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街燈的博客

一直沒寫東西,現在是隨意寫,不一定正確,歡迎討論,批評,指導!
正文

人民幣匯率老師的複信

(2010-03-29 01:09:00) 下一個

駝龍同學:

  時間倒退
20多年我敢向你講解,現在隻能與你討論我略有認識的問題啦!其實以你的專業基礎和多年的從事外貿具體工作的體會,你會形成比學者們更內行和實際的觀點。

    首先談談“匯率操縱國”吧,現在奧巴馬好像有點急瘋了,(包括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格魯克曼)不但威脅要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還把香港、新加坡也視為同類項,點名抨擊一番。我認為這是理據不足的,當前的國際貨幣體係是牙買加體係,實行混合匯率製度,各國可以自由選擇實行什麽樣的匯率製度,可以是浮動匯率也可以是固定匯率,可以實行盯住單一貨幣也可以頂住一攬子貨幣,可以實行獨立浮動也可以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如果實行固定匯率、盯住匯率或有管理浮動,那麽貨幣當局一定是會對匯率進行管理和幹預的,這是合理的。即使美國也在幹預美元匯率,聯儲調整利率難道不是間接的影響了匯率?美國維持較低利率會影響美元走低是常識啊!所以實行匯率管理並不等同於匯率操縱!那麽,如何界定一國政府是正常的管理(幹預)本國貨幣匯率還是操縱匯率?我認為目前有權威性的參考標準是IMF指導成員國管理貨幣匯率的四項原則。即:(A)成員國應避免為阻止有效的國際收支調整或取得對其他成員國的不公平競爭優勢而操縱匯率或國際貨幣體係。(B)成員國在必要時應幹預外匯市場以對付失序狀況,例如對付本幣匯率破壞性的短期變動等。(C)成員國在采取幹預政策時應考慮其他成員國的利益,其中應顧及本幣被幹預的國家的利益。(D)成員國應避免采用導致外部不穩定的匯率政策。

從上述4原則看,IMF並不排斥管理匯率,IMF最不想看到的是匯率頻繁波動而導致世界經濟不穩定,判斷“管理”與“操縱”的主要標準是(A)。但問題是這個標準是很不容易量化的。例如人民幣匯率,根據世界銀行的測算,20052010.3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上升了12.3%;匯製改革以來,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上升了16.3%, 而在這段時間裏中美貿易順差不降反升。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人民幣匯率是不是美國調整貿易收支逆差的主要障礙?美國說是,中國說不是。所以,我讚同你的觀點,就是要維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不要頻繁或大幅的升貶值,這也是符合站在國際貨幣製度和世界貿易大局這個角度看問題的IMF的基本思路的。

美元是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美國隻需要發鈔就可以購買別國的貨物,美國通過“貨幣稅”形式已經取得很多利益。但作為國際貨幣發行國你也就要承擔責任,如“被釘住”的責任。既想有權利又不想承擔責任,隻想頭頭獲利,世界上哪有那麽便宜的事啊?!老實說,我覺得美國把把霸權主義延伸到人民幣匯率上,希望通過施加壓力迫使人民幣升值,隻會適得其反,後果是阻礙了人民幣緩慢升值的步伐。真的,一旦頂起牛來,事情就不容易短期內化解了,在一個家庭也是這樣的,不是嗎?

 

另外,我們還是談談一個比較有趣的問題吧,關於人民幣升值和美國國債的關係,人民幣升值會不會使我們持有的美國國債減少?要看用什麽貨幣表示其價值,用美元表示的話,其名義價值當然不減少,我國還是拿同樣多的美元利息和本金,如用人民幣計算就會減少了。但關鍵是這樣計算有沒有意義?中央銀行會把收到的美元國債利息和償還的本金兌換為人民幣嗎?一般情況下會用這些美元支付從美國的進口,或兌換成歐元或其它貨幣支付從其他國家的進口,因此,美元購買力下降(國內的通貨膨脹)和美元對其他國家貨幣貶值,才會給我國持有美國國債造成實質的影響。如:假設原來出口100萬(?)件襯衣賺的美元可以換回一架美國的直升機,但買了美國國債,10年後收回本金加上利息,由於通貨膨脹,美元對內貶值,隻能購買半架直升飛機了。這就是持有美國國債可能出現的代價。

以上看法僅供參考嗬。                           

                                                 邵老師   2001-03-2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