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思泉 - 香穀先生

學者,詩人,書畫家,一級美術師。職業認證網球教練。現任“北美中紅書院”主席,”中華文化交流大使“等職。號白水道人,老泉,畫泉(多用於畫款),西邑翁...
個人資料
尹思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林散之紀念館”鎮館之寶

(2019-07-18 07:46:55) 下一個

 

王罡  丹青飛狐文化藝術  2 days ago

 

 

林散之(1898-1989年),祖籍安徽省和縣。生於江蘇省南京市江浦縣(今南京市浦口區)。詩書畫三絕,尤擅草書,飲譽世界,被稱為“草聖”

林散之3歲學書,32歲師從黃賓虹,37歲隻身萬裏行。書法由唐入魏,由魏入漢,轉而入唐,宋元明清。無論碑帖,無論何派,各取其長,隸真行草,功力深厚。60歲開始專攻草書。草書以王羲之為宗,以釋懷素為體,以王覺斯為友,以董其昌、祝允明為賓。林散之將繪畫中的墨法運用於書法,開創了草書藝術的新天地。林散之的草書瘦勁圓澀,璀璨華滋,偏正相依,飄逸天成。1972年,中日書法交流選拔,林散之一舉成名。“瘦勁飄逸”的“林體”反映了近300年來中國草書藝術的最高成就,捍衛了中國書法在國際上的中心地位。書法大家高二適見到林散之的字,拍案驚呼:“這才叫字!”中國書協主席啟功看到林散之的草書,脫帽三鞠躬。書法大師郭沫若說:“林散之的書法,代表中國!”日本現代碑學派巨擘青山杉雨稱讚:“草聖遺法在此翁。”林散之代表作有《中日友誼詩》、《許瑤詩 論懷素草書》、《毛澤東詞 清平樂 六盤山》、《自作詩 論書一首》等。《中日友誼詩》被譽為“林散之第一草書”。

 

(圖為林散之草書代表作《自作詩 論書一首》 145×354㎝ 林散之紀念館鎮館之寶)

釋文:

自攫神奇入畫圖,居心未肯作凡夫。

希賢希聖希今古,無我無人無主奴。

一種虛靈求不昧,幾番妙相悟真如。

渾然天趣留多少,草綠山中認苾芻。

 

這幅林散之草書《自作詩 論書一首》,創作於 1980年,落款林散耳。印章“林散之印”(朱文)、“大年”(朱文),是著名畫家、篆刻家陳大羽教授所刻。水墨紙本,生宣紙,長鋒羊毫筆,宿墨。裱工一流,十全品相。

這幅草書作品的亮點很多,最大的亮點就是枯筆。相傳古代有個皇帝,刁難一位大書法家,給他隻能能寫 8個字的墨量,要求他寫出10個字,如果寫不出來就殺無赦。大書法家聰明過人,略加思考之後,奮筆疾書,8個字的墨竟寫出12個字來,而且筆筆到位,字字清楚。皇帝看後大喜,立刻賞金百兩。這個大書法家用的就是“枯筆”,不僅免遭殺身之禍,還得到了禦賜。

枯筆,是指在筆墨很少的情況下,筆毫以迅疾遒勁的筆勢用力磨擦紙麵而形成的枯澀蒼勁的墨痕,漢代書法大家蔡邕把這種墨痕叫“飛白”。筆跡中的絲絲露白,傳說是蔡邕看到役人用掃帚刷牆,從中得到啟示,便把這種辦法用於書法。唐朝女皇武則天寫字時喜歡飛白,比如《升仙太子碑》的碑額就是如此。

(圖為林散之草書代表作《自作詩 論書一首》局部)

林散之先生在這幅作品中將枯筆藝術發揮到了極致:一字枯,幾字枯,一行枯,通篇枯。字字活力無限,個個靈氣十足。像這幅8次出版的丈二匹草書,林散之先生創作極少。作品氣勢宏偉,筆墨超絕,字大神旺,張力無比。沈鵬讚歎:“十分難能可貴。

林散之先生把枯筆分為濃墨枯筆和淡墨枯筆,時而用濃墨枯筆,時而用淡墨枯筆,有時濃墨枯筆和淡墨枯筆並用。在這幅作品中,林散之先生用的是濃墨枯筆。如作品中的“圖”、“作”、“認”枯筆,“希”、“今”、“如”、“中”枯筆,形成了絲絲飛白,如白煙嫋嫋,扶搖直上。

這些字枯潤相生,神旺氣足;墨處厚重,白處空靈;粗獷樸野,筆沉痛快。“入畫”、“幾”、“芻”,仿佛隨手揮毫,盡得自然,粗細多變,斷連相應,一副威武,令人稱絕!飛白表現出一種空靈、虛幻的境界。這境界,不是空無而是充實,蘊含極為豐富。不同審美情趣和不同層麵的人,都可以馳騁自己的想像去體會、去欣賞。盡管個中滋味各有各的不同,但都是一種美的享受,都是一種美的升華。

枯筆很難寫,隻有在隨意書寫中才能出現。林散之先生是枯筆高手,將枯筆藝術發揮到了極致。一字枯,幾字枯,一行枯,通篇枯。字字有活力,個個顯靈氣。作品正文加落款一共 67個字,除“人”、“一”以外,其它 65個字都有枯筆,有的枯筆少,有的枯筆多。計白當黑,虛實相生。如“自”、“渾”枯得少,“畫”、“無”、“趣”枯得多,還有“圖”、“如”,特別是“山”基本上是全枯。一絲絲,一縷縷,清晰可見,像一條條潔白的哈達隨風飄動,卻又落在地上,凝結成一個個鮮活靈動的漢字,從而集中展現了林散之大師驚世駭俗的審美和枯筆藝術。林散之學生莊希祖、鄭必寬評價這幅作品時說:“有一種膨脹化的張力,有一種感到向外擴張的震撼人的威懾之力。”

林散之先生極少創作這種丈二匹的草書作品,更重要的是這幅作品的字特別大,與林散之先生同一個時期的草書作品那種瘦勁的長線、寬鬆的行氣,風格截然不同。林老在這裏用的是很稠的濃墨,筆畫粗壯老辣,線條拙樸厚實,體現了“大字難於密結而無間”的原則,是不可多得的代表之作。時任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的沈鵬先生在江浦求雨山林散之紀念館看到這幅巨作時十分讚歎:“83歲的老人,能寫出這麽大這麽精的字來,十分難能可貴。”

2010年江蘇省美術館展出過一幅林散之的草書作品,已經是夠大的了。然而,與這幅巨製相比,乃是小巫見大巫。遠遠地看著這幅鴻篇巨製,一個個碩大無比的字,活像一個個士兵、一匹匹戰馬組成的軍陣,威武雄壯,震撼無比!這氣派,這陣勢,又如導彈、坦克、裝甲車凝成的鐵流,正以排山倒海之勢,以氣吞山河之慨,滾滾向前!向前!

(圖為林散之草書代表作《自作詩 論書一首》特寫)

目前,這幅作品已成為“林散之紀念館”的鎮館之寶,安放在展廳的顯著位置,長年供參觀者賞析。

 

Scan with WeChat to
follow the Official Accoun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