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思泉 - 香穀先生

學者,詩人,書畫家,一級美術師。職業認證網球教練。現任“北美中紅書院”主席,”中華文化交流大使“等職。號白水道人,老泉,畫泉(多用於畫款),西邑翁...
個人資料
尹思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蘭亭序》五大摹本

(2017-05-11 12:21:41) 下一個

 

 
 一、《蘭亭序》簡介

《蘭亭序》,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集序》、《臨河序》、《禊序》、《禊貼》。為三大行書書法帖之一,係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修禊”,會上各人做詩,王羲之為他們的詩寫的序文手稿。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感慨。法帖相傳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歲時的得意之作。後人評道“右軍字體,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因此,曆代書家都推《蘭亭》為“天下第一行書”。存世唐摹墨跡以“神龍本”為最著,唐太宗時馮承素號金印,故稱為《蘭亭神龍本》,此本摹寫精細,筆法、墨氣、行款、神韻,都得以體現,公認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經郭沫若考證,以為相傳的《蘭亭序》後半文字,興感無端,與王羲之思想無相同之處,書體亦和近年出土的東晉王氏墓誌不類,疑為隋唐人所偽托。但也有不同意其說者。《蘭亭序》表現了王羲之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氣度、鳳神、襟懷、情愫,在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現。古人稱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堪稱絕妙的比喻。

二、唐代《蘭亭序》五大摹本

1最能體現蘭亭原貌的摹本——馮乘素摹《蘭亭序》

 

 

 

馮乘素摹《蘭亭序》高清分頁

 

 

《馮本》為唐代內府栩書官馮承素摹寫,因其卷引首處鈐有“神龍”二字的左半小印,後世又稱其為“神龍本”,因使用“雙鉤”摹法,為唐人摹本中最接近蘭亭真跡者。

 

2最能體現蘭亭意韻的摹本——虞世南摹《蘭亭序》

 

 

 

虞世南摹《蘭亭序》高清分頁

 

 

《虞本》為唐代大書法家虞世南所臨,因卷中有元天曆內府藏印,亦稱“天曆本”。虞世南得智永真傳,直接魏晉風韻,與王羲之書法意韻極為接近,用筆渾厚,點畫沉遂。

 

3最能體現蘭亭魂魄的摹本——褚遂良摹《蘭亭序》

 

 

 

褚遂良摹《蘭亭序》高清分頁

 

 

《褚本》為唐代大書法家褚遂良所臨,因卷後有米芾題詩,故亦稱“米芾詩題本”。此冊臨本筆力輕健,點畫溫潤,血脈流暢,風身灑落,深得蘭亭神韻。

 

4最能體現蘭亭風骨的摹本——歐陽詢定武蘭亭序》

 

 

 

歐陽詢定武《蘭亭序》分頁

 

 

《定武本》是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的臨本,於北宋宣和年間勾勒上石,因於北宋慶曆年間發現於河北定武而得名。定武原石久佚僅有拓本傳世,此本為原石拓本,是定武蘭亭刻本中最珍貴的版本。

 

5《蘭亭序》黃絹本(褚遂良摹本,領字從山本)

 

 

 

現藏湖南省博物館,原托名為褚遂良所書《蘭亭序》,卷中領字從山,正文質地為絹本,黃褐色,亦稱“黃絹本”,其縱24.5厘米、橫65.6厘米。在正文末行“斯文”之下有“芾印”、“子由”二朱文印,印文已模糊不太清晰。

 

唐人五大摹本”從不同層麵表現了“天下第一行書”的神韻,是後世蘭亭兩大體係的鼻祖:一是以虞本、褚本、馮本、黃絹本為宗的貼學體係;一是以定武本為宗的碑學體係。這兩大體係並行於世,孕育了後世無數大家。唐人五大摹本,曾被收入清乾隆內府,後流散四方:虞本、褚本、馮本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黃絹本、定武本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隔海相望不得團圓。此次將此五種珍本匯於一帙,海峽兩岸法書極品齊聚一堂,全麵展現中華瑰寶之流光異彩。

今天所謂的《蘭亭序》,除了幾種唐摹本外,石刻拓本也極為珍貴。最富有傳奇色彩的要數《宋拓定武蘭亭序》。不管是摹本,還是拓本,都對研究王羲之有相當的說服力,同時又是研究曆代書法的極其珍貴的資料。在中國書法典籍中有關《蘭亭序》的資料比比皆是,不勝枚舉。

《蘭亭序》是否為王羲之所書,曆來也有很多爭議,清末和六十年代都曾引發過相當激烈的大公論。

也有人認為蘭亭之會是討論軍事的秘密會議,是以書法之名掩人口目。無論如何,其書法地位是不可動搖的。

 

三、《蘭亭序》開皇本(宋拓本)

 

此本後有清孫承澤跋雲:“右宋丞相遊景仁所收禊帖,乃開皇本,非定武本也。”故認為《開皇本蘭亭序帖》,此本摹、拓俱佳,可傳原帖書法形神,為《蘭亭序帖》宋拓本中珍本。

 

四、曆代名家臨《蘭亭序》

1.宋仁宗臨《蘭亭序》

 

 

2.薛紹彭臨《蘭亭序》

 

 

 

3.米芾臨《蘭亭序》

 

 

 

4.趙孟頫臨《蘭亭序》

 

 

 

5.俞和臨定武《蘭亭序》

 

 

 

6.文征明臨《蘭亭序》

 

 

 

7.董其昌臨《蘭亭序》

 

 

 

8.王鐸臨《蘭亭序》

 

 

 

9.傅山臨《蘭亭序》

 

 

 

10.八大山人書《蘭亭序》

 

 

 

11.康熙臨摹《蘭亭序》碑

 

 

 

12.鄭板橋臨《蘭亭序》

 

 

 

13.沈尹默《蘭亭序》

 

 

 

14.啟功《蘭亭序》

 

 

 

15.沙孟海《蘭亭序》

 

 

 

16.毛澤東《蘭亭序》

 

 

 

  

 

五、《蘭亭序》原文與譯文

1、《蘭亭序》原文

 

 

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通“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通“取”)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嚐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2、白話文翻譯

 

 

永和九年,即癸醜年,三月之初,(名士們)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聚會,為的是到水邊進行消災求福的活動。許多有聲望有才氣的人都來了,有年輕的,也有年長的。這裏有高大的山和險峻的嶺,有茂密的樹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輝映環繞。把水引到(亭中)的環形水渠裏來,讓酒杯飄流水上(供人們取飲)。人們在曲水旁邊排列而坐,雖然沒有管弦齊奏的盛況,(可是)一邊飲酒一邊賦詩,也足以痛快地表達各自幽雅的情懷。這一天,天氣晴朗,和風輕輕吹來。向上看,天空廣大無邊,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這樣來縱展眼力,開闊胸懷,窮盡視和聽的享受,實在快樂啊!

人們彼此相處,一生很快就度過。有的人喜歡講自己的誌趣抱負,在室內(跟朋友)麵對麵地交談;有的人就著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托情懷,不受任何約束,放縱地生活。盡管人們的愛好千差萬別,或好靜,或好動,也不相同,(可是又都有這樣的體驗:)當他們對所接觸的事物感到高興時,一時間很自得,快樂而自足,竟不覺得衰老即將到來;待到對於自己所喜愛的事物感到厭倦,心情隨著當前的境況而變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歡快的事頃刻之間變為陳跡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況人壽的長短隨著造化而定,最後一切都化為烏有。古人說:“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

每當我看到前人發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樣相合,總是麵對著(他們的)文章而嗟歎感傷,心裏又不明白為什麽會這樣。(我)這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誕的,把長壽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後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從前一樣,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記下參加這次聚會的人,抄錄了他們的詩作。盡管時代不同情況不同,但人們的情致卻是一樣的。後代的讀者讀這本詩集也將有感於生死這件大事吧。

 

六、《蘭亭序》逸事趣聞

唐太宗李世民喜愛書法,尤愛王羲之的字。他聽說王羲之的書法珍品《蘭亭集序》在辨才和尚那裏,便多次派人去索取,可辨才和尚始終推說不知真跡下落。李世民看硬要不成,便改為智取。他派監察禦史蕭翼裝扮成書生模樣,去與辨才接近,尋機取得 《蘭亭集序》。蕭翼對書法也很有研究,和辨才和尚談得很投機。待兩人關係密切之後,蕭翼故意拿出幾件王羲之的書法作品給辨才和尚欣賞。辨才看後,不以為然地說:"真倒是真的,但不是好的,我有一本真跡倒不差。"蕭翼追問是什麽帖子,辨才神秘地告訴他是 《蘭亭集序》真跡。蕭翼故作不信,說此帖已失蹤。辨才從屋梁上取下真跡給蕭翼觀看,蕭翼一看,果真是 《蘭亭集序》真跡,隨即將其納人袖中,同時向辨才出示了唐太宗的有關 "詔書"。辨才此時方知上當。

辨才失去真跡,非常難過,不久便積鬱成疾,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此後又有唐太宗派“蕭翼計賺蘭亭”的傳說……唐太宗對王羲之書法推崇備至,敕令侍臣趙模、馮承素等人精心複製一些摹本。他喜歡將這些摹本或石刻摹拓本賜給一些皇族和寵臣,因此當時這種“下真跡一等”的摹本亦“洛陽紙貴”。此外,還有歐陽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臨本傳世,而原跡,據說在唐太宗死時作為殉葬品永絕於世。

來源:書法第一網

注:本文來源於網絡 ,僅供大家共同分享學習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