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九天瑞士遊 (五):瑞士第一奇峰馬特宏

(2018-09-15 14:17:06) 下一個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行進在去馬特宏峰(Matterhorn)的途中。


天氣不算最佳,但所幸沒有雨。


馬特宏!我們來了! 從這個角度似乎山峰看起來很小,但如果你能看到小湖前的三個人影,就是知道比例了。


那天正是是星期六,山上正在舉行長途越野比賽,吸引眾多當地的民眾參加,也許很多參賽者是遠道而來的。


比賽途中的路標。


在瑞士,我們所到之地都會見到無論男女老少都積極健身,或騎車,或滑雪,或登山,因此人人精神飽滿,紅光滿麵。不參加室外運動的,大概都有自閉症。

比賽途中有休息站,供選手們補充能量。


選手中也見到亞洲女孩的身影。




我呢?就看個熱鬧吧。不過還是很受鼓舞滴。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我們接近馬特宏的高度了。


遠處有海拔4634的瑞士第一高峰 - 羅莎峰(Monte Rosa)。


所有瑞士境內的最高山峰都位於南部邊境與意大利和法國接壤的地帶。




驚回首,冰川萬丈。


馬特宏峰海拔4478,雖然在瑞士高山中隻能排到第十位,但由於它造型獨特,四周都是懸崖峭壁,成為登山家們最想征服的對象。一百多年來無數人從各個角度向她攀登。但最終成功登頂的屈指可數,而魂斷天涯的卻不盡其數。據說僅去年2017年一年中就有八位登山者在那裏一去不歸。我身旁的十字架就是悼念那些死去的勇士們的。


滑雪場海拔四千多米,我們感到一陣陣頭重腳輕。當太座把這張的照片發到微信朋友圈後,有朋友一下就發現她穿的是我的冬衣,於是評論:“凍煞老郭!” 嗬嗬。


由於山頂有終年不化的積雪,這裏成為四季滑雪勝地。與我們乘纜車一同下山的兩位意大利小夥子就是坐了七八小時的汽車來這裏滑雪的。他們說意大利找不到這樣滑雪的好地方。


山頂上還有與少女峰上類似的冰宮。隻見工作人員正運進準備做冰雕的大冰塊。


無限風光在險峰。


下山時俯瞰山穀裏的小鎮采爾馬特。


藍屋頂的房子是采爾馬特紀念館,展示當地的文化起源以及登山勇士們前赴後繼攀登馬特宏的曆史。


和其他地方一樣,采爾馬特也有這樣一個小教堂。


但這個教堂有些與眾不同,因為它是常年用來追悼登山死難者的地方。




小教堂後麵的後花園就是登山者的墓地。


這位登山者1976年攀登馬特宏北坡時墜下懸崖,死時年僅二十四歲。


墓碑旁有登山者的遺物:靴子、冰鎬和纜繩。


這位從紐約來的登山者死時隻有十七歲。十七歲的花樣年華啊,但墓碑上刻著他的話:“I chose to climb”。這些人為信念而來,死而無憾。因此他們不僅是勇士,也是烈士。


墓園的地下不見得埋葬了登山者的屍骨,很多人不再沒能找回來,永遠與馬特宏共眠。甚至有些人的姓名都無人知曉。這個墓碑就是紀念某個無名者的。


這座墓碑紀念幾個一起犧牲的不及三十歲的年輕人,包括一位無名氏。


這位護士模樣的女登山家殉難時隻有三十歲。


這位馬特宏北坡遇難時二十七歲。墓碑上有他的詩句:
Let me go climb these virgin snows,
Leave the dark stain of man behind.
Let me adventure and heaven knows,
Grateful shall be my quiet mind.


願這些勇士們安息,墓地前的鮮花永遠盛開。




實在喜歡采爾馬特這座小鎮,讓我們流連忘返,久久不肯離去,在傍晚離開前又在街頭拍了一些照片。








曲徑通幽處。






采爾馬特全城禁止燃油汽車通行,成為步行者的天堂。






再見!采爾馬特!


我們離開采爾馬特去日內瓦,全程四個半小時。這一段車站很多,上下車的乘客也比較頻繁,可見是來到日內瓦一帶熱鬧的地方了。我們感到已經進入瑞士的法語區,乘客的談話和列車上的廣播都從德語換成了法語。我們發覺說德語的瑞士人的英語普遍比說法語的好。在德語區我們極少遇到語言交流的問題,而到了日內瓦則有時會遇到點麻煩。

這一段途中有很長時間都能看到日內瓦湖的美景。下期再做介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漫步英倫' 的評論 : 問好!
漫步英倫 回複 悄悄話 我是一直看您文章的。
您詳細具體的介紹采爾馬特小鎮,照片拍的多好看,仿佛把我帶進境地。謝謝您
漫步英倫 回複 悄悄話 這些片拍的真好。“到日內瓦有時會遇到點麻煩 ”到不熟悉的地方遇到麻煩事可要有耐心解決呀,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影響遊玩中的心情啊。祝願您們旅途平安順利!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