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老照片 | 60年代的香港

(2024-02-13 08:11:58) 下一個

著裝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製衣業發達,加上西方文化和電影明星的影響,西式服裝廣泛流行,取代了長衫和唐裝衫褲,成為新興時裝。

年輕女士愛穿迷你裙,用上大量噴發膠,把頭發燙得高企,俗稱「堆雲裝」;男士則好「夏威夷恤」,頭上用發乳梳成熨貼的「油脂裝」。隨著時髦的發型不斷創新,假發大行其道,此行業至七十年代後期才告息微。

夏威夷恤

夏威夷裝和堆雲裝

七十年代,女士流行穿著俗稱「熱褲」的短褲,腳踏鬆糕鞋或靴;男士則流行穿著腰部狹窄貼身、褲管寬闊的「喇叭褲」。

熱褲

喇叭褲

運動服隨著李小龍《死亡遊戲》一片而流行,至七十年代末香港廠商替不少國際品牌生產牛仔褲,年輕人對牛仔褲趨之若鶩。

而隨著大型日資百貨公司成立,以及大批日本模特兒來港作時裝表演,日本時裝亦有捧場客。這種百花齊放的時裝潮流,下啟八十年代的裝扮時尚。

飲食

香港以美食天堂聞名海外,在六十年代以前已有茶樓、餐廳、大牌檔等大小不同的食肆,亦有士多和辦館發售糖果雜糧。

大排檔

士多

隨著六、七十年代香港工商業發達,大批男女出外工作,為解決午餐問題,白飯菜肴連食具全套派送的「包夥食」大行其道,輕便的「飯盒」亦應運而生,中環的蘭香餐室首創用膠盒裝飯菜作外賣。

快餐文化逐漸形成,中環的餐廳率先發售美式熱狗和漢堡包,香港首家快餐店──大家樂在六十年代開業,而首家麥當勞亦於1975年在銅鑼灣百德新街開幕,隨後快餐店如雨後春筍,遍布香港的大街小巷。

在七十年代初期,香港已有自選商場麵世,座落於中環商業區,以配合繁忙急速的生活節奏。同時「雪櫃」日漸普及,冰凍汽水、冰條和「雪糕」就成為炎夏的消暑妙品。

至於六十年代馳名國際的飲食場所,不得不提香港仔的特色海鮮舫,以及因《蘇絲黃的世界》一片而走紅的灣仔酒吧。

香港仔海鮮舫

香港仔海鮮舫

灣仔酒吧

灣仔酒吧招牌

時髦男女則以出入著名酒店的酒廊和咖啡室視為有品味的消費,與沿街購買飛機欖、當當糖、麥芽糖、糖蔥餅,以至各種街頭熟食的普羅大眾,各有所好。

居住

二次大戰後,大批內地的移民湧入香港,在山坡或市郊搭建寮屋居住,衛生環境惡劣。至1953年石硤尾大火,政府開始大規模興建徙置區,在樓高七層的第一型徙置大廈裏,住戶需要共享洗盥場所,更被迫占用行人信道燒火煮飯,居民家中隻有「金山杠」(鋅鐵箱)、五桶櫃、「碌架床」(雙層鐵床)、火水爐、蚊帳和痰盂等簡單家具。

寮屋區

廈的天台更被用作小學校舍,供慈善團體興辦學校。1965年樓高十六層的第四型徙置大廈落成啟用,住戶可享有獨立的廚房和洗手間,居住環境得到改善,這時全港徙置大廈共有一百萬名住戶。

黃大仙天台小學

六十年代經常出現製水,大批市民需要提水桶到街喉輪候政府的供水,這亦成為香港人難以忘懷的集體回憶。

輪候食水

至七十年代,政府推出十年建屋計劃,帶動了沙田和屯門等新市鎮的發展。徙置區於1973年改名為公共屋村,「居者有其屋」計劃亦於1976年推出,資助及鼓勵公屋居民自置物業。

隨著中產階層的人口增長,設施齊全的大型私人屋苑相繼麵世,其中包括美孚新村和太古城。在廣廈千萬間拔地而起的同時,有不少港人仍住在寮屋區內,甚或在唐樓天台搭建木屋作棲身之所,不過香港整體的居住情況已較五十年代大大改善。

美孚新村

太古城

交通

六、七十年代間,本港的交通工具轉趨機械化,人力擔抬的轎在戰後已幾近絕跡。隨著政府在1968年停止發牌,人力車漸被淘汰。

至於電影裏常見的香港帆船,亦陸續被機動漁船取代。此時,巴士和電車仍是主要的陸上交通,車廂內可以找到售票員的蹤影,而新式公共交通工具和行車隧道亦相繼出現。

巴士售票員

雙層巴士

1967年香港首條行車隧道──塞拉利昂隧道通車;1969年小巴由原來行走新界的「白牌車」,轉為合法經營;1979年九廣鐵路直通車恢複行駛,直至1982年更由柴油推動改為電氣化。海底隧道和地下鐵路(今香港鐵路)分別在1972年和1979年通車,俗稱「嘩啦嘩啦」的電船遂成為絕響,渡海小輪的重要性亦大減。

紅磡海底隧道

地下鐵路尖沙咀車站

在交通繁忙的鬧市中,人車爭路是常見現象,所以繁忙的路中心時有交通警察站崗;政府亦在六、七十年代重點宣傳交通安全,提醒市民正確過馬路和小心駕駛,學校的交通安全隊亦是這個時代的標誌。

交通指揮亭

推廣交通安全的卡通人物---斑馬佬

娛樂

在六十年代以前,香港市民的消閑娛樂方式深受內地影響,在移居本地的上海資本家帶動下,普通話電影及時代曲曾經風行一時。舊式消閑活動如街頭表演、漫畫書攤檔、馬票或字花等博彩活動依然盛行。

至於一年一度的維港渡海泳和工展會趁墟,更是城中盛事。分別於1949和1964年落成的荔園和啟德遊樂場,成為年輕人假日消閑的好去處。

六、七十年代收看免費的電視和電台節目成為了市民的主要娛樂。1957年原子粒收音機麵世,同年商業電台啟播,帶動了香港的廣播業發展,不少人為了收聽電台的廣播劇或流行音樂,流連於涼茶鋪中,聽眾大多來自工廠區的勞動階層。

至於電視廣播方麵,自1967年無線電視啟播,以及1971年由黑白轉為彩色廣播後,長篇電視劇便成為香港人茶餘飯後的話題。1975年無線、麗的、佳視、港台和商台鼎立,廣播道被冠以「五台山」之名。

無線電視啟播儀式

麗的電視綜合表演

電視文化塑造了不少經典角色,亦帶動了粵語流行曲的熱潮。與此同時,普通話電影亦由粵語電影所取代,特別以李小龍的功夫片和許冠文的喜劇片最為賣座。自1967年起,更有院商推出午夜場,以「神秘電影」招徠觀眾。

許冠傑

荷裏活戲院

1962年香港大會堂落成啟用,表示香港政府在公共圖書館、博物館與演藝場地方麵作出更大的承擔,日後在大會堂舉行的各種活動和展覽,為香港市民的文化生活增添色彩。

香港大會堂公共圖書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