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話說趙雲(加強版)

(2004-11-05 15:43:06) 下一個
“三國演義”中,除了曹操劉備這兩個軍閥典型之外,還著力刻畫了諸葛亮、趙雲這兩個將領典型。趙雲的形象就是智勇雙全,所向無敵。因此,趙雲的人氣和威望極高。 然而,查陳壽的三國誌。關於趙雲,隻記載了長阪坡救了劉備老婆孩子一件事;評價隻有“爪牙”一詞。趙雲的職位也不很高,隻有亭侯(最小級別的侯),位列四大將之後。在蜀漢的權力榜上,估計隻能排在第7位左右。於是,有些愛翻史書的人,就很瞧不起趙雲。------ 不過,羅貫中並非與趙雲有故舊親戚關係,為何選中了趙雲作為智勇雙全,所向無敵的代表呢? 原來,蜀漢不設史官,所以沒有正史的記載。而陳壽成書急,又比較嚴謹,加之其人來自於蜀但仕於西晉,在政治上也要謹慎些,所以采取“寧缺勿濫”的原則對待蜀漢史。這樣一來,大量的趙雲的事跡就被忽略掉了(敵方將領的業績當然不可以宣揚。陳壽也必須回避他對蜀漢的感情)。到了東晉時,距三國已有些時日了,政治上寬鬆了,裴鬆之於是為三國之加注解,重新收集補充了趙雲的事跡(列為雲別傳)。(可作比照的是,國民黨的將領的業績,也是幾十年來被掩蓋。直到改革開放,才逐漸改變這種狀態。) 注意,裴鬆之離趙雲的時代晚了大約100年。100年後,裴鬆之仍然能夠搜集到大量的趙雲的光輝事跡,本身即說明了趙雲的光彩和影響。-----“三國演義”中趙雲的事跡,正是由裴鬆之的注,鋪張而來。這說明羅貫中的寫作,的確是對人物研究下了很大功夫的。 裴鬆之的注主要補充了以下內容:第一、 出色的政治才能。 1. 過人的精明自信和判斷力。精明自信,是成功者的基本素質。趙雲在這方麵的過人之處,通過擇主得到充分的體現。趙雲,冀州人。(1) 漢末亂起,趙雲率鄉鄰不投據有本州的袁紹,而投幽州的公孫瓚。並對又驚又喜的公孫瓚說出了一番洋洋灑灑的大道理。公孫瓚為當時的名將,地位和聲望是靠自己的能力掙出來的;而袁紹靠的是三世四公的輝煌家世,不是靠自己的能力。趙雲投公孫瓚,顯示出了趙雲對人的評價是很深入的,也顯示出了趙雲對自己的才能是很有信心的。-----畢竟當時的能人多半都投奔袁紹(然後,多半又看穿了袁紹,棄之而去或投奔曹操)。袞袞諸公,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趙雲不願自己的才能被淹沒。然而,很快地趙雲判斷出跟著公孫瓚沒有前途。--- 公孫瓚年老誌衰,沒有進取心,並且隻信用自己的家人。於是,趙雲借兄喪之機脫離而去。(2) 千裏投奔劉備。基於同樣的考慮,趙雲不投當時的諸侯,卻投其時猶如喪家之犬,寄寓在袁紹處的劉備。趙雲基於對劉備的了解和信任(曾同在公孫瓚手下),而投奔之,並從此成為劉備的得力幹將之一。這份膽識和自信,確實遠在三國其他名將之上。---- 比如,對比張遼。張遼,先在荊州牧丁原帳下,然後隨呂布,最後被俘而降曹操。三國的將領大多都像張遼這樣隨波逐流,聽憑命運的擺布。 2. 謹慎。三國誌注解雲別傳中隻記載了一個例子,但特地說明了類似的事情舉不勝舉:在荊州,趙雲陣前生擒了在曹操處效力的老朋友夏侯蘭。押回大營,報劉備批準後,方才給夏侯蘭鬆綁。 3. 大局觀強。其中記載了兩個例子。(1) 諫阻劉備大封功臣。劉備攻取了四川後,本來決定把田產分給功臣們。趙雲勸阻了劉備,並建議將田產歸還給原地主們,以穩定民心。劉備采納了這個建議。(2)諫阻劉備伐吳。道理是:伐吳,屬於軍閥混戰,不得民心;而伐魏,則屬於擁漢討叛,在政治上,站得優勢。劉備沒有采納,仍然攻吳,最後兵敗病死。第二、軍事才能。除了膾炙人口的長阪坡之外,補充了漢水擊敗曹操之役。同三國演義中的描述。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由於軍閥混戰時期,軍閥們一般都是親自領兵。趙雲份屬部將,所以很少有獨擋一麵的機會。劉備用人,則也有防範的一麵。比如,用關羽守荊州,用魏延守漢中,用馬超守邊關。除了關羽、魏延、馬超等確實有大將之才外,還有一個隱含的考慮,就是這三人都屬於孤高自傲、不得人心的大將,獨立或叛變的可能性很低。第三、人事關係處理。趙雲深得人心和軍心。所以,逝世20年後,仍有薑維等人上書要求追封。最後追贈順平侯(縣級,為最大級別的侯)。 三國演義中的描述是可信的。那麽,如何解釋趙雲位列諸葛關張馬黃之後?原來,劉備集團由三部分人組成,即早期、荊州和四川三批人。趙雲屬早期,但比關張晚得多。而劉備到荊州及之後,主力為荊州集團。這是諸葛亮得重用且勢力大的主要原因。黃忠也屬於荊州集團,所以也得重用。馬超,本身曾為一方軍閥,名氣極大。另外,趙雲本身為人寬厚謙讓低調,不爭排名。這樣,趙雲就不得不屈居於關張馬黃之後。但實際上,劉備對趙雲還是很信任和重用的。比如,趙雲除了短期外放桂陽、雲中、江州等地太守外,長期位於中樞(中央),掌管禁軍。相比之下,關張馬等人,大都外放地方,遠離中樞。同樣領軍,中央比地方重要的多是不言而喻的,特別是在信息和交通都不發達的古代。 --- 另外,如前所述,能力太強又得軍心的話,劉備也不會放心地外派出去鎮守一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