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思泉 - 香穀先生

學者,詩人,書畫家,一級美術師。職業認證網球教練。現任“北美中紅書院”主席,”中華文化交流大使“等職。號白水道人,老泉,畫泉(多用於畫款),西邑翁...
個人資料
尹思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元宵節書法佳作

(2018-03-03 14:33:03) 下一個

 

隨著時代的變化,快節奏的生活,讓人難得有一份閑心。不僅是元宵節,眾多的節日都麵臨商業文化的侵蝕以及洋節的衝擊。

 

今天,看到古人在元宵節之際留下的書法作品,不禁感慨萬千。

 

原來,書法還可記事。古人專門在元宵節這天或前後幾天寫下幾行字,將時間記得清清楚楚,多年之後,仍然可以想象到當時的情境,這是何等的美妙。

 

張弼草書《元宵七言絕句軸》,98.9×36.4厘米,上海博物館藏。

釋文:去年南郡賞元宵,歌舞聲中度畫橋。爛熳新詩誰記得,紅梅零落路遙遙。東海翁。

此草書七絕神色飛揚,跌宕有姿,老辣勁健,一氣嗬成。 

 

楊維楨冊頁《元夕與婦飲詩》,縱28.7cm,橫57.3cm,美國王季遷舊藏。

賞析:全篇真、行、草相雜,行草中多帶入章草筆法和結體。下筆力透紙背,老辣之甚。字形大小懸殊,章法跌宕起伏,似亂石鋪街,全篇有一種跳蕩、激越的節奏,氣勢豪放雄宕,狂怪清勁。《元夕與婦飲》是一首樂府詩,收錄在《楊鐵崖先生古樂府集》中,清人顧嗣立在《元詩選》中也曾輯錄。詩中主要是描寫他在元宵節的夜晚與夫人一起飲酒時的快樂心情。

作者:楊維楨(1296-1370),字廉夫,號鐵崖,東維子。會稽(今屬浙江)人。泰定四年進士,官至江西等地儒學提舉。有《鐵崖古樂府》、《東維子集》、《西湖竹枝詞》等存世。

他在詩歌和書法上,無論對當時還是後世都產生過巨大影響,是一位在中國文學史、中國書法史都有重要地位的顯赫人物。

其詩曰:

問夜夜何其,睠茲燈火夕。 月出屋東頭,照見琴與冊。

老婦紀節序,清夜羅酒席。 右蠻舞嫋嫋,左瓊歌昔昔。

婦起勸我酒,壽我歲千百。 仰唾天上蜍,誓作酒中魄。

勸君飲此酒,呼月為酒客。 婦言自可聽,為之浮大白。

局部放大圖

(詩後附注)老婦曰:人言天孫思妃,不如月娥守孤。不知羿婦相棄以犇,曷若織女相望以久久也。

詩後的這段文字,是記錄他夫人的話:“人們常說,天上的織女日夜盼望相會,不如月宮裏的嫦娥,年年在那裏孤守的好。可是卻不知,那嫦娥為了自己的享樂,拋棄了丈夫後羿,獨自奔到廣寒宮裏去了,是自尋苦寂,怎麽能比得上織女長久相望,終有一會的快樂呢!”

▲清 愛新覺羅·弘曆元宵節作品

 

賞析:重大節假日,咱們的書畫皇帝當然要來一發啦!乾隆此作係行書手劄。圓潤秀發,蓋仿趙鬆雪。惟千字一律,略無變化,雖饒承平之象,終少雄武之風。

 

作者:愛新覺羅·弘曆(1711-1799),清朝第六位皇帝,入關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是曆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曆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釋文:冰凍春池那凍泉,行宮原構溪前,到來人日仍逢倍,對去蟾徽欠邊。翠火落時篆每疊,燈舞處陣偏。圓光含元玉如鏡,有照中,無醜與妍。紫泉行宮疊,壬午(1762)上元前夕韻。

▲清姚元之元宵節作品

 

賞析:名家出品,不同凡響,作為清代大書法家的隸書對聯,書風明顯受鄧石如影響,用筆舒放,墨色濃重,結體縱橫有象,疏密對比強烈。

 

作者:姚元之(1773-1852)嘉慶十年(1805)進士,官至左都禦史、內閣學士。與崔旭、梅成棟皆出自清代詩人張問陶門下,合稱“張門三才子”。有文名,兼工書畫,書法精隸書。著有《使沈草》等。

 

釋文:更傍紫微瞻北鬥,還將采服詠南垓。戊戌(1838)上元後一日書於定香齋,姚元之。

 

▲清梁巘書法冊頁

 

賞析:楷書冊頁。鹹豐九年(1859)大秋,書於濟南節署。書宗二王,尤其得力於自藏《聖教序》,同時受到蘇軾影響,多見偃筆,結體扁遝,饒有一家之範。

 

作者:梁巘(1710-1788),乾隆二十七年(1762)敕授文林郎壬午科舉人,由鹹安宮教習轉任湖北巴東縣知縣,壽州循理書院院長。與乾隆年間的張照、王澍、劉墉、王文治、梁同書等重要書家齊名,為清代代表性書家之一。

 

釋文:改修吳延陵季子廟記。前試大理司直張從申書。有吳之興也,泰伯讓以得之;有吳之衰也,季子讓以失之。為讓之情同,而興衰之體異,何哉?泰伯之讓,讓以賢也,故周有天下,而吳建國焉。季子之讓,賢以讓也,當周德之衰,而吳喪邦焉。或曰:非所讓而讓之,使宗祀泯絕,而不血食,豈曰能賢?斯可謂知存而不知亡者矣。夫治亂時也,興亡運也,故至至而不可邦,終而不可留。黃河既濁,阿膠無以正其色;鹽池斯,鹹弊蔽不能匡其味。與夫濁亂……(尚)書戶部侍郎蘭陵蕭定字梅臣記。

 

書苑雲:從申結字鎮密近古,未有第三人,並工書,少得右軍風規,時人謂之四龍。今觀其書良然。臨摹之際,覺蘇文忠亦曾用力於此,不止李西台也。庚子九秋,聞山梁巘。

 

崇恩(?-1862)題:聞山先生此書固非時賢所解所喜,即其作書之筆,亦近人所未及知也。其筆猶存古法,筆頭甚長而有脈,古名棗心,今名蘭花蕊頭筆。乾隆年間皆用此筆,有萬年青管、雲中鶴、惟精惟一諸名,皆上品也。其用狼豪、貂豪雜兔毫、羊豪為之,非專尚羊豪也。筆尖硬而圓,可作蠅頭小楷,然發用不得過深,儻過三分,則散而無力,不中書矣。寒家舊藏百十枝,多為蟲蛀,擇其未蛀者用之,使轉自如,真文壇利器。惜已用盡,今不可複得矣。聞內府收藏尚多,每歲進呈春帖子詞,例賜此筆,而得者或不知用法,往往置之高閣。用違其材,良可慨夫。鹹豐九年(1859)上元,書於濟南節署。玉牒崇恩

 

▲清陸潤庠元宵節作品

 

賞析:係行書條屏,書法意趣近歐、虞,清華朗潤,點畫精神,然館閣氣重,缺少個人性情的部分,乃以為憾。

 

作者:陸潤庠(1841-1915)同治十三年(1874)狀元,官至都察院左都禦史、東閣大學士。曾主講上海橤珠書院。

 

釋文:徐鼎臣之篆正而純,王夢英之篆奇而雜。英固方外,徐亦畸人,論者不必強以相度也。山穀謂鼎臣篆“氣質高古,與陽冰並驅爭先”,信然。郭忠恕以篆古之筆,溢為分隸,獨成高致,猶不失唐人遺矩也。甲午上元。鳳臣二兄大人正。弟陸潤庠。

 

▲近代樊增祥元宵節作品

 

賞析:樊增祥此行書豎幅。用筆嚴謹,館閣氣重,然端莊靜穆,不激不勵。

 

作者:樊增祥(1846-1931)曆任渭南知縣、陝西布政使、護理兩江總督。曾師事張之洞、李慈銘,為“同光派”重要詩人,詩作豔俗,遺詩三萬餘首,又擅駢文,著有上百萬言的駢文,是近代文學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產詩人。

 

釋文:砌蟲唧唧萬蟬催,忽有千車捆載來。聽到鬆風並澗水,急呼縹色綠瓷杯。李南金煮茶詩。癸亥上元前三日。仲芝先生雅屬,七十八翁樊增祥書於京寓。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這一天又被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會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

 

元宵節源於漢,據說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定呂後”而設,恰好是正月十五日。此後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逐漸演變為元宵節。後來元宵節也稱燈節。唐代的賞燈活動極其興盛,唐朝大詩人盧照鄰《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古人雖然沒有高科技,未必沒有今人浪漫,反而有更多的想象空間。《生查子·元夕》寫道: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現在已經看不到星星和天空,在家玩電腦和看手機,遠離自然和人群。

元宵節時,風已無寒,微軟的東風纏繞了溫柔輕輕蕩來,那流光四射的焰火,似被風吹綻在夜空中的如錦繁花,若一場不期而遇的流星雨般美麗,總讓人想起稼軒的詞句: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就好像是個人心中節令的一扇雕花的古木門,一到煙花閃起的時候,就會用手輕輕推開,享受佳節帶給你我一份美麗心情。很多年以前,曾經無數次的憧憬以一首詩詞為背景,可以同煙花一起綻放,那是怎樣的浪漫情緣!

 

人生就是一條路,曆經險阻,才能達到屬於自己的終點。所有曆經滄桑的大人都說童年是最美好的,值得回味。範成大《上元有感》:

 

“宛然明月夜,非是少年時。”

 

從童年到成年,隔著一條河,必須渡過去。尋找人生真諦的過程,就是努力找到一盞思想的明燈,當各自的心裏都有一盞明燈,氤氳散來,剔去浮塵,陽光心態無疑是一個人最靚麗的名片。

 

元宵佳節,書友們不如攜家人一起出門走走,回家後潑墨揮毫,留下好書數行,月輝輕和著萬家燈火,站在高樓的陽台上眺望,也會別有一番意境。

 

文章來源網絡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