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tang07059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東非四國行--“千山之國”盧旺達(上)

(2011-10-22 09:55:10) 下一個

東非裝備與測試

東非行程準備――烏幹達山地大猩猩許可證

東非行程準備――行程圖與盧旺達種族滅絕大屠殺

東非四國行--給內羅畢一點機會

東非四國行--尼羅河五級漂流

東非四國行--“非洲的珍珠”烏幹達(上)

東非四國行--“非洲的珍珠”烏幹達(下)與山地大猩猩零距離接觸

東非四國行--非洲四大食肉動物

======================================================

八月二十五日看完大猩猩回到公園辦公室才一點多,回旅館實在太早,領隊建議有興趣的可以去參觀原先居住在大猩猩棲息地的小矮人部落(Pigmy tribe)。以前白人獵取大猩猩的頭顱(做裝飾)、手掌(做煙灰缸)與baby大猩猩(放動物園供人參觀)就是通過這些小矮人幹的。國家公園對大猩猩實行嚴格保護後,撥款將這些小矮人部落遷了出來。就我所見,這項工作還遠遠沒有完成。就在我們看完大猩猩返回的路上,一直有兩隻大猩猩遠遠地跟著我們,離得很遠,我們是在副領隊的指點下才看到的。當時這兩隻大猩猩所處的位置已經很接近當地人耕作的農田了,副領隊說大猩猩的保護地還是太小,有更多的錢後應該遷移出更多的山裏人。

參觀小矮人部落是個有爭議性的活動,道德水準比較高的人覺得這活動就像是“human safari”。花了錢(每人十刀)進小矮人部落看希奇說難聽點是有點像進國家公園看動物,讀過那些爭議讓我一路參觀一路覺得內疚,但參觀哪個原始部落沒有同樣的問題呢?而且這也是該部落的主要收入來源,從頭人到部落成員看上去都蠻高興的(不排除是強顏歡笑)。在那裏看了鑽木取火與在強烈的非洲鼓點聲中的非洲舞表演,大家可以隨意拍照,這點在非洲不容易。我們去了四個人,隻有南非人故意與小矮人合影,說要看看他們到底有多矮。完了大家盡量買些手工藝品,我買了隻木雕的大猩猩。

回旅館的路上一輛大卡車在窄窄的山路上想掉頭,結果卡得進退不得,我們的車隻好繞行另一條很破、很危險,但風景相當好的遠路。這條路很多時間都繞著湖走,那湖有點像瀘沽湖。

Kisoro住的旅館不錯,晚飯也好吃,buffet,十刀,啤酒另付。

二十六日一早七點不到,導遊替我找來的司機就來了,帶著我往盧旺達邊境Cyanika開,半小時就到了邊境。路上我問司機去過剛果嗎(那地方是三國交界處,離剛果也很近)?他說去過,剛果不好,盧旺達好。他說他是孤兒,盧旺達人。我問他父母怎麽沒的,他說是死於大屠殺。我問他是圖西人嗎(他長得很高大英俊),他說是。問他為什麽呆在烏幹達,他說烏幹達比盧旺達容易找到工作。到了邊境我付了他十刀。邊境兩邊辦手續都很快,隻我一個外國人,半小時就全搞定了。

到了盧旺達這一邊,我上了一輛擠得滿滿的中巴。中巴開往MusanzeMusanze是盧旺達北方的交通樞紐,去盧旺達首都乞加力(Kigali)或盧旺達火山國家公園(跟蹤盧旺達這邊的大猩猩)都要經過這裏。車票八百盧旺達法郎(與美金1:600),車行一個小時。到了Musanze換大巴去乞加力,1500法郎,兩個小時。中巴沿途經過小村小鎮的一概停,上上下下的都是當地農民,我反而喜歡這樣走走停停。就我一個外國人,駕駛員讓我坐副駕駛的位置。大巴是直達,進入乞加力時看到了當地著名的Nyabugogo Market,這其實是個大車站,裏麵車山人海亂成一團,很有非洲特色。不過我是從烏幹達過來的,覺得遠沒有想象的那麽可怕。

從烏、盧邊境的Cyanika到乞加力一路景色秀美,烏幹達號稱非洲的明珠,盧旺達更應該是了。盧旺達的自然與氣候條件相當好,土地肥沃,適合農業生產,所以它的人口密度是世界第一,幾乎所有可耕種的土地都利用上了,山清水秀,到處是梯田。盧旺達人衣著與烏幹達也有明顯不同,烏幹達人的衣服色彩單一,尤其喜歡藍色與紫色,盧旺達女人的衣著則非常花哨豔麗。

在乞加力下車後還是坐的摩的--故伎重演,把箱子擱大腿上,這樣相當擠。到了Isimbi旅館與司機約好下午去兩個教堂,他要價一萬(不到二十刀),我沒還他價,說好一點來接我(這時不到十一點,盧旺達比烏幹達晚一小時)。到旅館這點路說好七百,給了這司機一千他也沒找零,後來我知道隻要五百就夠了。這司機看上去忠厚,其實有點滑,之後從城外回來他要兩萬,硬說是去一萬回一萬。我沒理他,他又說最少一萬五,因為他在兩個教堂等了很長時間。但那都是事先說好的,總共要花三小時,我最後給了他一萬二就再不理他了。我先前心情好沒還價,也許讓他誤以為還能多要,有時候太客氣了也不行。

我在旅館邊上的飯店吃的buffet,1500加可樂400(共三美元)。buffet很奇怪,不大的盆子隻讓拿一盆,所以本地人都堆得高高的,隻有我不知道,知道後趕緊回頭補一些。牛肉由專人負責,一人兩塊,不能多要。我吃了些米飯、pasta、土豆、印度菜的各種糊糊、兩塊牛肉,牛肉汁往飯上一澆,蠻美味的,吃完還回房裏洗個澡睡了一覺。

一點不到一些下樓,兩、三分鍾後那司機就來了,去NtaramaNyamata兩個教堂(都是盧旺達種族滅絕大屠殺的發生地)。這還是頭一次坐摩的跑那麽遠,摩的平均開到每小時八十公裏,坐車後感覺風馳電掣,又過癮又害怕。我反複關照司機安全第一,而他確實開得比較規矩。盧旺達的公路很平整,放烏幹達這事有點玄。坐上麵一直在想萬一摔下來怎麽辦,雖然帶著頭盔不至於送命,但受傷是肯定的,真出點事就太不值得了,不摔死(我立即想到這個case是輕於鴻毛的)也肯定被老婆罵死。這樣想來想去一半還是enjoy沿途的美景,一半就在內心煎熬。中間有個bumper而司機沒減好速,顛了我一下,幸虧我抓得死死的,我忙重申了下安全第一,後來就再沒發生過。

去這兩個教堂走了些冤枉路,好像當地人對這兩個地方不是熟得流油的。先去了遠一些的Nyamata(去時走漏了近些的Ntarama),那裏離布隆迪應該不到半小時。主持Nyamata教堂大屠殺紀念館的是一個非常漂亮、高挑的女人,網上所有去過的人都對她讚譽有加。不過她在接待我的過程中神態疲憊,我當然並不指望別人要多精神飽滿,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這樣的目光與神情,幾乎不可能得到那麽多的讚譽。

Nyamata教堂後麵有幾個巨大的地下儲藏室,裏麵一層層堆滿了棺材,每具棺材裏麵嚴嚴實實地裝滿了遇害者的遺骸,在其中的一個地下儲藏室裏遺骸就直接整整齊齊地碼在一層層的鐵架子上,鐵架與鐵架的間隙隻容一個人勉強通過。那女人說好不能拍照,就讓我一個人下去了。昏暗中我在幾千具遺骨之間慢慢走過,
那些堆著的頭顱離我不到一米,能清晰地看出有些缺了一塊有些天靈蓋上有個洞,我意識的一半被恐怖糾纏著,所以並沒有產生深一層的反思。結束時要留言與捐款,我寫了:“I am not ready to say anything”留了四千法郎($7),稍少了些,後來發現大多數人留五千。我錢快用完了,等著亨利再給帶些過來,所以手有點緊。

Ntarama教堂離得不遠,它的大屠殺紀念館的主持人是個男的,也很高,但不英俊。兩處相同的一點是都陳列了很多遇害者的衣物與遺骨,Ntarama教堂邊上有個一平房,以前是教會附屬的周日學校,裏麵有一麵牆,上麵有很明顯的遺留物,有一平方米以上,呈暗黑色。那是凶手們抓住嬰兒的腳,將嬰兒的頭甩向牆留下的血、腦漿與頭發的殘留物,幾百個嬰兒死於這麵牆。還有一根兩米多長的細直木杆,一頭削得尖尖的,凶手們用它捅進女人的陰道,一直到胸口,女人要等到這根木杆拔出來時才會死。看著這根木杆,幽白的,我沒有問這是實物還是仿製品,那樣問太殘酷。

我很奇怪我是超乎尋常的平靜地看著、聽著這一切的。也許是我早在網上遊客的留言中了解了這些細節,當時已經讓我震撼過了,現在隻不過是驗證、並完成這個認識過程而已。

離開Ntarama教堂前我也留了言與四千法郎捐款。

盧旺達種族滅絕大屠殺最耐人尋味的是胡圖與圖西這兩個民族並不是世仇,它們更像是兩個階級。僅僅是人為的分隔、煽動,就能產生這麽大的仇恨。我覺得盧旺達這幾個紀念館都做得很好,大概有很多歐洲背景的參與。我在盧旺達老是會想到文革、64中死去的那些冤魂,巴金一直想建一座文革博物館而不可得,中國人對曆史的反省遠不及盧旺達人。

從城外回來後我在乞加力的熱鬧地段逛了一陣,隨後打了個摩的去Hôtel des Mille CollinesHôtel des Mille Collines 是電影“Hotel Rwanda”所描寫的真實故事發生的地方,這個故事是個非洲版的“辛德勒名單”,主人公大飯店的經理冒著危險在大屠殺的那一百多天裏庇護了一千多個難民。

晚飯又回到中午吃過的那家飯店,吃差不多同樣的buffet,飯後在旅館周圍走了一會,八點多就洗洗睡了。半夜兩點多醒了過來,打開電視看到美國東部的颶風形勢嚴峻,趕忙往家裏打電話,這才發現沒法打。原來我在烏幹達買的Airtel電話卡在盧旺達不能用,難怪一路上沒見過Airtel的廣告。打外線也不行,我隻好下樓找服務台,問服務生借了個手機打通了家裏。老婆說雨還沒下到新澤西,但壞消息是亨利的飛機要晚點十幾個小時,他要28日晚745才到得了乞力馬紮羅機場,我本來以為颶風影響不到他的,我們safari的行程是從28日淩晨開始,一連九天。

回到房間邊看新聞邊迷糊了三個小時,見天一亮趕緊起來打好包出門,想買本地最流行的MTN電話卡(烏幹達用AirtelMTN,盧旺達隻用MTN,坦桑尼亞與肯尼亞用Airtel。同一種SIM卡跨國還能用,但充值有的行有的不行。底線是,就算你每到一國換一張SIM卡都沒什麽了不起,又方便又便宜,我總共買過三張卡)。走了幾個街口,一個本地人帶我買了一張卡,加一些話費才合五美元,我打了好幾個美國、中國電話,一直到坦桑尼亞還用了好一陣,如果用我自己的iPhone可能一分鍾就要五美元。

買完電話卡走到有噴水池的中央廣場,拍了些照,一個年輕人走近我,讓我快走,說警察會找我麻煩的。遠處確實有個警察朝這邊走過來,年輕人讓我跟他走,我趕忙隨著他往反方向溜走。這個年輕人告訴我他是圖西人,經曆了大屠殺,家裏人都死了,隻剩他一個。他說他要告訴我大屠殺的真相,問我有沒有興趣,我當然說好,就讓他找個飯店,我們可以邊吃邊聊,我還沒吃早飯呢。年輕人帶著我順坡往下走,一路與好幾個人打招呼,還向別人介紹我,最後走進了一扇鐵門。他說大屠殺發生時他就住在這裏麵,這裏是教會神職人員的住處,走在裏麵又碰到好幾撥人,年輕人還是停下打招呼並介紹我,他想讓我見一個牧師,說這牧師就像他父親一樣。走到一排宿舍他敲了牧師的門,裏麵沒人。一路往外走時還是不斷地碰到人,年輕人說這些人都是看著他長大的,我有問題可以問他們,但這些人看上去都是勞工樣子的,英語都不會,能交流些什麽呢?我建議還是往外走,走出鐵門往大路走時,前麵有警察,年輕人說警察可能會找我麻煩,但他可以幫著解釋。我根本不明白警察為什麽要找我麻煩,也不想一探究竟,就說我們走別的路吧,年輕人還在堅持沒問題他能解釋,我說我不喜歡麻煩。

換了條路走過個教堂,不小,據說是乞加力最老的,建於1930年代。我在裏麵坐了會,有點舒適與放鬆,但也覺得該快點離開這裏了。年輕人這時又去替我找了個牧師,說要與我談談,那人說他還不是牧師,隻是在教會裏工作。其實這時我已經無所謂了,肚子也餓,一心想走。年輕人陪我走出來,一路說盧旺達人很難找到工作,政府把工作都給烏幹達人與剛果人了,因為想討好這兩個國家,還說盧旺達人很窮很苦。到這時我完全不明白年輕人的意圖了,隻想快些繼續我的旅遊。年輕人看出了我想擺脫他,說他自己不是壞人,我當然也明白他不見得是壞人,但這事doesn’t go anywhere(毫無結果)。那麽多時間也沒聽他具體說什麽,大屠殺時他才五歲,很多事都是那些長輩告訴他的。我對他說我隻想找個地方吃飯、喝杯咖啡,他四周問了一下,沒飯店,我說我回自己的旅館吃吧,他問了我旅館的名字說要陪我走過去,我說我不想走了,想找個摩的回去。年輕人替我攔了個摩的,那司機本來還不想帶我,年輕人說了會司機才答應。我坐上摩的與年輕人告別時,看出他一臉的失望與落寞,但我真不知這事該如何繼續下去,我也不想一天都讓他陪著,像被綁架似的。

回到旅館吃早飯時邊上桌子有個法國人,聊了幾句,與法國人聊普拉蒂尼最順手。



1。烏幹達的赤道



2。Travellers Rest Hotel in Kisoro。真浪費,夠我們一家人住了。



3。Travellers Rest Hotel in Kisoro



4。Travellers Rest Hotel in Kisoro



5。小矮人部落的女人們



6。小矮人部落的孩子們



7。南非人長得並不高大,也許他需要如此這般地滿足一下。小矮人長得很勻稱,分開看並不顯矮。搬出山外生活後他們的身高有所增加,現在平均一米五十多。背後的水泥建築是個蓄水塔,每當下雨時,頂棚上的雨水會循著管道流入這個水塔。



8。什麽叫“進退維穀”,明白了嗎?



9。改道後看到了湖。



10。Nyamata教堂大屠殺紀念館,我們找它時在它麵前走了好幾個來回,就是沒看出這是個教堂。



11。Ntarama教堂大屠殺紀念館



12。Ntarama教堂大屠殺紀念館。這就是那個周日學校。我不是故意拍的,但在處理照片時發現透過鐵門隱隱約約能看到那根罪惡的木杆。



13。Ntarama教堂大屠殺紀念館。裏麵不能拍照,這個洞是軍隊用炮轟出來的,透過這個洞能看到遇難者的血衣。



14。Ntarama教堂大屠殺紀念館。大屠殺發生時躲在裏麵的幾千難民拚死頂住外麵那道鐵門,凶手們衝不進來,軍隊在這一麵用炮轟出個洞,再用槍掃射鐵門後的難民,凶手們這才衝進教堂開始了大屠殺。



15。盧旺達首都乞加力街景。我坐過很多次的摩的。



16。乞加力街景。盧旺達很多這種高挑而美貌的女人,大多是圖西族。



17。乞加力街景。



18。這個建築有中國特色,我隔著十幾米拍了張照,那個坐著的女人手裏揮舞著一張鈔票衝向我,問誰允許我拍的。我當時不知厲害,回嘴說拍街景我應該去那裏申請許可證?女人很生氣,我也很生氣,對她說:“I love your country, that's why I came here. But you disappointed me badly.”在烏幹達與盧旺達,這是唯一的一次拍照遇到了反彈,後來到了坦桑尼亞與肯尼亞,才明白這個女人算態度好的。



19。大屠殺時一千多難民躲在這個旅館,後來斷水了,難民們就喝這個遊泳池裏的水。後麵的酒吧很貴,我坐了會,喝著自帶的水,硬是沒舍得買一杯啤酒喝(便宜了幾天,不習慣高消費了)。



20。乞加力街景。在乞加力清真寺不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