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發現李莊:一個地圖上找不到的地方,一段被湮沒的曆史

(2023-09-04 10:38:06) 下一個

▲1940年代,長江邊上的李莊 | 《發現李莊》插圖

李莊坐落長江源,悠悠曆史朔秦漢。

山頂曾經開僰道,山腹奇險置懸棺。

——周懋庸《李莊歌》

▌一個地圖上找不到的地方,一段被湮沒的曆史

文史學者袁庭棟說,了解抗日戰爭就要了解兩個“莊”,即軍事上的台兒莊,文化上的李莊。
台兒莊,有台兒莊大捷,戳破“日軍不可戰勝”神話,使日軍首次在進攻戰役中敗退,一舉改變中國抗戰國內外形勢。
李莊,按傅斯年的說法,曾是一個地圖上找不到的地方,許多人不知道它,因為它是一個連縣都算不上的偏僻小鎮。
然而,在民族危亡之際,李莊卻成為文化人心目中與成都、重慶、昆明並列的“戰時文化中心”之一, 而且是戰時深具國際影響的人文中心。抗戰時期,無論國內、海外,信件和電報隻要寫上“中國李莊”,即可使命必達。
那時的李莊,本地人不過三千,鼎盛時卻增至一萬二千人,雲集了一大批享譽海內外的各領域精英,他們是——

文史領袖傅斯年、中國社會學奠基人陶孟和、“中國現代考古學之父”李濟、“中國建築科學之父”梁思成……以及林徽因童第周董作賓……還有到此造訪的外國學者費正清李約瑟等等。

1937年,“盧溝橋事件”爆發,國民政府被追遷都重慶。首都南京和北平、上海等地一批學術教育機構一再播遷,棲息長沙、昆明等地。最後竟在一個“地圖上我不到的地方”(傅斯年語)——四川南溪縣李莊落箱。

長江邊上的古鎮李莊,以山水的柔情與靜默,接納並嗬護民族的“衣冠”,鎮上“九宮十八廟”駐紮同濟大學,鄉下祠堂農舍,分布著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社會科學研究所和體質人類學研究所籌備處、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中國營造學社等單位。

這批學者,或乘一架滑竿,或換一把油傘,行色匆匆,出沒鄉間泥濘。內中有中國社會學奠基人陶孟和,“中國現代考古學之父”李濟博士,“中國非漢語語言學之父”李方桂博士,“中國民族學開創者”淩純聲博士,“中國體質人類學莫基人”吳定良博士,“中國建築科學之父”梁思成,以及享譽海內外的大學者傅斯年、董作賓、梁思永、巫寶三、梁方仲等。

這批先生在後輩學人許倬雲眼中,是“希臘精神與儒家修養結合的君子人”。他們大多生於晚清,係出名門,有深厚傳統文化底蘊,病瘰在抱,憂國憂民,目睹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有海外留學的經曆,有學術救國的情懷,其立足點是貫通中西,研究方向是“中國問題”。他們不蹚政治渾水,不依附權勢,捍衛學術自由,保持人格獨立。

▲李莊上壩月亮田,工作中的梁思成

那時,小鎮李莊與南溪縣、宜賓(專區)、陪都重慶,甚至世界,意外而緊密地聯係在一起,如同有了共同的根須,共同的葉脈,共同的呼吸。海外郵件,寫上“四川李莊某某信箱”便能準確寄達;同盟國一些科研機構,常收到寄自“李莊”的交換刊物書籍。

印度學者狄克錫,曾在板栗坳史語所度過一段難忘的訪學時光。外國教授史圖博、魏特、鮑克蘭、史梯瓦特、陳一荻等,跟隨同濟大學遷徙李莊,風雨同舟。波蘭籍猶太人魏特教授成了葬在李莊天井山的孤魂。

烽火連天歲月,中國一代學人,終於在李莊,尋得一張“寧靜的書桌”。他們把家仇國恨,化為潛心問學……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和知識火種得以保存。
然而,1946年,隨著最後一批抗戰文化人遠去的背影,李莊突然空寂了。而到了1949年,他們中的大部分,有的去了台灣,有的去了國外,也有不少人留在了大陸。
作為抗戰人文遺存的李莊,也在之後幾十年,淹沒在曆史塵埃中。
直到2004年,一本叫“發現李莊”的書,再現了李莊那一段不尋常的曆史。因為《發現李莊》,越來越多相關人士,帶著珍貴信息、資料向作者岱峻走來。比如梁思成之子梁從誡、李濟之子李光謨、陳寅恪長女陳流求……
同時,學者餘英時、許倬雲、王汎森……亦參與其中。而作者岱峻自二十年前發現李莊後,每年調研李莊,走訪海峽兩岸,采訪先生們的後人及當地人,“再也沒有走出李莊”。

今年,岱峻在原書的基礎上擴充、修訂、改寫,終於重新完成了三卷本的《發現李莊》:《一個地圖上找不到的地方》《一張中國大書桌》《一本戰時風雅箋》。

▲李莊史語所舊址

 

在這套書的前言中,作者岱峻寫道:
1937年,“盧溝橋事件”爆發,國民政府被迫遷往重慶。首都南京和北平、上海等地一批學術教育機構一再播遷,棲息長沙、昆明等地。最後竟在一個“地圖上找不到的地方”——四川南溪縣李莊落箱(今四川宜賓市翠屏區境內)。
長江邊上的古鎮李莊,以山水的柔情與靜默,接納並嗬護民族的“衣冠”。鎮上“九宮十八廟”駐紮同濟大學,鄉下祠堂農舍則分布著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社會科學研究所和體質人類學研究所籌備處、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中國營造學社等機構。
這批學者,或乘一架滑竿,或換一把油傘,行色匆匆,出沒鄉間泥濘。內中有“中國社會學奠基人”陶孟和,“中國現代考古學之父”李濟,“中國非漢語語言學之父”李方桂,“中國民族學開創者”淩純聲,“中國體質人類學奠基人”吳定良,“中國建築科學之父”梁思成,以及享譽海內外的大學者傅斯年、董作賓、梁思永、巫寶三、梁方仲等。

這批先生在後輩學人許倬雲眼中,是“希臘精神與儒家修養結合的君子人”。他們大多生於晚清,係出名門,有深厚傳統文化底蘊,病瘰在抱,憂國憂民,目睹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有海外留學的經曆,有學術救國的情懷,其立足點是貫通中西,研究方向是“中國問題”。

他們不蹚政治渾水,不依附權勢,捍衛學術自由,保持人格獨立。

▲李約瑟在李莊

李約瑟來到李莊,獲取了寫作《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一批重要史料,並從史語所挖走一個叫王鈴的青年,成為日後重要的合作夥伴。外國友人費正清、費慰梅、翟蔭等曾造訪李莊,並與中國學者傅斯年、陶孟和、李濟、梁思成、董作賓、童第周等保持長期聯係。

板栗坳綠蔭叢中的“田邊上”,掩隱著一座戰時中國最好的文科圖書館,藏有十七萬冊中西文圖書。一大批學人追隨至此,含英咀華,依靠圖書資料,寫出高質量論著。

“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辦事處”的柏木牌匾,曾掛在栗峰書院一戶農舍門前,馬學良、周法高、劉念和、逯欽立、任繼愈、王明、楊誌玖、王叔岷等,在那裏苦讀數年,完成研究生學業。後在南洋執教的校讎學大家王叔岷晚年感歎,身為北大研究生,竟一生未邁進北大校門。

偏僻山村,遠離炮火硝煙,但愚、貧、病、匪等魔影,會隨風潛入,伺機作祟。李莊民智不開,一次“下江人吃人”的謠傳,山山水水都回蕩著驚恐;“太太客廳”的林徽因,曾光焰萬丈,語驚四座,而在李莊月亮田,她是吃盡當光、臥床不起的病人;梁思成的兄弟、考古學家梁思永,胃病肺病並發,躺在擔架上被抬著離開那片土地;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主任李濟兩個女兒,兩年間相繼在昆明和李莊病逝;川南匪患不靖,在刺刀的保護下,那些一心向學的謙謙君子終不免戰戰兢兢,蹇澀難行……

▲梁思永一家在李莊

亂世烽煙,板蕩不已。破廟祠堂,庠序如舊。當代學人陳平原認為,戰時教育科研機構內遷,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跡”: 在組織上不是個人行為,而是集體搬遷;精神上不是逃難,而是弦歌不輟;教學不是應急,而是長遠打算,“戰時如平時”,著眼於戰後建設與人才培養。

▲當年以羅南陔(1950年被“鎮壓”)為首的李莊鄉紳紛紛捐出自家私宅甚至祠堂,給同濟大學等教育科研機構無償使用 | 攝於李莊

李莊不再是一個地理意義的小山村,是衣冠南渡、文化抗戰的重要場域;是一大批學人一大批學術成果的匯聚地;今日學界仍在傳承其學脈和精神,仍在吸吮“李莊”的隔代或異代養分。

位於宜賓境內長江南岸的李莊,雖然偏僻,卻也是蜚聲中外的中國抗戰文化重鎮之一。板栗坳綠蔭叢中的“田邊上”,掩隱著一座戰時中國最好的文科圖書館,藏有十七萬冊中西文圖書。

文化不滅,中國不亡,那時的李莊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折射點,民族精神的涵養地”。

從這個意義上說,讀懂李莊也是讀懂中國。

▲千年古鎮李莊

▲歡迎“所座”傅斯年

“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辦事處”的柏木牌匾,曾掛在栗峰書院一戶農舍門前,馬學良、周法高、劉念和、逯欽立、任繼愈、王明、楊誌玖、王叔岷等,在那裏苦讀數年,完成研究生學業。

不到2平方公裏的小小古鎮李莊,在艱苦卓絕的抗戰期間,為中國的學子們安放了一張大大的書桌,讓它在這段曆史的切片中群星閃爍。

▲同濟大學三學院舊址 

地處偏僻山區的李莊,民智未開,一次“下江人吃人”的謠傳,山山水水都回蕩著驚恐;“太太客廳”的林徽因,曾光焰萬丈,語驚四座,而在李莊月亮田,她是吃盡當光、臥床不起的病人……

▲中國營造學社舊址,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 聞道君2018年仲夏攝於李莊

“發現李莊”三部曲,重拾抗戰時期學人顛沛流離又壯懷激烈的歲月,用舊照片、檔案、史料、書信講述同濟大學、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國營造學社、大地測量組等機構的戰時往事,追憶傅斯年、陶孟和、李濟、梁思成等學者大師在民族存亡之際的勇毅與溫情。

▌發現李莊:用20多年的時間驅散曆史的迷霧

《發現李莊》,發現是個動詞,是不止歇的過程。

二十多年前,寫《發現李莊》,不識前路,亦無同道,單人瞎馬。書一麵世,托蔭先賢,在受到學界認同、學人嘉勉的同時,作者也得到粗淺的學術規訓。

北京大學、中央民大、同濟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給我提供過演講平台,幫助我知曉“發現李莊”的學術與學術史意義。原中研院研究員、曆史學家何茲全,梁思永先生遺孀李福曼,梁思成之子梁從誡等,曾接受專訪。

▲李莊“太太客廳”主人林徽因

▲林徽因和梁思成、金嶽霖的故事,這書裏也有

▲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主任李濟的兩個女兒,兩年間相繼在昆明和李莊病逝

▲蔡元培頒給董作賓的服務證

▲林徽因在李莊病榻上寫下了《哭三弟恒》

▲王獻唐吟詩作畫為董作賓慶生

抗戰時期的李莊,不隻是一個普通江邊小鎮。它擁有諸多不同尋常的秘辛往事;它見證了這個民族有過怎樣的人文精神和民族氣節;它告訴後人當年那些先生如何成為長夜中的火種,支撐著文化的中國。
傅斯年之子傅仁軌:我好像被帶回到了以前的時光。
梁思成之子梁從誡:涉及梁林那一章,感覺寫得很好。
李濟之子李光謨:深感下了大功夫,如此大的包涵量,寫得得心應手,令我感佩。
一本書的價值有多大?有時,它足以改變曆史。20多年前,岱峻用一本書讓李莊重回大眾視野;如今,李莊已經成為旅遊熱點,成為國家級曆史文化名鎮。

《發現李莊》出版後,在收獲肯定的同時,也遭致批評。當年同濟大學教務長薛祉鎬,是寧波鄞縣人,工學博士。其子薛恭稼從杭州致信作者:

李莊地處丘陵、坎坷不平,外地遷入安置點極為分散,丁文淵和傅斯年等出行皆坐滑竿。書中傅斯年體恤下情,丁文淵以滑竿代步,純然法西斯。衡人論事,這是雙重標準。再如二十四教授鬥同濟校長丁文淵,寫成共產黨對國民黨的鬥爭,事實上是國民黨內部CC派與政學派內訌,書裏醜化教務長薛祉鎬,說成藍衣社特務。其實,他一生無黨不派,鼎革以後一直是國家質量監督局高級工程師。

任何曆史都是當代史,每一時間段對史料有不同解讀,比如二十四教授鬥丁文淵的故事,背景極為複雜。一小小的李莊,還有中統特務偽裝“化學教授”,一張鄉野大書桌,竟有鷹犬潛伏……

“發現李莊三部曲”,是集二十年時間、無數人辛勞的新的史料、新的發現、新的表述。

▌發現李莊,是一場場肅然悲壯的告別儀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