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狼

宇宙無邊,有生命。人是動物,也是狼。來自遠方的狼,在想啥呢?
個人資料
大江川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文革——(N)毛澤東與接班人

(2011-01-23 15:55:47) 下一個

接班人——是中國特色的專有政治術語。

 

我出生於中國,被當過接班人,當然是主義的接班人。

 

後來,接班人被寫入中國共產黨的章程裏,法定林彪先生是毛澤東先生的接班人。這與我等的“接班人”意涵有區別,林彪是一個人的接班人,是一個人的繼任者,這個人是毛澤東。
毛澤東先生是當時中國的最高領袖,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國領袖。
中國就如同一艘船,航行在驚濤駭浪裏,船長就是毛澤東。。。林彪就是船長的接班人。船長年記大了,精力體有些不支,掌控著舵輪,隨時可能仆倒(現代的職業機師機長或船長掌舵時發病仆倒不救者,時有發生,是為某種危機與險情),倒下也可能不起,就要由另外的人來接替。誰來接替?船載千人,掌舵者隻能一人。誰來掌舵?事先沒能安排好接班人,就可能會發生爭執與混亂——最高權力就可能成為“秦失其鹿”,再被天下人所“竟逐”之。中國史上,世界史上,因最高權力者逝去,而沒能事先確定法定接班人,釀成慘禍,禍及家國,導致翻船,致家國崩潰者的情事時有發生,其教訓太多,此乃治國之大忌!

 

以史鑒今,現代國家,隻要政治較為成熟,就要事先設定好國家最高權力的繼任者,通常都以法律的形態固定之,為的就是保證國家最高權力的和平順利交接,杜絕權力出現真空——這是政治學的常識,毛澤東先生也精通。

 

事實上,還在沒有執掌全國政權之時,毛就開始謀劃,尋找,挑選自己的接班人。
中國 1940 ,毛應蔣之邀約,親赴重慶和談,這可能是毛首次乘坐飛機,作為中共的最高決策者,無論是飛赴之途,還是身入政敵布下的迷陣之中,都有生命之虞。毛在行前,曾將全權都委托於劉少奇,並以書麵形式確定之。也因此,毛親選劉少奇為接班人,是由來以久,並非是在執政以後。

 

親選自己的接班人,這是大政治人的必然思考,是大戰略,也是最高領袖的責任。毛親選接班人,即是常識,也是應當的,更是他的縝密綿思,與所謂嗜權無關。是政治家對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負責,也是一種必然之舉,更是情理之中。

 

而陰謀論與嗜權論並無法解釋此舉。

 

這涉及,啥叫接班人?

 

國家最高權力的接班人,在古時也可以叫王子,叫皇子,叫皇長子,叫王儲。。。反正就是國家最高權力的法定或暗定接班人。當然,還是法定好。暗定易出岔,教訓實在多。

 

現代西方國家,如果政治架構發育較成熟,國家最高權力的接班人,或繼任人也都是提前準備之,再由憲法來保證。

 

古中今外,各種政治,對國家最高權力接班人的設定做法大體一致, 1 提前製備, 2 多以法律鐵定之。此種作法的重要意義無它,就是要保證政權的順利交接,確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

 

關於這個問題,其焦點是:

 

1 )國家最高權力的接班人由誰指認確定?

 

2 )接班人被確立後,在國家政治生活中擔當何種角色?

3 )何為備胎?備胎者在備用期間,應有何作為?

 

這也是評毛,評毛劉,評毛林的一個核心問題。

 

1 ,接班人都是由國家的最高權力掌控者親自確認。這是一種普遍的政治現象,古今中外多如此。

 

現代西方政治成熟度高的國家,屬多黨政治,經法定程序組閣,也由執掌國家最高權力者親選副手,副手也多是自己權力的繼任者,如美國的副總統,就是接班人。

 

中國屬一黨執政,多黨合作製,不同於西方的政治架構,但是,也存在國家最高權力繼任者的問題,就是接班人的問題,也是由最高權力者親選確定,這是東西方一致的。如果,這是關於接班人的某種“價值觀”,東西方也是一致的。

 

最高權力者,應是最具政治智慧者,或是由程序篩選出,或是經改朝換代的戰爭篩選出。前者是正常態,後者是非常態。但是,最高權力人有其職責親選確定自己的繼任者,對國家盡責,因為,沒有誰更知解誰能最勝任最高權力的繼任者。

 

不選接班人,顯然是不可能的,不親選接班人,也是失職,在自己退去或逝去之前,不選好接班人,是對國家不負責任,是個胡塗愚蠢的最高權力者,因為,最高權力者隨時可能因不可控的原因喪失生命!沒事前備好接班人,國家必將混亂,甚至矢控或崩潰。

 

毛深知此事!

 

毛也是一個大智的大國最高領袖,所以他很早就開始選接班人之舉。他對權力有清醒的認知,他更對自己的終極政治理想有執著,他是一個超級大政治人,他要把中國打造成世界一極,而中國已有可能做到,毛之理想也並非虛無縹緲。

 

關於毛的終極政治理想,是另外的宏大主題。

 

2 ,毛選自己的接班人自中國 1940 就開始了,選的就是劉少奇。

 

由上所述,毛赴渝見蔣,也是做好最壞打算的,行前就將全權托付交給過劉少奇。如果,毛有意外,劉必然接班,這即不是陰謀,最終也肯定能成現實,因為,毛己將此事“程序化”了。相信程序的人們應關注此種程序。

 

3 ,中國 1950 ,毛更將手中的超級權力釋出,劉全麵執掌中國的內政。毛還明確地,公開地向世人宣布:自己的接班人就是劉少奇。

 

毛此舉使陰謀論,嗜權論,專製論,太子論。。。不攻自破!

 

但是,毛太急於求成了,毛以超級大政治人的宏大,以國家長治久安,打造中國立極為自己的終極政治理想,視自己手中的超級權力如“草芥”,卻釋權太過太快,即出乎人們所料,也有些太過輕率。

 

毛將權力過早地交給劉少奇是毛選接班人的首次失誤。

 

失誤源於:毛交權太快太早。其直接的原因又有兩條:

 

1 )當時,毛年事已高,精力體力不足,極需得力的助手相幫。

 

2 )毛畢生想打造一種終極的,合理的,另類的,前無古人的中式政治,終結權力所造成的曆史災難,因此,太輕視了自己手中的權力。

 

毛並非嗜權,專權,而是過於輕權,沒拿權力當回事,太無為了,但忘記了自己是以無為之法,在做有為之事。

 

權力,對毛澤東引領中國走向世界,極其重要,而劉少奇先生作為一代政治人,其戰略遠見,其具體作為,其治國之能,其政治經濟經驗。。。都無法堪能與毛相提並論。劉首次提出毛思想,卻並沒能全麵準確地知解毛的宏大政治理想。劉全麵接班尚存在問題——這是毛劉之爭的真相,也是另一個更宏大的主題,如能厘清此點,將最終解開文革之謎。

 

毛首次親選劉為接班人,最終失敗了,其教訓是:

 

1 )國家的最高權力掌控者,不可以輕易於自己在位之時,將重權交給自己權力的繼任者,尤其是開國領袖,更不該如此。因為,建政之初,自己的執政治理念還沒被完全接受與實施,接班人並沒準備好。而且,如交出重權過於突然,人民也極不適應,部分交權,則權力被割裂,也會造成衝突與誤解——這在當時的中國,政體未臻成熟,執政者執政知識尚缺,內外敵人強大。。。均不適合過快交權,這是毛的失誤!
 毛的此種失誤,是毛治國的重罪,其誤,終於導致中國險些翻船,也終於導致中國執政黨的分裂,導致文革的必然發生。。。雖然,毛以文革之舉,重新確立了中國船在1960,70年代的正確航向,但是,也造就中國的內亂,其損失是劇大的——雖然,這是劫難,是悲劇,也是喜劇,但是,其陰影強烈地對民族的心理與自信產生負麵影響,中國人,曆經鄧氏療傷,至今,在心理層麵依然積重而難返,其中以精英層,知識層更甚。

 

毛推劉上一線,釋權過快。

 

2 )中國 1950 , 60 ,看似和平時期,其實,中國還在戰爭與準戰爭中,並不具備全身心於內政,全心全意和平搞經濟建設,大小環境都不具備。毛還是應當比照非常時期來執政。國家的最高權力宜暫時高度集中,黨政軍三權都應高度集一人之身,不宜設劉為國家主席。一國二主,國政大忌!劉為副可也,組閣還應需由毛親組之。

 

最終,毛以非常之舉徹底倒劉。

 

但是,依然存在接班人的問題。

 

而且,毛更加年事已高,必須要明確地,堅定地選定一個接班人。

 

二選,毛選中了林彪。

 

但是,毛嚴重地吸取了第一次選接班人的經驗與教訓,堅定地不給林彪以實權——林彪成了名符其實的備胎。

 

備胎,是當今西方政治對國家最高權力繼承者的俗稱,卻活畫出此一重要政治角色的職能特色。

 

人們一般稱西方國家的副總統為備胎。

 

副總統,是國家的副元首,隻有一個。

 

西方政治,副總統,依法由總統親選,再共同依法參選確定之。但是,副總統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出鏡率”很低,真的就如同埋在車子後備箱底層的那具備用的輪胎。隻要總統在位,副總統就難有做為,也不需要副總統有做為,備胎隻能專用。在任者在一日,備胎就備一日,必須備而不用。

 

備胎的命運可能有多種:

 

1 )備而實不可用。

 

2 )備而可用,卻終身不被用。

 

3 )可被廢之。

 

4 )可自廢之。

 

5 )終被用之。

 

接班人雖是備胎,在國家最高權力的交接上卻自有其重要之用。但是,曆史對備胎本身,並不很公平,因為:

1 備者需要有很大的耐力與信心。

2 需要極強的獻身精神,為理想而沉默而隱忍。 3 備者甚至要承受屈辱,最後西生自己的一切——而這正是備胎要成功地繼任最高權力,登上大位所必須。

 

這是備胎所要走的必然之路,命運之路。

 

林彪先生有幸成為現代中國政治的第一個備胎,毛澤東先生有幸以自己的獨立思考,首創中國國家最高權力的備胎,再次將中國政治推向一種新境界,雖然,冥冥之中也隱含了現代西方成熟政治架構的合理新理念。

 

這一定是毛的深思熟慮之舉,以法律文書將國家最高權力的繼任者公開確定之,是現代中國政治的首次與創舉,更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獨創。對當代的中國政治,仍具有其深遠影響。

 

可悲的是林與所有的人都沒能深解其意。

 

在對最高權力的理解上,毛是偉大的!所有的人們都困惑,也都很渺小!

 

猜想,這也許是 9 屆 2 中全會時,毛林曾經獨辟密室密談,其所談的焦點所在。不過,當時即使林被毛所點撥,再大夢方醒,也許為時已晚,隻能自己慚愧不已。這也是為何毛堅決不設,不當國家主席的原因所在。

 

國家主席,是毛心中的痛,毛說過自己不宜再做此事,何況,自己早就親選了接班人,又以法定文字固定之,就要堅守承諾,就要堅定穩步地實現自己的政治改革,以解決國家最高權力繼任者這一困擾。毛即要選對人,還要設定好一條使繼任者能夠順利繼任之路。而毛卻將繼任者投放於一種“無為”之境裏,端看繼任者的造化如何。毛的作為,超邁古今。此“備胎”,即是通天塔,也是試金石,更是八卦爐。。。毛對接班人問題的所思所想,棋高一籌,沒人能及,至今令人深思。備胎,就是個工具,就是器。器之用,與此器的特定性質有關係。

毛二選接班人,已經作了重大的改進:就是堅決不再放權,堅定地將黨政軍最高權力集於一身。這是教訓換來的。毛選林為接班人,再寫入黨章,就是令林彪在自己在位時備而不用,沒有作為。但是,毛絕非耍陰謀,因為,毛也隨時會因年事已高,因老病,因諸多不可測的原因喪失生命,一旦如此,林就是他的必然接班人。毛選林是接班人是真心,再決不放權也是真意,為的是,在自己死後,林能順利地接班。二選接班人,毛決計要戰鬥到最後,為的是堅定徹底地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也為的是,在自己身後讓林能最終順利執掌國家最高權力,但是,端看林彪的造化如何。

 

按說,林追隨毛大半生,應能最深知毛意,甘當備胎,寧可備而不用,甚至終身不被用,被廢,自廢——就是不可以有任何作為,想都不要想,隻有老老實實,絕不可亂說亂動——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曆史造就了大政治人,曆史卻不會偏愛每一個政治人,天之意,不可違!林自己大可成事在天,深居簡出,不語於人,不見於人,隻聽一人之召喚,隻向一人負責,甘願為此一人獻出全身心,獻出身家與性命。但是,林彪最終激情難耐。。。動作頻頻,做為一個軍人,他也忘記過忠誠,也忘記了忠實,他失敗了。

按說,林失敗的很不應該,失敗在孩子身上,失敗在老婆身上,失敗在部下死黨朋友們的身上,其實,還是失敗在自己的身上。

林依然難逃二流政治家的格局所限,有負毛之重望,即發人深思,值得研究,也令人扼腕!

 

縱觀林彪當備胎的全程:

 

1 ,最初,林還是能堅守本職,緊跟照辦,主席畫圈我畫圈。。。甚至,連圈都不想劃,用手比劃。這也許是林的大聰明,也深合毛的本意。

 

2 ,但後來林卻有些不太謹慎,開始自作主張。

3, 林高調在軍中結黨,黃吳葉李邱五虎上將,軍隊幾成 4 野幫。

 

4 ,自己的兒子林立果高調在軍中崛起。。。小小年紀就執掌軍機,且自成集團。

 

5, 林對文革亂象,對周,對江張集團皆有動做。

。。。這都有違備胎使命,也是備胎者走向成功之大忌!
謎題所在:林的所為,毛都明察秋毫,卻一直不為所動,靜觀其變,直至9屆2中全會,在廬山上毛林僻室密談,所談永不為人知。
其後,毛林關係始公開有變。

 

林最終難符備胎的曆史使命,也使中國的曆史再次無情地轉彎,也使林自己身陷之萬古不複劫境。

 

毛二次對國家最高權力和平交接方式的精心設計,最終功虧一匱,還要親自出麵,自圓其說。

 

林有負毛之厚望,應愧對毛爺,愧對家國。

 

但是,人皆是人,都非神,人神之間一念差。

 

如今,人們對先輩人毛劉或毛林的曆史作為,也隻能為之惋歎,一歎,再歎!

做政治人,做大政治人並不容易。

但政者即投身政治,都高歌理想,並願為之獻身是一回事,而身處政治旋渦裏,能清醒地知解自己之所處何境,真正為自己最初的政治理想甘願獻身與無為,則更是一種大無畏,大智勇。最終實踐此種大智勇,就是偉大的政治人!

曆史給林彪先生提供了一次良機,可惜被他丟棄了——林之悲劇之所在!

關於此,林彪先生不如鄧公。
重要說明:純屬業餘研討,公眾還是聽專家大師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