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花語

(2009-05-01 10:03:01) 下一個
每次經過花店都會放慢腳步,很多時候是走過了還回望。而一旦停駐,按奈不住的是買花的衝動。於是不知從什麽時候起,不再奢望有誰會送花(其實多年來收到的花束屈指可數),養成了自己給自己買花的習慣,畢竟愛花的人是自己,給自己買花也算是一種自愛的表現吧。時常手捧著一大束鮮花引來路人羨慕的目光,也不用解釋是誰送的,捧花的時候心裏是快樂的。

這是個花開的季節,不用路過花店,盛放的花朵總給人“路轉溪頭忽見”的驚喜。無論遊在車河中或是走在路上,天地間那一抹抹亮麗的色彩,總是讓我欣喜凝望。“紅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似雪....”,朱自清“春”的色彩在我腦海裏印出“鬱金香,桃花,玉蘭和櫻花...”。

喜歡鬱金香的燦爛,七彩如虹,每年四月破土而出的嫩芽,預報這春天的訊息。然而“人間四月芳菲盡”的時候,加國五月花始放。和著七彩的鬱金,玉蘭總在別的樹還在抽出新綠時,已經綻放出一樹的純白。更喜歡她含苞待放的時候,有一種矜持而充滿希望的美。而盛開的時候也是花瓣開始落下的時候了,那飄零的花瓣,總讓我想起席慕蓉那首“一棵開花的樹”,一種“花為誰開”的哀愁。更令人憐愛的就是櫻花了,一樹的繽紛就那麽短短幾天。心中每年和櫻花都有一次約會,看不厭她每一朵花的精致細節。而不小心錯過了花期,也隻剩下“落花人獨立”的悵然。

最愛的還是桃花,因為故鄉每年三月的桃花山,漫山的粉紅,還有山上的農家樂,幾杯清茶,三五好友,那陽光裏的溫暖,是有顏色,有味道,直入人心的。到這邊來後很少見到桃花,於是在自家後院種上了一棵,以解我的思鄉情結。然而非但到了五月中才有幾朵花開,那一棵樹的孤單也讓我更加懷念故鄉的桃花山。

現在想來我的愛花情結是由來已久的。兒時和玩伴一起去附近大學校園裏勇當采花大盜。在和學校保安及愛管閑事的大人們的遊擊戰中,冬采臘梅夏采荷,春天“迎春”秋天采菊,我們百戰百勝。隻有一次夏天采荷花時,我過高估計了自己的臂力,在後麵拉著同伴讓她做飛天狀去采池塘中間那朵荷花,卻一不小心讓她成了落水兒童。

或許也是源於兒時的美好記憶,我對有香味的花總是偏愛。喜歡梔子花的芬芳,黃角蘭的濃鬱,茉莉花的清新,米蘭的淡雅,金銀花的幽香,桂花的醇美......而這些花除了茉莉花偶爾在花店還能看到,所有的美麗和芬芳隻有留在記憶中了。每一種花香會把我帶會到兒時故鄉不同的回憶片段中,和家人的,朋友的,玩伴的。。。。。都是溫馨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