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思泉 - 香穀先生

學者,詩人,書畫家,一級美術師。職業認證網球教練。現任“北美中紅書院”主席,”中華文化交流大使“等職。號白水道人,老泉,畫泉(多用於畫款),西邑翁...
個人資料
尹思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他的畫充滿惡魔色彩--愛德華·蒙克

(2020-03-19 06:55:43) 下一個

 

 

《呐喊》中,奧斯陸峽灣充滿著發抖的、血紅的幻覺,讓人感到恐懼,甚至有些惡心。
 
畫作裏扭曲的線條,與橋的粗壯挺直形成鮮明對比,蒙克將畫麵中沉悶、焦慮並且孤獨的情感,表現到了一種極致。
 
這樣的恐怖與絕望,最終爆發為一種孤獨可怕的生命的呐喊。
 
愛德華·蒙克《呐喊》
 
那些受過傷的靈魂,對生命真相絕望殘酷、血腥暴虐的揭示,太直接,利刃般戳進還在翻飛的血肉中……
 
生命的脆弱,家庭的衰亡,孤獨、驚恐、絕望,長期困擾在蒙克的心裏,他承受了很多別人難以感受到的困苦。
 
所以,他要呐喊。
 
愛德華·蒙克《絕望》
 
1868年聖誕節後,5歲的蒙克失去了母親。
 
他在最懵懂的年紀,親眼見母親一天天衰弱。
 
見大人們往返忙碌於喪事,而後他又親曆了最親密聰慧的姐姐蘇菲夭亡。
 
愛德華·蒙克《卡爾約翰街的夜晚》
 
家人一個個出事,給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陰影。
 
麵對死亡的惶恐,無助,無法逃避成了他一生刻寫的主題。
 
愛德華·蒙克《病中的女孩 II》
 
母親去世後,父親變得暴躁,神經質,喜怒無常,並逐漸陷入病態的宗教信仰中,將這個家受的苦歸於神的詛咒。
 
愛德華·蒙克《春日》
 
本就遺傳了母親體弱的蒙克,在這種不安的環境中成長,時常纏綿於病榻。
 
所幸有卡琳姨媽義無反顧地照料起這個家,終身未婚。
 
愛德華·蒙克《雨》
 
卡琳姨媽喜愛繪畫,也鼓勵蒙克畫。
 
姐姐蘇菲的繪畫天賦並不遜於蒙克,她也盡可能陪伴他,同他一起畫畫
 
愛德華·蒙克《自畫像》
 
可惜在蒙克15歲時,遭受了人生第二次重大打擊,十年前的悲慘記憶再度上演,姐姐蘇菲亦因病離世。
 
愛德華·蒙克《病中的女孩》
 
為此他不惜撕開傷口與創痛,為逝去的親人作畫,隻為回味童年時僅有的一絲溫暖。
 
愛德華·蒙克《母與女》
 
漸漸地,蒙克意識到無論是自然主義還是印象主義,都不足以表達出他最深最痛徹的情感。
 
正因為這種對情感敏銳的執著,使他最終走上了表現主義道路。
 
愛德華·蒙克《地獄裏的自畫像》
 
其後,蒙克筆下的另一重要主題開始萌發,那便是:愛情
 
在他的生命長河中,與女性的情愛總是糾纏著甜蜜,向往,嫉妒與詛咒。他第一次全情投入的戀愛,就以失敗告終。
 
愛德華·蒙克《灰燼》
 
這是個剛剛經曆月經初潮的少女。
 
像所有沒準備好自己要成為成熟女人的女孩一樣,看到白色床單上那一塊血跡後,她緊張了。
 
她的雙腿緊緊的合上,對於那意味著身體的變化、意味著長大的東西,她瘦弱的身體開始顫抖。
 
愛德華·蒙克《青春期》,畫中臥室的黑夜被一束莫名的黃色光源曖昧的照亮,而牆上那巨大的黑影,正是男性生殖器的造型。那抹黑影,也許正意味著女孩恐懼的來源。
 
初戀的美好,給蒙克帶來了甜蜜,同時也給他帶來了恐懼和誘惑。
 
二十出頭的蒙克,有著青春期少女一樣敏感的內心。
 
很快,他愛上了一位已婚婦人。
 
愛德華·蒙克《瑪多娜》
 
這位婦人對他來說,也許意味著性,她成熟的性經驗讓蒙克欲罷不能。
 
愛德華·蒙克 《男人與女人》
 
也是遇見她之後,蒙克才意識到自己是如此熱烈而病態地渴望著女人。
 
不但渴望她們的愛,同時也熱切地渴望著她們的體。
 
愛德華·蒙克《裸女》
 
在性愛的恍惚瞬間,女人雙目緊閉、嘴微張。
 
蒙克說:“這是身體的微笑,生命將要向死亡伸手。
 
愛德華·蒙克 《次日》
 
即使是男女間美好的愛戀,也充斥在幽靈般的黑暗中。
 
蒙克對愛欲這般渴望,卻也深刻的恐懼著。
 
愛德華·蒙克 《生命之舞》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歡愉過後,蒙克似乎看清了這段感情的本性。
 
他認為自己對於她或許隻是一個玩具,玩完就放在一邊,不會去想。
 
1885年,蒙克前往巴黎,終於結束了這段惱人的感情。
 
愛德華·蒙克《星夜》
 
後來,蒙克愛上了挪威最大酒商的千金圖拉·拉森。
 
他們深愛著彼此,卻遲遲不能開花結果,原因是幼年經曆讓蒙克對於自己的婚姻充滿恐懼。
 
愛德華·蒙克《孤獨的人們》
 
1902年,兩人在一次爭執中,圖拉槍支走火打傷了蒙克的兩根手指。這一事故也最終導致了蒙克在幾年後精神完全崩潰。
 
愛德華·蒙克《女凶手》
 
之後的蒙克,開始流連於各類有色場所。
 
戀人對於他來說,不由自主地被吸引想靠近,然而太近了,又會傷心。
 
倒不如在燈紅酒綠的生活中,伴隨著嘈雜的音樂和酒精,麻痹自己。
 
人生得意,人生失意,來此盡歡顏。
 
愛德華·蒙克《妓院場景》
 
他將女人與愛欲視為武器,也必將為其所傷。蒙克的幾段愛戀都深深的刺痛了他。
 
所以,他的繪畫中從來都在描繪這種女人——充滿誘惑而危險的美女蛇
 
她們是火焰,靠近就會焚燒。
 
愛德華·蒙克《嫉妒》
 
他對女性的直覺飽含痛苦,畏懼,悲哀,憐憫。
 
女性作為他思索不透的主題,時而清純,時而柔弱,時而妖媚,時而冷酷。
 
終其一生,他對女人既茫然又渴望。
 
愛德華·蒙克《女人的三個階段》
 
他感受到的戀人,常常有著一頭美豔的長發,長發如水草藤蔓一般,慢慢將他絞殺。
 
女性對他的強勢,誘惑,利用,殘忍,在他心上留下深刻的傷痕。但他又確確實實離不開,渴望愛。
 
愛德華·蒙克《去往森林 II》
 
這愛裏有本能的欲摻雜其中,更令敏感焦慮的他不知所措。
 
或許也因為他尋求的愛熱烈到近乎病態。
 
愛德華·蒙克 《畫家與他的模特》
 
他創作過好多幅《吻》,男女愛人幾乎要窒息般緊緊相擁,臉龐融合成一體。
 
愛德華·蒙克《吻》
 
但試問誰不渴望愛呢?尤其對從小缺乏異性溫暖的蒙克來說。
 
但他又懼怕那愛是撒旦,是死神。
 
愛德華·蒙克 《馬拉之死》
 
自1906年後,蒙克多次因精神疾病、酗酒問題進入療養院休養,然而收效寥寥。
 
1908年,蒙克進入精神病院治療。他在雅各布森醫師的病院待了八個月,接受了當時很時髦的電療。
 
愛德華·蒙克《憂鬱》
 
“我繼承了人類兩大最可怕的敵人——肺結核和精神錯亂症。疾病、瘋狂和死亡是自幼纏繞在我身上的三大惡魔
 
所以在他的自畫像裏,始終眼神孤傲,睥睨著頑固的世人。
 
愛德華·蒙克《自畫像》
 
生命是場耐力賽。
 
自幼飽受病痛與精神折磨的蒙克,曾懷疑自己活不過30,但他卻在起起落落的健康狀況中,堅持到80高壽。
 
在蒙克生命的最後十年裏,他似乎在期待了一生之後,終於可以全身心地迎接死亡的來臨。
 
愛德華·蒙克《窮困中的自畫像》
 
雖然蒙克一直自稱羸弱,但他又隱隱有著自己畫中的濃烈色彩一般,攜著精神的偉力。
 
愛德華·蒙克《臨終》
 
1944年1月23日,蒙克終於離開了這個充滿矛盾與痛苦的世界,去到了一個有著無限陽光、充滿了愛與溫暖的國度。
 
在漫長的生命河流中,他是不幸的,又是幸運的,是脆弱的,又是強大的。

 

 

Scan with WeChat to
follow the Official Accoun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