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50位西方偉大的作曲家(3)- Guillaume de Machaut紀堯姆•德•馬肖( c1300

(2010-03-15 06:48:25) 下一個



File:Machaut 1.jpg
Machaut (at right) receiving Nature and three of her children, from an illuminated Parisian manuscript of the 1350s


Guillaume de Machaut - Codex Faenza: Hont paur

Why is great : He fused together contemporary styles and techniques to create a series of masterworks that stands at summit of 14th-century music.
What's his story : The core of Machaut’s output is a series of vocal works expounding the ideals of courtly love, which miraculously blends the best of the old nd the new with exhilarating creativity and spontaneity. His inspired song settings and Mess de Notre Dame set new standards in musical expression
Defining works: Mess de Notre Dame , Souspirant cuer; Hont paur
(classic fm)


紀堯姆 · 德 · 馬肖( 法語 : Guillaume de Machaut ,約 1300 年- 1377 年 4 月 ),法國 中世紀 作曲家 詩人 。曾任職於多位貴族的宮廷。他是中世紀的文化名人之一, “ 新藝術 ” ( Ars Nova )的主要實踐者之一,被譽為 “ 最後一位同時又是作曲家的偉大詩人 ” 。馬肖是 中世紀 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樂創作主要是世俗音樂,他的 複調 歌曲有相當重要的曆史地位。他的《聖母彌撒曲》也是 彌撒曲 中的重要作品。馬肖創作了大量 400 首中世紀體裁的詩歌,繼承了 遊吟詩人 等中世紀文學的傳統,他的作品中《真實的故事》( Le Voir Dit )尤為著名。

Guillaume de Machaut 的職業生涯在那個時期應該算是很豐富, 雖然是教堂的神職人員,但他也活躍在世俗世界, 他在整個歐洲擁有很多貴族顧客, 為他們作曲寫詩。

值得一提的是: Guillaume de Machautt 是神職人員,牧師,可在他譜寫的歌曲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以歌頌未果愛情 為主題的,原來是在他的晚年時,命運的安排讓 他不可救藥地愛上了一位貴族年輕女孩 Peronne , 他把他所有對這位年輕貴族的愛都譜寫在音樂裏,傾訴在他寫的詩歌字裏行間, 比如,《真實的故事》( Le Voir Dit ), Douce Dame Jolie 美麗溫柔的婦人。在Douce Dame Jolie 美麗溫柔的婦人這首歌裏,作者寫下了他對一位匿名女孩的愛戀傾心; 在Le Voir Dit , 作者也記下了一位年邁詩人(他自己)和他所愛的貴族女孩Peronne d'Armentieres 的關係。

大事記:1323年加入Service of Jean de Luxembourg, King of Bohenmia; 1327年去Lithuania 旅行;1340年為Reims 大教堂工作;1363年也就是他63歲時作曲Mess de Notre Dame , 同期創作下一係列音樂,詩,信,其中包括《真實的故事》( Le Voir Dit ),
 
主要作品形式:
 - De Toutes Flours(Ballade 敘事曲 )
 - Le Lay De Bonne Esperance (Lai 中世紀時一種歌曲形式 ):《真實的故事》( Le Voir Dit )etc -

A lai was a song form composed in northern Europe, mainly France and Germany, from the 13th to the late 14th century

from verycd


在西方音樂史上,其作品被妥善保存的第一位作曲家是馬肖(Guillaume de Machaut,1300-1377)。他是“新藝術”音樂風格的傑出代表。他的作品包含了當時所有的音樂形式,表現了新舊音樂風格的混合。他創作有23首經文歌、大量的多聲部世俗歌曲及一首著名的《聖母彌撒曲》。

馬肖曾擔任過神職,當過盧森堡公爵和波西米亞王約翰的秘書。教士和宮廷人士的雙重生涯,使他既寫出了宗教音樂,也寫出了世俗音樂。他的經文歌大都遵循傳統的格式,持續低音的旋律來自聖歌,上方兩個聲部運用等節奏,而且配以兩種不同的歌詞。他最著名世俗的經文歌是《愛之控訴》(S'il estoit nulz)。

馬肖的世俗歌曲繼承了法國北部吟唱詩人的傳統,其作品數量遠遠超過了他的宗教性歌曲,這也是他對音樂史最大的貢獻。多聲部的世俗歌曲在13世紀出現後,在性質上十分接近吟唱詩人的歌曲,隻不過是用已有的旋律作為低聲部或其他聲部曲調。而馬肖的複調世俗合唱所有聲部都是由作曲家重新創作,表現出他的才華。他最主要的作品是複調維勒萊(Virelai)、回旋曲(Rondeuau)和敘事曲(ballade)。

他的這些作品明顯地展現出了新藝術的一些傾向,如開拓了二等分節拍的各種可能性,常常把一個大三拍加以細分,或把節奏聽起來更為突出的二拍子加以組織。在和聲上他更重視三度和六度音響,使他的音樂聽起來與古藝術風格的音樂截然不同。他的歌曲旋律靈活多變,精雕細琢,富有表現力。

馬肖的複調歌曲維勒萊、回旋曲和敘事曲體現了法國14世紀詩歌和音樂的三種“固定形式”,它們都是一些固定格式的詩歌體裁,主要反映的是宮廷中的男女之愛。

馬肖不僅是一位典型的14世紀作曲家,而且是一位詩人、學者。他的世俗音樂大大多於宗教音樂,其根本原因是由於14世紀是世俗歌曲盛行的年代。隨著法國的君主政體越來越強大,教會的威望日益衰微,教會儀式中的音樂也被更多的世俗因素侵入。1324年,教皇約翰二十二世在阿維尼翁頒布教令,允許“在節慶日或嚴肅的彌撒以及聖事中采用諸如八度、五度和四度等裝飾旋律的協和音程以及在簡單聖詠上方唱它們,但必須以不乾擾聖詠的完整性為準。

12、13世紀,複調音樂作曲家主要對專用於彌撒的經文感興趣,如萊奧南和佩羅坦,創作了奧爾伽農中的《階台經》和《哈利路亞》。他們有時也為常規彌撒的部分經文配樂,但他們的選擇是毫無定規的,因為誰也不會在意《慈悲經(Kyrie)》、《榮耀經(Gloria)》、《信經(Credo)》、《聖哉經(Sanctus)》和《羔羊經(Agnus Dei)》之間的音樂是否有關聯。

馬肖對彌撒曲很重要的貢獻在於:他將彌撒曲固定部分中的五個部分作為一個整體來創作,這在音樂史上無疑是先例。在整個彌撒曲中,相同的音樂旋律在各個段落出現,使每個樂章具有相同的風格,以達到整體化的目的。他最著名的彌撒曲是《聖母彌撒曲》。在這首彌撒曲中,一個音樂“動機”在每個部分出現,使整個彌撒曲的音樂構思成為一個整體。

《聖母彌撒曲》是一部四聲部的彌撒曲,《榮耀經》和《信經》用的是康都克圖的風格,而《慈悲經》、《聖哉經》和《羔羊經》用的是等節奏風格。其中有許多感人的音樂段落,最突出的例子出自《信經》,在“聖靈在童貞女瑪利亞身上懷胎,死後三天複活”的段落,音樂速度突然放慢,造成了強大的情緒轉換。而這種處理,成為日後許多著名作曲家處理這段經文的傳統,巴赫、貝多芬甚至斯特拉文斯基都曾這樣處理過這段經文。
(侯錫瑾著《西方早期合唱藝術》北京大學出版社)

http://www.verycd.com/topics/17822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