小柴胡湯。麻黃湯之用,實想不通,可能有錯簡。實踐證明,黃疸型肝炎並發腹水者預後多不良,謂為不治不為無據。
【注】①太陽中風本有自汗,但本條為黃疸病而現三陽並病的重症,在傳變的過程中變為無汗。若有汗出,熱得外越,還不至於到一身及目悉黃的嚴重程度。
②小便難為裏有水氣,水熱互結於裏,故發黃疸,一身及目悉黃。
③有潮熱為陽明證,時時噦乃水結於裏,外不得汗,小便又難,氣不旁通,故時時上逆而噦。
④耳前後腫屬少陽病,一般孔竅部位炎症以少陽證居多。
【按】小柴胡湯亦治黃疸,加橘皮治幹咳或噦逆,加石膏治腮腺炎及淋巴腺炎,用之屢驗。據明代趙開美本,本條自“脈但浮,無餘證者,與麻黃湯”,以下單列一條。即使如此,據脈但浮而用麻黃湯亦不可解,有待後學研究。

第232條
脈但浮,無餘證者,與麻黃湯;若不尿,腹滿加噦者,不治。
第233條
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此為津液內竭,雖硬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豬膽汁,皆可為導。
它說陽明病本來它是自汗出,那麽若在發其汗,這津液亡失太多了,小便又不利,那麽這樣子造成這個大便幹,這是由於津液喪失太多了,此為津液內竭啊。這人身上的體液多於外,它這內脹氣體內的水分也倍多,胃腸裏的水分也倍多,所以這津液在胃腸裏頭也估計這就使這大便硬了,這種大便硬它不陽明病那種由於熱邪造成的,雖硬不可攻之。言外就是不要吃承氣湯類的藥,大承氣湯更不能用了,當須自與大便,那麽這個呢就按照他自己大便下來,想法治,蜜煎導而通之,蜜煎導這是個法治或者用土瓜根或者用大豬膽汁,全可以導此大便出來,後頭這幾個法子就是近乎現在的灌腸西醫灌腸的法治這是一樣的。
那麽這一條根據我們頭前講過,陽明病本自汗出,複發汗,你看頭前有那麽一節,你們回頭看看203“陽明病,本自汗出,醫更重發汗,病已差,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幹燥,故令大便硬。當問其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為小便數少,以津液當還如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硬也。”這一節就承這個說的話,那節說了本來是自汗出的,陽明病它是自汗出的,那麽熱再重發其汗,那個說的它不是小便自利,它說小便當時日三、四行,現在小便少了日再行,這個津液逐漸恢複,所以這個津液應該還要還入胃中的,那個大便它就出來了。那麽這一節呢它不是,意思是一樣的也是本自汗出而又發其汗,這個小便而反自利,它不是一點點的少這個它不能自還的,這個就是上邊的說了一半,那麽如果小便要是自利怎麽辦呢?這也就根據那個,小便自利這也是津液內竭使這大便硬,也不能攻啊。它這就是這樣的,那怎麽治療呢?想法讓患者自與大便,就是用灌腸引導的辦法,那麽底下這幾個法治呢你看一看。先說這個蜜煎導就是食蜜,他是用的七合,那麽這一味藥於銅器內微火煎,當須凝如飴狀,就是軟軟乎乎的,欲可丸,我們觀察呀可以做成丸的時候就拉倒了。併手撚做挺,就是做一個挺,就是膏狀的,令這個頭啊銳,比較尖,大如指,就像人手指頭這樣子,指大拇指了,二寸許,長二寸許,這個二寸許古書的寸沒有現在的寸大,當熱時急作,當那個蜜熱的時候趕緊作,它一涼就要硬了,冷則硬,以內穀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時乃去之,要大便的時候你不要拿手捂著了,底下說疑非仲景方是不對的,這個根本是他這個書裏的,已試甚良,疑非仲景方,仲景意在成無己那本是沒有,《玉函》經裏麵也沒有,是後人搞得,他注的,這個不要這幾個字,那麽已試甚良,這個經過試驗很好,還一個法子,用這個大豬膽汁,這個更好,這個我也試驗過,豬膽汁一枚,就是這個豬膽,整個豬膽,那麽一個,把那個汁啊,瀉出去一部分,瀉汁,和醋少許,以灌穀道內,把那個汁倒出來擱在碗裏頭,那意思是這樣子,加上少許醋,然後往穀道裏灌,這個灌,古人有這麽個法子,就用那個豬膽,原來那個豬膽,用豬膽那個汁啊,稍倒出點,灌上點醋,在裏頭把它攪和好就行,那古人用竹子,就是毛筆那個筆管就行,插到豬膽裏頭把它弄結實,把那個頭抹點那個油啊,或者蠟啊,納入肛門,以便那個豬膽就能灌進去,這也是個法子,如一食頃當大便,就是灌上豬膽一小時就要大便,這個還是有好處,這個豬膽灌腸啊比我們現在那個肥皂灌腸好點;另外一個呢他說一個土瓜根,這個土瓜根就是那個土瓜那個根啊,你把它削了,它那個東西也有粘滑性質,然後把它蘸上蜜,把它納入穀道,也是一個樣,跟那個蜜煎導差不多。那就說那個大便硬啊,也要看情形,不是大便硬就要吃大承氣湯,不是,他沒有大實,大滿,大痛,熱,他不是由這種情況造成的,所以這個辯證啊不光看證侯,而且要看當時的這個病情,是怎麽造成這個大便硬的,這也挺重要的,這種人瀉是絕對要虛的。
第234條
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
這個脈遲是個不足的脈,這個在仲景裏頭說就是這個陰虛血少脈遲啊,那麽也就是津液不足,汗出多,那個汗出多就影響那個津液虛嘛,但是還微惡寒,表還未解,既有表未解,根據他這個書啊,裏實應該下,但是他這個裏實還不顯呢,有了這個陽明病的外觀了,所以他冠以陽明病仨字,即是表未解,我們應該先解表,但是裏虛,裏虛寒的病,表裏同時有,我們要先救裏的,我們在太陽篇都講過了,就是陽明病,他表未解,汗出而脈緩弱或者實,這都是桂枝湯證,所以這個還用桂枝湯以解外,這個桂枝湯頭前講過了,就不細分析了。
第235條
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黃湯。
前麵這一節說的是太陽中風專屬陽明的,這一節呢就說太陽傷寒。這個都可以說是太陽陽明了。脈浮,無汗而喘,這是個表實,脈浮為在表啊,這個無汗而喘,應該是在外在表,所以發汗就好了,這當然用麻黃湯了,雖然他冠以陽明病,這是太陽病它傳陽明病,但是表很明顯,它表不解,還得先解表,那麽有汗,脈虛,要用桂枝湯,無汗,脈實,當然要用麻黃湯了。
第236條
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裏,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
陽明病,這是裏熱的一種證侯的,發熱汗出者,那個熱越於外,這個不能發黃疸,但頭汗出,隻是頭出汗,身無汗,劑頸而還,在《玉函》經就是齊,就是看齊的那個齊,大概古人的那個齊和劑通用,就是隻腦袋有汗,一到頸項呢就沒汗了,齊於頸項,在頸項以下就無汗了,小便不利,熱即不得越於外,小便又不利,水又不得瀉於下,他又渴引水漿,又嗜飲,這個水當然有停飲了,這個熱瘀於水,濕和水是一樣的,古人叫瘀熱,這個熱瘀於裏呢,是一定要發黃的,這是古人的一種看法。
這個黃疸呢,古人認為是胃腸疾患,怎麽個疾患呢,有濕有熱,瘀於胃腸之裏造成的,這是古人的看法,那麽現在的黃疸呢離不開肝膽的疾患,尤其膽,尤其那個膽道受阻礙,古人對這個的看法有問題,但是這個治療啊,古人對這個的治療是有效,你看我們這個方子吧,茵陳蒿湯主之,這個茵陳蒿湯啊,茵陳是個利尿藥,也解熱,它是一個苦寒利尿解熱,梔子大黃都是苦寒的藥物,都是去熱的藥物,所以從這個藥物組成看,它是一個去熱利濕,那麽根據這個中醫說瘀熱在裏啊,對於治療,這個手段是相符合的,那麽是不是因為瘀熱在裏而發黃疸呢,這是值得我們研究的一個,當然不是,這個有很多證明了,但是發黃疸呢,常是鬱熱在裏,這個發黃疸古人這個總是有熱,而且發黃疸常常小便不利,這個我們在臨床上不斷遇到這個事情,那麽可以看到古人的看法有錯誤啊,但是臨床的事實是這個樣子,發黃疸的時候它是鬱熱在裏的,但是這個病呢不一定是鬱熱在裏造成的,那麽中醫啊,我說到這個事了,它這個歸依法則是通過實踐的,這是多少年也不會錯的,那麽至於這個解釋的方法,那就不一定了,所以我們對這個書啊,總是要有這麽一個正確對待它的態度,就是它這個方法方式,是肯定的,那麽古人有些解釋是錯的,那麽關於這個黃疸就是這樣的,古人認為這是濕與熱相瘀,脾受了蒸,就是脾胃這個色屬土,應該黃,一蒸,那它就發黃了,這是古人的看法,這種看法是幼稚的,這個不一定是對的,但是這個病它是既發黃了,是要有熱有濕,小便不利,所以這個治療是正確的,那麽古人是拿一種現象當了本質了,就是這樣,所以我們研究古人的東西啊,必須要有這麽個認識才行,要不古人這麽說也是錯的,那麽研究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嘛。那些已經證明的東西我們就不要,還是要,就是瘀熱造成的,不是膽,輸膽管發生了障礙,這不行,事實上不是這個事。
第237條
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當湯下之。
陽明證,大便幹的,這個證,他沒說是陽明病,其人喜忘者,喜忘就是好忘,咱們現在說的那個好忘,可見那個瘀血跟腦係是有關係的,你看那個桃仁承氣湯,我們說那個抵當湯也有,其人如狂,其人發狂,所以跟腦神經的不正常是很有關係的,我就根據這前後幾條,關於這個腦係疾病,我治了很多,都是用去瘀的法子很有效,所以這個喜忘跟那個如狂,都是跟腦,都是大腦的病,必有蓄血,必有蓄血,蓄血就是久蓄的瘀血啊,所以然者,就是本來就有久瘀血,平時潛伏的那個瘀血不顯,那麽由於得了陽明病,那麽這個熱與那個瘀血結合起來就發作了。
由於有久瘀血,就是蓄血說的了,所以他就喜忘,屎雖硬,大便反易,這個血,大便裏有潛血就是說,這個血質潤,那個大便本來是硬的,但是有血的那個潤在裏頭啊,雖然硬,但是大便的時候啊並不費勁,容易,但是這個色必黑,這是血的色了,這個血,出來以後沒當時便出,就黑,就是現在說的潛血了,這個可以用抵當湯下去,用承氣湯是不行的,必須下其血,那麽由這一段可以看出來兩個問題,頭一個問題啊,就是腦係,屬於神經狀態的異常,常常是瘀血證,這是第一,第二呢,犯出血症,那這個是大便潛血了,我們講桃仁承氣湯也有,就是血自下,下則愈,凡是出血症,有很多是由於瘀血的,所以我們遇到那個出血症就止血,這個是很耽誤事的,有很多瘀血,你不去瘀,它這個瘀不去則出血不止的,咱們講的那個《金匱要略》,婦科有這麽一段,婦人瘀於妊娠哪,下血不止,她這個病啊就是有瘀,有久瘀血,就是有瘀血,平時婦人哪有癥,癥就是一個血的積塊,這個癥不去,血不止,所以他用桂枝茯苓丸,下其,下瘀,消滅這個癥,自然她就不下血了,這很多了,這是在書裏頭,那麽在臨床裏呢,我們治那個失血證啊,主要看它這個,當然虛證你用這個法子是不行的了,隻要是實證,這個去瘀藥相當有效,那麽這一段也提出這個問題了,那他本來大便色黑就是下血嘛,起碼是潛血,而且這個潛血是很重的,色也能看出很黑,那你再去瘀,不但他那個喜忘可以治,而且他這個潛血也可以治,所以這地方,我們讀這古人書呀,不是說這一段就這一個病,應該在這樣,應該擴展發揮它的作用,你得從這裏頭認識,你不認識不行,這個抵當湯頭前也講過,這個方子就不做細解了。
第238條
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惱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滿,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氣湯。
這個大承氣湯用途是多方麵的,所以我們關於這個每一節都要細心體會,它陽明病本來是吃瀉藥,下,那麽雖然下之,病人心中還懊惱而煩,這個懊惱而煩呢,就是承氣湯與梔子豉湯共有的一個症狀,你得細辨出,那麽假若我們能診斷他胃中有燥屎,那太可以大承氣湯攻之,那麽下麵腹微滿,出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這一句話,我們怎麽知道為什麽有燥屎呢,當然了,他要有一種特殊證侯那就沒問題了,發高熱而譫語,這是有燥屎,發潮熱,手足縶縶汗出,也可以能知道大便硬了,那麽現在他沒有這些證侯,這裏又出一個,腹微滿與不微滿,就是大實大滿而且拒按,這是實啊,那麽在《金匱要略》裏麵也有這個,腹滿,按之痛者為實,按之不痛者為虛,那麽大下之後心中懊惱,也可以說是胃裏麵什麽沒有,這叫虛煩,那麽他有燥屎呢,他也有心中懊惱,那就得啊,沒有其他的證侯了,就得做腹診,就得按按這個肚子,如果脹滿的利害而且拒按,他疼啊,那肯定就是有燥屎,我們還可以使大承氣湯,否則,隻是微滿,出頭硬,後必溏,微滿裏頭也有點實,但他是出頭硬,後必溏這種大便,這不是一個實,這個萬不可攻之,那麽言外呢這就是梔子豉湯。如果有燥屎者,就是叮嚀一句話,以大承氣湯,所以這個心中懊惱而煩,我們不要片麵看問題,這個片麵看問題在臨床上是個危險的事,心中懊惱,這是,我們用煩熱的一個狀態,一般是梔子豉湯多,但是有燥屎呢也有這個情形,所以要全麵掌握,有燥屎,梔子豉湯就沒用。可是梔子豉湯用成大承氣湯又壞了,那非虛死人不可,所以這個地方,方證之辨你必須得講,而且理解了在臨床上才不能出錯。那麽以下這幾段都是用大承氣湯的,辯證的說法。
第239條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這個燥屎與大便硬還有點不同啊,這個燥屎者,屎存在於相當的多,由於他燥橫在裏頭不下,謂之燥屎,這個大便硬,是應該排出大便,由於他硬啊排不出去,這可以說他在下麵,這個燥屎則不然,燥屎,宿食都似相通,而實質上有所區別,所以燥屎,大便硬和宿食全有用大承氣湯的機會,他這個我們怎麽樣子來辨認它,那麽這個就是有這麽一段,說這個人他不大便,五六天之久了,繞臍痛,這個圍繞肚臍啊他疼痛,而且煩躁,煩躁就是有熱,他還有實,一陣陣的,實他不疼,這說明什麽問題呢,那個燥屎橫在裏麵他不通,欲通不能,這個欲通澀滯在腸子裏,然後一動就疼得不得了,所以他就發作疼痛,但是它不通,不行,那個大便在腸子裏蠕動啊,你一催他就疼得不得了,有時候可以,他不欲大便,他不行,他也疼,所以他是發作有時呢,大便要行,他就疼,不行,那他暫時就不疼,所以他是發作有時,這種情況,根據外來的症狀,這是有燥屎的一個征候,那當然用大承氣湯,有幾天不大便了,這個人繞臍痛,發作有時,這肯定他是有燥屎,是大承氣湯證。
第240條
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汗,下之宜大承氣湯。發汗宜桂枝湯。
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應該是個複字,浮這裏當反日講,浮如熱狀,這是《玉函》經裏頭的,他後邊有注,這個應該改個浮字,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這個宜下之,在《玉函》經裏頭是個當字,當下之,脈浮虛者,當發汗,下之宜大承氣湯,不是個與字,發汗宜桂枝湯。他這個改個當字可以,不改也行啊,這都講得通,他改個當字呢,他下麵用的宜,這個古人用字啊,他念著也順口,他原來可能就是個當字,這個問題都不大,改不改都行,都能講,但是這個又字,不如複字,複字當反講。那麽病人發煩熱,你們想想,那個煩熱指的什麽說的,這個是指大青龍湯證說的,咱們頭前不講了嗎,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無汗,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一般的那個表實證啊,他不那麽煩躁,他有熱啊,不汗出而煩躁,所以他底下擱個汗出,也就是大青龍湯證不汗出而發煩躁,那麽用大青龍湯,達到汗出,那麽他這個就解了,他就這麽來的。可是解是解了,複如瘧狀,反而他就變了這個病,像發瘧疾似的,指的什麽說呢,指的這個發熱有定時,日晡所發熱,日間暮的時候他發熱,那麽這個時候的發熱屬陽明也,這是屬於專屬陽明證的,脈實者,當下之,這個時候看看他的脈,如果脈實,肯定他是由表傳裏了,應該下,脈浮虛者,當發汗,那麽這個呢還是表不解呢,這個根據什麽呢,頭前講了,時發熱,汗出者,宜桂枝湯,他也是定時發熱,這個日晡所發熱呀,這個桂枝湯也肯定在這個時候每天發熱,他定時發熱,而要汗出,是桂枝湯證,那麽這個日晡所發熱又屬陽明,因為在這個是兩方麵都可能的,那麽這個這個辨他的脈呢,脈沉實而有力,肯定他是傳裏了,那就得瀉,脈還浮,那還是在表,虛他是經過大發汗了,大青龍湯了,他津液不足了,當然還是桂枝湯證,所以脈浮虛者,沒有明顯的發熱惡寒的那個表證和陽明病的這個身熱汗出,不惡寒但惡熱的這麽一種征候,就是沒有明顯的那個表裏證,發熱七八日,就是發熱,這個臨床上是很多呀,一會兒我給你們講一個病例,雖脈浮數者,咱們都說那個浮主表,浮也主熱呀,雖然脈浮數像表,熱在表似的,可下之,可瀉,這個也要用瀉藥,這個屬於裏熱,假令已下,脈數不解,就是說這個熱也是不退啊,合熱則消穀善饑,我們吃這個瀉藥,熱應該退了,假如要是不退的肯定是瘀血,這個瘀血合熱呀,能食之,合熱則消穀善饑,所以有了這一句話呀,這個瘀血證,咱們治這個中消證,嗜食證,有這個瘀血的問題,這個就說明這個,他有瘀血,要是有熱,瘀血與熱合,這個人絕對能吃東西。那麽瀉之後呢,六七天還不大便,這人還能吃東西,肯定有瘀血,宜抵當湯,這個就是去瘀就行了,這個說明什麽問題呢,就說明日久發燒不退,臨床上也常遇到,這種發燒不退啊他一般是裏熱,吃瀉藥就可以治療的。那麽也有日久不退的這種發燒,有瘀血,瘀血他又沒有明顯征候,不像那個我們頭前講的那個其人如狂啊,也沒有這個征候,一開始沒法看出瘀血來,開始隻能吃一般的這個,根據他這個病理情況而用的這個適應的瀉下方劑了。我們最常用的就是大柴胡,熱得厲害加石膏,那麽這些藥吃下去之後呢,還熱,脈還數,不是說脈不浮了,滑數了,這是注家瞎鬧,他這個脈數就是指上麵的整個的脈還是浮數,而且熱也沒退,這個肯定不是個單純的裏熱了,是有瘀血的關係,這時候你問問他吧,如果要是他能吃,這是瘀血的嗜食症,和熱則消穀善饑,這是瘀血,瘀血就是,瘀血這個東西就是蘊熱,咱頭前也有,講那抵當湯的時候,傷寒發熱他不解,停水他不解,有瘀血他不解,如果少腹滿,小便利者,這是有瘀血的問題用抵當湯頭前就有,因為這個裏氣不通,影響這個外熱不出的,那麽這個時候過六天又不大便了,這是裏實啊,裏實他就瘀,有瘀血的問題,用抵當湯你不能再用其它的瀉下藥了,這是瘀血,所以再吃抵當湯他就好了,這個病啊,我根據這條治了很多的高燒久久不愈的病,太多了,我上次給講的柴胡劑也講到這個問題,最多的有五十多天的這種高燒,40度上下,老是這樣,這是北京一個大醫院,他們就在那想什麽呢,這個高燒不退,抗生素啊,輸液啊,西醫這些法子都用了也不好,不好他們說把這個各大醫院的專家都請去了,我也去了,他們一會診,肯定是癌,你看這個去燒得法子都用了,把這個老頭可嚇壞了,這個老頭是一個老專家,他一聽是癌他害不害怕?我是最後看的,因為那個主治大夫是我一個朋友的孩子,他經常的有病老找我,最後呢他跑我家去了,他說這個癌呢現在也查不出癌細胞,這個脖子上有一個小包啊,也給他做切片了,也不是,那就是淋巴,就是淋巴結,他給做的切片,我當時就說啊,我說這個啊就是感冒,大概是這個情形,後來我又給他吃的大柴胡加石膏,一副藥他的燒就退了,你五十多天,這我治了很多了,用這個,就是根據這一條,雖脈浮數者,他這個舌苔絕對黃,這些個人他都是有胸脅滿惡心,不能吃東西,舌苔黃,這個病太多,我來咱們這個門診啊,那個也是的,也是有一個在301住院的一個老首長,他也是,一個月他的高燒沒退,後來他生氣了,搬出來了,後來他的一個外甥來找我,也是吃一副藥就好了。這個東西很好治,可是這個呀你脈浮數啊,還希望他是表證是不對的,所以他這個書啊,大家還應該好好讀,他有些啊這個,的確有些是通過實踐的東西,一方麵呢那個六經八綱是要辨的,原則上的東西,最終要辨方證,你看咱們講那個大承氣湯,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都有他適應的一定的征候,一定的這麽一個,這個你一定要掌握,你不掌握在臨床上就不行,可是該下,藥用不對了一樣不好定,下麵有限了,下一回我們就把他講完,同時啊你們也看一看,把陽明病把他做個總結,跟太陽篇一樣,把陽明病講完了。這個書啊,錯誤是有的,也有,咱們頭前也提了很多,他這個傳抄啊,古人他這個東西不是刊印的東西,這個趙開美印的這個後世才有啊,以前都是抄寫本,你看記載的就是的,這個人抄這樣,那個人抄那樣,所以這個傳抄的錯誤的地方是有的,咱們今天就講到這了。
就在上麵這兩句話,病人煩熱汗出者也。這個病它來勢猛峻的很哪。方用了大青龍湯,大青龍湯它是,內以清熱外以解表這麽一個方劑,發汗也相當的重。那麽這個藥方吃下去,這個表將罷而就存裏,這個病就是急劇變化,正在變化莫測之時,這時候要是一緩那,就變證百出啊。所以這個治病那,不但要辨證,還得詳審當時的病情,這個就是一般說就日晡所發熱而已還沒發潮熱呢,那不能用大青龍湯。但在這個情形之下,那是不得了的,它由於大青龍證,用完大青龍湯這個,反而又傳裏,你看看這個病,這時正在急劇發生變化之時,最應以大投方劑,所以才用大承氣湯,這個你往後看那個急下就知道了,這個病來勢猛暴。所以這個在臨床上很不容易呀,尤其是一個問症要詳細,你不問他怎麽知道吃大青龍湯呢,是不是。那麽我們個人治病當然心裏麵就明白了,旁人治的病趕上這個時候找你來了,你不詳細問也不行。這個脈實和脈虛是個對比,這個實呢,實而有力,就是脈跳動也有力度,這個為之實,跳動無力的則為之虛。
第241條
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氣湯。
這個是大下後,大下後那要是,一般說我們就說,不會再度大便,那麽它除非有特殊的情形,六七日他又不大便,而且煩始終不解,腹滿痛,這是專用就腹症上來說的,那麽大下後腹不應滿在痛,因為東西都去了,這個腹滿痛是實啊。既滿而且也疼,這時按著手,拿手按著特別疼,這時候這是有點實,此有燥屎也。那麽那個所以然者,為什麽大下之後還有燥屎呢,本有宿食故也。這是這個人本來就有宿食在內,這個人總是不忌於口的,平時就是濫吃濫喝,這個時候的確是有的,人的這個腸子本來就長,那裏頭還窩著燥屎呢,所以還是不大便。那麽這個雖然大下後,仍然用大承氣湯。去病務淨,這也有這種情形。那麽有燥屎的症狀很多了,頭先繞臍痛,發作有時,這是一種,這個是大下之後,六七天也還不大便,而且煩還不解,它熱,裏頭還是有熱,那麽腹又滿按之又痛,這是肯定裏頭還有東西,那麽這個絕對與這個人平時不吃生肉有關係,就是亂吃吧,就是宿食不去。所以他這個燥屎不是一個經久的東西了,它與大便硬相同又不相同。這個燥屎也是硬的,但是它這個裏頭是蓄積已久的東西,這個用普通的瀉藥是攻不下去的。
第242條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
所以這個地方,非常的好,在這個燥屎各種證候,它給你列在這裏,不是一個證候。病人小便不利,這個小便不利啊,它水穀不別,它要走大腸的。一般來說都應該下利,起碼大便溏啊,溏就是溏瀉。而反乍難乍易,乍難乍易就是一陣難一陣容易,但是它不是稀的,這個難者就是燥屎,這就是有燥屎的一種情形。它由於這個水在腸子裏頭,而反到乍難乍易,這是有燥屎的明征。那麽下麵看看它的證候,雖然時有微熱,這微熱還不是經常的,有的時候有,有的時候它也沒有,那麽可見這個熱結於裏,而不現於外,現於外也是隱隱的,但是喘冒不臥者,這個喘、冒都是實象的,這個熱雖然現於外很微,但是上攻相當凶猛。這個冒是昏冒,這個熱都往上攻,所以它這個外邊它才不顯。它一方麵結於裏而往上攻,所以這個也不可輕視,大承氣湯主之。這個喘,這個不是在表那個喘了,所以它這個熱外上壅逆,壓迫這個橫膈膜而喘。這個昏冒也是熱,攻衝頭腦而造成的。這個地方沒有旁的,就得記啊。所以這個臨床上用大承氣湯,這個大承氣湯是個厲害藥啊,真正重病非它不能行,可是輕的用它就壞事,所以用這個藥又要慎重,又要辨證辨的清楚。那麽它這幾段都是,那麽有什麽情形下來用呢,就是上麵說的這些全是。
第243條
食穀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
屬陽明也,這個也是個錯誤叫我看,應該屬胃,這個不是屬陽明病的,陽明病頭先講那個,開始那個提綱,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就是太陽陽明與少陽陽明也都是那個脾約也好煩躁大便難也好,全都與那個吳茱萸湯毫無關係,這個是個虛寒哪,胃虛有寒。所以食而不納,嘔,這是指胃虛有寒,這不是陽明病的。那麽得湯反劇者,它不是胃虛有寒了,屬上焦啊。屬上焦指小柴胡湯說的,上焦不通啊,它是熱結於脅下這個地方。這一段屬不應列到這,它這一段主要是吳茱萸湯與小柴胡湯對於治嘔的一個鑒別點。一個是虛寒,一個的確是熱有飲,這兩個看似相同,實質上是不同的。那麽小柴胡湯呢,它有小柴胡湯證,也很好鑒別,但就這一點上是相通的。小柴胡湯心煩喜嘔啊,吳茱萸湯也有時煩躁、嘔吐,它煩躁、嘔吐,是胃折騰的,鬧得厲害,那是燥多煩少。
那麽這一段,雖然我這麽講,但它不應該列在這,大概它應該列到太陰病裏就對了。這虛寒嗎,胃虛有寒飲,食穀欲嘔,這吳茱萸湯也不光隻治食穀欲嘔的,可以有很多,這個後麵還會講到。那麽這個方子應用的機會很多,它胃虛有寒飲,衝逆頭腦,頭疼頭暈啊,所以我們在臨床上遭遇很多這個方子。有很多美尼爾綜合症,頭一暈騰的就要吐,吐就挺凶,那吃吳茱萸湯就好,這個你們在臨床中可以試驗。在一個是偏頭疼,尤其是幼兒偏頭疼,大概都是用吳茱萸湯的很多,同時它也治胃疼。胃疼也得屬於這個虛寒有寒飲的這種情況,這頭疼,頭暈,隻是嘔吐、惡心,但是它不是陽明病,它可不是陽明病。所以它擱到這,又擱到屬陽明當中,這都是王叔和幹的。王叔和他可是,他記這書的時候啊,他一看遇到陽明就往裏頭擱,究竟是屬陽明呢也有說的屬陽明胃。所以我們頂好就給它改成屬胃啊。有很多,後邊還有。
第244條
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複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惡寒而渴者,而轉屬陽明也。小便數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渴者,亦五苓散。
這是共計有這麽三段的一個條文。它本來是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寸緩者就是津液不足於外,脈浮緩,古人有寸緩則為中風,就是太陽中風,那麽尺緩就是尺弱也是一樣的,則為亡血就是血液少。那麽在仲景頭前也有嗎,營氣不足,血少故也所以脈遲。那麽關浮,這個脈啊,總而言之就是脈浮緩,脈浮緩,脈浮緩弱,就是太陽中風的脈。他為什麽要這麽分呢,他也有他的用意的。這個關以候胃,就是心下部位,這個浮呢,在這主熱,它也主外也主熱,也主表也主熱。這個關浮呢,就是心下的痞,這個痞是熱痞了,這用瀉心湯治療了,它是指的這個說的,所以他把這個脈用部位來說明病理情況。那麽我們看這緩和弱的脈不好分,這個緩指脈鬆弛,脈道鬆弛,你看我的這個煙卷這麽拿著緊,它裹的緊。如果你把這個煙倒掉一半你摸這個煙卷就緩,鬆弛,沒力,衝差緣路上說的,它有緊有緩。那麽那個弱呢?弱它從弦上說,脈弦,弦就是上下崩直,弓弦那個弦,彈弦那個弦,有新張之弦,一摸上下溜直。日久你也不上弦了,這個弦就鬆弛了。所以這個弱啊,衝上下看這個弱不緊了,這個理上講是有的,在指向上分別也很難,這個緩和弱分別很難。所以張仲景這個書,他的緩和弱是通用的。他說太陽中風,發熱,汗出,惡風,脈緩。他講那個太陽中風治療的時候,他就講陽浮而陰弱,它就有講個弱,可見這緩和弱在手相上分辨就很難。在這個理論上是有的,存在的,那麽這個脈,總而言之它屬於太陽中風的脈,脈浮而緩弱,其人發熱汗出,複惡寒,就是太陽中風的症,太陽中風發熱汗出,還惡寒,惡風惡寒。那麽不嘔,說沒傳到半表半裏,那就沒有柴胡證,但脅下痞硬,它也沒傳少陽,那麽脅下不解,沒有胸脅苦滿,可但心下痞,心下這地方閉塞不通,那麽這種病理情況,表還沒解,而有心下痞硬,這就是大概是醫下之作用的毛病。下之表沒解,那麽外邪內陷,所以心下痞,大概是這種情況,這頭一段說的就是這個。但是他沒說這個的治療法則,這頭前都有啊。那麽應該先用桂枝湯以解外,然後以瀉心湯再以治痞,或者大黃黃連瀉心湯,或三黃瀉心湯,我就用三黃瀉心湯機會多,這是一段。如其不下,病人不惡寒而渴者,轉屬陽明也,如其不下,這個病人已經不惡寒,上頭就是發熱汗出不惡寒,不惡寒,隻是心下痞而又渴,那是轉屬陽明了,渴了,內裏頭一熱就渴。那麽這個痞呢,它問題都不大,它不是大實大難,隻是這痞稍有點內實的樣子,不大,所以它轉屬陽明,轉屬陽明就是太陽轉屬於陽明,太陽病沒拉到了呢,轉屬就是並病的互釋,轉屬也是個並病,但是太陽病要罷,它已經不惡寒了嗎,又渴。陽明病已顯了,小變數了,這時候小便頻數的厲害,那麽大便可要硬了,但大便硬也不譫語,也不什麽的,那裏的熱並不太厲害。不更衣十日,毫無苦也。這就我們頭前說的那個,就是津液內結,造成大便硬,隻是由於小便數,雖然十日不大便,不為所苦。這個言外呢,不可攻,我們隻是用當於大便的法則也可以。那麽後麵呢,根據治脾約的,麻子仁丸,那得看病理輕重了。如果重多少有點熱可以使麻子仁,麻子仁丸,就是現在說的麻子仁治脾了,不然的話那就得用導之之法,像蜜煎導、豬膽汁那種法治。那麽假若他渴而欲飲水,那可以少少與飲之,但以法救之。少少與飲之,不要給喝的多,喝的多非喘不可,這個他這沒有多大點熱,一點點給,給點水啊,它由於小便數傷到津液,胃和者愈。渴者,這喝水了也得渴。這個渴者,可是承上邊的兩段說的啊。那麽頭一段下之,下之後,表還有熱未解心下痞,這個心下痞它由於停水的關係,五苓散證有的,它由於下氣上衝,它造成小便不利,這個絕對不是小便頻數。小便不利微熱而渴,那五苓散證,這個心下痞正是水氣逆於心下,所以它這個為什麽不詳說呢這是個簡文,他通過渴者這兩字就代表了,頭前都有。這是承接第一段,第二段也是一樣的。要是不下也可以發生這樣的征候,那麽病人微熱不惡寒而渴,這個也沒說陽明,可沒有底下這一套,它沒說陽明,但是他是小便不利,這種渴也是停水不行的,也可以用五苓散,他就在渴上發揮的,不是說轉屬陽明小便數你還給吃五苓散,這是不對的。咱們頭前講的豬苓湯都有啊,是不是。他已經喪失津液了,你不能夠以致喪失津液,到這麽個問題上你不能在使五苓散了。我們頭前講過這個附子湯,風水相搏,他有一個小便利大便硬者,去桂加術,那個加術它治小便利,它不像個利小便,這個術與附子為伍啊,結果我當時也講過。你看那個真武湯,你看術附為伍,它是這個機能,泌尿機能鬆弛,不能收攝,那麽使這個機能恢複而再加上去水的藥,它反到治小便利,所以附子配利尿藥,五苓散不行,五苓散泌尿相當有力了,而且這是個陽明病,真要是內傳陽明,這桂枝它不治裏熱的,所以這個大家很有爭論。我認為這個渴者,是另起的不是接著上邊的,不是說少少與飲之,而還渴不止,這個不是,這個不是。他已經大便硬了你不要在給利水了,複利其小便是不行的,豬苓湯都不能用那五苓散就更不能用。因為這是個簡文,他為什麽不詳細說呢,因為這頭前都說了。你們回頭看看五苓散,頭前說的那些解文就知道了。(27集26:25)245條:脈陽微而汗出少者,為自和也;汗出多者,為太過。陽脈實,因發其汗出多者,亦為太過。太過為陽絕於裏,亡津夜,大便因硬也。
第245條
脈陽微而汗出少者,為自和也;汗出多者,為太過。陽脈實,因發其汗,出多者,亦為太過。太過者,為陽絕於裏,亡津夜,大便因硬也。
脈象浮沉相對,浮為太過,屬陽,沉為不足,屬陰。陽脈微,指脈浮而按之微,即太陽中風的脈浮弱(浮緩)。陽脈實,指脈浮按之而不微,即太陽傷寒的脈浮緊。
太陽中風則自汗出,若汗出少者,津液無大損傷,故謂為自和。若汗出多,致津液大量喪失,故謂之太過。太陽傷寒當發汗,但發汗取微似汗,若大發其汗而使汗出多者,亦為太過。無論自汗與發汗,汗出太過則津液亡失,必使陽絕於裏,大便因而硬也。
【按】太陽中風自汗出,津液虛於表,故陽脈微;太陽傷寒無汗,津液充於表,故陽脈實。仲景於此不言脈浮緩、脈浮緊,而言陽微、陽實者,正是教人明白所謂陽絕於裏者為津液絕於裏也。書中所論亡陽亦多指亡津液,一些注家執定陽即熱,甚為不當。
【注】①陽,和陽脈實中的陽字,均指浮脈。微是細而虛(無力)的兼象。脈陽微即浮而微,乃太陽中風的浮弱脈。陽脈實者,即太陽傷寒的浮緊脈。②汗出太過,則大量亡失津液。③陽,指津液,參考27條注可知。絕,不能機械的理解為竭絕,當是津液亡失太過的意思。
【按】在脈學上,太過為陽,不及者微陰。仲景著作中,脈的陰陽在部位、取法、機能、物質上各有所指,並無玄虛之弊。茲舉本書為例:第六條,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其陰陽指尺部與寸部。第十二條,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其陰陽指脈的內外,既有機能上的又有物質上的。本條脈陽微、陽實是指浮脈而言。所以讀仲景書要琢磨文義的真正涵義,是要下苦功夫的。本條屎硬不該以大承氣湯攻之,自不待言。
第246條
脈浮而芤,浮為陽,芤為陰,浮芤相搏,胃氣生熱,其陽則絕。
脈浮而芤,浮為陽,芤為陰,浮芤相搏,胃氣生熱,其陽則絕。
【釋】浮為太過,主表主熱,芤為不及,主津血不足。脈浮於外,芤於內,為熱亢於外而津血不足於內。浮芤相搏,即熱與津虛互相影響,必使熱者愈熱,而虛者愈虛。由津液外越,胃中幹而生熱,故使陽絕於裏。
【按】此論津液自虛,非因他故亡失者,故專以脈論。津虛本可致熱,熱盛更使津虛,二者相搏,必致胃氣生熱,陽絕於裏,大便硬自在言外。
【注】①脈浮而芤,即輕取浮大,重按覺血行滯澀而無物。芤脈乃浮大其外,空澀其內之象,故主血虛、虛勞。亦有謂芤為應指兩頭有、中間無者,實非。
②浮為陽,芤為陰。此處的陰陽係指脈的屬性。脈浮於外而芤於內,為陽亢於外,津血不足於內。
③此處的陽字指津液,當有別於本條中前一個陽字,不可不知。
【按】本條暗示,大便硬除陽明熱盛裏實,銷鑠津液,汗出傷津,亡血失液,還有病人體質津液自虛者,須知。浮為陽者,謂衛氣強於外,芤為陰,謂榮氣虛於內也。榮衛不和,當自汗出不已,以至胃中幹生熱,陽絕於裏,大便因硬也。可與53條注互參。
第247條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難,其脾為約,麻人丸主之。
趺陽脈為足動脈,古人用以候胃。脈浮主熱,胃有熱則氣盛脈浮,故謂浮則胃氣強。澀主津血虛,小便數則耗泄津液,故謂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必使陽絕於裏,大便則硬。古人謂脾為胃行其津液,今胃中幹,已無津液可運,則脾的功能亦受到約束,故謂其脾為約,宜麻子仁丸主之。
【按】以上四條均為脾約證,其因雖各有不同,但津液絕於裏而大便硬是一致的。津液亡失致大便硬者,即前所述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與大承氣湯證的熱實燥結,潮熱、譫語、煩亂者大不一樣,故不可以大承氣湯猛攻。若就大便難一證取治,最易弄錯,以是連續論述,或以證分,或以脈辨,處處示人以辯證之道,並名之為脾約,出麻子仁丸緩下方,以示與大承氣湯的證治有別。
【注】①趺陽,古代三部九候便診法的切脈部位之一,位於足背上踝關節前橫紋的兩筋間,候脾胃。浮主熱(胃熱),澀是津血不足,此與寸口脈法相同。
②胃熱則氣強,其脈浮,小便數乃致津不足,其脈澀。
③約,窮也。胃熱和小便數相互影響,水分被奪而傷津,所以大便硬。
【按】前250、251、252三條屎硬之理同本條,未出方。脾約證無大實滿痛。麻子仁丸,現在市售名麻仁滋脾丸或麻仁丸,潤下藥也。
第248條
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太陽病三日,雖發汗而病不解,其人反蒸蒸發熱者,此發自於裏,不似太陽病的發熱翕翕然於外,故謂屬胃也,宜調胃承氣湯主之。
【按】太陽病才三日,發汗不解,馬上蒸蒸發熱,傳變可謂迅速。不用大承氣湯,以無大汗出而腹滿痛故也。
【注】①太陽病,汗法為正治。發汗後而病未解,預示著傳變的可能。
②蒸蒸發熱,言其熱如蒸,即潮熱。從內達外,為裏熱已轉屬陽明,故曰屬胃也。
③無大汗出、口舌幹燥,不同於白虎湯證,無腹滿硬痛,故不用小承氣湯,雖有潮熱,但無譫語、屎硬等證,故不用大承氣湯,以胃熱蒸騰發自於裏,故以調胃承氣湯主之,有芒硝之故也。
第249條
傷寒吐後,腹脹滿者,與調胃承氣湯。
【按】吐後,胃不和腹脹滿,不要誤為大實滿,而與大承氣湯攻之。吐後氣逆,胃常不和,少於調胃承氣湯和之則愈,乃常法。
【注】①腹脹滿,乃吐後氣逆而胃不和的表現。吐後,胃中實滿之病因已有所去,與大承氣湯證得大實大滿顯然有別。
②陽明病胃家實,有熱實(裏熱充斥)、容物毒實(如燥屎、宿食等容物毒變者)之不同,程度亦有很大差別,為證表現也不一樣,所以三承氣湯各有其特定的適應症。大實、大滿、大痛、大熱者,大承氣湯證;胃不和,調胃承氣湯或小承氣湯證;裏實胃不和、以熱為主者,調胃承氣湯證(如上條);實滿腹脹為主者,小承氣湯證(如下條)。本條表現是腹脹滿,按常理應予小承氣湯,所以予調胃承氣湯者,蓋因吐後之腹滿乃胃氣不和也,和胃則愈。此可與29、70、108、127諸條互參。
第250條
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微煩,小便數,大便因硬者,與小承氣湯和之愈。
太陽病,吐、下、發汗後,由於津液亡失,胃中幹而不和,故微煩。若小便數,益使胃腸枯燥,大便硬結不通,可與小承氣湯,和其胃氣即愈。
【按】此太陽病誤治而轉屬陽明病者。裏熱不甚,故隻微煩。雖大便硬,不宜大承氣湯猛攻。雖有脾約證,但後者雖十日不大便無所苦,而此則微煩,故不用麻子仁丸而用小承氣湯。辯證必如此入細,用藥方能恰到好處。
【注】①太陽病,吐下是非法治療,發汗有當與不當,若發汗不當而病不解,邪乘虛入裏,則轉屬為陽明病。
②微煩,尚未至大煩,乃邪熱入裏的反映。熱入於裏,斥津外排,故小便數。小便數,津液亡失,因而大便硬(亦可致煩)。
③大便硬,故宜小承氣湯,以枳實、厚樸消脹去滿有餘而攻下不足。調胃承氣湯以芒硝去熱,雖芒硝、大黃合用,但有甘草,下之並不峻猛。
第251條
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煩躁,心下硬,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
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能食,但初頭硬,後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
無太陽柴胡證,指無太陽表證和少陽柴胡證。今既煩且燥,心下又硬,已四五日不大便,裏實顯然可見。能食為胃熱,據理當可議下矣,但以脈虛,而且隻限於心下硬,因稍稍於小承氣湯微和其胃,稍安其煩躁,再行觀察。至六日,還不大便,可增與小承氣湯一升。延至六七日仍不大便,雖不能食,有似結實已甚,但若小便少者,屎未定成硬,大便初硬而後溏,則仍不可以大承氣湯攻之。若不慎而攻之,必使溏泄不止,須待其小便利,則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
【按】本條脈弱與前之脈遲均屬不及的脈(參見240條按)。陽明病見此類脈必須精心觀察,慎重用藥,尤其脈弱而心下硬,更當慮其虛,即有一二實候,亦不可妄試(大承氣湯)攻下。先以小承氣湯少少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再增與一升,用藥何等慎重。四五日、六日、六七日、觀察何等周詳。治大病難,治疑似病更難,病家急躁,醫者粗心,未有不敗事者。
四五日至六日,雖無不大便的明文,然據不大便六七日一語,則四五日至六日未大便自在言外,古文簡練,讀者應仔細玩味。
【注】①得病二三日,指始得病二三日也。刻下既無太陽證,又無少陽證,唯有煩躁和心下硬,而且已四五日不大便,可見裏實已逐漸形成。胃有熱當能食,今能食亦有裏熱,判斷病屬陽明當不為錯。治之之法不可孟浪,一是因為脈弱與陽明脈大矛盾,這是一個主要著眼點,二是心下硬有虛的可能,即使不為虛,因隻限於心下,結實還不為甚。因此,在遣方上著眼於四五日不大便而用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刻下證小安矣。
②過一天還不大便,仍以小承氣湯增加點量,再觀察之。
③若遷延至六七天仍不大便,而且已不能食,裏實肯定已很重,是否就可與大承氣湯攻之呢?不行,得看屎是否確實已硬再作定奪。若小便少者,大便未定成硬,或初硬後溏,此時與大承氣湯攻之為時尚早,強攻之則溏泄不止也。
④小便利者,屎定硬也,乃可以大承氣湯攻之。
【按】煩躁一證,從裏熱能食來看,當為熱煩,而非虛煩。此躁亦因實也。
本條可作為仲景治病周詳觀察、謹慎用藥。辨證施治的一個很好的範例。著眼於辨屎硬而以大承氣湯攻之者,即使無潮熱譫語,亦必有或滿、或脹、或痛之苦,這是需認真體味者。

第252條
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裏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釋】目中不了了,謂視物模糊不清也,睛不和,謂眼仁暗無光澤也。傷寒六七日,其人突然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發熱惡寒的表證和大實大滿的裏證,雖隻大便難而身微熱,此熱實於裏,為候殊惡,雖外迫尚微,但上攻甚烈,病勢凶猛,是需急下,宜大承氣湯。
【按】熱實極於裏,迫於外而為身大熱、汗出等,亢於上,波及頭腦,而為煩躁、譫語等。本條所述係後者。傷寒表證突然罷,裏實諸候不待形成,竟出現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的險惡症候,其來勢凶猛,傳亦迅急大有不可終日之勢,哪得以大便難、身微熱再行觀望之理。急製其變,唯有釜底抽薪,以大承氣湯急下之。
【注】①傷寒六七日,當是傳裏之期。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皆血液、津液不足以榮養目係,是熱亢於上至極,為證凶險。
②無表裏證,既無表證,亦無大實大滿的裏證。外迫表現雖微(身微熱),但裏亢上攻之勢重而急,且大便難,故曰此為實也。
③不管大便硬與不硬,均當急下之,不可顧慮。
【按】這是急下存陰的大承氣湯證之一。看來不像重病,但確是不得了的症狀。
第253條
發熱,陽明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釋】陽明病,蒸蒸發熱,大汗如流為熱盛由裏蒸騰於外,津液欲竭之象,應急下其熱以救津液,緩則無及,宜大承氣湯。
【按】壯熱內迫,津液外越,故發熱、汗多如流。如不急下,津液立克枯竭,惡證蜂起,必致不救。
【注】①發熱,非一般的表證或裏證,必為書中形容的大汗、潮熱、蒸蒸發熱也。
②汗出多,亦非一般的汗,乃異常的大汗如流、淋漓如雨者。津液銷鑠,損失很快,此亡陽(津液)之汗也。
【按】陽明病裏熱之證,書中多條提到大熱、潮熱、蒸蒸發熱。陽明病法多汗,書中亦有多條為證。是否一見發熱、汗多,即和本條等視而論呢?不是的。其可為大承氣湯的適應症,但未必如本條之危險。“急下之”的急字,深含寓意也。
本條乃急下存陰的大承氣湯證之二。
第254條
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釋】發汗不解,指太陽病發汗後不解,竟直傳於裏。腹滿且痛,可見結實已甚,傳變迅急,不可等閑視之。須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按】以上三條均為病猛劇,傳變迫急,看似不重,稍有延誤,禍變立至,故須急下之,讀者宜玩而記之。
【注】①發汗不解,指太陽病發汗後而病不解。這裏要特別注意,是表證不解還是裏證不解?是裏不解,而且還向嚴重的程度發展。如果是表未解,則正邪仍戀戰於表,傳裏必不致如此急劇也。
②腹滿痛,為大實、大滿、大痛,不但麵積大而且痛重,是表證急劇傳裏的表現。
【按】此急下存陰的大承氣湯證之三。
第255條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民,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釋】此條承上條腹滿痛而言,雖以大承氣湯急下,但腹滿不減,即有所減亦微不足道。此為實,還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按】《金貴》曰“腹滿不減,複如故,此為寒,當與溫藥”,與本條所述正成對子,宜互參。腹滿不減,減不足言,若屬一般的實滿,用厚樸三物湯足矣,當無需大承氣湯猛攻。本條蓋病毒重劇,結實至極,非一擊而能收功。除惡務盡,故須再下。
【注】①腹滿有虛實之別。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為實滿,腹滿時減,複如故,為虛滿。臨床見上午腹不滿而下午滿,或醒時脹滿而寐時較好者,皆屬虛滿。
②腹滿不減雖屬實,但不定必用大承氣湯攻之,臨證還當參照餘證而用適方。本條用大承氣湯在於腹滿不減,脹的厲害,且有增無減。
【按】讀本條,當明其兩條含義:①服大承氣湯後病去甚微,有是證在,仍可服大承氣湯。②腹滿脹的虛實辯證之法。本條不用急下之,而用當下之,提示辯證要細微,當求其本質也。
第256條
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其脈不負者,順也;負者,失也。互相克賊,名為負也。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釋】本條應讀為“下利,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脈滑而數,為裏實有熱,下利見此脈,為有宿食的緣故,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按】陽明病本不下利,由於木來克土,故反下利,因以陽明少陽合病冠之。此句和“其脈不負……名為負也”一段文字均為附會五行家言,不足為法,亦可能是後人所附,宜去之。
本條所述下利,即指今之腸炎、痢疾而言。中醫治病重在辯證,其以太陽病證出現者,即依汗法解之,以陽明病出現者,即依法下以解之,其以少陽證出現者,即依法和解之。本是活潑潑的,不存任何成見。治痢如是,治它病亦無不如是也。開頭的這句話不是本條辯證的依據。
【注】①陽明少陽合病,指既有陽明病的不惡寒、但熱等,又有少陽病的口苦、咽幹等。必下利的必字,一定是也。
②這段文字是以五行理念來解釋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陽明屬土,脈大;少陽屬木,脈弦。若大盛於弦,即木未克土,此為順(不負)也,不致下利;若弦盛於大,即木來克土,此為負,土被木克,則必下利。古人論病是先由經驗掌握治病規律,後求解釋。在這個長期的探索中,當時興什麽學說,就嚐試用什麽學說來解釋。本條用五行學說解釋,顯然是十分牽強的。照仲景書慣例,第一句應為“少陽陽明合病”才是,凡此者,疑為後人所附。下利是本條為證,須知。
③以脈來辨裏有宿食,《傷寒論》中有本條,《金貴腹滿》中有“脈數而滑者,實也,有宿食”,“脈緊如轉索無常者,有宿食也”,“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故知有宿食”。陽明病裏有熱,開始本應能食(參見197條),但隨著裏熱的傷津爍液,食反不得消化而逐漸成為宿食。如果還沒有結滯而影響氣血運行,則其脈滑數,若影響到氣血運行,則必不滑而澀也。若大便硬,腹氣不通,已大實滿,脈不當滑矣。本條雖有下利,但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
【注】陽明少陽合病句非本條的本質,在治療上亦不足為據。下利,脈滑而數者,實也,以其為宿食,故治從陽明,宜大承氣湯。若其人果有少陽證者,當選大柴胡湯矣。
第257條
病人無表裏證,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合熱則消穀喜饑,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當湯。
【釋】病人無明顯的表裏證而延續發熱七八天不解,顯為裏熱,雖脈浮數者,亦可以適方下之。假設已下而脈數不解,熱仍未除,其人消穀善肌,下後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淤血也,宜抵擋湯。假設已下,即脈數不解,且下利不止者,此協熱利,必便膿血也。
【按】流感或重感冒,發汗解表後,仍高燒不退,脈浮數而大便偏幹者,多宜下之,尤以小柴胡湯加大黃、石膏和大柴胡湯加石膏湯為宜。此證頗多,下之即愈,讀者試之。形似傷寒,發熱,脈浮數,亦有由於淤血所致者,若以它藥下之則熱不解。條文之脈數不解即熱不解得互詞,脈浮數和發熱俱未解也。與前130條互參自明。成無己釋為脈浮解而數未解,後之諸家多信而從之,實非。又,由本條合熱則消穀善饑,說明嗜食證有淤血所致者,亦注意。邪熱內盛,雖依法下之,亦有轉變為便膿血的協熱利者,當於熱利中求之。
【注】
①病人無表裏證,主要是沒有表證,故後一句言“可下之”。
②脈數主熱,脈浮主表,亦主熱,今有脈浮而沒有表證,可見此脈浮主熱而不主表也。以無表證,故發熱已七八日為裏熱。“雖”字傳神,示人不可以脈浮有所畏縮也。臨床上高燒多日不退,雖脈浮數,若不大便,黃白苔,常與大柴胡加石膏湯。若其人發燒、嘔吐、惡心、乏力,可用小柴胡湯加生石膏和大黃,供參考。
③下之後脈數不解,至七八日不大便,並且消穀善饑,這是其人有淤血,熱與血結的緣故,宜抵擋湯下之。如不是久瘀,亦可用桃核承氣湯。
④若下之後,脈數不解(熱不解),乃少陽陽明合熱之故。下利不止者(與下之後七八日不大便正好相反),因熱傷血分而便膿血也。黃芩湯、白頭翁湯等方加減均可。
第258條
若脈數不解,而下不止,必協熱而便膿血也。
這一條應該跟上麵257是一條,那條說是那個,病人無表裏證,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合熱則消穀善饑,至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