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春的日子

美好的日子就是在午後的陽光裏,倦倦地偎在靠椅裏喝著一杯香濃的咖啡。。。
正文

小時候過年

(2010-02-20 12:12:41) 下一個
自從1997年就沒有在家過年了。以前最隆重的節日現在真是以最簡單的形式度過。前幾年也不覺得如何,直到現在年齡大了,又有了孩子,突然懷念起小時候過年了。懷念那種期待,那種最簡單的快樂。我是在北方長大的,過年的氣氛從小年兒就開始了。過小年兒我們要吃灶糖。這種糖好像很粘牙,我不太喜歡吃。也有人家小年兒就放鞭炮,在冷冷的冬天的晚上,聽著零星的鞭炮聲,感覺年就在眼前了。過年前,還要大掃除,我和我姐用兩塊抹布把家裏擦得一塵不染。還有就是辦年貨。 如果我們不去姥姥,老爺家過年,我就去和我媽一起辦年貨。去離我們家兩站路的一個很大的自由市場。那人才叫一個多呢。那時媽媽也舍得花錢了,平日不舍得買的一些東西著這時候都要辦齊。比如很大的黃花魚,大對蝦,海參。再就是雞,肉,菜。到我上高中時,自由市場裏有了一些南方才有的蔬菜。我媽從三十兒早晨就開始準備晚上的菜了。我們一般7點吃晚飯。12:00吃餃子。晚飯通常會做些平日不做的菜, 向海鮮全家福,糖醋魚,還有就記不得了。我媽早晨還會起油鍋。那時候家裏不經常買點心什木的,過年時我媽就給我們炸些油酥的點心。好香啊。這也是我對過年的期待之一。
還有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了,穿新衣服。我媽在年前給我和我姐做好新衣服,三十兒的下午換上。記得有一年我媽就給我做了一件普通的花布衣服,姐姐的是一色的,所以媽媽就在上麵繡花。當時覺得她那件好漂亮。為此還生了一下午的悶氣。 媽媽通常會要求我們下午睡一覺,這樣晚上就可以守夜了。吃過晚飯,媽媽就開始準備餃子了。12:00之前包好,我們和媽媽一起包,12:00準時上桌。我媽還會擀幾根麵條,叫元寶串金條。11:00多接近12:00時,準備好鞭炮。12:00震耳欲聾的鞭炮響起了。一直持續到快1:00。然後就覺得新的一年真的來到了。高興啊。
很多年我們是去姥姥,老爺家過年的。姥姥姥爺(就是外婆,外公)家離我們家火車4-5小時。我們年前就去,整個正月都呆在那裏。那就熱鬧了。因為我的兩個舅舅,姨,一共四家人再加姥姥姥爺。我們表兄妹一共8個人。姥爺很早就買好很多煙花存在那裏。三十晚上分給我們小孩子。我最喜歡的是一種點然後可以一邊轉一邊升高的煙花,像一個飛起來的亮碟子。可惜已經不記得叫什麽名字了。還有魔術彈,穿天猴也是我喜歡的。表哥們用手拿著二踢腳,丁冬一陣亂放。那時候真得好開心。這莫多的人的晚飯就更豐盛了。我的一個舅舅手藝很好。晚上的熱炒都是他包的。舅媽和姥姥就抱很多餃子。還有好多的花生瓜子,多到要吃到整個正月。花生瓜子都時姥姥自己炒的。用一個大鐵鍋放鹽還是沙子,然後就不停的翻炒,自己家炒得最香。記得一直到正月十五,都在慶祝。真得是好隆重。中國人過年比美國人過感恩節,聖誕節都要隆重。隻是現在來了美國,過年不再有小時候那種氣氛了。現在自己也做了媽媽,想起小時候過年媽媽很辛苦,但卻帶給了我們那莫多的快樂和永遠的幸福的回憶。覺得也應該給孩子一個隆隆重重的中國新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