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毒奶粉事件的受害者和他們的權利 (原創)

(2008-09-23 18:28:24) 下一個
毒奶粉事件的受害者和他們的權利


毒奶粉事件中,政府免費提供醫療就感動得一不分公民流淚.政府到底是局外人還是做善事的大好人? 很多在國內的人,尤其是相對比較貧窮的人群根本意識不到問題的嚴重性,自己的權利.以下來分析一下實踐的本質是什麽.

原告和被告-受害和害人

問題奶粉產生了,從原料的生產,原料的收購,原料的檢測,到產品生產,銷售,市場,廣告以至於心理,社會,行業,中國產品的信譽,中國人的信譽方麵來看,事件中,到底誰是害人者,誰又是受害者呢.案件中,誰應該是被告,誰應該是原告呢.讓我們看看下麵的事實

害人者-被告

1.奶農,涉嫌欺詐和造假 - 奶農在向奶站銷售鮮奶時,有沒有向奶中加水?
2.奶站,涉嫌嚴重欺詐和造假,並違反食品法 - 奶站在向公司量銷收購的液體奶時,向奶中添加更多的水,為了通過監測進而加入蛋白質三聚氰胺
3.公司,涉嫌不作為,甚至同夥犯罪-公司在收購液體奶時,檢測機構監測不出非法添加的三聚氰胺,或是有意識的不去檢查三聚氰胺.
4.政府質量部門,涉嫌製定和使用不正確檢測方法,甚至免檢.導致毒品流入市場並造成嚴重後果.
5.政府,涉嫌對企業,質量部門監管不力.並對社會風氣和人文環境建設的不作為.

受害人-原告

1.受害孩子和父母 - 直接受到身體,心理和精神傷害.
2.全體中國公民個體- 沒有安全的奶製品使用,個人精神心理受到極大傷害.
3.全體中國公民集體-事件直接造成中國公民的名譽受到影響,集體精神心理受到極大傷害.
4.全體海外華人-事件直接造成中國血統和外貌同宗的全體海外華人的名譽受到影響,集體精神心理受到極大傷害.
5.全體合法中國奶製品公司-事件直接造成中國合法中國奶製品公司的經濟和名譽受損.
6.全體中國合法公司和商人-事件直接造成中國公司和商人經濟和名譽受損.中國商品的信譽受到極大損害.
7.全球使用了中國上遊奶製品的公司-事件直接造成這些公司的經濟和名譽受損.
8.全球所有的食品公司-實踐造成人們擔心食品安全而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9.其它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