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這樣煉成的】王立平自述 <zt>
(2009-02-01 11:33:12)
下一個
西遊記的曲子我參與了,但沒完成。因為我不太喜歡“猴戲”,我覺得自己是屬於“情種”那一類的。
當導演夫人問我是否有興趣為紅樓夢作曲時,我說“我很有興趣!”。我這人一輩子謹小慎微,隻有這一次,為了“曹雪芹詞、王立平曲”上刀山下火海,值了!
服裝、台詞、布景都是有據可查的,隻有音樂是無中生有。 用心悟出了八個字“滿腔惆悵、無限感慨”:這八個字首先是曹雪芹的,是他筆下人物的,進而要使他成為導演、演員的,最後還要把它帶給觀眾。
寫成什麽樣的,流行的、現代的、類港台的,都不行,流行的也是留不住的;六七十年代的風格更不行,缺人情味;戲曲、民歌也不足以表現某些感情(如分骨肉中的|63 - - | 21 6 - -| 1 26 1 -| 23 2 - -,和葬花吟中的| 1 7176 6 -| 1 7176 56 717|6 - - -)。最終決定把它寫成“十三不靠”,創造一種能且隻能適合紅樓夢的“音樂方言”。 …… 對於紅樓夢,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不管你的紅樓知識是多是少,是紅學家也好,初讀者也好,都有權得到一份自己的特別的感受。
…… 林黛玉就應該是眼睛不大、個子不高,瘦弱不禁風的病模樣,這是硬件;軟件就更不行了,心眼小、愛鬧脾氣。林黛玉是曹最傾注心血的一個人物,把她寫得滿身是缺點,但又讓你不得不愛不得不喜歡,這才是最高明的藝術。
…… 我跟導演說,你先別說你的想法,先聽聽我的想法。於是就把自己對紅樓夢的看法、對這電視劇的想法、對紅樓夢音樂的想法跟導演說了。導演立馬說“就按你想的辦”。
導演讓我寫一首“滿紙荒唐言”聽聽,我知道這是在考考我。想了幾天,跟導演說,不行,寫不了,這首詩第一不表現紅樓夢的什麽東西,二是詞句不美,三是太短了。又有人說要以“好了歌”為主題曲,我說不行,那一段是比較出世比較帶消極色彩的東西。應用“枉凝眉”作主題曲。……枉凝眉是寫了一年多。 過去有不少版本的葬花吟,越劇裏的也曾很家喻戶曉,但都是哭調。“|1.2 76 3 -| 1.3 27 6 -| 6. 65 32 2|……”三段反複的這一部分很順利就寫出來了。但這之後就寫不下去了,有一年八九個月的時間下不了筆。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在很長一段時間的凝滯之後,終於悟到,這一句哪裏是普普通通的哭訴,不正是林黛玉這樣一個多情的弱女子在指問蒼天麽?於是情不自禁地唱出“|i 7i76 6 -| i 7i76 56 7i7 |6 - - -|i 7i76 6-|i 7 .6 56| 65 3 - - -”(這兩句本是寫枉凝眉和引子時寫過的,苦思一年八九個月,答案正是王立平寫過的東西).【我覺得,王立平將這一句寫了兩遍——一問一答,正是寫出了這句詞的兩重意思。第一遍三個“7i76”一重高過一重,是黛玉滿腔怨情的爆發,是怒問蒼天;而第二遍的“何處(i7 .6)”則是已看透這一切的黛玉作出的淒然自答。那時候,她一定是茫然地木木地望著天邊,花鋤滑落在腳邊,微風到處,花瓣散落四方,隨著風、隨著水漸漂漸遠……】
將周雷、胡文斌等紅學家叫到家中試聽,不僅大家都說好,還被他們鼓動寫一篇論文——將葬花吟理解為天問正可說明曹雪芹的創作與屈原與楚辭有很深的淵源。……
再說演唱者陳力——一個外地的業餘歌手。之所以選她,同選演員也隻選新麵孔一樣,都是不希望觀眾在看在聽的時候,去聯想演員過去的形象、去用已有的形象來理解紅樓夢。
僅“枉凝眉”一首曲子,就教了一個多月。從會唱到不會常,到一個字一個字地唱,再到一句一句、連通,最後終於融會貫通。施光南在聽過之後說:“你隻借了人家一個嗓子。”
曆時四年半,從沒感到過靈感的惠顧,若說有,那應是在寫最後一首“分骨肉”的時候:有一種抑製不住的感情,強迫著自己把它寫了下來。 當音樂最後與影相一起錄製的時候,躲在家裏沒敢去看。這些作品是真正的傾心傾力了,有人問再寫一遍,回答隻能是“跳樓”。
是曹雪芹助我,是感動了上天,“分骨肉”是一次成功,一點不差。(另:紅樓夢十三首曲子自寫成後沒改過一個音)
曾經很喜歡薛寶釵,現實中多幾個這樣的人大家日子都好過些。現在則喜歡這整部作品,這個有各種各樣人物組成的整體。 關於創作的理性與感性:
切忌隻有理性沒有感性,也切忌隻有感性沒有理性。曹雪芹的創作,紅樓音樂的創作都是如此。音樂更容易表現一些抽象的行而上的東西。創作應是一個不斷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再由符合人性的、人們所易於接受的方式表達這基於感性的理性的過程。
關於對自己作品的評價: 我隻是希望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築一道盡可能高的牆,讓後代人跨越它時能多費點力氣。時代在進步,後代是一定會、也應該去跨越我們這一代的,我隻是盡力把這牆築得高些。
關於希望與寄語: 紅樓夢是部好書,值得每一代青年人認真去讀。 民族音樂近來不景氣,不是不受人們喜歡,而是沒能讓人們有機會去聽去了解。紅樓夢音樂會是一種嚐試,很好的嚐試,應努力使我們的青年更多的了解我們文化的精髓。
欣賞歌曲,一隻翅膀是曲、是旋律,另一隻翅膀是歌詞,歌詞的意義應是積極向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