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頭鷹001

端起的酒 喝半杯 餘下的在斟酌中回味
正文

台灣抗日電影的興與衰

(2008-10-11 16:59:14) 下一個
電影在台灣出現的最早時間是1901年.日據時期的台灣電影當然不會有仇日表現.

光複後,從1945年至1949年,這一時期大陸和台灣製片業幾乎處於停頓狀態。由於內戰連綿, 加上校長的以德報怨, 仇日情緒都談不上, 更不用說抗日電影. 作為戰勝國, 本來國軍有一個師要進駐日本的. 這個師無論人員相貌, 素質, 外事禮儀都是上乘. 後來由於內戰, 未能走出這個告慰幾代冤魂, 讓中華民族揚眉吐氣的一步. 這是題外話.

50年代國民黨退台後,一些隨國民黨到台灣的電影業者開始投入電影拍攝,促進了國語故事片的興起. 60年代開始了台灣電影的“黃金年代”, 主要表現之一是攝製水平提高。在這一段時間, 一是蔣總統希望以德報怨能感動日本人, 二是光複大陸的需要, 政府對仇日情緒是控製的. 也談不上像樣的抗日電影.

71年10月26日,台灣被迫退出聯合國;四個月後,美國總統尼克鬆赴中國大陸訪問,發表了上海聯合公報;再七個月後,日本宣布與台灣政府斷交。一連串的重大政治衝擊,使台灣的民眾產生出強烈的危機感。如果說美國的所作所為還情有可原, 日本的負義忘恩則使得上自庶官,下自億姓都大為光火. 多年的壓抑導致了仇日的民族情緒高漲, 及抗日電影盛行。如《英烈千秋》(1974)、《八百壯士》(1975)、《吾土吾民》(1975)、《梅花》(1976)、《筧橋英烈傳》(1977)、《強渡關山》(1977)、《望春風》(1977)等賣座影片,都強調堅忍不拔的中華民族精神和維護國家、至死不悔的信念。

從80年代開始, 政治氣候再變. 既使其他國家仍在要求日本道歉, 拍抗日電影和紀錄片, 台灣也隻是作壁上觀, 視為他人瓦上霜. 估計以後台灣不會再有抗日電影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