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從日本身上學到的教訓是錯的,正確的政策是首先避免泡沫的產生。

(2009-02-06 00:09:44) 下一個
作者:摩根士丹利亞洲董事長斯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

任何心智正常的人都不認為,美國會像日本那樣遭遇“失落的十年”(lost decade)。畢竟,人們認為,美國政策製定者的優勢在於,他們知道日本同行哪裏做錯了。

可惜事情沒有那麽簡單。首先,兩個經濟體的危機存在驚人的相似之處。兩者都遭受了兩種主要泡沫的破裂——日本是房地產和股市泡沫,美國是房地產和信貸泡沫。兩者都因重大的風險管理錯誤而導致金融體係崩潰。兩者都成了監督失察的受害者——監管失靈、評級機構誤導、央行忽視資產泡沫。此外,雙重泡沫最終都影響到兩個經濟體的實體方麵——日本是企業部門,美國是消費者部門。

盡管存在上述相似之處,但很少有人相信,美國會成為日本。希望就在貨幣政策上。2002年,在互聯網引起的股市泡沫破裂後,美聯儲(Fed)就為其措施奠定了基礎。一份由美聯儲13位內部經濟學家合著的重要文獻得出結論稱,日本央行(BOJ)應對泡沫破裂的失敗,可追溯到其貨幣政策反應缺乏速度和活力。由此可見,更為快速和大膽的政策反本應會產生重大區別。

因此,這份文件是為美國央行準備的。泡沫來了又去——美聯儲長期以來一直主張,你對此幾乎無能為力。然而,如果貨幣當局快速采取行動,拯救後泡沫經濟,那麽日本式的困境就可以避免。在2000年美國股市泡沫破裂後,這種方法似乎通過了重要的現實檢驗。美聯儲迅速將聯邦基金利率下調550個基點,至1%,而美國經濟最後終於複蘇。在一次著名的慶功演講中,艾倫8226;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不無驕傲地宣稱,美國成功“解決了泡沫的後果,而不是泡沫本身”。

這給美聯儲發放了在其它泡沫破裂時開出相同藥方的許可證。不幸的是,那些戰術產生反效果。現在看來,美聯儲2001-03年的後泡沫清理運動似乎隻是一次性的成功——它以造成長期災難為代價,提供了對經濟的短期修正。通過遵循上述反對日本的文件,將政策利率降至最低水平冰予以保持,美聯儲最終吹出了最大的泡沫——房地產和信貸泡沫。

樂觀主義者宣稱,不用害怕。這一次,美國的行動比日本快得多——減記不良貸款、向銀行注入新資金、推出大規模財政刺激措施以及采用所謂的定量寬鬆貨幣政策。這些努力固然很好,但可能還不夠。這是因為,它們沒有遏製住在美國後泡沫經濟中發揮作用的最強大力量——減少過度消費的職責。美國消費者支出過度、儲蓄不足、依賴於資產,他們可能需要多年的節儉才剛剛開始。這意味著美國和日本政府可能還有其他共同點——有限的政策牽引力以及推動那根眾所周知的繩子時的絕望感。

所有這些都提出了一種可能,美國央行可能從日本失落的10年中所汲取了錯誤的教訓。正確政策處方與後泡沫清理策略速度和範圍的關係不是那麽密切,更重要的是首先要避免大型資產泡沫。正如日本央行一樣,美聯儲在這一點上也沒有得分。

不幸的是,美國和日本之間存在著一個重要而不吉祥的差別——泡沫對各自實體經濟的影響。實際上,較之日本泡沫導致的資本支出繁榮,受泡沫影響的美國消費給今日美國經濟帶來的風險要大得多,因為消費占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70%以上,而即使是在上世紀80年代末的高峰時期,資本支出也僅占日本GDP的17%左右。另外,由於美國消費者目前是全球最重要的消費群體,美國的後泡沫消費萎縮對全球的影響可能要比日本嚴重得多。

那麽,美國要做些什麽才能避免成為另一個日本呢?非常坦率地說,能做的不是很多。在試圖抑製經濟衰退和啟動早該進行的美國經濟再平衡方麵,奧巴馬(Obama)政府采取了正確行動——側重基礎設施、可替代能源技術和人力資本投資。不過,這些行動不會治愈過度消費的後泡沫殘留影響。這需要時間,還需要建立支持儲蓄的新心態,鼓勵美國家庭在生活中量入為出。

像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一樣,美國麵臨強大的阻力。在世界其它地方找到新的消費者之前——這在未來幾年不大可能——全球性經濟的長期放緩顯然很有可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