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思泉 - 香穀先生

學者,詩人,書畫家,一級美術師。職業認證網球教練。現任“北美中紅書院”主席,”中華文化交流大使“等職。號白水道人,老泉,畫泉(多用於畫款),西邑翁...
個人資料
尹思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陸儼少:畫家成名之路的“三病”

(2017-12-04 17:39:01) 下一個

陸儼少

1909-1993年

 

陸儼少,又名砥,字宛若,上海嘉定縣南翔鎮人。1926年考入無錫美術專科學校,1927年考入無錫美專學習,同年從王同愈學習詩文、書法;次年師從馮超然學畫,並結識吳湖帆,遍遊南北勝地。1956年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1962年起兼課於浙江美術學院,1980年在該院正式執教,並任浙江畫院院長。擅畫山水,尤善於發揮用筆效能,以筆尖、筆肚、筆根等的不同運用來表現自然山川的不同變化。線條疏秀流暢,剛柔相濟。雲水為其絕詣,有雄秀跌宕之概。勾雲勾水,煙波浩淼,雲蒸霧靄,變化無窮,並創大塊留白、墨塊之法。兼作人物、花卉,書法亦獨創一格。

 

陸儼少1927年拜馮超然為師,並與吳湖帆相識,在兩位先生處,看到不少曆代名家真跡。抗日戰爭期間,陸儼少流寓內地,1946年回歸故鄉。在此之前,陸儼少的作品大部分是對古代傳統的消化和吸收。返鄉途徑三峽的經曆,引發了他的創新意識,開始將以前局部改造傳統轉換為有意識地建立個人風格。

 

1956年,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1961年至1966年,赴浙江美術學院兼職山水畫教席;在此期間,其繪畫個性得以發展,最終在晚年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學畫早年成名,不一定是好事。成了名,應酬多了,妨礙基本功的鍛煉,也沒有工夫去寫字讀書,有礙於提高。所以學畫切忌名利心太多。陸儼少倡導沉的下來,心在追求藝術的道路上應該是單純的。

 

 

年紀輕,紮紮實實做些基本的功去,博收眾長,冶爐自鑄,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但這種風格也不宜凝固不變。30歲定了型,到60歲還是這樣,說明不再探索,坐吃老本。所以必須變,不斷地變。學會思考。

 

 

一個成名的畫家,有早年、中年、晚年之分,各個階段,雖然可以看到有一條線掛下來,其個性筆性有蹤跡可尋。而其風貌,每個時期,各不相同。因之可貴者老年變法。黃賓虹早、中年畫,在70歲以前,無甚可觀,及其晚年,當八九十歲時,突然一變,墨法神奇,開了麵目,這點精神,我們應該學習。

 

 

畫切忌有甜俗氣、獷悍氣、陳腐氣以及黑氣等等。

 

犯甜俗氣就是用筆沒有沉著痛快的感覺,也就是不辣,一味軟疲疲,用墨浮漲,用色無方,絢紅搭綠,甜膩不清,一股餿氣,令人作嘔。

 

犯獷悍氣的就是大筆揮灑,力量外露,有筋無肉,有筆無韻,對待物象,交代不清,但求快意,毫無含蓄,看似雄壯,實則外強而中幹,內部虛弱。

 

 

犯陳腐氣的為前人法度所拘,不能自拔,即學前人,也隻學到一些糟粕,陳腔濫調,酸溜溜一點也不新鮮。

 

以上三病,是容易看出,獨有黑氣,不是畫麵上多用了焦墨濃墨,就有黑氣。殊不知黑氣的有無,不關用墨的濃淡。所以沒有黑氣的畫,即使通體用濃墨焦墨,甚至用宿墨,橫塗豎抹,也不覺有黑氣。有黑氣的,即使淡淡幾筆,還是有黑氣。此種關鍵,全在看它氣清不清,從外表看是在用墨上,實則用筆占主要的因素。

 

 

墨僅僅是記錄筆的運動,所以墨也是從筆出來的。其所以氣清最為緊要,不論粗服亂頭,不事修飾,或則用筆狼藉,潑墨淋漓,或則境界重疊,筆墨繁複,或則矜持嚴正,一絲不苟,麵目雖異,首要清氣往來,靈光四射,筆墨精妙,令人享受到一種新鮮而美的感覺,方是好畫。

 

 

稱讚一幅好畫,往往有這樣的評語,叫做“神完氣足"。就是說這幅畫筆墨精湛,章法嚴密,來龍去脈,交代清楚,不造作,不疲遝,精神飽滿,氣勢旺盛,麵麵俱到,無懈可擊。

 

 

要做到這點,首先畫的人也要神完氣足。如得到好好休息之後,早上起來,腦子清醒,思路開通,對紙凝想,有得於心,於是全神貫注,目無旁騖,解衣盤礴,旁若無人,全部思想,進入畫裏,再有平日基本功的紮實,加上明窗淨幾,紙筆稱手,創作的條件齊備,然後可以達到這個境地,所以絕對不是偶然的。否則筆欲下而又止,劃未到而已斷,心中無數,疑慮重重,色厲內荏,冒充雄強,或則病體奄奄,昏昏欲睡,頭重腳輕,失去重心,得過且過,懶於動彈,如果象這樣的情況,且宜停畫幾天,等精神恢複,有所振作之時,心中好象有一幅畫等著要畫,醞釀成熟,然後動筆為好。

 

 

從前人談到書法,有“偶然欲書,一合也”的說法。這個“偶然欲書”就是說胸中有一股衝動的力量,要借筆墨發泄出來。那末寫出的字,也合乎要求。畫亦同然。所以下筆之際,要有激情。我們對新時代,是有熱愛的激情,看到新的事物,新的山川風貌,發生熱愛,要借筆墨以發之,有一股激情不自禁地要求把它描寫出來。

 

 

但是新事物、新山川,不同於舊事物、舊山川,客觀的對象不同,在主觀的描繪上,一定是老技法不夠用,需要創立新技法。技法有了創新,才能情調合拍,互相統一。我們如果把新事物如新式樓房、拖拉機、高壓電線等,置之於四王山水畫中,一定感到別扭。因為這種山川,是舊的情調,何能與新事物相調和,發生血肉相聯的關係。所以如果僅僅隻在把具體的事物,生搬硬套,而沒有一股對新時代熱愛的激情,即使寫上新的題材,畫上新的具體事物,也決不能反映出新的時代氣息來。因之畫要新,首先要有熱愛新時代的激情,在這個基礎上,創立新技法,創立前人所沒有過的新技法,才能體現出新的時代精神。自古作者,能自名家,代表他們所處的時代精神者,都有所創新,創新越突出,家數也越大,也越能和時代精神共脈搏、同呼吸。

 

 

來源:陸儼少《山水畫芻議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