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情 :2018

---------------虛心使人進步---------------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原來是他搞亂了!

(2009-03-07 23:09:03) 下一個
大蕭條以後,美國華爾街絕望了,一直到1952年一個年青人的一篇論文Portfolio Selection為華爾街帶來希望,多年後他為此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其實就是風險和回報(risk/reward)分析。華爾街用了幾十年,騙了不少長期投資者。時光到了2000年,internet股發燒,基金管理者看著組合投資,債券不過癮。這時在Chase工作的李祥林(David X Li,南開大學經濟學碩士、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統計學博士)發表了一個11頁的論文On Default Correlation: A Copula Function Approach,並提出time-until-default,還有公式計算出來定價,回報以及風險策略,這大大地刺激了信貸衍生債券市場的高速發展。當時CBO/CLO流行(collateralized Bond Obligation/collateralized Loan Obligation),CBO/CLO的缺點是投資者買債券,獲得固定利息卻要承擔發行者破產等風險。把各種的CBO搞到一起就是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了,它的回報比債券高2個百分點。CDS(Credit Default Swaps)這個衍生金融工具借著李博士的算式蓬勃發展起來。李博士的算式等於為結構化的信貸衍生產品的估價和風險控製提供定量化的有效工具,CDS發行及成交大增。於是那些在華爾街工作的IVY畢業生,又別出心裁把不同種類的CDS匯集成CDO,他們首先以A級(評級單位MOODY)債券CDO形式賣給散戶,即把風險賣給小投資者。CDO持有者因為可以獲得比債券高的利息,認為是不錯的投資。後來也不管它什麽A級B級了,搞個CDO就賣,反正有李博士的算式。但是當CDS的回報下降,投資者就全軍覆沒了。如賣方A沒有任何CDO(BOND或MORTGAGE等),就要以一定的價格把一種叫ME的CDO賣給買方B,並要B定期交premiums以求得到保護。同時A還可將同樣的ME賣給其它買方C。CDS看上去象個保險,但是它的假設前提是:沒事發生。如果ME有default發生了,ME就不值原來的價格了,A要賠買方B,同時A又想從下遊的其它買方弄回這些錢,但是其它後來買方的合同法律上不能等同第一個買方,其它後來買方賴帳,賣方A眼看CDO價值縮水,沒辦法了。保險公司在保險賣方A,但是當A也沒錢時,保險公司也就拿不到錢了。如果保險公司,象AIG再充當賣方,虧損可想而知。李祥林的公式成為令華爾街步入絕境的禍首,2008年群起而攻之,李博士的論文缺陷是假設:問題出現的機率小,並且算式以市場價來計算,而不是以曆史的數據來計算。這樣問題發生時,市場價格可能變為幾乎零了。2008年李祥林無奈做了海歸,當上了中國國際金融的風險管理部門主管,繼續吃香喝辣。一個搞量化和風險研究的人,搞個這東西出來,能控製什麽風險?其實不能怨李祥林,要怨應該怨在華爾街工作的野心家。他們借題發揮,把錢全撈到自己的腰包.

論文: http://www.defaultrisk.com/pp_corr_05.ht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