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心情

世情險惡,人情淡薄。雨送黃昏,花謝易落。曾幾何時,昨非今是。雨後黃昏,博客行樂。
個人資料
正文

樂感

(2009-02-26 13:11:09) 下一個
喜愛音樂,從小就喜歡,愛上了幾十年。

很小時的喜愛音樂,表現出來的僅僅是愛唱。有機會就唱,無聊時就唱。曾記得因病住醫院裏時,一個人能夠從早唱到晚,以致護士多次來打招呼,“午睡時不能唱”等等!

後來愛上樂器。愛到了怎樣的程度?家貧無力支持,自個暑假裏打工掙得幾文,首先買了有生以來的第一把二胡。文革中又迷上了小提琴。在“念念不忘鬥爭”的年代,因此一“戀”之差,沒有緊跟紅太陽鬧革命,趟渾水,文攻武鬥。反成了器樂演奏的業餘高手,此為人生一大幸事,由此可見音樂的妙處。作為一個(從未被人指點過的)能唱會拉的草寇 ,此時談樂感,也應該算是肺腑之言。

所謂樂感,專業的角度看,是指對音高,節奏,調式,調性,和弦,曲式,旋律的感受或反應的靈敏度。哇,這樣的說法叫人有點累。還是聽業餘的說法順耳一點:

所謂樂感即人們對音樂的感受能力。樂感會因人而異。有的人非常敏感,有的人根本無樂感可言。即使對於有樂感的人,也還有天賦才能和後天努力的說法。

竊以為世上有樂感的人居多 ,但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差異頗大。大多數人的樂感是被“埋沒”了。所以樂感是需要“發掘和培養”的。人生活的環境對樂感有很大的影響。莫紮特之所以成為神童,除了天賦外,後天受到的影響和培養太重要。(他爸是搞音樂的。) 倘若他生長在窮鄉僻壤,或“上山下鄉,插隊落戶”,世間能有"神童"莫紮特嗎? 恐怕如同鄉下娃,鋼琴是啥樣都沒見過。

本人同意這樣的看法:兒童早期音樂教育的關鍵“不是技巧”,而是樂感(主要是節奏感和音高)的“發掘”和對音樂的興趣。人大腦發育最旺盛的階段從出生後即開始,到10歲左右結束。語言能力和音樂能力都是在這段時間裏形成的。因此在這段時間裏對兒童進行自然的,有目的音樂培養和教育,或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如今望子成龍,盼女作鳳的時代裏,眼看眾多為人父母在“逼”小小年紀的兒女學樂器。本人想多說幾句有關樂感的話:

癡心父母古來多!為了兒女們的看不見,又摸不著的樂感。誰都不肯低頭認輸,放棄“人生起跑線”的竟爭。於是人人都在努力發掘和培養兒女們的樂感。

若自己有能力的,則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努力先營造和繁殖家庭裏的“藝術細菌”(趙本山語)。自個先多聽,多唱,多彈,多拉,甚至多跳,越多越好!

若自己能力差點的,就請師傅。(雖此法費時且花銀子頗多。)

若自己有能力,又請師傅,那就能很快見效。

話說到此,想提醒癡心父母,要盡早看清自己的小孩是否“音盲”,有多少天賦才能?不要一廂情願,把大家“捆”在這根樹了。俗話說: 一頭驢拉去北京,回來還是驢。若隻是平常心,“發掘”和陪養小孩樂感,對他(她)是能夠終身受益的。

小女4歲,從幼兒園回來,唱"ABC"和(法語的)"啊,加拿大"。本人聚精會神,耳朵立老高,圖的是啥?就是想知道她是否音盲,樂感如何。(憑幾十年的樂感,這點鑒別能力還是有的。)哈裏努亞!她的音高(音準),節奏和旋律尚可,不是“音盲”!

於是本人也作最大努力“多聽,多唱,多彈,多拉......”。小女的樂感現在怎樣? 當然還得花大力氣培養。但得在她10歲後吧,要她自己有興趣,自己肯努力吧。(現在“逼”她,既累又痛苦。)不曾奢望她成為音樂家,隻是希望她樂感好,至少能夠自得其樂和自娛其人。

人生的路很漫長,不如意的時候居多,痛苦的經曆不少。音樂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格和情感,甚至改變心態。今天高科技發達的網絡裏,對有音樂欣賞能力的人來說,在麵對困難挫折,心情沮喪,孤立無援時,能夠多一條慰籍之路。聽聽音樂,尤其是能夠在視頻上,得到賞心悅目的快樂。

至於樂感好的小夥和姑娘,總是那麽引人注目。小夥不差女人緣,姑娘擁有傲人的回頭率,樂感的好處還用再嘮叨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