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陝北黃土高坡的妹子

唱歌給我帶來了眾多朋友,也帶來無窮快樂。
正文

我為 “K” 歌狂

(2008-07-17 05:30:43) 下一個

我為 “K” 歌狂

有人說,在中國今年是全民炒股,因為今年的股市行情出奇的好,大盤居高不下。大家都在 “ 紮堆 ” 炒股,甚至對股票一無所知的退休老太太們也卷了進去。但股市變化多端,總有不測風雲,今天是 “ 牛市 ” ,沒準明天就是 “ 熊市 ” ,所以炒股票注定是一時間的狂熱,總有冷下來的時候。可 “K” 歌就不一樣了。 K 歌行情永遠是 “ 牛市 ” ,年年月月紅,時時刻刻紅。尤其是晚上和周末, “K” 歌則格外紅火,要說如今是 “K” 歌的年月,這可一點也不誇張。交友、工作、做生意、單位活動、同學聚會、慶祝生日,種種社交活動可以說樣樣都離不開 K 歌。於是, KTV 、 K 江湖、麥霸等新名詞就這樣派生而來的。

K 歌的流行和草根娛樂的出現也使學院派的專業、甚至權威人士對現代歌唱有了更正確、更恰當的認識。 “ 超女 ” 現象因此應運而生,它是一道眾人喜歡的娛樂大餐。那種現場 PK 的感覺,雖不甚熟悉,但你卻感到似曾相識。在舞台上的 “ 超女 ” 們宛如鄰家女孩,她們在舞台上的表演簡直就是一副活生生的聚眾卡拉 OK ,讓人有一種參與感。現場的觀眾特投入地手拿熒光電棒,盡情地左右搖晃,大聲喝彩,就連遠在美國,坐在自家沙發上看電視的我也情不自盡地被現場的氣氛所感染。你會忘記自己身處何方,隻顧著盡情去感受那沸騰的氣氛去了。 CCTV4 每周一次的 “ 快樂中國行 ” 節目是我和老公最喜歡的節目之一我不少對唱歌的體會都是從這裏感受出來的。我發現,現在就連劉歡、韓紅他們這些特專業的歌手們也一改自己從前的風格。你可以經常看到他們是邊唱邊把麥克舉向觀眾,大聲喊著, “ 跟我一塊唱 ” 。看得出來,他們在努力迎合觀眾,讓觀眾參與到演唱中來。他們的努力很快得到了觀眾們的熱烈相應,我在網上看見中國歌手排榜前一百多名有劉歡、韓紅,我一點也不覺得奇怪,而許多民歌、美聲大腕們都榜上無名,就連宋祖英這一代表歌唱家們的形象大使隻在榜末,雖然她在每年春節及重大晚會上都有表演,而且演唱水平日臻完美,可是觀眾依然不買賬。最後隻落得個第八十八名,連卓依婷這樣的小歌星都遠遠排在她的前麵,名列榜首的則是台灣的周傑倫排榜第一,王菲也名列前茅。

如今的娛樂是社會娛樂,草根文化,沒有觀眾,就意味著沒有市場。很多流行歌手都是首先在 “K 江湖 ” 裏 “K” 歌 “K” 出來的,還有不少是從歌廳裏唱出來的,比如龐龍,先是在歌廳駐唱,繼而成為了國內赫赫有名的歌手,而他的歌也廣為傳唱。 國內的 “K” 歌風潮自然而然地影響到了我及其他在美的華人。象我們這代成長於文革中,沒有機會學樂理、樂器,音樂基礎也差,也就隻剩下 “K” 歌這門才藝了,各位看官,您說是不是這理兒?我參加的華人合唱團要說有多專業,那可談不上,我們大家在一起主要是娛樂一下。團裏的每個人都都愛好唱歌,在一起交個朋友,搞搞 party ,上本地 華聯 的春晚舞台亮亮相,過過 “ 明星 ” 癮而已。我想天天唱的欲望還得靠 “K” 歌來滿足。如今, 當地 的華人們也早在好幾年前就進入了 “K” 歌時代了,舉辦什麽活動也同國內一樣都離不開 “K” 歌。如今 華聯 也擁有一台萬利達 ( 英文稱 Malata) 。各個俱樂部的活動幾乎都少不了它。擁有萬利達的人家越來越多,數都數不過來了。不少人家裏的萬利達已更換了幾次,我和我的歌友們每家都一台。看來,在北美愛好 “K” 歌的人還真不少,不然萬利達怎麽能在北美有那麽大的市場呢?

現在的我每星期都自己 “K” 幾次歌,每月要同歌友們聚在一起 “K” 上幾次,我最喜歡的話題就是談歌,可以說是達到了 “ 我為歌狂 ” 的地步。老實說 “ 侃大山 ” 及打牌 的 party 對我吸引力不大,說白了就是浪費時間閑扯,特沒勁,而 “K” 歌則是 “K” 不夠,自己 “K” 完了,再聽別人 “K” ,還可以相互交流、博取眾家之長。心裏覺得痛快了,人也覺得年輕了,又非常有利於健康,因為在 “K” 歌的時候,你不太有機會 “ 胡吃海塞 ” 。

無論如何, “K” 歌的趨勢有增無減, “K” 歌場上也相應產生了各種喜歡唱歌,霸著麥克不挪窩的 “ 麥霸 ” 。希望你我都能做個歌德歌藝雙馨的 “ 藝人 ” ,都 去爭當好麥霸!

二零零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寫於感恩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陝北信天遊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寒林晴雪的評論:
說的好, 一定照辦。
寒林晴雪 回複 悄悄話 嗬嗬,今天從信天遊這裏學了個新詞“麥霸”。多多的“K”歌,但不要“麥霸”。
登錄後才可評論.