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63)
2012 (3)
2014 (185)
2015 (285)
2016 (536)
2017 (259)
2018 (232)
2019 (307)
2020 (341)
2021 (248)
2022 (322)
2023 (273)
2024 (295)
2025 (5)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穀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宋 · 黃庭堅 · 花氣熏人帖
《花氣薰人帖》是中國宋代書法家黃庭堅的小品之作,一首二十八個字的小詩,以隨意自在的筆法寫來,把平日嚴謹的中鋒線和草書中的宛轉結合起來,構成一幅完美的小品,是欣賞書法不可多得的佳作。帖上有南宋「緝熙殿寶」的印,入過南宋內府。也有清代朝鮮人安儀周的收藏印安歧(安儀周)是當時最著名的大收藏家。此帖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釋文:
花氣薰人欲破禪,心情其實過中年。
春來詩思何所似,八節灘頭上水船。
此帖筆勢蒼勁,拙勝於巧,肥筆有骨,瘦筆有肉,“變態縱橫,勁若飛動”。其美韻不亞於行楷書。“山穀書法,晚年大得藏真(懷素)三昧,此筆力恍惚,出神入鬼,謂之'草聖'宜焉!”(草書《李白憶舊遊詩卷》沈周題跋)此時黃庭堅的草書藝術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此時草書書法,深得張旭,懷素草書飛動灑脫的神韻,而又有自己的風格。用筆緊峭,瘦勁奇崛,氣勢雄健,結體變化多端。
作者為了傳達自己對年齡、歲月、春天、生命創作許多複雜的經驗,寫了這首詩,也用最自然的方式來書寫,把黃庭堅平日嚴謹的中鋒線和草書中的宛轉結合起來,構成一幅完美的小品,是欣賞書法不可多得的佳作。
黃庭堅書法淵源多種,主要受顏真卿、蘇軾和南朝刻石《瘞鶴銘》影響,紹聖元年(1094)貶黔中,見懷素草書《自敘帖》,受到很多啟發,用筆趨於圓勁,多連綿草勢。用筆剛強挺健,墨色有濃潤枯澀的變化,是一件難得的小品。
宋 · 黃庭堅 · 送四十九姪詩
《送四十九姪詩》是北宋黃庭堅創作的作品,紙本,行楷書,縱35.5cm,橫130.2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此帖原為《宋元寶翰》冊之一,後改裝成卷。
該帖字大如拳,結體多取柳公權法,字大方可盡其筆勢。撇捺特長,筆畫多取橫勢,字勢舒展俊朗,跌宕起伏,變化出新,極具挺拔之態。
黃庭堅的書法正如其詩法。張耒評其詩句:“不踐前人舊行跡,獨經斯世擅風流。”用此句評論黃庭堅的書法是很恰當的。
釋文:詩送四十九姪。又妷財相見,何堪舉別觴。共期同奮發,更勉致軒昂。接物宜從厚,修身貴有常。翁翁尤念汝,早去到親旁。
《送四十九姪詩》帖後無名款。鑒藏印有“白石山房”、“宋犖審定”、“宣統禦覽之寶”。
宋 · 黃庭堅 · 諸上座帖
此書學懷素的狂草體,筆意縱橫,氣勢蒼渾雄偉,字法奇宕,如馬脫韁,無所拘束,尤其能顯示出書者懸腕攝鋒運筆的高超書藝。黃庭堅《山穀自論》雲:“餘學草書三十餘年,初以周越為師,故二十年抖擻俗氣不脫,晚得蘇才翁、子美書觀之,乃得古人筆意。其後又得張長史、僧懷素、高閑墨跡,乃窺筆法之妙。”在《語錄》後黃氏又作大字行楷書自識一則,結字內緊外鬆,出筆長而遒勁有力,一波三折,氣勢開張,一卷書法兼備二體,相互映襯,尤為罕見,是其晚年傑作。
釋文:“諸上座為複隻要弄唇嘴,為複別有所圖,恐伊執著,且執著甚麽,為複執著理,執著事,執著色,執著空,若是理,理且作麽生執,若是事,事且作麽生執,著色,著空亦然,山僧所以尋嚐向諸上座道,十方諸佛,十方善知識時嚐垂手,諸上座時嚐接手(以下點去十六字),十方諸佛諸善知識垂手處合委悉也,甚麽處是諸上座接手處,還有會處會取好,莫未會得,莫道揔是都來圓取,諸上座傍家行腳,也須審諦著些子精神,莫隻藉少智慧,過卻時光,山僧在眾見此多矣,古聖所見諸境,唯見自心,祖師道,不是風動幡動,風動幡動者心動,但且恁麽會好,別無親於親處也,僧問,如何是不生滅底心,向伊道,那個是生滅底心,僧雲,爭奈學人不見,向伊道,汝若不見,不生不滅底也不是,又問,承教有言,佛以一音演說法。
眾生隨類各得解,學人如何解,向伊道,汝甚解前問已是不會古人語也,因甚,卻向伊道,汝甚解,何處是伊解處。莫是於伊分中,便點與伊,莫是為伊不會問,卻反射伊麽,決定非此道理,慎莫錯會,除此兩會,別又如何商量,諸上座若會得此語也,即會得諸聖揔持門,且作麽生會,若會得一音演說,不會得隨類各解,恁麽道莫是有過無過,說麽莫錯會好,既不恁麽會說一音演說,隨類得解,有個下落,始得每日空上來下去,又不當得人事,且究道眼始得,古人道,一切聲是佛聲,一切色是佛色,何不且恁麽會取。
此是大丈夫出生死事,不可草草便會。拍盲小鬼子往往見便下口,如瞎驢吃草樣,故草此一篇,遺吾友李任道,明窗淨幾,它日親見古人,乃是相見時節,山穀老人書。”
署款:“山穀老人書。”“書”字上鈐“山穀道人”朱文方璽。後紙有明吳寬,清梁清標題跋各一段。
卷前後及隔水上鈐宋“內府書印”、“紹興”、“悅生”,元“危素私印”,明李應禎、華夏、周亮工,清孫承澤、王鴻緒,近代張伯駒等鑒藏印。此帖初藏南宋高宗內府,後歸賈似道,明代遞藏於李應禎、華夏、周亮工處,清初藏孫承澤硯山齋,後歸王鴻緒,乾隆時收入內府,至清末流出宮外,為張伯駒先生所得,後捐獻給國家,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宋 · 黃庭堅 · 鬆風閣詩帖
《鬆風閣詩帖》是黃庭堅七言詩作並行書,墨跡紙本,縱32.8厘米 橫219.2厘米,全文計29行,153字。台北故宮博物院藏。鬆風閣在湖北省鄂州市之西的西山靈泉寺附近,海拔160多米,古稱樊山,是當年孫權講武修文、宴飲祭天的地方。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九月,黃庭堅與朋友遊鄂城樊山,途經鬆林間一座亭閣,在此過夜,聽鬆濤而成韻。
鬆風閣》,先寫鬆風閣之位置、高度以及命名之由來,而其景物之特點即由是以見。以下寫夜雨會飲及所聞所見,耳目為之一新。最後痛東坡之已亡,惜文潛之未到,因觀覽名勝,而思擺脫拘攣,與朋輩長期扁舟遨遊江上。體仿柏梁,句句用韻,通篇筆力勁峭。
釋文:
依山築閣見平川,夜闌箕鬥插屋椽。我來名之意適然。
老鬆魁梧數百年,斧斤所赦今參天。風鳴媧皇五十弦,
洗耳不須菩薩泉。嘉二三子甚好賢,力貧買酒醉此筵。
夜雨鳴廊到曉懸,相看不歸臥僧氈。泉枯石燥複潺湲,
山川光輝為我妍。野僧旱饑不能饘,曉見寒溪有炊煙。
東坡道人已沉泉,張侯何時到眼前。釣台驚濤可晝眠,
怡亭看篆蛟龍纏。安得此身脫拘攣,舟載諸友長周旋。
“鬆風閣詩”,歌詠當時所看到的景物,並表達對朋友的懷念。《鬆風閣詩帖》是黃庭堅晚年作品,黃庭堅一生創作了數以千百的行書精品,其中最負盛名者當推《鬆風閣詩帖》。其風神灑蕩,長波大撇,提頓起伏,一波三折,意韻十足,不減遒逸《蘭亭》,直逼顏氏《祭侄》,堪稱行書之精品。
黃庭堅《廉頗藺相如列傳》局部
宋 · 黃庭堅 · 廉頗藺相如列傳
黃庭堅書法《廉頗藺相如傳,白紙本,縱32.5厘米,橫1822厘米。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
此卷為黃庭堅書《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文中有節略。卷尾無書寫紀年和史款,約書於紹聖二年(1095年)。卷內鈐有“ 內府書印”、“紹興”連珠印、 “內省齋”、“秋壑圖書”、歐陽玄印”、“項子京家珍藏”、等印鑒,還有項元汴跋。此卷是傳世黃書中的名跡,《式古堂書畫會考》、安歧的《黑緣會觀》等書均有著錄。
《廉頗藺相如列傳》是司馬遷《史記》中的名篇,講述的是戰國時期趙國大臣藺相如〔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的故事。黃庭堅此卷是傳世黃書中的名跡。
草書發展到盛唐,狂草成熟,在流動中求得筆法、節奏、線條、結構的豐富變化,成為草書不可移易的定則。黃庭堅是欽服唐人狂草的,對張旭、懷素都有會心之論,自言“得藏真(懷素)自敘於石楊休家,諦觀數日,恍然自得,落筆便覺超異”。
無疑,黃庭堅對草書筆法的深刻認識和掌握,當是“得張長史、僧懷素、高閑墨跡,乃窺筆法之妙”的。
他在《跋此君軒詩》中寫道:“近時士大夫罕得古法,但弄筆左右纏繞,遂號為草書可,不知蝌蚪、篆、隸同法同意。數百年來,唯張長史、永州狂僧懷素及餘三人悟此法可。蘇才翁有悟處而不能盡其宗趣,其餘碌碌耳。”
宋 · 黃庭堅 · 寒山子龐居士詩
黃庭堅《寒山子龐居士詩》帖,紙本29.1x213.8cm,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縱觀《寒山子龐居士詩》帖,用筆凝練有力、遒勁鬱拔,而神閑意株,尤得秦篆中實、漢隸俊俏筆意。行筆曲折頓挫,如同逆水撐舟,力能扛鼎。
釋文:我見黃河水,凡經幾度清。水流如激箭,人世若浮萍。癡屬根本業,愛為煩惱阬,輪回幾許劫,不解了旡明。寒山出此語,舉世狂癡半。有事對麵說,所以足人怨。心真語亦直,直語無背麵。君看渡奈河,誰是嘍羅漢。寄語諸仁者,仁以何為懷。歸源知自性,自性即如來。任運堂試張通筆為法聳上座書寒山子龐居士詩兩卷。涪翁題。
黃庭堅《寒山子龐居士詩帖》是黃庭堅晚年傑作,落筆奇偉,點畫用筆沉著痛快,筆筆似自空中蕩漾而來,充滿飛動之勢。通篇氣宇軒昂,舒展大度,其個性特點十分顯著,充分體現了黃庭堅的典型書風。
行筆曲折頓挫,如同逆水撐舟,力能扛鼎。經常因為動作過大而造成橫畫線條中間的斷開。用筆凝練有力、遒勁鬱拔,而富有韻致,尤得秦篆中實、漢隸俊俏筆意。
正如清初詩人馮班《鈍吟雜錄》所評:“筆從畫中起,回筆至左頓腕,實畫至右住處,卻又跳轉,正如陣雲之遇風,往而卻回也。”
宋 · 黃庭堅 · 砥柱銘卷
《砥柱銘卷》是“宋四家”之一北宋著名書法家黃庭堅的手書作品,是他散落民間的最重要的書法瑰寶之一。這幅手卷長達11米,畫心長8米,內容是黃庭堅生前最為推崇的唐代宰相魏征寫的《砥柱銘》,全文600多字。
卷上有宋代賈似道、明代項元汴直至清代民國藏家的大量題跋和鈐印。原藏於日本京都藤井有鄰館。近日出現在北京保利國際拍賣公司2010年春季拍賣會上,引起國內收藏界和書法史界轟動。2010年以4.368億元拍賣成交。
釋文:維十有一年,皇帝禦天下之十二載也。道被域中,威加海外;六和同軓(軌),八荒有截;功成名定,時和歲阜。越二月,東巡狩至於洛邑,肆覲禮畢,玉鑾旋軫;度崤函之險,踐分陝之地;緬維列聖,降望大河;砥柱之峰桀立,大禹之廟斯在;冕弁端委,遠契劉子;禹無閑然,玄符仲尼之歎,皇情乃睠,載懷仰止。爰命有司勒銘茲石祝之,其詞曰:
大哉伯禹!水土是職;掛冠莫顧,過門不息;讓德夔龍,推功益稷;櫛風沐雨,卑宮菲食;湯湯方割,襄陵伊始;事極名正,圖窮地裏;興利除害,為綱為紀;寢廟為新,盛德必祀;傍臨砥柱,北眺龍門;茫茫舊跡,浩浩長源;勒斯銘以紀績,與山河而永存!
魏公有愛君之仁,有責難之義。其智足以經世,其德足以服物,平生欣慕焉。時為好學者書之,忘其文之工拙,我但見其嫵媚者也。吾友楊明州,知經術,能詩,喜屬文,吏幹公家如己事。持身清潔,不以諛言以奉於上智;亦不以驕慢以誑於下愚。可告以鄭公之事業者也。或者謂:世道極頹,吾心如砥柱。
夫世道交喪,若水上之浮漚;既不可以為人之師表,又不可以為人臣之優則。砥柱之文座傍,並得兩師焉。雖然,持砥柱之節以奉身;上智之所喜悅,下愚之所畏懼。明州亦安能病此而改節哉?
《砥柱銘卷》在南宋時曾經為王厚之(字順伯1121-1204)和賈似道(號秋壑,1213-1275)先後收藏,在晚明也曾為大收藏家項元汴收藏。在清代晚期,此卷一直在廣東地區遞藏流傳,當時嶺南許多的收藏家都曾鑒藏和著錄過此卷。後來流出國內為日本有鄰館收藏。曾著錄於明末張醜《真跡日錄》四集、清人方濬賾《夢園書畫錄》卷三。也出版於今人劉正成主編的《中國書法全集·黃庭堅卷》中(榮寶齋出版社2001年),但是它的真偽性卻引起了學術界較大的爭議。
這件手卷因為文字內容、書法風格等方麵與黃庭堅其他作品存在差異,早在乾隆時期曾經被認為是贗品,有諸多猜疑。經台北故宮博物院指導委員、台南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博碩士導師傅申先生研究,最終確定為黃庭堅的真跡,而且是黃庭堅書風轉換期的真跡,他還為此卷專門書寫了一份近兩萬字的研究報告。
- end -
轉載:書法屋
免責聲明
我們尊重知識,尊重每一位原創作者的辛勞成果。
我們特此聲明:本訂閱號所轉載的文章均經原作者授權許可,其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若所轉載文章中的美術、攝影等作品涉及您的版權問題,請您及時與我們取得聯係,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轉載內容。
精彩回顧
2.【征稿】周慧珺杯·上海市扇麵書法大賽征稿啟事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