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媒體:中國要想複興進入印度洋是必然選擇

(2009-02-06 00:09:44) 下一個

中國赴亞丁灣、索馬裏海域護航艦隊預計30日晚駛出馬六甲海峽,進入“陌生海域”———印度洋。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30日文章說。“中國這次行動在國際社會引起複雜而矛盾的反應!”。美國《世界論壇報》報道稱,“中國要想複興,進入印度洋是必然選擇”,文章不乏“中國向印度洋滲透”、“中國發展海軍帝國”等“中國威脅論”論調。對此,中國軍事專家表示,這反映了西方媒體麵對中國崛起的矛盾心態。

  據《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報道,三艘中國軍艦將於1月6日抵達亞丁灣,執行打擊海盜的任務。文章稱,中國將這次行動視為回歸大國行列的正常行動,但在國際社會卻引起複雜而矛盾的反應,有的國家對中國海軍的行動感到憂慮———尤其是日本和印度。該報援引日本退役海軍中將金田秀昭的話說,擁有能遠洋行動的強大海軍的中國,“對日本而言將是非常危險的,日本應該密切關注中國的動向”。該報同時表示,這次軍事行動也為中國海軍與外國海軍合作提供了一次良好的機會。報道援引印度海軍專家阿文德8226;庫瑪的話說,“索馬裏海盜是全世界麵臨的問題,印度和中國都是受害者,要解決這個問題,所有國家必須一道行動。”

  美國《世界論壇報》29日評論文章則稱,“中國軍艦此番經過印度洋進入亞丁灣顯然是中國長期駐留印度洋的第一步,而在印度人看來,中國海軍長期進入印度洋毫無疑問是對印度在這一地區權威的挑戰”。文章說,隻有那些認為中國的意圖是合法且沒有威脅的人才會相信,中國向索馬裏海域派遣軍艦是在履行一個負責任大國在維護世界秩序中的義務,中國向索馬裏海域派遣戰艦意在長期進入印度洋。文章稱,幾年前中國專業論文甚至一些電視媒體上提出的觀點都認為,海上力量的擴張是此前傳統帝國的必經之路,尤其是在印度洋。中國要想實現複興,進入印度洋是必然選擇。在這裏,中國已經通過“珍珠鏈”戰略———建立穿越亞洲的一係列海上據點,對印度形成挑戰。中國已經或者正在馬爾代夫、緬甸、孟加拉國、斯裏蘭卡、巴基斯坦等地建立軍艦和商船可以共用的港口。這種戰略與葡萄牙、荷蘭、法國、英國等曾經的帝國的做法沒有什麽不同。另外,中國通過對外援助等方法,與許多非洲國家建立密切關係,新的“珍珠鏈”將很快在靠近安哥拉的南大西洋和靠近蘇丹的紅海沿岸建立起來。

  《世界論壇報》還表示,中國正在迅速擴大自己的潛水艇部隊,並尋求建造航母,可能對美國海軍霸主地位形成挑戰。文章稱,雖然目前中國潛艇艦隊還不能和美國甚至日本海軍相比,但一些專家認為,按照目前中國潛艇的發展速度,中國潛艇數量將在2020年超過美國在太平洋擁有的潛艇數量。

  中國軍事專家宋曉軍30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進入印度洋是中國護航艦隊行程中自然而然的一步,卻讓一貫對中國崛起保持警惕的西方媒體製造了新聞點。宋曉軍表示,據此前消息,中國軍艦在印度洋途中可能會停靠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港進行物資補給,由於中巴是傳統盟友,再加上目前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關係非常緊張,外界可能擔心這次停靠對印巴局勢產生微妙影響,這或許是西方及印度媒體下一個炒作點。

  此外,據日本《產經新聞》29日報道,美國明年春季將在巴林成立一個“打擊海盜司令部”,日本政府已決定要派遣多名海上自衛隊高官參加該司令部的最初籌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