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春的日子

美好的日子就是在午後的陽光裏,倦倦地偎在靠椅裏喝著一杯香濃的咖啡。。。
正文

有感於《天水圍的日與夜》

(2010-02-28 08:02:26) 下一個
昨天看完了許鞍華導演的天水圍的日與夜。很早就在網上看到很多人說這部片子好看,幾個星期前想看一看,看了十分鍾就關掉了。片子像一杯白開水,單調無味。星期五又看到有人評價這部片子好,感人,於是決定再看一看。我把片子打開,想一邊看一邊整理我的文件,但無奈這是一部粵語片,所以隻好一心一意地看字幕。二十分鍾後便覺得有些味道了。
故事發生在香港,講的是單身母親貴姐和兒子安仔暑假裏一天天的生活。整部片子沒有一點高潮,也沒有中心故事。每一次我期望著發生什木事情時,導演都讓我失望的什木也沒有發生。然而我還是期待著看下去,原因之一可能值我覺得它很真實,讓我看到了香港最普通的市民是怎樣生活的;也覺得很親切,感覺這樣的日子,這樣的人際關係自己也曾有過。然而促使我寫這篇文章的原因還是因為看完後,讓我有很多思考。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貴姐對待生活的心態。
她從小為了養家,為了供弟弟們讀書,十四歲就開始做工了。因為沒有讀書,她做的很多工作都是滿艱苦的。弟弟們都拱出來了,她又中年喪夫。片子裏她大概四十多歲吧,還很辛苦的在超市裏做工,供兒子讀書。這些都可以是她悲觀,抱怨的原因。可是我們看到的卻是一個很知足,開心得貴姐。她的這種平和的心態直接影響著唯一和她生活在一起的兒子。她沒有因為自己當年對家庭的犧牲,(或許貴姐根本就沒有覺得那是犧牲),而要弟弟們回報。她的這種心態同樣用在對兒子身上。兒子中考她沒有給任何壓力,她也沒有說過你要好好讀書之類的話。她和安仔都說,考得好就讀,考不好就早點出來做工。說的是那幕坦然,沒有半點牽強和自卑。也許有人認為這種心態不利於孩子的積極上進,但或許這卻是人生可以過得幸福的因素之一呢。當外婆對安仔說,你要聽你媽的話,好好讀書,這樣她就開心了。安仔卻說,她現在就很開心啊。是啊,在貴姐看來,有房子住,有工作,又聽話懂事的兒子,(外加很帥啊),還用什木道理不開心呢。
貴姐是善良的,為了不相幹的婆婆,(她的同事,鄰居),她可以用自己的休息時間陪婆婆去很遠的沙田。當婆婆以前的女婿拒絕了禮物,又匆匆離開的時候,她安慰傷心的婆婆,收下她的禮物,說,以後你缺錢,我幫你搞定。片子的結尾,貴姐,安仔和婆婆像一家人一樣一起過中秋節。善良,樂於助人的媽媽會潛移幕化的影響兒子,這也許就是安仔聽話懂事的原因吧。
片子另外一個讓我感動的地方是安仔的舅舅對他說,考不上,舅舅送你去國外讀大學,學費我和你小舅舅會幫你搞定。是啊,弟弟們沒有忘記姐姐當年得好,雖然姐姐沒有任何要求,但關鍵時刻,弟弟們會出手,因為他們知道安仔一定是姐姐最最寶貝的。還用病榻上的外婆,回憶女兒當年的苦,對女兒的愛和牽掛溢於言表。這些親情也是貴姐生活中的財富。當一個人知道自己有困難時會有親人在一邊幫助,這個人的心裏一定是溫暖幸福的。怨天尤人,急功近利,斤斤計較,這些詞好像在貴姐的生活中都不存在。導演就是用平和的方式講述了平和人的普通生活。沒有激烈,沒有煽情,就連我這個淚腺很發達的人,也沒有一絲想哭的衝動。也許這就是導演追求的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