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解析西爾維亞·普拉斯的詩《爸爸》(2)

(2016-01-24 12:50:33) 下一個

那麽, 什麽使西爾維亞如此痛恨她的爸爸呢? 首先,是因為西爾維亞小小年紀就知道她無爹可拚。她痛恨她爸爸把她過早地遺棄了, 沒有承擔起父親的責任。

西爾維亞是敏感且早熟的。她媽媽鼓勵她要在社會上成功。她一路走來, 在學業上也非常成功。她中學就上了貴族學校。不同的是, 她的同學非富即貴, 而她是憑著獎學金進來的窮孩子。她是個完美主義者,還非常自戀。她曾經寫到: “愛麗斯的爸爸什麽也不怕。 權力是好東西,因為它是權力。” 西爾維亞打心裏是敬仰權力的。西爾維亞的世界還是黑白分明的。在她的世界裏, 要麽是“總是”,要麽是“從不”。當一切按照自己所要的形式進行著, 就沒什麽問題。 一旦遇到挫折和不順, 就陷入抑鬱的境地。憤恨自己沒有一個好爸爸。憤恨自己無能。她十一歲的時候,因為沒有進到哈佛的暑期班, 就過多服用安眠藥,企圖自殺。被她媽媽找到,把她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 這就是詩中寫到的,

"我十歲的時候,他們把你埋葬。
二十歲,我試著用死亡
給你回複,回複,回複。

那怕用骨頭也可以。

但他們把我從袋子裏拖出,
他們用膠水把我粘住,
然後我知道該怎麽做。"

不可否認的是, 西爾維亞有精神上的疾病。她一直都受著精神上病痛的折磨。她經常出入精神病院,看精神病醫生。人們一直認為西爾維亞是女權主義者,但我以為,西爾維亞在本質上卻是一個小女人。她一直在尋找著一個有能力的, 完美的男人去製造一個完美的家庭。

這就引出了爸爸這首詩所憤恨的另一個男人, 遺棄她的丈夫 —泰得。她在詩中寫到,

"但他們把我從袋子裏拖出,
他們用膠水把我粘住,
然後我知道該怎麽做。
我做了一個你的模型,
一個黑衣人,臉象《我的奮鬥》

和熱愛酷刑。
我說我做,我做。
所以,爸爸,我終於走出"

這兒的模型,人們認為是西爾維亞的丈夫。實際上, 她的丈夫和她父親在性格上並不一樣。了解爸爸這首詩, 我們不得不了解她的丈夫泰得,休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