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沒有合適的文章分類可以選擇,姑且就劃到私人日記吧。這是一個童年回憶,絕大部分是真實的。早就寫的,最初在清韻書院的論壇發出,因為前幾天在網上遇見一發小,聊及童年往事。故此發在這裏。
於我來說真正刻骨銘心的經曆是不會和眾人分享的。童年不打緊的零碎可以放在這裏。估計內容所提及當事人不會看見此貼,如果看見也就看見了))
鞋說最先映入眼簾的是拴紅布纓子的草鞋。是小時候老爸從南方買回來的。老爸是今天的稱呼,那個時候不興這麽說。即使興也不能叫。因為他才二十多歲,氣足。平時沉默寡言,一旦我搖搖晃晃地接近他那油畫箱和平展的蘇聯畫冊(那股類似臭腳丫的特殊油墨味道使得我許多年都固執的認為蘇聯人喜歡體育,一年到底不離開球鞋)就可能聽到一聲晴天霹靂:滾!於是我帶著大號的口水圍巾就倉惶逃竄了。雖然在畫冊和我之間,老爸一貫偏袒那臭畫冊。但是離開畫冊我還是挺有地位的。這不是,從四川回來就買了兩樣禮物(但願老爸不上網。他沒有功夫)))四隻草鞋-我有2隻。媽媽有兩隻。雖然我的小一些,但是絕對不是歧視。喜歡的不行,跟電影裏麵紅軍的一樣呢。。其實小孩子都喜歡國軍,不是政治立場。而是國軍牛氣,美式裝備呢。不過肯定不能指望老爸帶皮靴了))就是紅軍吧,好歹最後勝利是紅軍的))興高采烈穿進去,肉腳花襪子加上茅草鞋,活生生的兩隻小野豬崽。急忙跑出去顯示一圈。一會又呲牙咧嘴的回來了,,紮腳。。於是那虎虎有生氣的紅軍傳統就成為壁鞋了。花花綠綠的鞋大多是女孩子的,不過也有男孩穿。前麵的排房裏有一家姓楊。戶主少一條胳膊。按照今天是有損人權的習慣大家叫他楊拽(ZHUIA)子。中年喪妻,拉扯著幾個孩子。最小的叫小六子,不過倒是沒有見過他家有那麽多人丁。那年頭生養孩子就如同在荒地裏麵灑把種子,並不大在意。成不成人要看命。他媽去世的時候,小六子剛剛半懂人事。和半成人哥哥姐姐不同。可以說是和老楊比著苦,他是幼年喪母,又趕上60年代初的全民減肥期。不過也有因禍得福的,就是老楊了。城裏糧食緊張配給。政府決定清查無戶口的閑散農村人口,沒有瓜絡的就立馬兒趕回去。可誰意願在這個時候走呢?皇城裏麵都沒有保證,離開毛主席的眼皮子下麵還有個活嗎?於是,八仙過海各顯其能。一個南方的中年婦女就續在楊家名正言順的留下來了。到底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那小婆娘膚色就是漂亮得很,人也拾到的利索。頭發油光亮,一絲不苟。走路的時候腰板挺直,屁股翹翹著一陣風,說話又高又快沒有間歇,好像一個心急的人在收音機裏麵不耐煩的尋找節目。印象裏麵好像從來沒有聽懂過她的話。本地的婦女往往是用眼角觀察她,明察秋毫地監視後娘動向。小六子腳上的鞋就是一大看點。長的,短的。黑的,花的。露腳趾的,接後跟的,雙斷掌的,五接頭的。總之。從來沒有看見過他腳上有過兩隻一模一樣的鞋。但是也有一樣是肯定的:來源。都是那個南方婆娘從街口袋垃圾箱裏麵扒出來,洗了又補的。那時候東西金貴,垃圾箱裏麵也是清苦的很。連蒼蠅都沒有幾隻。能夠下狠心丟棄的東西都是在主人眼裏沒有任何利用可能了。可是換一個人就居然可以變腐朽為神奇。如果今天那些千奇百怪的整合鞋再現,一定可以代表國家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了。盡管眾人指指點點,老楊家還是照樣生活。盡管小六子也不喜歡他的後娘,但是他依然興致高昂的接受孩子們喝彩。因為他有一副好嗓子。“小六子,來一段?”“唱什麽?”“飛行員之歌?”“行!”眾人你擁我擠地在紅磚洋灰打造的乒乓球台子上麵給歌唱家騰出一塊放屁股的地方。小六子拍拍萬國旗似的褲子,小心翼翼地雙手一撐。上了台子。煞有介事地四下掃望,象征性的做一個整衣領的動作,清清嗓子。眯著眼睛,歪著掛滿汗汙和蟲子癬的臉開唱了:“水兵愛海洋,騎兵愛草原,要問我航空兵愛什麽,我愛祖國的藍天。”細脖子上麵的青筋一動一動的,花鞋裏麵的腳趾頭情不自禁得和著主人的節奏打著拍子。夕陽在柳捎上麵抹上一縷金黃,遠處傳來的抖空竹聲恰似飛機的引擎。後來小六子的哥哥老四去了北京新華印刷廠當工人。頭一個月的薪水就給他弟弟買了一雙新鞋。那可是正正經經的高腰回力球鞋。樂的小六子脫了穿,穿了脫。整整一天沒有消停。後來出去還是心疼鞋,走到家門口才穿上給哥哥看。脖子上麵還留著鞋帶勒的印跡呢。除了小六子的花鞋。另外一雙名鞋就是老六的靴子了。這個老六比小六大四,五歲。是整個工區最前麵的一家。在我們那個時候。就是一輩人的感覺了。大老級別了。老六個子不大。但是交往很廣。連清華的校足球隊隊服都穿回過家一次呢。當然人家不在乎這個。他的鎮山寶是一雙高腰黑皮靴,非常國軍。據說是抗美援越前線繳獲的,不過老六一次得意得說這鞋花了多少大洋呢。想不明白打仗繳獲什麽東西也要交錢買?老六說這是解放軍的八大紀律三項注意。老六有不少絕著,例如怎麽保持他的皮靴天天光亮的的照人。據說還是國外的方子:蘇聯電影裏麵那個天天唱柳柳褡莎的小子的操作程序。為了保證質量,特意看了三次影片。和小六子的新鞋不同。老六的靴子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腳上。所以三伏天板脊,褲衩,大皮靴就是老六的風格了。這皮靴不僅僅看著威風,使老六身材高大不少-記得老六一次不慎走光,腳底帶出一打厚紙片呢。另外,鞋也具有實戰作用。大孩子們喜歡在沙坑裏麵摔跤。瘦小的老六如果穿靴子上陣的話,就意味著橫掃千軍如卷席了。對於老六的崇拜是這麽結束的。一日,孩子們去看清華大學對鋼鐵學院的足球比賽,守門員因事不能來。久混其間的老六自告奮勇替補。博得大家一陣掌聲。結果凡是對方射門沒有不進的,包括一個本來偏離方向的爛球也讓他一個撲救用屁股給坐進去了。鬧得全場都認為老六是鋼院的奸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