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那些年我們吃過的Buffet

(2017-12-31 12:23:38) 下一個

剛出國的時候大都經曆過酸甜苦辣,在異國他鄉,走得路都不同。不管是開花結果,落地生根,還是回國發展,人人都曆過文化震驚(culture shock),體驗過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也算是冷眼看過一趟世界。不過中國胃,始終如一,最可撫慰之的還是中餐,尤以物美價廉的自助餐為美。

 

98年剛到馬裏蘭大學讀書期間,生活拮據,每天省吃儉用,買菜隻關心價格。平時油水不多,同學聚會去吃buffet(自助餐),打打牙祭。自助餐之所以受同學們歡迎,不僅僅因為菜品豐富,關鍵的還在於大家可以無限量地取食,對於窮學生來說,是可以吃夠本的。

 

每次大夥兒一起吃自助餐,我都會拚盡洪荒之力,據說吃自助餐的最高境界,乃是扶牆進、扶牆出。很慚愧,沒有一次達到。每次女同學都會笑男生多次往返,怕我們撐壞了肚子。

 

其實一個人再能吃,也吃不垮餐廳,就像保險,隻要數量充分,概率會保證盈利。不過在美國經常會見到個膀大腰圓的壯漢餓鬼,那餐廳肯定是在他身上虧本了。

那時去得較多的是一號路上的自助餐,還有幾次跑到石城586上的竹園。有次讓我帶路,也沒地址沒手機,憑著模糊的記憶在355上就迷路了,找不到路口拐上586。後來誤打誤撞,跌跌絆絆地發現了餐館。那一頓也是吃得有劫後餘生的感覺。

 

吃自助餐得有戰略,一般是首輪吃點蔬菜墊墊肚子,蓋其易消化也。然後是左一盤海鮮,右一盤海鮮,吃個不亦樂乎。帝王蟹、藍蟹、三文魚、鱈魚、青口、魷魚、扇貝、大蝦...各取所需,實現小康。

 

海鮮吃不飽,第三輪還得是肉類和刺身,外加少量主食。肉類專區裏牛羊成群、家禽滿桌,孜然羊肉、炙烤牛肉、炸雞腿、幹炒牛河、各式刺身,樣樣來些,囫圇吞棗。這輪過後,一般也就七八分飽了,再來大魚大肉就實在無法下咽。這時要來些主食,包子、煎餃、炒飯陸續登場,但都淺嚐輒止。如果自助餐廳設有越南粉,也可來上一碗。

 

最後就是水果來解膩,這就要細嚼慢咽、慢慢品嚐了。心滿意足後還有飯後甜品,那真是能把肚裏的最後一絲縫兒也膩上了。

 

一千人眼中一千哈姆雷特,要滿足吃貨心中的美食搭配,可能自助餐是唯一同時滿足各色人等對美食的挑揀,嗜辣也可,愛清淡的也不用擔心,美式的pizza和薯條也可撫慰小孩挑剔的味蕾,各式中式糕點、日式刺身、越南米粉也是應有盡有。

 

後來還吃過不少自助餐廳,大大小小,好好壞壞,不一而足。不少餐廳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開始的菜式多樣,頗為地道。後來名聲打出來了,就開始偷工減料。自助餐廳的後廚隻需要依葫蘆畫瓢,許多餐廳把中國師傅換成勞模,感覺頗為怪異,不過許多菜式也是像模像樣。

 

還有貴菜要定時限量上,例如龍蝦,隻有晚餐整點上一盤,而且不好好做,很少見到清蒸龍蝦,但蔥薑掛粉炒龍蝦,倒是時常出現,有時還會過鹹,不倫不類,味道上遜色不少。大概貴菜難吃便宜菜香,省錢有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巴爾的摩的一個海鮮自助,裏麵的海鮮種類繁多,吃完感覺不錯,隻是太遠了。前幾年石城有個泰山匯,一開始也是攬客眾多,美食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不過有一天去吃,已經關門大吉,據傳是股東糾紛。

 

實際上大家都是眼大肚小,年輕時可以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現在人到中年,吃飯量力而行,開心就好,不然吃壞了身體,得了三高,反而得不償失。

 

其實好多人不喜歡自助餐,覺得大雜燴違背了享受美食的初衷。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如果眾口難調之時,自助餐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您說是不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加拿大的 Mandarin Buffet, 華人owner, 開了三四十年,從最初的一家,到現在的二三十家,內容一般但整潔,因為麵向非華人,生意始終不錯
GoBucks! 回複 悄悄話 所有老中自助餐都倒閉了,包括俺喜歡的新港記,在twinbrook 郵局附近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