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鎮壓與效益

(2004-11-05 19:23:16) 下一個
鎮壓與效益 趙紫陽一怒斬刁民以建設鋁廠,及毛澤東一怒斬大躍進的反對派, 的兩個帖子…覺得很逗。再看看其他幾個人,多半都對“刁民”磨刀霍霍… 看來,社會主義的思維慣性,仍然毒害著熱烈歡呼資產階級專政的青年們。蘆笛的思維仍然很混亂,他燕南帖評的囉裏囉唆,就是說不到點子上。 不錯,社會主義的領袖們,完全可以一怒開斬。----- 因為不必計較成本,不用考慮效益!這也就是鄧小平所說的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在於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 資本主義竟然和民主製度掛上鉤了。這壇子裏的人多半想不通。包括狼協。狼協一直在說,不認為胡錦濤或中共有什麽需要來搞民主。 說穿了,資本主義有一種需要,就是效益。建水庫無論發電灌溉或調節等等都是效益大大地呀。然而,移民反抗了。鎮壓,自然是首先能夠想到的辦法。鎮壓,不論順利與否,大大地增加了成本!而且,還不僅僅是經濟成本。------ “社會主義”可以不計成本地鎮壓,資本主義不願意這麽做了-----因為不合算。 最後一段,是嘲笑蘆笛的。懶得重寫了,拷貝於下: 民主,就來源來說,有兩種:一是統治者(包括取得勝利的革命者)的良心發現之後的恩賜和主動妥協。二是被統治者的不屈不撓的反抗鬥爭,迫使統治者采取妥協。 讓蘆笛之流發抖去吧。政治進步的動力,恰恰來自於“愚民們”打著各種各樣的“可笑”、“荒謬”的口號的鬥爭。等到最沒有良心的統治者們也發現,給與權利,比維持專製,還要經濟、更符合利益,民主就實現了。---- 雖然這是實現民主最慢、最不經濟的一種方式,但若統治者和幫閑們都很短視,隻顧眼前;人民還能有什麽選擇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