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海角堡壘

(2008-11-02 15:09:59) 下一個
        突兀的黑礁攔截著一浪高過一浪的大西洋海水的衝擊,六層高的人造礁石堡壘捍衛著昔日帝國的輝煌。歲月褫去了它黃色的粉飾,雕刻出斑駁的滄桑。西班牙帝國的白底勃艮第紅十字的海軍旗依然飄在雄偉的堡壘和碧天白雲之下,它的輝煌早已逝去,像退潮的大海,沙灘上留下的大鵝卵石和來自深海的空貝殼證實它曾經卷起千重浪的雄風。

        這是波多黎各,加勒比海上的小島,現屬美國領土。它有著令它的人們驕傲的500年曆史,那是從西班牙航海家哥倫布的探險船抵島(1493年)算起,在此之前島上土著人的生活無記載。島上的舊聖胡安城,泛著藍暈的卵石磚鋪就的窄街連綴著兩邊彩色的閣樓,燦爛的花樹從精雕細刻的陽台柵欄上探出頭,這裏依然保留著西班牙殖民風格。        

        舊聖胡安,堡壘與城牆環繞的小城啊,輝煌與恥辱的島國曆史在這裏濃縮。最著名的堡壘是莫羅堡壘和克裏斯托瓦爾堡壘,它們以固若金湯的城牆相連,像一對鋒利的牛角直對著敵軍的帆船。

        在哥倫布發現波多黎各島後的50年,西班牙建立了通往新世界的黃金航線,進入巧取豪奪大斂財富的輝煌時代。在菲利甫二世(1556~1598)的財富棋盤上,波多黎各島是一枚舉足輕重誓死捍衛的棋子,那是滿載黃金的大帆船凱旋返回西班牙的加勒比海要塞,於是意大利著名工程師奉聖旨完成了莫羅堡壘的初步設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堡壘在一次次猛烈的槍炮戰火中增高加厚,多層攻防,愈摧彌堅。在逝去的歲月裏,城堡的加農炮恐嚇過神出鬼沒不斷騷擾的加勒比海盜船隻,擊沉過老牌大英帝國的帆船,對抗過浩蕩的荷蘭軍艦,瞄準過新興的美國暴發戶艦隊。

       不幸的是,1898年美國的星條旗插上堡壘,連同一枚利炮的碎片插入它堅固的肌體裏。而後角壘的新主人在二戰期間將大炮對準肆虐無忌的德國海軍。主人、敵人在這個小小的曆史舞台上戲劇性更替著,莫羅堡壘唯一的使命就是忠實地護佑聖胡安海灣。是它的忠誠,是它的不朽,還是它的建築,使它贏得了世界文化遺產的稱號?

       莫羅堡壘的城牆外臨海的平地上是一片奢華的白色大理石墓地,始建於1863年,這裏躺著當時上層名流政治家、作曲家、音樂家、詩人,精美雕刻的天使是他們進入天堂的護佑者,而雄壯的濤聲炮聲是他們習慣的交響樂。

       莫羅堡壘的城牆內是綠草鋪地的一片山坡,孩子們拉著長線在加勒比海的風中放風箏,龍、蝙蝠、超人在飛,卻怎麽也飛不過莫羅堡壘的燈塔。孩子們尖叫著,飛奔著,這裏是他們快樂的天堂。

       一位穿製服的老人坐在城牆上,眺望著遠方的海,一動不動像尊雕塑,他是在度個慵懶的下午,還是在追憶什麽?


(發表在<僑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