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燕語千言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安靜的力量 – 給內向的孩子們

(2015-09-07 20:22:43) 下一個

開學了,慢熱型的小寶又開始為一年一度的難題發愁困擾,”how can I make friends with the strangers?” 於是我給他講了自己的故事。十幾年前,我剛畢業工作,有一天,在咖啡間裏,遇到一個也是剛來的中國女孩,披肩秀發,瓜子臉,眉清目秀,她很熱情地和我打個招呼,自我介紹,然後對我說,“中午一起吃飯好嗎?”從此開始了我們漫長而深厚的友誼。我們買房子買在一起,兩家的孩子也從出生起就是最好的朋友。十幾年的情誼使我們更象家人。

我對小寶說,除了親人有天然的血緣關係,世上所有的關係都是從陌生人開始的。如果你覺得主動建立一段關係很困難,至少你可以真誠地回應別人釋放的善意。

小寶的難題實際上是困擾許多內向者的諸多難題之一:如何建立與他人的關係?如何維係與他人的關係?如何在充斥著teamwork, brainstorming, presentation, public speaking, 等等的學習工作環境中生存並成功?。。。。

我最近在重讀Susan Cain 的書《Quiet: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以下簡稱Quiet)。Susan 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和哈佛法學院,曾就職於法律谘詢公司,後選擇更安靜的生活,辭職在家寫書。 Susan 說她用了一生的時間寫這本書。我也用了很長的時間讀這本並不厚的書。

書中說世界上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內向者。這個比例大大高於我的想象。雖然在我家裏,這個比例是100%,在我的原生家庭是50%,但是我一直以為內向者是極少數的一部分,就像世界上往往是正常的人占絕大多數一樣。<Quiet> 出版於2012年,很快躍居New York Times暢銷書排行榜榜首,她在Ted talk 的演講點擊率高達上千萬,被譯為43種語言。如此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恰恰從另一個側麵證明內向者並不是極少數人群。

全書分四部分: 1. The Extrovert Ideal;  2.Your Biology, Your Self; 3. Do All Cultures Have an Extrovert Ideal? ; 4. How to Love, How to Work.

書中介紹了”How extroversion became the cultural Ideal”. 二十世紀初,小小少年戴爾是密西西比偏僻鄉村的農夫的兒子,沉默,纖瘦,不愛運動,為各種莫須有的事情焦慮煩惱。上大學時,他發現了演講才能和從中表現的領導才能的巨大價值。他努力參加各種演講比賽。雖然不斷失敗,但是最終他的努力獲得了回報,他成為了演講冠軍。那個時候,福特,J.C.Penny, Sears等美國公司蓬勃發展,極度需要一種新型人才—銷售人員。戴爾開辦演講培訓班,取得巨大成功。這就是卡耐基。戴爾。一百年後,他的書仍有巨大的影響力。還記得中學時代,我把每一本能找到的他的書買回家,激勵並強迫自己參加演講比賽,目的就是挑戰和重塑自己過於害羞內向的性格。

戴爾的故事也是外向型性格占領主流文化的經曆。伴隨著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型,外向意味著更多的成功機會,從而被看作理想的性格。內向則飽受偏見,被視為令人失望必須改變的性格缺陷。內向的孩子的父母都充滿焦慮,想方設法要推動孩子更開放活潑,否則父母們對孩子的未來擔心不已。

Susan引用了生物學,心理學,神經學等領域的研究,證明內向是普通而正常的,很多富有創造力的人或傑出的領導者都是內向者。沒有內向者的貢獻,是這個世界巨大的損失。她給出了一份長長的清單:牛頓,愛因斯坦,肖邦,Larry Page (Google), George Orwell( 1984), … 這份清單可以無限延伸下去。但是內向者最需要的不是這些璀璨的巨星以壯聲勢,而是社會公正的評價和對待,”They are both common and normal.”.

Susan 幫助人們認識內向者的優勢。他們常常敏感而富有創造力,更擅長於專注而深入的思考。他們是優秀的傾聽者,聽多於說,做多於說。他們也可以成為傑出的領導者,他們比外向的領導者更容易讓其他人的意見得到認可,更擅長協調各方麵的關係。人們普遍認為內向者不擅長交流溝通,但事實上,因為他們耐心傾聽,所以更容易理解別人的想法和感情。在談判中,他們的”soft talking” 比較容易讓對方放下戒備,雙方在友好的氣氛下協商。內向者雖然說得少,但他們說話是經過思考的,條理清楚,更有說服力。

Susan 呼籲公司,學校,父母消除對內向者的偏見,創造有利於內向者發揮長處的環境。同時,她也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幫助內向者在外向占據主流文化的社會如何生存並發展。

Susan 主要采用了 Dr.Brian Little  的“Free Trait Theory”, 認為內向者能夠為了他們認為很重要的工作,他們所愛的人,或他們高度重視的事情,表現得象外向者那樣,同時確保給自己留有“restorative niches” – 時間和空間恢複真實的自我。人們可以有時表現得超出自己本質的性格,但是總是如此會失去部分自我,是不健康的。Susan 描述她的好朋友Alex, 一位成功的理財服務公司老總,從七年級起就學會成為“偽外向者(pseudo-extraverts)”。可是無論他外在表現得多麽活躍,他對Susan 說,“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可是我們談過多少次話呢?--隻有你給我打電話的時候。我的夢想就是獨自和家人居住在遠離陸地幾千裏的海島上。”(P.S.你大約不必指望能收到內向的朋友主動打來的閑聊電話。向我所有離別後疏於聯係的親愛的朋友們致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詳讀這些方法的細節。

通常人們會以為“異性相吸,性格互補”。然而相愛容易相守難。《飄》裏的斯嘉麗開始時深深迷戀氣質儒雅的阿希禮,但是熱衷於成為舞會中眾所矚目的焦點的斯嘉麗和喜歡安靜地沉浸於美好的藝術和心靈世界的阿希禮根本是兩個平行世界的人。他們即使有緣在一起,也需要加強彼此的理解和包容。

內向者一般比較慢熱,因為缺乏安全感,害怕受傷。他們不知道他們的沉默也很傷人。他們的表白或回應可以含蓄得如同猜謎,或者也許你永遠等不到。當兩個人有衝突時,內向者會本能地厭惡爭吵而消極逃避。Susan 例舉了一對夫婦,太太麵無表情聲音木木地提出離婚。她把自己包裹起來,因為她害怕控製不了情緒,在爭吵中更加受傷;而她的退縮使先生更憤怒,他的憤怒使她更害怕更退縮,於是成了惡性循環,他們彼此都無法真正溝通。

改變自己是很困難的。在保持真實的自我的同時,為了生命中重要的人和事,內向的人們請努力調節自我(fine-tune yourself)。外向者請理解內向者做出的艱苦努力,內向者也要感恩親友們的理解和包容。

長大以後,我終於和自己握手言和,坦然接受自己不完美的性格。並且感謝讚美神,雖然我安靜地偏於一隅,他仍然把許多美好的人和事送進我的生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