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龍應台 :難局 – ZT

(2008-08-05 10:29:52) 下一個

龍應台 :難局 – ZT

 

有個叫蘇格拉底的老頭,你大概不認識。
他已經七十歲了!深凹的眼睛,白花花一把胡子。在牢裏關了好幾天了;明後天等船回來,死刑就要執行。這天清晨.他剛睡醒,一小格窗子透著一點光,非常希臘的天空。
克瑞圖是個有錢的老朋友,已經滔滔不絕用盡了口舌,懇求蘇老頭逃獄。錢,包在我身上,他說,更何況,你死了,誰來照顧你的小孩?
可是蘇老頭頑固得很,他一本正經地說:雅典政府以妖言惑眾判我死刑,固然不合理。但是我如果逃獄而破壞了雅典的法製.那就等於以其人之還治其人,使我自己也錯了。你要知道,兩惡不能成一善。
當我對一個製度不滿的時候,我有兩條路:或者離開這個國家;或者循合法的途徑去改變這個製度。但是我沒有權利以反抗的方式去破壞它。讓雅典人殺我吧!我願意做一個受難者而死,不願做一個叛逆者而生。蘇老頭仰頭吞了毒藥而死黃黃的藥水流下來,弄髒了他的胡子。

  

另外有個人叫梭羅,喜歡獨來獨往。三十歲那年,一個人到森林湖畔搭了個木頭房子,自耕自活。有一次在樹林裏升火烤肉,差點把康考特的林子燒了一半。
這天黃昏,正在散步的時候,梭羅被抓進了監獄,、理由是他拒絕付稅。他認為政府用他繳的錢去支持戰爭(美國人欺負墨西哥人)及黑奴製度,有違他的個人良知,他以立即的、反抗的行動來抵製他認為是錯的法製。
麵對不合理的法製時,我們應該盲目地遵從嗎?還是暫且遵從,同時慢慢地循合法途徑去改革?還是立即地反抗,來抵製、破壞這個法製?
梭羅問著,而他的回答理直氣壯:盲目的遵從是最低級的愚蠢。不必考慮。尋求改革途徑,時間拖得太長。人生有多少日子?又不是吃飽飯沒事幹,一天到晚綠頭蒼蠅似地去改造社會。人生在世為了生活,不是為了改革。所以對付一個不合理的製度,最好的辦法就是立即地抵製。
梭羅並沒有盡興;在牢裏興奮地睡了一夜,第二天就被那個慈善心腸的老姑媽代繳了稅金,贖了出去。倒是一百年之後,在古老貧窮的東方,有個叫甘地的人盡了興,帶了千萬個人去立即地抵製一個不合理的製度。

  

愛恨分明的紐約最近也出了一個人物。戴著金絲眼鏡、很文靜秀氣的葛茲坐在夜車裏,一心想回家泡個熱水澡。四個年輕的黑小子圍了上來,跟他要五塊錢。紐約的人都知道,五塊錢的下一步大概就是頭上五個窟窿。那個臉上有條疤的家夥上個月才把一支槍抵在一個老女人的脖子上,搶走了一條金鏈子。但是文靜的葛茲怎麽辦呢?沒有警察來保護,沒有乘客敢幫助——他究竟應該,如蘇老頭所說,做一個守法的受難者;還是如梭羅所說,做一個違法的反抗者?換個問法,他究竟應該任這四個人把他毒打一頓、刺上兩刀,然後到警局報案;或是應該拿出手裏所有的武器打擊敵人,使自己成為法紀的犯人?
戴眼鏡的葛茲在搖搖晃晃的車中站起來,說:我給你們一人五塊!他連發了五槍。有疤的那個被打中脊椎,半身癱瘓,他今年才十九歲。而葛茲,在家裏等候法庭宣判他的命運。

  

還有個中國人,你或許沒聽說過,叫張係國。他坐上了計程車,惡司機不但繞了路,還要下車來打架。這位高級知識分子的張博士居然撩起袖子來跟司機當街對峙起來。代表法製的警察先生來了,卻認為,打架是不應該的,若輪到他,就該讓司機給打傷了,再去告他傷害罪。也就是說,萬一給扁鑽刺死了,那麽就由末亡人到法庭去告他殺人罪,皆大歡喜。
一個製度無力保護個人的時候,個人有沒有權利保護自己?
就法製的基本原則而言,我們不能容許個人的執法。如果每個人都拒絕繳稅,如果每個人都拿起槍來像約翰韋恩把壞人了,如果每個人都撩起袖子來打架;我們或許就回到了原始蠻荒的時代,人人靠一己的齒尖牙利,適者生存。法製之所以重要,我們說,是因為它使齒不尖、牙不利的渺小的個人也獲得保障。
可是,如果的存在是為了個人,為什麽個人卻經常要為了而犧牲呢?對於梭羅而言,政府的存在是為了保護個人的權益,但當他在爭取個人權益的時候.政府反而要懲罰他。對於葛茲而言,他保護了自己——達到了的目的,卻同時也犯了法。隻有蘇格拉底那個老頭,他根本就放棄自己、犧牲個人,所以與法相安無事。
當所謂法製已經成為一個巨大的、僵硬的方格子,把每一個血肉做成的鎖在一方方小格子裏的時候,這個法是不是違背了當初之所以有它的本意?當一個警察要老百姓讓惡人打傷了再去報案的時候,人是不是已經文明得糊塗,忘了文明究竟是為了什麽?

  

所以我很怕聽人說學校榮譽,因為我知道,為了這麽一個抽象的框框,有多少不聽話不受教的學生要受到殘酷的壓製,多少特立獨行的個人要被塞進框框裏,呼吸不得,動彈不得。
我更不忍心聽人宣揚五代同堂的美德。在那個和諧的表麵之下,有多少半夜的歎息、破碎的夢想、解體的個人意誌,一切都為了一個抽象的理想、一個原本造福個人而往往犧牲個人的製度。
法製、國家、社會、學校、家庭、榮譽、傳統——每一個堂皇的名辭後麵都是一個極其龐大而權威性極強的規範與製度,嚴肅地要求個人去接受、遵循。
可是,法製、社會、榮譽、傳統——之所以存在,難道不是為了那個微不足道但是會流血、會哭泣、會跌倒的嗎?告訴我。

 

 

龍應台,作家、社會批評家、思想家。祖籍湖南衡山,1952年生於台灣高雄,1974年畢業於成功大學外文係,後赴美深造,攻讀英美文學,1982年獲堪薩斯州立大學英文係博士學位。曾任教於紐約市立大學及梅西大學外文係、並任台灣中央大學外文係副教授、台北市文化局長等。現任香港大學傳媒及新聞研究中心客座教授。著有《野火集》等作品多種。在歐洲、中國兩岸三地文化圈中,龍應台的文章成為一個罕見的檔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