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遊人間

憑我走遍萬水千山,和你同興同歡,暢遊人間...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古都西安:千古一帝,秦始皇陵

(2009-09-02 10:24:25) 下一個


鴻門宴遺址出來,對這漢代遺址有點說不出的失望,於是打算先去吃飯。沒想到導遊竟自說自話地把我們帶到 了“玉市”。

西安的玉:

參觀「玉市」,說白了就是去採購。中國有四大名玉:新疆的「和田玉」、河南南陽的 “ 獨山玉 ” 、遼寧岫岩的 “ 岫岩玉 ” ,以及陜西的「藍田玉」。其中藍田玉就是產於驪山。據說驪山實為一死火山,因而附近有許多溫泉,藍田玉就是用溫泉水養出來的「水養玉」,其中又以「薑花玉」及「冰花芙蓉玉」最為著名。

傳說楊貴妃的小名為「芙蓉」,當年唐玄宗以粉紅色的藍田玉為定情之物,並以楊貴妃小名命名此玉,從此粉紅色的藍田玉便為「芙蓉玉」了。

粉紅色的「芙蓉玉」是藍田玉的一絕,最適合年輕漂亮的女孩子啦!導遊對著這三個十二、十三歲女孩兒一陣忽悠, 又大講了一番什麽人養玉, 玉養人,弄得幾位小姐, 也顧不上肚子餓了。最後 xx 和 yy 精心挑選,在考慮到老媽能承受的價格內,由俺家所謂受過 negotiation 訓練的大俠艱苦的討價還價後, 成交了兩隻粉紅色的冰花芙蓉玉手鐲。。。

秦始皇陵 (門票40+電瓶車8¥)

先拜皇帝後看兵,看兵馬俑前,無論如何是要拜一下兵馬俑的主人--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園,中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以東30公裏臨潼縣的驪山,又名驪山園,南高北低,南北落差達85米,是一座南北大於東西的長方形陵園,陵園的城垣由內外兩重構成,兩座城垣都是呈南北向的長方形,相互套合,呈南北長東西窄的'回'字型,其城牆總長約12公裏,與西安的明代城牆長度相近。

  陵園核心的核心是地宮。秦陵地宮位於內城南半部的封土之下,相當於秦始皇生前的"宮城"。對此,《史記》記載其"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其情雖然不清,但地宮之上確實存在一超出正常值數倍的強汞異常區。

其次是內城。內城是秦陵園的重點建設區,內城垣內的地麵地下設施最多,尤其是內城的南半部較為密集。地下宮城、寢殿及車馬儀仗、倉儲等眾多的陪葬坑均在 內城的南半部。內城北半部的西區是便殿附屬建築區,東區是後宮人員的陪葬墓區。這種布局清晰地說明:內城南部為重點區,北部為附屬區。而南北兩部設施的內 涵,均屬於宮廷的範圍。  

再次是外城,即內外城垣之間的外廓城部分。根據考 古資料,其西區的地麵和地下設施最為密集。由南向北依次分布著:曲尺形大型馬廄坑、31座珍禽異獸坑、48座後宮人員的陪葬墓、三組四合院式的園寺吏舍建 築基址。東區的南部有一大型陪葬坑,試掘方內出土了大批石鎧甲及少數車馬器,而"百戲�"坑則在其南側不遠處。其南、北兩區目前尚未發現遺跡、遺物。這種 布局說明外廓城的西區是重點區,其內涵為象征京城內的廄苑、囿苑及園寺吏舍。其與內城相比,則顯然居於附屬地位。   

最後是外城垣之外的地區。其東邊除了眾所周知的秦兵馬俑坑外,還有98座小型馬廄坑及眾多陪葬墓。其西邊則有三處修陵人員的墓地、磚瓦窯址和打石場等。 其北邊發現有藏有禽獸肢體及鱉的倉儲坑、陵園督造人員的官署及酈邑建築遺址。其南邊靠近驪山則有一寬約40米的防洪堤。(以上文字摘自網絡)    

經過兩千餘年的曆史風雨,除了封土和南部的內城垣仍有局部殘留之外,秦始皇陵園的建築幾近蕩然無存。而地下的挖掘尚未開始,如今我們所遊覽的則是一座新近翻修的“當代秦始皇陵了”


秦始皇陵全景 (圖片來自網絡)
 

西安秦始皇陵(兵馬俑僅為陵墓的一部分.距此約1500公尺.可見陵墓範圍之大)





發現青銅馬車的方位

說實話秦始皇陵並無多大看頭,電瓶車司機身兼導遊大多指著某個方向說那曾發現過個什麽的,或是從那個門朝外幾百米外就是當年發現兵馬俑的地方,我聽得暈頭轉向,那幾個孩子就更不知所雲。日頭高照,天氣格外炎熱, 好在是坐在電瓶車上,幾個孩子坐在最後一排,到是樂得逍遙!

離開秦始皇陵, 察看時間已是近3點了,幾個人商量,我們來西安重點是看兵馬俑,如果再這樣晃來晃去,豈不是5點才能到達兵馬俑,我連忙和導遊商量跳過八大奇跡館秦嶺地宮直奔兵馬俑。 (事後我才知道,西安的導遊大多喜歡帶遊客看更多的地方,因為每一次買門票,導遊都是有回扣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辛夷660 回複 悄悄話 關於此處,親戚告訴過我,沒有什麽可看,所以沒有上當。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