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心情

世情險惡,人情淡薄。雨送黃昏,花謝易落。曾幾何時,昨非今是。雨後黃昏,博客行樂。
個人資料
正文

觀音橋(圖)

(2009-11-29 06:36:17) 下一個
此次去廬山,卻沒有上山,僅僅圍著山轉了一圈。特地去看了觀音橋。網上對觀音橋的介紹十分詳細和引人入勝:(圖1)



觀音橋,坐落於廬山東南麓的星子縣境內,由白鹿洞循九星公路南行五裏再折向西北行數公裏,即可見一座石橋橫跨高崖,這就是著名的千年古橋——觀音橋。觀音橋又名棲賢橋或三峽橋,建於北宋初年,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曆史。它是一座石造單孔橋,長24.4米,寬4米,橋麵鋪以大石,兩側砌有石欄,橋孔內圈由七行長方形石首尾相銜,凹凸榫結,漸彎呈弓形。在橋孔正中石塊上刻有當日造橋的能工巧匠的名字:“……江洲匠陳智福、弟智汪、智洪”。

觀音橋,被譽為“南國橋梁建築上的一顆明珠”,千百年來任憑橋下“銀河傾瀉,起蟄千雷”的三峽澗水狂奔撞擊,古橋卻安然無恙,多年來承受汽車的重壓仍巋然不動。眾遊人在觀賞古橋,遙想當年陳氏兄弟赤手空拳,淩空飛架巨橋,無人不拍手稱讚:“神施鬼沒,巧奪天工”。

觀音橋畔,秀林蔥翠,景色如畫。橋的南端,傍山矗立著石造小亭,亭內有一眼清泉,俗名“招隱泉”,為唐代茶神陸羽品題的“天下第六泉”;另一頭有石階可達橋下刻有“金井”二字的巨石之上,石下壑深百丈,激流穿石,怒濤飛濺,動人心魄。宋代詩人王十朋漫遊觀音橋觸景生情,感慨謳歌,揮筆寫下:“三峽橋邊杖履遊,此身疑已到夔州;題詩欲比真三峽,深愧詞源不倒流”。

時已深秋,橋下已無激流怒濤。周圍山形地勢十分隱秘,環境甚是優雅,確為一難得休養之地。此處建有蔣介石、宋美玲的一棟兩層小樓別墅。事隔60餘年,即使用今日眼光來看此別墅,外形仍十分別致,惜其內部已相當簡陋。

(圖2,3)





求索
2009年11月29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