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正文

關於道法自然

(2008-09-09 14:11:12) 下一個

我覺得道法自然是很正確的,這也是我時時提醒自己的。但是道法自然僅僅是字,在不同人的眼裏,其含義可以有天壤之別。

一種是道法無知,有的人把餛飩的無知世界當成一種自然,不加思考,隨便的讓自己的孩子追隨這種說不清楚的餛飩世界。結果可能不是道法自然,更多的是道法社會。社會由人組成,人的各種欲望,權力交互施展,再加上通信交通的飛速發展,這道法社會,就成了道法貪婪。本來一個好端端的道法自然,結果很有可能把孩子變成了一個廢人。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華人孩子,吸毒的,逃課的,打架的,夜不歸宿的。這不是故事,而是活生生的事實。隨意的跟從感官的指引,並不是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建立在致知上的思想世界。要不然,道德經不會受到全世界人的尊崇,因為我們天天“道法”我們自己的肉體,這不用教育,這是本能。但是這種致知,則是人不斷探索的結果。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必須摸清楚孩子此時此刻的秉性,心理特征和情緒波動規律,然後在決定采取何種引導方式。讓他們在其現實的層次上,展開下一步提升的過程。我見到很多母親,往往隻根據自己的情緒,隨意的強製孩子聽從她們的指揮,這就不是道法自然。

行不言之教,是教育孩子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但是行不言之教,不是什麽都不教。恰恰相反,不言之教是建立在非常高的思想層次上的教育。也就是說,父母首先有自己意識的覺醒,主動地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孩子。當孩子看到了父母的行為,在潛移默化之中,將其內化為自己行為的模式。這是非常高層次的教育,是一種非常難以推廣普及的方式。因為如果一個人不經過一定的內心修煉,很難做到在自己的意識中,建立一個不斷清醒的上層意識。結果就變成,不言之教,退化為某種稀裏糊塗的“命運”教育。我們隻能聽從說不清道不明的命運了。

當代社會不同遙遠的古代,沒有自然了,隻有人為的社會。我們或者跟著這個社會稀裏糊塗的流蕩,或者提升自己的意識,跳出這被人操縱的,各種各樣的意識漩渦。就像現在的美國選舉,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選擇,但沒有看到“我”的意願,早已經被政黨們綁架了。“我”已經喪失了選擇的能力,隻有被何種人操縱的選擇。

關於學問,我同意您的說法,我好像是用一種作學問的方式,來探討教育的模式,這似乎不太符合大部分人的胃口。但是我覺得來到這裏的,都是大學以上層次的人(我也僅僅是大學本科),很多人都是關注教育的高人。所以我采取了“學”“問”的方式,誠意的學習和不斷的追問。還有什麽比自己的孩子更重要的呢?如果我們的孩子有任何健康閃失,我們的心會如此的疼痛。如果我們的孩子有任何思想的衰弱和疾病,我們同樣感到傷心。所以做父母者,不怕嚴肅的學問,隻怕不嚴肅的忽略。

關於本性,我個人覺得本性是一種容器,往這種容器中裝入什麽樣的物質,那在於父母的意識和環境的影響。所以我倡導父母主動的關注孩子的本性,有意識的去發現其狀,然後用“不言之教”去引導,用有言之教去灌輸具體的內容。這樣看來,孩子的天地是建立在父母的思想層次上的,我們的狹小必然帶來孩子的狹小,我們的廣闊必然會擴展孩子的生存空間。

我同意您的看法,具體教育的言語和方式不是學問式的。我不同意的是,為父母者,在實踐教育前,我們必須通過學問的方式,來提升自己。然後用“道法自然”的方式來培養孩子,而不是道法社會,或者道法貪婪。

(根據鐵麵人網友回帖,補充如下感想。道法自然,更多的是那些探索的人們認識了道之後,所采取的修身方式,而不是平常百姓所關心的方式。雖然孩子們不能理解“不以知為知”那個層麵的自然,但是它卻給父母們提出了一個任務,那就是讓孩子意識到(高中以後的孩子?)某種永遠在前方的存在。直接灌輸孩子很抽象的概念,孩子不僅不會接受,還會升起反感之心。在形而下的層麵上,在具體引導孩子的步驟上,應該遵循一種循序漸進的路線,雖然這需要極大的耐心。還有就是絕對的本性是不可知的,但是相對的本性,物理層麵上的本性,還是有知道的可能。人類就是這樣,不斷的突破著知的界線。形而下的未知,在形而上的層麵上,得到了徹底的解決(?)雖然這種“解決”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解決了。道法自然,我還有很多東西需要三思,值得深入探索。這是個很有價值的線索。

 

鐵麵人網友的感想:

 

南師也認為當今社會與以往有特別之處。可我還不能接受這點。無遠不返,無往不複,不過是在往複之間而已。要真根上變了,那就不是同一個世界了。

人的本性是不可知的。以孔子之材,對自己的愛徒各個了如指掌,卻都不能確定他們的性,又何談常人的父母。

所以本性不是眼見著培育出來的。

自然,是不以知為知,則明見本真。在儒家而言,為才,不以知為知為節,是育德的手段,本心之德全,則為仁。

這當是道法自然的儒家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