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伊春,那繽紛的往事-山雀啁啾叫人醉 東無風

(2008-10-19 19:59:28) 下一個
那時,由於大環境的關係,人們沒有愛護動物的觀念。

  家雀(麻雀)是四害之一,所以打麻雀是天經地義的事,沒有人會阻止。我和弟弟及小夥伴們,不知道傷害了多少的麻雀,回想起來很是後悔。

  山上的動物很多,特別是山雀更多,各種種類數不勝數。

  在冬天時,當第一場雪落下的時候,天地間一片白茫茫的時候,本應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季節,可有幾種特殊的雀類帶著異國的氣息,卻準時的從北方飛了過來……

  小興安嶺豐富的各種草本植物種子吸引著它們,它們是專門來小興安嶺過冬的。有臘子鳥、蘇雀、大膽賊、啄木鳥……等。

  小孩子沒有那麽多的心計,隻想千方百計的能擁有那顏色花花綠綠的,在雪地、林間嬉戲、啄食的山雀,甚至是死的。至於用處從沒有認真的想過。

  開始是用彈弓打,但效果差,就改用夾子夾,效果也不是很好。後來學會了用籠子“滾”。

  籠子抓鳥有兩種方式。開始是用拍籠,就是籠子上有類似夾子之類的機關,那種方式抓的山雀少,而且是死的,一般不用。

  最常用的就是“滾”籠。它的上麵有放置著穀穗的機關,山雀上去後,就滾動將其自動的放到了籠子裏,隻能進不能出。

  滾雀要有“雀油子”,就是勾引其它山雀的引子。按照當前流行的叫法應該是叫“鳥托”更為準確。

  有種和麻雀大小差不多,顏色也相差不多的山雀叫蘇雀,其和麻雀的區別是頭上和肚皮上的紅顏色。雄的和雌的不一樣。雄的肚皮是紅的腦門也是紅的,雌的隻有腦門是紅的。叫聲也不一樣,雄的是嘟、嘟……連串的叫,叫“打嘟嚕”,聲音很大,傳的也很遠。雌的斷續的叫,聲音也小,是“噤、噤……”的叫。做雀油子必須是雄的,肚皮紅的越多,叫聲越大,其在雀群裏的地位也越高,被它呼喚來的山雀也越多。當雀油子發現有其它同類鳥群後,就拚命的叫喚,類似於人類的“SOS”吧,很快其它的山雀就圍著籠子飛,最後發現救不到籠裏的同伴,卻發現有穀穗可以吃,就不斷的往籠子裏跳,正所謂鳥為食亡。

  開始是純粹為了好玩,不知道滾那麽多的山雀幹什麽。滾的山雀有的就放到室內,結果到處是鳥糞,為此沒少被老娘咒罵。

  後來是送給小朋友。聽說有的人是拿它解讒,據說是和羅卜在一起包餃子特別好吃。也有專門燒烤,或者燉著吃的。我是從沒有吃過,但兩個妹妹喜歡燒著吃。吃的不是蘇雀,因為很小,我和弟弟專門滾一種叫蠟子的大山雀。很大,能有半斤重。滾這種山雀別人不會,是我和弟弟的專利。盡管別人很羨慕,從沒有人滾到那種山雀。一般用的是方櫃(一種小木方)和竹條做籠子,大山雀對人類和異物氣味很敏感,不會進籠子。而我用的是蒿杆編的,是很天然的東西,所以效果非常好。沒有告訴別人這個“機密”也無形中挽救了無數的大山雀生命。但聽說目前在家鄉的山裏也難覓它的蹤影了。

  可以肯定的說,懵懂不諳事理的孩子們,的確無意中傷害了無數的山雀生命。但這絕不是這些雀類逐漸減少的罪魁禍首。其根本原因也是不言自明的事情。

  2005年年中回故鄉時,欣然聽到了“天保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消息……我想,如果真的按照“工程”設想的那樣,用不了多久,在我的家鄉伊春,在那疊巒起伏的小興安嶺的林子裏,又會看到萬鳥爭鳴的醉人景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